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夫人传记-雏鹰初展翅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春兰7岁开始上小学,这对一个小小年纪的穷孩子来说,可真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她多么快乐,多么喜悦!就像一只初学展翅的雏鹰,她是那样活泼而又兴高采烈地在母巢和小学之间来回飞跃着。

    可是过了不久,她忽而沉默了。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在她小小的心灵中,开始懂得自己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她看到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不论是生活和读书均无忧无虑;而自己呢?父亲总是不回家,读书全靠姑父的接济;家里,全靠母亲给人家打杂度日,生活多么艰难啊!六七岁的孩子,忽而变得不声不响地发奋起来。她每日黎明即起,在晨曦中朗读,晚上在小油灯下用功,在月光下苦读,决心一定要把书念好。

    春兰在入学之前,母亲为了表示对女儿的疼爱,给她改名叫掌珠,所以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都叫她张掌珠,而不知道春兰这个名字。掌珠既聪明又用功,她在学校里的功课总是名列前茅,语文学得尤其超群,作文常常被老师选登到校刊上,以示表扬。但她从未因此而产生过丝毫的骄傲。老师们很喜欢她,同学们也对她产生了一种羡慕之感。

    掌珠在小学毕业后,考入湖北省立第二女子中学。这使她在学习上又前进了一步,而且也开始接触到一些新的生活。

    进入初中后不久,她便与一位女同学林仪贞相识,两人很接近,感情很相投,而且读书都是那么用功,迫切要求上进,作风也都很朴素。人家的孩子在节日假期中都打扮得漂漂亮亮,到处玩耍;而掌珠和仪贞却没有什么衣物可以用来打扮自己,只有那一身校服算是最整齐的了,穿着它到任何地方去都不会显得寒酸。校服朴素、庄重,冬天是蓝色的旗袍罩棉衣,夏天是白上衣,黑裙子,胸前配有校徽。这样的着装,倒使掌珠和仪贞显得十分素雅。

    她们都不愿把时间花在玩耍上面,即使在节日假期中,也从不放松读书。在这样日复一日地朝夕相处中,掌珠与仪贞便成为最亲密的朋友了。她们之间无所不谈,无所不共。

    林仪贞的家境也不算宽裕,但比掌珠要好得多。她的父亲当时是平汉铁路的职员,先是当列车长,后当车站站长,每月有几十元收入。他有4个孩子,仪贞是长女,下面还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父亲还要抚养仪贞的祖父母和叔叔们,家中八九口人,都靠他一人负担。所以仪贞在那种情况下,也只能过着比较清苦的日子。

    虽然有时手头上有父母给的几个零用钱,可她分文不花,总是省下来用于补助掌珠的生活。

    武汉市很早就有地下党的活动。大革命失败时,许多共产党员、进步工农学生被沉浸在血泊中,但革命的火种是永远扑灭不了的,到30年代初,以学生联合会为名的党的外围组织又在活动。有的小学和中学里都有一些进步教师在进行工作。

    林仪贞比掌珠的年岁大一些、成熟一些,在她14岁上小学六年级时,就开始接触到进步思想。那时有一位男老师经常启发她,给她讲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她虽然不明白老师对她讲这些故事的用意,但却非常感兴趣,听的时候,心情往往很兴奋。

    后来这位老师被指控为“赤色分子”而被捕了,仪贞的仇恨像烈火一样燃烧着胸膛,她和同学们一起罢课,坚决要求放回老师。但遗憾的是这位老师却一直下落不明。

    初中时期,仪贞把她在小学时所经历的这些不平凡的事情告诉了掌珠。她听了之后,非常兴奋,很羡慕仪贞有这样一段不平常的经历。以后两人感情就越来越好,情同手足。仪贞爱掌珠的好学,掌珠爱仪贞的人品。她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共同点,那就是她俩都酷爱文学。共同的情趣,使她俩在一起交谈起来,总感到别有风味儿。

    这时候的掌珠,已是一位有初步文学素养而又十分文静的少女了,她读了很多中外名著,尤其喜爱中国的古典作品。她是一位非常秀丽妩媚的姑娘,但风度庄重大方。

    有一次,在谈论起古代诗篇时,她意味深长地对仪贞说:

    “读李白、杜甫的诗,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她还像一位老学究似地感叹说:

    “像《红楼梦》、《三国演义》这样的好书,真是我国文库里的珍宝!”

    一个星期日的早晨,图书馆里空荡荡的,惟有她俩像飞蛾似的钻了进去。掌珠一进去就聚精会神地抱起一本巴金的《家》,她被那些人物反封建的进步色彩吸引住了。仪贞则抱起郭沫若的《女神》,一读开头就放不下。两人读着读着真成了“活神仙”,连吃饭也忘记了,从早晨8时直到下午4时,8个钟头不吃不喝。离开图书馆的时候,掌珠开玩笑地说:

    “我的肚子在向我开火了!”

    仪贞则像个大姐姐似的拉着掌珠的手说:

    “走吧,咱们弄吃的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