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脸一红,不要说读过,压根不曾听过。
剡教授微笑,照例给我上课:百丈居士姓郑,名文青,出自丹城郑氏,族中排行第八,人称八爷。此人自负才学,眼高于顶,睥睨天下,最喜唱反调,他见人撰《鹅城志》,便写《鹅城志异》,专意搜罗野老遗贤、杀猪屠狗之辈、引车卖浆者流。话说彼时礼崩乐坏,龙蛇在野,此书恰好补阙,功德无量,可惜仅印百册,先遭查禁,后经“秦火”,流传至今,只怕不足十本,连我都无缘收藏。
剡教授掰了掰指头:鹅城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藏书室有一本,鹅城大学图书馆有一本,藏在善本室,这两本都不容易借出……对了,我怎么忘了这家伙!
谁?
你的好朋友周百科,他不是藏书万卷么,兴许有这本书呢。
周百科大名周晓光,与我相识近十年,交情莫逆。不过,我们上次见面,还是在周子钦先生的葬礼之上。此后周百科封山育林,朱发戒酒,浪子回头,算起来,这一帮以书酒结缘的朋友,已经小半年没有聚首了。
周百科的绰号,源自他说起的一段掌故:
合肥张家四姊妹,个个兰心蕙质,才貌双全,所觅夫婿,皆是一时俊彦。老大元和嫁顾传玠,老二允和嫁周有光,老三兆和嫁沈从文,老四充和嫁傅汉思。而今,四姐妹中,唯余张充和;她们的郎君,唯余周有光。周先生生于1906年,年逾百岁,犹著述不绝。他以博学著称,沈从文称他“周百科”。后来他成为《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三位中国编委之一,这个绰号算是坐实了。
周晓光讲述之时,一脸荣耀之色,仿佛他是周有光老先生的传人——从名字来看,的确有些渊源。朱发开玩笑,说晓光兄满腹经纶,出口成章,连牙齿缝里都塞满了学问,堪称鹅城的周有光,以后我们叫你周百科得了。
周百科一度自称白衣先生周义山的后人。我与周惜朝熟络之后,便拉二人一道喝酒,同时认亲。周惜朝是周远山的曾孙,周百科呢,据他说,则是周义山的玄孙,这一论,便低了一辈,得叫周惜朝叔叔。周惜朝从不看重这些,他说周家三分鹅城的祖业早已风流云散,何况论血脉,我本姓吴,与你们周家无关。最后他总结:有缘千里来相会,大家都是好兄弟,今后兄弟相称,晓光兄弟喝一个!
周百科表情严肃,说我们都是读书人,不能乱了纲常,该叫叔叔,就得叫叔叔。我们在一旁乐不可支,先劝周惜朝:百科一片盛情,表哥可不能推却,你当了叔叔,兄弟们与有荣焉!再逗周百科:百科研究三礼之学,按照周礼,该如何给长辈敬酒,快来示范一下。于是场面大乱,周惜朝平白无故长了一辈,哭笑不得,只能喃喃道:他妈的,他妈的读书人!
周百科与周惜朝认亲之后,特地翻出一篇旧作发给他。此文考证鹅城周家的起源,追溯到两千年前,判定系义(宜)兴周氏之后,诸如周勃、周亚夫、周鲂、周处等,都是他的祖宗。文中所列周姓名人,足有百数。周惜朝读完,目瞪口呆,评语则言简意赅。他用刚从小乔妹妹那里学来的东北话道:扯犊子!
由周义山说到周百科,我终于觅得契机,向剡教授求证此事。
剡教授冷笑:周义山无后。
他见我纳闷,解释道:周义山自幼定亲,妻子是他的表姐,育有二女一子,两个女儿与常人无异,儿子则是白痴,而且早夭。有人建议他过继一子,他道天意不可违,竟拒绝了,《鹅城志异》应有记载,谢瞎子路过白衣巷,称周义山屋后两水分八字,主绝嗣。
我对《鹅城志异》兴趣大增。回到市区,便去周百科家,在三楼的守缺室,果然找到了此书。
周百科不以藏书家自命,鹅城评选十大藏书家(庭),已经举办两届,他从未参与。不过,就我所见,鹅城年轻一代,论藏书之丰,周百科要排第二,恐怕无人敢居第一。在《城市之光》杂志社工作期间,我曾采访两位藏书家,他们都是老辈,论数量,略胜周百科;论质量,则远远不如。
藏书家可分两种,一种为藏而藏,一种为读而藏。那两位老辈,皆属前者。如商务印书馆汉译名著系列,广布架上,一本不缺;与其论书,则不知所云。谢肇淛《五杂组》认为好书之人有三病,其中二病,正适用于这一类藏书家:“其一,浮慕时名,徒为架上观美,牙签锦轴,装潢炫耀,骊牝之外,一切不知,谓之无书可也。其一,广收远括,毕尽心力,但图多蓄,不事讨论,徒涴灰尘,半束高阁,谓之书肆可也。”
周百科则属后者。平日见他,往往睡眼惺忪,萎靡不振,这大抵是焚膏继晷苦读之故;一旦涉足书店,双目炯炯,异光四射,一脸搏命之态,倘将书比作美食,此刻他便是老饕,倘将书比作美女,此刻他便是色狼。他一贯节俭,内裤顶破了洞都不舍得丢弃,唯独购书之时,豪气逼人,一掷千金,面不改色,刷爆银行卡,更是常见。不过事后来看,他的购书皆有律可循,不是基于兴趣,就是受所思索的问题驱使,终归落在一个“用”字。他有一言,足令那些为藏而藏的藏书家汗颜无地:购书不读,如使佳人独守空闺。而且,由其绰号“百科”,可知他博览到什么程度。我曾问他:这万卷藏书,读过多少?他答:十之八九。
周百科读书之勤,手不释卷,夜以继日,在鹅城文化界,不仅传为美谈,还生出一些笑谈。他曾去足浴店洗脚,技师一见,便道周先生好。他不解,问:你认识我?技师答:一年前曾为您服务。他不由感慨:好记性!技师抿嘴笑道:像您这样洗脚还在读书的客人,我干这一行近十年,只见过您一个。还记得那次您读的是《十七史商榷》,我不晓得最后一个字怎么念,专门向您请教呢。
周百科从家到单位,要乘半小时公交车。这段辰光,自然不能浪费。据其自述,有一回在车上读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正沉迷于魏晋风度,忽闻一个温婉的女声问道:请问您是周百科么?周百科抬头,并不认识眼前此女,不免诧异。女子微笑道:我听人说过您的故事,在鹅城公交车上读田老先生的书,估计不会超过三人,年轻人中,舍君其谁?后来周百科对我说,当时他听到这句话,欣慰加感动,差点当场落泪。以书为媒,这个举止娴雅的姑娘最终成了他的妻子。
这段佳话,早有伏笔。周百科不仅待书如美人,勤加拂拭,动作轻柔;还喜欢把书比作女人,并屡发奇论,如称经书如少女,史书如少妇,古籍若印作简体正排,则似美女蓬头垢面。与我相反,他从不到图书馆借书,理由是图书馆的藏书犹如妓女,千人摸万人折,读之不洁。这实在是怪癖,正匹配他书痴的身份。
周百科爱书成痴,购书成狂,用“搏命”二字形容,恰如其分。我俩同一年入大学,那时我每月生活费三百,他有五百,我匀出一百购书,他则尽出所有,有时还得举债,以致毕业之际,负债累累,已经过万。当然周百科绝非无用之人,除了借钱,他曾想方设法赚钱,最不可思议的一招,即当枪手,给一家网站写黄色小说。须知大学四年,周百科犹是处男,连女人的手指都未碰过一根。这段经历,堪称传奇。他与周惜朝初见,我曾这么介绍:两位周兄都是奇人,一个身为处男而惯写黄色小说,一个身为光棍而擅打离婚官司。众皆大笑。周百科说,当枪手写黄文,最大收获还不是赚钱,而是学会了如何用性感的文字挑逗读者的阅读欲望。而今他不常写作,偶尔出手,则如天外飞仙,一剑霜寒四十州。其代表作如《鱼水之欢》《人民需要荡妇》《骚是一种权利》,单看标题,便勾人心魄,其实这三篇文章,一谈美食,二写电影,三评时政,没有一文涉及情色。
周百科平时最讨厌有人问他:你买了这么多书,都读完了吗?你读了这么多书,有什么用呢?偏偏这两个问题如影随形,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他知我亦深受其扰,遂找我商议,试图寻出一个最体面的答案。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我们达成一致,但凡有人问读书何为、读书何用,便答:请读陆小凤系列之《决战前后》第十一章魏子云与叶孤城的对话。
白云城主叶孤城参与宫廷政变失败,陷入大内高手魏子云等人的包围:
魏子云道:“城主在天外,剑如飞仙,人也如飞仙,何苦贬于红尘,作此不智事?”
叶孤城道:“你不懂?”
魏子云道:“不懂。”
叶孤城冷冷道:“这种事,你本就不会懂。”
可惜,这段霸气的答复,周百科从未用过。后来被问及读书何为、读书何用,他一如既往,只是微笑,不置一词。
我与周百科相识于2005年秋。鼓楼一见,欢若平生。自报家门,原来是两只穷鬼,不由同病相怜。记得有一回,二人相约去南山路淘书,一个下午,各得数十本,满载而归,钱包却迅速消瘦,如彼时我们的身材,如那些用清汤挂面度日的饥馑岁月。待二人在月湖边上坐定,打算用啤酒消解满身疲意,翻遍口袋,仅得八十元,如何点菜,遂成大学问。盘算半晌,决定点花生米、土豆丝、回锅肉、螺蛳各一份,共四十二元,啤酒一箱,共三十六元,合计七十八元,剩余两元,给周百科坐公交车,我步行回家。湖光秋月两相和,那样的劣酒却喝出了人生最芬芳的味道。
多年以后我才知道,周百科隐瞒了家世。他是货真价实的富二代,其父名下有三家工厂,五百工人,资产数千万。父亲希望他子承父业,他的心志却在学术,尤好经学,周义山正是他的偶像——他自称白衣先生的后裔,攀附的意味远远小于致敬和传承。正如当年周远山与周义山兄弟不睦,而今这对父子,同样判若冰炭。大学毕业,周百科违逆父命,不愿回家经商,导致父亲大发雷霆,一怒之下,断绝财源,他只能自力更生,处境之艰困,更甚于我。直到2010年,父子关系才有所缓和,父亲终于谅解了他以学术为志业的选择,也许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认同。
周百科三十岁生日那天,应其所请,父亲送了他一幢别墅。他的理由是用作婚房,这只能敷衍家人,朋友圈谁人不知,别墅的最大用途还是藏书。此前他辗转租房,备受藏书之苦。如今坐拥豪宅,终于遂心。设计之时,他大笔一挥,三楼两个房间,全部做成书房,一名抱残,一名守缺。刘鹗的书房名曰“抱残守缺斋”,周百科则一分为二,气魄更胜古人。
书房落成,周百科托我请陈秋离赐一幅墨宝。陈秋离的书法早年柔媚,晚年刚硬,被誉为“柔如美女画眉,刚似猛士挥槊”。听说周百科的书房以抱残、守缺命名,他十分称赏,认为可比我的“读书识小录”。待我展开宣纸,他不假思索,笔走龙蛇,书曰: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