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哲学 生活小哲理-志向法则:人生的风向标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人生的意义何在?活着究竟又是为了什么?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人们心中的答案就是志向,就是奋斗的目标。定好人生的风向标,向着理想前行,你将会实现你的目标。

    立志是成功的前提

    人生大哲学

    立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工作随着志向走,成功随着工作来,这是一定的规律。

    ——巴斯德

    几乎所有的成功者和伟人都很早立下远大志向。这是因为,一个人的志向的确能够决定这个人的未来,远大坚定的志向就像一块磁石吸引着你走向成功,让成功离自己越来越近。

    孟子认为一个人最主要的问题是立志。齐国王子垫问孟子:“士何事?”孟子日:“尚志。”意思是使自己志向高尚。王子垫又问:“何谓尚志?”孟子回答说:“仁义而已矣。”在孟子看来,“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可见孟子同孔子一样,要求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宏伟的目标。

    立志就是确立目的和理想,树立前进的方向,坚定前进的信心。志向和理想就好像是海上航行时的灯塔,沙漠中行进时的罗盘,我们人生的方向和动力完全来源于自己的目标和志向。

    立志是成功的前提,大部分成功者都有明确的目标。哈佛大学曾做过一项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调查的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大学毕业生。其中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25年后,研究人员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3%的人,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10%的人,短期目标不断得到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剩下的27%,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基本上大部分成功者,在他们达到成功以前,都预先有了自己的目标。因为他们在早期就开始对自己的人生作出了规划,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知道方向的重要性。没有方向,千里马也只能围绕着磨盘打转;没有方向,万吨巨轮也只有在旋涡中徘徊;没有方向,奋飞的雄鹰也只能够在天空无奈地盘旋。

    1952年,福劳伦斯·凯德维克游了英吉利海峡一个来回。之后,她为自己设定了一个新目标,那就是横渡宽达21英里的卡特里那海峡!她出发的那天早晨天气寒冷而且有大雾,跟随的船只撞上了鲨鱼,而水又冰冷彻骨。当她靠近海岸的时候,海上起了大雾。她看不清前方,而且疲惫不堪,冷得直打哆嗦。尽管教练和她母亲都使劲给她加油,让她不要放弃继续往前游,但她还是放弃了。

    当她上船之后,一位记者走过来问她:“你为什么不游了?”她回答说:“我看不到岸,只能看到雾。”当福劳伦斯再次准备横渡海峡时,天气和第一次时一样寒冷而且有雾,尽管如此,她还是成功地渡过了卡特里那海峡。与第一次不同的是在她到达彼岸之前,她已经在头脑中形成了对岸的意象!而且,她坚信第二次一定能渡过去,她实际上比男子记录还提前了两个小时。

    立志是成功的前提,立定了志向就是有了主心骨,就不会懵懵懂懂,就不会东倒西歪,于是人生也就有了意义,有了价值。虽然这意义与价值都是我们自己赋予的,但于人生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没有志向的人,也就不知道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究竟在哪里,活着也就是活着而已。他没有什么原则需要坚持,也没有什么方向需要遵循,人东则东,人西则西,随波逐流,浑浑噩噩,他对生活没有什么探求,也没有什么反思。西方的哲人说:“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所以,立志是人:生的头等大事,无志则无灵魂。一个志向坚定的人,无论遭受到什么样的横逆和挫折,他的精神永远不倒。只要机遇一来,他总会成就一番事业,这番事业也许跟他原来的设想完全不一样,但一定有所成就,即成就了他的自我。这样的人不一定是伟人,但却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对一个年轻人,立志有格外的意义,“少有大志”者,多半都有所成就,至少是一个生活得精彩的人。

    奥伦索·辛普森是个生长在旧金山贫民区的小男孩,因为从小营养不良而患有软骨癌,在6岁时双腿变形成弓字形,而小腿更是严重萎缩。

    然而在他幼小的心灵里,一直藏着一个没人相信会实现的梦,除了他自己,那就是有一天要成为美式橄榄球的全能队员。他是传奇人物吉姆.布朗的球迷,每当吉姆所属的克里夫兰布朗斯队和旧金山四九人队在旧金山比赛时,奥伦索·辛普森便不顾双腿不便,一跛一跛地到球场去为心中的偶像加油。由于他穷得买不起票,所以只能够等到全场比赛快结束时,从工作人员打开的大门溜进去,欣赏最后剩下的几分钟。

    13岁时,有一次他在布朗斯队和四九人队比赛之后,在一家冰淇淋店里终于有机会和心中的偶像面对面接触,那是他多年来所期望的一刻。

    他大大方方地走到这位大明星的跟前,大声说道:“布朗先生,我是你最忠实的球迷!”吉姆·布朗和气地向他说了声谢谢,他接着又说道:“布朗先生,你晓得一件事吗?”吉姆转过头来问道:“小朋友,请问什么事呢?”他以自豪的神态说道:“我记得你所创下的每一项记录。”吉姆.布朗十分开心地笑了,然后说道:“真不简单。”这时奥伦索·辛普森挺了挺胸膛,眼睛闪烁着光芒,充满自信地说道:“布朗先生,有一天我要打破你所创下的每一项记录。”

    听完小男孩的话,这位美式橄榄球明星微笑着对他说道:“好大的口气,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小男孩得意地笑了,说:“奥伦索,先生,我的名字叫奥伦索·辛普森,大家都管我叫奥伦。”

    奥伦索·辛普森没有食言,多年以后,在美式橄榄球场上他打破了吉姆·布朗的所有记录,并且创造了新的纪录。人生所能到达的高度,取决于你自己心中目标的高度,人生价值的大小,要用自己的梦想和行动去衡量。

    做人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志。庸人之所以平庸,大都不是因为低能,而是因为无志。人因为梦想而伟大。人生不能没有志向,志向是生活的路标。俗话说:“路不在远,有志则行。”否则就会迷失方向。理想是人生的灯塔,生活的太阳,成功的前提。

    生活小哲理:

    立志是成功的前提,也是成功人生第一要事。让我们及早立志,为人生画好蓝图,相信未来会十分美好。

    鸿鹄之志在我心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史记》

    志向是人生的理想,即人生的目标和方向,不过,志向和理想也有细微的差别。理想专指人生的目标、方向,志向除指目标、方向之外,还包括为达到目标的决心和勇气。理想必须变成志向,否则就是空想、幻想。志向来源于理想,但在人生哲学的意义上,对于成功来说,志向远比理想有价值,因为志向意味着持久的决心,意味着意志的坚强作用;而理想意味着任意的想象,意味着主观的美好,也意味着意志的软弱。

    这不仅仅是语词的不同,这更会导致行为的不同。人穷志短常见,不足为怪;人穷志远罕见,难能可贵。

    人生当立志。无志则人难做,事难成。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人,都被生活的重担压得很累,如同一块巨石压身,喘不过气来。的确,我们的生活太沉重了,身心常有疲惫之感,但是又不能不为自己的前途静下心来,去寻找出路。也许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唉,我的出路何在呀?我都熬到这样的年龄了,怎么还是没有希望。”叹息是没有用的,唯有挺着腰杆寻找出路才可能有最大的希望,才是硬道理。

    不管你是谁,都免不了在探索自己的人生出路中寻找到准确的人生目标。这是对自己也是对生命的负责!人生之所以迷茫,归根结底主要是没有远大的志向和为之奋斗的明确目标。没有人生的目标,只会停留在原地。没有远大的志向,只会变得慵懒,只能听天由命,叹息茫然。

    想不让机会就这样溜走,不叫青春就这样逝去,只有靠志向和理想冲出迷茫的漩涡,崭新的人生之页将会为你从这里掀开。

    要想成功,就要立下鸿鹄之志,树立明确的目标。人生如同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船,有时会辨不清方向,感到迷茫,这是因为我们不能一下子看到目的地,有偏离方向的危险。所以,志向与目标会给我们的人生指明目的,指引方向。

    在人的一生中,除了年幼无知的童年时期外,其他每个不同的成长发展阶段都与立志有很大的关系。简而言之,青少年求学阶段,尤其是大学时期,是人生志向的确立时期;中年工作阶段,是人生志向的实现时期;老年休息阶段,是对人生志向的回顾与检查时期。由此看来,立志不是人生各个时期中不可或缺的事,这是值得青年们深思的。

    一个没有目标的人就像一艘没有舵的船,永远漂流不定,只会到达失望、失败和丧气的海滩。成功者总是那些有目标的人,鲜花和荣誉从来不会降临到那些无头苍蝇一样在人生之旅中四处碰壁的人头上。

    聪明的人,有理想、有追求、有上进心的人,一定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他懂得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因而他的所有的努力,从整体上说都能围绕着一个比较长远的目标进行,他知道自己怎样做是正确的、有用的。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也就产生了前进的动力。因而目标不仅是奋斗的方向,更是一种对自己的鞭策。有了目标,就有了热情,有了积极性.有了使命感和成就感。有明确目标的人,会感到自己心里很踏实,生活得很充实,注意力也会神奇地集中起来,不再被许多繁杂的事所干扰,干什么事都显得成竹在胸。

    中国历史上流传着许多立大志、成大业的故事。下面举《史记》、《后汉书》中的两则:《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日:‘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日:‘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日:‘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后汉书·班梁(班超、梁懂)列传》记载:班超随兄移居洛阳后,“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日:‘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日:‘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这两则故事的情节大体相似。陈涉当雇工为生,班超帮公家抄书维持生活。他们都不安于贫困,立志要干一番事业,又都受到周围人的嘲笑。后来,陈涉揭竿而起,自立为陈王,成为著名的农民革命领袖,完成了亡秦的事业。班超投笔从戎,率三十六骑出使西域,打通了西汉末年阻塞了几十年的丝绸之路,被汉明帝封为定远侯。这两个人都因为立大志,成大业,而名彪青史。如果他们没有大志,就只能一辈子当雇工和抄书匠了。

    故人生的成就由志向而来。强者与弱者,奋起与沉沦,卓越与平庸,都是由于志向、理想的差别。强者为实现理想而奋起,取得卓越的成就。

    弱者因为失去生活目标而沉沦,碌碌无为,平庸一生。

    慢慢人生路,让我们立下鸿鹄之志,盖起自己成功人生的辉煌大厦吧!始终坚信“有志者,事竟成”,誓做一名时代坚定的开拓者,为成就辉煌的人生而努力吧!

    生活小哲理:

    无论生活的压力多么巨大,心中都要立下鸿鹄之志,它是前进的动力,催人奋进。当你有朝一日功成名就之时,你定会发现当初立下的雄心壮志是多么的重要。

    立志是成功的动力

    人生大哲学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

    ——巴斯德

    志向就像深深地埋藏在土壤里的一粒种子。这粒种子经过岁月的历练,以它顽强的意志破土而出,萌发出幼嫩的芽。它生出的根深深地扎根于土壤。不管经历狂风还是暴雨,这粒种子都不会改变它生长的位置,仍然坚毅地生长着,最终长出茁壮的枝干,成为一株傲然挺立的植物。

    所以,立志就会找到你生命的一个起点,促使你追寻生命中辉煌的终点。

    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这里的志,是大志,是雄心壮志,是崇高的理想,是成功的动力。志向作为一种价值目标,它能够激发人们的意志和激情,产生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励人们以积极、主动、顽强的精神投身于生活、工作,有远大志向的人才能对人生抱有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乐观态度,才能对工作抱有无限的热忱。立志、工作、成功,这是人类活动的三大环节,是事业发展的规律。

    立志是踏入事业大门的开始,勤于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成功在等待着你。因此,立志是事业成功的前提和关键。有多大的志向,就会有多大的成就。没有什么是想不到的,只有做不到。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志向,很可能就能有什么样的事业。

    迪丽拜尔·托乎提是新疆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极端环境下微生物资源和嗜盐嗜碱菌的研究。迪丽拜尔·托乎提曾说过:“我希望能在有生之年走遍新疆的盐湖,查清其中的每一种菌群,这样生命也就没有虚度。”由于工作需要她经常去外地,一年只有半年在家里,快要考大学的大女儿埋怨说:“你怎么就不能像别人的妈妈一样照顾家照顾孩子呢?”上中学时,因为一位生物老师的影响,她没有遵从体弱多病的母亲希望家里能有个医生的想法,而把自己的人生风向标定在了生物学上。这个选择使她顶着40多度的酷暑出现在艾丁湖畔,走几步就陷在泥里。学校的司机对她说:“这不是女人干的活。”也是这个选择,让她发现并鉴定出3株过去无人所知的嗜盐菌新种,使她成为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的副研究员,主持承担起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她参加国家“八五”攻关课题时发表的论文,2000年被世界六大检索系统收录。

    立志是事业成功的动力。“有志者,事竟成”就是这个道理。高尔基说过:志在顶峰的人,决不会留恋半山腰的奇花异草而停止攀登的步伐。

    古今中外许多历史名人在立志上为我们作出了榜样: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励精图治、卧薪尝胆,二十年如一日,终于在公元前473年打败了吴国成为春秋末期的霸主。

    激励了新中国几代人成长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的理想是“为人类解放而进行斗争”。

    马克思从小立志为全人类谋幸福,他用毕生精力为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一生,成为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和导师。

    北宋时期,在金兵入侵的动乱年代里,民族英雄岳飞立下了“还我河山”的壮志,促使他率军屡败金兵,并且一生矢志不渝,建有大功,留下了千古美名。

    项羽从小就立下了指挥干军万马的志向,促使他认真研习兵法,最终成为秦末起义的领袖之一。

    陈景润上中学时,就立下了征服哥德巴赫猜想的志向,促使他拼命积累知识,奋力地演算难题,最终用自己的智慧和意志的合力,摘取了数学王冠上的明珠。

    这些走在生命巅峰的人,无不立志。立志给予了他们生活的目标,立志给予了他们前进的动力。

    相反,如果人不立定志向,即使处在事业发展的最佳时期,也会重重地跌入失败的深渊。

    唐朝的“开元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珠穆朗玛峰”,然而其后期李隆基无大志,只知贪图享乐,不理国事,导致了唐王朝的衰落。

    英国大科学家牛顿,不仅创立了众所周知的经典力学体系,而且在数学和天文学方面也作出了重大贡献。就在他事业如日中天时,他失去了再向科学进军的志向,转而钻研神学,在科学上取得重大成果的他从此一无所获。

    有志者,事竟成;无志者,一事无成。立志是事业成功的动力。是雏鹰总想搏击长空,是花蕾总想吐露芬芳。所以要想成功,必须立定一个远大的志向,并为之不断奋斗。

    雄心壮志就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是海面上的一盏明灯。它会告诉我们生活的意义所在,即使在灯红酒绿、喧闹混杂的环境中,我们也不会迷失方向。因为一个有坚定志向的人会为理想不懈地努力。有志者即使经历无数次失败,也会执著于自己的志向,收获累累硕果。

    立志是成功的动力,有了动力,就能为实现目标而艰苦奋斗。立志,就会有毅力,就会为成功不懈努力并持之以恒。无志不可取,有志为雄杰。让我们以旺盛的精力和火焰般的热情,早立大志,早日成功。

    生活小哲理:

    立志是成功的动力,一个志向,一个目标,一个美好的愿望,都是你进步的阶梯,成功的动力。让我们及早树立人生大志,确定奋斗目标,在为之努力的过程中感受生命的艰辛,体会成功的喜悦。

    扬起理想的风帆

    青年啊!你们临开始活动之前,应该定定方向。

    譬如航海远行的人,必先定一个目的地,中途的指针,只是指着这个方向走,才能有到达目的地的一天。若是方向不定,随风飘转,恐永无达到的日子。

    ——李大钊

    茫茫沙漠中,一株仙人掌在酷热的大阳下昂首挺立,丝毫不惧阳光的毒辣;无限的海洋中,一片孤帆在起伏的海浪上翱翔,丝毫不怕海浪的喧啸;漫漫黑夜中,一点火焰在死寂的黑暗中燃烧,丝毫不畏惧黑暗的吞噬……为了自己的理想,在四面楚歌之下,依然竭力挣扎。即使希望是多么渺小,无论最后的结果是好是差,只要心中充满对生活的期望,对目标的追求以及对自己的信仰,那么彩虹将在风雨之后悬挂,云海将在攀登之后呈现……成功将在努力之后拥有。

    理想是生命的源泉,因为有了理想才有目标,所以使生命充满了动力、活力。当你心中充满理想,那你一定会勇敢地、满怀信心地扬起人生的风帆,踏上人生的航程。

    航程中暗礁遍布,理想的彼岸遥远渺茫,此刻,船会怎样,会被波涛骇浪所摧毁呢?还是冷眼侧畔沉舟,藐视一切阻碍?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当你展开人生的画卷,大幅空白的画面尽待精心构想。用青春的热血为画卷增添亮度,让拼搏付出了自己的青春而无怨无悔,让理想的翅膀更加雄厚有力,让生命更加丰富多彩。

    理想也许遥远,但没有理想的人,会离这个世界越来越远。一个没有理想的人,就像大海中一条无舵的小船,随波而流。假如你没有理想,那么你将怎么度过你的日子?你将失去奋斗的目标,让自己碌碌无为度过此生,你将失去拼搏的动力和方向。年轻人是未来的希望,朝气蓬勃,对未来充满幻想,他们发散青春的气息,心中拥有许许多多伟大的理想,他们为了理想而奋斗、拼搏,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梦想成真。

    理想就像指南针,当你迷失了方向时他会为你指明方向。在一百多年前,一位穷苦的牧兰人带着他的孩子来到一个山坡上,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的头顶上飞过,并很快消失在远方。牧羊人的小儿子问父亲:“大雁要飞往哪里?”牧羊人说:“他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过寒冷的冬天。”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地说:“要是我们也能像那样飞起来该多好呀!”牧羊人沉默了一会儿对两个儿子说:“只要你们想,你们也能飞起来。”两个儿子试了试,都没有飞起来,他们用怀疑的目光看着父亲。牧羊人却肯定地说:“只有插上理想的翅膀,树立了坚定的目标,才可以飞向你们想去的地方。”两个儿子牢牢记住了父亲的话,并一直向目标努力着,奋斗着。后来,他们果然飞了起来,因为他们发明了飞机。他们就是美国著名的莱特兄弟。

    理想,其实是一个人最大最高欲望的高度集中、浓缩、延伸与升华;是人生为之终生奋斗、拼搏、努力争取实现的终极目标。轻而易举、唾手可得的绝不是理想,那只是人生存所必需的需求、欲望。只有那些经过夜以继日、长期奋斗拼搏、呕心沥血、孜孜不倦的苦苦追求,方能得以实现的宏大而重要的人生目标,才算真正的理想。理想,其层次远高于欲望,如果理想是蓝天上飞翔的雄鹰,欲望则是地面一只翻飞的蜻蜓;理想的质量,远重于欲望,如果理想是耸入云天的珠穆朗玛峰,欲望则是浩瀚沙漠里的一粒黄沙。

    一个人一生事业成就的大小,一般说来会受到机遇、素质、理想的制约,过高的脱离实际的理想,极难获得成功,成为美丽的海市蜃楼;过低的理想虽然容易成功,期望值过低,其成果自然过小,成为唾手易得的小胜;只有那些与客观条件、自身条件相宜的理想,经过努力奋斗,最终才有望获得成功。

    在浩瀚的大海中航行,迷失方向,水手将葬身海底;在茫茫的戈壁中跋涉,迷失方向,旅者将暴尸荒野;在无边的探索中寻找希望之光,迷失方向,你将会与成功擦肩而过,抱憾终生。只有启程,才会到达理想和目的地,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

    只有追求,才会品味堂堂正正的人生。所以,让我们扬起理想的风帆,向着光明的彼岸前行,小心地避开航程中浅滩暗礁,相信欢庆成功的那刻就在不远的将来。

    生活小哲理:

    扬起理想的风帆,向着未来缓缓航行,航程中的挫折与挑战是一个又一个难忘的经历与过程,不要失去信心,不断磨炼自己、提升自己,终会到达理想的彼岸。

    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

    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

    ——秋瑾

    秋瑾原名秋闺j堇,字璇卿,后改名竞雄,又称鉴湖女侠,祖籍浙江山阴,出生于福建厦门。秋瑾的家庭封建气味很浓。她的爷爷、爸爸都做过官,张嘴闭嘴离不开封建礼教的陈词滥调。秋瑾长到十四五岁时,就已有志有才,很喜欢看有关梁红玉、穆桂英等女英雄的故事书,决心像她们那样为女子争光。

    有一天,秋瑾的表姐妹随大人来玩,交谈起来,姐妹们都恨自己是个女孩子,没地位,没自由,好像笼子里的小鸟。秋瑾越听越觉不平,愤愤地说:“女子的聪明才智不一定比男子差,只是因为女子没有机会读书,缺乏独立谋生的本领,依靠男人吃饭,才受欺侮。我们应该立志图强。”这句话表现出了秋瑾的崇高志向。

    秋瑾的名言“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意思是说流水如果碰到了暗礁就会发出激荡的声音;人如果激发自己的志向,胸怀大志,就能干一番大事业。

    志向作为一种价值目标,它能够激发人们的意志和激情,产生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励人们以积极、主动、顽强的精神投身于生活、工作,只有有远大志向的人才能对人生抱有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乐观态度,才能对工作抱有无限的热忱。立志、工作、成功,这是人类活动的三大环节,是事业发展的规律。

    一项持续30余年,跟踪上万名英国人生活的调查显示,志向远大的孩子成人后事业更成功。英国教育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分析了被调查对象在11岁时写的展望自己未来的短文,然后将短文内容与作者42岁时的实际情况相比较。分析显示,即使孩子家境贫穷或能力不那么强,在小学毕业时如果志向远大,长大后从事专业技术职业的几率就大得多,哪怕实际从事的未必是他们当年梦想的那一种职业。

    由此可见,远大的志向是激励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并善于激励自己,成功也就不再遥远。激励使人产生一股内在的强大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人人都需要激励,激励的力量大得惊人。

    伟大的志向是需要不断激励的。生命的成长、人生的成功总离不开与困难和挫折作斗争,要使自己的志向之火永不熄灭,必须不断添加能源,不断进行激励。要善于进行自我激励,从而不断激发自己的雄心壮志。那么,如何进行自我激励呢?

    第一,不断调高目标。许多人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因为他们的主要目标太小而且太模糊不清,使自己失去动力。如果你的主要目标不能激发你的想象力,目标的实现就会遥遥无期。因此,真正能激励你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而当你实现目标后,继续提高你的期望值,调高目标,你则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第二,加强紧迫感。20世纪作家阿耐斯曾写道:“沉溺生活的人没有死的恐惧。”自以为长命百岁无益于你享受人生。然而,大多数人对此视而不见,假装自己的生命会绵延无绝。唯有心血来潮的那天,我们才会筹划大事业,将我们的目标和梦想寄托在丹尼斯称之为“虚幻岛”的汪洋大海之中。因此,适当增强紧迫感,会更好地激发你的志向。

    第三,直面困难。真正的运动员总是盼望比赛。如果把困难看做对自己的诅咒,就很难在生活中找到动力。如果学会了把握困难带来的机遇,你自然会动力陡生。

    第四,战胜恐惧。世上最秘而不宣的秘密是,战胜恐惧后迎来的是某种安全有益的东西。哪怕克服的是小小的恐惧,也会增强你对创造自己生活能力的信心。如果一味想避开恐惧,它们会像疯狗一样对我们穷追不舍。此时,最可怕的莫过于双眼一闭假装它们不存在。

    第五,作好调整计划。实现目标的道路绝不是坦途。它总是呈现出一条波浪线,有起也有落。但你可以安排自己的休整点。即使你现在感觉不错,也要作好调整计划,这才是明智之举。在自己的事业波峰时,要给自己安排休整点,安排出一大段时间让自己隐退一下,即使是离开自己爱的工作也要如此。只有这样,在你重新投入工作时才能更富激情。

    第六,立足现在。锻炼自己即刻行动的能力。充分利用对现时的认知力。不要沉浸在过去,也不要沉溺于未来,要着眼于今天。当然要有梦想、筹划和制订创造目标的时间。不过,这一切就绪后,一定要学会脚踏实地、注重眼前的行动。要把整个生命凝聚在此时此刻。

    第七,敢于竞争。竞争给了我们宝贵的经验,无论你多么出色,总会人外有人。所以你需要学会谦虚。努力胜过别人,能使自己更深地认识自己;努力胜过别人,便在生活中加入了竞争“游戏”。不管在哪里,都要参与竞争,而且总要满怀快乐的心情。要明白最终超越别人远没有超越自己更重要。

    第八,自我反省。大多数人通过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和看法来看自己。

    获得别人对自己的反映很不错,尤其正面反馈。但是,仅凭别人的一面之词,把自己的个人形象建立在别人身上,就会面临严重束缚自己的危险。因此,只把这些溢美之词当做自己生活中的点缀。人生的棋局该由自己来摆。不要从别人身上找寻自己,应该经常自省并塑造自我。

    第九,正视危机。危机能激发我们竭尽全力。无视这种现象,我们往往会愚蠢地创造一种追求舒适的生活,努力设计各种越来越轻松的生活方式,使自己生活得风平浪静。当然,我们不必坐等危机或悲剧的到来。从内心挑战自我是我们生命力量的源泉。

    第十,敢于犯错。有时候我们不做一件事,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握做好。我们感到自己“状态不佳”或精力不足时,往往会把必须做的事放在一边。你可不要这样。如果有些事你知道需要做却又提不起劲,尽管去做,不要怕犯错。给自己一点自嘲式幽默,抱一种打趣的心情来对待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一旦做起来了尽管乐在其中。

    生活小哲学:

    每个人都有志向,成功者善于激励自己,不停地向着目标前进;失败者则懒惰、不思进取,他们不想也不会激励自己,因此常常感觉度日如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