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神奇的成功秘密-点醒体内的潜能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任何成功者都不是天生的,他们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开发自身无穷无尽的潜能。每个人都有相当大的潜能。爱迪生曾经说:“如果我们做所有我们能做的事情,我们毫无疑问地会使我们自己大吃一惊。”你是自己命运的主人,只有你自己才能决定你的前途。你可以改变你自己,提高自己,做你想做的事。世上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只有不可能的自己。

    我们正如我们所想

    追求成功的人,必须为自己的将来负责。他所做的,应该有助于实现他的目标。他必须为自己的决定、取舍和行为承担责任,必须自己为自己考虑,选择那些可以指导自己生活的价值、目标,而不是不加辨别,接受家庭、朋友或其他人所讲述的一切。

    没有谁必须对你负责,家庭、朋友,甚至政府,都是如此,你只有自己对自己的将来负责,生活的重担不可能让他人来为你负担。你在生活中,应该选择一种积极而不是消极的方式。

    你能为自己承担多少责任,你就能获得多少快乐和成功。如果你限制自己的发展,环境分配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这样你永远与成功无缘,真正的成功需要你打破常规,作出更多的贡献。

    我们需要的,不是问自己生活中需要什么,而是问:“我要得到这些我希望的东西,必须做些什么?”世界在飞速地变化,你必须做出选择,或者现在就注意发展自己的潜能,以便将来取得成功;或者,像你周围的人那样,只是不断地抱怨生活,从来不去行动。打破常规,才能发展。明智的人会选择前者而摒弃后者。

    只要你知道如何对你的消极情绪宣战,你的自我心像就会在你的积极生活方面支持你,使你在你的心灵战场中打胜这场战争。

    不要怀疑,你的心灵的确是一个战场,只要你能战胜,你就会安享你心灵的太平日子。

    你的陆军,慢慢爬过浓密的丛林,与敌人接触,刺探对方的阵地,这就是你认识你的思想和心像的重要性。

    你的空军,拥有最新型的喷气式飞机和战术上的攻击力,就是采纳一种积极的人生哲理,设定你的目标,把握你的成功契机。你建立的空军,就是加强你的自我心像、你的自我画像、你对自己的价值观。

    但是你的海军,除非已经获悉你的大敌——你的失败关键,是不会运输你的部队,使它克敌制胜。你在开始这场战争之前,必须先把这个自我挫败的关键找出来,把它从你的心中连根拔除。

    这样把你的想法与战争相比,会使你感到好笑吗?应该不会。在这个纷繁的世界中,心里充满忧患的人实在太多了。若要消除这种忧患,以快乐的观念和心像取而代之,往往需要发动一场战争才行。借用美国前总统威尔逊的话,一场“使你心灵安享幸福”的战争。

    过去一百年来,人类的发展突飞猛进,因此现在我们可以说:一个人的思想和他的心像胜于枪炮。我们要对我们的消极情绪宣战;对我们的失败心理宣战,不过,且让我们先行决定:我们的基本目标只是消灭我们的消极思想,享受太平安乐的生活。然后进行其他的目标,去充实自己的生活、去过积极的生活。

    而我们当前最重要的目标是:把自己从虚妄的信念之中唤醒过来,免得它们麻醉了你,使你错过成功机运。

    假如你让自己的虚妄信念,把你拖入失败的境地,你的目标又有什么意义?你对自己又能做些什么?除了沉入消极抑郁、放弃一切目标、遮掩人生阳光、在别人都开始美好生活的时候,你却躲在黑暗的房屋中哀伤厌世之外,还能做些什么?

    成功生活的要诀,在于超越你的失败,不要为错误而哀伤,放下自疚的担子——坚定地进入人生的佳境。

    认识自我,便什么也不会失去

    你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这句话足可以问倒很多人,要是自己还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那么要谈发挥潜能就没有必要了。

    有一位老师,常常教导他的学生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做人就要做一个自知的人。唯有自知,方能知人。有个学生在课堂上提问道:“请问老师,您是否知道您自己呢?”

    “是呀,我是否知道我自己呢?”老师想,“嗯,我回去后一定要好好观察、思考、了解一下我自己的个性、我自己的心灵。”

    回到家,老师拿来一面镜子,仔细观察自己的容貌、表情,然后分析自己的个性。

    首先,他看到了自己亮闪闪的秃顶。“嗯,不错,莎士比亚就有个亮闪闪的秃顶。”他想。

    他看到了自己的鹰钩鼻。“嗯,英国大侦探福尔摩斯——世界级的聪明大师就有一个漂亮的鹰钩鼻。”他想。

    他看到自己的大长脸。“伟大的林肯总统就有一张大长脸。”他想。

    他发现自己个子矮小。“哈哈!拿破仑个子矮小,我也同样矮小。”他想。

    他发现自己有一双大撇撇脚。“呀,卓别林就有一双大撇撇脚!”他想。于是,他终于有了“自知”之明。

    “古今中外名人、伟人、聪明人的特点集于我一身,我是一个不同于—般的人,我将前途无量。”第二天,他对他的学生说。

    悲哀,如此“自知”,还不如“无知”为妙。

    现在请你花点时间好好回答问题:“到底我是怎样一个人?”从两千多年前的苏格拉底到近代的沙特,他们也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请你让心情平静下来,带着好奇心,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地呼出来,对自己问道:“到底我是怎样一个人?”

    认识自我包括的内容如下:我对身体外形的认识——有什么优势,有哪些缺陷;我的情绪个性——易冲动的还是沉着的;我的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我有什么长处,有哪些短处…… 比如一些人会因为自己的高矮或胖瘦而不能坦然面对,那么他的自我认知就出现了障碍。也有一些人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所处的位置认识不清,导致命运的悲剧发生。

    当然,我们永远可以重新来认定自我,各位不妨想想儿童内心丰富的想象力;前一天他可能是扶弱济贫的蒙面侠佐罗,后一天就可能变成希腊神话里的大力士赫尔克里士,到了今天很可能他已成为一位老祖父,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英雄。 自我认定的转换很可能是人生中最有趣、最神奇和最自在的经验,这也就是何以有那么多成人会一整年都盼望着万圣节或新奥尔良市的狂欢节,其中一个原因是这两个节庆能使他们走出自我,而改换成期望的另外一个自我。这个暂时的自我可能会让他们有勇气去做那些平常不敢做的事,而那些事他们一直想做却不敢做,这是因为那跟他们平日的自我认定不相符所致。 事实上,那些事我们可以在一年的任何一天去做,只要我们能重新认定自我,或者纯粹就是让“真实的自我”释放出来,那就有如斯文的克拉克.肯特取下眼镜,脱下西装,摇身一变就成了无敌超人。谁能知道,当我们重新自我认定,很可能就此超越了过去及现在所贴在身上的一切标签。 

    人贵有自知之明,自欺欺人只会招来麻烦。有自知之明的人,知道自己的优点和弱点,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同时也会得出自己能做什么的结论。

    知道自己想要追求什么,才会变得更强大;避免自己的弱点去做事情,就会减少犯错误的机会。他们不仅只是自知,还能借鉴他人的经验教训,避免走弯路,使自己陷入不利的境地。

    尼采说过:“聪明的人只要能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

    可是认识自己并不简单,人总是常常犯“左”倾或者右倾的错误,不是以为自己一无是处而自卑,就是以为自己无所不能而自负,自卑与自负之间,是因为对自己的认识有了偏差。正确认识自己,才能使自己充满自信,才能使人生的航船不迷失方向。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正确确定人生的奋斗目标。只有有了正确的人生目标,并充满自信,为之奋斗终生,才能此生无憾,即使不成功,自己也会无怨无悔。

    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的人,千万别忘记了上帝为我们准备了另外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就是“反躬自省”四个字,它可以映射出落在心灵上的尘埃,提醒我们“时时勤拂拭”,使我们认识真实的自己。

    克服“量子”危机

    量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基本个体。但是这里所指的量子与物理并没有关系,这里的量子是对人自身潜能的估计。过高估计你的潜力当然会让你自负,不可一世,最终输掉比赛;而过低估计自己的潜力,又会让你无法施展一身抱负。你能做到的是对自己有正确评价,克服自身容易出现的怀疑自己或者过度自信的毛病。

    历史上有许多成功的人物,也有许多失败的角色,对于我们的工作、生活无一不有借鉴意义。自知之明是对自己处境、身份的清醒认识,也是可以避免招致祸害的一种能力。

    美国黑人大都喜欢用佛雷公司的化妆品,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黑人化妆品市场被佛雷化妆品公司独占着。

    就在佛雷化妆品公司的鼎盛时期,该公司的一名供销员乔治.约翰辞职了。乔治独立门户,创建了约翰黑人化妆品公司,他有很强烈的愿望要超越佛雷公司。

    开始创业的时候,他遇到了大多数创业者要面临的问题,缺乏人力、财力。他只有区区500美元资金,员工也只有寥寥几名,而当时的佛雷化妆品公司,已经是声名远扬的大企业了。如此差距,不要说超越,就是要立足都是很困难的。

    乔治利用了“集中战略”,集中有限财力,经营专一的产品,服务于特定的市场。他选择了生产一种粉质化妆品。他打出的广告也是匪夷所思的:“当你使用佛雷公司的产品化妆之后,再擦上一点约翰的粉质膏,你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不是给竞争对手打广告吗?谁这么犯傻啊?同事们都对他很不理解,说他这哪里是在和佛雷公司抗衡,简直就是在帮佛雷公司。还有人说他这样只会让佛雷公司越来越火,而自己不会有什么起色。总之,支持的声音没有听到,反对的声音一大片。但是乔治不认为他的做法有误,他认真地向同事们解释: “你们想想看,现在知道我叫约翰的人很少,要是我能想办法站在美国总统身边的话,我的名字很快就会家喻户晓。同样的道理,在黑人化妆品市场中,佛雷公司的化妆品就好比是美国总统,如果我们的产品能和它们的名字一起出现,明里是捧佛雷公司,实际上却抬高了我们自己的身价。这是目前我们所处的状况决定的,我很清楚我们的实力,所以这个广告是量力而行的结果。我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果然,约翰化妆品公司很快成为佛雷公司的竞争对手,生产的产品家喻户晓,并在短短的几年里成功地超越了佛雷公司,成为美国最著名的黑人化妆品公司之一。

    自知而为让乔治的营销策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遗憾的是有些人做事情从来不考虑自己是否力所能及,就做出不切实际的决定,结果不是遭到失败就是做出荒谬可笑的事情来。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事,我们可以一步步开展工作,不必急躁,因为事情不会一蹴而就。

    量力而行容易取得实际的成效,并因此而增强自信心。同时,量力而为也不会使人因达不到既定目标而垂头丧气。

    人们在制订计划与行事之前,应把自己的实际能力与当时状况考虑进去。否则,不顾一切只会带来挫折,除失败之外,还会有什么在等待那些人呢?

    天堂是自己构建出来的

    你是否有过被点到名字起来答话,内心却十分笃定的经验?是否曾有过诸事顺利的时光?也许是一场网球赛,对手很强大,然而你却将局势反转最后赢了;或者在商业会议上,一切都了然于胸。也许你会有过一次料想不到的英雄举动,让你惊讶万分。这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然而你也可能有完全相反的经验,在那天里一切都不对劲。可能你还记得许多次平日来易如反掌,但当时却一团糟的事情。

    这到底是怎么了?你又没有改变,应该是一如往常才对,怎么会前一会儿还眉开眼笑,后一阵子就哭丧着脸?为什么连一流的运动员都会有得心应手之后,连着多日投不进一球的情况?

    差别就在于你处于不同的神经生理状态。

    在同样的一个社会现实里,一些人成大业成大功;一些人成小业成小功;一些人一蹶不振。不少人为了一个远大的目标,能经受长年累月的考验,作长期的努力,也有不少人虽向往成功,却经不起几次挫折便向困难投降。 这里,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你的需要是什么?产生的内在动力是强还是弱?一般小马达,也许可以带动一辆小拖车,但绝对带动不了一列大火车。 你想成大功成大业吗?很好。但你必须了解带动火车飞速前进的动力机车与一般小马达的区别。确切地说,你必须了解你内心世界能推动你前进的动力是什么?动力有多大? 美国现代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一生最大的贡献是研究了人的需要与行为动机的关系。马斯洛指出,人的行为动机与五个层次的需要相关联:

    1生理需要(饥、渴、性欲等)。

    2安全需要(身心不受侵犯、有保障)。

    3爱的需要(友情、归属、爱情等)。

    4尊重与成就的需要(地位、荣誉等)。

    5自我实现的需要(个人潜能得以发挥、为理想和信仰而奋斗、创造性地工作等)。

    一般情况,人们必须先生存后发展,所以人的低层次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比高层次的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更加强烈。自我实现的需要,一般必须在前面四个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才会产生。

    有些人由于长期没有得到低层次需要的满足,可能会永久地失去对高层次需要的追求。

    然而,从成功的大小来说,高层次的需要推动大成功,低层次的需要推动小成功。这种内在的动力就是你最初在心里萌生的那个欲望。你要什么,犹如你在心田里播种什么,你一定能收获它。如果你要烦恼,你也会得到烦恼。如果你不要烦恼,烦恼就会走开。如果你要安宁幸福,同样你也会得到。你要成功、卓越,你必定能够成功、卓越!

    你要出类拔萃,你就一定能出类拔萃。一颗伟大的“心”,便是一个人成就伟业的强大动力。 一块价值5元的生铁,铸成马蹄铁后可值10多元;若制成工业上的磁针之类的东西就值3000多元;倘若制成手表发条,其价值就是25万元之多了。

    想一想在全世界流行的饮料——可口可乐,每天,你的眼睛与耳朵都充塞着各种各样有关“可乐”的积极信息。那些制造可口可乐的人不断地向你灌输“可乐”的好处。如果他们不这样做,很有可能你会对可乐渐渐冷淡起来,其销量也就下降了。很显然,可口可乐公司并不准备打算让这种情况发生,他们不断地向你推销可乐。

    每天,我们都能发现,许多人不再努力了,究其原因是他们缺乏自尊。他们小看自己,总觉得自己很渺小,什么也不行。因为他们这样想,所以他们真的变成了他们思想中的那种人。这些失去了活力的人们,需要重新振作起来,重新认识自我,要把自己看成是第一流的人物,对自己要真诚信赖。

    唯一的结论是:你比你想象中的自己还要伟大。所以,要将你的思想提高到真正的高度,绝不要看轻自己。

    总之,思想远大的人很善于在自己和别人心中,创造出乐观积极富有展望性的画面。你自己想要取得多大的成就,你就得树立多大的志向、多大的理想。成就伟大的事业与鼠目寸光是格格不入的。许多人一事无成,就是因为他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妄自菲薄,以致减少了自己所获得的成就。

    借助“他人”这面镜子

    他人是我们的一面人生之镜,因为自我认识有时候难免带有个人主观色彩,这样的评价就会有失偏颇。有句诗叫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用在情商上面就是关于自我认识的局限性问题。人之所以“不识庐山真面目”——不能正确、准确、精确地认识自己,就是因为当局者迷。如何借助“旁观者清”的力量来剖析自己,是完善自我认识所必需的。

    了解其他经常与你接触的人对你的评价,是一个人了解自己的重要途径。你可以邀请父母或者其他经常与你在一起的人用一些形容词描述你的特点。

    一位曾担任微软全球副总裁的人说起这样一件事:我的下属中有一个“自觉心”明显不足的人。他虽然有一些能力,但是他自视甚高,总是对自己目前的职位不满意,随时随地自吹自擂,总是不满现状。前一段时间,他认为我不识才,没有重用他,决定离开我的组,并期望在微软其他组中另谋高就。但是,他最终发现,自己不但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公司里的同事也都对他颇有微词,认为他缺少自知之明,期望和现实相距太远。最近,他沮丧地离开了公司。接替他职位的人,是一个能力很强,而且很有“自觉心”的人。虽然这个人在上一个职位工作时不很成功,但他理解自己升迁太快,愿意自降一级来做这份工作,以便打好基础。他现在的确做得很出色。

    每个人总是会跟别人交往、共处,因而别人对你的态度,相当于一面镜子,可以用以观测到自身的一些情况。比如某人若是被父母所钟爱,被师长所重视,被朋友所尊重和喜爱,大家都乐于和他交往,愿意和他一起工作或游戏,那就表明他一定具备某些令人喜爱的品质。如果他经常被大家推举承担某项工作,或是经常成为周围人们求教的对象,则表明他具备某些领导才能,或是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其他人。反之,如果一个人不被周围的人所重视和喜爱,甚至大家对他有厌恶感,不喜欢与他一起工作或活动,这虽不足以说明此人满身缺点,但通常情况下,他应当会感到不安,应当自我反省一下了。

    我们因为看不见自己的面貌,就得照镜子。同样,当我们无法准确地衡量自己的人格品质和行为时,就得利用别人对我们的态度和反应,来获取一些正确的自我认识。

    任何一位成功者,必定对自己有一个清楚而正确的认识。谁若看不清自己,必将成为一个失败者。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看不清自身的缺陷,也有些人恰恰相反,看不到自身的优势和优秀的品质。

    丹尼斯加入某保险公司快一年了,他始终忘不了工作第一天打的第一个电话。当他热情地拨通电话,联络自己的第一个客户时,没想到他刚说明了自己的身份,对方就非常生硬地打断了他的话,不但拒绝了他的推销,更是将他骂了一顿,声称自己身体很好,不需要什么保险。从那以后,再打电话推销时,丹尼斯心中便有了阴影,讲话吞吞吐吐,自然没有人愿意向他买保险。这片阴影越来越大,他甚至不再愿意去摸电话。工作近一年的时间,他一份保单都没有签成。他灰心极了。

    就在这时,他的经理找他谈话,说他是一个优秀的推销员,吃苦耐劳又很勤奋,只欠一点勇气,如果敢于走出第一步,那么未来的路就会是光明而平坦的。听了经理的话,丹尼斯深受激励,他鼓足勇气,决定搏一搏。他找出一个曾经联系过却被拒绝的客户资料,仔细研究他的需要,选择了一份适合他的险种。一切准备妥当后,他拨通了对方的电话,他的自信和真诚征服了那个客户,对方买下了他推销的保险。丹尼斯终于发现了自己的优势,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所以,在自我认识的时候,想做到客观、全面,就必须通过他人的眼睛认识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但切忌完全依赖他人,这样会走进没有主见的沼泽。

    让“旁观的自我”观察自己

    不恰当的自我分析使自己的整个心理产生的错觉会引起心理和行为上的一系列变化:或自高自大,目空一切;或自暴自弃,妄自菲薄。这对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极为不利,对他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也有很大的妨碍。一个人如若自高自大,就会使自己的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后退;若自暴自弃,则永远失败。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如果因为错误地评价自己而使自己的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埋没了自己,那么就会处于自卑感和失败感控制之下。长此以往,就会变得胆小、退缩,形成消极的情绪和性格,最终导致心理疾病。所以,一个具有健康情绪的人,必须学会正确认识自己。

    但是,精确地认识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们常说:旁观者清。这是因为了解外界的事物需要的是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这些属于智商范畴,并不太受情商的影响,只是经常被运气所左右。而认识自己,就需要较高的情商。人在准备了解自己之前,都对自己怀有各种期望,如果在了解自己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能力不及自己的期望,自然会产生失望的情绪,从而低估了自己的其他能力;相反的,如果在了解自己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能力远远超出自己的期望,自然也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高估了自己的其他能力。只有情商高的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才能在平和的心态中对自己进行精确的评估。

    著名作家威廉.史泰隆在自述严重抑郁的心境时,有十分生动的描述:“我感觉似乎有另一个自我与我相随——一个幽魂的旁观者,心智清明如常,无动于衷,带着一丝好奇,旁观我的痛苦挣扎。”有些人在自我体察时,的确对激昂或困扰的情绪了然于胸,从自身的体验向旁迈开一步,仿佛另一个自我在半空中冷静旁观。

    “我在愤怒面前不能自已了!”有人这样描述自己的情绪。

    在这种场景中有两个我,一个身临其境怒火中烧的我,一个旁观的我。“旁观的我”以局外人的身份来观察自己,来评判自己的情绪。这个时候他与自己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距离,是以一种鸟瞰的方式来打量自己,与自我保持一定的距离,能够更清楚地了解那个潜在的我,了解自己真实的情绪。

    每当你受到刺激需要发泄时,便可试着先强迫自己冷静,然后在脑子里迅速地幻想出一个内心的旁观者。这个人可以是潜在的自我,也可以是另外一个人,想象他就在你旁边,他在注视着你的表演,看你如何发泄不满,而他的内心正在嘲笑你。这时你便会觉得自己的行为多么不理智,你就会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从而懂得一个正确的处理办法。

    纪伯伦在其作品里讲了一只狐狸觅食的故事:狐狸欣赏着自己在晨曦中的身影说:“今天我要用一只骆驼做午餐!”整个上午,它奔波着,寻找骆驼。但当正午的太阳照在它的头顶时,它再次看了一眼自己的身影,于是说:“一只老鼠也就够了。”狐狸之所以有截然不同的想法,与它选择“晨曦”和“正午的阳光”作为镜子有关。晨曦不负责任地拉长了它的身影,使它错误地认为自己就是万兽之王,并且力大无穷、无所不能,而正午的阳光又让它对着自己已缩小了的身影忍不住妄自菲薄。

    大师笔下的这只狐狸为那些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作出了最好的譬喻。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的人,千万别忘记上帝为我们准备了另外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就是“反躬自省”四个字。它可以映射出落在心灵上的尘埃,提醒我们“时时勤拂拭”,使我们认识真实的自己。

    你所得到的总是你想要的

    有些人以为自己想要的东西和自己最后得到的东西总是不一样。那是因为你根本就没意识到自己身体里有巨大的潜能可以帮助你实现愿望。如果你准备外出旅行,你一定会先确定目的地,然后研究地图,确定行走的线路,制订详细的旅行计划,包括第一天到哪里,第二天住哪家宾馆等,然后才会出发。然而,让我们迷惑不解的是,虽然许多人都有成功的欲望,也确定了成功的目标,但在100个人当中,大约只有两个人制定了达到成功目标所准备实施的规划,其他大多数人则是随波逐流。这100个人当中只有两个人成为伟人,而其他人却只能做普通人。

    正如建造房屋要事先画好图纸一样,成功也要有具体的步骤。没有规划的人,就如同没有航线图的航行者,不知身在何方,目的地在何处,即使非常忙碌,也不会有什么成效。现实与目标之间,有着较长的路程,并且这段路程往往充满了艰难坎坷,不可能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我们要实现目标,就要一步一步地走。正如我们知道某个山峰上有宝藏,但如何爬上山峰,却很有讲究,每一步都要认认真真地走。成功也是一样,我们需要将通向成功目标的路程分解成一个一个的步骤,然后逐步完成。

    你的人生,应该有规划。制订规划实际上也就是制定行动的纲领,它将告诉你如何通向目标,就像路线图一样告诉你如何从A点到达B点。例如,如果你的目标是增加50%的生产量或销售量,你就必须规定每天每月所必须达到的数量以及需要采取的措施;再如,你想在年底前修3门新课程,那么必须事先规划,否则你可能排不出时间去上任何课程。

    许多人成功的欲望很强烈,天天想的就是功成名就;目标也制定得非常明确,但他们最终却是空梦一场,其原因就是缺乏具体可行的规划。说得更加明确一点,就是缺乏实现目标的具体计划。成功者的经验表明,只有当你事先做好规划,并且让你的规划帮助你发挥你的潜力和创意,你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你的梦想,达到你的目标。

    一般来说,在制订规划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你的目标是什么?

    2对于你自己以及影响目标实现的一切事物,你有何了解?

    3你拥有什么样的物质条件来实现你的目标?

    4你怎样计划运用人力物力来实现你的目标?

    你应该给自己的计划安排一个合理的进度表,要从上一级明确到下一级。要把每个目标都当成是某一天的第一任务,全力以赴地去完成。然后对本年度或一个月各个目标的执行情况一一检查,凡是能够顺利完成的目标加以保留,否则便取消或更改。

    另外,一个没有期限的梦想或是目标,效果是非常有限的。

    有些人设立过非常多的目标,但是,却很少实现,原因有以下几点:不合理;没有期限;缺乏详细的计划;没有天天衡量进度。

    这种计划是注定要失败的,即使偶尔取得成功的话,也是侥幸得来的运气。千万不要靠运气生活,你一定要靠目标和计划生活,这是成功者必备的条件,也是每一个成功者不断在做的事情。每一个成功者都有明确的目标,也都有伟大的梦想,同时他们都有具体的计划和期限。

    你可以把你的所有目标集中在一起,想象成一个金字塔,塔顶是你的人生目标。你的每一个目标和为达到目标而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必须指向你的人生目标。

    这个金字塔一般由五层组成。最上的一层最小,是核心。这一层包含着你的人生总体目标。

    下面每一层是为实现上一层的较大目标而要达到的较小目标。这五层可以大致表述如下:

    1人生总体目标

    这包含你的一生中要达到的2至5个目标,如果你能够达到或接近这些目标,就说明你已经基本实现定下的人生目标了。

    2长期目标

    是你为实现每一个人生分目标而制定的目标。一般来说,这些是你计划用10年时间做到的事情。虽然你可以规划10年以上的事情,但这样分配时间并不明智。目标越遥远,就越不具体,就越可能夜长梦多。但制定长期目标是很重要的,没有长期目标,你就可能有短期的失败感。

    3中期目标

    这些是你为达到长期目标而制定的目标。一般地说,这些是你计划在5至10年内做的事情。

    4短期目标

    这些是你为达到中期目标而制定的目标。实现短期目标的时间为1至5年。

    5日常规划

    这是你为达到短期目标而定的每日、每周及每月的任务。这些任务由你自己分配时间的方式而定。

    虽然制定短期目标一直是成功者的主要策略,但是很多人仍然不太懂得如何制定。针对此问题,我认为短期目标是一种独特的工具。它界定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它使我们集中力量努力完成每一阶段的目标。短期目标是动用人力去取得特殊结果的基本工具。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