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说陇南-守关名将难胜数,建祠立碑记勋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富平之战,知枢密院事张浚,不听川陕总兵都统制曲端诸将的意见,只凭一腔热血,盲目调集五路大军,发动和指挥了对金兵的决战。在宋军全线崩溃的情势下,张浚不是设法稳定军心,团结对敌,而是急于处置将领。先是罢免了曲端,贬往阶州居住,后又任其为佐大夫,移居兴州。最后杀害于恭州(今重庆)。接着又罢免程千秋,交文州编管。环庆路经略使赵哲临阵脱逃,他匆促召集诸将斩首级于帐下。五路军都统制刘锡虽免于死,也被免官放逐。张浚幕客也随意杀死将领。引起军中人心徨徨,极为不满。一些将领怕被杀害,发动兵变,投降金军。远近军民听说他们的都统制曲端被杀,“无不怏怏,有数日食不能下者。”“军民益解体”。张浚无力抵抗,节节退败。从兴元退至秦州,从秦州退至兴州,最后置司于阆州(今四川阆中)。一批久战沙场的将帅杀的杀,贬的贬,降的降,逃的逃,使宋军元气大伤。

    在抗金保蜀的战斗中,涌现出大批转战陇陕,誓守蜀门,战功卓著的抗金英雄。吴玠为第一任四川宣抚使,功盖天下。吴玠之后,是胡世将、吴磷、吴挺、程松、安丙等人,作为川陕最高军事统帅,他们在陇南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胡世将因脓疮而早逝。程松对吴曦叛逆行迹始终未能识破,过于麻痹。吴曦称蜀王后,程松逃至重庆,还写信于吴曦,请求给钱买舟,称曦为蜀王。安丙任四川宣抚使后,驻边十多年,治军守边也还有功。跟随吴氏血战蜀门,功勋显赫的抗金名将数不胜数,最著名的当为杨政、郭浩、姚仲、田晟等人,他们与吴家军金戈铁马,其峻烈雄壮的不朽事迹亦惊心动魄,震人心怀,永远铭记在陇南人民的心中。或刻之于石碑,或载之于志书。

    列入《五贤祠记》碑中的名将有五位。碑文曰:“

    绍兴间,其与吴氏名并功偕左右厥力,以保全蜀俾将成恢复之业者,则有宣抚刘子羽、胡世将,节制郭浩、杨政。

    河池成为南宋西北战场抗金保宋长城之后,与吴氏并肩战斗,左右西北战场形势,其名其功与吴氏同在的将帅,还有刘子羽、胡世将、郭浩、杨政,他们驻守河池,转战陇陕,保卫蜀门,恢复失地,功不可没。另外,还列入了宋末抗元名将曹友闻。五贤祠建在河池的虞关吴王城。清徽县知县张伯魁担心他们的事迹被后人遗忘,在此建祠并撰文立碑。祠已不见,残垣断碑尚在。

    刘子羽,川陕宣抚使张俊心腹幕僚。富平兵败后,随张浚退守兴州,后留守河池,调度川外诸路大军与川蜀互为接应,严守蜀口。领利州路经略使,兼兴元府知府后,与吴玠饶凤岭大败金兵。退守三泉后,刘子羽将床搬到堡垒口坐而指挥,金兵败走。金兵攻战梁州、洋州,刘子羽与吴玠腹背夹击,金兵死伤大半逃走。

    胡世将,进士,以枢密院直学士领四川安抚制置使,抵河池为吴玠调运粮草。吴玠以军无粮请奏,胡世将与吴玠商议,“蜀之漕运溯嘉陵江千余里半年始达,改用沿途转搬擢用之法。于是,军储稍充。”吴玠病逝后,领四川宣抚使,府衙设河池,守护蜀川门户。金兵占领长安,进犯蜀门。宋兵分数路驻守各地屯田。世将命吴磷出兵石壁大胜金兵,抵达扶风,金兵遂不敢进。各路屯田宋兵得以安全返回。金人再次来犯,世将领兵夺取华、虢二州。不久,因生脓疮去世。

    安丙,进士。初在大安军任职。安丙对四川宣抚使程松陈述了对吴曦的担忧,未能引起重视。吴曦以安丙为粮草转运使,叛金称蜀王后,任安丙为丞相,安丙遂与杨巨源、李好义等密谋诛杀吴曦。朝廷加封安丙端明殿学士、中大夫,授任兴州安抚使,兼任四川宣抚副使。后任四川宣抚使。之后,率川陕将士驻守蜀口达十余年,曾邀西夏联合伐金。是吴氏之后,西部战场抗金保蜀的最高军事统帅。

    杨政,吴玠部将,抗击金兵,屡战屡胜。方山原击败金兵。饶凤关激战有功,擢凤州知州、明州观察使。金兵10万之众来犯仙人关时,杨政领兵几天内大战百余仗,杀得金兵人仰马翻。面对敌军的猛烈进攻,用神臂弓射杀敌人,挑选精兵穿上重铠甲冲出山谷切断敌军各营联系,出其不意乘夜袭击金兵大营,敌军大败逃走,追杀至河池。因仙人关战功,擢升环庆路经略安抚使。出兵安徽攻击金国后方,以牵制金兵南下。攻占秦州城,屡败金人守兵。擢任熙州知州、武康军承宣使、宣抚副使等职,并授任武当军节度使,独领其军。加封检校少保、大尉之职。死后追封谥号襄毅。

    郭浩,和尚原与吴玠共抗金兵,饶凤关与吴磷斩金兵数万。擢升兴元府知府,邠州观察使,又调利州知州。仙人关之战,大破金兵10万铁骑。绍兴十一年,郭浩、吴磷、杨政会集和尚原,郭浩派副将设埋伏大破金兵。朝廷授检校少保。去世后追少师。赐谥号恭毅。

    与杨政、郭浩并肩战斗的姚仲、田晟,人称虎将。仙人关之战,吴玠派杨政、田晟率一支精兵,用长刀大斧,分左右砍击敌阵,在四山燃起烈火,擂鼓大震,以乱敌军。腊家城之战,与王彦率部衔枚黑行,占据山岭,发火为号,攻击敌军,金人仓促应战,金兵遂败。德顺之战,姚仲围城40余日,吴磷挥军大战,一举将城攻入。田晟知阶州,绍兴十三年八月,奉命率部3000赴宋高宗所在临安行营护卫。以田晟为主管侍卫马军司公事。姚仲知阶州兼阶州统制。三十一年,吴磷病,以姚仲节制军事,留守兴州。

    南宋大潭县治(今礼县太塘),现存《鼎勋堂记》碑石一方。记载了南宋名将安藩、程信、张威抗金保蜀的鼎勋功业。大潭,扼蜀陇之要冲,居秦岷阶文之间。长道陷大潭不保,大潭陷则岷宕可危也。1208年,宋金三次议和,战争转入相持阶段,为了庆功记德,大潭民众于嘉定十三年(1215),为曾镇守西礼功勋鼎着的三位将领建祠立碑。

    祠堂碑主要记载吴曦潜叛,四州尽陷之后,安藩、程信、张威诸将,力挽狂澜,收复失地,救诸州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四海得以安康,百姓免遭涂炭的赫赫功勋。

    安藩,随军转运使,四川广安人。吴曦被诛后,安藩出兵秦州,镇守天水,秦州之南的西礼等州始得收复安宁。“民以辑守,轺车载临,边境休肃”。粮赋未加,“敛不及民,廪廪练练”。军民高兴,川蜀安定。“兵农嬉,蜀犬夜吠。”

    程信,副都统制,凤州人。他的主要功绩:一曰,“,迫师师,孤夜遁”。二曰,“完实堡障,梁洋奠安”。三曰,“建麾古岷,仁勇兼济”。故而“三军,百姓便安”。古岷,今西、礼、岷、宕等地。宋熙宁后,岷州移治西和的白石镇。绍兴中改名西和州。元复置岷州于今岷县。程信在西和设副都统制府,镇守西陲。嘉定十三年,程信出长道,合兵七路攻金,与西夏军会于巩城下,又引兵秦州。金兵退,于西和州,“仁勇兼济”,三军威服,百姓得安。

    张威,都统制,成州人。开禧三年,以战功任军中将领。吴曦被诛后,以张威为先锋,随军收复西和,升为统制,后镇守天水,屡立战功,升利州副都统制。嘉定十一年(1218)冬,金虏复犯边境,汉江一带被金虏占领,且虎视陇南诸州,大有气吞山河之势。“武休不守,兵满梁汉,黠将精骑,直寇三泉”。张威设伏出兵,大败金兵,金人北遁。“酋长俘献,徒旅尸,喋血百里,草为之丹”。金虏方歼,叛军又起,与金虏遥相呼应,危及关外。“贼卿长,焚劫郡邑,全蜀动摇,虏焰继炽。”张威提兵复出,贼众就擒,蜀遂安然。张威败金虏,擒叛贼,使关外百姓免遭涂炭,西礼亦然。张威乃陇南之重臣。《鼎勋堂记》最后称:安藩诸将,不仅能“振之于其始”,而且能“保之于其终。”打仗则震摄“中外之心”,休战时又能“培战术之本”,深知“暂成而辄废,方宁而遽扰”的兴兵之道。所以,边陲千里,众口一辞,盛赞他们守边之功、仁勇之德:

    始终吾民,仁厚一心,军不告乏,民不告病者,安公之德也。

    力排大难,扫清群凶,夷虏知畏,奸徒帖葸者,张公之德也。

    镇肃边方,军政,兵得其职,民赖以安者,程公之德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