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嫡女篡权-第二百五十六章迫不得以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郑青菡正欲带着宋氏往木舟上跳,却见贾慧一挥手,无数侍卫持剑向她疾奔过来。

    郑青菡心惊不已:“敌强我弱,只得拼死相搏。”

    持剑待要拼命,突见舱板被翻开,舱板下陆续出来人手,挥着大刀向贾慧的人手冲去,郑青菡方才明白过来,原来宋氏早在舱板下藏好人,早就备好接应人手。

    有人在前相挡,郑青菡遂带着宋氏跳上木舟。

    不远处,有人持剑站在战船的船头。

    刀光剑影里依稀能看见来人清冷的眉眼,他的唇角不知被何物划破,掺杂着幽幽腥红,他的身后是火光、红色织染成的血雾。

    见他朝后方挥手,顿时四周的战船冲过来,把所有运粮船围扰在中心,集中力量发动攻击。

    一旦发起攻击,战船上的人顺势登上运粮船,运粮船上的人都被此番变故惊呆,更是没有提防,只一路纷纷败退。

    本来在运粮船上勇不可挡的贾林,突然间慌乱起来,连连指挥运粮船后撤,但是宋之佩没有留给他一条后路,身先士卒的带领人马登上运粮船。

    宋之佩眸中寒意毕露,手中长剑朝贾林挥去,贾林急忙举刀相挡,竟不知宋之佩力道之大,只听喀咔咔的声音,贾林的手骨已折断。

    宋之佩又顺势踢出一脚,贾林身子向后飞出数十米,整个身子一下子撞在运粮船的桅杆,桅杆锋利无比,刺穿贾林的胸口,血咕咕地从贾林身上冒出来。

    宋之佩并不理会,继续向前清理战局,所到之处,十步一杀人,千里不留行。

    明明认识很久,可突然间,有点认出他。

    这个人,跟印象里的宋之佩很不相同。

    若说唯一相同之处,便是宋之佩的眸子,永如初见般清冷。

    看来,新帝想清理权臣的想法彻底得破灭,照眼下形势发展,权臣不但清不掉,反而极有可能把新帝给清了。

    短兵相接,贾林的人手大溃。

    这一战,宋之佩杀死贾林,歼灭所有贾林带出的兵马。

    只有一人有这场战役中分毫未伤,正是刚登基为帝的太子。

    确切的说,新帝要杀敦郡王和宋之佩,但宋之佩却以德报怨,没有一剑捅死新帝,反而跪在新帝跟前道:“皇上切不可听信谗言,臣和敦郡王一片忠心。”

    是不是忠心,明眼人一瞧便瞧出来。

    因为宋之佩虽然跪着说了这席话,但新帝却被宋之佩的人押着站在那儿不敢动晃,正如传言一般,新帝只是演戏的道具。

    事情发展到眼下的田地,郑青菡有点词不达意地向宋氏道:“大伯母,宋哥哥和敦郡王的行径太过逾越君臣之道。”

    宋氏眼神飘在万里之外,淡淡地道:“新帝昏庸,要诛杀忠臣,之佩和敦郡王为保命才反抗。”

    “这,这不就是造反……”

    宋氏皱眉瞧她:“哪有什么造反不造反,史书上本就没有什么好人,也没有什么坏人,只是站的角度不同,才做出迫不得以的决定。”

    这话,有点道理。

    敦郡王和宋之佩眼见新帝要杀自己,眼见大难临头,难道要跟将军府一样把脑袋伸出来由皇家砍吗?

    性命和背负逆天的名声,敦郡王和宋之佩只是选择了前者。

    有些事,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理解。

    战事结束,郑青菡和宋氏被领到战船的主船。

    宋之佩望着郑青菡,眸子明灭不定。

    郑青菡回望他,眸子满是茫然。

    一时间,两人都不晓得说些什么。

    突听主船上传过尖利的声音:“宋夫人救命,宋夫人救命……”

    循声望去,贾慧捆得跟个棕子一样,被丢在主船的角落,正斜跪在地上,拉着宋氏脚跺道:“夫人念我在庵堂救您一命的情份上,请务必要帮帮我。”

    宋夫人手搭在眉骨,语气愠怒:“要不要我戳破你的伎良,我之所以会晕倒,不正是你一手所为,真够下作。”

    贾慧焦灼道:“夫人误会,我并没使什么下作手段,我看见夫人晕倒在痷堂附近,是一心救的夫人。”

    宋夫人一脸被噎到的表情:“世上真找不出比你脸皮更厚的人,我实话告诉你,之佩早就知道你使坏害人,你跟我们演戏,我们也跟你演戏,让你一肚子坏水彻底溢出来,我们和敦郡王才能将你们一网打尽。”

    贾慧心如槁木,神色怆惶地道:“夫人什么意思?”

    宋夫人眯缝着眼:“你为新帝的一粒棋子,要屠杀敦郡王府和之佩,又何必装作不知者无罪?”

    又续道:“新帝在宫内招扰人手时,就有眼线把消息递给了敦郡王,你们安排人手伏击我们,却不知螳螂补蝉、黄雀在后,敦郡王府的战船早就在运河里星罗棋布,你们伪装的运粮船只要动静一步,战船就会围拢而来,致你们万劫不复。”

    贾慧顿时噤若寒蝉,就连郑青菡也不禁侧目望向宋之佩。

    原来是个局中局!

    是个冒天下之大韪的局。

    敦郡王和宋之佩是早就计划好的,只要新帝出手,他们索性图方便把战事挑开。

    郑青菡不得不对敦郡王和宋之佩刮目相看,真是神来一笔,局设得一环又一环。

    境由心生,再看眼前的宋之佩,郑青菡心里凉风四起。

    新帝受制,谷国群龙无首,所有政务都有敦郡王和宋之佩接手。

    连晋为人板正,在谷国政务由敦郡王接手的那日,提出要解甲归田。

    连城和连战亦随父亲,也双双辞官。

    郑青菡去送行时,不由劝道:“舅父身为朝廷的中流砥柱,此时更应留居京都城,而非甩手而去。”

    连晋脸上苦意毕现:“敦郡王阆卷入宫讳政变,竟把皇上视为傀儡,表面奉戴天子,实则只是挟天子以令诸候。我和敦郡王的仕途关系泾渭分明、党同伐异,若我执意留在朝廷,只会和敦郡王拼出个犁庭扫穴。”

    “但你也知道,敦郡王府和沛国公府是姻亲关系,犁庭扫穴也意味着家破人亡。”连晋目光深远地道:“敦郡王要做从龙之臣,要图祥王兴复之意,但我只求家宅平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