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裂变 华夷天下-公元九五六年(4)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此时,除寿州一时难以攻克外,其他各军皆连连奏捷:司超于盛唐大败唐兵,擒获唐将高弼;高怀德与南唐军战于庐州城下,斩首一千多级;何超率领安、随、申、蔡四州之兵攻袭光州,南唐光州刺史张绍弃城而走,都监张承翰举城投降;南唐蕲州大将李福杀其知州王承巂,举州投降。王审琦、郭令图、司超等合兵攻袭舒州,只用一个晚上就把舒州攻陷了。至此,滁、扬、泰、光、舒、蕲等州相继被周兵攻占,这恰好是南唐在长江以北的一半藩镇。

    各地告急、求救、兵败的战报,就如雪片一般,从江北涌向金陵。南唐主李璟惶惶不可终日,只好密遣多路使者手持蜡丸书去向契丹、北汉求救,但使者大多被周兵截获。无奈之下,李璟只好以右仆射孙晟为司空,命其与礼部尚书王崇质再去拜见柴荣。

    孙晟心中很不是滋味,对冯延巳道:“按理说,国家有难,首相理当分担,此行应该冯公去才对呀!但是,既然主上有命,孙晟也不敢推辞。否则,孙晟就有负先帝了。”冯延巳尴尬万分,只是苦笑。

    孙晟自知此行凶多吉少,启程的头一天晚上,一直与王崇质饮酒到半夜。临离开金陵,孙晟拉着王崇质的手叹道:“孙某本为中原之人,之前已经背负故土,此时就再也不能有负于李唐社稷了。孙某想好了,此行将舍命取义,决不会有负于先帝的!王公家中有上百口人,你应当设法自保。”王崇质也连声长叹。

    孙、王二人带着李璟的拜表渡过长江,前往寿州城下的柴荣大营。李璟在表章中自认有罪,请求归附称臣,言道:

    自天祐以来,海内分崩,或跨据一方,或迁革异代,臣绍袭先业,奄有江表,顾以瞻乌未定,附凤何从?今天命有归,声教远被,愿比两浙、湖南,仰奉正朔,谨守土疆,乞收薄伐之威,赦其后服之罪,首于下国,俾作外臣,则柔远之德,云谁不服!

    李璟同时许诺,奉献黄金一千两、白银十万两、罗绮两千匹。

    王景夺取秦、凤二州之时,柴荣曾下旨赦免所俘蜀兵,并让他们加入周军,随周军南征。但是,进入淮南之后,一些蜀兵竟偷偷地逃入金陵,此次,李璟便命孙晟将这些蜀兵也带了来,献给柴荣,共有一百五十人。柴荣当即诏命,将这一百五十名蜀兵全部斩首。

    肉台盘

    柴荣对孙晟、王崇质道:“既然你主愿意归附,就请二公去寿州城下,劝刘仁赡尽早投降。”遂命张永德带着孙晟、王崇质到寿州城下,劝刘仁赡投降。

    一身戎装的刘仁赡一见到孙晟、王崇质,即在城楼之上向二人参拜。孙晟突然高声对刘仁赡道:“刘君身受君国厚恩,决不可开门纳寇,以免落下千古骂名!”

    刘仁赡道:“相公自己保重,但教仁赡有一口气在,决不让寿州落于敌手!”

    柴荣大怒不已,当即让人把孙晟捆了起来,喝问道:“你主既已归附,你为何还要劝刘仁赡与我为敌?你既然找死,就怪不得朕了!”说罢,立命刀斧手将孙晟推出大营斩首。

    孙晟脸上却毫无惧色,朗声道:“臣为唐宰相,怎可让节度使叛国?”

    柴荣小时候就听说过孙晟撺掇朱守殷反叛之事,因而对其为人一直不齿,不曾想,此人老了老了,反倒有骨气了,心中不禁暗自赞许,便没有对其治罪。

    柴荣问孙晟道:“闻听江南豪贵皆喜欢‘肉台盘’,朕还听说‘肉台盘’是孙公率先而为,可有此事?”

    孙晟默然不语。原来,孙晟在江南事奉李昪父子二十多年,官至宰相,位至司空,可谓富贵至极。孙晟每次用餐,皆不设餐桌,而是让众侍妓各自手端一盘菜肴,环立而侍,并美其名曰“肉台盘”。后来,江南权贵之家纷纷效仿。

    李璟随即又遣使者到寿州,命孙晟、李德明转告柴荣,说他愿意去除帝号,并割让寿、濠、泗、楚、光、海六州之地,每年进贡金帛百万,请求罢兵。柴荣认为,淮南之地已经有一半被周兵占据,而且,诸将每日里捷报频传,故想尽得江北之地,没有答应李璟。

    其实,不只柴荣这样想,就连李德明都是这样认为的。自从他和钟谟到周营后,每日里都能听到周兵获胜的捷报,故而他认为周兵占据江北乃迟早之事,他甚至还想,就连金陵城也将为周朝所有,于是便对柴荣言道:“唐主尚不知陛下兵威如此之盛,请陛下给臣五天的时间,让臣回金陵去劝说唐主,必让唐主将江北之地全献给陛下。”柴荣答应了他,孙晟趁机请求,让王崇质随李德明一同回金陵,柴荣也答应了。

    柴荣遂遣供奉官安弘道送李德明、王崇质回金陵,并赐给李璟诏书,大意是说:“你可以暂存帝号,若你确实想以小事大,朕也不会逼人太甚。江北诸郡归附之日,就是我大军班师北归之日。”柴荣同时又赐给南唐诸将及各位宰相每人一道诏书,提醒各人三思而后行。

    这是李璟第一次见到柴荣的诏书,见其所言,心中稍感宽慰,连忙上表称谢。

    李德明一回到金陵,即当着李璟和满朝文武大臣的面,大肆夸赞周天子柴荣,满口全是溢美之词,说他年轻志大,英勇神武,重德有威,宽仁谦和,实乃数百年难见的一代雄主;并盛称周兵如何如何强悍、如何如何勇猛,力劝李璟割让江北之地。李璟听罢,大为不悦。

    宋齐丘抖动着雪白的胡须对李璟道:“周兵既然如此强盛,那就让他们攻取就是了,割不割地对周天子来讲,还有什么意义?德明为人轻佻,恐怕是言过其实。”

    南唐朝野也大多不信李德明之言。枢密使陈觉、李征古素来厌恶李德明与孙晟,便劝说王崇质指证他说的并非实情。王崇质依二人所言,当众指责李德明所说乃受了周天子之命。

    陈觉、李征古趁机对李璟道:“李德明卖国求利,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安定军心!”

    李璟正有此意,当殿下旨:将李德明斩首示众……

    李璟随即命诸道兵马元帅、齐王李景达率兵北上,以陈觉为监军使,同时起用前武安节度使边镐为应援都军使。

    中书舍人韩熙载上书言道:“信莫信于亲王,重莫重于元帅,陛下既以齐王为元帅,何必还要用监军使呢?”李璟不听,并遣鸿胪卿潘承祐前往泉州、建州招募骁勇之士。

    潘承祐到达建州后,很快就推荐了几位贤才,其中有前永安节度使许文稹、建州人郑彦华及林仁翰之弟林仁肇。李璟一一破格重用,以许文稹为西面行营应援使,郑彦华、林仁肇皆用为军使。

    柴荣闻听李璟不但不答应割让江北之地,而且杀了李德明,大发唐军与周兵相抗,不禁大怒,当即以李重进为庐、寿等州招讨使,率军攻取庐州,同时又以武行德为濠州城下都部署,率军攻取濠、泗二州。

    李璟此时也想开了,一不做二不休,竟命右卫将军陆孟俊乘常州大捷的威势渡江北上,同时遣使者至泗州、楚州,命涟州刺史秦进崇、楚州大将马在贵率军南下,又命齐王李景达率军一同发往扬州。李璟此时是志在必得,一定要夺回扬州,他统共调发了四路唐军,其中李景达有兵五万,陆孟俊、秦进崇、马在贵各有兵二万余人,共计十二万人马。

    陆孟俊领命后,自常州出发,率兵二万渡过扬子江,先向泰州进发。泰州守城周兵只有数百人,见南唐军势大,慌忙弃城遁去。陆孟俊趁机夺回了泰州,随后留下原静江节度使陈德诚率军戍守泰州,他则马不停蹄地率军逼近扬州,屯于蜀冈。

    此时,韩令坤麾下只有两千人,闻听唐军十倍于自己,不禁大惊,只好弃扬州而走。柴荣闻讯,忙命张永德率兵三千救援,严令韩令坤死守扬州。韩令坤不敢抗命,只好又率军回到扬州,但做好了随时弃城的准备。

    柴荣知道韩令坤信心不足,便命赵匡胤率军两千屯守六合。赵匡胤接到诏命,连忙率军前往,一到六合,即下令道:“若有扬州兵士逃过六合者,一律打折其腿!”如此,韩令坤就再没有退路了,只得坚守扬州。

    张永德率军抵达扬州后,即与韩令坤合兵一处,出城迎战陆孟俊。两军遭遇于扬州城东十里之处,唐军四倍于周军,初始颇占优势,但周兵越战越勇,十几个唐兵都对付不了一个周兵。唐军渐渐气沮,勉强战了一个时辰,即自相溃散,被斩杀一万多人,就连陆孟俊都被生擒了。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此战自始至终周兵仅有一百多人伤亡!

    韩令坤正要遣人将陆孟俊押往柴荣行营,突然听到帘后一阵“嘤嘤”的啼哭声。韩令坤大奇,连忙到内室一看,却是新得的爱姬留香在抚膺恸哭。

    韩令坤大惊,忙问她:“因何啼哭?”

    留香哭道:“妾身本姓杨,父亲杨昭恽乃长沙富户。陆孟俊当年在长沙,为了霸占我家钱财,将妾身全家二百多口尽数杀害,只有妾身被人救下。妾身之所以流落到扬州,就是为了找寻这个恶贼。如今大人抓到的这个陆孟俊,正是妾身不共戴天的仇人。妾身听说大人要将此贼送走,担心血海深仇难报,一时忍不住,才哭出声来。恳请大人一定要为妾身报此大仇!”

    韩令坤一听,当即就将陆孟俊斩杀。自此之后,对杨留香越加敬爱了。

    柴荣率军渡淮以来,短短四个月,南唐江北诸镇就有一大半落入周军之手,唯有寿州城如同卡在喉咙中的一根肉刺,无论柴荣、张永德如何想办法,就是拔除不掉。此时,已进入梅雨季节,连日大雨不止,周军营中,水深数尺,攻城器械被雨淋水沤,毁坏颇多。道路泥泞,河水暴涨,粮食转运也越来越困难,军中常常缺粮断炊,逃兵日益增多,故而,柴荣心中便有了解围收军的想法。

    范质劝柴荣东幸濠州,并扬言寿州已经攻破,以动摇南唐军心。柴荣依计,留下李重进率军继续围攻寿州,他则率领护驾之军离开寿州,沿淮河东下,不久,即抵达濠州。

    南唐齐王李景达率兵五万从瓜步渡过长江,行至距六合二十多里处,便停下来建栅安营。周军诸将皆欲出击,赵匡胤却道:“敌军建栅自固,显然是惧怕我军。眼下,我军不满两千,若前往出击,敌军马上就会知道我军人少,士气必然大增;倒不如等待敌军前来,然后再寻机出击,方可破敌!”诸将大为信服。

    李景达大军此行的目的是夺回扬州,如今却被一个小小的六合给阻住了,过了两天,陈觉见周军不主动来攻,便一再催促李景达主动进军,李景达也有此想,当即传令各军齐出,一定要把六合拿下来。

    赵匡胤闻听唐军来攻,立令慕容延钊、石守信、王彦升、高怀德等将各率数百骑兵,分散开来,数道并进。南唐兵见四面八方都是周军铁骑,误以为是大队周兵到了,不禁相顾失色,纷纷抱头鼠窜。李景达喝止不住,只得护着陈觉随着乱军南撤。

    此役,单是被周军当阵杀死的唐兵就多达五千人,其余的数万唐兵慌忙向江边跑去。逃至江边后,又乱哄哄地争船抢渡,落水而死的兵士竟超过两万人,最后只有二万多唐兵渡过扬子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