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说陇南-慨叹古迹历历目访胜觅奇题记多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访古览胜是地方文化的重要体现,是一个地方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陇南的访古览胜始于宋代。一些达官贵人、人文学士于闲暇之余,寻古觅奇,咏唱题记,为陇南的山水名胜、古迹人文增光添彩,留下许多精神财富。

    武都天然溶洞万象洞,被誉为“华夏第一洞”。最早的游人题留碑刻见于北周。

    北宋庆历五年(1045),福津知县高宝臣游万象洞卧龙坪后于岩壁上题诗一首:

    庆历五季孟冬初四月,因游洞,过卧龙坪,留题四十字,以示来者:待骑蟠蛰洞中春,怒激风雷尽四昏。天命为霖腾跃去,隐然鳞甲此坪存。

    试秘书知福津县事高宝臣

    元祐六年,转运使游师雄游万象洞后,留有题名:

    游师雄、郑阶同至。正月十九日元祐六年崔瑑奉命书

    南宋间,州县职守频频游览万象仙洞。刻碑立石,题留较多。这时的万象洞已名播四海,成为陇南最耀眼的胜景。

    南宋淳熙七年(1180),阶州太守万钟在万象洞入口处立碑石一方:

    郡太守万钟,以淳熙庚子仲春之晦日,率同僚来游万象洞天,作此长短句:

    骅骝缓策晴江上,沙嘴晓浪新涨。春山数叠罗青幛,下有琼台玉帐。

    洞中敲遍旌旗响,何处森罗万象!凭谁借我青藜杖?唤起蛟龙千丈。

    淳熙十二年,一方摩石记载了阶州石门镇从金人手中收复时的狂热心情:

    乙巳窄冬三日,石门复回淳熙。被檄捕张小至,古雍张普参续

    勒于万象洞巨石上的一方题留,记载了绍熙改元(1190),福津县知县陪同阶州知州毋丘游万象洞一事,并有咏诗一首:

    绍熙改元三月十日,游万象洞,偶成五十六言。闵中毋丘恪厚卿:一筇柱破白雾端,来扣云访列仙。羽珠幢眩凡目,玉芝石垂馋涎。直嶷高澈虚无顶,遂但潜通小有天。兴尽却归到城郭,问今几世复何年?

    绍兴二十九年(1159),阶州知州高英游洞,将他两次游洞的事刻题在洞口岩石上:

    绍兴己卯四月,晦,郡守高英(景先),缘巡按山寨,回自福津谷,舍辔渡江,游万象洞。壮其怀异。越六月十有二日,拉别乘颖昌成,和甫将佐济南刘海潮,宗鄜延玉立子札,上圭王仁嗣景山,河东郝通德卿,陇干李痒化源,庆阳姚公轼望之,学官左绵袁观子游,巡检京兆韩希清叔,邑尉东都成光延汉卿,来游。逸述侍行,门人东普景大林茂先奉命书。

    成县杜甫祠堂建于北宋宣和五年。南宋绍熙间,始见成州知州宇文子震所立诗碑。诗曰:

    燕寝香残日欲西,来寻陈迹路逶迤。江涛动荡一何壮,石壁崔嵬也自奇。

    鸡犬便殊尘世事,蛟龙长护老翁诗。草堂欻见垂偏榜,却忆身游濯锦时。

    这是最早见于祠堂的游人诗碑。有了知州宇文子震开路,后人游祠观胜,凭吊杜甫遗址的越来越多,题诗者,立碑者,络绎不绝。

    今康县平洛中寨有大蟒寺,又称独石山寺院,寺院建立在平洛河南崖依山临水的一座独石山平台上。寺院东侧有潭曰“蟒潭”。据传,有一个年少货郎在潭中洗浴,被一巨蟒吞食,故而改独石山寺院为大蟒寺。寺院高耸入云,悬于独石山巅,银光闪烁,照耀四方,吸引着无数官家名流来此登临。宋嘉祐五年(1060),转运使陈公题写《独石山》诗一首,由将利县令宋招勒石于寺:

    吏役驰驱石火间,偶逢佳景便偷闲;无人会我登临兴,千万山中独石山。

    元祐六年(1091),转运使黄公题写《独石山》诗一首,将利县令刘晋和县尉解安勒于寺院:

    依山临水好楼台,日照林扉昼不开。只少惠施裁丽句,窗中飞出碧玉来。

    成州凤凰山的睡佛寺属洞窟艺术,三面凌空,势如刀劈,嶙峋多姿,是成县浏览胜地。汉代,崖壁上已有摩崖刻字。唐哀帝天祐四年,修经阁崖,勒石立碑。宋代,游人题留颇多。诸如:

    元祐二年正月九日,武功游师雄登凤凰山寺。

    辛酉五月二十六日,蒋子奇登大云寺。

    游师雄,宋陕西转运判官,提点秦凤路刑狱。蒋子奇,宋陕西副使。

    北宋嘉祐五年清明后十日,大理丞柴元瑾游睡佛寺,于摩崖题诗一首,曰:

    岧峣高阁迥崖临,下瞰仇池远望心。不见明岐嘉瑞凤,乱山空锁白云深。

    唐元和年间,成州刺史李叔政设清斋以飨神,记之于崖碑:

    元和八年六月十五日,敕授成州刺史、开府史李叔政任其本州岛残破已经数载,谷麦(仅)水惟沫,(百姓)饥蝗。九年一夏大丰,(仓廪)盈溢,以年月设清斋,以答(前)愿兼圣像坏者而报馑……开府仪同三司使持节成州……成州刺史充本州岛守捉使……

    鹿玉山,峭壁环拱,状若翠屏。有狮子洞,为成县古今瞻仰名胜。洞口飞泉漱石,称玉井。洞中雄踞石狮一尊,势极谲秘。游人题留多方:

    刘思道再游,崔珙粹之,杨洙圣石、张微之彦先从焉,元祐六年三月。

    宣和壬寅清第二天,知军州晁说之、司录事张有德、司刑曹蒲贽、同谷令,郭慥、巡检罗世永、尉王世忠、巡检台宗孟、同谷令孙襄。建炎戊申月二十五日雨。

    郡守卑牧、郡别驾成绘拉凤州推官晁子飞、同谷林循祖来游。观景迂晁先生题字,拂尘而去。淳熙戊申仲夏二十二日。

    三城郭子卿、陇干曲演、北幽马焕以绍兴戊午十二月朔日同游凤山大云寺。蒋颖叔至狮子洞,辛酉五月二十六日。

    乙卯夏旱,祈雨复应,太守张延世至此,时巡检曹禄、推官韩周卿、理刘洎从行,曹牟请奉命题,五月十四日记。

    《西狭颂》,今成县国家级摩崖石刻,宋代游人题记多为游人浏览后的感叹,内容广泛,耐人寻味。这些题记,横列竖排,熙熙攘攘,镌刻在《西狭颂》碑文的两侧及下方。

    有赞李翕德政的。北宋单牧赞扬李翕守西康而后有黄龙、白鹿、嘉禾、木连理之瑞,对摩崖颂碑及李翕德政以很高评价,也对后世的官者寄之以厚望。

    南宁王正直慨叹瑞芡产于郡之天水,又有黄龙、嘉禾之应,“岂独美于汉耶”,称李翕为为官者的楷模。

    有赞西颂风光的。北宋刘思道自称他职守同谷,遍游了山水之胜,而西颂为胜中之胜。

    单牧、李鷟被鱼窃峡的黄龙潭奇景所迷恋,盛赞黄龙潭为“黄龙见处”,因此,“策权跋险,涉水来观”。

    南宋王正嗣“自峡蹑石,沿溪观天井、耿勋二碑”。不辞辛劳,而后快慰。

    南宋郡守马义夫访古至此,派“同谷尉王信之先一日为除道”,以饱眼福。也有“单骑自此访古”者。

    南宋领兵兼成州知州王子直记道:干道辛卯间,金人南犯秦陇之地,同谷每为战场,王统制守成州后,“金人不敢来犯”,当此国难之时,特刻石于壁,“备他日之览”。

    北宋时,文州州衙(今文县上城)有一飞来石,状如石笋,僚吏们视为奇观,咏诗题记,兴趣至浓,所立铭文三方,为石笋增光添彩。今录于后:

    石笋铭一

    太极之极,有物浑融。乾坤开辟,万象来钟。巍峨崔嵬,有石其峰。先天而壁,造化为工。散落人间,盘礡苍穹。烟蒙露潝时焉未逢。日月重明,遇我梁公。移置左隅,朝夕友从。忠肝义胆,坚刚与同。前乎千古,莫此其隆。后乎万世,孰追其踪?天长地久,永克其终。

    石笋铭二

    坚正挺持,久脱砂碛。左右惟命,所守不易。藏锋剑芒,作镇西极。又倚天之剑,露颖之锥。淹没即久,拂试者谁?紫须将军,左提右撕。剪灭妖气,惟石是资。

    石笋铭三

    方其操瘠,其质励芒。刃倚天碧,鸣匣外嗟。郁郁有此,君相拂试。

    铭一为宋嘉祐年间文州太守梁公门下士南甲题,铭二为崇宁九年何彦齐所作,铭三为张敬伯题。皆在赞颂石笋的坚正之质,锋芒之利,日月之气,造化之功。不幸的是,数百年后该城毁为平地,石笋亦灰飞烟灭,无从考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