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做人真经-不贪多自然多起来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孔子曾为委吏(税官)、乘田(农官),安心做好本职工作。此事见孔子中庸之道:1.做事不贪多,自然会多起来。2.越是本职工作,越能做出“大”。3.事多则烦,事大则险。4.小事胜似大事。

    据《孟子》:“孔子尝为委吏矣,日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日牛羊茁壮长而已矣。”

    孔子曾经做委吏(税官),说我当好会计就行了,意思是说我算好账就行了,并不以多收税为荣。

    孔子又曾经做乘田(农官),说我看到牛羊茁壮成长就好了,意思是并不希望牛羊越多越好。

    正因为孔子做事不贪多,所以一做就成。

    孔子中庸之道

    1.做事不贪多,自然会多起来。

    今天不贪多,是为了明天有更多。不是贪多嚼不烂,贪多也可以嚼烂,而是说在事业初期,一旦多起来不好管理。生手不可以做大,熟手才能做大。生手做大,死路一条。

    2.越是本职工作,越能做出“大”。

    你需要一个过程,而这就是过程。你又可以靠它养活,又可以学经验,赚大了。

    3.事多则烦,事大则险。

    去掉杂事,才能办正事。去掉虚事,才有实事。有经验的狮子追羚羊,只挑一只下手。

    4.小事胜似大事。

    大事越做越小——瓜分。

    小事越做越大——积累。

    大事越做越傻——混乱。

    小事越做越精——通了。

    算盘

    据《孟子》记载:孔子曾经做过会计。又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做会计的态度是“料量平”,即计算好了就行了,不抛高,也不抹平。这与《孟子》说的“孔子尝为委吏,曰会计当而已”相合。所谓“当”,就是“平”,把账记清,收支各一账,不混淆。

    此事可见孔子做事不贪多,不混淆。中庸之道实际上是一种科学的计算方法。它以“当”或“平”作为取舍标准。

    又,笔者推算,孔子本来就精通《易经》算数之道,《孟子》与《史记·孔子世家》又记载了孔子精妙的会计理论,孔子应是一个数学行家。

    不贪多

    做事不贪多,自然会多起来。今天不贪多,是为了明天更多。贪多也可以嚼烂,但会撑死。生手不可以做大。生手做大,死路一条。孔子一开始只是做委吏(会计)、乘田(农官)等公务员,没说要当宰相。也没趁工作之便搞腐败。孔子做事不贪多,这是境界,也是在盈利:他为自己赢得更大空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