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夫人传记-参加新四军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938年1月,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成立,接着成立了军部战地服务团(文工团),朱克靖同志出任战地服务团的团长。他是一位德才出众的老革命家。早在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原来广东的大元帅府,改为委员制的国民政府,所属军队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下辖6个军。当时第一军的政治部主任是周恩来(军长是蒋介石),第二军的党代表是李富春,第三军的党代表就是朱克靖。他是曾与叶挺同志在一起战斗的一位老同志。十年内战时期,他在白区专做知识分子工作,因为在这方面,他有独特的才能。此时,他正当中年,身材矮胖、结实,脸孔呈红褐色,留着一头分开梳着的黑发;演讲时声音洪亮,激动时常要向前劈出一只手掌,黑发也在前额抖动起来。

    战地服务团的副团长是白丁(徐平羽),他在全国解放后曾经担任文化部副部长。

    1938年初,朱克靖因公来到武汉,住在八路军办事处。他来此的任务,是要亲自在一些学校里招收一批进步而又有文艺天才的青年去充实战地服务团。

    一天,与林仪贞经常来往的一位男同学带着朱克靖来找她。见面后,他向朱克靖介绍说:

    “这是我们这里有名的活动家林仪贞,她还有个‘部下’叫张掌珠。”

    朱克靖听后觉得很稀奇,便开玩笑地说:

    “啊?那一定是很出色的‘部下’喽!”

    “可不!比我出色多了,一台戏上,她准是主角,而我只能跑龙套!”

    “啊?你的这位‘部下’喜欢什么?”

    “她呀,文学、戏剧、音乐什么都喜欢,可能干呢!长得很秀气,要不要去找她来?”

    “啊,不忙,不忙,以后一定要找她的,找了你,不找你的‘部下’还行吗?”

    说得大家都开心地笑了起来。

    接着,朱克靖开门见山地对林仪贞说:

    “听说你在学校里很会活动,做了很多有益于抗日救亡的工作,所以有人称你为‘活动家’。”

    林仪贞有点儿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

    朱克靖想了想,又说:

    “你能离得开家吗?”

    “离开家?哈哈哈!我是福州市人,家不在这里,我早就离开家了!”

    “那么,要是你去参加新四军,家里会同意吗?”

    “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同意!不过,我不会打仗啊,参加新四军能干什么呢?”

    “唉,女孩子参军不要打仗,啊,不!也是去打仗的,不过她们不是拿枪去打仗,她们有的去做医务工作,做救死扶伤的医生、护士;有的到文工团里去工作,例如唱歌、演戏,用革命的文艺宣传形式对部队和群众做工作。你愿意到文工团去吗?”

    林仪贞是一位说话干事都非常痛快的女孩子,在小学时期就开始接触过一些进步青年,受进步思想的影响较深,早就在寻找革命出路了!她听了朱克靖的一番话后,便斩钉截铁地说:

    “这真是太好了!我早就盼望这一天了!”

    紧接着她就急急忙忙地又把张掌珠的名字提了出来。她告诉朱克靖:

    “那可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天才呢!”

    朱克靖同志十分高兴地说:

    “是吗?那太好了!”

    “她比我要小一点,还不满16岁。”

    “不满16岁!能吃得了军队生活的苦吗?”

    “哼!吃苦!见了面你就可以了解她是个什么样的小铁人了!”

    朱克靖因为没有见到张掌珠本人,便不肯定地说:

    “那好,等和她谈谈,听听她自己的意见再说吧!”

    朱克靖刚刚离开学校,林仪贞就急忙把掌珠找到,劈头就说:

    “咳!小珠珠,告诉你一件大喜事!”

    “哪来的什么大喜事,把你高兴得鼻子都歪了!”

    “告诉你,新四军军部战地服务团来了一位同志,要招收文艺战士呢!我已决定要去,我做主把你的情况也介绍给他了,你愿意和我一起去吗?”

    掌珠喜出望外地说:

    “真的?人家会要我吗?”

    “你那么能干,谁会不要你?”

    “这简直像做梦似的,真是太好了!太好了!太好了!”掌珠从来没有这样高兴过,她一把搂起林仪贞的脖子,两人抱头大笑,笑得泪流满面。

    当时还有一位名叫丁剑影的女孩子,是湖北省美专的学生,闻讯后也来找林仪贞,要求一起参军。

    1938年春,在朱克靖的介绍与帮助下,张掌珠便决定与林仪贞、丁剑影一起到南昌参加新四军军部战地服务团,投入革命队伍的怀抱。

    掌珠深知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如果告诉父母她要远离家庭,一定不会得到允许,因此她是和她的同学一起经过许云家悄悄离家的。许云的家在武昌,是进步青年的活动点,掌珠、仪贞同一些进步学生,过去也常在她家里聚会。掌珠离家后,父母十分伤心,尤其是和她相依为命的母亲,因不知女儿的去向,常常独自坐在汉口的桥头上哭泣。

    后来,许云的爱人郭述申(当时的湖北省委书记)知情后,专程到掌珠家中去安慰她的父母,告诉他们掌珠是参军抗日去了。并鼓励说:

    “你们有这样的好女儿是值得骄傲的。你们不要为女儿担心,她在外面很好,领导和同志之间都像亲人一样。你们的家庭是光荣的!”

    从此以后,掌珠的父母虽然常常想念女儿,但不像不知女儿去向时那么不放心了。

    掌珠就是这样坚定地离开了家。这对于一个独生女儿来说,没有坚强的意志是难以办到的,在到达南昌之前,她们忽然觉得自己的名字有些封建味儿,不是那么称心,于是三人商量好在报名时就改名,谁也不许说出原来的名字。张掌珠改名叫张茜,林仪贞改名叫林琳,丁剑影改名叫丁汀。

    参军后第一次穿上军装时,三人在南昌合拍了一张照片。当照片洗好取出后,人手一份。张茜看着照片兴奋地说:

    “这真是最珍贵的纪念品,可不能丢掉啊!”

    在战地服务团里,张茜和林琳被分配到戏剧和音乐组,丁汀被——分配到美术组。从此,开始了她们的崭新生活。

    1936年4月,成立不久的新四军军部就由江西南昌市挺进到皖南的泾县,当时此地归属国民党的第三战区,新四军政治部和战地服务团都驻在泾县的云岭村。

    这里是个山沟,当秋高气爽的时候,可以沿着山沟爬到云岭山坡上去欣赏红叶。张茜那时经常在人们休息的时候独自爬上山岭去练声。云岭村还有个陈家祠堂,是军教导团的校址,军部召开较大的晚会或战地服务团的演出,都在这里举行。

    张茜参军后豪情满怀,虽然还是一个不满16岁的中等师范一年级学生,但却像一只银色的小信鸽一样,在蔚蓝色的高空中翱翔,到处向人们传送着抗日战争中喜、怒、哀、乐的信息。

    她除了经常在陈家祠堂演出外,更多的是随团到前线去为战士演出,有时也到工厂、学校或农村去演出。她们在前线的演出,时而使战士泣不成声,时而使战士愤怒地举枪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在农村演出时,唤起了很多人,组织起来,成立自卫队和游击队。许多青年要求参军打鬼子,“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动人场面层出不穷。结果是:共产党的队伍教育着人民,人民可歌可泣的行动又鼓舞着军队。

    1938年一年中,军部战地服务团从全国各大城市吸收了大批富有艺术才华的进步青年,导演对这些青年爱护备至,对他们的训练非常认真,要求也很严格。而小小的张茜,由于天才加上勤奋,不久便成了导演的“宠儿”。

    那时,她常和林琳同台演出。她第一次演的是夏衍所写的《一年间》中的新娘子,林琳扮演新娘子的姑母。由于导演的严格要求,《一年间》中新娘子的姑母有一个动作和心理状态的表演,可把林琳排得好苦!剧情中正当花烛之夜,令人惊心动魄的警报响了。那时警报一响,就有敌机空袭的可能,万家灯火必须迅速熄灭,而这位新娘子的姑母,却满脑子迷信,说是吹灭了洞房的花烛,就会吹掉了喜气,硬是不许吹。可是不吹吧,若是被敌机发现了目标,就会遭到不堪设想的灾难。就为了这么一个十分矛盾和惊恐万状的动作,不知排练了多少次,不行再来,再来不行,不行再来,再来还是不行……弄得年轻轻的林琳,为难到了极点,背着人偷偷掉眼泪。

    由于严格的训练,战地服务团的演员逐渐成熟起来,演出几乎场场受到热烈欢迎,林琳以后在排练中也就不那么困难了。

    张茜在1938年一年间就排演了很多节目,而且在大多数剧目中演主角,如《阿Q正传》中的吴妈,《魔窟》中的小白菜,《雷雨》中的四凤,等等。她表演的才能十分惊人,几乎名扬全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