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你的第六感-冥想境界妙不可言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在上篇介绍我的心灵感应实例和直觉实例的时候,多次提到过冥想。什么是冥想?冥想对激活第六感有何重大作用?

    冥想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为了便于训练第六感,我根据自己的体会,参考有关学者的观点,姑且给冥想下这样一个通俗的定义:所谓冥想就是暂时停止理性思考,暂时忘掉烦恼、忧虑等一切不愉快之事,集中注意力,专心想(回想、遐想、幻想、想象)能使自己感到愉悦、安详之事。

    冥想源于古印度的瑜伽冥想术。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瑜伽源于古印度文化,距今已经有7000多年的历史。瑜伽原本是古印度人模仿一些动物创造的一种祛病健身术。瑜伽发源印度北部的喜马拉雅山麓地带,古印度人发现一些动物天生具有治疗、放松或保持头脑清醒的方法,患病时能不经任何治疗而自然痊愈。于是古印度人根据对一些动物的观察、模仿、体验,创造出了有祛病健身功效的瑜伽冥想术。瑜伽冥想的真义是把心、意、灵完全专注在原始之初之中。

    瑜伽冥想术后来成为印度各种宗教的修行术,佛教的禅坐冥想就是来源于瑜伽冥想术。冥想被各种宗教利用后,变得越来越神化,越来越晦涩。而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西方对冥想体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挖掘,使其告别被宗教神化、晦涩的背景,通过简单的练习,即可帮助人们告别负面情绪,调整心态,训练右脑,激活第六感。

    我姥姥无意中不自觉地训练我的第六感的第二种方法就是冥想。1972年冬天,我姥姥到我家住了一段时间。有一天只有我和姥姥在家里,姥姥在炕上禅坐,我观察了一会姥姥的表情,问她:“姥姥,你以前告诉我在禅坐的时候什么也不想,我发现你的表情经常变化,有时候还笑眯眯的,你肯定在想什么事。”姥姥告诉我,那是佛教中的冥想,说冥想就是专心想自己喜欢的好事,不想坏事,还给我讲了一些冥想的好处。姥姥还给我讲了一个冥想的佛教故事。姥姥说佛祖原来是常人,佛祖是在一个树下冥想了七七四十九天才变成了普度众生的大佛。姥姥最后对我说:“你今后盘坐的时候也可以冥想,冥想能让你感到很得劲,还能让你的头脑越来越聪明,你愿意冥想,我现在就教你,你马上就学会了。”我说:“冥想不就是专心想自己喜欢的好事吗?还用你教我了?你喜欢的好事,我不一定喜欢。”姥姥说:“冥想也有些门道,不教不行。”门道是当地土话,就是方法、窍门的意思。我立即说:“那你赶紧教我冥想的门道吧!”我根据姥姥教我的冥想门道立即尝试,冥想了三天,每天冥想一个多小时以上,但是没有特别好的感觉,姥姥鼓励我要继续坚持。我在练了一个多星期后果然有好的感觉了,我感觉冥想过程中和冥想之后很舒服、很愉快,而且冥想后还感到头脑特别清醒,于是我经常冥想,于是又养成了终生冥想的习惯。

    其实姥姥教我的冥想要领仅有两点:①盘腿而坐,进入静坐状态。②轻松、自然地慢呼吸,专心想喜欢的好事。

    我在研究第六感后才明白,冥想也是训练、保持第六感的最好的方法之一。原来,冥想也是让我从童年时代起不自觉地长期训练了右脑,训练了第六感。我爸的右脑比较发达,但他没有灵敏的第六感(特别是直觉),我认为其中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没有养成冥想的习惯,因为冥想对训练、保持第六感也特别重要!

    许多脑科学家认识到了冥想的好处,用现代科学方法对冥想进行了深度研究,并身体力行,大力推广。从脑科学的角度看,冥想就是停止理性的大脑皮质作用,而使自律神经呈现活跃状态。简单说,就是停止意识对外的一切活动,而达到“忘我之境”的一种心灵自律行为。这不是要消灭意识,而是在意识十分清醒的状态下,让潜在意识的活动更加敏锐与活跃。当人进入冥想状态时,支配理性思考的左脑会得到休息,而支配本能的右脑会变得活跃。身心会呈现安宁、舒适、愉悦的感觉。想象力会活跃起来,判断力、理解力、洞察力都会大幅提高,灵感可能随时产生,直觉会变得很灵敏。另外,在大学时代冥想对我的右脑的恢复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科学研究证实,类似静坐,在冥想状态中,人体内的“压力荷尔蒙”也会减少,而“快乐荷尔蒙”也会增多。经常通过冥想也会减少“压力荷尔蒙”,也就等于有效缓解了学习、工作、思想等压力。

    实际上,冥想也是早期人类休养体力和精神的一种有效方式。动物的第六感之所以都很灵敏,根本原因就是动物经常冥想,冥想是动物的一种生活习性。六七十年代我家在五莲农村时,养过鸡、鸭、兔、猪、狗、猫。动物主要时间是吃、运动、睡觉、冥想。2012年,我家养了两只巴西龟,巴西龟吃食很猛很快,仅几秒钟,其他时间不是睡觉,就是冥想。在冬眠期4个月左右,不吃食,只睡觉、冥想。龟是第六感很灵敏的动物之一,能准确预感地震、洪水等天灾。我想,龟的很灵敏的第六感是来自于长时间冥想。事实上,在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原始人(早期人类)与现在的猿类群居哺乳动物没有明显的区别,生活的唯一目的就是满足食欲和性欲。食欲和性欲得到了满足就优哉游哉了,优哉游哉了就会像很多动物一样冥想。原始人的大脑比普通动物发达得多,所以冥想的内容更丰富,所以第六感更灵敏,所以第六感的预警本领更高,所以促进了人类的繁衍。冥想进一步促进了右脑发达,也促进了人类进一步进化,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出现了相对剩余产品,对剩余产品的不公平分配导致了私有制的产生。私有制的产生使人类的心思复杂化,争权夺利、争名夺利、钩心斗角、尔虞我诈,等等。于是很多人食欲和性欲得到了满足之后不再优哉游哉了,而是挖空心思争夺各种利益。穷人挖空心思想成为富人,富人挖空心思想保持富贵。被统治者挖空心思想成为统治者,统治者挖空心思维持统治。正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意思是说,普天之下芸芸众生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劳累奔波。于是大多数挖空心思争名夺利的人放弃了冥想,也丢失了第六感。极少数淡泊名利的豁达的人依然保持了冥想的原始习性,所以也保持了第六感的原始本能。丢失了第六感的原始本能的一些古印度人又模仿动物重新学会了冥想,并有意训练冥想,所以又体会到了冥想的好处。通俗地说,有意训练冥想实质上与静坐类似,就是暂时抑制人类的左脑的理性思维,回归到动物的原始本能状态,所以开启了原始本能第六感的大门,也就是激活了第六感。因为冥想本身就是右脑的技能,所以长期坚持冥想就是训练右脑,就是训练、保持第六感。

    我发现有些人把冥想复杂化、神秘化,这是故弄玄虚。冥想其实简单得很,只要放松你的整个身体(特别是大脑),集中你的注意力,专心想你喜欢的好事,宁静、安详地呼吸10~20分钟就可以了。因为冥想原本是古印度人模仿动物创造的,所以冥想没有必要复杂化、神秘化,也根本不需要有特别的悟性,只要有耐心,只要能持之以恒,只要养成习惯,那就大功告成了。

    还有人误认为只有像佛教徒那样瞑目禅坐才是冥想状态,甚至还专门为冥想设立了所谓的许多规范,实际上不同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随时随地进入冥想状态。我小时候(初中前)经常凝视着大自然中的某一种动物或某一种植物或某一种景象冥想。例如,蚂蚁搬家、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木争荣、百花竞秀、秋雨绵绵、大雪纷飞、日出日落、蓝天白云、皓月当空、繁星璀璨等自然景象都常令我心醉神迷。我还经常凝视着五彩缤纷的朝霞或晚霞冥想,我把五彩缤纷、多姿多态的朝霞或晚霞尽情地想象成各种形象……我在研究第六感后才明白,事实上,我小时候的这些与大自然有关的简单的冥想方式,很接近人类祖先的冥想方式,所以非常有利于训练正在发育的右脑,非常有利于激活第六感,所以恳切希望读者朋友要注意引导孩子像我这样冥想,这对于训练儿童的右脑(第六感)实在是太重要了!太重要了!!

    我少儿时代通常是在闲得无聊的时候冥想,高中以后至今,因为我的大脑(左脑)经常处在高负荷的学习、工作、阅读、研究、思考、写作状态,所以常感到大脑疲劳,所以经常通过冥想休息大脑(左脑)、放松精神。冥想也成了我终生的一种生活习惯。在静坐、走路(散步)、骑自行车、乘坐车、船、飞机等闲暇之时,通常不由自主地进入冥想状态。飞机在云层之上进入巡航状态时,望着窗外的太阳、蓝天、云海冥想,感觉太美妙了!妙不可言!

    我在上篇介绍过,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通常低着头走路(散步),当我低头走路(散步)的时候,就是进入了一种半冥想状态,就是边走路边冥想。当我进入这种半冥想状态时,我的注意力集中到脚接触地面的感觉上,视线只注意前方的路,而不留意行人,所以有时即使与熟人对面相逢,也没被我的视觉反应。不了解我的人还以为我傲慢,为此曾经得罪过不少人,后来了解我的人知道了我这个不由自主的半冥想状态的“缺陷”后,就谅解了我。

    我在结婚之后,常在做家务的时候进入半冥想状态,就是一边做家务,一边冥想。最熟悉我的妻子、儿子都知道,我在家里常有丢三忘四的毛病。在家里只要我出现丢三忘四,那肯定是在半冥想状态。我和妻子刚结婚一起做一件家务的时候(比如包水饺),妻子发现我经常“走神”,所以也常问我:“你又在想什么?”我的回答是一贯的两个字:“冥想。”一开始妻子感到很不理解,经过我耐心解释以后,妻子就习以为常了。我的冥想早已经是一种生活习惯了,是一种休息大脑的方式,常常是不由自主,就是当感觉大脑很疲劳时,就自动进入冥想状态,大脑疲劳解除后,又自动结束冥想状态。我进入冥想状态后,就沉默不语,结束冥想状态后就与妻子闲聊。

    我从小至今有时喜欢一边吹口哨一边冥想。高中之前我吹的口哨大多是电影主题歌曲,我是一边吹口哨一边联想电影画面。上了大学之后至今,我通常在听歌或听音乐时冥想。在此我强调一点,通过听歌冥想最好要选择自己特别喜欢的歌手的歌,这样在听歌的时候就可以冥想特别喜欢的歌手唱歌的形象,就感到特别愉快,这样就强化了通过听歌冥想训练第六感(右脑)的效果。在大学时代,我是邓丽君和彭丽媛的铁杆粉丝,直到现在我还是最喜欢听邓丽君和彭丽媛的歌。近年来我特别喜欢听着彭丽媛的《故乡情》冥想:“谁说我把故乡遗忘,梦中我又回到故乡,潺潺的小河,秀美的村庄,还有那棵挺拔的白杨,小河里我捉鱼虾,村子里我捉迷藏……”我觉得彭丽媛的这首歌仿佛是专门唱给我听的,我听着这首歌冥想,彭丽媛的音容笑貌和我少儿时代捉鱼虾、捉迷藏等往事就像电影一样一幕幕清晰地浮现在我记忆的屏幕上……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回想美好的往事也是一种很好的冥想,也是一种很好的健脑方式。

    我在研究第六感之后,从网上下载了一些我喜欢的冥想音乐,把冥想音乐保存在电脑和手机中,有时在电脑椅上听着冥想音乐冥想,有时在步行(散步)、在路途的车船上听着冥想音乐冥想。冥想音乐属于轻音乐,旋律优美,舒缓动听。我选择的冥想音乐都伴有鸟鸣声,或者蛙声、蟋蟀声、潮汐声、溪流声等大自然的悦耳的声音,所以我在听冥想音乐的时候,通常冥想大自然中的我喜欢的心旷神怡的景象:春光明媚,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荷塘月色,蛙声一片,秋风萧瑟,天高云淡……我冥想自己忽而伫立在云海之上的高山之巅,忽而漫步在涛声阵阵的海畔湖边,忽而徜徉在小桥流水之旁,忽而流连于美丽的田园……我感觉超凡脱俗,精神洒脱,飘飘欲仙……我觉得这种借助好的冥想音乐天马行空式的冥想方法非常好。人类祖先的右脑(第六感)就是在大自然中逐渐进化发达起来的,我想,正是大自然中的令人类放松、愉快的声音唤醒了人类的第六感。出生在城市并长期生活在城市的人,因为远离了大自然,所以听不到大自然中的令人类放松、愉快的声音,所以丧失了第六感。听伴有鸟鸣声等等大自然的悦耳声音的冥想音乐,让人仿佛又回归了大自然,所以长期听这样的冥想音乐有利于训练右脑,有利于激活第六感。我建议初练冥想的人采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事实上就是借助冥想音乐集中注意力,这种方法可以让你在欣赏优美的冥想音乐的同时,不由自主地进入美妙的冥想状态。冥想是佛教、道教等许多宗教共同的修炼方式,喜欢旅游的朋友都知道,著名的佛教、道教圣地都在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之地,大自然中的鸟鸣声等美妙声音有利于和尚、道士冥想。

    我发现一些瑜伽音乐也是不错的冥想音乐,瑜伽已经在许多国家流行,现在我国练瑜伽的人也不少,长期听着瑜伽音乐练瑜伽肯定也有利于训练右脑,有利于激活第六感。

    好的气功也是利用冥想调动意念,一些气功也配练功音乐,实际上好的练功音乐也是不错的冥想音乐。20世纪90年代,我练过智能气功,现在回想起来,智能气功的音乐就是不错的冥想音乐。气功本质就是一种冥想,所以听着好的气功音乐练气功,也非常有利于训练右脑,有利于激活第六感。

    现在国内外都有一些专家专门研究训练右脑的α脑波音乐,这种音乐节拍在60~70之间,频率在8~14赫兹之间。其作用原理是,8~14赫兹的音乐声波能使大脑产生共振,将脑电波调整到α脑波状态,就像静坐、冥想状态,左脑得到休息,而右脑处于活跃状态。据有关专家介绍,孕妇用α脑波音乐胎教,有利于胎儿右脑发育;学生常听α脑波音乐可以提高记忆力、想象力、专注力和发散思维,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2014年,我从网上下载了一些α脑波音乐,我觉得一些α脑波音乐与我喜欢的一些好的冥想音乐很类似,也伴有鸟鸣声等大自然的悦耳的声音,所以我也把一些α脑波音乐当作冥想音乐听。我有时还一边听α脑波音乐一边写作,感觉也不错。初练冥想的人,完全可以通过听α脑波音乐训练冥想。呼吁国家重视对α脑波音乐的研究开发,组织一流音乐家精心研发α脑波音乐,让国民(特别是孩子)免费享受。

    信教的人可以利用做宗教活动的时候冥想。比如说,信佛教的人可以在禅坐时冥想,在念经时冥想,在听佛教音乐时冥想。信天主教(基督教)的人可以在祈祷时冥想,在听圣歌时冥想。信教的人可以冥想美妙的天堂。

    另外,我还创造了一种效果很好的冥想方法,我在后面的《我创造的碧月气功冥想术》一文中再专门介绍。

    初练冥想的人可能有些不习惯、不适用,效果不明显,所以我建议初练冥想的人每天最好都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冥想同一个内容,这样更容易集中注意力,那么三周之内,你的潜意识就会习惯这种方式,开始密切配合你了。比如说,从网上下载一个美妙的冥想音乐(或α脑波音乐),每天在睡觉前,在床上听美妙的冥想音乐(或α脑波音乐),一边听音乐,一边冥想美丽的大自然。

    我发现在冥想状态中(或冥想之后)也特别容易产生灵感,所以冥想也是我经常用来寻找学习、工作、写作灵感的一个好捷径。我通常在静坐中冥想,我的高中、大学同桌都知道我有时在晚自习坐着“睡小觉”,事实上我这种“睡小觉”就是在静坐中冥想,我这时候的静坐中冥想都是为了休息左脑、激活右脑,寻找学习灵感,提高学习效率。我参加工作以后,曾经和我同在一个办公室工作过的同事也都知道我好坐着“睡小觉”,我这时候的静坐中冥想是为了休息左脑、激活右脑,寻找工作灵感,提高工作效率。我妻子和儿子也都知道我在家里在写作的间隙好坐着“睡小觉”,我这时候的静坐中冥想是为了休息左脑、激活右脑,寻找创作的灵感。

    许许多多的名人在实践中已经体会到了冥想的好处。比如说,以研究超导体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英国科学家布莱恩·佐瑟夫训逊说:“以冥想开启直觉,可获得发明的启示。”2013年7月5日,美国《赫芬顿邮报》发表文章说,谷歌、苹果、安泰公司等在内的世界500强公司都为员工提供了冥想与专注力联系课程。许多大公司高层都表示,冥想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公司领导人。我恳切希望我国从事文学、艺术、科研、教学、企业管理的人要学会冥想,冥想肯定能让你找到灵感。明智的老师不仅自己要善于利用冥想寻找教学灵感,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冥想寻找学习灵感。明智的单位领导不仅自己要善于利用冥想寻找工作智慧,还要善于引导员工利用冥想休息左脑,寻找工作灵感。

    我在研究第六感后还十分注意主动利用冥想调动直觉的预警本领。我在研究第六感后,反思多次死里逃生的经历,让我意识到在冥想状态中或冥想之后直觉特别灵敏,或者说是冥想调动了我的直觉预警本领。多年的冥想经历让我认识到,在冥想状态中或冥想之后,若感到安详、轻松、愉快,那肯定平安无事;在冥想状态中或冥想之后,若出现心慌、不安等不适生理反应,那就是我的直觉对危险的预警反应。事实上,我在做家务、走路(散步)、骑自行车、坐汽车时的冥想状态是“半冥想状态”,这种“半冥想状态”是右脑虽然处于活跃状态,但左脑没有完全休息。比如说,在做家务时,右脑在冥想,左脑还在指挥我做家务活;在走路(散步)、骑自行车、坐汽车时,右脑在冥想,我的两眼还在注意观察前面的道路情况。熟悉我的司机都知道,我喜欢在车上听轻松愉快的歌或者音乐,因为我习惯在车上通过听轻松愉快的歌或音乐冥想。我在研究第六感后意识到,即使在这样的“半冥想状态”下,我的直觉也很灵敏,所以我开始注意主动利用冥想调动直觉的预警本领。

    我们人类祖先的直觉是在数百万年的进化中产生的,我们当代人的直觉既有祖先的遗传因素,又有现实生活的经验积累。恳切希望读者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积累各种危险因素,希望读者注意主动利用冥想调动直觉的预警本领,而且要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我认为从事危险性职业的人更应该特别注意利用休息的间隙冥想,调动直觉的预警本领。冥想是最好的休息方式之一,从事危险性职业的人利用休息的间隙冥想,还可能在冥想中或冥想后预感到意外事故的降临。若某个从事危险性职业的人已经拥有了较灵敏的第六感,若在冥想状态中或冥想之后出现心慌、不安等不适生理反应,那就应该引起高度警觉,那很可能就是直觉对意外事故的预警,那就应该立即根据职业实际情况建议领导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或者想法脱离危险的工作岗位。

    事实上任何人每时每刻都可能遭遇五花八门的意外的天灾人祸,逃避天灾人祸的最好方式就是拥有能预知天灾人祸的直觉,因为冥想是激活第六感(直觉)的特别好的方法,因为冥想能调动直觉的预警本领,所以珍爱生命的人都应该学会并每天坚持冥想训练。

    现代医学还证实,训练冥想还有利于身心健康,主要表现在5个五方面:①冥想能使大脑分泌出一种类似吗啡的物质,称为“内啡呔”。它不仅能改善大脑,保持脑细胞的年轻活力,而且能使人产生心情愉快的感觉,使免疫功能增强,防止老化,提高防病和自然治病能力(人体发生疾病时的自愈力)。②当冥想达到较高境界时,会全身放松,心跳明显减慢,呼吸呈一种龟息状态,机体代谢随之降低,大脑及组织器官处于休息中,耗氧量减到最低的水平,是一种储蓄生命、延缓衰老的最佳方法。③冥想时肌肉及脑神经放松,全身血液流动量提高15~16倍,各组织器官得到滋养,使脸部皮肤内层的水分充足、营养增加,给人一种容光焕发的美感,所以目前在日本掀起一股静坐冥想美容热。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的皮肤、气色很好,容光焕发是我的正常状态(偶尔因感冒、睡眠不足等特殊状态除外),但我从来没有用过任何护肤品,这可能就是从小养成冥想习惯产生的奇效。④人类基因工程学确认基因是人体自身抵抗病毒和自我康复的有力武器。冥想可以产生积极的思维方法,消除负面情绪,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从而起到自我修护基因的效果。⑤在英文里,冥想meditation与医药mediche是同一个词根,这是因为在西方人看来,冥想是一种身心治疗的方法。现在西方科学家研究发现,深度冥想对人体健康的修复比睡眠还快。所以为了身心健康,也应该学会冥想。

    跟姥姥学会了冥想,也是我今生的一个不小的侥幸。冥想也是我从小无意长期训练右脑的特别重要的方法,这种方法对训练我的第六感也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如果我没有从小养成静坐、冥想的习惯,那我肯定没有较灵敏的第六感,也就不能多次死里逃生了,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恳切希望读者朋友也能养成静坐、冥想的习惯,祝愿读者朋友把握今天,成就未来,一生平安!

    在此特别强调一点:希望年轻的家长务必从小训练孩子冥想。冥想本来是人类的祖先和很多动物的一种生活习性,或者说冥想本来是人的动物性本能,小孩都很单纯,都天真无邪,没有私心杂念,吃饱了就无忧无虑了,所以小孩的心境最像原始人,所以从小训练孩子冥想很容易。一旦孩子从小养成冥想的习惯,就拥有了发达的右脑,就拥有了神奇的第六感。

    一言以蔽之:冥想境界妙不可言!对激活第六感也特别有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