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说陇南-州治兴文教则兴,人气旺人才始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康熙二年(1683),陕甘分省。右布政使司驻巩昌。八年(1669),巩昌布政使司迁兰州,为甘肃布政使司,陇南各县均隶属之。阶州辖文、成二县,撤西固守御,归并阶州,设州同分辖。

    康熙皇帝崇师重道,视学宫为文章之府,人才之库,士习、国运之重托。敕天下有司缮修学宫,又屡幸文庙,祭奠先圣先师。盛世之年兴学之道迅起,阶州次第行之。

    阶州地处偏僻,以往人才不济,文教不兴,皆因学宫失之所赖。郡治数移,或唐、或宋、或元;或旧城山,或大南峪,或大安庙,或柳树城,学无定置。更因陈规旧俗禁锢着人们的思想。由此,“士亦未闻有显者”。自北魏于坻龙冈置武都镇后,数百年来,只丁晦叔以刚直著称于宋。丁煜,字晦叔,阶州人。官至太常寺丞,迁郎中。宁宗时,受命使金。直秘阁孙宓饯以诗,有“百年中国岂无人”之句。嘉定八年正月,复奉诏贺金主生辰。迁太府少卿,出为利州西路安抚使,代安丙兼知兴元府。

    到了明代,郡治定置于今址,武都逐渐成为礼乐之邦。学宫初在西门外,登甲榜者三人,登乡榜者十三人。嘉靖甲子后,学宫迁徙频繁。嘉靖改建东关。隆庆建置土城之北。万历改建于钟楼滩。天启间又建于城北。崇祯间改建于城西。“人文萧瑟,科第寥落”,间或有步入官场的,大概没有官居高位的。究其原因,学宫没有固定的场所,时间不长而五移其址。

    清代之后,学宫“定基于斯”,几经波折,规模弘阔,日见辉煌壮丽,巍然成武都一胜景。

    顺治十一年(1654),于道行莅知阶州。学有才智,满腹经纶。古时周公营造洛邑时,卜廛水西,又卜洛水东。于公效周公营造洛邑的办法,卜吉于此,始为定基。新择的学基,前望天马行空的山影,背负青翠掩映的雾气,左临秀媚入画的锦屏,右依仪容可掬的五凤,白龙江自西流来,襟带方去,真可谓天赐地造的学宫腹地。于知州离去后,规划草创。建有圣殿、棂星门、永圣宫、明伦堂、两庑各三楹。后来的知州们,往往一门心思劳心官场,“簿书鞅掌”,或拜谒圣庙而不登学堂,或登学堂而不在学堂讲课,“排列殿呵,疾趋以出。”谁肯徘徊、叹息于廊庑宫庙之间,即使间或有想举事修建的,而负责工程的督师不负其责,官署的府吏也不能及时商讨定夺,他们都以迂腐的态度对待此事。老师迂腐保守,不合时宜,往往以天地间不可知的事教授学生。故而,兴学之事不断更改,时遭纷扰。都是这样的态度,学宫有什么依赖呢?

    大规模修建学宫是康熙七年的事。六年,戴其员由西乡令知阶州,精通经学儒术,对待读书人宽严折衷,公正不偏,“皆有恩礼。”每次谒庙必登学堂,登学堂必到学宫讲课,或阐发明析经书的意旨,或指导传授作文造句的方法,或商讨策划时务,或请教探求民情,“因访人才之兴衰,”探讨学宫未举的缘故,学士们将详情告诉于他。戴公说:“学宫的基地已经有了,它的文风气势还没有聚合。”于是,与学正杨万春公、吏目靳应奎公,谋划维新学宫的方案。“计时若干日,计役若干人,计资若干两。”戴公捐俸200余金,杨公捐俸15金,靳公捐俸20金。绅士、学生和百姓输助若干金。遂于康熙七年春月,“鸠工庀材,揆日举事。”

    首先扩展圣殿。“圣庙孤峙无转廊,非制。转廊非大木,无以胜任。然非有大力者,又何克致斯大木也。”阶营副将林忠相助大木108根,捐俸50金,转廊18楹,刻期告成。林忠抚民以宽,驭兵以严。修城垣,造舟桥,葺公署,整墩堡,建学宫,圣殿始有18楹转廊,归功林公。

    其次,补修庙学。计有圣阁1座,四配阁2座,十哲阁1座,两庑阁10座,东西川廊18楹,二门3楹,角门2楹,名宦祠3楹,乡贤祠3楹,泮池1所,屏墙1座,栅栏16架,栅门2楹。重建后的庙学,“坛坫垲爽,堂庑恢闳,墙垣巍峻,池沼澄泓。崇卑就列,纵横因形,榱题饰而轮奂美,圣灵妥而人文萃。”戴公的功德,可以与文翁、沂公媲美。“今有功于阶之学者,皆其有文翁、沂公之心者也。”阶州百姓为戴公建祠立碑。

    康熙七年戴公修建学宫后,十三年即有吴三桂反叛,逆党兵燹七载,荡析殆尽,蹂躏最惨,颓废达二十五年之久。三十八年,陈公“不怯捐俸,不惮省试,计材程工,”重建学宫。在启圣祠、明伦堂之前,新建坊三楹,昭穆两庑。重建戟门、名宦、乡贤、泮池、碑亭、更衣、棂星、面墙。其他依旧。重建的学宫,工程整饰,比及戴公,“污者增之,高者下之。宜甓者慽之,宜石者甃之。或丹雘,或黝垩,或粉饰。”备有祭器,“笾豆簋簋,礼恪三献。”置以礼乐,“琴瑟钟磬,乐谐八音。”据《阶州直隶州续志》载:雍正十年,州守葛时政增建忠义祠3楹,庙外建节义祠3楹,牌坊3楹。至同治一切毁圮。十年,州守洪惟善重建。光绪五年地震,南山之土陷没正殿。前道龙锡庆增筑正殿地址,高5尺。

    陈勋是清代第三个重学兴教的知州。莅政期间,百废俱兴。建义学,缮城隍,整饰通济庙,修葺万寿寺,筑堤架桥,惠民于万幸。《创建义学记》,记载了他于康熙三十五年创建阶州第一所义学的情况。

    陈公把修建学校视为“明人伦,维风化,为致治之本。”以为“武都僻在边鄙,人多自食其力,男子躬耕,妇女纺织,冀免饥寒之不暇。何复尚有余功,讲求文义,讨论诗书,晦明不倦!”且“城郭褊小,廨宇窄隘,学宫殿庑之余,别无隙地,诸儒之欲质疑辩难者,咸托居于琳宫梵宇。弘歌之声与钟磬相杂,岂有宜哉?”于是就学宫之东的察院旧地,修建义学。业堂3楹,斋舍3间,讲堂5间,板屋3间。前立仪门,四面环以土墙,覆以陶瓦。“墙之内,间以杨柳。讲堂之前,因水凿池。池之中,就土为山。山之外,植以修竹,杂以山花。”以娱素心,以发文藻。义学草创,巍焉,焕焉,肃焉,穆焉,诚为阶州又一学堂也。康熙四十八年,知州何道升建义学于贡学之左。雍正十年,州守葛时政再设义学于土城之西门外。同治十年,州守洪惟善改设于贡字之左。嘉庆间,州守张百揆改建义学为“武都书院”。之后又更名“锦屏书院”“正明书院”。光绪九年,叶恩沛在乡间建义学16处。

    纵观千年变迁历史,阶州人面对重重艰难和困苦,百折不挠,振肃文教,其精神令人可叹。元代之前州治五移,兴学之苦可以想象。因资料尽失,无以考究。明代嘉靖后五迁学址,以图蒸蒸日上,以立通都大邑之风,因学址迁徙过勤有得有失。嘉靖之前的一百三十多年间,中进士者3人,有杜铭、赵聪、王存礼。举人16,或知府,或知县。迁徙之前的阶州学宫,有其光彩的一页。可考的选贡、副贡、优贡、岁贡,200人以上。移徙后,未见史志有记载者。清顺治后,学宫几毁几建,规模日见其大。中进士者7人,有雍正夏之瑚(官汉南知府)、乾隆马金龙(充湖北绍兴协副将)、乾隆邢澍(历任知县、知府、乡试同考官等职)、咸丰刘光远(历任知县、知州)、柳万年、光绪吕笃(钦点礼部主事)、黄居中(代理知府)。文举17人,以教谕、学正、知县之职赴途为官。武举14人。荐辟为官者6人,有知府、按察使、知县、同知等。选贡、副贡、优贡、岁贡,120余人。在百舸争流的科举时代,偏僻之陲的武都,也算赢得一片蔚蓝的天。

    阶州学宫延至清末,规模宏敞,形成三大建筑群落。前院正前方为照壁墙,右边为义门,左边为礼门,礼门直通学正署大院。照壁之前是三楹棂星门,穿过月牙形的泮池,跨进三楹戟门。前院右侧为更衣厅、碑亭,碑亭内竖立着历次修建碑刻、庙会碑记和孔子画像碑。左侧是乡贤祠、名宦祠、忠孝祠各3间。中院是文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大成殿浑恢高轩,美观壮阔,气势不凡。基座高5尺许。大殿飞檐翘角。,殿内可容千人,是人们祭祀孔子的地方。殿内雕梁画栋,镂花镌石。殿外三面临空,有转廊18楹。每根廊柱二人才能合抱。真可谓栋宇璀巍,炜炜煌煌,泱泱渺渺,既雄且秀,一福地也。大殿之前是宽敞的广场,庙会期间,祭祀的人群推波助澜。大殿两侧有配殿2座,厢房各10间。大成殿后面有坊门3楹,之后是明伦堂,即就读学堂,也称学宫。学宫后的启圣祠,是祭祀先圣之祖的祠堂。文庙右侧,有节义祠,穿过两道栅门,是训导署大院。1940年,武都师范创建于此。1950年,武都中学移置于此。

    文庙是阶州城文脉的象征。如果说陇南也曾有过一座恢宏壮观、刮目相看的寺庙建筑的话,阶州城文庙的孔夫子大殿是当之无愧的。

    雍正七年(1729),升阶州为直隶州。八年,阶州知州葛时政创修贡院。同治九年(1870),阶州知州洪惟善重修贡院,规模宏敞。

    康熙之后,陇南社会稳定,诸州县兴建学宫一直延续至清末。

    康熙二十一年(1682),礼县知县出俸资修社学。二十九年(1690),成县知县光辉建义学1处,在县学之侧。三十六年(1692),文县教谕陈协哲建学宫文会堂三楹。四十三年(1701),西和知州董贞重修文庙、学宫于城内,又创建义学2处。四十七年(1708),成县知县刘瑜建学宫于下城旧址,大成殿3楹,东西两庑各5间,棂星门3间,有泮池。五十一年(1712),西和知县陈世策建社学2处,冬夏不停,学生苦读成风。

    雍正元年(1723),西和知县杜启运重教育,修学校,民为其建坊立碑。八年(1730),西和县知县马履忠重建文庙及学宫。十二年(1734),成县知县吴浩重修义学。乾隆元年(1736),西和知县王昆山修建义学。八年(1743),九年(1744),礼县知县方嘉发在县城建义学一处,乡间建义学五处。十九年(1754),西和知县王锡书办义学,每月以文课学生,鼓励学生参加省试,又大力整修学校,一时学风大振。二十一年(1756),西和知州何廷楠捐资兴学,聘师课士。公余之暇,亲为士子讲训;制义之外,教以诗书。一时西和学风更盛,人民称颂。二十九年(1764),西和知县王鸣珂建上禄书院。五十四年(1789),礼县人王盟捐地250库存以作学田,收租供为书院经费。大旱之年,还代全里输纳课赋。大潭百姓为其立碑,并赠“仁人义士”匾以示感激。五十五年(1790),西和士民为从事教育多年的王元德先生立德教碑,本县进士任尚蕙撰文。

    嘉庆之后,学风不衰,兴学如初。道光二年(1822),文县知县李闲重修文庙、书院,振兴文教,课士爱民。六年(1826),礼县知县黄凯将天嘉书院由小南街移建于学街,更名礼兴书院。道光十七年(1838),西和知县魏玉峰重修文庙、学宫,并创建水南书院。二十一年(1841),文县知县申典常审定学田地亩章程,革除弊端,收入倍增,推进教育发展。文县知县张绩补修学宫。同治十二年(1873),两当知县肖良庆捐俸集资,又加征学田佃租,增筹畜税,用以创设义学,奖励学生。文县知县陶模设立振文义学于文兴、通川二坊,每所给修补钱4000文。又设二塾于碧峪乡。光绪元年(1875),徽县知县李裕泽增设义学8所。文县知县长赟设育英义学。石湾乡民田元有创建龙津义学,并捐地出租以供义学费用。徽县张承五四兄弟,捐庄基地一处,创立义学,出钱百缗为义学经费。二年,礼县知县陈廷祯于乡下设立义学2所。五年,礼县知县查之屏征取药材行税作为试子参加省试路费。光绪十一年(1885),成县知县李炯整修义学。十六年(1890),西和知县陈訇督同本县举人铁文谟等重修文庙、学宫。二十一年(1894),西和知县蔡如苏创办漾源书院,又创建义学5处。二十六年(1900),西和东乡魏家庄武生魏生华在本村创建社学1处,并捐地10亩以作常年经费,聘请塾师教同社子弟。

    清朝二三百年间,陇南各县修建学校的热情是高涨的,数量和规模是惊人的,其中的事迹也是十分感人的。涌现出一大批进士:阶州进士夏之湖等7人;文县进士米橦(知县)、何宗韩、何浑、程天锡、韩树屏(知县)等5人;礼县进士梁士选、焦志贤、李应紫、黄大魁等4人;西和进士任尚蕙;徽县进士张授等。黄大奎,永坪黄家村人。道光时首场武殿试中式鼎甲武进士第三名探花及第。先试策论,后试技勇,其弓马骑射超群出众。朝廷庭卫当差十三年,多次随驾出猎盛京,屡蒙恩泽,得赏宫锦。后分发广西提标后营游击将军,以母老乞终养返回故里,病逝家中。也有出身不高而官居高位的。阶州痒生李兆干,胆略过人,遇事敢为,为武人所忌而欲杀之。因随肃王征蜀。精卜筮之术,每出战,占决胜败,无不立效,屡获殊绩。初授湖马府知府,历官至山东按察使。文县拔贡吕逢泰,仕至湖广汉阳府通判,历署汉阳知府。清俭自持,不受馈赠。治大狱,多平反,依法行于地方势要,豪强皆惮畏。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