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的人生哲学-关于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对社会进行适当的回馈

    很多优秀企业家群体都很引人注目,他们通过自己的活动为社会作贡献,社会也回报他们以崇高荣誉和巨额财富。

    ——李嘉诚

    李嘉诚曾说过:“我所做的事情,与那些大学生去当志愿者所做的事情一样,并没有谁做得多,或者谁做得少,我们都在回馈社会。”

    慈善与金钱和地位是没有任何关系的。金钱固然很重要,但它不是慈善的本质,其本质是一种回馈精神,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支持这种回馈精神。

    很多人认为回馈是“锦上添花”,其实不然,最真诚、最自然的回馈能够证实我们的价值观,能够体现我们的信仰。作为年轻人,一定要学会去回馈自己生存的社会,我们要有适当的自我奉献精神。

    自我奉献是一种极富挑战性的事情,也是一种冒险、一种自我的探索。在自我奉献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自己的本真,看清了我们可以给予的东西。没有人可以保证给予的过程会很顺利,并且事事如意。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我们在自我奉献的过程中,需要扩展、跨出我们的舒适空间,并打破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

    在李泽楷看来,他父亲教育他最多的就是回馈社会。

    李嘉诚先生捐资450万港元赞助韩江大桥的兴建。在大桥建造期间,李嘉诚先生还增派“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办公室首席秘书到工地予以关心。《韩江大桥碑记》这样记载:

    “潮州向为岭东门户,沟连闽粤之要冲。而韩江挟三河之水,翻波腾浪,遏阻舟车。商旅通途,唯广济桥是赖。桥历800余载,而雄姿犹在,真吾潮历史文化之胜概也。然沧桑事易,今古势殊,昔之巨梁结构,虽经改建,仍难肩现代运输重负。是以顺众望,集群智,策定兴建新桥之良图。首蒙各级领导机关鼎力襄助,复承海内外乡亲竭诚匡扶,筹资人民币5950万元。遂敦请铁道部大桥局设计施工。”

    “自1985年11月3日奠基,翌年5月10日兴筑,历时36月毕役,诚所谓利众者易兴,谋众者易成者也。桥长1153米,宽18米,东西引道7630米。古塔擎天耸峥嵘于东岸,凤台抚水炫妍丽于中区。是桥既成,于名城之振兴、文明之建设、经济之腾飞,其助力正未可估量也。因刻石为记,以垂久远,藉彰各界贤达热心潮城建设之赤诚,而励来兹尔。”这是潮州市人民政府1989年4月30日所立的“碑记”。

    此后,潮州市政府“为褒扬爱国爱乡、倾力建桥的海内外各界人士”,在大桥东侧的笔架山簏,建造了一座有传统特色、别具一格的韩江大桥纪念馆。馆内正堂中间为建桥“碑记”,左侧为捐资芳名,右侧则为嵌瓷玉照。“让千千万万为韩江大桥作出贡献的人们名垂青史,世代流传”。

    李嘉诚自始至终都认为,钱永远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让自己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快乐,而这快乐的来源只会有几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对社会进行适当的回馈。在这个回馈过程中,会真切地感受到人类的需求,这些需求不只是钱这个表象,而是需要爱。

    李嘉诚说:

    “爱等于快乐,如果有许多的人爱你,那么你就是一个快乐的人。健康也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但是那只是运气,我在健康方面只是运气很好。如果你让我在200亿美元与爱我的20个人之间作出一个选择,我会选择爱我的那20个人。”

    “我喜欢成为一个老师。在下一个学年,在奥马哈有48所学校,包括大学、学院,等等,我希望可以去。我喜欢教学,我把整个慈善看做一个教学机构,我和我的家人对应该怎样进行慈善运作有着自己一定的理念。我们希望它能成为一个教学项目。”

    “当然,我犯过各种错误,我还会继续犯错误,这是我可以向你保证的。如果你每天、每周都会进行决策,你肯定会犯错误,你不能让这些错误去伤害你的财政状况,不能冒这个风险。这并不会让我为难,我并不追求完美,我会犯错误,没有人是完美的。我认为,明天总会是最美好的。”

    现在的社会越来越浮躁,有些人心中只有钱,没有了亲情也没有了爱。所以更别说回馈社会了。

    回馈社会不一定需要把所有的金钱都用上去,也可以不付出金钱,你可以去身体力行地做些有益于社会的事情,这样也能让自己感受到生命在这个社会上存在的意义。

    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人生感到自豪,更需要对自己在人生中所做的慈善感到快乐,因为打造人生是一个生命所享有的机会,而慈善是这个机会所应该有的快乐基础。因此,我们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回馈社会,给自己年轻的岁月留下一些美丽的回忆。

    得大成者心系国家

    商业的存在除了创造繁荣和就业,最大作用是服务国家、人类的需要。

    ——李嘉诚

    顾炎武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大家所熟悉的至理名言,然而又有几个人能清楚明白这句话呢?“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即对家庭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国家与民族负责,是每一位中国人应有的责任。

    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

    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无论我们年轻人是一个平凡的公民,还是一位有影响力的社会名士,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将心系祖国谨记于心,就像李嘉诚一样。

    李嘉诚秉承着“达则兼善天下”的古训和家训,关怀香港社会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慈善福利事业。他认为在香港有两种人最值得尊敬、关心和鼓励。

    一种是教师,他们在做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一般来说,教师的生活都比较辛勤和清淡。更由于李嘉诚的父亲做过教师,深知当老师的甘苦,所以,他特别尊敬老师,也特别重视和关心教育事业。

    其二,他也深知当警察的甘苦,因为他们是维护社会治安的。他们忠于职守,出生入死,辛勤工作,廉洁奉公。香港社会的繁荣发展与安定,有他们一份不可磨灭的功劳。他们也很值得尊敬关心和爱护。

    李嘉诚从1977年开始,先后给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孙中山基金会、香港大学“学生交换计划”、香港中文大学的“三年硕士课题”、“夏鼎基爵士基金”、香港语言运动、法国国际学校、新华社香港分社教育基金以及明爱中心、圣士提中学、圣保罗男女学校、东华三院李嘉诚中学、香港外展训练学校、迦密中学、三育小学、劳工子弟学校、姬爵士奖学金以及警察子弟教育基金、警察教育福利基金等21个专项提供无私捐赠5400万港元。

    李嘉诚对香港医疗事业的热心捐献,也广为香港市民所称道。在1984年6月间开业的沙田威尔斯亲壬医院——李嘉诚专科诊疗所,就是李嘉诚捐赠3000万港元兴建的。当时的港督尤德主持了该专科诊所开幕典礼。这间诊所楼高4层,拥有49间检查及诊疗室和整套现代化的医疗仪器设备。尤德说:“这座新专科诊所是香港当局扩展新市镇医疗服务区计划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李嘉诚为此作出了贡献。”

    1987年李嘉诚在香港捐资5000万港元兴建了在跑马地等的3间老人院。1988年至1989年李嘉诚还捐资1200万港元兴建儿童骨科医院,并对亚洲盲人基金、香港肾基脏基金、东华三院都有可观的捐赠。这方面总额超过l亿港元。

    李嘉诚热心捐赠医疗事业,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吾亲以及人之亲,痛吾痛以及人之痛”,一是基于他对“体之健康,益于社会”的深刻认识;二是他痛感昔年父亲因失之贫穷和医治不及而过早辞世的切身之痛,早已在青年时期就立志当发达之日,一定要发展医疗事业造福社会的夙愿。

    靠着自己的聪明智慧和努力,李嘉诚书写了自己最完美、最快乐的财富人生,与此同时,他又用了人生的大智慧创造了绝无仅有的慈善神话。

    李嘉诚说:“我不是财富的热衷者,特别是当世界60亿人还比我们穷得多的时候。从社会获得的巨大财富,我必将重新归还给社会和国家。”

    要热衷于慈善

    我的钱来自社会,也应该用于社会,我已不再需要更多的钱,我赚钱不是只为了自己。

    ——李嘉诚

    巨额的财富可以使得自己拥有成就感,但有一颗慈善的心,可以让自己快乐一生,并且能够福荫后代。在美国的富豪中,慈善是一种传统,对于富豪们来说,当财富累积到一定程度,财富本身也就只剩下了一个数字而已。李嘉诚一直都很认同钢铁巨人卡耐基的名言:“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慈善是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道德实践,正如孟子说的:“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经济学提出“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同一般商品一样,人们从一单位财富中所获得的满足感随着财富的增加而不断减少。财富也是一样,对一个亿万富翁和一个普通人来说,同样的100元,意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慈善可以说是财富的再分配,当一个人付出善心的时候,全体人民的福利增加了,慈善可以带给更多的人幸福。

    李嘉诚说过:“我已不再需要更多的钱。现在,我的金钱犹如金字塔,越聚越高,只要从中挖出一小块就够我享受一辈子了。但作为企业家,我仍要赚钱,为我的公司赚钱。我有时好像坐在塔尖上,也不是好受的。”

    但他强调如今赚钱“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替社会多做些公益事业”。他的心愿是“把多余的钱分给那些残废及贫困的人”。他在世界各地赚的金钱,都会用于社会,特别是在教育及医疗方面。

    李嘉诚一直以来都热衷慈善事业:

    1981年,李嘉诚创立汕头大学,至今对大学的投资已过31亿港元,其中包括长江商学院。1987年,他捐赠5000万港元,在跑马地等地建立3间老人院。1988年,捐款1200万港元兴建儿童骨科医院,并对香港肾脏基金、亚洲盲人基金、东华三院捐资1亿港元。1989年,他捐赠1000万港元,支持北京举办第11界亚洲运动会。1991年,李嘉诚向英国保守党捐赠10万英镑作竞选费用,引发英国两大政党争议。

    2004年的印度洋大地震曾捐助300万美元赈灾。1997年,北京大学100年校庆期间,李嘉诚基金会向北京大学图书馆捐赠1000万美元,支持新图书馆的建设。1999年,李嘉诚基金会捐款4000万港元予香港公开大学。

    香港公开大学将设立信德中心的持续及社区教育中心,并命名为李嘉诚专业进修学院。2002年用李嘉诚海外基金建立了长江商学院,是中国第一所也是唯一的实行教授治校的商学院。

    2003年11月,MBA第一批学员入校,MBA学员GMAT入学成绩高居亚洲首位,现在已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设立分校,目前是中国最著名的十大商学院之一,目标是用10年的时间进入世界十大商学院之列。

    2004年东南亚海啸,李嘉诚通过旗下的和记黄埔及李嘉诚基金会,共捐出300万美元予受灾难民。2005年5月,李嘉诚向香港大学医学院捐出10亿元港币以资助医科学生及医学研究用,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称将重新命名香港大学医学院为“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2005年10月10日基金会与和记黄埔合共捐出50万美元予巴基斯坦地震灾民。

    而对于我们平常人呢,慈善不一定是巨额的财富。只要你有一颗慈善的心,你所有的慈善举动,都与世界首富们没有任何差别,没有任何高低之分,一样会受到所有人称赞。

    无论是东方的哲学家还是西方的哲学家都认为,善心是人和动物区分的开始。有了慈善之心,人和动物就不一样了,慈善之心是人类全部道德的基础。孟子说的“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就是指慈善之心,如果没有慈善之心就是“非人”。

    西方的哲学家也是这样看的,比如,亚当·斯密认为,人有利己本能,生物总是趋利避害的,这无可非议,但人不光有利己本能,还有同情本能,能够推己及人,这就是慈善之心。

    慈善是人类社会一切道德的基础。亚当·斯密说,人类有两种最基本的道德,正义和仁慈。正义就是不可损人,用孔子的话来说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慈就是要用善良来帮助人,用孔子的话来说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两种最基本的道德实际上都是建立在慈善基础之上的。

    所以人和动物的区分是从慈善开始的,并且大多数的快乐都由慈善而来的,热衷于慈善,会让我们的生命更加赋有意义与活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