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典籍,作者是孙武。
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县)人,被后世誉为“兵圣”。孙子据传为陈国公子陈完之后。当时陈国内乱,陈完逃奔齐国,受到齐桓公的赏识,后来改姓田。由于陈完颇有才干,很快使田氏家族在齐国站稳了脚跟。齐景公时,孙武的祖父田书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
春秋战国时期,战乱不断,这为孙武研究兵法创造了有利条件。再加上齐国本为著名军事家姜子牙的封地,留下了很多宝贵的军事遗产。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孙武研读兵法,并在他25岁时写成军事大作《孙子兵法》。齐国“四姓之乱”,即田氏联合鲍氏击败了齐国另外两大氏族栾氏和高氏后,孙武逃奔到吴国,他的功绩也大多建立在吴国。孙武刚到吴国时,吴国已经成为楚国的属国,但是吴王一直想富国强兵,经常向中原学习养兵之道。伍子胥听说孙武隐居在吴国,曾七次向吴王推荐。在伍子胥的推荐下孙武携其兵法去见吴王阖闾,并向吴王讲述其十三篇的内容,得到了吴王的赞赏。
孙武不仅是一个军事理论家,也是一个有实干才能的军事指挥家。吴王看孙武才能出众,精通兵法,想测试他的实战能力,就请孙武训练他的后宫嫔妃。孙武于是将一百八十个宫娥分成两队,选取最受吴王宠爱的两个嫔妃为队长,并向她们强调战场的纪律。宫娥们根本没把这些当回事,有说有笑地并不听从指挥。孙武不动声色地说:“纪律没讲清楚是将军的过错,下面我再将纪律重申一遍。”可是嫔妃们还是嘻嘻哈哈,一点也不严肃。这时孙武严肃地说:“纪律没讲清楚问题在于我,但是讲清楚你们却不执行,就是你们的过错了。”接着他问执法官:“按照军法,不听从指挥应该怎样处置?”“斩!”执法官说。于是孙武下令将两个队长斩首示众,杀一儆百。吴王一看自己的宠妃要被问斩,连忙求情说:“我已经知道你的才能了,这两个人是我最宠爱的妃子,你就饶了她们吧!”孙武说:“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于是杀了这两个嫔妃,然后又任命两个宫女作队长,这一次所有人无不言听计从。训练完毕,请吴王检阅,吴王没精打采地说:“算了,你回去休息吧,我不想再看了。”孙武回答说:“没想到大王只是喜欢兵法,并不想应用。”吴王听后,立刻对孙武以礼相待,并任命他为大将。从此孙武和伍子胥辅助吴王主持吴国军事。
孙武和伍子胥在吴国功绩显赫,《史记·伍子胥列传》记载他们辅佐阖闾期间“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在吴国逐渐强大的过程中,孙武功不可没。
(二)《孙子兵法》的地位及影响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保存最早的军事典籍,也是最有影响的一部。《孙子兵法》一经产生就受到了关注。它问世不久,适逢争霸最为激烈的战国时代,这为《孙子兵法》的流传提供了条件。很多军事家都收藏《孙子兵法》,并把其中的理论应用到实际的战斗中。在《孙子兵法》的影响下,孙武的后人孙膑撰写出又一本著名兵书《孙膑兵法》。此外,《孙子兵法》之后的许多军事著作如《吴子》《尉缭子》等都有借鉴它的地方。
由于《孙子兵法》中阐述了经典的军事理论,后世便有很多人为它作注。三国时的曹操是最早为《孙子兵法》作注的。曹操之后,李荃、杜牧、陈皞、贾林、孟氏、梅尧臣、王皙、何延锡、张预等也为《孙子兵法》作过注释。直至今天,仍有很多军事家将其视为瑰宝,仔细研读。《孙子兵法》不仅在国内久负盛名,在国外也早已扬名四海。日本、法国、英国等地都有它的翻译版。迄今已有十一种语言的译本流传于世界。美国军事家约翰·柯林斯曾说过:“孙子是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他的大部分观点在我们当前的环境中仍然具有和当时同样重大的意义。”
《孙子兵法》受到如此的关注,是因为它其中蕴含很多战争规律,介绍战争制胜的道理,并能辩证地看待战争。从《孙子兵法》中我们可以随便举出很多对立统一的观点。如得失、胜败、安危、患利、强弱、迂直、虚实、奇正、敌我、多寡、静哗等。《军争篇》中说:“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今天我们对《孙子兵法》的研究不应只从作者的军事思想出发,我们也应看到孙武的外交策略和政治思想,甚至他严谨的逻辑思维都值得我们学习。
(三)《孙子兵法》的内容
《孙子兵法》共十三篇,其中包括: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下面就将各部分的内容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1.计篇
孙子认为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是不可以不考虑的。所以要从五个方面分析敌我形势。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道”指的是让民众与君主的意愿一致;“天”指的是阴晴寒暑,春夏秋冬;“地”指的是作战地形;“将”指的是将帅的文韬武略,赏罚分明;“法”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军需的管理。这五个方面需要将帅了解。用兵以诡诈为原则,将帅应该懂得如何隐藏自己,掌握以小利引诱敌人,敌人气势汹汹的时候不去和他们正面冲突,而要在其毫无防备时进行突击。在开战之前要作充分准备,谨慎部署战略,胜算才会更大。
2.作战篇
孙子认为善于用兵的将军不会再三征集兵员,粮秣不多次运输,武器从国内取用,粮秣从敌国争取,可以减少运输的舟车劳顿,以免军力耗竭。要不断激发战士的气势,懂得如何奖赏有功之人,优待俘虏。用兵作战贵在速战速决,不可旷日持久。将帅在战争中掌握着民众的生命,掌握着国家的安危。
3.谋攻篇
孙子认为战争中使敌人完整地屈服好于强攻;使敌人全军地归顺好于打败他们。因此百战百胜并不是最成功的,最成功的战斗应该是不动一兵一卒,而使敌人屈服。所以,上策是挫败敌人的谋略,其次是打败敌人的外交,再次是以武力取胜,最下策是攻城。所以,善于用兵之人不用交战,而靠谋略取胜。有十倍于敌军的力量要包围他;有五倍于敌军的力量要进攻他;有两倍于敌军的力量就要分散他;如果双方兵力相当,就要设法战胜他们;不足敌军的兵力,就要逃离他;不能与敌军抗衡就要避免交锋。国君可以从三个方面危害军队:第一,不了解军情而控制进退;第二,不了解军队的内政而干涉;第三,不懂得用兵之道而进行指挥,使士兵疑惑。所以胜利不仅要靠充分了解敌情,还要懂得兵法。所以说,了解敌人,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不了解敌人,只了解自己,有一半的胜算;如果既不了解敌人,也不了解自己,每战必败。
4.形篇
孙子认为从前打胜仗的人总是先创造使自己不败的条件。自己可以保证不被敌人打败,但不能保证一定可以战胜敌人。因此胜败可以预知但不能强求。如果我们不能打败敌人,就要加强防御;如果我们可以战胜敌人,就应该采取进攻。善于防守的人可以隐藏得让别人发现不了;善于进攻的人,有不可预测的行动,使人无法防备。古人所谓善战的人,是打败那些较易战胜的敌人,所以他们没有智谋的名声,也没有表现出他们的英勇善战。所以善战者总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又把握敌人的每个疏漏。用兵之道在于:度、量、数、称、胜。根据地形揣度如何利用它;根据地形的判断,得出战场容量;根据战场容量部署兵力;根据双方的兵力进行衡量对比;根据对比可以知道有多少胜算。所以胜利的一方有绝对的优势,这就是强大的军事实力。
5.势篇
孙子认为管理大的部队和小的部队道理是一样的。统领全军应该灵活掌握“奇正”(奇正指的是古代军队作战的变法和常法)的问题,军队进攻敌人,像以石击卵,是“以石击虚”的问题。作战是用正兵交战,以奇兵取胜。所以善于出奇取胜的将领,他的战术是无穷的。战士不过是奇正两种,但是变换起来却是千变万化。优秀的将领,所训练的军队的战势是险峻的,但在作战时快慢有节。在混乱的战场,指挥不乱;混沌之中,四面八方部署得应付自如。敌乱产生于我治,敌怯产生于我勇,敌弱产生于我强。善战的人,能选择贤才创造有利于己的气势,而不苛求部下。因此所造之势,如石头滚于八千仞山崖之上,不可抵挡。
6.虚实篇
孙子认为凡是先到达战场的一方总是从容的,后到达战场的一方却是慌乱的,因此善战的人总是能牵动敌人的行动。善于进攻的人,使敌人无法防守;善于防守的人,使敌人不知如何进攻。我若想战,敌人不得不战;我若不战,敌人无法攻破我军防线,这就牵动了敌人的行动。所以,使敌人暴露企图,而我军隐藏得很好,就能够使我军兵力集中,而敌军兵力分散,这样我军就可以以众敌寡了。所以如果了解敌情,就可以和他们交战,即使他们的兵力很强,也可以使他们不能得以发挥。认真分析敌军的优劣,佯动示形以了解敌军的虚实,高明的伪装可以让敌人无法掌握我军的情况。所以每次战争要保证使用的战术不同,避开敌人的优势,攻击他的薄弱之处,如流水一般,令人捉摸不透。
7.军争篇
孙子认为用兵的法则中最难的就是两军争夺制胜的条件。而军争中最难的就是如何化不利为有利。因此使用“迂直之计”,以小利引诱敌人,可以使我军提前到达战场。用兵要以诡诈多变为原则,根据敌情集中或分散兵力。所以部队行军时快时慢,进攻时强时弱,行动之前应做好充分的谋划,先懂得“以迂为直”的方法就能胜利。《军政》中说:“战场上因为语言指挥听不到所以设鼓,因为看不清,所以设旌旗。”这样能使将士听从指挥,步调一致。所以夜间作战用火光和鼓声,白天多用旌旗,是为了适应战士的视听。善于用兵的人总是避开敌人的锐气,而等到敌人松懈的时候才攻击他。以己之治待敌之乱,以己之静待敌之哗,以己之近待敌之远(离战场的远近),以己之逸待敌之劳,以己之饱待敌之饥。敌人占领高地不要仰攻,敌人假装败逃不要追击,不食敌人的诱饵,不拦撤退之军,不逼绝境之兵。
8.九变篇
孙子认为军队出征在难于通行的地方不应驻扎;在四通八达的地方结交邻国;在弹尽粮绝之地不可久留;在地形险阻的地方要灵活谋划;在进退不得之处要殊死奋战;有的路不宜走;有的城不宜攻;有的地不宜争;有的命令不宜受。将帅如果能理解“九变”,就掌握用兵之道了。将帅有五种弱点:有勇无谋、贪生怕死、急躁冒进、廉洁好名、只知爱民。这五点是将领的错误,必须要知道。
9.行军篇
孙子认为凡是驻兵都喜欢高而朝阳的地方;凡是遇到险地就尽量避开他,而让敌人接近他。时刻观察周边的环境,以免敌军来犯,根据周边环境的变化来判定敌情。兵力不是越多越好,只要不草率冒进,保持兵力的集中,将帅能够取得部下的信任就可以了。那些轻举妄动的人必定会成为敌人的俘虏。将帅在未取得部下的依附时不要轻易惩罚他们,而在取得部下信任后要严格执法,这样才能军纪严明,士卒才能服从命令。
10.地形篇
地形分为通、挂、支、隘、险、远六类。敌我可以互相交通的地形叫通,在通地应先占据高而向阳的地方,有利于粮食的运输,对交战有利。有去难回的地形叫挂,在挂地敌人若无防备可以取胜,若有防备则容易失败。对于敌我出击都不利的地方叫支,在支地最好假装离开诱使敌人出军至中途,然后攻击。在隘地,如果我军先占领,就要用足够的兵力守住隘口;如果敌军先占领,有重兵把守时不攻,无重兵把守时突击。在险地,如果我军先占领,就要占高而朝阳的地方等待敌人出击;如果敌军先我军占领,就先撤退而不去攻打。在远地,双方势均力敌,不要强战,否则对我军不利。这些需要将领慎重考虑。军事上有走、弛、陷、崩、乱、北六种情况,这不是天灾,而是由于将领的指挥失误造成的。一个高明的将领懂得判断敌情,考察地形。如果知道必胜的,即使君主要求停战,也可以坚持;如果不能取胜,即使君主要求打,也可以撤退。胜利不在乎功名,失败不怕受罚,只是为了保全军队,保卫国家,这才是国之栋梁。如能爱兵如子,就会得到战士们的共赴生死;如果过于包庇,就会使战士难以管制。了解敌人,了解自己,就可以争取到胜利;了解天时,了解地利,就可以争取不断的胜利。
11.九地篇
孙子认为用兵之法有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九种。诸侯在自己的领地与敌作战,这样的地区叫散地;在进入敌境不深的地方叫轻地;谁先占有对谁有利的地方叫争地;敌我双方都可以到的地方叫交地;敌我与其他诸侯接近的地区,可以寻求支援的地区叫衢地;深入敌国的地区叫重地;山林、沼泽等难行的地区叫圮地;进退两难,易受敌人袭击的地区叫围地;迅速奋战则生,否则死的地区叫死地。散地不宜作战;轻地不宜久留;争地不宜强攻;交地军队各部要保持联系;衢地适宜结交邻国;重地适宜掠夺财物;圮地应迅速行军;围地应仔细谋划;死地则应冒死拼搏。善于用兵的人能使将士上下不一,阵容不整。用兵之道贵在神速,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深入敌境,无路可退,战士就会拼死一搏。上下一心,奋勇抗敌,要靠指挥得当。统领全军要深谋远虑,时常变化战术,使战士无法琢磨你的意图。待命出征,就要义无反顾。根据不同地区,采用伸缩不同的战术,还要随时关注战士的心理。
用兵的原则:在散地要统一意志;在轻地要保证军队内部紧密联系;在争地要迅速迂回到敌后;在交地要谨慎防守;在衢地要巩固与诸侯的关系;在重地要保证军粮充足;在圮地要迅速通过;在围地要堵塞缺口;在死地要表现誓死的决心。当士卒被形势逼得无路可走,就会听从指挥,军心一致。霸王之兵,要了解诸侯的计谋,掌握地理形势,还要了解“九地”的内涵。
12.火攻篇
孙子认为火攻分为五种:一是焚烧敌军的军马;二是焚烧敌军的粮草;三是焚烧敌军的辎重;四是焚烧敌军的仓库;五是焚烧敌军的运输设施。准备火攻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点火器具要准备妥当,还要依靠天时和风向。进行火攻有五种方法:从敌人内部防火,要及早派兵从外接应。火起后,敌军如保持镇定,则不要贸然挺进。等火势最旺的时候,可以视情况进攻。如果火是从外放的,就不用等待内应了。火在上风放,不可以从下风进攻。白天的风刮的时间长,晚上的风时间短。这五种方法要灵活掌握。用火或水配合进攻可以使气势更加强大。贤明的君主除了懂得如何扩张,还要懂得巩固战果,将帅的行动要以国家利益为首,不可随心所欲。
13.用间篇
孙子认为凡是兴师十万,耗资巨大的战争,如果不懂得贿赂间谍,及时了解敌情,是不仁道之举。优秀的将领之所以容易战胜敌人,主要在于事先了解敌情。而了解敌情一定要从能够获取情报的人那里得到。间谍有五种: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对这五种间谍,综合使用,就可以使敌人无法了解到我军的规律。因间指的是用敌方普通人作间谍;内间指的是收买敌国的官吏;反间指的是利用敌方在我方的间谍为我方效力;死间指的是将假情报散播出去,让我方间谍得知后告诉敌方,往往可以置其于死地;生间指的是从敌营中活着回来报告消息的间谍。使用间谍要小心,不是睿智的人不要使用间谍,不可靠的人不能从间谍那获取情报,走漏风声的人要处死。凡是要进攻的敌军,要攻打的城池,要杀的官员等都要让间谍侦查清楚,还要靠我方间谍侦查出我军内部的间谍,并使其为我所用,这样因间也就为我所用了。从反间那里得知敌情,让因间传到死间那里,在使其散布出去。从反间那里得知敌情后,可以使生间回来报告。所以,君主必须明白要善待间谍,贤能的将领如果用睿智的人作间谍,一定会大功告成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