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军事典籍-文韬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文师

    周文王初遇太公,与其共谋国家大事,太公劝告文王,天下不是一个人的,要与百姓共同分享利益,才能使天下归顺。

    2.盈虚

    周文王问太公天下治与乱的原因,太公以前人尧舜之所为建议文王应该不重华丽的外表和可口的美味,要对百姓赏罚分明,减少自己的收入以求百姓富足。

    3.国务

    太公认为君主应该爱民如子,不能无辜杀戮,使百姓疲敝。

    4.大礼

    太公认为君主要临朝听政且不疏远大臣,体察民情,做事要周全,兼顾多方意见。

    5.明传

    国家兴盛的原因在于柔和而稳重,恭敬而谨慎,强大而示弱,宽容而果敢。

    6.六守

    择人相处的六项原则为仁、义、忠、信、勇、谋。君主要掌握大农、大商、大工的控制权,即农民居住在一个地方,粮食就会充足;手工业者聚集在一起,器具就会充足;商贾居住在一起,货物就会充足。

    7.守土

    执政的要务在于把握国家政权,富国强兵,广施恩惠,团结谨慎,达到政通人和。

    8.守国

    治理国家要顺应自然,既不让权于人,又与世无争,成大事要隐蔽。

    9.上贤

    在人才任用方面,要善于识破小人的行径,尊重贤能的人,禁止六贼七害为官作乱。

    10.举贤

    君主要任人唯贤,重用有真才实学的人。

    11.赏罚

    赏贵在讲信用,罚贵在言出必行。对于亲眼目睹,亲耳所听的事,要赏罚分明。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