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声色,不青春-边走边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做音乐节目给你听的好处就是:在最美好的夏天可以感受最灿烂的阳光,在有点微冷的冬日时光可以相互取暖。”

    电台里开始唱歌的男子

    感觉就像在毕业过后一转身的工夫,我制作主持的《边走边唱》节目不知不觉已经开播四年了。2009年1月1日,酝酿许久的中国第一档广播随身KTV节目《边走边唱》在北京音乐广播电台10点档正式开播,也使得原来收听率并不乐观的上午10~12点的时间段变成了广播节目收听的黄金时段之一,这是我目前人生中最为骄傲的事情之一。

    后来,我凭借这档节目取得了广大听众和专家的肯定,这要感谢一路来给我帮助的贵人及伯乐们,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伯乐是广播界的一位前辈,他就是曾获得过中国播音主持作品一等奖、中国广播电视“金话筒奖”金奖、“全国广播十佳节目主持人”称号,在业界很有声望的苏京平老师。

    2008年,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开始筹备节目全面改版,尤其是北京音乐台,要打破以往的点状节目形态,要寻找能够扛下大时段节目且制播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主持人。后来从领导那里得知,当时他们知道山东有个蛮活泼的新主持人叫麦麦,节目做得还不错,也知道我那时候好像突然间不在电台做了,没了音信。但他们没想到其实我是毕业后选择回家做宅男去了,而特别巧合的是苏老师是我爸爸的老师,也知道我的情况,就打电话和我爸说北京音乐台在改版,推荐了麦麦,需要寄一张节目小样过来。我一听,北京音乐台?这不就是我从小听到大的电台吗?记得初中的时候,我就常和本书的平面设计师、我的发小FAFA小姐一起听北京音乐台的节目。她在美术班,我在隔壁的音乐班,每每下了晚自习我俩都会出来“透气儿”,俩人一人一个耳塞听北京音乐台的节目。那个时候羽·泉刚刚获得了内地新人组合奖,而周杰伦这个名字也只是校园里我们小众音乐发烧友们才会聊起(可见有多久远),就这样,带着兴奋与回忆,我打消了毕业之后故意失业做宅男的念头,认真准备了一张节目小样寄了过去。没过几天,他们就打电话过来问我能不能去北京跟电台领导面谈一下。我心里想,成了。

    到了北京,跟领导见面后,心又一下子绷紧了。领导肯定我的同时,给我扔下这样一句话:“我们都很喜欢你节目里的感觉,不过现在一切都是零和未知,现在有两个小时的时段给你去策划,你想想放什么内容,你就放手去做,如果做不好你还是该干吗就干吗去,不过这是个机会。”我心里想,这哪是什么机会啊,这就是次赌博啊!因为当时要全面改版,每个时段的节目都是面向全国公开竞标的,台里给我安排的这两个小时,指不定有多少个DJ、多少个节目制作公司在跟我竞争。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的,能做到NO.1吗?我知道越想压力就越大,所以当时的回答很干脆:没问题!

    从十月份发出标书一直到节目正式开播,我每天都在琢磨我究竟要做一档什么样的节目。对于我来说,这个节目首先一定要——与众不同!广播节目一般会有一些基本的要素要遵循,比如节目定位,晚间的节目一定要适合夜里收听,下午的节目一定不能太激昂等。我抛开一切杂念开始认真地思考,比如我上午10点在干什么,都会遇到什么状况?大家又会想要听到些什么?10点左右,都市白领们都已经抵达单位开始忙碌,能在路上开着车、哼着歌的应该是有些消费能力的人,而这些人对音乐的品质也会格外挑剔,也许还会对主持人的风格作一番评价,只放新歌一定会缺少很多互动和共鸣,全放老歌他们又会觉得这个主持人是有多老土。好吧,既然这样,我就不管什么安全战略只抓主要族群了,干脆直接跳出广播节目固有的思维:我的节目要做给上到99岁的老人下到刚会走的孩子听!大家都懂一个道理,让一个人满意不难,让十个人满意才最具挑战性,我想抓住大家最开心的瞬间,首先就想到我自己,我又爱唱又爱跳,最开心的就是和朋友去KTV唱歌,我每次去唱,无论是唱抒情歌还是动感的歌,都是开开心心去,开开心心回。而且我什么歌都会唱,这也算一项才艺,跟朋友唱很痛快,跟爸妈唱很温暖,甚至跟爷爷奶奶唱,来一首《驼铃》、《送战友》也能直接HOLD住全场!BINGO!我就要做这样的节目!

    就是这样的灵感,我决定做一档空中KTV的节目,把KTV随身携带,于是就有了这档每天10~12点时段的节目《边走边唱》。路上开车的你把车窗摇起来,走路时候的你把耳机塞进耳朵,KTV 的包间就出现了,而我就做你的独家K歌好友,每每播放好听的歌曲,我就情不自禁随性地跟着一起唱。越唱越HIGH,最后直接给大家提示歌词带着大家一起唱,所以我就变成了专家口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歌放到一半,我就跟着唱,有的时候唱的声音比放的声音还要大。刚开始很多初次听节目的听众都很诧异,以为这主持人主持节目放音乐的时候忘记关话筒了,怎么就自己在节目里唱起来了,还有人以为这主持人是喝了来的吧?后来才知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边走边唱》。其实,不讲今天的故事,他们可能并不知道我在直播时带大家一起唱背后隐藏的良苦用心。

    说到背后的故事,我给大家讲讲开播第一期时发生的糗事。虽说主持《边走边唱》之前就已经有好几年的直播经验了,可是突然换了环境换了直播间,很多设备及直播软件都不是一个系统的,就像用惯了WINDOWS突然换了苹果系统,难免还是有些手足无措,加上这是直播。记得第一天直播《边走边唱》,我早早地就到了直播间“待命”,上一个DJ结束了直播后我就在歌曲库里排我当天两个小时里要播的歌曲,谁知道排着排着就忘了时间,机器报时结束后就停止了,也就意味着节目正式开始了。我以为节目正式开始之前会有各种广告先切进来,发现完全没有,顿了一下我就直接推了垫乐,来不及播节目的大片头,没办法,已经开始了,已经开始了!于是,就把脑子里准备的词一股脑儿全兜出来,“Hi,大家好,欢迎收听2009年我们全新改版的第一期节目,我们的《边走边唱》非常不一样哦。我是DJ麦同学,大家的新朋友,希望大家以后在这个时间一定要锁定节目,我们大家一起开启今天的欢唱之旅吧。”然后,在明明很紧张,但却表现得超级轻松加愉快、自己营造的欢愉气氛中开始了直播,一开始播的是蔡依林的《说爱你》。这首是舞曲REMIX(混音)版本,一开始就是迷迷幻幻的前奏,而且非常冗长,感觉那个时候不打开话筒说话空气中留存的就只剩尴尬和冷场,时间每分每秒都过得非常慢!要知道,DJ最怕的就是冷场!我立刻深吸一口气,故作镇定地和大家聊一些好玩的话题,用短信互动之类的来救场。两个小时做下来,心想完蛋了,第一期节目竟然就没有播片头,准备的很多东西也没有完美地展现出来,心里对自己的表现特别不满意。于是,就默默乘电梯上了19层音乐台的办公区,一开电梯门发现领导和监制站在门口,对我说:“今天节目表现得非常好,状态和感觉以及音乐选择都非常非常完美!好像……就是……你的节目有片头吗?”那个时候我的表情应该很像很久没吃肉了突然咬到一只死耗子吧,喜乐参半。

    我觉得命运有的时候会给你很多的机会和选择,当你勇敢地去做出一些选择的时候,你感觉是在冒风险的时候,其实冥冥之中总会有些东西在努力填补你拿出勇气的这个举动。

    第一个吃螃蟹的“音乐厨男”

    从刚开始做这档节目起,我就在着力打造节目独具的一些标识,比如,第一期直播被漏掉的片头(苦笑)。其实,在节目首播前我就准备好了《边走边唱》的片头和主题曲,而且当很多电台只有四五个版本主题曲的时候,我的这档节目就已经有八个版本的节目主题曲,最重要的是——都是我自己的原创。

    就像我之前说的,不要以为你大学学什么专业以后就一定要做那个,当然,也不要以为你大学学的东西以后完全用不上,有时正是这些知识会变成你强于别人的独具优势。所以,大学时代的所有课程还是要尽量去学好。你觉得有用的要学,觉得没用的也要学。对于大学生而言,哪门课程有用没用要从两方面来看。就像是一棵树上长着许多不开花的“营养枝”,它虽然不开花,可是没有它持续供给营养,花朵就没办法美丽地绽放。我从小学习古典音乐,私下又在写流行音乐,词曲唱都一手包办,最近甚至开始玩编曲,一直喜欢的东西渐渐的变成了我的优势。

    说到《边走边唱》的主题曲,我当时也是下了一番功夫去创作,我要突出什么呢?活力?太笼统。能不能用耳朵去看到世界?可是广播节目毕竟没法呈现视觉的创意。于是我又开始在歌词上面反复琢磨,“活力”加上“荡漾”,我把这两个词组在一起,好像创出了一个新词汇,把我想要表达的画面感描绘得活灵活现,就好像你开着车边走边跟着音乐韵律晃动身体的感觉。OK!就是它了,边走边唱,活力荡漾!

    “载着阳光,活力荡漾,music是我的能量,我们边走边唱”就被我写进了主题曲,用来贴切地诠释我们这个节目的状态和宗旨。有了基本版本,后来我又做了摇滚版、抒情版、钢琴版、未来版等。这么多版本的节目主题JINGLE 作用不小,它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两个小时节目里的歌曲神不知鬼不觉地编排成一大首歌,让任何时间打开收音机的人听到后都想继续听下去,谁都不喜欢歌听一半就切掉的感觉。我一直觉得,做音乐节目就好比裁衣,一定要量身打造,才会拥有既漂亮又舒适的完美感觉。

    2009年下半年的一天,我正在直播间“边走边唱”中,导播老师突然进来递给我一个大大的信封。我接过来一看,里面是份红头文件,我想,不会是我在节目里太过活泼被举报了吧?带着紧张与好奇仔细一看,原来是我获得了第十一届广播文艺专家评析的专家大奖,《边走边唱》被称为全中国第一档广播随身KTV节目。

    随后我在三亚领奖的时候,遇到了广播电视节目资深专家、已经70多岁的胡妙德老师。他见到我的时候先是上下打量我一番,然后有如革命同志会面一般双手紧紧握住我的手说:“你就是麦麦啊?你就是麦麦啊!哎呀,你是一个中国广播界开创先河的人,用这样的风格主持,你可是吃螃蟹的第一人啊!”我当时怔住了,我在想,今天晚上餐座上也没有螃蟹啊。旁边随行的同事急忙过来解围说:“麦麦,胡老师可是资深的评审,全国很多主持大腕都得到过他的指点呢,还不快谢谢老师。”我急忙回应到:“谢谢老师,您把我说得太夸张了,我只是想创出新意而已,还请您多多指点啊,下次,呃……请您吃螃蟹。”就这样,我的《边走边唱》就一路欢唱到今天,想想自己是多么幸运的孩子啊!

    我希望自己可以一直保持着一份简单和热爱。我相信真正用心去做节目,听众是一定能够感受得到的。比如我在节目里看似很随性地带大家唱,很多听众和朋友就会经常问:“麦麦,你怎么什么歌都会唱?”我也只是笑笑不回答,因为这里面做了很多所谓的“地下功课”,有些是前一天晚上做的,有些是这一个月要积累的,还有些是你从小爱做梦、爱幻想、也爱自己的兴趣一直积累下来的,好创意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也有人会问,现在节目受欢迎了,为什么不换一个更好的时段,让更多的人听到你的节目?怎么说呢,对于我来说,人生就像是做菜,同样的食材做出同样的菜不难,但是做出独一无二的味道才是我着重追求的。至于几个人去吃,几个人竖大拇指,已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你会在乎你最爱的餐馆里有多少客人在吃吗?当然不。

    “听我音乐的人就像是天上一闪一闪的星星。虽然你不一定总是能见到他们,但你知道,他们会一直在那里,那颗最闪亮的星。”

    死忠粉丝养成记

    电台主持人很妙的地方就是在于这个职业本身注定是个神秘的工种,无论时间怎么推移,也无论文明怎么进步,大家始终都会觉得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永远存有一份神秘感在里面。

    做了这么多年的电台节目,要说工作上开心的和不开心的事情,好像大部分都跟听众有关系。我收到过各种各样对我节目称赞的反馈,都有心想把它们整理成文字和故事,然后出一本叫《赞美的艺术》这样的书。当然,收到赞美是很值得去开心的事情,但自然也会有各种“奇葩”听众听我节目时跟我“理论”的。记得节目刚开播的时候,面对这种广播史上从未出现过的“麦氏自HIGH”主持风格,很多听众就用各种互动方式教导我不要这样、不要那样,比如我在节目里放了一首耳熟能详的经典老歌,他们就会立刻留言说:喂,同学!都什么年代了,歌这么老怎么听啊?太没活力了!我又放了一首全新的好听动感单曲,他们又接着说:拜托!这么新的歌叫我们怎么跟着唱?一开始我还是多多少少会被影响,会尽量以讨好他们的姿态按他们要求去做,后来我发现,当有人进来“捣乱”的时候,总会出现很多比较理智的听众帮我说话,帮我收复失地。渐渐我发现了,这个节目不是只为某一部分人做。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好像也越来越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一起关注一个节目、一个人的彼此共同或不同的感受。我的听众族群也逐渐地呈现成“爱挑毛病”和“完全死忠”两个大团,当然,也有那种开始很不喜欢我,后来慢慢进阶为死忠粉的。

    曾经有个听众在我节目开播两年的时候给我发过这样一个信息:刚开始听你节目的时候非常不习惯,特别喜欢原来的节目模式,你一主持我就觉得烦躁,但是节目里你挑的歌曲我非常喜欢,于是我发短信建议你不要说话只播歌就好,结果没有得到任何回应,我更加生气,从此不再听你的节目。但几个星期后,有一次我出去签重要的合同,刚好遇到堵车,心情无比烦躁,随手扭开收音机突然里面传来一句“希望你堵车的时候不堵心哦,今天我们要继续边走边唱,忘掉不开心的一切,相信一会儿就好啦”,我顿时心情大好,感觉堵在大马路中间最需要朋友的时候你的陪伴是对我最大的安慰,当天也顺利签约。从此以后,我就变成了你的忠实听众,不仅自己听,还推荐给我女朋友听,推荐给我的老同学、朋友听。后来,我们大伙儿都变成了你节目的死忠粉,我还多次组团参加你的粉丝见面会,为你现场加油。一开始对你的标新立异很不理解,但后来感觉不听就好像生活里少了什么,不知不觉发现你已经变成了我的“好朋友”,而且是那种无所求的真朋友。看到他的这条反馈,我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动,这或许就是电台节目独有的一份魅力,当你最需要朋友的时候,打开收音机,我就在这里陪你,而当你正在和生活里的朋友欢乐愉悦时,也可以没负担地忽略我的存在。

    很多同行跟我聊天的时候,都问我是怎么培养出说如此很强大的粉丝团。说实话,我觉得他们的养成完全是他们自己彼此努力作用的结果,我好像真的没做什么。了解粉丝的存在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总体我的粉丝分为几种:一种是只听我节目从来不跟我进行任何互动的人,甚至走大街上认出我也装不认识那种,但是在各种评奖投票的时候他们一定会发动身边的朋友为我投票。因为他们只是单纯地喜欢听节目并支持我,有点做好事不留名的感觉,属于“活雷锋型”的粉丝;一种是不仅听我的直播节目,还会关注我的一切动态,比如我下节目去干吗、下周又会参加什么电视节目等,比我团队的人还要清楚,而且每场活动都会来为我加油打气,属于“热心肠型”的粉丝;还有一种是完全没听过我的节目,只是在网络上看到了我的微博或看到我在某个电视节目里做嘉宾,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地关注着我,微博里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粉丝们“神经兮兮”的留言,“早点睡,听到没!”就像我天天跟她一块睡似的。“看你最近忙的,真是心疼!”就像我俩经常见面似的。“签唱会错过了,来道个歉!”就像失了你的约似的。“答应我不许不幸福哦!”就像恋爱刚分手似的。“哼!你怎么又不理我了?”就像人家真理过你似的(这是郭德纲发现的,脑残粉们别生气,请继续爱我吧!笑)!

    我还接到过很多听众的短信。有位听众说自己心情特别抑郁,任何劝告都听不进去,甚至心里已经有跳楼的倾向了,在外出的路上听到我的节目,发现生活里还可以保持这么简单的一份快乐,于是解开了心结。还有一位听众说受了爱情的伤,已经变成了城市里的“爱无能”,听到节目里播了一首《值得》,搭配上我关于爱情的观点,又重新燃起了对爱的渴望。也有听众说城市里生活压力大,工作不好找,一次次受挫、碰壁,听到我的节目之后纳闷儿我怎么能随随便便就乐成那样,第一次听觉得我肯定是疯了,这个主持人怎么这么二呢?第二天听还这样,第三天忍不住了,发短信来说你能不能别唱了,都闹心死了你还唱得这么欢,然后我就在节目里面开导他们,不管遇到什么挫折都不能失去对生活的热情啊,不如你跟我二一次,释怀地唱一会儿,说不定你就会对生活有新的发现。后来反馈给我的信息就逐渐积极开朗起来,据说现在已经做上了某星级酒店的主管。有次我主持电视台的一个颁奖典礼,节目组为我安排了一间很大的套房。我刚进房间就看到床上摆着鲜花和巧克力,还有一张字条,上面写着这个故事,我才意识到多年前那个跟我互动的听众就是他。虽然后来我也始终没有见到他,可能他希望继续保持着我们之间的神秘感吧,不过我是真心替他高兴。

    节目做得越久,好的、坏的反馈听得也就越来越多,心态也越来越趋于平和、理智。时间不仅可以让人变得越发谦逊,还可以锻炼你的判断力,每每想到这大大的世界上有这么多人没有真正见过你却如此地相信你、支持你,我就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这份责任感,这比我说起自己的诉求、希望能做成什么样更为重要,丝毫不敢怠慢。或许正是这种心态,才一直在催促着我每年都为节目注入新的元素和新的创意,无论在整体包装、节目概念和音乐选择上都会升级自己的标准,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好让那些陪伴着我成长的听众们常听常新。

    记不清是哪位大师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最伟大的音乐家是和他的听众一起来创造音乐。而作为一个音乐节目主持人,即使不是为了伟大,而是为了办好这档节目,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看清楚这个世界,并不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但可能让你在看清楚这个世界是个怎样的世界后,把自己变得比较好,比较重要。”

    我的听众都是大腕

    越是大的城市,越是期待可以遇到那些小小的感动和惊喜,或许是因为现在的生活里真性情的惊喜越来越少,不过通过我电台DJ的身份的确结识到了很多好朋友,其中不乏明星大腕。

    2010年,我在北京出演了人生中的第二部舞台剧《再见我的爱人》。为了宣传,我们主创人员需要参与多档电视节目的录制。其中一档电视节目的主持人正是戴军老师。这造就了我与戴军老师第一次见面的缘分。节目开始之前,他在后台就打量着我说:“你就是麦麦啊?我听你节目好久了,每次我在车上都会让司机播你的节目,我原来一直觉得自己是‘中华小曲库’,听了你节目后,我觉得你才真是‘中华小曲库’啊!这头衔转给你了,而且电台里长得最好看的就是你了。”听到戴老师这么一说,反倒让我有些小小的害羞,虽然我平时活泼好动、自信满满,但节目中的我和生活中的我的确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真心不禁夸,况且戴军应该算是我的前辈了。记得当时我还十分懂事地回应道:“谢谢戴军老师,我也是看着您的电视节目长大的。”呃,我的意思是:你看我长得多好。

    其实我那个时候就慢慢地发现了我职业的微妙性,就算第一次见面的两个人一点都不会感到陌生,不需要那么长的友情过渡期,就可以直接真实地互动。所谓“最熟悉的陌生人”就是在讲我们电台主持人吧,当然前提是对方已经透过节目了解了你。有一次,戴军老师要来看我演戏捧我的场,可是那个剧的剧本特别奇葩我们剧里里面的好多演员是第一次演戏,彩排的时候各种紧张、各种状况,当时内心特别纠结,既想让他来看我的演出,又怕他会失望而中途离场。刚好那天下大雨,我想他不来也刚好有理由。就在戏要开始的前五分钟,突然看到有个人捧着一大束花从大门匆忙进场,后来得知他来的时候外面下的不是大雨,而是大冰雹。散场的时候他还逗我说:“戏真无聊,不过你演得最好,下冰雹也算值回票价了。”我后来又接演了两部舞台剧,多半都是因为这句话的鼓励,而且后来我不仅出演还会积极投入创作和设计,努力要让周围的一切都更完美,也正是因为这种不经意间的鼓励,才让我有了那么多的勇气和尝试的动力,这也是一种正能量。

    还有一次参加一个时尚活动,一位当红影视女星跑过来找我,用很惊讶的语气问我:“你是麦麦啊,我问你啊,你每天播的那些歌都是从哪儿找来的?还有,你在节目里头,比如周杰伦的就不说了,女生的歌也能唱,英文的歌你也要唱,前段时间我拍《甄嬛传》的时候听你连日语、韩语的歌也在唱?是什么情况?”我笑着说:“其实我今天节目里刚播了一首泰语歌,很好听哦。”我还即兴唱了一大段,她用很佩服、很词穷的表情望着我,我连忙解释,“其实我也是现学的啦,在语言方面还有点天分,歌多听几遍也就差不多能唱出来,下次你也可以试试。对了,你也喜欢听我节目吗?还喜欢听什么歌改天播给你。”结果她给了我一个很“冷门”的答案,她说她也喜欢古典音乐,她想听我在节目里唱歌剧完全是拿着挑战吉尼斯的心态在与我对话啊,于是,周一的时候我播了《Osolemio》(《我的太阳》)流行版,并且大段地带着大家欢唱。她默默地发了微博:地球人已经阻止不了麦同学了。说到微博,还有一位女歌手也很调皮,那段时间她在积极准备她的全国巡回演唱会,每天都要辛苦排练还不忘发微博调侃:“一出门,又听到麦麦麦同学荡漾的歌声。紧接着,这个早上在‘麦杰伦’的歌声中,开始美好的排练啦!”因为她的这条微博,后来很多粉丝听众都称我为“电台界的周杰伦”,弄得我一头雾水。后来,我和她在直播间偶遇,她提到经常和同事们一起听我节目,边听边调侃非常欢乐。她就是张靓颖。

    其实有的时候我也很调皮,也喜欢在微博里搞怪。有一次,著名导演贾樟柯发了一条微博,说他的司机天天都会听北京音乐广播里这个叫麦同学的人,完全就是个超级粉丝,他也天天跟着听。我的听众在微博上转发给我,我就立刻评论了他的微博说:不听节目的导演不是好司机!搞得他的影迷和我的听众都乐开了花,生活中多么需要这些好玩善意的调侃啊,顺便说一下,贾导,请发我演你的电影吧!(笑)

    当然,我所说的大腕不仅仅是这些明星朋友,更多的是在我心里像珍宝一样存在的听众们,他们中间也有很多“大腕”级的人物。我的粉丝统称“麦苗”,庞大的粉丝族群叫作“麦家族”。记得有位内蒙“麦家族”的听众,印象里是个白白净净的女生,短头发,每次我有地面活动或是见面会她都会出现,之所以知道她是哪里人是因为有次活动后她跑来问我最近还有没有活动,如果有的话就多待两天,没有她就回内蒙古了。我刚开始以为她是刚好要出差,后来才知道她每次都是专程坐飞机来参加活动,活动结束就立刻返回。我想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真爱吧!哈哈,还有在山东就开始听我节目的“老朋友”们,无论我出现在什么样的平台上,都会得到他们的鼓励和支持。

    我和听众朋友们的故事有很多很多,里面也不乏温馨感动的瞬间。有位男听众,每次我有活动他也总会出现在现场,张罗着大家忙前忙后的。有一次我的一场活动他没出现,活动结束后我觉得很奇怪,这么脸熟的人怎么今天没有出现呢?回到家打开电脑才看到大家在微博上聊他的事情,我那时才知道他当天在来的路上开车太快出车祸了。我看到这里,感觉心被突然掏空了,特别难受,总觉得他是因为要来看我而出的事。那段时间我一直暗地里打听他治疗的消息,得知他的腿部受伤严重住院观察的时候,我让同事联系好几个跟他关系不错的粉丝听众,准备一起偷偷给他个惊喜。当推开门看到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的他,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可他见到我时非常惊喜,脸上马上漾着兴奋的神情。他不太相信我会出现在他的病房里,当我看到他病床旁边的收音机时,忍不住给了他一个拥抱:我不是一直都在吗?

    一个月以后,在地坛公园举办的“听众最喜爱的主持人”拉票会现场我又见到了这位可爱的听众,他竟然拄着拐杖来为我加油拉票,这令我非常感动。我和我的听众们就是这样温暖着彼此,每时每刻。都说白天不懂夜的黑,可是你们可知道,换作我这里,白天的活力也可能照亮黑夜让夜温暖。听我节目的不仅限北京地区,很多人都是通过网络来收听我的节目,其中就有很多远在异国他乡的朋友,也就是说我这边是阳光明媚的上午10点,他们那里很可能是黑灯瞎火的晚上10点,甚至更晚,可时差完全没有影响我和国外听众的交流。我收到过很多来自大洋彼岸的网络留言,每每节目一开始直播就会有来自全世界的问候和报到信息,有来自意大利、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甚至南非等更远的地方。透过小小的直播间,用一首首我精挑细选的歌曲,激励准备出门上班的你,或安抚地球那头准备入眠的他,抚平了那么多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西方大美学家格塞罗曾经讲过:“音乐家可以说‘我的国度不在这个世界上’。”我国的大音乐家贺绿汀前辈曾经说过:音乐是不需要翻译的作品。(“贺绿汀”的名字,你可能比较陌生,但是他的作品你一定会唱。“我们都是神枪手, 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大家不妨在心里跟着唱起来!)

    音乐无国界,这里最贴切。

    插播新闻:红遍全球的中国“麦客疯”大秀骑马舞

    最新消息!西班牙国家电视台活力访问北京地区《江南STYLE》播歌第一人 DJ麦同学,直播间大秀爆棚骑马舞!

    近日,采访到北京音乐台最具人气的当红音乐主持人 DJ麦同学。因为DJ麦在自己制作主持的音乐节目《边走边唱》“鲜辣麦客疯”中,经常会播放最新的K-POP(韩国流行音乐)及欧美最新时尚的音乐。该节目也是全国音乐节目收听排行中的佼佼者,拥有全国乃至全世界众多粉丝“麦苗”。说到此次专门来到北京采访DJ麦是因为有数据证明他是最早在北京地区播放现今红遍全球的K-POP神曲《江南STYLE》的DJ,在北京地区对此歌的推广有着功不可没的幕后助推作用。西班牙国家电视台著名的记者及主持人此次采访看过DJ麦在直播间的主持状态后大呼过瘾,表示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有活力和感染力的DJ。当聊到《江南STYLE》这首歌的时候,DJ麦也分析了这首歌为什么会红遍全球的理由,聊到兴起,在直播间带动所有工作人员齐秀骑马舞,HIGH到爆棚!感谢收看。再见。(2012年10月24日报道)

    黑格尔说过: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如果把音乐活动看作是一种灵魂的解放,而摆脱一切压抑和限制的过程,那么把这种自由推向高峰的就是音乐。而朗多米尔则说音乐是一种感召心灵的神奇魔力。我觉得,我们的《边走边唱》之所以能够红遍全球,而我被称为“麦克疯”首先是自己被音乐这种魔力感召了,才能够全身心地和听众一起享受那种灵魂解放的自由高峰体验。所以才有了这次激情不能自已的骑马舞之秀。

    很多听众都问过我,为什么你看起来那么的会生活,我说因为我有麦家秘笈,那就是微笑和沉默:微笑能解决很多问题,沉默能避免许多问题。试试看!

    “雨神”的考验

    听我讲了那么多有趣的直播故事,好像DJ麦的直播生涯一直都很顺风顺水的样子。NO!NO!NO!在我的职业生涯里,我遇到过几次超恐怖的突发事件,其中就有两次特大暴雨,发大水道路阻断都是基本款。

    第一次是我还在山东做主持人的时候,那时我主持的是晚上的直播节目,下午刚好和同事们去广告公司开会,去的时候一片艳阳天,可开完准备回去的时候发现开始下大暴雨。我和一位同事开车在路上滞留了一个多小时,我们开始都以为只是堵车而已,于是坐在副驾驶的我试图下车步行,心想反正离电台也不远,这还指不定堵到什么时候呢,我走回去好了,别耽误了晚上的直播。可谁知道打开车门的一刹那,雨水就往车里灌,我和开车的同事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大暴雨导致整个城市排水系统瘫痪了。就在这个时候,我看到前面的很多车开始打转,在雨里被奔涌的水流冲来冲去。也不知道当时是出于什么原因,硬着头皮把裤腿挽起来非要下车,一踩下去发现水已经没过了我的膝盖。说明一下,本人可是181cm的身高啊!我扶着绿化带里的树和路边的铁围栏,缓缓地朝电台的方向移动,走在路上的时候还帮一个被困在水里的老大爷把自行车绑在了树上,又嘱咐几句才继续往前走。当我步履蹒跚地赶到电台的时候,距离直播只有3分钟,我急忙就位搜索急救的措施,准备在节目里告诉那些困在路上的人们怎么应急,就这样完成了当天晚上的直播。第二天台里紧急召开会议,领导在会上既批评了我又表扬了我,其中批评我是觉得那么危险的情况我不应该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冒险回台,看新闻说当晚很多井盖都被冲走,像我这样在水中摸索着前进随便一只脚踩空就一定无影无踪了。领导说到这儿的时候,我看到他眼圈都是红的。这件事情发生在2007年7月18日,之所以对日子记得那么清晰,是因为那天也是我爸的生日。当天下午5点开始,3小时内最大降水量180毫米,这个数据是济南市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最大值。

    第二次是2012年7月,北京遭遇近几年来最强暴雨和洪涝灾害。真悲催,为什么都让我赶上了?我那阵子起床比较早,那天起床后拉开窗帘,惊呼了一声:“天呐!”我记得我当时还写了条微博:拉开窗帘,OMG,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有没有!下大暴雨有没有!发大水了有没有!我家楼下到处都是汤汤水水的,连公交车都趴在路上熄火了。我当天上午10点到12点需要录制直播,之后需要给杂志拍照片。收拾停当后,我急忙奔下楼,手上还抱了一堆拍摄的服装,而且衣服全都是用纸袋子装着的。一时间我等不到出租车,而且我家附近也没有地铁站,为了不迟到,我只能选择公交。由于天气实在很糟糕,两站地之后车熄火了。司机说,只能等着了,前面修路有个大坑,无法通过,而且已经有小轿车趴在水里“游泳”了。这么等着肯定会耽误直播,于是就让司机把车门打开了跳了下去,决定自己走路。当时还下着雨,纸袋子已经湿透了,只能抱着,那时候已经是9点45分,我还在路上。只有15分钟了,只有15分钟了!恐怕是赶不上了。我赶紧给台里打电话,如果我赶不上直播,就用备播带先顶替。尽管做了应急措施,我还是得以最快速度赶到直播间。于是就一直在水中跑,我为了配合下午的杂志拍照穿的是靴子,里面早已灌满了雨水,跑起来扑腾扑腾的,节奏感十足。突然,我看见前面有一辆9路车,印象中好像是路过我们电台门口的。没来得及思考更多,先跳上车去。那辆车驶过了一个路口之后就一直没有停过,感觉好像知道我赶直播着急专程送我一样。到站了,我正准备箭步冲下车的时候,一位阿姨递给我一个塑料袋迅速帮我套上衣服纸袋,我都顾不上说声谢谢就往直播间冲去。冲到直播间的时候,10点01分,OK!来得及!10点开播的节目前面有3分钟广告,刚刚坐稳没多久就推片头准备正式直播了。在节目中,我也提醒大家要注意雨天出行安全,还给大家讲了我早上的惊险体验。当时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但因为直播间机器需要散热,空调温度调得特别低,觉得特别冷。两个小时后直播结束,我起身回头看凳子,发现皮质的凳子上用手一按都是水,地毯上也是,我自己都惊到了,后来因为淋雨还生病发烧了。

    这两件事情直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后来跟同事调侃的时候说,好像其实也不一定非得赶过去,又不是钢铁侠,一定要冒这个险吗?钢铁侠掉水里也短路好不好!听众少听你的一期节目也不会怎么样,反正也有备播带之类的应急措施。可是世界上有些事情就是没有原因的吧,也没有标准的或明确的答案到底应该选A还是B。我觉得我已经下意识养成了一种态度和习惯,这件事我就是应该负起责任来,如果真赶不上我只能抱歉,但是在那个时刻,我一直在问自己,真的没有办法吗?我不会轻易放弃努力,这就是我有点一根筋的态度,虽然我也深深地体会到:直播不是我想赶说赶就能赶!

    冲绳·重生

    2012年收到日本冲绳媒体的邀请,我去冲绳拍摄一个“麦同学带大家畅游冲绳”的个人影像专题。这是我第一次和冲绳亲密接触,当地的风光非常美,虽说这次是来工作,不能自由散漫随性观光,但在工作之余感受一下当地风俗也是不错的。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加入日本籍的台湾姐姐,拥有着台湾人的热情和日本人的严谨,在几天的拍摄工作中既当助理又当翻译,还当保姆。在首里城的大广场上,她竟然跪式服务帮我别话筒,在车里打喷嚏永远使用“不打扰模式”,几次我都以为车里的角落一定藏着某种猫科动物。各种敬业和礼貌令随行摄像大哥非常感动。

    我的很多“第一次”都奉献给了这次冲绳拍摄。原本的拍摄脚本里有一项是“麦麦桑体验轻松简单的浮潜拍摄”。可到了出海的船上,日本的船长坂崎宏次先生告诉我们:“没有浮潜的场地,只有,大海!只能,潜入海底!”听完我们当场傻眼,第一个傻眼的是编导婷婷小姐,她特别担心我的安危,生怕我在拍摄中出现危险,于是乎做出一副要替我下水的架势去跟船长沟通,未果。哦,忘了说了,我不会游泳。只是得知这次去日本有水上项目的拍摄,特意在周末跟舅舅学了一个下午,也只是能够短时间地憋气而已。面临下不下海这个抉择,我对大家说:“我下!”随行的领导愣住了,他诧异一个不会游泳的人立刻就要背着氧气瓶跳入海底,哪来的勇气?后来问我,我想了半天也没给出答案,可能一半新鲜一半责任。

    我没多想就穿好了深潜服,跟教练做起了热身运动,等我戴上氧气罩时还是有了那么一丝丝的恐惧,教练开始张大嘴巴教我怎么咬住呼吸滤嘴,并千叮咛万嘱咐地让翻译告诉我一定要咬牢。我也使出浑身解数认真学着,虽然根本不知道自己沉入海底的时候还有没有脑子记得咬牢这个动作,毕竟我是个不会游泳的家伙。准备工作迅速地做完后,我们开始准备正式下海,当我顺着绳子下到水中,海水没过全身的时候,恐惧被瞬间放大,心里在想:万一我在海底,真的突然不想用这个滤嘴呼吸,真心想用我的鼻子呼吸,怎么办?就在这个时候,我顺着绳子又溜溜地迅速让自己的脑袋露出海面,大口大口地呼吸着空气,好像再也吸不到了的样子。教练看出了我的初次恐惧,让我自己调节,我心想:不行!不能让他们小看我,不就是深海总动员吗,我只要调整好呼吸,其他的都没问题,OK!我深吸了几口气之后对着教练做了一个OK的手势,再次鼓起勇气向深海潜去,10米、20 米、30米,下沉速度越来越快,感觉头顶上的船也离我们越来越远,身处的环境也越来越深,身边游动的小鱼的模样也越来越丰富。当我发现正前方是一只海龟的时候,我意识到,我们的船此时已经在我眼中变作了一粒沙的大小 ,跟我一起潜入海底的有一位日本籍教练和一位助手。他们一个负责我的安全,一个负责拍摄我们想要的海底画面,可能是自己平时自HIGH训练有素,在深海里东倒西歪的我,每每看到摄像机准备拍摄的时候,我就会瞬间不歪扭,立刻“美人鱼”附体,随性地摆出特别自然、特别自在畅游大海的美妙感觉,而当摄像机的工作灯一熄灭的时候,我就立刻恢复不协调状态,使得保护我的那个教练一直需要“拎”着我,防止我被海龟带走、被海水冲走。

    拍摄了许久,教练给我手势告诉我们工作完成,已经拍到了想要的画面,我们开始原路返回。当脑袋再次露出水面的时候,船上的摄像大哥早早做好准备抓拍我出水芙蓉的镜头,哦不,是狼狈不堪的出水画面,哈哈!可我依旧努力地微笑,告诉大家海底世界的神秘和美妙,其实内心只有一个想法:能大口地呼吸,真美好。除了这个第一次,我还在NHK电视台的安排下变身“太鼓达人麦”,平时只是用手机玩太鼓达人游戏,这回让我亲身体验了一下现实版。接下来的几天里,我还在摄制组的安排下抓了活海参,抱了大蟒蛇,穿着短裤站在剧冷无比的惊涛悬崖上,在狂风下的万座毛(冲绳海岸国定公园一处景观)摆出貌似春日明媚时的平静表情等。

    看似各种艰难险阻,但是在我这样HIGH 的人面前,好像一切都只是按部就班,偶尔的恐惧涌动,也会在看似玩笑的调侃间把勇气鼓足,阳光加满格地去面对它。其实每一次全新的体验都是一次重生,都是一次升级,这样的进化也会对你自己和身边的人产生各种各样伟大的作用力。当然,这需要你细心去提炼它,每个人都可以伟大地存在,伟大,也并不是一定要惊涛骇浪,伟大也不一定要万人皆知。当有人靠近你的时候,不自觉地认定你身上有种力量在默默地吸引着他,影响着他,直至真的有一天他发现因为你,自己做出了一些惊人的好的改变。这,就是伟大重生的力量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