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决定出路-用行动证明实力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言必信,行必果

    “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训,都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事实证明只有保持诚信,坚守诚信才能守住心灵的契约,赢得做人的尊严,最终成就一番大业。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之一,自古以来,中国人都十分注重讲信用,守信义,并把它作为为人处世、齐家治国的基本品质。言必信,行必果。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信,诚也”。古代的圣贤哲人对诚信有诸多阐述。“君子之言,信而有征”。征,为证明,证验之意。“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就是说人说话要算数。“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意思是说讲诚信,是天下行为准则的关键;孔子也多次讲过诚信,如:“信则人任焉”;“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孟子说:“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荀子认为“养心莫善于诚”。墨子也极讲诚信:“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老子把诚信作为人生行为的重要准则:“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庄子也极重诚信:“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这就把诚信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韩非子则认为“巧诈不如拙诚。”总之,古代的圣贤哲人把诚信作为一项崇高的美德加以颂扬。

    东汉时,汝南郡的张劭和山阳郡的范式同在京城洛阳读书,学业结束时,张劭站在路口,望着天空的大雁说:“今日一别,不知何年才能见面?”说着,就流下泪来。范式拉着张劭的手说:“兄弟不要难过。两年后的秋天,我一定去你家拜望老人,同你相会。”转眼就到了两年后的秋天,张劭对母亲说:“刚才我听见天空雁叫,秋天到了,范式快来了。我们准备准备吧!”他母亲不相信,叹息道:“一千多里路啊!又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范式怎么会来。”张劭说:“范式为人正直、极守信用,不会不来。”老母亲怕儿子伤心,只好去准备酒菜。约定的日期到了,范式果然风尘仆仆地赶来了。旧友重逢,亲热异常。老母亲高兴得直掉眼泪。范式重信守诺的故事一直为后人传为佳话。

    一个人要想在社会立足,干出一番事业,就必须具有诚实守信的品德。一个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糊弄国家与社会,骗取荣誉与报酬的人,是要遭人唾骂的。诚实守信是一种社会公德,是社会对做人的基本要求;是追求成功的必由之路,它既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也表现了对自己的尊重。对别人的承诺言而无信,不仅有害于对方,有时也危及自己。中国古代也有不讲诚信而自食恶果的例证。

    西周建都丰镐(今长安县西北),接近戎人。周天子与诸侯相约,要是戎人来犯就点燃烽火,击鼓报警,诸侯来救。周幽王的爱妃不爱笑,唯独看到锋火燃起,诸侯的军队慌慌张张从四面赶来时而大笑不止。周幽王为博得爱妃高兴,数次无故燃起锋火,诸侯的军队多次赶到而不见戎人,认为受了骗。后来戎人真的来了,当烽火再燃起时,已无人来救。最终周幽王被杀于骊山之下,为天下人所耻笑。这就是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还有一个例子,它表现出的却是另一种情形。

    郑周永承包下一座大桥的修建工程。由于战时物价上涨,开工不到两年,工程费总额竟比签约承包时高出了七倍。在这严峻的时刻,有人好心地劝阻郑周永,赶紧停止施工,以免遭受进一步的损失。但郑周永另有一番想法:金钱损失事小,维护信誉事大。于是鼓起勇气毅然决定:为了保住现代土建社的信誉,宁可赔本甚至破产,也要按时把工程拿下来。结果,现代建筑社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终于按时完工,保质保量地按时交付使用。

    郑周永虽然吃了这回大亏,以致濒临破产,但也因此树起了恪守信用的形象,赢得了人们的信任,生意一个接一个地找上门来。不久,他投标承包了当时韩国的四大建设项目:韩兴土建、大业、兴和工作所和中央产业,承建了汉江大桥的第一期工程。接着,又继续承建了汉江桥的第二、第三期工程。仅是汉江大桥这三项重大工程就前后花了整整十年的时间,它不仅使郑周永的“现代建筑”赚得了丰厚的利润,而且压倒了同行对手,一跃成为韩国建筑行业的霸主。

    在现代竞争激烈的时代,信守诺言显得更为重要,与人相处,失信于人,朋友关系终究不会长久。信誉良好可靠,那是一个人或一个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积累得越多,收获得也就越大。

    智慧之源

    巴基斯坦前总统阿尤布·罕曾经说过:“诚信犹如一根细丝,一旦断了就很难把它接上。”这个比方恰如其分地说明了信守诺言的重要。言而无信,逞一时的口舌之能,贪一时的风光,只能是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只有那些恪守诚信的人才能受到别人的欢迎。

    低调做人,虚心做事

    以低姿态出现是为了让对方从心理上感到一种满足,只是一种表象,使别人愿意合作。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保持适当的低姿态,绝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一种有修养的表现。

    放低姿态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作为,学习谦恭,学习礼让,学习盘旋着上升,这既是人生的一种品位也是一种境界,它能让我们脚踏实地的攀上成功的高峰。自古以来,凡成功者都懂得放低姿态。周文王弃王车,陪姜太公钓鱼,灭商建周成为一代君王;刘备三顾茅庐,拜得诸葛亮为军师,促成三国鼎立。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如果没有文王及刘备的低姿态,又怎能流芳百世呢?

    有一位博士在找工作时,被许多家公司拒之门外,万般无奈之下,博士决定换一种方法试试。他收起所有的学位证明,以一种最低的身份去求职。不久,他被一家电脑公司录用,做一名最基层的程序录入员。没过多久,上司就发现他才华出众,竟然能指出程序中的错误,这绝非一般录入员所能比的,这时,博士亮出了自己的学士证书,老板于是给他调换了一个适合本科毕业生干的工作。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发现他在新的岗位上也游刃有余,能提出不少有价值的建议,这比一般大学生高明,这时博士亮出自己的硕士身份,老板又提升了他。有了前两次的事情,老板也比较注意观察他,发现他还是比硕士有水平,就再次找他谈话。这时博士拿出博士学位证明,并说明了自己这样做的原因,老板恍然大悟,毫不犹豫地重用了他。

    在别人面前保持低调,有时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中的一种。它与道德和气节毫无关系。就好比遇到一个很低的门的时候,如果昂首挺胸地过去,肯定要给脑袋碰出一个包来,这时最明智的做法只能是弯一下腰,低一下头,让很低的门显得比自己高就成了。

    人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事情,需要找工作,需要调动工作,需要开拓更广泛的人际关系。在所有这些活动之中,你可能都处于一种求人的地位,处于一种必须表现低姿态的格局之中。去求别人,并不说明别人比自己更有价值。它只说明在要办的这件事上,别人由于种种原因比自己有更多的主动权,所以你要表现低姿态,但只是向对方说明在这件事情上实力不如对方,需要对方的帮助,但并不能代表其他。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而在自己的实力不足的领域之中,就需要求别人办事以解决自己的问题。正如找医生看病要付钱一样,找别人办事就不要顾及自己的面子,这是向对方显示低姿态的一种具体的代价。所以如果想把事情做成,就得以一种低姿态出现在对方面前,表现得谦虚、平和、朴实、憨厚,甚至愚笨、毕恭毕敬,使对方感到自己受人尊重,比别人聪明,那么在谈事时对方就会放松警惕,觉得自己用不着花费太大精力去对付一个没有威胁力的人。当事情到了明显有利于自己的时候,对方也就不会以一种高姿态去对待,好像要让着你似的,也就不会与你一争长短了。其实,以低姿态出现只是一种表象,是为了让对方从心理上感到一种满足,使他愿意合作。实际上越是表面谦虚的人,越是非常聪明的人,越是工作认真的人。当你表现出大智若愚来,使对方陶醉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气氛时,你就已经受益匪浅,并已经完成了工作中很重要的那一半了。这才是明智之举。

    智慧之源

    人们都会有这样一种心理,你谦虚时显得他高大;你恭敬顺从,他的指挥欲得到满足,认为与你很合得来;你愚笨,他就愿意帮助你,这种心理状态对你非常有利。相反,你若以高姿态出现,处处高于对方,咄咄逼人,对方心里会感到紧张,做事就没数了,而且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因此,为了把事情办成,不妨常以低姿态出现在别人面前。

    盲目急躁不可取

    做事戒急躁,人一急躁则必然心浮,心浮就无法深入到事物的内部中去仔细研究和探讨事物发展的规律,无法认清事情的本质。气躁心浮,办事不稳,差错自然会多。

    踏实处事才是做人的成功之道,很多人办事往往过于急躁,这样往往是欲速而不达,最后把事情弄得一团糟。凡事都要有耐心,用一颗平常的心去面对,切忌心浮气躁,要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陈玫最近十分苦恼,因为总是得罪人。她得罪人的原因是因为她做事过于心急,稍微有些不合意就急躁起来,弄得她现在独来独往,心里很不是滋味。小时候,她就很耐不住性子。她要的东西,必须马上就得到,否则就哭闹。弄得亲戚朋友都不喜欢她。上小学时,父母早晨都很忙,没时间给她梳头,只好自己梳,行动匆忙,有时落下一绺头发没梳上去,她就着急地一把拽下来。她成绩很好,有时给同学讲题,一两遍还不明白,她就烦了“怎么还不明白呢?不就是这样,这样吗?”结果惹得同学很不好受,再也不问她了,她也挺后悔,不该这样,但一着急就控制不住了。如果别人要她重复一下刚才讲过的一句话,她也不耐烦,“我都说过了,谁叫你没听?”做事也如此,不是把同学的杯子弄破了,就是把别人的东西弄丢了;骑车有时急匆匆的,下车就走,忘了锁,已经丢了两辆车。跟同学争论问题出不了结果,又发怒了:“算了,我不跟你吵,急死人了。”跟朋友一起走,假设朋友有点事,她就不耐烦等:“快点,这么磨蹭,麻烦死了。”就这样,朋友们一个个都离她而去,尽管她很热心,但谁也不愿请她帮忙。

    急躁是一种病态的心理,它的主要表现是焦躁不安,它是情绪上表现出的一种急躁心态。急躁的人往往都会心神不宁,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不知所为,心头无底,慌得很,对前途无信心。因此一种急功近利地想法就会在心里产生。

    我们也许会常常发生这样的事情:出门时,手中拿着钥匙,却急着找钥匙;急着给人写纸条,笔就拿在手上,却睁大眼睛到处找笔;有时候要急着去赴约,却到处找不到心爱的领带;有的时候,要找的东西翻箱倒柜找遍了都没找到,过了几天却在最显眼的地方发现了。这都是由急切慌乱而造成的。人一着急,就会手忙脚乱,眼花缭乱,明明在眼皮底下的东西都会看不见。由此可以看出:无论做什么事,要保持冷静,从容镇定,不要急急忙忙,心慌意乱。要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急切慌乱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更加浪费时间,于事无补。虽然急躁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于一个人的性格,但也反映了一个人的涵养功夫。因此,在这方面也要多多锻炼。

    要想办好事绝不能着急,由着自己的性子来。要先查明事情的原因,这样才能稳操胜券,但有些人却不明白这个道理,一遇到事情,就恨不得立即弄个水落石出,一针扎出血来。其实这不仅办不成事,还会把事情弄得一塌糊涂。聪明人办事,一定是善于观察、巧于布阵、精于摸底,然后在时机成熟时,采取拉网术,把想抓的鱼拉上来。《孙子兵法》中讲求稳之计,即在此道。这也是做事的根本所在。

    智慧之源

    轻浮、急躁,对什么事都深入不下去,只知其一,不究其二,往往会给工作、事业带来损失。因此,我们做事情要踏踏实实,坚决克服急躁的心理。

    能进能退,有张有弛

    我们在谈到成功之道时,更多地强调要有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但是,有时候,一味地硬冲硬打未必是一种最好的方法,以退为进也是一种人生的策略。

    的确,疾风知劲草,人须有傲骨,面对险恶的局势,人应当有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这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视死如归”的精神,我们自应提倡,也是我们一直所倡导的一种精神。但是,客观世界是复杂多变的,就某个具体的事情来说,也有其“时”、“势”的问题,在某些特定的时间里、环境下,采取以退为进的方法,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策略,而并非是消极退让。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跟莱温斯基的那场“拉链门”风波仍在我们的记忆之中。我们可以想一想,当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事情东窗事发时,克林顿死不承认,采取死撑着的态度,这也是一种选择。当着全世界人的面,堂堂的美国总统承认自己的丑事,这是多让人难为情的事情啊!但克林顿聪明之处就在于,他采取了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这么做,其实是将包袱扔给了所有的美国人:我已经承认了我自己的错误,你们有权利让我下台,你们也有权利让我继续留在总统的位子上;对一个已经承认错误的人,你们就看着办吧!

    同样是美国总统,当年肯尼迪在竞选美国参议员的时候,他的竞选对手在最关键的时候轻易地抓到了他的一个把柄:肯尼迪的学生时代,因为欺骗而被哈佛大学退学。这类事件在政治上的威力是巨大的,竞选对手只要充分利用这个证据,就可以使肯尼迪诚实、正直与道德的形象蒙上一层阴影,使他的政治前途黯然无光。一般人面对这类事情的反应不外是极力否认,澄清自己,但肯尼迪很爽快地承认了自己的确曾犯了一项很严重的错误。他说:“我对于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感到很抱歉,我是错的。我没有什么可以辩驳的余地。”肯尼迪这么做,等于说“我已经放弃了所有的抵抗”。而对于一个已经放弃抵抗的人,你还要跟他没完没了吗?如果对手真的继续进攻了,就显得对手没有一点风度。所以,我们应记住一个基本原则:一个人既然已经承认错误了,那么你就不能再去攻击他,再去跟他计较。无论是克林顿还是肯尼迪,他们都没有因为有过劣迹而受到伤害,相反的是,他们还都将它转变为了一个优点,这从肯尼迪后来当选总统,和克林顿的事情完全在互联网上披露支持率反而上升就可以得到证实。他们承认自己有过错误,他们就已经将自己人性化了:我们和平常人一样,也会犯错;同时,承认自己有罪,也会赢得人们的同情,而别人这时也乐得做顺水人情。

    这是在被动的情况下以退为进的策略。在主动的情况下,由于彻底解决某个问题的时机没有完全成熟,也可以采用这种策略。

    清朝康熙皇帝继位时年龄很小,功臣鳌拜掌握了朝中大权,并进而想谋取皇位。康熙十分清楚鳌拜的野心,但他觉得自己根基未稳,准备还不充分,于是索性不问政事,整天与一帮哥们儿“游戏”,以造成一种自己昏庸无知的假象。一次,康熙着便服同索额图一起去拜访鳌拜,鳌拜见皇帝突然来访,以为事情败露,伸手到炕上的被褥中摸出一把尖刀,被索额图一把抓住。直到这时,康熙仍装糊涂说:“这没什么,想我满人自古以来就有刀不离身的习惯,有何奇怪!”康熙此举让鳌拜对他彻底放松了戒备,最后康熙等时机成熟时一举将其擒获,可以说放出长线钓上了大鱼。

    政治斗争如此,商界如此,甚至,在我们的平时的工作、做人的各方面都是如此。

    智慧之源

    “上树容易,下树难”,这是在提醒人们,得手容易,脱身就难了。做事是为了成功,不可一味冒昧,也不可犹犹豫豫,应知进知退,有张有弛。

    永远不要逃避责任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生在世没有人会不犯错误,有的人甚至还一错再错。既然错误是无法避免的,那么可怕的不是错误本身,而是怕错上加错、不敢承担责任。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发现错误的时候,不要采取消极的逃避态度,而是应该想一想自己应怎样做才能最大限度地弥补过错。只要你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它,勇于承担责任,错误不仅不会成为你发展的障碍,反而会成为你前进的推动器,促使你不断地、更快地成长。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错误也不例外,关键就在于你从什么样的角度去看待它,以怎样的态度去处理它。

    王磊是某化工厂的财务人员。一天,他在做工资表时,给一个请病假的员工定了个全薪,忘了扣除其请假那几天的工资。于是王磊找到这名员工,告诉他下个月要把多发的钱扣除。但是这名员工说自己手头正紧,请求分期扣除,但这么做的话,王磊就必须得请示老板。

    王磊认为,老板知道这件事后一定会非常不高兴,但转念一想,这混乱的局面都是因自己造成的,他必须负起这个责任,于是他决定去老板那儿认错。

    当王磊走进老板的办公室,告诉他自己犯的错误后,没想到老板竟然说这不是他的责任,而是人事部门的错误。王磊强调这是他的错误,老板又指责这是会计部门的疏忽。当王磊再次认错时,老板看着王磊说:“好样的,你能在做错事情的时候主动承认,不推到别人的身上,这种勇气和决心很好。好了,现在你去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吧。”事情就这样解决了。从那以后,老板更加器重王磊了。

    如果只是顾全面子,不敢承担责任的话,那最后吃亏的只能是你自己。假如你犯了错且知道免不了要受责,抢先一步承认自己的错误,不失为最好的方法。自己谴责自己总比让别人骂好受得多。如果勇于承认错误,并把责备的话说出来,十有八九会得到宽大处理。作为一个平凡的人,在办事过程中难免会犯一些错误。虽然有些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没有勇气承认,或把犯错的理由归结于别的因素;只有极少数人能够站出来,勇敢地坦白,在他们看来承认错误就意味着要受到责罚,却不知道领导则认为沉默和狡辩的托词意味着逃脱责任。

    小刘在一家工厂任技术员。经过几年的实践锻炼,在老同志的帮助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被提拔成车间副主任,负责车间的生产技术工作。

    有一次,车间的生产线发生了一些问题,产品质量也受到了影响。他看过之后,便立即断言是原料的配比不合适,认为在投放新的一家企业提供的原材料后,原有的配比必须改变。但调整之后,情况仍不见好转。此时,另一位技术人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认为问题的症结并不是新的原料或原料配比不合适,而在于设备本身的问题。对此,小刘觉得技术员的看法很合理,但是,转念一想,自己是负责全车间技术与工艺的领导,如今自己的判断出现了失误,就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

    为了逃避责任,他一方面继续坚持自己的看法,另一方面也布置专人对设备进行必要的维修和调整。但是由于贻误了时机,问题最终还是爆发了,给公司造成了巨大损失。小刘在羞愧之中提出辞职。

    有很多人喜欢好高骛远,不能踏踏实实地工作,工作中出现一些小问题也不愿深究。他们的观点是:如果我所犯的错误性质十分严重,我一定会承认的;如果是芝麻大的一点小错,那么再认真地计较,难免有点小题大做,依我看根本没有这个必要。如果你也是这样看待错误的,那就大错特错了。工作无小事,更无小错,1%的错误往往就会带来100%的失败。

    面对犯错的最佳对策便是勇敢承担责任。对待失误的态度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人的敬业精神和道德品行的体现。是自己的责任就要全力承担,一定不能推卸,要诚恳地承认错误,并积极地寻求补救的办法。如果不是由于自己的过失造成的,也不要急于替自己辩白,应首先着眼于公司的利益,等事情得到了妥善处理,事情的真相自然会浮出水面。如果你确实被误会了,你的同事和上司也会在事实中看到,还你一个清白。你一定要相信,只有敢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有可能做成大事。

    智慧之源

    人的一生所可能犯的最大错误,是因为怕犯错而不敢尝试。赢家不怕犯错,只怕犯了错而不敢承担责任。有的人成功了,只因为他们敢于承担责任并吸取教训。遇到问题不要畏惧,要勇敢地去面对,只有抱有这种想法的人才不会永远与失败相伴。

    机会在于把握

    在同一时代、同样条件下,不同的人发挥的作用有时会有天壤之别,除了其他条件之外,关键在于能否抓住机会。只有当人们不失时机地认识和利用机会时,才能取得成功。

    一个人漫长的成长历程中,是否能适应社会,是否能更好地生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善于抓住机会。机会通常对人们事业的成功起着推动和催化的作用。

    1981年,英国王子查尔斯和黛安娜准备在伦敦举行耗资10亿英镑、轰动全世界的婚礼。消息传开,伦敦城内及英国各地很多工商企业都绞尽脑汁,想利用这一千载难逢的发财机遇。有的企业把糖盒上印上王子和王妃的照片,有的把各式服装染印上王子和王妃结婚时的图案。但在诸多的经营者中,谁也没有一家经营“望远镜”的商号赚的钱多。这位老板想,人们最需要的东西就是最赚钱的东西,一定要找出在那一天人们最需要的东西。盛典之时,要有百万以上的人观看,将有一多半人由于距离远,而无法一睹王妃尊容和典礼盛况。那时这些人最需要的不是购买一枚纪念章、买一盒印有王子和王妃照片的糖,而是一副能使他看清人和景物的望远镜。于是他突击生产了几十万副马粪纸和放大镜片制成的简易望远镜。

    那一天,正当成千上万的人由于距离太远看不清王妃的丽容和典礼盛况、急得抓耳挠腮之际,千百个卖童突然出现在人群中,高声喊道:“卖望远镜了,一英镑一个!请用一英镑看婚礼盛典!”顷刻间,几十万副望远镜被抢购一空。不用说,这位老板发了笔大财!

    机会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平等、公正的。对命运赋予的良机,就看谁抓得准、用得好。只有勇于拼搏者才会取得成功,才可能把机会所蕴含的价值发挥到最大限度。其实,在这个事例中,其他的企业也不是没抓准机会,只是不如生产简易望远镜的那位老板机会抓得准罢了。说到底还是那位老板比别人研究得更细一层,他看准了那一天人们最大的需求、最需要的东西。

    卡耐基认为,一个企业家关键时刻一定要抓住机会,更深一层地研究、利用机遇。同一机遇,谁都可以利用,但利用得最好的,毕竟只是少数。想胜人一筹,就须在认识分析上高人一筹。其实,不过是对公众需求和心理分析研究得更细一点,更深入一点,把握得更准一点而已。只有这样,才能在抓住机会的同时,巧妙地运用它。

    1856年,南北战争结束,上天赋予了卡内基绝好的机会,他预料到,战争结束之后,经济复苏阶段必然会降临,经济建设对于钢铁的需求量便会与日俱增。于是,他义无反顾地辞去铁路部门报酬丰厚的工作,合并由他主持的两大公司——都市钢铁公司和独眼巨人钢铁公司,创立了联合钢铁公司。同时卡内基让弟弟汤姆创立匹兹堡火车头制造公司并经营苏比略铁矿。卡内基认为,美洲大陆现在是钢铁时代、铁路时代,需要建造铁路,生产火车头和钢轨是一本万利的买卖。于是卡内基开始了行动。在联合制铁厂矗立了当时世界最大的一座熔矿炉,聘请化学专家驻厂,检验买进的矿石、龙石和焦炭的品质,使产品、零件及原材料的检验系统化,卡内基的努力令许多人的担心成为“杞人忧天”。1873年,经济大萧条不期而来,银行倒闭,证券交易所关门,各地的铁路工程支付款突然被中断,现场施工戛然而止,铁矿山及煤山相继歇业,匹兹堡的炉火也熄灭了。但是,卡内基认为只有在经济萧条的年代,才能以便宜的价格买到钢铁厂的建材,工资也相应便宜。其他钢铁公司相继倒闭,向钢铁挑战的东部企业家也已鸣金收兵,这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绝对不可以失之交臂。于是他走进股东摩根的办公室,提出了打算建造一个钢铁厂的计划,这一反常的做法,使其赢得了巨大的利润。1890年,卡内基兄弟公司吞并了狄克钢铁公司之后,一举将资金增到2500万美元,建立了卡内基钢铁王国。

    卡内基的成功与他善于抓住机遇是休戚相关的。他的事迹对于每一个人都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明确目标会使你对机会抱着高度的警觉性,并促使你抓住这些机会。因此,每一位渴望成功的年轻人,一定要善于抓住机会,去创造你美好的未来。

    智慧之源

    培根曾经说过:“造成一个人幸运的,恰是他自己。”人的一生,总是有几个大的转机的。大的转机,必有大的变化。没有大变化,也就没有大的发展。因此要想有大的发展,就要善于抓住时机。

    做事要留有余地

    做事要给自己留有余地,不要断了自己的后路。一个会交友办事的高手,在朋友帮自己办事没办成时,也会适时地感谢对方,这样既维系了原来的友谊,又为以后的交往打下坚实的基础。办完事后,说声“谢谢”是世界上最容易赢得友谊的办法,它是加强人际关系的一件法宝。

    大多数人都有一个弊病,求人时好话说尽千千万万;事成后,半句问候也不言。这让人觉得世态炎凉,伤透了被求者的心,让助人者以后对登门相求者,不肯轻易应诺。因此求人办了事之后,即便你事先送了重礼,也别忘了再道声谢,温暖一下他的心,这是结尾处最圆满的一笔。如果事前卑躬屈膝,事后旁若无人,将会堵死你以后的路。

    有一个在北京工作的记者,春节时准备回老家过年,但他临时有采访任务,抽不出时间提前去买火车票,于是他托付一个好朋友小芸替他去买票。小芸马上跑到火车站,排了两个小时的队,轮到她时,火车票卖完了。小芸无功而返,记者心里很不高兴,不但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还觉得小芸耽误了他的行程,给了小芸一个难看的脸色。小芸排了两个小时的队,虽然没买到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一句感谢的话都没听到,相反还被埋怨,心里不好受,记者因为这件事失去了小芸这个朋友,当然,小芸再也不会帮记者办任何她能办到的事情了。

    在求人办事时,有许多人存在这样的心态,对方帮自己办事,如果办成了,理所当然地要感谢对方。如果事情没有办成,就认为不必感谢对方了,甚至埋怨对方。其实,这种心态是不对的。对方即使没有帮你把事情办好,可能是由于某些客观的原因,但他可能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因此,无论是什么人都应该学会感激为你办事的人。这样做会让当事人心里暖烘烘的。

    事情没办好,也要感谢为你办事的人,这会给办事的人以信心和鼓励,使得两人的感情更为融洽,也为对方下一次替你办事打下伏笔,预留了感情的资本。

    智慧之源

    在交友办事时,不管对方是不是把事情办成了,都要感激帮你办事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求人办事并不是“一锤子”买卖,这次由于某些原因对方没能把事情办成,可能下次有机会可以帮你把其他的事情办好。如果你认为对方反正没把事办好,用不着去感谢对方。好像无功不受禄,不值得去感谢,这样,对方可能认为你没有人情味,以后就不会再帮你忙了。

    机遇在于推销自己

    一个成功者,不仅应是一个伟大的制造商,善于生产社会最需要的产品,而且还应是一个伟大的推销员,善于使人认识和接受自己的产品,把自己“推销”出去。

    很多人由于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有一种极其矛盾的心态和难以名状的自我否定、自我折磨的苦楚。在自尊心与自卑感冲撞下,他们一方面具有强烈的表现欲,一方面又认为过分地出风头是卑贱的行为。但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想做大事业,必须放弃那些不痛不痒的面子,更新观念,大胆地推荐自己。

    常言道:“勇猛的老鹰,通常都把它们尖利的爪露在外面。”巧妙地推荐自己,是变消极等待为积极争取,加快自我实现的不可忽视的手段。精明的生意人,想把自己的商品推销出去,总得先吸引顾客的注意,让他们知道商品的价值。要想恰如其分地推销自己,就应当学会展示自己,最大限度地表现出自己的美德,并把人生的期望值降低一点,适当地表现自己的才智,给自己一个全方位展示才能的机会。

    对于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一定要学会推销自己。如果你和其他同期毕业生一样,只会散发履历表,墨守成规地做事,绝不会有什么出人意料的结果。如果你想短期内就有好消息,你就必须另辟蹊径,敢于登门直入,推荐自己。对于那些已经工作,并有了一定事业基础的人来说,建立一个受公众欢迎的形象是一种长期投资,对事业的长远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其中,采用主动引起他人关注的方法就是一种捷径。

    我们之所以要主动推荐自己,引起别人的关注,主要是因为机遇是珍贵的、稀缺的、稍纵即逝的,如果你能比同样条件的人更为主动一些,机遇就更容易被你掌握。因此,主动出击是俘获机遇的最佳策略。另外,世界上总是伯乐在明处,“千里马”在暗处,并且“千里马”多而伯乐少。伯乐再有眼力,他的精力、智慧和时间都是有限的,等待可能会耽误你的一生。既然我们都知道“守株待兔”的行为是愚蠢的,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去等待“伯乐”的出现,而是应该主动地寻找伯乐。更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时代在前进,岁月不饶人,随着新人辈出,每个立志成才者都应考虑到自己所付出的时间成本。一次机遇的丧失,便可导致几个月、几年甚至是一辈子年华的白白浪费。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会产生一种紧迫感,重新思考自己的处世态度,在行动上更多几分主动,以便使更多的人来注意自己。

    但是,毛遂自荐对很多人来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是需要一定的胆识和勇气的。不自信的人、害怕失败的人是不敢尝试的。只有具备勇气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世界歌王帕瓦罗蒂到中国来的时候,去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做访问。许多有音乐功底和有社会背景的学生都使出浑身解数,以求得在这位歌王面前一展歌喉。要知道,这可是一个难得机会,哪怕是得到歌王的一句肯定,也足以引起中外记者们的大肆渲染,从而让歌坛耀升一颗新星。在学院的一间教室里,帕瓦罗蒂耐着性子挨个听大家唱歌,不置可否。正在沉闷之时,窗外有一男孩引吭高歌,唱的正是名曲《今夜无人入睡》。听到窗外的歌声,帕瓦罗蒂的眉头舒展开了:“这个学生的声音像我。”接着他又对校方陪同人员说:“这个学生叫什么名字?我要见他!并收他做我的学生!”这个在窗外唱歌的男孩就是从陕北山区来的学生黑海涛。以他的资历和背景,根本没有机会面见到帕瓦罗蒂,他只能凭借歌声推荐自己。后来,在帕瓦罗蒂的亲自安排下,黑海涛得以顺利出国深造。1998年,意大利举行世界声乐大赛,正在奥地利学习的黑海涛又写信给帕瓦罗蒂。于是,帕瓦罗蒂亲自给意大利总统写信,推荐他参加音乐大赛,黑海涛在那次大赛上获得名次。黑海涛凭着他那善于推荐自己的勇气和不断努力的精神,在他的音乐道路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现在黑海涛是奥地利皇家歌剧院的首席歌唱家。

    这似乎是一个奇迹,但这个成功的例子也足以让一些怀才不遇的人沉思:机遇稍纵即逝,善于推荐自己很关键。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也曾说过:“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他认为,应敢于在能人面前表现自己,敢于和高手“试比高”。当他在乡镇小店里自学时,就敢于对大数学家苏家驹的理论提出质疑。正是他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他提早闯进数学王国的神秘宫殿。

    机会可遇不可求,因此在很多时候是由我们主动争取的,那些不敢,也不愿意推荐自己的人,往往会让机会与他失之交臂。所以,如果你真正是一个有才华有特长的人,关键的时候大可不必过分抑郁自己,要适时做好自我推荐,以求得发展的机遇。

    智慧之源

    要想让他人认知你的才能,就应当学会展示自己,最大限度地表现出自己的长处,适当地表现自己的才智,给自己一个全方位展示才能的机会,这样,你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激发信念的力量

    太阳总在有信念的地方升起;月亮也总在有梦的地方朦胧。信念是永恒的微笑,使你的心灵永远充满希望,使你的双眼永远澄澈明亮。

    司图密尔曾说过:“一个有信念的人,所激发出来的力量,不低于99位仅心存兴趣的人。”这也就是为何信念能开启卓越之门的缘故。当我们内心充满信念时,信念便会传送一个指令给神经系统,我们便不由自主地进入信以为真的状态。所以,若能好好控制信念,它就能发挥极大的力量,开创美好的未来;信念能帮助我们挖掘出深藏在内心的无穷力量。

    2005年,有一个富于传奇色彩的名字、一个传遍中华大地的名字、一个感动中国感动你我的名字——洪战辉!以其执著的信念,面对着自己的苦难——12岁承担家庭重担、父亲患间歇性精神病、母亲离家出走、妹妹夭折……但他从未言弃过!他扬起了自己人生的信念之帆,演绎出了一曲曲人生的动人乐章!

    信念是什么?信念是刺破阴霾的一束光芒,是破岩而出的一株小草,是傲雪怒放的一支梅花,是久旱过后的一捧甘露。信念不是智慧,但它却常常放射出比智慧更诱人的光泽。信念是帆,提供前行的动力;信念是舵,锁定前行的方向;信念是灯,照亮前行的路。

    信念也像指南针和地图,指引出我们要去的目标,并确信必能到达。而没有信念的人,就像少了马达缺了舵的汽艇,不能动弹一步。所以在人生中,必须要有信念的引导,它会帮助你看到目标,鼓舞你去追求,创造你想要的人生。

    信念是一剂良药,能治愈你的伤口,使你重拾起生活的勇气;信念是一种力量,激励你在困厄中奋起,去迎接生活的挑战。罗曼·罗兰曾说过:“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只要拥有坚强的信念,我们便会以百倍的信心迎接每一个新的早晨。生活是公平的,你用信念对待它,它也会回报你丰硕的果实。

    真的,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像信念这样,对我们的影响如此巨大。人类的历史,从根本上说是信念的历史。像耶稣、穆罕默德、哥白尼、哥伦布、爱迪生、爱因斯坦等人,他们何尝不是改变历史,也改变我们信念的人。若有人想改变自己,那就先从改变信念开始。

    有两位年届70岁的老太太,对于未来也因不同的信念而有了不同的人生。一位认为到了这个年纪可算是人生的尽头,于是便开始料理后事;然而另一位却认为一个人能做什么事不在于年龄的大小,而在于怎么个想法。于是她给自己订了更高的期许,在70岁高龄之际开始学习登山,随后的25年里她一直冒险攀登高山。当她95岁的时候她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攀登此山年龄最高的纪录。她就是大大有名的克鲁克斯老太太。

    人生到底是喜剧收场还是悲剧落幕,是丰富多彩的还是无声无息的,就全在于这个人到底抱的是什么样的信念。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成功的信念。可以肯定,假如人类的祖先在第一次直立行走尝试失败之后便改变初衷,那么,我们这些子孙至今仍只能在地上爬行,幸好他们没有放弃。

    再多的零相加,结果仍等于零,而一定的失败之后,往往是巨大的成功。行进中的江河,常因受阻而改变方向,但它一刻也不曾忘记自己的远大目标。全力冲刺,跌倒后奋起直追的人,即使最后一个到达终点,观众也会对他报以热烈的掌声。如果想在人生中有一番成就,最有效的办法便是把信念提升到强烈的地步。因为只有达到这种程度才会促使我们拿出行动,扫除一切横在前面的障碍。

    心理学告诉我们,生活的环境对人的情绪、情感起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素雅整洁的房间、柔和的光线,使人产生恬静、舒畅的心情;相反,昏暗、狭窄、肮脏的环境,给人以压抑和不快情绪。失望的情绪,更需要宁静而充满生气的环境。比如到外面走走、看看美景、散散心,大自然充满生机的美景,能不断地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情。杰克·伦敦的《走向生活》里的主人翁,在冰天雪地的包围之中,几乎绝望了,但他凭着坚定的信心和无与伦比的勇气,重新唤起了对生活的欲望,他知道他不能死,他要活下去。

    英国科学家斯蒂芬·霍金,是一位众所周知、敢于为“时间”编写历史的天才,偏偏染有一种使当代最伟大的医学家都束手无策的奇特恶疾: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正是这位永远无法直立行走,永远无法正常吃饭或说话的倒霉人,为当代人提供了最为科学的宇宙学说。他属于那种必须迈动五次大腿才能走出一步的人,然而他却走得那么远,以至所有远比他幸运的人都只能目送他前进的背影,而无法跟上他思维的步伐。斯蒂芬·霍金的成功源于他有极强的信念,所以他才能克服一切身体上的疼痛,最终创造了最伟大的奇迹。

    信念使眼看无望的局面彻底改观,从而使你成为一个彻底的赢家。如果一个人用智慧来对付危机,危机反而能为你带来可观的益处来。而无论是困境还是挑战,对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具有重要的催化作用。

    我们应当相信,只要认真坚持去做,一定能比现在做得更好,更好便意味着多一分潜能的开发。一个个“新的自我”将被开发,意味着我们必须制定连续性目标,并且努力去实现它,这个连续的过程也就意味着自身潜能的不断开发。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都是一系列连续性目标积累的结果,绝不可能突然横空出世;任何一个伟大的成功者,都是潜能得到极大的开发的结果。因此,我们不能自设一条心理羁绊,不加考虑地仓促下结论——这不可能的,那不可能。而应当坚信潜能的开发是无穷的——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看看自己能走多远?这是对自己生命负责的郑重承诺。这是人生执著信念的体现。

    人生的洒脱和飘逸,在于能痛快淋漓地活在自我的个性天地中。我们固然要虚怀若谷地接纳别人的忠告,以别人的成功榜样来激励自我发展,但我们完全没必要一味地称羡他人的成功模式或幸福生活。之所以这样说,因为你未必有他人那样的个性天赋和环境机遇。但不必气馁,因为你有你的个性天赋和环境机遇,你会有自己的成功模式。我们在走向成功的征途中,应当坚信适合自己的就是最美的,鞋子小不小只有脚知道。

    一个对自我没有充分自信的人,不可能选择一条最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一个对自我没有认同和把握的人,不可能谈自我进取、自我奋斗和自我实现。没有真实的自我作基础和后盾,人生的旅途奔向何方?又能走多远?

    重要的是要看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何况我们人?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我们独一无二地存在。既然如此,我们应当珍惜自己,实现自己的独特价值。

    智慧之源

    信念和力量是成正比的。人生需要进取的力量,也只有具备足够进取力量的人生,才是激昂向上的人生。信念就是这种力量的沃土。信念孕育着厚重而茂盛的力量。

    合作的目标就是双赢

    有些时候靠自己的力量难以实现梦想,那么不妨大胆迈出合作的步伐。无论竞争还是合作,都是为了利润;竞争中的合作,是为了双赢。

    在一项游戏中,总会出现赢者与输者。根据正负相抵消的原理,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管理者也应该重视这种现象,要想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就得懂得上面所列出的现象。要知道这种观念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普遍存在,也就说是胜利者的光荣往往是建立在失败者的辛酸和苦涩的基础之上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的高速增长,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人们开始认识到商业往来不应该是激烈而无效的恶性竞争,应该是通过有效的合作,实现皆大欢喜的双赢方式。但是要想做到双赢,要求各方有真诚合作的精神和勇气,在合作中不要耍小聪明,不要总想占别人的小便宜,要遵守游戏规则,否则,双赢的局面就不可能出现,最终吃亏的还是合作者自己。

    1979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和日本马自达汽车公司结成战略合作联盟,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跨国公司战略合作联盟。

    据估计,通过产品开发、采购、供应和其他活动全球化,合作联盟每年至少可以节省30亿美元的成本。更为重要的是战略合作联盟的形成使企业之间在产品开发、科学研究、生产制造、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充分利用宝贵资源以达到战略目标;在增加收益的同时减少风险。战略联盟具有协同性,能整合联盟中分散的公司资源,将其凝聚成一股力量。

    与竞争对手结成联盟,可以把竞争对手限定到它的地盘上,避免双方投入大量资金展开两败俱伤的竞争。企业通过联盟可获得重要的市场情报,使营销领域向纵向或横向扩大,使自己与合作者能够进入单方难以渗透的市场,有助于业绩的增长。

    分工合作,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个道理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随着技术变得日益复杂,在某些重大开发项目上,没有一家公司可以单独包揽所有事情。

    惠普和拥有世界激光打印机70%市场的佳能公司的合作也很成功。佳能负责将墨喷在纸上的“机械部分”,惠普负责软件、微控制器、用户调查和市场管理。虽然佳能和惠普在低价喷墨打印机市场上竞争激烈,但其合作还是坚持了下来。

    生物制药领域的葛兰素公司与史克公司联盟的重要原因,就是要达到新组建的葛兰素史克集团三年内每年节省研发成本10亿英镑的目标,同时将在全球医药市场的份额提高到75%左右,从而实现企业资源一加一大于二的经济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公司研究与开发资金日益紧缩,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中获得不败之地,就要与竞争对手进行合作,从而削减研究与开发成本,分摊风险并获得相互支持,这将是利用较少资金保持技术优势的一个主要途径,是合作双赢的最佳体现,是企业寻求发展的最明智的做法。

    智慧之源

    面对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要想在经济大潮中取得一席之地,就要有明智的见解,放弃无畏的恶性竞争,采取有效的合作方式,在和谐的竞争环境中让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俗话说得好,和气生财。竞争对手在市场上应友善相处,豁然大度,切不可“暗箭”伤人,“同室操戈”。只有同心协力才能求共同发展。

    有的企业认为,竞争对手就相当于自己的敌手。在市场竞争中,谁都想胜,都想获取一定利润,让自己的产品占领市场。尤其是当市场不能全部容纳下所有竞争企业时,任何企业都想保存自己而“灭掉”对方。但是,在竞争中一定要运用正当手段,也就是说,只能通过质量、价格、促销等方式进行正大光明的市场竞争,一决雄雌,切不可用鱼目混珠、造谣中伤、暗箭伤人等不正当手段损伤对手。

    有一年俄国农业歉收,而美国农业丰收。于是,美国许多家粮食企业都在摩拳擦掌,准备大发横财,可是,俄国有关部门好似看透了美国方面的企图,稳坐钓鱼台,丝毫不露声色。

    突然间,俄国商人出现在美国,分别向有关企业订购小麦,而美国每一家公司都认为是自己单独与俄国做生意,就迅速大量抛售。不到五个星期,俄国共向美国有关公司购买了1700万吨小麦,相当于美国一年粮食出口总量的45%。

    起初,美国各公司之间都是各自为政,对其他公司严格保密,等到俄国购完小麦,各公司才发现上当受骗了,俄国不是与本公司少量的购买,而是大数量的购买。这一次,美国各公司吃尽了以同行为冤家的苦头。

    这就是同室操戈的最好的例子。这种结果往往是顾此失彼,得不偿失。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没有任何的益处。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获得利益的最佳方法不是利用不正确的手段损伤对手,而是要有独特、有远见的规划。这才是正确的经营之道。

    某厂曾一度积压了4万米佳期呢,看到其他企业都在削价处理,该厂也曾下狠心将出厂价以每米102元降到95元,但由于竞争对手众多,再加之产品本身的质量、档次和功能都没有改变,仍无人问津。后来,该厂组织力量重新攻关,成功地开发出了手感活爽、毛感和绒感强,色彩丰富、花型入时,适宜做花西服、夹克衫、风衣和各类时装的第二代佳期呢。这个产品一投放市场就供不应求,不久后该厂举办的订货会上,又一次引起轰动,订货量突破6万米。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在对外贸易中,若“同室操戈”,往往使他人得利。在对外经济贸易中,同行若是不顾整体利益互相排挤,势必两败俱伤,使外商从中取利。我国前几年在外贸经营中,就曾出现过这类现象,同一种产品,不同的口岸,不同的厂家,为了赚取外汇,增加出口数量,竞相压降价格,结果使外商拣了便宜。因此,同行业的企业之间若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不应有冤家路窄之感,而应友善相处,豁然大度。这好比两位棋艺高超的大师在对阵下棋,一方面要分出高低胜负,另一方面又要互相学习和关心,胜者不傲,败者不馁,相互间切磋棋艺,才能共同提高。

    智慧之源

    在社会经济大潮的簇拥下,市场形势是瞬息万变的,它就像一根平衡木,没准倒向哪一边。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一个有长远目标的企业家,不必因为自己受创而怀恨在心。企业家应放长线钓大鱼,有自己独特的规划,不可以一时胜负论英雄,更不可以一时失利而迁怒于竞争对手,这才是一个有远见的企业家应具备的风范。

    远离恶性竞争的伤害

    你可以超越别人,别人同样也可以超越你,恶性竞争是没有用处的。唯有不断超越自己的企业才能永葆活力,达至不战而胜。

    在生意人中间,经常存在一种很微妙的情绪,人们表面上和和气气,如果你的生意经营得不怎么样,大家还可以和平共处,但是如果你比其他人的效益好,这些人就有可能在背后联手,把你挤垮。即使是你的朋友、合伙人,有时也会被这种嫉妒心理冲昏头脑。对于这些嫉妒,生意人要小心对待才好。

    俗话说得好,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当嫉妒进入竞争领域的时候会变得极其有害,它使我们只想到自己的利益,不是通过搞好自己的生意,而是通过搞垮我们的对手事业达到目的。老是希望别人倒霉的人,在做生意上一定不是个有进取心的人,很难取得更大的成功。别人垮掉了,除了满足了你自己的自私欲望外,实际上你没有得到任何收益。你不妨忘掉你的竞争对手是一个人,而把他当做一个统计数字吧,如营业利润、财富积累等,这是一个你要超越的数字。数字比人更具体、更简单,以数字为目标只会激起你的斗志,而不会滋长你的嫉妒。如果你不能在规模和分量上战胜他,那就在质量和用途上击败他吧,那也只是你所要超越的简单数字。

    赵襄王向王子期学习驾车的技术。学习期满,两人一起比赛驾车。赵襄王换了三次马,可每一次都落在后面。赵襄王不高兴地说:“你既然教我驾车,为什么不把技术完全教给我呢?”王子期说:“我已经把技术完全教给你了呀。”赵襄王问:“既然如此,你我就应该不相上下。可是,为什么我总是比不过你呢?”王子期说:“这是你的竞争意识造成的。在比赛的过程中,有时候你在我后面,有时候你在我前面,这很正常。但不正常的是,你的注意力不在如何驾车上,而是在竞争对手身上。当你在我前面时,你害怕我赶上你。当你在我后面时,你又害怕赶不上我。如此一来,你怎么能够专心致志地指挥马呢?”赵襄王懊恼地说:“我的确有这样的恐惧,因为我害怕不能赢得比赛。难道你要我放弃竞争意识吗?当我放弃竞争意识之后,怎么能够赢得比赛呢?”王子期说:“比赛的目的不是为了竞争,而是对你能否专心致志的考验。当你专心驾车的时候,你的注意力在马身上。你会挑选最好的马,会给马提供最好的帮助。这时候,你的眼里只有马的奔跑,只在意自己能否让马跑得更快,你与马配合默契,甚至已经与马合二为一,这样就能够让你的驾车技术发挥到极致。”

    这个故事说明,你可以超越别人,别人同样也可以超越你,恶性竞争是没有用处的。唯有能够不断超越自己的企业才能永葆活力,达至不战而胜。如果绞尽脑汁相互拼杀,最后只能是两败俱伤。恶性竞争是一种愚钝的无聊游戏,真正有智慧的企业只关注自己的创造力。

    因此,若想要生意比对手兴旺,就要保持良好的观念,持有有钱大家赚的平和想法。当顾客在你的店或厂里没有买到想要的商品时,你能够把他介绍到自己的竞争对手那里去;在对手的经营发生危机时,你能向他伸出援助之手,而不是乘人之危,落井下石;做宣传广告时,抬高自己的同时不要故意贬低对手;互相学习,共同发展,同行前来参观时,热情接待,任其观看、询问;和竞争对手保持融洽的关系,经常上门探访,交流各种经营和商品信息。这样一来,竞争对手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从而形成了一个良好有序的循环模式,并在这种循环模式中得到和平的发展。

    智慧之源

    生意人若要想在市场上拥有很高的占有率,就要一个明确的思路,明确和竞争对手搏杀不是明智之举,相反应联合在一起,在价格、范围等方面达成一定的默契,才能共享其利,共存共荣,皆大欢喜。不争而争、不战而胜才是企业的至高境界。

    用迂回战术中取胜

    鲁迅先生曾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孙子兵法》中说:“军急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军事战争中遇到最难处理的局面时,可把迂回的弯路当成直路,把灾祸变成对自己有利的形势。

    百折不回的精神虽然可嘉,但如果仅能望得见目标,而前面却是一片陡峭的崖壁,没有可以攀缘的路径时,我们最好是换一个方向,绕道而行。为了达到目标,暂时走一条与理想相背驰的路,有时正是智慧的表现。

    毫无疑问,人们都愿走直路,沐浴着和煦的微风,踏着轻快的步伐,踩着平坦的路面,这无疑是一种享受。相反,没有人乐意去走弯路,因为,在一般人眼里,弯路曲折艰险而又浪费时间。然而,山路弯弯,水路弯弯,人生之路亦弯弯,所以喜欢走直路的人要学会绕道而行。

    在一次欧洲篮球锦标赛上,保加利亚队与捷克斯洛伐克队相遇。当比赛只剩下8秒钟时,保加利亚队仅以2分优势领先,按一般比赛规则说来已稳操胜券,但是,那次锦标赛采用的是循环制,保加利亚队必须赢球超过5分才能取胜。可要用仅剩的8秒钟再赢3分绝非易事。

    这时,保加利亚队的教练突然请求暂停。当时许多人认为保加利亚队大势已去,被淘汰是不可避免的,该队教练即使有回天之力,也很难力挽狂澜。然而等到暂停结束比赛继续进行时,球场上出现了一件令众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只见保加利亚队拿球的队员突然运球向自家篮下跑去,并迅速起跳投篮,球应声入网。这时,全场观众目瞪口呆,而全场比赛结束的时间到了。但是,当裁判员宣布双方打成平局需要加时赛时,大家才恍然大悟。保加利亚队这一出人意料之举,为自己创造了一次起死回生的机会。加时赛的结果是保加利亚队赢了6分,如愿以偿地出线了。

    如果保加利亚队坚持以常规打完全场比赛,是很难获得真正的胜利的,而往自家篮筐投球这一招,颇有迂回前进之妙。在一般情况下,按常规办事并不错,但是,当常规已经不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时,就应解放思想,打破常规,善于创新,另辟蹊径。只有这样,才可能化腐朽为神奇,在似乎绝望的困境中寻找到希望,创造出新的生机,取得出人意料的胜利。

    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无路可走的情况时,不妨回过头来绕道而行,便可以找到一条新路。所以世上只有死路没有绝路,而我们之所以往往会感到面对“绝路”,那是因为我们自己把路给走绝了,或者说我们的目光短浅思路狭隘,缺乏了“绕道”迂回的意识。

    也就是说,在与对方的竞争中绕路迂回前进,往往可以在比对方晚出发的情况下,先到达目的地。

    美国硅谷专业公司曾是一个只有几百人的小公司,面对竞争能力强大的半导体器材公司,显然不能在经营项目上一争高低。为此,硅谷专业公司的经理决定避其锋芒,并抓住当时美国“能源供应危机”中节油的这一信息,很快设计出“燃料控制”专用硅片,供汽车制造业使用。在短短5年的时间里,该公司的年销售额就由200万美元猛增到2000万美元,成本则由每件25美元降到4美元。由此可见,虽然经商者寻求的是不断增加盈利,然而经营者在激烈的竞争中每前进一步都会遇到困难,很少有投资者能以单一的经营方式直线发展取胜,因此迂回发展是大多数经商者都走过的相同道路。

    在逆境当中,我们也应有迂回前进的概念,凡事不妨换个角度和思路多想想。世上没有绝对的直路,也没有绝对的弯路。关键是看你怎么走,怎么把弯路走成直路。有了绕道而行的技巧和本领,弯路也成了直路了。

    学会绕道而行,拨开层层云雾,便可见明媚阳光。也许你曾经奋斗过,也许你曾经追求过,但你认定的路上却频频亮起红灯。在你焦急无奈,恨天怨地时,不如绕道而行!

    绕道而行,并不意味着你面对人生的逆境望而却步,也并不意味着放弃,而是在审时度势。绕道而行,不仅是一种生活方法,更是一种豁达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灵活应变的处事理念。大路车多走小路,小路人多爬山坡,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敢于并善于走自己的路,这样你永远不会是一个失败者,而是一个勇于开拓的创新者。

    不要逞匹夫之勇、图一时之快碰壁而归,你完全可以运用你的智慧和耐心,不妨暂时屈就你所不喜欢的职业,你可以暂时应付一下你所讨厌或轻视的人,你可以暂时走进一个黑暗的涵洞,只要你不忘记从它的另一端钻出来,只要你知道这一切都仅仅是过程和方式,而不是你的终极目标,你就用不着灰心和难过,也用不着在乎周围的人怎样批评或嘲笑你。

    法国作家勒农曾说过:“你不要焦急!我们所走的路是一条盘旋曲折的山路,要拐许多弯,兜许多圈子,我们时常觉得好似背向着目标,其实,我们总会越来越接近目标。”的确,我们时常必须把目标放在背后,而耐心地去做披荆斩棘、铺路修桥的艰苦工作;我们时常必须尝试去走很多条看来非常晦暗无望的道路之后,才发现距离目标越来越近了。因此,只要我们记住自己理想的方向,就算多兜几个圈子也不算错误。

    智慧之源

    学会绕道而行,迂回前进,适用于生活中的许多领域。比如当你用一种方法思考一个问题和做一件事情时,如果遇到思路被堵塞之时,不妨另用他法,换个角度去思索,换种方法去尝试,也许你就会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有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遇事要三思而后行

    人们面对的是变化的、运动着的世界,因此,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总会受时间、空间的局限,以至于常常出现因为考虑不周、鲁莽行事而造成损失的情况,所以我们遇事要“三思而后行”。许多矛盾和问题的产生,都是冲动、未经深思熟虑的结果。

    冲动情绪往往是由于对事物及其利弊关系缺乏周密思考引起的,在遇到与自己的主观意向发生冲突的事情时,若能先冷静地想一想,不仓促行事,就会避免冲动,事情的结果也就会大不一样了。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首批“封王”中最年轻的军事将领,在太平天国金田起义之后向金陵进军的途中,石达开均为开路先锋,他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攻城夺镇,所向披靡,号称“石敢当”。在“天京事变”中,他支持洪秀全平定韦昌辉的叛乱,成为洪秀全的首辅大臣。

    但是,就在这之后不久,石达开却独自率领20万大军出走天京,与洪秀全分手,最后在大渡河全军覆灭,他本人亦惨遭清军骆秉章凌迟。

    历史证明石达开带队离开洪秀全这一决策完全错了。石达开虽拥有20万大军,英勇决战江西、浙江、福建等12个省,震撼半个中国,历时7年,表现了高度的坚韧性,但最后仍免不了一败涂地。

    1863年6月11日,石达开部被清军围困在利济堡,石达开决定用自己一人之生命换取全军的安全,这又是他的决策失误。当他的部属知道主帅“决降,多自溃败”时,已溃不成军了。此时,清军又采取措施,把石达开及其部属押送过河,而把他和2000多解甲的战士分开。这一举动,顿使石达开猛醒过来,他意识到诈降计拙,暗自悔恨。

    回顾石达开的失败,在某种程度上源自他的行事鲁莽和自不量力,这种冲动决定了他出走后不可能有什么大的作为。

    当我们在做决定时,常会犯一个老毛病,就是“自不量力”地做一些吃力不讨好甚至“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事情。因此,在面临做出决定时,首先,应先问问自己做这个决定到底是为什么?有什么目的?做此决定会产生何种后果?这样能促使你三思而后行,避免冲动。

    其次,要锻炼自制力,尽力做到处变不惊、宽以待人,不要遇到矛盾就以“兵戎相见”,像个“易燃品”,见火就着。倘若你是个“急性子”,更应学会自我控制,遇事时要学会变“热处理”为“冷处理”,考虑过各个选项的利弊得失后再作决定。

    智慧之源

    做事需三思而行,它与想前想后、犹豫不决是有区别的:想前想后只停滞在事前事后而不行;三思而行则是先想好后才行动,在工作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勤奋可以弥补一切

    百业勤为先。人的一生就是在勤奋与懒惰的斗争中度过的。古人云:勤能补拙。这就是说凡事只要刻苦努力,没有办不到的。大凡世界上的成功人士,他们的一生都是在与懒惰作斗争中取得胜利后才成功的。因此,勤奋应该是我们一生中努力追求的方向和目标。只有勤奋努力,懒惰才会退缩,这样我们才能踏上成功的坦途!

    只要一息尚存,只要“现在就去做”的念头从你的潜意识闪到意识里时,你就要立刻行动。人生最昂贵的代价之一就是:凡事等待明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天永远都不会来,因为来的时候已经是今天。只有今天才是我们生命中最最重要的一天;只有今天才是我们生命唯一可以把握的一天;只有今天才是我们可以用来超越对手,实现目标的一天。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明天,希望永远都在今天,希望就在现在。比尔·盖茨说:“想做的事情,立刻去做!当‘立刻去做’从潜意识中浮现时,立即付诸行动。”从小的事情开始,立即去做!养成习惯,机会出现时,你就能立即行动。

    常有人这么说:“成功开始于想法”。但是只有想法,却没有付出行动,想法永远都只是想法,不会成为现实。一个业务员要成功,必须拜访无数的客户。如果不知道顶尖的业务员一天拜访多少个客户,那么你就没有成功的机会;如果你无法付出类似顶尖业务员所做的努力,你就无法提高成绩。成功的人永远比一般人做得更多。当一般人放弃的时候,成功的业务员会找寻下一位顾客;当顾客拒绝他的时候,他会去找寻如何自我改进的方法,以及顾客不购买的原因。他们永远都在不断地改善自己的行为、态度、举止和自己的人格,他们总是在探索顾客的追求,以期下一步活动会产生更大的行动力,满足顾客的一些需求——他们永远在行动中。

    相比之下,有些人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不学习、不创造,每天都在抱怨、麻木、颓废中度过。他们哪来收获呢?一个成功者从来不拖延,也不会等到“有朝一日”再去行动,而是今天就动手去干。他们忙忙碌碌,尽其所能干了一天之后,第二天照样接着去干,不断地行动,直到成功。有些人总是喋喋不休地大说特谈他以前错过了多么好的成功机会,或者正在“打算”将来干多么大的事业。失败者总是考虑他的那些:“假若如何如何,我就会……”所以总是以失败告终。怨天尤人不会改变命运,只会耽误我们的时间,使我们没有时间去争取成功。幸运不是偶然的,只要勤奋工作,专心致志去做好你现在的工作,坚持下去直到把事情做好,便能迎来成功的硕果。

    先从小事上练习“现在就去做”,这样你很快便会养成一种强而有力的习惯,在紧要关头或有机会时便会“立刻掌握”。如果你有个电话应该打,可是你总是拖拖拉拉,而事实上你已经一拖再拖。如果这时那句“现在就去做”从你的潜意识里闪到意识里:“快打呀!”你就该毫不迟疑地开始行动。或者,你把闹钟定在早上6点,可是当闹钟响起时,你却觉得睡意正浓,于是干脆把闹铃关掉,倒头再睡。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你就会养成万事拖沓的习惯;如果正好相反,你听见闹铃然后条件反射似的从床上立刻爬起来,那么你就真的战胜了人性的弱点,长期坚持下去,你就会养成“现在就去做”的习惯。

    革命先驱李大钊曾经说过:“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唯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有辉煌的梦,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为自己的人生书写辉煌,这是为什么呢?当然,其中的原因很多很复杂,也许很难一下说得清。但是,行动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因素,没有行动就没有成功,更不可能有辉煌。有的少年朋友想得很多、很绚丽,却不爱把这些想法与行动结合起来。结果,美丽的梦幻成了肥皂泡,一触即破,自己也成了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庸才。事实上,每一位成才者都为自己的梦付出过艰辛的劳动。徐悲鸿的画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他那勾勒得栩栩如生、呼之即出的《奔马图》成为现代美术史上的珍品,无疑他是成功的;钱学森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理论奠基人,被选进《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录》,无疑,他的一生也是相当辉煌的。但是,你知道为了这份辉煌,他们付出了多少劳动吗?徐悲鸿花了三十年来临摹中外名家大作!钱学森整整用了二十余年的时间来精通数学、物理学、空气动力学、系统工程学等理论。无数个春夏秋冬,数不清的清晨和黄昏,他们都在行动着,为理想而作。著名成功学家陈安之的讲座好多人都听过,他曾经讲了行动对于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意义的不可取代性。如果你不敢行动,不想行动,不愿意去行动,那么你就没有办法知道成功的秘诀。所以凡事立刻行动、马上行动、现在就去做,千万不要放弃你现在任何一个念头。一个比失败更严重的问题,一个比不负责任还要严重的问题,一个人不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行动力、凡事拖延。通常成功者有了想法就马上行动,而一个拖沓的人却选择:“明天再做”、“后天再做”、“我先睡觉”、“让我休息一下”、“我先喝一杯咖啡”、“我资料还没有整理好”……他总是有一些借口来劝服自己为什么现在不能行动。

    任何成功人士都了解立即行动的重要性,下决定一次就足够,但是行动一定要很多次。别人之所以会比你成功,因为他行动的次数比你多。我们知道,路需要一步步地去走,饭需要一口口地去吃,纵使你有再灿烂的梦,也需要从迈步开始。如果你已经发现了自己的目标,有了自己的梦,那么就从现在开始行动吧。

    智慧之源

    成功的路有千条万条,但是有一条却是每一个成才者的必经之路。这就是行动,行动胜于一切。没有行动,一切言词都是空洞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