从前日色慢:乡野物事-水果糖之梦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比最小的弟弟大十岁,他一出生我就经常带他,抱着他玩儿,特别爱他,像个小母亲。所有好吃的东西都会留给他——其实并没有好吃的东西,我们那个时代根本没有零食,水果也很少吃,夏天地里种什么菜就吃什么菜,秋天树上结什么果就吃什么果,除此之外一无所有。

    但是也有好吃又廉价的东西,那就是如梦似幻的水果糖。水果糖包装纸鲜艳亮丽,红的就鲜红,绿的就翠绿,黄的就娇黄,还有花的、白的,糖纸是玻璃纸,又亮。水果糖是八十年代所有孩子的梦幻记忆,甜甜的,一丝水果的清爽味。一分钱就能买一颗,是甜蜜又不奢侈的享受。

    有几分钱就给馋嘴弟弟买水果糖,看着他吃得满足,我也满足,他高兴了不哭,带起来也顺利。

    街角的那家人开了一个小卖店,除了酱油醋等生活必需品,我们在那儿买得最多的就是水果糖了。

    小卖店开在他家院子里的东房,黑乎乎摆了很多东西,光线也暗。笨重的柜台横在房间中央,把买东西的人隔在外面。柜台旁边有个空隙,放了两个大桶,大桶发出巨大的味道,又酸又咸,影响得整个房间的气味都十分复杂。那是醋和酱油。那时候的醋和酱油都是散的,你买多少,用漏斗放在瓶子嘴上,一勺一勺向里灌,一勺一毛钱。打醋打酱油都是小孩的事儿,小孩也愿意跑腿儿,因为没有啥好吃的,嘴里太寡淡了,买了醋,都会忍不住走几步喝一口,馋得不行。我妹更厉害,买一瓶醋走到家能喝半瓶。当然酱油是不能喝的,齁得慌。

    柜台上放着一个脏兮兮的罐子,那些神秘的水果糖就放在里面,一分钱一颗。我们攒到几分钱,就会来一次,买几粒水果糖。我弟弟哭的时候给他一颗,他吃着糖就安静了,用这个方法哄孩子十分省力。

    但是我们没钱,经常很久还没有攒到几分钱,弟弟又馋,就拿着一分钱去买一颗。小卖店的女主人胖乎乎的,从来没有笑模样,天天都很烦的样子,看到我们又拿一分钱去买糖,气呼呼从罐子里摸出一颗,“啪”地扔在柜台上。我也不计较态度,小心翼翼拿起来就走。

    没想到回到家,又在角落里翻出一分钱,就又去买一块。她见我居然又带着一分钱来了,气不打一处来,一边摔出一颗糖,一边说:“以后不要拿一分钱买东西了,再来了不卖!”

    我和妹妹们使劲攒啊攒啊,再也不敢拿一分钱去买了。但是最多也就攒个四五分,我们也没有零花钱,这都要靠在犄角旮旯里搜,或者买醋买酱油剩下的一分两分自己留起来,所以那女人对我们的态度就一直没好过,搞得我们每次去买糖都觉得很愧疚,觉得做了对不起她的事,恨不得隐形出现在她面前,但是她卖水果糖啊,那是巨大的诱惑,所以还是会壮着胆子去。

    后来这女人下场很惨,丈夫出轨,她就在小卖店门前喝农药自杀了,据说死在了大门口,死状极惨。

    小卖店自然开不成了,她死后,她丈夫好像也疯了,那个曾经甜蜜梦幻的地方,成了最恐怖之地。我们出门宁愿绕多远的路也不会路过她家,一直持续了很多年,经过那个房子还是会觉得汗毛倒竖,会脑补她极惨地死在家门口。

    不能再去买水果糖了,我弟弟也稍微大一点了,带他的时候也不会总闹,水果糖的作用也就没那么大了。

    小学的时候,有一次老师组织全班学生去帮他家拾棉花,老师家里人手少,他又忙着教学生,棉花都开过了,马上就要掉进地里了。于是我们利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去帮忙,一边玩儿,倒是也七手八脚把棉花给收回去了。

    老师为了奖励我们,一人发了两块水果糖。

    发完糖才上完第一节课,大家都嘻嘻哈哈把糖剥开,吃掉了,性急的男生直接就“咯嘣咯嘣”嚼碎了。

    我一点也不想吃,又想家里很久没有地方买水果糖了,还是要拿回去给小弟一个惊喜。没吃也没处放,放在口袋里怕丢出去,放在桌洞里,又怕被调皮的男生抢走。最后没办法就一直攥在手心里,一直攥了两节课,终于到了放学时间。我攥着两块糖飞奔回家,送给弟弟吃,打开手掌的时候,都快攥化了,糖纸都很难剥下来了。

    我真的不算爱吃水果糖的,但是我很喜欢一罐子糖放在那里,挤挤挨挨,花花绿绿,满满都是甜蜜的样子。

    我后来收集过一阵子糖纸,什么颜色的都有,除了过年,没有大量吃糖的机会,就到处去捡,展平,压在书页里,平平展展,五颜六色的糖纸,是我少年的一抹亮色。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