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若愚-附录:拟编辑《乡土志》序[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予入校读书,离乡百余里矣。男儿身在,宇宙为家,着草履而踏九州,棹扁舟以浮万里,百余里其为程几何也!然每当疏窗夜雨,短榻孤灯,辄终宵不寐而念吾乡东小溪秋水将澄,可网鱼矣;城南小市今当赶集期矣!又念吾家收获将竣而河东蟹肥矣!种种闲情,均添幽怨,虽自抑制,而不期然而然。曾谓:此百余里之隔,使予如是耶!抑予无男儿气耶?询之同学,则均如是也。及唱高帝大风之歌,读项王锦衣之语,则英雄且如是,矧予常人?于是知乡土之感人深也。

    夫人之于乡里也,生于斯,育于斯,长于斯,终身之事业萌于斯;虽飘荡东西,讵肯忘其呱呱而啼之寸土!又况尔祖尔父业于斯,葬于斯。念身世之所来,仰祖、父之手泽,穆然深思,悠然遐想,虽一草一木,有怆然情深者矣!于是,而考其风俗也则亲而切,研究其历史地理物产也则详而确。以研究所得,献之一乡之人,则一乡之人均思保其风俗之真而慕其祖德宗功,爱乡之心自由(油)然而生。

    夫爱其乡矣,乡何由而保?告之曰:必爱尔国以保尔乡。则爱其乡者必爱其国;爱其国者始于爱其乡。且藉以本乡之善恶证他乡之得失,则化及四邻。风俗纯而政令易行矣。且非但此也,研究史地之初步,无真确观察之知识,则学者失其兴趣。五尺童子教以禹贡,普通乡民告以海洋,则东西未辨,遑言九州;氏族未明,敢谈世界?以耳目手中之所及,以为输入史地之门径,则收功也易,而教导也速。耳目手足之所及,惟此生斯长斯之乡土也。以乡土之资料,编入小学课程,其庶矫今日教育者空谈失实,骛远忽近之弊欤?!使国人而人人怀一《乡土志》也,展册一读,乡土宛然在目,虽重洋万里之外,吾知其怆然泪下念其祖国,媚外之心决不复存!则《乡土志》之研究也,易而收功也。

    如此,吾将为国人创而为之,以风吾一乡,且补教育之不足。予再入校,将中夜一览,以消闷愁,当不复秋水城东之念矣。

    丁巳端阳前三日序。

    (载一九一九年四月《北京师范校友会杂志》第一期)

    注释:

    [1]本篇是作者一九一七年就读北京师范学校四年级时的作文。发表时署名“舒庆春”。标点为《老舍全集》编者所加。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