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的幸福哲学-丢掉坏情绪,拥有轻快的心灵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急躁的人无论面对何种情况,总会在事物尚未完结之时迫切地做出反应,令感情破裂,做出多余的言行举止。因此,再普通的事情,到他们手中都会变成麻烦事。

    急躁让人生充满麻烦

    尼采在《曙光》中写过这样一段话:“相爱时,战斗时,相互尊敬时,其中一方总会承担起各种麻烦事。那些人有个共同的特征,那便是急躁。急躁的人无论面对何种情况,总会在事物尚未完结之时迫切地做出反应,令感情破裂,做出多余的言行举止。因此,再普通的事情,到他们手中都会变成麻烦事。”

    事实的确如此,急躁心理是人的一大弱点。急性子的人遇到不称心的事情时会马上躁动不安,听不进去任何人的劝说,最后一意孤行;做事情时缺乏充分的考虑和计划,没准备好就盲目行动,常以失败而告终;听到别人反对自己意见时,不经过思考和分析,马上就反驳,导致自己被孤立……凡此种种,都是急躁带来的麻烦。

    尼采之所以认为急躁是麻烦,是因为他自己就曾深受急躁之害。

    1876年,尼采的好朋友瓦格纳在德皇威廉一世的支持下,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音乐节。尼采原本还把欧洲文化复兴的希望寄托在他这位老友身上。可是在音乐节上看到了瓦格纳的“演戏”、观众的庸俗捧场后,尼采失望了。他回去后写了一部含蓄批评瓦纳格的书。两年以后,当尼采把自己所写的《人性的、太人性的》寄到了瓦格纳手中后,两个人从此决裂。不仅如此,在这一年中,尼采与他大学时代最亲密的朋友洛德之间也产生隔阂,后来两个人也彻底决裂。

    同样在这一年,尼采曾经向一位荷兰籍的女子求婚,可是却遭到了对方的拒绝。但是他并没有停下来反思求婚失败的原因,而是匆忙找寻下一位、下下一位女子,试图尽快为自己觅一配偶。让人遗憾的是,他如此狂热的举动,屡屡以失败而告终,所以,直到死去他还是终生未婚。

    在他求婚屡遭失败的这一年,尼采还曾经因为身体健康恶化停止了在巴塞尔大学授课,三年后,他毅然辞掉了在这所大学做教授的职务,退出了大学讲坛。

    与朋友决裂、频频失恋、辞职,这些遭遇似乎是很碰巧地发生了,但是却是因为同一个原因所导致的。那就是——急躁。尼采在总结这些变故时曾这样说:“我的突然转变,不只是和瓦格纳绝交,也是由于我的天性完全纷乱,与瓦格纳决裂,辞去巴塞尔的教授职务,都不过是一种病象而已,事实上,是一种急躁征服了我……”

    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都会忽略到急躁带来的小麻烦,比如说,因为急躁冤枉了好朋友,因为急躁碰翻了物品,因为急躁考试失利……许多人会把这些看成是小事,认为没什么大不了。殊不知,造成这些事情的罪魁祸首是急躁。如果不剔除急躁,可能会像尼采一样,处处遭受打击,造成生命里难以承受的挫败。而且,急躁的人会长期处于激愤状态,会因为不顺心而成天抱怨、生气。这样的生活是没有任何乐趣可言的,是不幸福的。因此,要想让人生多一些坦途,生活多一些快乐,就需要坚决地丢掉急躁。

    进行自我提醒,给自己心理暗示

    平时出现急躁情绪时,要及时进行自我提醒,给自己提出问题,问“我这样做恰当吗?”“我这样做对方能接受吗?”“我这会儿着急的样子是不是很难看?”等。在经过一连串的自我提问后,就给了自己一个短暂思考的时间,使自己的急躁情绪得到缓冲,慢慢趋于平静。情绪易急躁的人还可以在自己的居室内贴上“静思”、“制怒”等大字,平时多看看,多反思自己。这种特殊的自我提醒,会平息急躁情绪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

    养成冷静思考、慎重决策的习惯

    易急躁的人要明白,每件事情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与其他事情存在着密切联系的,任何一件事都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所以,有时候“急”是没有用的,越急躁事情越糟糕。因此,在做一件事情前,要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冷静思考,全面分析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然后再慎重决策,条件成熟了再做。如果条件暂时不成熟,就要耐心地等待,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实在不行就放弃。这样,养成了做任何事情都冷静思考、慎重决策的习惯,慢慢的就会丢掉急躁的坏习惯。

    学会分解目标,给事情分出轻重缓急

    一个人如果给自己树立一个很大的目标,为了目标奋斗了一阵子,却看不到成绩,就容易产生急躁情绪。不妨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一个一个小目标地完成,这样分阶段实现小目标,有利于克服急躁心理。另外,一个人每天从早到晚有许多事情要做,工作上的事,生活上的事,大事,小事,纷纷会纠缠在一起,难免会出现急躁心理。这时不妨把众多的事情分个轻重缓急,按照事情急缓程度,标出顺序,使自己能够有条不紊地应付一大堆的大小事情,从而避免急躁。

    需要注意的是,急躁的情绪不是一天形成的,因此,克服起来也要有耐心,要有毅力。

    人的生命总有一天要终结,所以我选择全力以赴向前冲。时间总是只有那么一点,所以我选择把握此时此刻的瞬间。

    不为无聊之事所苦

    尼采在《曙光》中这样写道:“有些人爬山的时候就好像是山林中的野兽,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即便是汗水早已湿透衣背,心中惦念的仍然是那高远的顶峰。虽然攀登的途中有无数良辰美景,却无心欣赏,在意的只有那下一步的步伐。”

    在平时的旅行与工作当中,像这样只知道埋头于某一件事情当中,从来不晓得抬头看看的人不在少数。在工作上常见的一个例子就是,很多人都错误地认为只要销售量节节攀升,便是万事大吉。如此一来,究竟什么才是工作的意义便没有人会再去考虑了。这样愚蠢的行为在生活中总是不断地重现,很多人将精神上充裕的消失当作理所当然和必然而然的事情,最后就连人自身的事情也被他们贴上了无用的标签,而这么做的结果只有一个:不断地迷失自己。

    如果按照物理学的“功”来分析有生之年,我们可以这么说:“我们大部分时候都做了无用功,只有少部分时间做了实在的功。”这个比喻并无不妥,其实生活中我们真的为一些无聊的事所苦,反倒无所事事,一事不成。

    尼采20岁那一年,同朋友杜森以及杜森的一个表兄弟一同去了波恩,他将在那里上大学。波恩大学应该算是德国一所名牌学校了,特别是在古典语言学方面,享有国际声誉。弗里德里希·里契尔和奥托·扬是这一学科的权威,培养了许多杰出的学者。而尼采,正是打算在这里攻读神学和古典语言学。

    刚开始这段时间,尼采力求让自己完全投入到学生集体活动中去。聚会、跳舞、在水上荡舟、在月下欢歌……尼采全都参加了。为了认同当时的风气,他还主动要求与一个同学决斗。结果是让自己的鼻梁受伤,在床上躺了两三天。

    交往的伙伴中有不少是音乐爱好者,而尼采在其中已经小有名气。按他给母亲的信中的说法,他被视为音乐权威。在与同学交往中,他发现自己并不令人讨厌;只是在伙伴们看来,他有时显得有点怪,喜欢嘲弄人。总的来说他还是一个挺逗人乐的好伙伴。

    但没有很长时间,尼采就厌倦了这种学生组织的社交活动。在同别人打交道时,他得时时压抑自己的本性,戴上假面,装出一副高兴的样子来,实际上他心里常常是不高兴的,很想发脾气。即使是他所喜爱的音乐,也不能把他同伙伴们长久地联系在一起。与其同这些萍水相逢的伙伴醉酒狂歌,倒不如独自一人浅酌低唱。

    尼采开始感到参与这些活动是浪费时间,对自己的行为很不满意。尼采凡事都要讲个理由,他在给戈斯多夫的信中说:“习惯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当一个人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有害东西失去了本能的怀疑时,他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走入歧途了。”

    很明显,尼采不想再压抑自己的本性与同学虚与委蛇,于是退出了学生组织,几乎不与任何同学来往,把自己放逐于群体之外,开始让自己处于完全的孤独之中。目的只有一个,不做无聊的事。

    尼采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在生活中要有所选择,不要一味的去做一些不适合自己我的事情,有时候或许别人活着大众都在做,但是按在自己的身上,也许并不是很合适,所以会导致一个人在这些“不适合”的事上耽误时间,浪费能量。

    很多人也许还不能理解什么叫无聊的事。或许许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事,上班时总抱怨公交车走得慢,于是内心急躁不已,即便到了办公室,内心还因为公交车走得慢的事愤愤不平,久久不能平息。一整个上午都为这件事得耽误了工作。在这里,抱怨就是一件无聊的事。当然,生活当中还会出现很多无聊的事,也就是用了无用功。

    培养紧迫感

    尼采对于所谓的“宿命”的看法是这样的:“只有在这短暂的有生之年当中多做体验之后,我们才能够对自己的人生作出判断:有人觉得太长,有人觉得太短,有人觉得富足,有人觉得贫困,有人觉得充实,有的人觉得空虚。”

    也就是说,一般人认为的宿命总是各不相同的,大致不相同的地方在于有人认为生命短暂,有人认为生命苦短……大致处于相对立了两个派别。而那些认为生命太长的人,往往是喜欢做无聊事情的人。所以,我们为了让自己充实起来,做实际的事情,那么我们就要站在“觉得生命苦短”这一派别上来,这样你才有紧迫感,才积极去做有意义的事情。

    认清目标

    尼采认为一个人要有目标,也是超人理论里的其中一个要求。自己要有目标,人才不被潜意识所干扰,脑子才有实际的行为构思。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做了些无聊的事,是因为没有目标,导致了人的行为像一只苍蝇一样到处乱飞,走了很多弯路。

    理智看问题

    尼采认为儒家学说中的“顺其自然”完全是一种感性的东西,也就是他所说的潜意识行为。一旦一个人一味的只按照性情去做事,那么这个人将会做出许多无聊的事。所以,我们需要一个理智的事情去做事情。

    在生活中,我们运用感性,也就是理应潜意识的能力过多了。比如人们往往容易生气,或者抱怨,这些都是因为感性造成的。一旦你积极利用理性去看问题,你就会省去一些没必要的苦,也就不会让你去做无聊的事了。

    做事要有耐心,不要用尽全力,给自己和他人一些安宁和轻松。

    做事要有耐心,给自己和他人一些轻松

    尼采在《曙光》中这样描述浮夸的艺术家:“一个艺术家,如果他不是在创作中宣泄他的高涨的情感,从而使自己轻松下来,却要直接传达高涨的情感,那么他就是浮夸的,而他的风格也就是浮夸的风格。”

    从尼采的这段话,我们可以这认为,一个艺术家想要创作出一个非常好的艺术作品,而他自己此时并没有高涨的情感,那是不可能达到的。需要这个艺术家要有耐心,慢慢地培养出情感,然后再去创作,这样才是一个正确的创作行为。

    从艺术家的创作要求,再对比我们平常的生活要求,是有相通之处的。一个人在对待生活上需要有耐心,做事情没有耐心,那么所呈现出来的将是你不耐心而导致的相应结果。

    做事要有耐心,让耐心去打磨真正的自己,同时也给别人时间去磨炼,让彼此都能合拍起来,做出的事情才能漂亮。

    1868年,尼采同声誉鹊起、寻常人根本无法见到的大师瓦格纳见了面。他们之间的友谊就是通过尼采的耐心准备才促成的。

    首先先介绍一下瓦格纳当时在做些什么。瓦格纳避开新闻界的注意,秘密来到莱比锡,住在他妹妹家里。没有任何外人知道他的到来。瓦格纳的妹妹的丈夫是东方学家赫尔曼·布劳克豪斯。这位布劳克豪斯夫人同尼采的导师里契尔的夫人过从甚密,也认识尼采。

    而瓦格纳的妹妹只向瓦格纳引见了一位客人,就是里契尔夫人。里契尔夫人在音乐方面的素养是布劳克豪斯夫人深为佩服的。当时,瓦格纳为里契尔夫人演奏了《名歌手》中的抒情曲。里契尔夫人对他说:“由于弗里德里希·尼采,我对这段音乐早已十分熟悉了。”接着她把尼采对这段曲子的理解说了一番。

    瓦格纳听到被转述的尼采这番话,既感到高兴又感到惊讶:“不想在莱比锡还有这样的人,对我的音乐有这么深刻的领会。知音难觅啊。”

    于是,瓦格纳表示很想同这位深通音乐的尼采先生见见面。

    由于瓦格纳当时已经很有名气,为了避开媒体的跟踪,这次见面有点类似秘密接头,会面的安排是通过一个中介人进行的。

    1868年11月上旬的一天,尼采突然在房间里收到一个纸条:“如果您愿意同理查德·瓦格纳见面,请在3点3刻去剧院咖啡厅。——温德克”

    尼采的心一下子紧缩起来,激动得差点晕了过去,几乎不相信这是真的。他立即去找这个温德克。温德克向他说明了一切,约定了见面时间。

    等到尼采如约来到布劳克豪斯夫人家中时,瓦格纳不在,他因事临时出了门,是化了妆出去的,以免被人认出。布劳克豪斯一家热情地接待了尼采,同他重新约定了时间,请他星期天晚上再来。

    以后这几天尼采一直是在是在异常激动、胡思乱想的心情下度过的。他决定好好打扮一下自己,给瓦格纳留下一个好印象。正巧他的裁缝答应星期天向他交付一件燕尾服:看来万事如意。星期天下午他去裁缝那里看衣服,裁缝正在赶制,说保证不会误时间。

    回来的路上,尼采看到一份小报,上面有条新闻说,瓦格纳现在正在瑞士,而慕尼黑正在为他建造一幢漂亮的房子。这时尼采感到十分得意,因为只有他一个人知道事情的真相,知道瓦格纳现在到底在什么地方,而且他马上就要见到这位英雄了。

    好事多磨。在布劳克豪斯家舒适的客厅里,尼采终于见到了渴慕已久的瓦格纳。而瓦格纳也见到使自己产生兴趣的年轻人。虽然此时他们并不知道,这一会面对于双方都是十分重要的,但彼此一见,都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

    尼采知道,做事情要有耐心,如果不是这样,对方也无法跟他见面,毕竟瓦格纳处于当时的状态,的确有诸多不便。所以,尼采耐心的同时,也让对方感到轻松。

    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耐心,因为耐心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磨合。其中哪一方不够耐心将会导致整盘棋无法彼此配合下去。

    多一份包容,多一份耐心

    包容,可以使你少一些埋怨,因为埋怨可以让一个人失去耐心。

    现代生活的节奏几乎把人忙得喘不过气来,所以很多人遇到小小的不顺,就会产生埋怨,如果事情跟其他人也有关系的话,那么你的埋怨将给别人造成影响,于是整件事情得不到最大效率的发展下去了。所以,一个人多一份包容,就能让你多一份耐心,也会给别人多一份轻松。

    习惯按步骤行事,你就会有耐心

    之所以不耐心,是因为不知道行动的彼岸什么时候可以到达。所以,一个人有计划去做事,才不会失去耐心,因为有计划,是一个有目标的行为。

    尼采是一个强调权利意志学说的人,他对待行为上是赞同积极态度的。从而也说明了,一个人按照步骤去行事,有目标,就会看到一个明朗的彼岸,那么人们在做事的过程中就不会产生不耐烦的现象了。

    人性的善与恶。侮辱别人就叫恶,最能体现人之所以为人的东西就是无论是谁都不要让其觉得受到侮辱。自由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使自己受辱。

    不要因小人的针刺而受伤

    在尼采的遗稿中,我们发现了这么一段话:“不要使自己受骗——因此,作为个人的道德不欺骗自身!是同等情况下的相互负责!危险和谨慎要求人们小心上外人的当。对内,也是心理上相互负责的先决条件。”

    尼采的这段话,客观地描述了一个人的内心责任。一个人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从而使内心上当。比如,女生天生都爱美,当其中有一位女孩当着另外一位女孩说:“今天我们的班长的发型很漂亮,全班人的发型就她的漂亮了。”也许这位女孩无心伤害对方,只是出于好意把这个信息传递给对方而已,但想不到对方内心开始不高兴了,因为她不希望还有人的发型比她的还漂亮。这就是典型的自我欺骗了。正因为人们存在这些内心弱点,所以有些人会故意做出某些行为来干扰别人的内心,这些就是小人了。那么,在这里就存在了一个人的生存方法论,即,每个人都要防范小人的刺,不因此而轻易受伤。

    尼采庆贺完自己的20岁生日之后,开始和朋友杜森以及杜森的一个表兄弟一同去波恩,他将在那里上大学。

    尼采和杜森以及杜森的表兄弟几个年轻人没有急于赶路,而是尽情地欣赏着一路上的大好风光,尽情地放松自己。在中学和大学之间这种完全无人管束的状态给了他们一种获得彻底解放的感觉。

    尼采他们骑着马在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游览了一天。平时不喝酒的尼采这次啤酒喝得多了点,已经很有些醉了。他在马背上比划着马的耳朵,突然向杜森他们喊道:“嗨,你们瞧,这家伙不是马,而是一头驴!”

    “不对,这是一匹马!”杜森和他的表兄弟异口同声地反驳道。

    尼采又仔细地打量了自己的坐骑半天,带着十分可爱的执拗神情坚持说:“不对,这的确是头驴!”

    杜森和杜森的表兄弟看出尼采有些醉意,于是故意起哄,好让尼采出丑,于是大声笑道:“尼采,你骑的驴能有我们骑的马跑得快吗?你自己就是一头驴。哈哈”

    尼采意识到这是他们故意刺他的,于是没有说话,继续喝酒。此时,杜森和杜森的表兄弟正哈哈大笑。在“指马为驴”的吵闹之中,杜森和杜森表兄弟仍然旁若无人地大声笑着,让街道两旁循规蹈矩的居民们深觉反感。终于一位年长的本地人忍无可忍,冲了出来,向杜森和杜森的表兄弟大声斥责,要求他们检点自己的行为,并威胁说要把他们赶出镇去。这样,杜森和杜森的表兄弟突然意识到自己犯错了。

    现在社会发展速度太快,很多人往往带着敌意去看待人,从而中了小人的奸计,不断做出相应的反应,最后浪费更多的精力。所以,人要注意不被小人的针刺而受伤,不然会落入小人的圈套中。

    意志力压倒情感

    尼采认为人要运用意志力,一切情感,都是导致受伤的因素,所以当你用理智的思维去思考问题,用意志力去抵制情感,那么你就会一片爽朗,内心不会因为对方的针刺而受伤。

    人之所以会受伤,是因为内心不够坚定,所以,当你的意志力够坚定,你会把一些伤痛看的个很淡。那么锻炼意志力就是让你把伤痛变小的其中一个因素。

    相信自己的,不轻信他人

    有时候,事情并非你想象的糟糕,只是在别人的语言之下,事情才被虚无地放大而已。所以,相信自己,不轻信他人,你会减少伤痛。

    尼采之所以坚持自己的哲学观点,是因为他坚定自己的道路,不相信任何人,所以他才能够创造自己的哲学系统。

    宽容的心态,把一些看淡

    宽容,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之所以这么活,是因为宽容在包容别人的同时还排斥别人的恶意中伤。当一个人把一切看淡之后,他才能做到宽容,就因为这样,所以他对于外界的刺激也会变得“无所谓”。

    现在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变得敏感。往往会因为对方的一句话或者一个行为所刺伤。但当你保持一颗宽容的心,那么你就不会被人刺伤了。比如,你是一名作者,有人说你写的文字不好,你最好保持宽容,接受别人的意见,不要轻易的采取敌对态度,不然你就会被这种语言刺伤。

    弱者为了生存而趋附于强者,他们想求得安身之所,可能的话,同强者合为一体。

    胆怯会让你丧失一次次的机会

    尼采认为,胆怯是弱者的一个内心特点。之所以胆怯,是因为能力上无法支持某些生存上的斗争,所以每当预感这样的斗争即将出现的时候便开始胆怯。

    人一旦胆怯就会下意识地选择躲避,或者另寻他路,内心无法进行最初的那个目标。尼采告诉大家,要有超人的意志,不断的突破自我,才能达到前所未有的境界。试问,如果一个人因为胆怯而退缩,那又谈何权利意志?又谈何超人?胆怯导致最后的结果是导致你变成弱者,因为胆怯毒害了你的心灵。

    生活中许多例子让我们知道胆怯带来的危害。所以人们往往自我鼓励地说:“事在人为。”如果一个人一直处于胆怯状态,就会丧失一次次的机会,最后一无所得。

    尼采是一个从不胆怯的人,他的哲学系统一点点地得到完善,完全取决于他一次次的自我挑战,勇敢面对他所遇到的困难。

    尼采在个人学术上是勇敢的,他勇敢挑战一切旧观念、旧思想、旧的哲学体系。

    在波恩大学的第一年的四月份,尼采从波恩大学回家过复活节。这时他已经不愿意参加任何宗教仪式,尽管母亲一再劝说,他还是拒绝领取复活节圣餐。

    尼采爱自己的母亲,在很多事情上不愿意违背母亲的意愿,但在宗教信仰这样的大事上,他选择违背母亲的意愿,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这是尼采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勇敢的表现。

    这时尼采只是对基督教的教义产生怀疑,还没有达到从根本上否定基督教、否定上帝存在的程度。老朋友杜森来信说:“我同意大卫·施特劳斯在《耶酥传》中的观点,即否定耶酥基督的存在。”而尼采的回信说:“这里有个严重后果:如果你要否定基督耶酥,你就得同时否定上帝。”

    而这一步,对于尼采来说,是不会轻易迈出的;一旦迈出,他也就不会再退回来了。就像小的时候那样,每当有不解的难于决断的问题,尼采喜欢一个人默默地躲在一个角落里思索,不想清楚就不出来。此时的尼采在积极思考,但对于作出结论,他持十分慎重的态度。因为此时在一些大问题上,他还处于没有完全想清楚的状态。

    但有些东西他又是看得很清楚的。一旦看清楚的东西,尼采就会表现出少有的勇敢,坚决去把真实道出来。

    同年的六月份,尼采在给妹妹的信中,谈到宗教信仰与追求真理的关系问题。尼采说:“如果我们从小就相信灵魂的拯救不是依赖于基督而是别的某人,比如穆罕默德,我们无疑也会感到同样被赐予幸福。显然是虔诚本身而不是虔诚背后的目的传递了福音。真正的虔诚必有所得。它会给信奉者所期待的一切,但它不能为说明客观真理提供任何帮助。”

    尼采认为,一个真正的探索者,不应该去恢复那些我们熟悉的关于上帝、现世与赎罪的种种观念,而应该指向某些全然不同的东西;他要获得的不是安宁与幸福,而是真理,哪怕这真理是痛苦的、可怕的,也要勇敢的面对,并把其消化。

    最后尼采对妹妹说:“人生的道路就有这样的不同:如果你祈求灵魂的安宁与幸福,就去信仰吧;如果你要做一个真理的追求者,就得去探索!”

    显然,尼采本人是坚定不移地走探索者的道路,决不会是一个胆怯的真理探索者,即使他早已经知道走这条路的艰险。这就注定他今后一生要饱受种种常人不堪忍受的磨难。但是我们无可否认,他给人类带来了一整套他的令人咂舌的哲学系统。

    胆怯和勇敢永远都是一个相对立的内心活动,这两种内心活动所产生的结果也是不尽相同的。试想尼采没有勇气去怀疑基督教,那么还会他将来的无数哲学理论产生吗?显然是没有的。

    回到现实中的我们,许多时候我们需要勇敢,胆怯只能让你远离成功。

    用理智战胜胆怯

    尼采是无神论者,所以对于他来说,一切神鬼、怪异的思维他都不接受。尼采看待事情往往用理智的思维去分析,所以无从胆怯可言。

    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所胆怯是:担心失去或者失败等。

    我们进一步分析,可以知道这些所谓的在事情发生之前的内心活动都是没有意义的,反而会加重你的压力,消耗精力。所以,当我们理智去看待事情,积极分析其中的来龙去脉。而这一过程,可以使你做到不胆怯。

    用行动充实一切,让你忘记害怕

    行动是思维的克星,当一个人赋予行动时,思维便开始减少。而胆怯是因为一个人的过多不科学的思维而引起的,当你感到胆怯时,不妨用行动去驱散此时此刻的胆怯心理。

    人们面临事情的时候往往过多的考虑结果,一旦对结果没有那么大的把握时,就会产生胆怯心理,越是考虑,越是胆怯,最后无法自拔。刚才说了,行动可以驱散思维,只要我们采取行动,那么胆怯的心理自然没有了。

    倘若有人将仇恨、妒忌、贪婪、野心等激情当作决定生命的因素,当作生命全部内容中存在的基本法则与特质——在生命被拔高的同时,这些因素也应该被拔高,那么他就会患上由自身引起的转向病,就像晕船一样。

    妒忌会挡住你看世界的眼

    尼采曾说过:“任何一场长期的斗争都会使人变得如此恶毒与狡猾!”

    我们先来理解妒忌的性质。妒忌,是因为对抗的失败,同时结合欲望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可以这么说,妒忌也是因斗争而产生的。所以,妒忌和恶毒以及狡猾有着一样的性质,同属对自身以及他们有所影响的行为。

    妒忌往往使人失去理智,从而认不清现状。因为妒忌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对方的成果上,是一种“服输和不接受对方”的交集心理。所以这种特殊的心理让当事者失去了积极研究失败的原因,一直处于原地的认知程度上,得不到提高。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抓到一大把大师们的生活片段,我们无不发觉,他们对待同行,都是怀着相互学习的态度进行交流的,正因为抛弃了妒忌的心理,所以历史上的大师们往往能获得成功。而尼采也一样。

    1887年,尼采赢得了一个新读者,就是丹麦的作家乔治·勃兰兑斯。其实,乔治·勃兰兑斯也是一位学者,在某些方面他们有“争饭碗”的对手关系,但是尼采和乔治·勃兰兑斯却成为不管是学术上还是平日的关系里的好朋友。

    勃兰兑斯同尼采保持通信达一年多,直到尼采精神失常。可以说,在尼采有正常意识的最后日子里,再没有另一个外国朋友能让尼采获得如此之多的令他振奋的消息和安慰了。

    勃兰兑斯收到《道德的谱系》一书后,在第一封信中就说,从书中他感受到一种新的、创造性的精神向自己吹拂着。他还对尼采作为一个教授和博士而绝少思想上的教授气味而表示祝贺。特别是他称尼采的思想为贵族激进主义,更让尼采感到是遇到知音了。尼采在回信中说:“您的‘贵族激进主义’一词用得太好了。请允许我说,在我看到的有关我本人的各种术语中,它可以算是最精辟的一个。”

    尼采接着给勃兰兑斯寄去他的全部著作,后来还有他最喜欢的音乐作品《生命颂》以及自己的照片。勃兰兑斯在回信中对尼采的身体状况屡屡表示关心,给他寄去了自己的作品,还向他介绍丹麦哲人索伦·克尔凯郭尔,说他是一位“世界上曾经有过的最深刻的心理学家。”

    在通信不到半年后,勃兰兑斯告诉尼采,他准备在大学举办关于尼采著作的讲座,勃兰兑斯说:“我下了决心,要让这里的人们立刻熟悉您。第一次讲座大约有150名听众参加,而第二次人数就激增到300多人,教室快要被挤破了。”

    勃兰兑斯还援引一位听众的反应说道:“这一课程之所以有趣,那是因为它不是在处理书本,而是在探讨生活。”

    勃兰兑斯还转告了报纸对这个讲座的描述:“它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那场面就像是在欢迎一位凯旋而归的英雄。’这些掌声和欢呼声几乎完全属于您。”

    尼采对于自己在异国他乡造成的热烈反响十分高兴和鼓舞。他对勃兰兑斯说:“您能猜想到,为了我的第一个成功的春天,您已经起了怎样的作用吗?您的消息,我的亲爱的先生,它向我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我仍然活着……因为,在不少时日里,我甚至常常会忘记,自己是一个活人。”

    这些都应该给尼采以极大的慰藉。勃兰兑斯可以说是最早了解尼采价值的外国有影响的作家和学者。他不一定同意尼采的每一个观点,而仅仅对他这个人感兴趣,认为他是有个性的、有独立见解的,因此是值得重视的。这种态度与德国国内对尼采的冷淡、漠视和不理解适成鲜明的对照。尼采和勃兰兑斯两个人相互公平地交流着,没有一丝的相互妒忌。

    生活其实经常会遇到类似尼采这样的故事,因为我们生活在人与人交流的世界里。而妒忌刚刚就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但是,只要我们换一个心理去对待对方,我们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力量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尼采和勃兰兑斯同是对哲学有所建树的哲学家、学者,但他们彼此欣赏,积极地从对方身上学到更有用的东西,使得双方都得到了提高。

    用美好的眼光看待别人

    用美好的眼光看待别人的时候,你就不会有妒忌的心理出现,因为你在第一时间抛弃了敌对的态度。

    尼采认为超人,并非要与人一比高低,也并非要相互排斥,而是针对整个社会,超越自我,用自己的前所未有的意志力去超越自我。所以,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我们要选择对方美好的一面,积极学习对方,从突破自我,达到超越。

    把竞争当成一次自我检验

    妒忌,很多是在竞争中产生的,不管是一方一厢情愿的比赛,还是双方约定的比赛,都有可能产生妒忌。

    但是,竞争是值得歌颂的,因为竞争给人带来更多交流。但是如果竞争后产生的妒忌,那就完全失去了交流的初衷了,所以,我们应该积极把每一次人生中的竞争当成一次自我检验,找到不足,不断提高自己。

    虚荣的人时刻想听到别人对他自己有赏识,这一点就好像他对任何恶意报以同情心一样。

    虚荣向左,智慧向右

    尼采曾说过这么一句话:“现在还有多少‘奴隶’残留在女人的手里啊!这种奴隶正绞尽脑汁地引诱人们对他产生好感。当然,当好感出现后,这种奴隶会立即拜倒它面前,好像他根本没有想到这一点——重复一遍:虚荣,就是返祖现象的结果。”

    尼采的这段描述让我们看清了最根本的一种虚荣现象。我们无法用错和对来判断虚荣,但是可以肯定地认识到,这是一种返祖现象的结果,而这种现象我们可以判定为人性的一个弱点。因为虚荣本身乃是一种不由自主的倾向,做出自己是特殊个体的样子,其实并不是。也就是说,当他做出独立的样子时,其实他是从属的。智慧却相反:它做出从属的样子,却是独立的。而这种独立往往把现实孤立起来了,无法把内心的、从属的虚幻的自己与现实联系起来,并与之产生向前的迹象。所以,虚荣是在把自己往后拖,一种慢性自杀的行为。

    尼采属于贵族人士,但他却没有贵族那特有的虚荣,反而大大叱喝贵族的虚荣,不过,尼采在儿时却因为名字而虚荣了一把,这是他无法左右的,但是他却很快认清了事实。

    尼采的父亲叫卡尔,卡尔三十岁才孩子,第一个孩子就是尼采。卡尔中年得子,乃人生一大喜事。更让他高兴的是,孩子竟生在国王诞辰这一天,这真让一向性格沉稳、不苟言笑的牧师欣喜若狂。

    卡尔以国王的名字“弗里德里希·威廉”为孩子命名,并在教区登记册上写下他此时激动的心情:“啊,10月,神圣的10月!总是让我沉浸在欢乐之中!在所有这些欢乐中,最深沉、最美好的莫过于我为我的第一个孩子作洗礼。我的孩子,弗里德里希·威廉,这将是你的名字,以纪念与你同日诞生的高贵的国王恩主!”

    在卡尔先生看来,自己的孩子很是沾了国王陛下的光。实际上,到后来,世界上有几个人知道普鲁士王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的生日呢?恐怕有太多的人是因为弗里德里希·尼采,才知道这个国王生于哪一天。由此看来,沾光的不是尼采,倒是国王。

    尼采的到来,使这个家庭变得幸福祥和,也让卡尔充满喜悦,衷心地感谢万能的主!

    卡尔先生衷心感谢的万能的主并没有那么仁慈,它在不久之后就让致命的灾祸降临到尼采家中。尼采四岁那一年的某一天,父亲在家门口摔了一跤,头很厉害地撞在一块石头上,导致脑软化症急剧发作。此前卡尔就有了这病的征兆:长期感到头痛,这一偶然事故只是加速了病情的发展而引起突变。他失去了理智,在经过一年的病痛折磨之后,终于去世。

    随着父亲的去世,尼采对自己的名字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认为名字是父亲一时的虚荣得来的,不能以此为荣,于是一直把名字看成一个符号而已。

    生活中,很多人需要某些虚荣来安慰自己,但是这样的安慰往往能导致人失去奋斗意志,分不清事实。

    现在的人更是受到各种压力的作用,从而选择了虚荣来自欺欺人。比如,收入问题,明明没那么高薪酬,但是为了能使自己得到别人的注意,于是会不自觉地跟别人说:“我薪酬很高。”这就无意中给人传递了一种错误的信息,让人错误地认识你了,于是在接下去的合作用,你可能会找不到合适的位置与人相处。

    正确认识别人的赞赏

    尼采认为高贵的人更难理解虚荣这个东西,因为高贵的人常常受到诱惑。这句话从心理学方面剖析了虚荣的产生特点。一般人是因为受到诱惑才产生虚荣的,而赞赏往往充当“诱惑”的工具。所以,当别人赞赏你的时候,要真实的认清自己,不被这些诱惑而改变了你对自己的认识。要不然,就变成虚荣了。

    带些负罪感来抵抗虚荣

    带着负罪感,这是一种心理调整策略,当一个人带着负罪感时,他就不会想着奢望更多的荣誉,于是便不会有虚荣这一思维。

    但是,这一种方法是非常危险的,很容易让人失去奋斗的意志,没有了为荣誉而战的激情。所以,在使用这一方法的时候我们要结合尼采的超人学说,让自己带着负罪感去奋斗。如是这样,我们就可以既做到不断进步的同时也让我们丢掉了虚荣的心理。

    用事实说话,享受真正的成功

    尼采追求事实的精神让我们感动,这也是他能获得成功的所在。从尼采的精神上,我们可以领悟到这样一个真理,用事实去说话,才能得到真正的成功,也才能领略到这些真正的快乐,最直接的效果是:能让你抛弃虚荣的心理。

    很多人喜欢自欺欺人,不管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都是因为一些诱惑欺骗了你,让你跟着假象走下去了。

    要成为一名善良的哲学家,人们必须保持冷静、头脑清晰并且没有虚无色彩。一个想当财主的银行家,必然具有相当的哲学认知能力——对存在之物的必备见识。

    丢掉焦虑,学会静观

    尼采在《人性的,太人性的》里有这么一段话:“现代人的焦虑——愈往西方走,现代人的焦虑愈趋严重。因此,在美国人眼里,欧洲人都是喜欢宁静并且有条不紊的。事实上,欧洲人的生活犹如蜜蜂或蜂鸟般繁忙。在繁忙的生活压力下,高等文化的果实犹如季节的转换般,过于迅速,以致无法开花结果。活跃者,也就是那群一直无法静下来的人,他们的高声疾呼,并未能使情况稳定下来。所以我说——静观乃现代人最必要的修养。”

    这段话的意思是要告诫我们,人要保持一颗安静的心,用以观察你的周围。一味地去叫喊,奋斗将会成为徒劳。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在做无用功,做多余的工作,而收获到的却很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你焦虑,在焦虑的情况下,你没有认清事实就开始动手做事,最后把一切搞得一塌糊涂。

    一个人要想做到事半功倍,就要保持一个安静的心,静观其中的道理,参悟出最佳的方法,让事情做到最完美,让你的行为达到最大化的效率。

    尼采对自己的身份是谨慎的,他做事从不焦虑,而是一分为二地把每一件事看得很清楚。

    尼采的父亲系波兰贵族,他的曾祖母、祖母、母亲都是确定无疑的德国人,而且都不是贵族。所以我们以后在尼采的历史中往往看到两种相反的认同趋向:一种是认同于德国人,战争爆发时为德国而战,为重建德国精神大声疾呼。一种是以一个外国人的眼光和态度看待德国,以自己不是一个德国人,而是一个有着斯拉夫血统的波兰人和瑞士国籍的非德国人自豪,对德国人以及德国精神的攻击之激烈令人瞠目结舌。

    对于这一特殊的身份分类,尼采从不同的事情来做出不同的自我认识。

    尼采从小就认定自己是一个高贵者,天生的高贵者。这除了贵族血统之外,还有他的生日,与国王同一诞辰、普天同庆的荣耀。此外还有曾祖母和祖母,她们虽然不是贵族出身,但同歌德交往密切,而歌德几乎是尼采最后唯一认可的德国伟人。所以,在这方面,尼采从不看低自己,一直认为自己是贵族的。

    父亲去世后,全家生活除了靠少量的抚恤金外,主要靠父亲这一辈人中一个在外发了大财的叔伯留给这个大家庭的一笔遗产;它足以保证日常生活用度无虞,不过也仅此而已。这一现实经济状况对尼采的一生有着重要意义:过分的富有很可能削弱或妨碍他在精神上的追求;而日常生活的贫困同样会毁坏一个人在精神世界里洞幽烛微的精细心情和能力。唯有既不缺衣少食,又不耽于富贵的人,最适合于从事那些纯精神的活动。尼采的家庭已经给了他这一特别适宜的条件。

    尼采自以为是的贵族身份只是象征性的,让他可以超越于一个偏僻小乡村和一个小城镇这样的现实环境,摆脱狭隘感,以世界公民自视。事实上他最后也真的成了一个世界公民。他只是一个精神贵族,虽然他本人一直不承认精神可以是贵族的,深信只有血统关系才可能产生贵族。从懂事时起,终其一生,尼采是一个绝对的血统论者。他认为一个人气质如何,是由血统注定的,后天的教育并不能从根本改变这一点。

    我们不难看出,尼采对于自己的身份态度是严谨的,在认识上是冷静的。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里,尼采会用自己不同的身份来理解世界,用不同的态度面向世界。

    在生活中,很多人遇到事情往往会焦虑,从不懂得静下心来观察、思考。不同的事情往往有不一样的理解,只要我们静下心来,观察周围的一切,你会发现,情况并非那么复杂。如同尼采的家族身份一样,可以是贵族,也可以是贫民。

    思考,可以使人静下心

    尼采是一个天生的思考专家。他遇到问题时,往往会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躲起来,直到把事情思考清楚才出来。

    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时我们要懂得如何去使自己的内心平静下来,留出更多的精力去应付困难。而最好的方法就是思考,因为思考的过程占用了大量的脑部空间,于是没有机会让你去焦虑。从而从根本上消除了焦虑感。

    按照计划行事,会减少焦虑

    很多时候,焦虑是因为没有了计划,乱了手脚才产生的。如果我们能有一个全面的计划,一步步按照计划行事,焦虑或许会被打败。

    尼采认为顺其自然是不科学的行为,一个人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去做事,这样才能很好的达到预计目标。

    所以,当遇到焦虑时,不妨翻开你的计划表,然后严格按照计划去做事,你的焦虑感自然就消除了。

    分散思维,让心冷静下来

    焦虑是一个人过于专注地思考一件事情导致的,那么,为了使这样的专注心理消除,我们必须想办法分散自己的思维。比如,可以做一些与当时的思维无关的事情。等自己的大脑忘记了你所焦虑的事情之后,再回过头来冷静对待事情。

    分散思维的方法很多,可以通过行为去分散,也可以通过视觉分散,还可以通过语言来分散。各种分散方法,起目的都是为了转移自己的思维,从而把你所焦虑的事情忘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