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的人生哲学-关于时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成功的前提:今日事今日毕

    今天的事情就是今天的,不要指望明天来做,否则一辈子都一事无成。

    ——李嘉诚

    人拥有的所有东西中,没有什么比光阴更贵重、更有价值的了,所以千万不要把你今天所做的事拖延到明天去做。

    在时间面前,弱者是无能的。时间一秒一分、甚至整天整夜地从他眼前白白地流逝,他既无力挽留,也无法运用。而强者总是时间的主人,他会十分地珍惜时间,高效地利用时间。

    李嘉诚有一句话说得非常的好:“作为一个年轻人,将来后悔千万不能因为你年轻时没做什么事情,而是因为你做了什么事情。”

    这实际上说的是年轻的我们不能浪费自己年轻的时间,应该让自己更懂得去珍惜时间,要有惜时如金的态度。

    常常听到“效率就是生命”,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用的事情上,做事不能拖拖拉拉,能用一分钟做完的事情绝不用两分钟。高尔基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时间。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才能抓住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才不会让自己感到后悔。

    李嘉诚说:“在竞争激烈的世界中,你付出多一点,便可赢得多一点。好比在奥运会上参加短途赛,虽然是跑第一的那个赢了,但比第二、第三的只胜出少许,只要快一点,便是赢。时间永远是最宝贵的。如果在竞争中,你输了,那么你输在时间;反之,你赢了,也赢在时间。”

    李嘉诚就是一个非常重视时间的商人。年轻时的李嘉诚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每天睡觉之前都要仔细地思考一下,自己一天到底做过哪些事情,是否有虚度时光。有时候,为了偶尔一次的中午小憩,他就觉得非常内疚,认为自己是在浪费大好时光。长此以往,现在李嘉诚就养成了中午不睡觉的习惯,只要中午发困,他就会喝咖啡提神。

    李嘉诚做事向来干脆利索,从来不会拐弯抹角。他与人谈生意,都是直奔主题。他非常讨厌那些说话云里雾里,让人听了半天也摸不着头脑的人。他认为那种不紧不慢,讲半天仍然不知所云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他所有的时间都浪费在说话上。在李嘉诚看来,一名成功者就应该具有视时间如生命的精神。

    惜时如金是李嘉诚取得辉煌成就的一个成功秘诀。在他的商场生涯里,几次重大的投资都是靠着他对时间的准确把握,一举战胜对手,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李嘉诚做事向来雷厉风行,从不拖沓。他曾经说过:“我开会很快,45分钟。其实是要大家做功课。当你提出困难时,请你提出解决方法,然后告诉我哪一个解决方法最好。”而且,李嘉诚还有一个习惯,就是他的手表总是拨快10分钟,每天早晨5:45分起床,听6点钟的早间新闻。此外,李嘉诚从不在网上浪费时间,在上面也就是查查最新的资讯及看看公司的有关资料。

    我们从小就接受“今日事今日毕”的教育。然而许多人还是喜欢把今天的事情推迟到明天去做。他们没有计划安排他们的工作和时间,结果,他们最终没有完成他们的目标。时间是一辆有去无回的列车,而我们只是列车上的匆匆过客。如果靠在座椅上只想以后,现在算什么?

    在人生的长河中,以后会有多少?明天能有几回?如果不能保证今日事今日毕,而只在床上空想未来的美好生活,哪来的美好未来?如果人生只是躺在床上做梦的话,岂不白活?

    历史的碑石上镌刻着多少伟人名家?爱因斯坦、牛顿、居里夫人、罗丹、雨果……他们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今日事今日毕、绝不等以后的坚强毅力锻造而成的。

    如果司马迁没有今日事今日毕的精神,哪来流芳千古的美名及传世之作《史记》?如果爱迪生没有今日事今日毕的精神,哪来黑暗中给予我们光明的电灯?如果司马光没有今日事今日毕的精神,哪来历代帝王传诵的《资治通鉴》?伟人今日事今日毕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难道我们自己做不到吗?

    与其敬仰别人不如敬仰自己,从现在开始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成功会距离你更近。

    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他的成功,应该归功于自小母亲对他的谅解与耐心的教导,才使原来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

    爱迪生从小就对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欢亲自去试验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为止。长大以后,他就根据自己这方面的兴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发明的工作。他在新泽西州建立了一个实验室,一生共发明了电灯、电报机、留声机、电影机、磁力析矿机、压碎机等总计两千余种东西。爱迪生的强烈研究精神,使他对改进人类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爱迪生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口的空玻璃灯泡,说:“你量量灯泡的容量。”说完他又低头工作了。

    过了好半天,他问:“容量多少?”他没听见回答,转头看见助手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了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他说:“时间,时间,怎么费那么多的时间呢?”爱迪生走过来,拿起那个空灯泡,向里面斟满了水,交给助手,说:“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

    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爱迪生说:“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它又准确,又节省时间,你怎么想不到呢?还去算,那岂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吗?”助手的脸红了。

    爱迪生喃喃地说:“人生太短暂了,太短暂了,要节省时间,多做事情啊!”

    这个小故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很简单:时间可贵。今天的事情就要今天做,不要推到明天。我们要用尽可能多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我们要珍惜现在,因为只有现在是我们能掌握的。明天到底会发生什么,我们谁也不知道,谁也无法断定。

    当我们把握了现在,做到了今日事今日毕的时候,内心是快乐的,是踏实的。不用担心该做而没有做的事情,不用担心即将到来的事情。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成功的智慧:利用好时间

    我对时间的概念十分重视,我的手表时针被我调快了10分钟。

    ——李嘉诚

    朱自清道:“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时间去了是永远也回不来了的,每一秒都在飞速流走,走在青草上,飞在空气中。

    无独有偶,陆机在《短歌行》曰:“人寿几何?逝如朝霞。时无重至,华不在阳。”人生短短几个秋,说起来也是弹指一挥间。无论你干什么事情时间是最关键的因素,切不可慨叹人生的苦短,让时间白白地从你身边流逝。

    有一种人正是认为短短的人生,若不及时行乐,岂不枉来人生一遭,因此他们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我歌我笑如梦中”的态度,让时间都在嬉戏中度过,像寄生虫一般。而有另一种人深深懂得“盛年不在来,一日难再晨”,于是痛感“时不待我”,整天埋头于工作和学习中,使生命的分分秒秒都在充实,都在发光发热,这也正体现了爱迪生的一句话:“人生太短,要干的事情太多,我要争分夺秒”。

    当然,时间也会公正地给出两种不同的结果:第一种,终日碌碌无为,落得两手空空,只留下无穷的悔恨;第二种,艰辛的劳作换来的是累累硕果,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国家作出巨大的贡献,社会肯定他们的人生价值,他们也会以此自豪。

    至此,谁又能说时间不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呢?珍惜时间会让你做时间的主人;珍惜时间会让你的人生变得绚丽多彩。

    朱自清在他的《匆匆》一文中还说:“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当你觉察它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挡时,它又从遮挡的手指间过去。天黑时,你躺在床上,它便伶伶俐俐地从你身上跨过,从你脚边飞走了。”

    李嘉诚又何尝没有意识到时间的可贵性呢?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李嘉诚的父亲李云经带着一家人辗转来到香港。不久,父亲因病去世,李嘉诚不得不早早扛起生活的重担。

    他曾经在茶楼当过跑堂,茶楼工作异常辛苦。工作时间长达15个小时以上。店伙计每天必须在凌晨5点左右赶到茶楼,为客人们准备好茶水茶点。李嘉诚是地位最卑下的堂仔,大伙计休息时,他还要待在茶楼伺候。晚上是茶客最多的时候,茶楼打烊时,已是夜半人寂了。

    李嘉诚后来回忆那段日子,说他是“披星戴月上班去,万家灯火回家来”。这对于一个才14岁的少年来说,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李嘉诚后来对儿子谈起他少年的那段经历时,感慨地说:“我那时最大的希望,就是美美地睡三天三夜。”尽管那样想,但他不敢有丝毫懈怠。

    李嘉诚每天都把闹钟调快10分钟,定好闹铃,最早一个赶到茶楼。后来,他一直将这一习惯保留了大半个世纪。而在今天,大家都知道李嘉诚的手表永远比别人的快10分钟,这早已成了商界交口赞誉、津津乐道的美谈。

    李嘉诚说:“我们要做事情的时候,应分清楚主次。有些事情是我们必须做的,而有些却并非如此。并非非做不可或不是一定要自己亲自做的事情,自己可以委派别人去做,自己只负责监督其完成。”

    一个成功者会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和可利用的时间安排好,对于自己的成功至关重要。这样可以让自己每时每刻都集中精力处理要做的事。自己不仅可以制定日进度表,还可以制定周进度表、月进度表、年进度表。这样做能给自己一个整体方向,才能看到自己的宏图,又助于自己实现目标。

    利用好每一分钟是李嘉诚一直奉行的原则。成功人士都是掌握并运用时间的高手,他们深深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在他们的眼中,时间是最有价值、最值得去拥有的财富,而且,也正因为时间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所以更显得它可贵,科学家们永远不会找到一种时间的替代品。

    当我们的时间用完时,我们也就不存在了,时间往往是各种问题、各种场合的致命核心。谈判时,你是否能够按时坐在谈判桌前;上班时,你能否准时坐在你的办公室前,让你的老板看到;约会时,你是否能按时到达与异性约会的地点。假如你在这些时候、这些场合错过了时间老人的提示,那么你很可能失败。

    如果你希望能够在人生道路上成功,你必须要学会充分地利用好时间,这对一个成功人士至关重要。

    时间是成功者的朋友

    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我们用一分钟就少一分钟,不像钱,用完了可以赚回来。

    ——李嘉诚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想许多人都听过这句话,但是又有谁能体会到其中深刻的含义呢?

    现在许多人都只顾着眼前花花世界的诱惑,沉迷于娱乐场所,眼睁睁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然而人生的道路上就有了许多“遗憾”,所以才有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在有的人看来时间似乎比生命更重要。

    我国著名诗人闻一多先生,他几乎每天晚上都挑灯夜读,只是想为国多做一点贡献,但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他还是光荣牺牲了。还有音乐巨人贝多芬,他人生一大部分时间都花在音乐上,就连他临死之前还在病床上写曲谱。这些人之所以能有所成就,是因为他们懂得善待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所以我们也应当向他们学习,珍惜时间,利用好时间,不让时间白白流逝。

    古人云:“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显而易见,浪费时间就等于浪费生命。富兰克林有句名言:“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时间与成功是相联系的,无论哪一方逝去,另一方就会悄然消失。只有善待时间者,方可攀上理想之巅,摘取理想之果,方能让理想的航船驰向彼岸。“今日”在成功者的心目中乃是成功之母,乃是生命。有志青年应该争做与时间竞争的战将,立志走在时间前面。

    惜时如金,是李嘉诚的另一个成功秘诀。现代人个个都在感叹每天时间不够用,没有时间做这个,没有时间做那个,那么日理万机的李嘉诚又是如何安排他的时间的呢?

    李嘉诚坦言:“我每天不到清早6点就起床了,运动一个半小时,打高尔夫球,晚上睡觉前是铁定的看书时间,白天精神是很好的,精神来自兴趣,你对工作有兴趣就不会累,最累的时候是开会,一个发言者讲了第一分钟,你已经知道他要讲的内容,可是那个人讲了10分钟,就会感到很疲倦。因为无聊和无奈,有时候我要带花旗参去提神。中午我是不睡午觉的,太倦了,会喝点咖啡。”

    “两年前我试过上网,但是上网太花费时间了,一上就是两个小时,以后就比较少了,我现在用电脑主要是看公司的资料。”

    作为香港人中成功的典范,李嘉诚如是述说他的成功之道:“今天在竞争激烈的世界中,你花更多得时间,付出更多点,便可赢得多一点。好像奥运会一样,如果跑短途赛,虽然是跑第一的那个赢,但比第二、第三的只胜出少许;只要快一点,便是赢。”

    在这个被李嘉诚比喻为赛跑的商业竞争过程中,时间永远是最可宝贵的。用李嘉诚的话说,如果在竞争中,你输了,那么你输的是时间;反之,你赢了,也赢的也是时间。

    从李嘉诚的经历来看,唯有善待时间的人,才有希望攀登理想之巅。世上凡有成就者无一不是和时间赛跑的,在他们心目中,时间是成功者的朋友。尽一切可能善待时间,成功更有可能向我们走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