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做人真经-逆境中成长,困境中坚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这话又不仅停留在匹夫之勇,更凸显了一种坚强的人性。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孔子说:再强大的军队都可能被夺去元帅,但大丈夫的志气不可能被夺去。

    孔子这句话充满阳刚之气,圣人都是阳刚的。前面我把孔子叫做“情圣孔子”,现在应该再把孔子叫做“男人孔子”。

    男人孔子。

    孔子是最有男人味,最有男人魅力的,这一点以前人们不够重视。三军可夺帅,但匹夫不可夺志,这是何等的阳刚!孔子在此处说的“匹夫”,即后来孟子说的大丈夫也。

    不要忘了,孔子在鲁国带领军队打败过齐国入侵。在周游列国时又多次从层层追杀中浴血奋战、杀出重围,是个硬汉。

    硬汉孔子。

    英雄孔子。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这话又不仅停留在匹夫之勇,更凸显了一种坚强的人性。后来孟子很好地继承了孔子这一点将它发扬为大丈夫人格。孟子要求人们:

    “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此之谓大丈夫也。”

    又说: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的大丈夫思想与浩然之气得之于孔子。

    孔孟二圣都是真正的大丈夫、真男人,绝不是曾被世人扭曲的懦夫形象。

    嵇康继承了孔子的硬骨头,绝对不与司马昭合作,因此被杀。在被杀之前,嵇康与出卖他陷害他的昔日好友山涛绝交,是个恩怨分明的义人,在被杀之时,嵇康丝毫不畏刀斧,临刑一曲《广陵散》,震惊了所有的人。其从容的态度足以见他是位伟男。

    嵇康之后,谭嗣同、鲁迅、林昭、李敖等人都骨头极硬,继承与发扬了孔孟的大丈夫传统,是中国的光荣,是中国人的希望。

    孔子说:

    “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这是何等气魄。智慧的人不迷惑,仁爱的人不担心,勇敢的人不害怕。

    为什么会不害怕?

    因为心中有爱。

    耶稣基督当初毅然背着十字架,正因为他心中怀有无尽的爱。

    这种爱能让锦上添花,更能雪中送炭,是人最宝贵的生命。

    孔子说:“君子之德风”。说君子的美德像春风一样,足见是何等充满生命的伟力。

    世人都知春风的温暖,不知春风的强大。

    春风不强大不能带来春天,人不强大也不能成仁。孔子说: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为以成仁。”

    这并不是鼓励人们去死,而是鼓励人们誓死捍卫自己的信仰与生活。

    士心为志

    士一旦有心,就会立下大志。这个“心”是善心,是恒心,是爱心,当然也是天下之心。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就是,说匹夫(“士”)之志是最可贵的,它比三军之帅更强大,不会被谁夺去。有了匹夫之志,天下可为。匹夫之志源于匹夫之心,即天生仁爱的本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