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这样赚钱的-亚洲最富有的地产商——李嘉诚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职位:长江实业集团董事局主席

    身价:265亿美元;2008年《福布斯》财富排行榜第十一位

    成功理念:能够做到审时度势,目光放在长远利益上,不断扩张。

    个人小传

    李嘉诚,于1928年7月29日出生在潮州市北门街面线巷五号的祖家。1932年9月,进入北门街观海寺小学读书。后来因为时局不稳,家里生活拮据,于1939年随父母到香港投奔舅舅。1940年李嘉诚进入香港的中学读初中。1943年,父亲李云经病故,李嘉诚身为家中长子不得不挑起家庭的重担,从此开始了跑堂、学徒、推销员生涯。

    短短5年的时间,李嘉诚便作了一家塑胶公司的业务经理、总经理。

    1950年,李嘉诚自己创办了一个小塑胶厂,名为长江工业公司。

    1957年,李嘉诚在北角成立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开发塑胶花,长江营业额达1000万港元。

    1958年,在北角购入一幅地皮,兴建一幢12层高大厦,从此正式介入地产行业。

    1963年,李嘉诚与其表妹庄月明女士结婚,婚后育有二子——李泽钜和李泽锴。

    1967年,香港地价暴跌,李氏以低价购入大批土地储备。1972年,趁机将公司上市。

    1979年,李嘉诚与汇丰银行达成协议,斥资6.2亿元,从汇丰集团购入22.4%和记集团股权,使长江成为首控英资大行的华资财团。

    1980年,李嘉诚设立了李嘉诚基金会,向医疗、教育和文化等慈善机构提供资金。

    1986年,李嘉诚带领长实进军加拿大;1987年,李嘉诚同华资大亨李兆基、郑裕彤,成功夺得温哥华86年世界专览会旧址的发展权;1990年,李嘉诚的夫人庄月明女士病逝,这给他带来了很大的打击。

    1994年,集团除税后盈利达28万美元。

    1999年,集团除税后盈利达1850亿港元;2000年市场集团总市值约为8120亿港元。

    2005年,李嘉诚出售了在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的10亿美元股份,并将所有收入捐给了慈善机构。

    2008年3月,李嘉诚的财富升值265亿美元。

    李嘉诚随着财富地不断增多,他的学识也在不断地提高,因为他从来不放弃任何学习的机会。

    1986年3月,香港大学授予李嘉诚名誉法学博士。

    1989年6月,李嘉诚获加拿大卡加里大学授予的名誉法学博士学位。

    1992年4月,北京大学授予李嘉诚名誉博士称号。

    1999年6月,李嘉诚获英国剑桥大学荣誉法学博士。

    李嘉诚获得的荣誉称号更是不胜枚举。

    获英女皇颁发的CBE勋衔(1989年1月1日);港督卫奕信向李嘉诚颁发“商业成就奖”(1990年12月15日);被评选为1993年度香港商界“风云人物”(1994年);被(香港)“国际潮团联谊会”推举为大会名誉主席(1995年12月1日);1999年,《福布斯》(Forbes)世界富豪排名榜中位列第十,是亚洲首富。而且一直保持在福布斯排行榜上的前十名。同年,他被英文版的《亚洲周刊》评选为亚洲区五十位最具权力人物之一。

    李嘉诚说:“用中国人的方式,我不得不说自己是幸运的。但我也要说,在做出最终决定之前,我会非常仔细地研究每件事情——从供求到政治形势。一旦我做出了决定就会动手去做,再恰当的时机把握住市场。”

    1.勤奋上进,终成大业

    李嘉诚的创业史,是由一个“勤”字贯穿于其中。因为勤劳可使他比一起创业的人多一分时间,多一分机会,最终多一分成功。

    曾经有记者询问过李嘉诚的推销诀窍。李嘉诚不予正面回答,却讲了一个故事。

    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在69岁时的一次演讲会上,当有人问他推销成功的秘诀时,他当场脱掉鞋袜,将提问者请上台,说:“请您摸摸我的脚板。”提问者摸了摸,十分惊讶地说:“您脚底的老茧好厚哇!”原一平接着说:“因为我走的路比别人多,跑得比别人勤,所以脚茧特别厚。”提问者略一沉思,顿然感悟。

    李嘉诚讲完故事后,微笑着自谦地对记者说:“我没有资格让你来摸我的脚板,但我可以告诉你,我脚底的老茧也很厚。”

    当年,李嘉诚每天都要背一个装有样品的大包从坚尼地城出发,马不停蹄地走街穿巷,从西营盘到上环再到中环,然后坐渡轮到九龙半岛的尖沙咀、油麻地。

    李嘉诚说:“别人做8个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除此别无他法,只能将勤补拙。”

    李嘉诚早先在茶楼当跑堂,拎着大茶壶,一天10多个小时来回跑。后来当推销员,依然是背着大包一天走10多个小时的路。李嘉诚的脚板未必没有原一平的老茧厚。这脚板上的老茧分明写着一个字:勤!

    勤奋在李嘉诚开始独立创业阶段表现得尤为明显。

    1950年夏,22岁的李嘉诚创立了长江塑胶厂。这时,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20世纪40年代后期,大批的内地人从陆路、水路涌向香港,使香港人口从40年代上半叶日军侵占时代的五六十万人一下子激增到1950年的近200万人。这批内地人,给香港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劳力,也使香港本地市场的容量扩大了许多。此外,帝国主义在华的利益受到毁灭性打击,设在上海、天津、广州等大城市的外国洋行及工厂,纷纷撤到香港。

    这在客观上填补了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以及日本占领时期给香港带来的创伤。香港经济获得了资金的起动力和人才的辅助力,加以有大量的廉价劳工,使香港经济获得了喘息机会以及重振的基础。一切都显示出香港经济起飞的迹象。李嘉诚坚定地看好香港的经济前景。他坚信,现在是创业的最佳时机,不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则悔之晚矣。

    李嘉诚创办长江塑胶厂时,正值美国侵略朝鲜的战争爆发。港英政府关闭对华贸易进出口通道,香港转口贸易地位一落千丈。港府及时调整产业政策,使香港经济由转口贸易型迅速转向加工贸易型,并取代转口贸易成为香港经济的新支柱。

    李嘉诚投身塑胶行业,正是顺应了香港经济的转轨。当时,塑胶业在世界上属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塑胶制品投资少、见效快,适宜小业主经营。原料从欧美日进口,市场由以本地为主迅速扩展到海外。

    李嘉诚的创业资本仅5万港元。他打工的薪水并不高,较大的一笔是他几年推销产品的提成。他所赚的钱都全部交付母亲。这5万港元是母亲替他积攒再加上七拼八凑筹借来的。

    当时年纪轻轻的李嘉诚已经树立了良好的人品和信誉,又兼他的经商天赋已初露端倪,因此许多人乐意资助他创业。

    创业之初,李嘉诚依旧是初做“行街仔”(推销员)时的老作风。每天一大清早,李嘉诚就外出推销或采购。赶到办事的地方,别人正好上班。他从不打的,距离远就乘公共巴士,路途近就用步行。中午时,李嘉诚急如星火赶回工厂,先检查工人上午的工作,然后跟工人一道吃简单的工作餐。没有餐桌,李嘉诚和大家一样蹲在地上吃。

    这种勤奋简朴的生活让他更加坚定了赚钱的志向,李嘉诚身为老板,同时又是操作工、技师、设计师、推销员、采购员、会计师、出纳员,刚起步的阶段,什么事都是他一手操持。长江塑胶厂第一批招聘的工人,全是门外汉,多半还是从田间洗脚上岸的农民。唯一的塑胶师傅是老板李嘉诚。机器安装、调试,直到出产品,都是李嘉诚手把手带领工人一道完成的。

    李嘉诚在晚上仍有做不完的事:他需做账,要记录推销的情况,规划产品市场区域,还要设计新产品的模型图,安排第二天的生产。此外,李嘉诚还从不间断业余自学。塑胶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新原料、新设备、新制品、新款式源源不断地被开发出来。李嘉诚犹如海绵吸水,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李嘉诚事必躬亲,节省了许多不必要的开支,同时又对全厂每一个环节的情况都了如指掌,便于管理,此外,身为老板这般拼命,给全厂员工起到率先垂范的榜样作用。这是非常时期的十分有效的方式。随着第一批产品顺利地销出去,一批又一批订单纷至沓来,生产规模随之扩大。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李嘉诚招聘了会计、出纳、推销员、采购员、保管员,开始实行层级管理。同时,又扩大招聘工人,并实行三班倒工作制,开足马力生产,昼夜不停出货。最终李嘉诚的塑胶公司远近闻名。

    李嘉诚成功秘诀:

    勤劳是一个人成大事的根本,对一个初步创业的人来说,更可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有志于自主创业的人士应该借鉴与学习。

    2.坚持学习,成功靠知识

    诸多天赋很高的人,终生处在很平庸的职位上,导致这一现状的很大原因是不思进取,而不思进取的突出表现是不读书、不学习。

    很多人宁可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无聊的闲谈中或消磨在娱乐场中,也不愿意看书。这样的人也许会靠小聪明和不光彩的手段,获得一定的成功,但是终究不会有大的发展。

    对于李嘉诚的成功,人们总是在问:“他靠的是什么?”

    李嘉诚拥有巨大的商业王国,如何调控和管理这个商业王国?如何推动这个商业王国持久前进?对于这个管理学上的尖锐问题,李嘉诚只有一句话:依靠知识。他毫不犹豫地告诉年轻人:知识可以决定命运,知识可以决定你在某一个行业的成败。

    李嘉诚至今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要看书,有人问他前一夜看的是什么书,他回答,我昨天晚上看的是关于资讯科技前景研究的书,我想这个行业发展前景会非常大,电影、电视都可以在小小的手提电话中显示出来,我比较喜欢科技、历史和哲学类的书籍,最近对网络资讯也比较感兴趣。但是好读书的李嘉诚表示,自己从来不看小说,娱乐新闻也从来不贪图。这是因为他从小争分夺秒抢学问养成的习惯。

    李嘉诚说:我年轻时没有钱和时间读书,几个月才理一次发,要抢学问,只能买旧书,买教师教学生用过的旧书,长大了也没有时间去看言情小说、武侠小说,不过,我是喜欢历史的,小时候历史都拿高分的。他还说: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里,如果你有资金,但是缺乏知识,没有最新的讯息,无论何种行业,你越拼搏,失败的可能性越大,但是你有知识,没有资金的话,小小的付出就有回报,并且很可能达到成功。现在跟数十年前相比,知识和资金在通往成功路上所起的作用完全不同。他强调:知识不仅包括课本内容,更包括社会经验、文明文化、时代精神等整体要素。他指出,不会学习的人就不会成功;不会总结的人就难以战胜失败。正因为如此,李嘉诚一直以不断学习和不断总结经验的精神督促自己,不断前进,不断进步。

    李嘉诚认为人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就是连平时很难得的休息日,他也不放过学习,每天仍然坚持从中英文报刊上吸收各种知识。长江实业的一位高级职员曾经将一篇有关李氏王国的翻译文章送给李嘉诚看,李嘉诚一看马上说:“这不就是《经济学家》里面的那篇文章吗?”原来,李嘉诚早已看过原文。不仅如此,李嘉诚的阅读非常广泛,他希望通过不断地学习来陶冶自己的性情。

    李嘉诚曾说:“一般而言,我对那些默默无闻,但做一些对人类有实际贡献事业的人,都心存景仰,我很喜欢看关于那些人物的书。无论在医疗、政治、教育、福利哪一方面,对全人类有所帮助的人,我都很佩服。”

    李嘉诚成功秘诀:

    创业是绝不容易的事,在发展事业的过程中,知识是帮助商人立足社会的最主要的工具,只有掌握这一工具,才能在商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3.目标高远,不达目的不罢休

    远大的目标会催人奋发向上,一路攻克难关,最终将胜利的大旗插上事业的顶峰。所以,精明的商界人士在取得一定成就后,仍不忘奋斗,继续在商业中驰骋前进。他们的动力就在于不断地追求高远的目标,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李嘉诚虽有高远的目标,但绝非好高骛远之人,他总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在向既定目标迈进。他每一个重大决策,都要经过长时期的深思熟虑、周密部署。除非紧要关头,他才会迅速决策。

    1971年1月,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乒乓外交使中美关系得到了好转。中美关系的演化表明,中美两国的敌对状态很有可能得到消除,中国国门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开放。照此看来,香港的转口贸易地位无疑会逐步增强。

    国际环境和中国国内环境的变化给香港经济的飞跃带来了比较宽松的发展空间。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香港经济转入多元化。香港经济前途一片光明,人们对香港的前途充满信心。

    李嘉诚没有浪费这个大好势头,1971年6月,他成立了长江地产有限公司,并决定集中一切力量发展公司的房地产。在第一次公司高层会议上,李嘉诚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一下公司取得的成就,然后直奔主题,道出了以后的发展目标:以“置地公司”为奋斗目标,不仅要学习“置地”的成功经验,还要赶超“置地”。

    李嘉诚的决心让大家感到一片迷茫,因为“置地”的实力是绝对不能忽视的。置地全称为香港置地有限公司,于1889年成立,由英国商人保罗·遮打与怡和洋行的杰姆·凯瑟克以500万港元注册成立,此公司在当时是全港最大的公司。它的发展比较迅速,经半个多世纪,置地有限公司在香港处于绝对霸主地位,在世界上的地位亦不可小觑,它已经成为全球三大地产公司之一。

    现在的置地公司已经是一个涉足广泛的公司,它集地产、酒店餐饮、食品销售为一体;其业务范围亦相当广泛,虽立足香港,但其业务面已经覆盖亚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撼山易,撼置地难”是业界早有的说法,到现在仍被业界人士认同。要想赶超实力超群的置地,其难度可想而知。况且,长江地产公司刚刚成立,在置地眼中,不过是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孩。李嘉诚的口气如此之大,难免让手下的各部门领导人顿生猜疑。有人立即起身质问老总李嘉诚:“置地的实力那么雄厚,长江现在最多可算得上小型公司,我们能赶超置地吗?”“能。”李嘉诚充满自信而又斩钉截铁地说。

    李嘉诚分析道:“再大的公司也是从小做起的,世界上任何一家大型公司都是通过不断发展,实力才不断强大起来的。名人都是出自于众人之中,当年,置地的创办者之一遮打爵士仅是一个贫寒之士,他从英国远道而来,没有人认识他,没人把他放在眼中。然而,他凭着自己的恒心、毅力、精明的头脑以及机遇,终于成为香港巨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就:创九仓(九龙仓)、建置地、办港灯(香港电灯公司)。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都应该有雄心壮志,远大的目标在给我们带来压力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动力。”

    “就长江目前的实力而言,不可否认,它与置地有着天壤之别。但是,我们可以先学习它们的成功之道。置地能够在香港甚至全球稳步发展,最重要的原因是它以收租物业为主、发展物业为辅。置地目光远大,它不求近利,而是长期投资。我们长江地产也应该像置地这样,以收租物业为主,必会有大前途。”

    “另外,置地的基地在港中地区,而中区的物业已经发展到极至,地价甚是昂贵,不再是寸土寸金,寸土尺金都不为过,发展空间狭小。以长江公司现有的资金储备,是没有实力在中区拓展地产的,但我们可以去目前稍微冷淡、地价较低的边缘地带和新兴市镇发展,待实力雄厚,再与置地一决高低。”

    “先父曾与我谈到过久盛必衰的道理,我常以此话验证世间发生的事,且屡次都有效。置地已久居香港霸主地位,近几年中,其发展趋势还是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势头远不及地产界的后起之秀太古洋行。长江在创业之初,加上借来的资金才有5万港元,物业也是后来才开始经营的。如果集中发展房地产,我们公司的发展势头定会很旺。因此,超越置地是完全有可能的。”

    李嘉诚的分析有理有据,他把赶超置地作为自己的目标,不无道理。但是,李嘉诚的话并不能够使在座高层信服,只有事实最可信。李嘉诚开始大力发展地产业,他在原有的地盘上广建楼宇,由于当时的发展势头良好,用户在楼宇筹建过程中便上门求租。李嘉诚一刻也未放松,他把收到的租金继续投入到楼宇的兴建中。

    李嘉诚就是这样一个敢说敢做的人,一旦定下目标,便紧锣密鼓地开始努力奋斗。商人就该有这种大志向、气魄,才能够使自己的事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李嘉诚成功秘诀:

    如果你是一个没有志向、无法克服困难的人,那么上天赐给你机会你也无能力把握,相反地如果你是一个志向坚定的人定的人,那么就一定能将痛苦变成动力、变成能量,以十倍百倍的精力投入工作,创造出惊人的业绩。

    4.放眼世界,扩大发展空间

    能够在广泛的发展空间里发展,定能够得到丰厚的利润。精明的商人都愿意把自己的事业做得更大。因此,待资金大量积累后,他们不会再满足于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获得比较机动的利益,而是不断地开拓发展空间,多方向发展自己的事业。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李嘉诚不再是一个地位卑微、生活窘迫的小堂倌了。在别人眼中,他与初来香港时相比,仿佛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震惊商界的巨富。

    现在的李嘉诚手中握有巨资,本可安享晚年,但他不改往日的热忱,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业中。此时的香港在他眼中不过是立锥之地,不能够为他提供一个足以让他发展的大空间。于是,李嘉诚开始放眼世界,他要把长实发展成为一个让世人更加瞩目的跨国集团。

    李嘉诚以香港为立足点,开始了在国外的投资计划。

    李嘉诚对石油工业比较有兴趣,当时,世界石油价格下滑,石油股市境况受到影响,呈现低迷现象。如果此时收购石油股票,以后定能够获利,李嘉诚看中了赫斯基石油公司。赫斯基石油公司在加拿大的石油业中地位很高,在加拿大境内,它拥有大片的油田,同时拥有天然气开发权,另外,该公司还有一个规模相当大的炼油厂和300多家加油站。

    1986年12月,李嘉诚与和黄集团在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的帮助下,将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52%的股权收入囊中。其后,李嘉诚加快收购步伐,截至1991年,李嘉诚和和黄对赫斯基石油公司股票的占有额高达95%,其中,李嘉诚个人占有该公司46%的股票,和黄与嘉宏共占49%,牢牢地控制了该公司。对赫斯基公司的收购拉开了李嘉诚异国投资的帷幕,接着,他继续采取了大规模的行动。同年,世博会在加拿大温哥华举办,会后,世博会的旧址一片狼藉,各国临时搭建的展厅要么被拆掉,要么被废弃。

    李嘉诚的大儿子李泽钜向他分析了这块地皮的发展前景:为了使世博会能够办得圆满,世博会旧址虽处在温哥华郊区地带,但周边大都被开发,社区设施良好,交通便利,有利于人们往返市区和郊区之间;再加上温哥华本身没有高架公路设施,所以整个城市看起来非常美观;另外,世博会的旧址位于海滨,景色优美,开发后的住宅楼宇价格不菲。

    李嘉诚对儿子的看法较为赞同。然而世博会的旧址所占面积几乎与香港的整个湾仔区相当,要拿下这个项目,需要近170亿港元的投资。可是,一旦开发成功,将会引起非常大的轰动,定会成为加拿大建筑史上的一个辉煌。李嘉诚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找几个合作伙伴共同完成世博会旧址的开发。经过李嘉诚的斡旋,李兆基、郑裕彤和太平协和公司(隶属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李嘉诚占有该公司10%控股权)同时加盟。

    1988年,李嘉诚与合作伙伴以32亿港元投得世博会旧址的发展权。他们的目标是:在10~15年内,在这块地皮上完成加拿大建筑史上最为宏伟的大规模商业中心及豪华住宅的建造。李嘉诚的投资为当时经济处于衰退的加拿大带来了巨资,从而让加拿大政府对这位来自香港的商界伟人顿生感激和敬意。这一大规模的举措使得李嘉诚在加拿大大红大紫,为他以后在加拿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其他国家,李嘉诚也有投资项目。

    英国皮尔逊公司拥有很多世界著名产业,如《金融时报》。同时,它在英、法、美的中心城市都有着一定的权益。1986年,李嘉诚以6亿港元购得该公司不到5%的股权。当时,香港仍然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人对香港的经济情况比较关注。李嘉诚在香港大举收购英资的行动并没有逃过皮尔逊这家大公司股东们的耳目,他们自然对李嘉诚起了戒心,快速地组织了反收购行动。李嘉诚见机行事,半年后抛出股票,盈利1.2亿港元。

    次年,李嘉诚快速投资,买进英国电报无线公司5%股权,和买进皮尔逊股权相似,李嘉诚在1990年抛出所持有的该公司股票,获利近1亿美元。1989年,李嘉诚、马世民对英国Quadrant集团蜂窝式流动电话业务的收购很成功。1992年,李嘉诚与郭鹤年两位香港商界巨子,前往日本发展地产。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社会潮流和趋势,是大型企业扩大发展的重要路径。李嘉诚顺应了时代潮流,没有把发展眼光局限于香港,而是拿出大笔资金投资海外,把长实推向全世界。

    李嘉诚成功秘诀:

    坏人固然要防备,但坏人毕竟是少数,人不能因噎废食,不能为了防备极少数坏人连朋友也拒之门外。更重要的是,为了防备坏人的猜疑,算计别人,必然会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既没有了朋友,也失去了事业上的合作者,最终只能落个失败的下场。

    5.迂回前进,稳步发展

    稳健并非保守,而是一种沉着稳重的做事风格,尤其是在商战中,更需具备稳健的风格。李嘉诚投资债券,既符合他一贯的“稳健中寻求发展,发展中不忘稳健”的发展方针,同时也符合分散风险的投资原理,这样无形中增大了回旋的余地。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创业初期,李嘉诚就考虑到了融资问题。从创业开始,李嘉诚经历了独资、合股的漫长岁月,终于跻身上市公司之列,在较大程度上缓解了资金不足、筹措无门的问题。他无法忘记当年塑胶厂由于资金紧张几乎倒闭的经历,也同样无法忘记事业发达之后在融资方面帮了他大忙的银行和股民。

    李嘉诚在建立长江厂初期,已经体会到了没有资金寸步难行的情景。当时他通过到亲友中集资招股的方式解决了租赁厂房和添置设备的问题。为了使企业发展有保障,李嘉诚开始筹划如何集资。

    在意大利考察塑胶花时,他了解了西方企业管理的先进经验,对欧洲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从中发现了股份制的优越性:不仅不用承担无限责任,而且能较快地筹集到大批资本。对于想扩大规模,而又缺少资金的企业来说,通过股份制这种企业组织形式来达到目的是再好不过的。

    后来,为适应北美市场需要,长江塑胶厂必须扩大塑胶花生产规模。而扩大生产规模的前提条件便是要有足够的资金,李嘉诚为此深感苦恼。他说:“我深刻感受到:资金,它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生命之泉。”

    融资问题无论对于叱咤商场的大企业家,还是对于刚刚起步的小企业主,都是非常重要的,在白手起家和扩大企业规模的过程中,这一点体现得尤其明显。李嘉诚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充分认识到了资金的重要性和股份制的优越性。在外人看来,长江公司的发展势头不错。但李嘉诚没有感到满足,他认为长江公司不仅发展缓慢,而且资金不足,与他心中的目标还相差甚远。将公司上市转变成为股份公司,便可利用股市吸纳大量资金,加速公司的发展,李嘉诚在发展长江塑胶厂时有过的想法终于要付诸行动了。

    李嘉诚看准蓬勃发展的地产高潮后,一方面在现有的地盘上大兴土木,楼宇未等建成就有用户上门求租,获得租金后,又继续投入兴建楼宇;另一方面根据企业的发展规模申请上市,成为公众性的股份有限公司,以期利用股市大规模筹集社会游散资金。

    李嘉诚是个对新事物抱有浓厚兴趣、渴望从事具有挑战性事业的人。他已经树立赶超置地的目标,并以其作为竞争对手。置地是一家上市公司,长江也非得跻身股市不可。除此,长江要想拓展别无他径。立志赶超置地的李嘉诚,及时跻身股市。后来的事实证明,李嘉诚在股市方面比他办实业更具天赋。

    1972年7月31日,李嘉诚将长江地产改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长实)。随即,委托财务顾问拟定上市申请书,准备公司章程、招股章程、公司实绩、各项账目等附件。同年10月,李嘉诚向香港会、远东会、金银会申请股票上市;11月1日,长实获准挂牌,法定股本为2亿港元,实收资本为8400万港元,分为4200万股,面额每股2港元,溢价1港元。包销商是宝源财务公司和获多利财务公司,分别在香港、远东、金银三家交易所向公众发售。

    长实骑牛上市,备受投资者青睐。上市后不到24个小时,股票就升值1倍多。“僧多粥少”,认购额竟超过发行额的65.4倍,包销商不得不采取抽签的办法来决定谁是长实的(公众)股东。

    股票升值1倍多,意味着长实公司市值增幅1倍多。消息传来,长实职员惊喜若狂,买来香槟庆贺。长实董事局主席李嘉诚,并未显出特别的欣喜。李嘉诚深知证券市场变幻急速且无常,他丝毫不为炒股的暴利所动,坚持稳健发展的原则,显出了高人一筹的心理素质。果然,1974年12月10日,恒生指数跌破1970年以来的新低点——150.11点。除极少数快捷抽身脱市者,绝大部分投资者均铩羽而归,有的还倾家荡产。香港股市一片愁云惨雾,哀声恸地。

    李嘉诚的稳健作风又一次保证了长实平稳前航,他成了这次大股灾的“幸运儿”。长实的实际资产没有受损,相反,李嘉诚利用股市,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实绩。这次投资,李嘉诚给经商者的启迪是:作为投资者,应该确定自己开拓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坚持前行,而不应只顾眼前利益,被暴利牵引而偏离航道。三心二意,也许会赚一两次,但长此以往,便失去了自己的原则,迷失了前进的方向,终不能成大器。

    诚然,也有极个别精明的股坛高手以炒股牟取了暴利,既能审时度势,在股灾降临之前又能够及时抽身撤退,所赚远在李嘉诚之上。但是,假如选择风险极大的投机,就应该冷静地分析自身是否具备那般高超的本事。同时,还应有充分的面对失败的心理准备。在准备暴赚大利之前,首先要想到血本无归。

    不能说李嘉诚经商法是唯一的可行方式,但以李嘉诚的成就来看,足可引起经商者的深思与借鉴。稳健发展使李嘉诚成为今天香港首富、全球华人首富。长江实业的股票上市没有遇到多大困难,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在当时是可行的。但如果往上追溯几十年,这种方法是很难行得通的。李嘉诚的决策既是公司自身发展形势所迫,又出于香港股市发生的巨大变化所诱。

    早在1891年,香港已经开始了正式的股票市场活动,但股票市场成为企业筹资的重要渠道,却是在1969年左右。1969年以前,香港股市停滞不前,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于香港与大陆之间关系特殊,大陆的任何政治波动都会对香港前途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第二,海外的证券市场比香港更加便利,仅在投资工具方面就优于香港证券市场。

    第三,1961年后,由于银行业的激烈竞争,从银行贷款已不是难事,股票的吸引力减弱。

    第四,1969年之前,香港的所有股票市场活动必须经过香港证券交易所进行,而当时香港本地工商企业大都不能成为交易所的会员,无法通过股票市场进行集资。

    1969年12月17日,“远东交易所”在李福兆等华人财经人士的引导下开始营业,香港证券交易所在股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被打破。远东交易所放宽公司上市条件,股票市场发展迅速。随后,香港的交易所增至4所,公司上市更加容易,投资者对股票的兴趣与日俱增。长实就是在这个有利背景下,以股票面市。其实,长实作为新上市的公司,并不是其本身有多么高的信誉。事实上,其他上市股票比长实股升值更惊人,只是李嘉诚运筹选择了一个最佳时机将长实上市,而取得了喜人的开端。对于股票升值,李嘉诚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股票升值,并不能表示投资者独钟长实,而是大势的兴旺所致,其他上市股票均有升值,有的比长实股升值更惊人。要使投资者真正信任并宠爱长实股,最终得看长实的未来实绩,以及股东所得的实惠。

    李嘉诚还意识到:股票升值如此神速,那么缩水也就会是瞬间之事。证券市场变幻急速且无常,风险会远远大于其他市场,于是他乘胜前进,又积极争取海外的第二上市地位。

    1973年初,由新鸿基证券投资公司代表与英国股票公司商议,为长实牵线搭桥,最后达成了协议,长实股票开始在伦敦挂牌。挂牌后,长实股票受到了英国投资者的热烈欢迎,人们纷纷前来购买;次年5月,长实又与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合作,成立了“加拿大怡东财务有限公司”,实收资本为港币5000万元,双方各付现金资本2500万港元,权益对等。其后,双方积极在港拓展业务。这一联营公司的建立,对长实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长实从此可以引来大量加拿大外资,增强自己的实力;6月,长实在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的促成下,经加拿大政府批准,在温哥华证券交易所发售长实股票,首开香港股票在加拿大挂牌买卖之先河。此举标志着长实在加入国际金融市场中又跨进了一大步。

    长实之所以能如此顺利地与加拿大银行界建立伙伴关系,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因为当初李嘉诚从事塑胶花产销时,以其良好信誉得到了北美贸易公司的认同,而加拿大帝国银行正是这家公司的主要关系银行。李嘉诚在香港和海外股市进行全方位的集资,为长江的拓展提供了厚实的资金基础,为长实发展成为庞大的集团公司拓开了一条宽广之路,这也是他跨入超级富豪行列的关键一步。

    1973年的大股灾,造成了地产低潮。李嘉诚深谙香港经济的兴衰规律,他认定低潮过后,又是新一轮高潮。因此,股市地产低潮,正是拓展的有利时机。拓展离不开资金,李嘉诚就想到发行新股集资。地产低潮引起了都市地产投资有限公司的财政危机,李嘉诚看准时机,准备捞上一笔。1994年,长实发行1700万股新股票,用以购买都市地产50%的股权。实际上,李嘉诚是用新股换取该公司的励精大厦和环球大厦。这两幢商业大厦,租金收入每年达800万~900万港元。

    李嘉诚在捡便宜的同时,还做了好人,在客观上帮助了都市地产,真可谓一箭双雕。李嘉诚在地产低潮时通过这样的方式积聚了充裕的现金,使他得以在地产低潮期地价偏低的情况下大量购入地盘。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随着形势的转变,李嘉诚一反过去只租不售的做法,将发展重点转移到物业上来。这样,资金的回笼和周转速度大大加快。回笼后的资金又可及时地用来购买地盘,兴建楼宇。

    李嘉诚的精明之处,首先在于他行事稳健,还有就是他的远见卓识。他一步步稳妥前行,这让他在商场上很少失利,企业逐渐壮大。他从地产低潮中看到了地产新高潮,于是便充分利用低潮时的各种有利因素,大量买进股票。利用股市进行集资,并将筹集的资金加以利用。这不能不说明他的远见卓识,值得后辈们学习。

    李嘉诚成功秘诀:

    我表面谦虚,其实很骄傲,别人天天保持现状,而自己老想着爬上去,所以当我做生意时,就提醒自己,如果继续有安于现状的心,迟早碰壁。

    6.合作双赢,共同繁荣

    李嘉诚不仅是一个朋友众多的商人,而且还是一个善于与朋友合作的商人,在怎样与朋友一起做生意这方面,李嘉诚有一个很重要的心得:双赢合作,才是最佳的、最有效的合作方式。

    李嘉诚在投资北京王府井建设的项目中,与马来西亚富商郭鹤年的合作非常成功。谈到与朋友一起做生意,李嘉诚认为以下三点很重要:

    (1)互惠互利,共渡难关

    李嘉诚认为,当贸易的双方都遵守互惠原则时,就会演变成自由贸易的关系,反之若有一方不遵守互惠原则就会形成保护主义。向对方敞开大门,既有利于吸收对方的有利方面,也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优势,可以说,这是一个十分有效的商业原则。

    从商业的发展来说,企业结盟的最大一股推动力是市场和技术。在过去,不同的技术各自独立发展,很少重叠。今天,几乎没有一门技术和一个领域还是这种情形,即使是大公司的研究部门,都没有办法提供公司需要的一切技术。所以,制药公司必须和遗传学家结盟,电脑硬件公司必须和软件公司结盟。技术发展愈快,企业也就愈需要结盟。在这种结盟的背景下,技术和信息的交流,资金和人员的渗透都会给自己的公司和伙伴公司带来巨大的活力,并极大限度地降低自己的经营成本,所以说,商业合作的魅力就在于此。

    (2)选择盟友要共享共荣

    李嘉诚认为,商业合作应该有助于竞争。联合以后,竞争力自然增强了,对付相同的竞争对手则更加容易获得胜利。但是,有许多公司之间的所谓联合只是一种表面形式,在利益上并没有达到共享共荣,这种情况往往就容易让对手从内部攻破而导致失败。

    战国时,魏国在选择联合对象时所注意的一点是“远交近攻”。韩、魏、齐三国结成同盟,打算进攻楚国。但楚、秦乃是同盟,不小心谨慎行事,秦国就会出兵。因此三国先向楚派出了使者,表明了友好的态度,提出进攻秦国的建议。三国的提议,对楚国来说是收回曾被秦国掠夺的领土的好机会。楚国答应了这个建议的情况传到了秦国后,韩、魏、齐三国先向楚发起了进攻,但秦国却坐视不管,于是获得了全胜。楚、秦二国就是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不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由此可知,商业合作必须有三大前提,一是双方必须有可以合作的利益,二是必须有可以合作的意愿,三是双方必须有共享共荣的打算。此三者缺一不可。

    (3)分利于人与我共兴

    对于经商,中国人一直以谋求利益为经商之目的,所以古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千百年来,商人们抱定一个宗旨:无利不起早,没有利润的事情是商人们所不愿意涉足的。因此,李嘉诚在生意合作中总是抱着分利于人与我共兴的态度,与他人积极合作。

    当然,与李嘉诚抱有同样态度的香港商人并不在少数,例如香港地产巨子郭得胜以他憨厚的微笑和细心的经营很快赢得了周围人的好感,在创业之初,周围邻居不再感到陌生了,生意也日渐好起来,他批发的洋杂货及工业原料,价格都很适中,街坊都说“他是个老实商人”。

    李嘉诚成功秘诀:

    采用让利法则不仅能够吸引顾客的购买欲,还能够招来更多的合作伙伴,使你的财源滚滚而来。无论是李嘉诚还是其他的成功商人,与人分利、诚实经商都遵循这样的法则。

    7.敢于争取,才能赚到大钱

    物竞天择,无论人类社会还是自然界都存在激烈的竞争,竞争促进了发展。人生在世,一味无原则地退让只能意味着失败,在原则问题上绝不能动摇。商场上更是如此,在巨额利润的驱动下,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双方往往倾其全力去夺取对胜负具有决定意义的关键目标。

    人生是残酷的,竞争是激烈的。无论你曾经取得过多么辉煌的成绩,要想更好地生存下去,就得有竞争意识。竞争随处可见,作为一个商人,李嘉诚同样需要面对激烈的竞争。

    9号码头发展权的争夺战,李嘉诚败给了对手李兆基的财团,二李之间的这场“面子”大战随机爆发。其实,商业界最看好的,是李嘉诚财团于20世纪80年代后推出的大型屋村计划,步入20世纪90年代,进入收获旺季。以茶果岭的丽港城为例,第一期工程于1989年3月开工,第一批楼于1990年5月推出,每平方英尺售价为1700港元。而到次年5月底,每平方英尺飚升到2100港元以上。这个大型屋村是长实与和黄共同发展的,地产经纪商估计,发展商在此项大型工程获利约56亿港元。

    1991年财政年度,长实公司盈利48亿多港元;1992年盈利62亿多港元。1993年8月19日,长实集团宣布上半年(截至6月30日止)盈利情况,长实盈利45.3亿港元,和黄纯利则为25.2亿港元。长实、和黄两公司主席李嘉诚表示,下半年盈利会优于上半年。据《资本》杂志1993年11期刊文估计,长实一公司的售楼收益,1994年将达70亿港元,1995年可达87亿港元。又据《资本》杂志1990年2期公布的资料,1979~1989年的10年间,长实盈利112.4亿港元,和黄盈利139.2亿港元。

    香港楼市的涨幅,远远高于物价的平均涨势。香港各业形成千军万马“攀楼”的汪洋之势。财大气粗的新手加入,使竞争激烈的楼市竞争愈加激烈。

    报章杂志、电视广播,各发展商和代理商的广告争奇斗妍,触目皆是,充耳便闻。现在广告又纷纷走出境外,在他国异地大做特做,以招揽境外的买家。

    “售楼团”风起云涌,有冷气专车接送,还提供免费饮料午餐。所看的楼宇自然在新界,有不少“闲情者”借此作“一日游”,这项“亏本”项目,使各商家仍乐此不疲。一位地产经纪商一语道破天机:“只要有一个买家,全团费用就可捞回。”楼市看好,一团岂止一个买家?

    李嘉诚的楼宇单位,一部分由公司售房部直接发售,一部分派给多家代理商包销。一处屋村就有若干代理商,李嘉诚多管齐下,售楼风头之劲,一时无双。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吉屋白蜡烛”事件,使得楼市大赢家李嘉诚满脸“黑乎乎”。

    事情是这样的,李嘉诚在风水颇佳的海怡半岛屋村兴建的住宅楼宇信誉良好,看楼者众多,自在常理之中。然而,当买家去参观吉屋(香港称空屋为吉屋,含吉祥之意),突见吉屋里燃有几支白蜡烛,顿时吓得魂飞魄散,疑神疑鬼。迷信之人,联想起死人丧礼之白蜡烛,吉屋何有吉气?乃死屋也。

    此事不止发生一次,也并非海怡半岛一处。谁碰着,谁倒霉,传媒一渲染,会吓走一批置业者。是何人所为呢?未查到肇事人。有人说是发展商,有人说是发展商委托的几家代理商。这至少表明,同行业进入恶性竞争。

    1994年10月,一位资历颇深的行内人士表示,过去蓝筹发展商(注:均是进入恒指成份股的大地产公司)的竞争阵地在广告宣传,在减价促销,现在他们转移到提供的按揭方式上。他们先对抗银行自办按揭,接下来是同行业比拼。你七成,我就八成;你八成,我就来个九成。这样,买家所获的最优按揭,首期只付一成楼款。

    只有长实这一类的地产巨头,具备这般雄厚的实力。有的发展商按揭比例虽不高,却在供款期限上提供优惠。

    9号码头一役失利,李嘉诚心有不甘,于是准备在房地产上与李兆基展开对决。

    李嘉诚的长实与李兆基的恒基,在新界马鞍山均有大型商居楼盘,长实的叫海柏花园,恒基的叫新港城,两个楼盘群仅隔一条马路,二李在经过先前的较量后,这番再次比拼。

    第一回合始于1994年底,李嘉诚先声夺人,减价推出海柏花园,短时期就卖出800余个单位,致使李兆基的新港城看客锐减。李兆基急忙还招,也来个减价售楼。

    1995年夏,恒基兆业将推出第四期最后一座楼宇,李兆基精心策划,秘密筹备,准备打得对手措手不及,闹个满堂红。

    7月13日,恒基宣布以先到先得方式开售248个单位,售价为1100元/平方英尺,比二手价还便宜。恒基还推出九成按揭,住户只要交一成的楼价就可以入住。更新鲜的是恒基搞幸运抽奖,十分之一的中奖率,中奖者可得10克黄金。

    装修示范单位是效仿长实的一贯做法,但恒基另有创新——聘请著名设计师萧鸿生推出8款装修,可供买家任意选择,最便宜的一款仅4万多港元一套单位。8款各具特色,最贵者也不至于贵到离谱,极易为买家接受并欣喜。

    14日恒基安排看楼。公司安排免费巴士不停往返沙田广场至新港城之间。私车看客,可获3个小时免费泊车。看客免费享用早餐或晚餐,这又是吸引看客的条件之一。

    毋庸置疑,是日必有大批看客涌至新港城。

    聪明的李嘉诚,岂会错失马鞍山看客如云的良机?他做了一个非常合算的安排。13日晚,长实从媒介获悉恒基的楼价后,马上将新港城对面的海柏花园定价电传给各传媒,每平方英尺售4040港元,较新港城的平均楼价要低许多。

    本来,长实还没这么快推出新楼单位,但担心欲在马鞍山置业的买家会被恒基抢去大半。故在14日,便火速请名师高文安设计监做示范装修单位,好赶到15日向看客开放。时间太仓促,示范单位非实楼,而是模型。

    14日晚,长实董事洪小莲出席一个酒会时向记者表示:“我们的海柏花园比新港城优胜很多。”

    一般竞争对手在公众场合,尽可避免过激语言,尤不宜直言不讳褒己贬他。一周刊评议道:“这个破天荒的评论,掀开了李嘉诚和李兆基马鞍山之战序幕。”两强对撼,在售楼现场更呈剑拔弩张之势。

    恒基造声势到16日星期天步入高潮,看客如潮,周一起,就有买家提前排队,等周二正式发售。

    长实见势不妙,又出“新招”——周一晚11时左右,就在排队候新港城发售的人龙前(已有180余人连夜排队),挂出一条醒目的长幅:“海柏花园每尺仅售3275元起!”

    这大概是同业竞争最可怕的情景——顶烂市。一时间,新港城排队的人龙缩了一截,跑掉很多人。虽然到天亮和当日,有买家加入,但结果不尽如人意。据《二李决战马鞍山》一文报道:“翌日,新港城248个单位开售,恒基只派出寿号(注:凭寿号可购单位10个)过2亿,反应不及嘉湖的楼宇,首天只卖出七八成单位,较预期逊色。”

    单位公开发售,本是黄牛党赚钱的好时机,真正的买家须从黄牛党手中购买二手、甚至三手四手的寿号。

    如此淡市,黄牛党叫苦不迭,内部认购的代理商怨声载道,李兆基更是有苦难言。记者采访李兆基,李氏尽可扮出轻松状,表示不会再减价与海柏对撼:“我都平了许多啦,对面实际上还只是平几十文一尺,只要楼盘好,买家就不会计较这几十文。”

    李兆基总算沉得住气,不再与超人顶烂市。几天后,249个单位好歹推了出去,人们联想起美丽华收购战,李兆基力挫超人,胜券在握。这次马鞍山比拼,长实虽未令恒基铩羽,也总算杀了一杀李兆基处处与超人争锋比肩的气焰。

    地产经纪界人士认为,马鞍山一役,标志着李嘉诚在楼市游刃有余、风骚独领的大好光景即将成为历史——这确实有些耸人听闻。

    人们记得在1991年,李嘉诚为表示对香港前途的信心,向公众许诺,将在6年间在香港投资400亿港元。稳重的李嘉诚不会随便抛出,而是要寻找有利可图、切实可得的项目。

    有人担忧,李嘉诚恐怕难兑现自己的诺言。这种担忧并非仅仅指楼市竞争激烈、货柜码头拓展失利,而是整个地产界后院失火。

    在这场争战中,双方招数迭出,甚至出现互相诋毁和顶烂市的情况,实在不像两位商界大亨所为。

    李嘉诚在经商过程中,一向不抱有“买古董”的心理。但在这一役,他却一反常态,不惜一切代价,非赢不可。李嘉诚之所以这样做,是有一定原因的。

    继9号码头争夺失利后,李嘉诚在对美丽华的收购中,李兆基又半路杀出,令李嘉诚半途而废,功亏一篑。超人无往不胜的风头受挫,对其形象及信誉度都有影响。

    如果马鞍山战役再落败,就难免令人对超人产生“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疑问。其负面影响会立即显示在股市上,并波及其所有事业。

    股市的号召力来自于股东及股民的信心。小股东及股民的信心又来自于大股东的形象、信誉及实绩。所以,李嘉诚誓要挫败李兆基,从商业角度考虑,属精明之举。

    李嘉诚成功秘诀:

    在激烈的竞争当中多付出一点,更可多赢一点。就像参加奥运会一样,你看一、二、三名,跑第一的胜出第二及第三,就是快了那么一点点,若是跑短程的可能是不够一秒之差,只赢一点,所以快一点就是赢!

    8.巧借人力,达成目的

    在体育竞赛中,撑杆跳很有意思,运动员手持长杆,助跑加速,长杆点地,身子腾空而起,十几米高的横杆轻松越过。运动员之所以能越过如此高的横杆,就在于会借力。在商战中,高明的商家就善于借力。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巧借别人的力量为自己服务,既可以广交朋友,又可以带来丰厚的利润,何乐而不为呢?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来港资历浅,或会计制度不合上市要求,香港的中资公司一般很难通过正常途径上市。要想上市,只有在一些资产少或经营差的上市公司身上打主意,他们可以打着上市公司的旗号上市。

    有买壳者,自然就有造壳者。一些集团有意将公司分拆上市,或掏空上市公司的“肉”,使其变成空壳,然后待价而沽。他们的做法自然迎合了买家的心意,“醉翁之意不在酒”,买家买的不是肉,而是壳——即上市地位。在李嘉诚看来,“借壳上市”是协助中资的一个好办法。因为他可以以自己的实力帮助中资购得上市公司的壳,使得中资能够在香港上市。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在港一家中资公司董事长荣智健和李嘉诚的看法一致。

    李嘉诚、荣智健二人不谋而合,通过多方寻找和权衡,他们相中了泰富发展。泰富发展的前身是香港证券大亨冯景僖旗下的公司,几经改组后,控股权落入毛纺巨子曹光彪的手中。1988年8月,曹氏拥有泰富发展50.7%的股权,成为了泰福发展主席,对泰福发展有着绝对的控制权。李、荣二人之所以相中泰福发展是有原因可循的。一方面,泰富经营地产及投资,状况良好;另一方面,曹光彪经营的大项目港龙航空正在与太古洋行的国泰航空进行激烈的空中争霸战。曹氏因不敌对手弄得财力枯竭,焦头烂额。为摆脱困境,曹氏不得不“减磅”。

    当时,在长实出任主席的百富勤同时也是中信的收购代表。1990年1月,百富勤以中信的名义向泰富主席曹光彪以1.2元/股的价格购入其泰富股份,并以同样的价格向小股东全面收购泰福股份。其实,中信在那时并没有付出现金收购泰福股份,而是通过复杂的换股以及物业作价的步骤完成的。另外,李嘉诚和荣智健都曾是港龙的股东,都与曹光彪打过交道,从这两点来看,这次的收购行动是经过各方缜密协商过的,对各方来讲,都是有利的,公平的。到1991年6月,泰富经改组、集资、扩股之后,股权的分配结构为:中信49%、郭鹤年20%、李嘉诚5%、曹光彪5%。泰富正式改名中信泰富,荣智健任董事长。从股权分配上可以看出李嘉诚旨在促成这件事,并无意从中获取权益。

    其实,早在1990年初,李嘉诚辅佐中信收购泰富起,香港中资与内地国企已纷纷扯其衫尾,想借超人之力购壳上市。然后利用双方的优势合组联营公司,在香港和内地同时拓展业务。面对众多的合作伙伴,李嘉诚并没有盲目与其合作,而是以独到的眼光从中选择了首钢为合作伙伴。

    李嘉诚之所以选择首钢,有一个机遇因素。

    香港有一家以经销钢铁为主的上市公司,名为“东荣钢铁”,它为李明治的联合系集团所控。1990年,该公司仅钢筋一项就进口33万吨,占香港同年市场的三分之一。李明治是香港股市上著名的魔术师,他不停地将全系各上市公司的股份倒来倒去,据说买家卖家都是他一人,害得小股东叫苦连天,不知所措。

    此时的李明治正涉嫌触犯证券条例,招致证监会等机构的大调查。如果证据成立,李明治及其联合系集团将会受到严厉处罚。在这种情况下,走为上策,李明治有意将旗下上市公司作壳出售。

    首钢即首都钢铁企业总公司,它是中国特大型四大钢铁基地之一,职工人数多达27万,规模宏大,在国内拥有100多家大中型工厂和70家联营公司,在海外拥有独资、合资企业18家;经营多元化,包括钢铁、采矿、电子、建筑、航运、金融等18个行业。

    首钢的实力雄厚,再加上东荣钢铁与首钢的入港发展方向相吻合,它既可消化首钢的钢铁,还可将部分钢铁销往海外,于是就有了李嘉诚与首钢的第一次合作。

    1992年10月23日,首都钢铁、长江实业、怡东财务和东荣钢铁四方在北京签订有关收购东荣的协议,商定的收购价为9.28港元/股,涉资2.34亿港元。收购方的股权分配是:首钢51%,长实21%,怡东3%,一共占有东荣股权的75%。收购停牌前,东荣市价为9.2港元/股。

    东荣的市价及收购价均低于其股票面额,足见东荣当时在股市上的信誉之低。东荣虽是一只没有肉的微型空壳,但是并不会限制它的未来主人将其发展成大型中资企业。

    次年,李明治的联合系进一步斩缆,将旗下的上市公司三泰实业出售。三泰实业是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的上市公司,因为它的出售,于是有了与首长的第二次合作。

    4月2日,首钢、长实、怡东再次联手,收购了联合系三泰实业67.8%的股权,每股作价1.69港元,涉资3.14亿港元。收购后,三家的股权分配是:首钢46%,长实19%,怡东2.7%。

    5月,东荣从长实和怡东手中购回三泰股份。同月,东荣正式改名为首长国际。大股东仍是首钢、长实、怡东三家,三泰实业则挂在首长国际旗下。收购完毕后,首长国际开始投资,重整结构,并将其改名为首长四方。

    8月12日,收购建筑公司海成集团,斥资1.74亿港元。

    9月12日,首长国际全面收购宝佳集团,涉及资金11亿港元。宝佳的业务以黑色金属为主,对它的收购是首长国际金额最大的一次收购。

    经过这几次收购后,首长国际在香港站稳了脚跟,实力大增,于是调头向内地进军。在与内地政府及企业合作的投资项目中,首长国际的累计投资金额高达百亿以上。

    从1992年起,借壳上市的手段被越来越多的中资公司采用,不仅如此,招股上市在香港也呈现出蔚然成风的景象,其中红筹股成为股市令人瞩目的股种。

    香港证券界评出1995年中资上市公司四大天王,市值排名如下:

    第一名,中信泰富,474.7亿港元;第二名,粤海投资,89.4亿港元;第三名,首长国际,63.6亿港元;第四名,越秀投资,50.9亿港元。

    中信泰富发展极为迅速,在1994年跻身香港十大财团榜。据1995年1月1日的《快报》,中泰以375亿市值,排名第八位。风头之劲,使得香港老牌华资和英资大财团都感到可畏。

    有人说,中信在中资坐大,是其背景大。其高层人员要么自身是高干,要么出身是高干。更重要的是,中信是直属国务院的一级公司,级别相当于部级。

    香港中信,拉香港超级富豪助威,其中一位是香港首富李嘉诚,另一位是来自马来西亚的首富郭鹤年。权势加财势,任何一家大财团都莫与争锋。

    中资大举进军香港,曾引起英资的恐慌,让英资认为中资将要取代它们的地位;也引起了华资的不安,使它们觉得中资是来港占地盘抢饭碗的。

    很明显,中资在香港上市给香港的金融业带来了不小的威胁。

    国务院港澳办主任鲁平指出,“在未来的特别行政区,所有的本地资金和外来资金将在平等的基础上展开竞争”;“所有资本将在无政府干预的条件下公开、公平地竞争”;“中资现在和将来都要遵守香港的法律、法规,并且平等地与其他资本竞争”;“中资公司到香港完全按照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方式去竞争,对我们来讲还是个新课题,我们仍在学习之中”。

    由此可见,“借壳上市”的确是一个快速上市的好办法,也可见李嘉诚在协助中资过程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李嘉诚成功秘诀:

    人们赞誉我是超人,其实我并非天生就是优秀的经营者。到现在我只敢说经营得还可以,我是经历了很多挫折和磨难之后,才领会到一些经营要诀的。

    9.坚持原则,商场没有敌人

    有位久经商场的前辈曾说:商场上只有对手,没有的敌人。李嘉诚的格言是: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朋友。的确,在商场中可能会因为同争一块地皮或者一项专业而成为对手,但也可能在另一次利益共沾中而化干戈为玉帛,携起手来成为好友。

    李嘉诚投资债券,就符合他一贯的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朋友的原则。其中最能体现李嘉诚这一做事原则的事,也许是他与华资财团欲再次联手合作,吞并垂暮狮子置地一事。

    当时,各种收购的传闻纷纷扰扰,众多财大气粗的华商大豪,均被认为可能染指置地:长江实业的李嘉诚,环球集团的包玉刚,新世界发展的郑裕彤,新鸿基地产的郭得胜,恒基兆业的李兆基,信和置业的黄廷芳,香格里拉的郭鹤年等等,皆在此列。另外,股市狙击手刘蛮雄,亦可能趁虚而入,狙击置地这个庞然大物。

    据说刘蛮雄登门拜访怡置大班,提出要以每股16港元的价格,收购怡和所控25%的置地股权。西门·凯瑟克愤然拒绝,一来嫌刘氏太过贪心,出价如此之低;二则刘氏在股市名声欠佳,怡和不愿意把多年苦心经营的置地交付于此等人手中。

    头脑甚为精明的刘氏只得告退。其后又有多位大老板纷纷前往拜访西门。西门既不彻底断绝众猎手的念头,又高悬香饵,惹得众人欲罢难休,欲得不能。不过,这些都是传闻,是真是假,难以分辨。其中流传最广的要数以李嘉诚为首的华资财团了。据说,李嘉诚也曾拜访西门·凯瑟克,表示愿意以每股17港元的价格收购25%置地股权,这比置地10港元的市价要高6元多。但西门·凯瑟克对这个出价仍不满意,但他也未把门彻底堵死。他说:“谈判的大门永远向诚心收购者敞开,关键是有双方都可接受的价格。”于是李嘉诚等人与凯瑟克继续谈判,双方一直很难达成一致。

    李嘉诚在谈判中不想表现得太积极,这也许是因为性格使然。所以,同收购港灯时一样,他有足够的信心等待有利于他的机遇降临。此时,股市一派新气象。按股市一向的“低进高出”现象,这个时候不是股市吸纳的好机会。或许,气氛活跃的股市也并不能持续多久。果然不出李嘉诚所料,不久扶摇直上的香港恒指,受华尔街大股灾的影响,突然狂泻。1987年10月19日,恒指暴跌420多点,被迫停市后于26日重新开市,再泻1120多点。股市愁云笼罩,令投资者捶胸顿足,痛苦不堪。

    整个香港商界股市硝烟弥漫,股市大亨们惊恐万状,大家为了寻求自保,谁也没有能力再参与这场股市大收购了。此时自救乃当务之急。置地股票跌幅约四成,令凯瑟克寝食难安。1987年李嘉诚的“百亿救市”,成为当时黑色股市的一块亮点。证券界揣测,其资金用途,将首先用做置地收购战的银弹。正如一场暴风雨一样,这次股灾来得猛,去得也快。等到1988年3月底,沉入谷底的恒指开始回攀。银行调低贷款利率,地产市况渐旺,股市也逐渐开始转旺。

    农历大年刚过,收购置地的传言再次盛行,华南虎再度出山。事后,报章披露,1988年2~3月间,李嘉诚等华商大亨,曾多次会晤西门·凯瑟克及其高参包伟士。一直善于等待时机、捕捉机会的李嘉诚,这次为什么没有借大股灾中置地扑火自救、焦头烂额之际趁火打劫呢?须知股灾中置地股价跌到6.65港元的最低点,即使以双倍的价格收购,也不过13港元多,仍远低于李嘉诚在股灾前提出的17港元的开价。

    原来,收购及合并条例中有规定,收购方重提收购价时都不能低于收购方在6个月内购入被收购方公司股票的价值。10月份的股灾前,华资大户所吸纳的置地股票,部分是超过10港元的。这就是说,假设以往的平均收购价是10港元,现在重提的收购价,就不得低于10港元的水平,而6个月后,将不再受这一限制。4月中旬,股灾发生后已过了整6个月。此时,置地股从最低点回升后,仍在8港元的水平上徘徊,仍低于股灾前的水平,依然对收购方有利。

    这次收购虽然最终没能成功,但是李嘉诚的这种生意场上只有对手,没有敌人的做法却值得称道。因为投资不可以意气用事,关键时刻,帮助别人就等于帮助自己,在一般情况下这也许是真正投资家的做法。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李嘉诚退出收购,“百亿救市而又退出”反而是一个胜利。

    世界上任何角色都很难做得纯粹,做生意,尤其是像李嘉诚那样做大生意就更难。因为他的投资是一种动辄千百万元的事,一旦失利,就会造成重大损失。然而李嘉诚做到了这一点。也许,这是他在商场争战中屡战屡胜、被誉为“超人”的根本原因。

    由此可见,商业竞争遇到对手是难免的,但是竞争对手也可以变成朋友,甚至变成能够精诚合作的朋友。

    1986年8月《每周财经动向》总编在《李嘉诚成功之道》一文中谈到:“最近有人向李嘉诚提问:‘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必须在与强劲的对手竞争时才可创下骄人的成绩。’环顾今日香港商界,似乎只存在包玉刚爵士一位匹配做阁下强劲的对手,您有以包先生为对手的想法吗?”

    “李嘉诚的回答没有像一般人想象的那样。通常,人们会很自然地认为李氏是以包氏为竞争对手,因为他们有相同的社会地位,又都有深厚的经济基础,他们的社会交往都很广泛。例如李氏从英资手中收购和黄、港灯,包氏则收购九龙仓、会德丰等。两人先后出任汇丰银行的副主席;两人又同时出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李氏捐赠汕头大学,包氏捐赠宁波大学等。”

    李嘉诚在答复这个问题时,只说他朝着个人定下的目标向前一步一步推进,从来没居心和别人比斗,甚至在条件不利于竞争对方时,愿意帮对方渡过这次难关。并且在很多记者招待会上,李嘉诚这样说:“包玉刚先生一直是我精诚合作的朋友。”

    李嘉诚成功秘诀:

    也许你会毕生在商场中忙忙碌碌、追求财富,但一定不要忽略了生命的真正意义。

    10.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谙此理者就应该懂得看事情不应只停留在某一时刻,而要审视正式行业的发展趋势,眼光超前,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在塑胶业界经历了一番风风雨雨的李嘉诚,终于在商海中站稳了脚跟,并赢得“塑胶花大王”的美誉。

    李嘉诚是一个善于思考问题的人,早在李嘉诚开发塑胶花之前,他就预见到,塑胶花只是社会快节奏的产物,只能风行一时而已。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将趋向于崇尚自然,而塑胶花无论如何也不能取代有生命的植物花卉。

    在塑胶业中初战告捷的李嘉诚,空闲之余,常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塑胶花的大好年景还会持续多久?什么时间会结束呢?虽然长江公司拥有稳固的大客户,同时又是塑胶业的龙头老大,不用愁市场问题。但如果整个行业在走下坡路,长江公司的发展前景也必然有限。此外,越来越多的因素在向李嘉诚敲着警钟——塑胶厂已经遍布整个市场,塑胶花简直都快泛滥成灾了。

    据港府劳工处注册登记的数据,塑胶及玩具业厂家,1960年为557家,1968年为1900家,1972年则猛增至3358家。该行业的从业人员,由1960年占全港制造业劳工总数的8.4%,上升到1972年的13.21%。而且,该行业的厂家,有半数以上是塑胶花专业厂和兼营塑胶花的公司。

    李嘉诚深知,塑胶花业之所以如此兴旺,一方面是由于这种产品本身所具备的某些优点,另一方面是它迎合了人们追求时髦的心理。而且,后者才是其中最为主要的因素。

    曾几何时,富人穷人,全都以系塑胶裤带为荣,可是后来,塑胶裤带渐渐地再也无人问津了。最终,人们还是觉得真皮裤带好。塑胶花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尽管塑胶花可以变幻无穷,但无论怎么变最终还是塑胶花,绝对无法完全替代充满自然气息的植物花。李嘉诚从海外杂志上了解到,有的家庭已把塑胶花扫地出门,又重新种上了天然的植物花。在国际塑胶花市场,发达国家的需求量日益减少,已形成了严重积压的局面。市场已开始渐渐地向南美等中等发达国家倾斜了,而这些国家,也在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生产塑胶花。在香港,劳工工资逐年递增,劳动力不再低廉。由于塑胶花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它的发展一定不会长远。

    李嘉诚清醒地认识到,世间万事万物,攀到了顶峰,就必然会走下坡路,塑胶花自然也是这样。香港已出现过几次塑胶花积压现象,主要原因就在于生产过滥和欧美市场的萎缩。虽然积压并没有造成大灾难,更未直接影响长江公司,但是李嘉诚知道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波及到自己,在这一系列分析的基础上,他决定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于是,他开始苦苦思索新的创业方向,他知道必须要为自己手中1亿元的资金寻找出路。一天,李嘉诚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独自驱车到野外兜风,偶然看到原野上农民正忙于耕作,建筑工人正忙于盖房子。李嘉诚不由得豁然开朗:是啊,我怎么没有想到房地产呢?

    李嘉诚从香港的特殊环境和社会发展大势中,洞察出了地产的巨大潜质和广阔前景。最明显的现象是香港人口的激增和经济的快速发展。1951年,人口才不过200万,到20世纪50年代末,已直逼300万人。人口增多,不仅使住宅需求量大增,再加上经济的持续发展,也急需大量的写字楼、商业铺位和厂房。所以,香港长期闹房荒,房屋的增加量总是跟不上需求量。

    香港是弹丸之地,不仅狭小,而且多山。三四百万人挤在区区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5000余人,是当今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而且,“三世同堂”的大家庭格局逐渐被抛弃,随着独立的小家庭增多,社会对房子的需求呈直线上升趋势。有限的土地,无限的需求,加之港府执行高地价政策,更显得寸土寸金,房贵楼昂。

    身为一业之主,李嘉诚也曾不止一次地为厂房伤透脑筋。要找到交通便利、租金适宜的厂房实在是太难了。好几次扩大生产规模,都是在现有的厂房内重新布局。在各个车间里,设备、人员、制品,无不挤得水泄不通。香港工业化进程的急速发展,使物业商们喜笑颜开,于是便趁势提高租金。许多物业商只肯签短期租约,待用户提出续租时,业主又大幅加价。用户苦不堪言,李嘉诚自然也对此有切肤之痛。

    李嘉诚在每次为寻租厂房而大伤脑筋之时,都会想:我要有自己的厂房该多好,那就用不着再受物业商的任意摆布了。他的构想,经过长时间酝酿,进一步明朗:我为什么不可以做地产商?就这样,李嘉诚于1958年在繁盛的工业区北角购地,兴建了一幢12层的工业大厦,正式揭开了进军房地产的序幕。

    1960年,李嘉诚又在新兴工业区柴湾兴建工业大厦。这两幢大厦的面积,共计12万平方英尺。从此,李嘉诚便在地产界一发而不可收。

    他的未雨绸缪,不是增加投资,强化竞争能力,而是采取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让其自兴自衰。李嘉诚除了在那次石油危机中,出面解救塑胶原料价格暴涨危机外,他已基本不插手塑胶花事务。他逐渐把全部精力投注于缔造以地产为龙头的商业帝国,这也是他从商以来,在心中逐渐酝酿成形的宏伟抱负。

    与塑胶花相比,后者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更重要,也正是由于他后来实现了这一抱负,舆论界才给他加上了“超人”的桂冠。

    李嘉诚成功秘诀:

    任何一项业务,当它走过自己的成熟阶段后,必将走向衰落,而这个时候如果不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必将随着该项业务的衰落而走向失败。

    11.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商人在做交易时,如果不能运筹帷幄,那么就不要争强好胜,产生“买古董”的心理。那样难免心浮气躁、意气用事,甚至盲目投资,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李嘉诚在收购地盘和公司时,一般都会有底限,在底限之内,会毫不犹豫地实行收购。当一个人具有相当经济实力时,容易做到心平气和,在投资时也容易保持乐观;而经济实力相当有限的人,心情比较浮躁,容易急功近利。这虽然是自然之理,但是,如果一个人想从小做大就有必要修炼自己的心性,戒除急功近利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冷静决策,做成大事。

    与置地公司竞标地铁时,李嘉诚曾经以压人的气魄一路追高,最终击败当时仍实力雄厚的对手。李嘉诚之所以在这场竞争中丝毫不做出让步,不是因为他的心浮气躁和急功近利,而是因为他抓住了对手置地公司的弱点,在心中有很大胜算的前提下才奋力与其竞标的。

    李嘉诚在扩大经营规模过程中的一次次投标中表现出了大智大勇,于是媒体将他本人称为“擎天一指”。其实,“擎天一指”是就李嘉诚强大的经济实力而言的。拍卖场上,一掷千金、博尽取胜的赌徒式的竞投者并不少见,众多英商华商在竞拍过程中表现出了横扫千军、力挫群雄的英勇气概,誓将竞争对手强压下去,于是拍卖场上陆续出现了许多次让人难以忘记的竞价高潮。

    李嘉诚虽然被称为“擎天一指”,但是在拍卖场上,他却显得异常冷静。因为在他看来,无论是购买土地还是公司,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如果在竞标的过程中,有人因为赌气不再顾及是否盈利而将价钱叫得过高,在这种无利可图的情况下,自己就没必要与他抗衡到底。再说,竞拍的东西不一定都是稀世珍宝,又不是非买不可。今天不买,明天、后天、将来都可以买。这次买不上,下次仍可以买其他的东西。如果因为较劲,即使在竞标中得到了此物,它也只会是一块烫手的山芋,让你骑虎难下。

    但有一点,如果利润丰厚,李嘉诚还是会凭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力压群雄的。

    1987年11月27日,多年未在香港官地拍卖场露面的李嘉诚引起了记者的关注,他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牵引着摄像机镜头。那天,拍卖的是位于九龙湾的一幅官地,这幅官地占地面积为24.3万平方英尺,底价设为2亿港元,每口竞价为500万港元。拍卖刚开始,李嘉诚与对手连叫两口后,底价刷新两次,由以前的2亿港元变为2亿零5百万、2亿1千万。

    一个熟悉的声音在拍卖场的一角响起:“2亿1千5百万!”叫价的这个人便是有“飞仔”之称的合和老板胡应湘。他早年在美国留学,毕业于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土木工程系学士学位。李嘉诚与胡应湘颇有交情,可以称得上情谊弥笃。李嘉诚初涉地产时,曾向他请教过,二人先后有多次合作。此时二人同时出现在拍卖场上,李嘉诚回过头对胡应湘微微一笑,胡应湘亦报以微笑。就在两人联络感情的短暂时间内,地价已经被竞抬至2亿6千万。李嘉诚连跳8口出价3亿,顿时轰动了整个拍卖场,竞价高潮由此呈现。

    胡应湘毫不示弱,喊出了3亿5千5百万的高价。拍卖场的氛围更加热烈,胡应湘的一声大吼自然将这次的拍卖会推向另一个新高潮。这二位一直交好的老朋友此时却较上了劲,正印证了那句俗语:商场无父子。商人在商言商,在商业竞争中,无论双方有怎样的交情或有多特殊的关系,他们都会暂且将其搁在一边。

    很快,一些地产大亨如郑裕彤等人先后加入了这场明战之中,高潮仍在继续。此时,李嘉诚的副手周年茂已经不声不响地坐到了胡应湘的副手何炳章旁边,二人窃窃私语后,胡应湘退出竞投,成为了旁观者。叫价一路上涨,当涨至4亿港元时,全场的气氛变得异常紧张,因为此时的叫价已经高出了底价的一倍。除了特殊性质的拍卖会外,任何一场拍卖会中,一旦出现了此种情况,都会让全场哑然,因为这个时刻往往是最关键的时刻。

    正当各方的竞投者们在心中权衡利弊的时候,被称为“擎天一指”的李嘉诚再次举起了要价牌,“4亿9千5百万!”李嘉诚的这一叫价过后,无人再敢迎难而上。超人李嘉诚夺得了这幅官地。接着,李嘉诚便当场宣布,这幅官地是他与胡应湘联合得到的,计划用它发展大型国际性商业展览馆。

    一位地产分析家评论道:“据本人估计,李嘉诚把此幅官地的最后投价定为5亿港元。这个价可说是参与竞价的各方心定的最高价。有人会将其定在4亿港元,有人会定在4.5亿港元,各家有各家的算盘。李嘉诚是地产金指头,他开发的土地和物业,盈利往往高出同业。故他出价4.95亿港元,仍有厚利可图。竞价进入高潮,很容易出现情绪化,冲动之下,有人便会不管死活,非得做赢家不可。如是这样,李嘉诚必会退出,以成全对手风头。”

    拍卖会后,有记者采访李嘉诚:“都说您是拍卖场上‘擎天一指’,志在必得,出师必胜,可您有时为何还是中途退出?”李嘉诚幽默地回答道:“那是因为这已经超过我心定的价。你们没看到我想举右手的时候,就用左手用劲捉住;想举左手,就用右手捉住。”

    李嘉诚该出手时就出手,他的大手笔令其他竞投者因折服而沉默。不仅如此,在拍卖场上,他还善于及时与竞投对手胡应湘沟通,将两人的竞争关系转变为合作伙伴关系,李嘉诚的智谋和勇气也因此被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经商的目的是谋利,李嘉诚始终坚持这一原则。在竞标的过程中,他从不带有情绪,一切从利益出发,能拉拢的就拉拢,不能拉拢的也不与他硬碰硬,成全他的风头。通过这样的方式,李嘉诚陆续地买进了许多地皮,为其在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足的资源。

    无论投资的资金如何庞大,李嘉诚也能运用灵活的手腕运筹帷幄于其中,这是他成就大业的因素之一。

    李嘉诚成功秘诀:

    能独具慧眼,运筹帷幄于其中,决定于最关键的时刻好的时候不要看得太好,坏的时候不要看得太坏。

    12.饮水思源,报效祖国

    “天地之间有杆秤,自己富了不忘老百姓。”这是许多爱国华侨的心声。前有陈嘉庚,后有李嘉诚。爱国的李嘉诚大量投资援助祖国的建设事业,在家乡兴办教育和各项社会福利事业。魂系桑梓,始终以赤子情怀回报祖国和家乡,不愧是名扬海内外的爱国商人。

    李嘉诚时时以“作为一个中国人对祖国应尽些责任”来要求自己,他离乡旅港多年,虽忙于商务,却无时不缅怀国家,思念故土,大力支援祖国建设,报效桑梓。李嘉诚在给家乡政府的一封信中写道:“我目睹祖国之高速进步,在四个现代化政策的推动之下,一切欣欣向荣,深感雀跃;支持国家建设,报效桑梓,此乃本人毕生奋斗之宗旨!乡中若有何有助于乡梓福利等事,我甚愿尽其绵薄。”

    李嘉诚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在几十年间,为中国所做的善行义举,捐出的巨额善款,让人们为之感动。

    (1)资助教育,造福桑梓

    李嘉诚怀着“报效祖国、造福桑梓”的爱国热忱,以“千方百计”、“破釜沉舟之精神”捐赠6亿港元创办汕头大学。为祖国、为家乡人民办了件造福子孙万代的实事。

    1979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汕头市被列为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因此需要较多的经济管理人才。中央及当地政府认为,潮汕地区迫切需要一所大学,并号召海外华侨参与赞助这一盛事。

    李嘉诚得知兴建汕头大学的消息,使他想起了教育报国的夙愿,虽然他自己不会从事教育工作,但决心尽全力促成此事。他首先以个人名义捐款3000万,并在筹备工作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1982年,受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加上撒切尔夫人访华引发香港信心危机,香港股市地产急剧下挫。长实年盈利下跌到5.26亿港元,跌幅高达62%;1983年,长实集团盈利继续下跌至4亿港元。尽管在这种情况下,李嘉诚仍然多次追加捐款,从1980年9月的3000万港元增加到1989年10月的3.7亿港元,一个月后又增至5.7亿港元。前后相比,所赠款项竟比原计划多出近20倍。这次独资兴办汕头大学,是李嘉诚在祖国义举的一座丰碑。

    除了对家乡的捐赠外,他对其他地方的教育事业也捐出了巨额善款。1987年,他向中国孔子基金会捐款50万港元,用于赞助儒学研究。

    (2)捐资医疗、体育事业

    李嘉诚对医疗、体育事业也非常关注,而且也尽其所能,在需要时伸出援手。

    1978年,李嘉诚捐资200万港元资助汕头市兴建潮汕体育馆;1980年间,李嘉诚捐资2200万港元,用于兴建潮安县医院和潮州市医院;1984年,他捐助3000万港元,在威尔斯亲王医院兴建一座李嘉诚专科诊疗所;1987年,他捐赠5000万港元,在跑马地等地建立了3家养老院;1988年,他捐款1200万港元兴建儿童骨科医院,并对香港肾脏基金、亚洲盲人基金、华东三院捐资共1亿港元。

    1989年,李嘉诚捐赠1000万港元,支持北京举办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20世纪80年代至今,李嘉诚对香港社会福利和文化事业的几十家机构的捐善款数额逾1亿港元;从1979年至今,他所捐出的款额逾8亿港元。另外,李嘉诚还多次捐善款,资助家乡有关部门设立医疗、体育、教育的研究与奖励基金会,每笔数额10万到150万港元不等。

    李嘉诚慷慨解囊,善举义行在家乡广为流传,可谓有口皆碑。尤令人称道的是,他淡泊功名,保持低调。他不同意以他的名字为潮安、潮州两医院命名,甚至不愿意参加剪彩仪式。

    (3)捐出巨款,无私助残

    李嘉诚对残疾人捐出的善款,更表现出了他的善良和慷慨。

    1984年,他向中国残疾人基金会捐赠100万港元。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成立之后,1991年李嘉诚捐资1.05亿元港币。后又亲自前往当面送给中国残联一张500万元港币的支票。1991年8月,李嘉诚再次捐款1亿港元;1991年12月初,李嘉诚委派次子李泽锴到北京,全面了解内地残疾人状况、工作的要点、难点及正在拟订的计划纲要草案。李泽锴凝神倾听,频频点头。几天后,李嘉诚致函残联代表邓朴方:“贵会最能了解残疾人士之需要,所做之决策亦能令残疾人士无论心理及生理之健康均得到最大之帮助,本人及属下公司均乐意配合……”

    2000年3月,中国残联送上一份需6000万港元捐款资助的《长江新里程计划》,李嘉诚欣然同意。后来,他又主动追加4000万港元,捐款达1亿元港币,以扩大受益人数。

    近年来,中国残联多次向李嘉诚提议,举行捐款助残总结发布活动并邀请他参加,均被婉言谢绝。这又一次证明了李嘉诚的慨慷不为名、不为利,只为有需要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4)助贫救灾,感天动地

    李嘉诚赚钱不忘本,他对生他养他的祖国有着浓烈的感情,他每时每刻都关注着祖国发生的事情。

    1991年7月l1日,中外记者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秘书长陈虹在会上介绍,1991年上半年,特别是5~6月份以来,中国已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了水灾,5个省、自治区发生了严重旱灾。截止到7月5日,全国因灾死亡1270人。

    身在香港的李嘉诚从报刊上看到了“安徽、江苏地区遇上百年未见洪峰,灾情特别严重”的信息,他的心情顿时沉重起来,开始密切关注灾区情况。1991年7月12日清晨6点钟,香港电视台播放了“中国政府的紧急呼吁”,李嘉诚听到新闻报道后,以属下四大公司的名义,带头捐款5000万港元,用于赈助华东灾区。

    当天下午3时前,李嘉诚派秘书将总值5000万港元的4张支票,送到了新华社香港分社,并附上一封给社长周南、副社长郑华的亲笔签名信。在李嘉诚的带动下,中国政府先后收到了包括来自香港、台湾、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丹麦、荷兰、德国、新西兰等的捐赠,总额达到5400多万港元。李嘉诚的带头捐赠行动,产生了良好的效应,起到了引导作用。

    1991年7月19日,广东潮汕地区受到七号强台风的袭击,损失严重。李嘉诚先生听到自己的家乡受灾后,捐款500万港元,以供汕头大学及潮汕灾区大中小学校维修校舍之急需。李嘉诚最近一次对灾区的捐款是在2008年5月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他以个人名义捐出3000万港元,而其子李泽钜捐款2000万港元。

    李嘉诚的慷慨解囊再一次表现了他的赤子情怀。李嘉诚先生无愧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精英人物和杰出代表。李嘉诚的善行义举显示了他崇高的人格和品德。

    李嘉诚成功秘诀:

    所谓“喝水不忘挖井人”,每一个商人都应该有一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诚恳之心,这样不仅帮助国家快速发展,更是让事业腾飞的强有力的战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