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一个由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资助的科研小组经过4年的调查,在澳大利亚的地下王国中发现850种新物种,其中包括小型甲壳类、蜘蛛和蚯蚓在内的低等动物,身长约0.013米的地下蜗牛便是其中之一。
新发现的地下蜗牛物种,它们是钉螺家族成员,生活在澳大利亚心脏地带的地下蓄水层,居住地位于艾丽斯·斯普林斯西北部大约180千米。
黄色染色工雨蛙
在巴拿马西部山区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亮黄色青蛙物种,它属于一个种类丰富的青蛙群——雨蛙,它们没有蝌蚪阶段,直接在卵内发育成小青蛙。这种青蛙大小不到0.02米,是在2010年由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专家及其同事们实地考察巴拿马西部地区时发现的。
当时,研究人员发现这种蛙的雄性交配鸣叫不同于他们以前听到的所有鸣叫,因而怀疑它们是新物种,经过更多努力才最后确定它们在茂密植被中的位置。
当终于捕捉到第一只时,却发现这只蛙将捕捉它的人的手指染成了黄色,于是就以这一特点将其命名为黄色染色工雨蛙。为了确证它是新物种,生物学家研究了它们的身体结构、颜色、分子遗传数据和发声法,并与密切相关物种的数据进行比较。
另外,考虑到黄色颜色可能有毒,研究人员还进行了皮肤分泌物分析,从中找不到任何有毒成分,也不能确定染料是否是有益于捕食性防御。也许,这种颜色没有特定功能。然而,新物种的这种特性仍难以理解。
用手走路的鱼
2010年5月,在澳大利亚海岸发现9种新手鱼,包括“粉红手鱼”和“黄鳍长手鱼”,手鱼是通过形状像手的鳍在海底快速行走的。但是,它们可能不会存活太久,手鱼极易受环境的影响,如水温和污染,因此,它们正在快速消失。
这种粉红色长手鱼身长约0.1米,是一种非常罕见的鱼类,迄今为止只发现4条,均是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的霍巴特周围区域捕获的。
竖琴海绵
2012年,海洋生物学家在美国加州海底发现竖琴海绵,它们的外形结构颇似一个竖琴。
来自美国加州摩丝码头的蒙特利湾水族研究所的研究小组发现加州北部海域生活着一种奇特的深海掠食者,它们被命名为竖琴海绵,这是因为它们的基础身体结构类似于竖琴。
这种海绵枝状分肢覆盖着倒钩刺,能够诱捕小型甲壳类动物,之后用纤薄的体膜将猎物包裹起来,缓慢地将猎物消化。从事这项研究的科学家认为竖琴海绵生活在海底深处,进化形成独特的枝状结构,从而增大接触洋流的身体面积,增大捕获猎物的概率。
数十只眼睛的新物种
当一只长了数十只眼睛的黄色怪物盯着你的时候,你多半会惊声尖叫。在英国一处自然保护区内就有这样一只怪物现身,不过由于它体形娇小,发现者不但没有感到惊恐,反而觉得它非常可爱。
2012年7月,英国贝德福郡、剑桥郡和北安普敦郡联合野生动物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埃弗夏姆在剑桥郡的一处自然保护区内草丛中发现了一只从未见过的黄色扁形虫。仔细看过之后,发现在它仅仅0.0012米长的小身板上竟然“塞进”了五六十只眼睛。
瓢虫新物种
2012年10月,科学家称他们发现了一种可将自己头部像乌龟一样缩回身体内部的瓢虫新物种。据了解,该新物种是由一名来自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往届昆虫学毕业生罗斯·温顿发现的。这只昆虫被他在蒙大拿州西南部沙丘上所设的圈套中捕获,起初温顿还以为这只小巧的古铜色昆虫仅是一只无头的蚂蚁或臭虫。
但是,经过检查发现,这只身长仅0.001米的昆虫竟是一只雄性瓢虫,并且它并不是没有头部,而是头部缩在了其胸腔内的一根管状物内,就像乌龟将头部后半部分缩进龟壳中一样。
科学家们还发现,据悉,此前也在距美国爱达荷州90英里的地方发现过类似的雌性臭虫,温顿的发现使研究人员确认了这两类样本属于同一个物种,并将其命名为Allenius iviei。
据蒙大拿州立大学昆虫学者迈克尔-艾维(Michael Ivie)称:“这种小物种仅有两种个体,一种为雄性,一种为雌性,他们有资格被誉为美国最罕见的物种。该物种十分不寻常,不仅因为他们身形小巧,独特的生活习惯以及其罕见程度,更是因为他们可以将头部收缩回胸腔内的管状物,这在生物学中是十分神秘的。”
章鱼新物种
2007年7月,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科学家们发现4个南极新章鱼物种,这些章鱼身上所携带的防冻毒液能够保证它们在零度以下的南极海域中生存。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都知道南极地区有章鱼生存。但是,令科学家们惊讶的是,当地章鱼物种同样存在生物多样性,从两英寸(约合5.1厘米)长的小章鱼到大型章鱼,品种很多。
墨尔本大学科学家弗雷认为:“进化选择的压力慢慢地改变了它们的毒液,这种毒液可以帮助它们逐渐向越来越冷的海域拓展生存空间,最终适应了这种极冷水域。”对于这种毒液,科学家们还希望发现其药用价值。
狐猴新物种
2010年12月,在马达加斯加发现了一种有趣的叉斑狐猴。这063种不停“点头”的狐猴很有可能是狐猴的一个新物种。这种动物的头部不停地上下晃动,就好像在点头一样,另外它们还有一副大嗓门。
目前已知的叉斑狐猴根据身上颜色的不同分为4个物种,而所有叉斑狐猴的共同点是头上都有黑色Y型线条,两条黑线从眼睛上方开始,一直延伸至头顶的位置相交,形成了一个“Y”型。目前科学家们正在对这个新发现的物种进行基因测试,测试结果将显示它到底是不是第5种类型的叉斑狐猴。
“这又将是一个来自马达加斯加的杰出发现,这里是世界上最能体现生物多样性,也是地球上最不寻常的地方之一。”里特迈尔在声明中说,“我们在这里继续寻找叉斑狐猴新物种,以及其他新动植物物种的意义是非凡的,这个国家受到相当严重的环境问题影响,已经失去了百分之九十甚至更多的原生植被和动物物种。”
乔科皮带蛇
2012年,在厄瓜多尔西北部的乔科山区热带雨林里,研究者们发现一种未知的钝头蛇物种,之后该物种被正式命名为“乔科皮带蛇”。
这种蛇长了一对大眼睛,但是头部极小,再加上如长绳般的身体,乔科皮带蛇的身体比例非常奇怪。这种夜行的蛇靠捕食青蛙和蜥蜴为生。这种蛇的栖息地应该是在墨西哥和阿根廷附近,它们和其他种类的蛇不同之处就在于特别纤细的身体,不成比例的细脖子,大眼睛和钝头。
这种蛇的头部和颈部特别小的原因,和它们的栖息地以及捕食习性有关——它们生活在树上,需要用自己后半段身体的重量来支撑,将前半段身体摆到半空中去。同样,捕食时它们用身体底部缠住树枝,然后用余下的部分去捕获猎物。这种蛇具有轻微的毒性。
从DNA检测结果看,这种物种在之前从来就没被发现过——和它们最亲的近亲生活在安第斯山脉的另一端的亚马孙河流域。
延伸阅读
2012年9月,研究人员在非洲发现了一种长着“猫头鹰脸”的新的猴子物种。它们最早被发现于2007年,刚果民主共和国一名小学教师捕捉了该物种的一个年轻雌性个体并在家中养着。这种动物类似一种猫头鹰面猴,但它们屁股的颜色与现在已知任何物种都不相同。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