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有心机全集-做人不可少二“礼”:礼仪与送礼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谁都想拥有成功的人生,谁都想在人际交往中显山露水,展现风采!其实想拥有这些并不难,只要你留心二“礼”:礼仪与送礼。时时处处尊重他人,理解他人,言谈举止诚恳谦和,待人接物大方得体,在做人中你必然会塑造出完善的形象,拥有你梦寐以求的成功人生。

    1.“礼”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

    中国人历来称道“礼尚往来”,可见,“礼”是生活中的大事。做人要增加个人魅力,必须在“礼”上大费“心机”。

    “礼”多也好办事。

    生活中的送礼现象到处存在,必不可少。家人、朋友、同事都互相送礼。所以收礼也要区别对待,一般性的礼品可以收受,但如果收下一些可能影响工作大局而使某方得益的礼物,就有构成受贿罪之嫌,是万万不可取的。

    收礼一定要讲“心机”,估计送礼者是别有用心,一般都应该拒收,实在推脱不过,也要尽快回送同价值礼品。不愿收受的,除退回礼物之外,应表示委婉、诚恳的感谢。

    礼物送也罢,不送也罢,都是根据情况灵活处理的。一个人只要兢兢业业地工作,诚心诚意地待人,擦亮眼睛处事,有“礼”没“礼”都不影响自己。

    “该如何送礼”是人情礼仪中十分复杂很难处理的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学校没有专业,社会中也没有规章制度,同事也难以明说,全凭自己去摸索、去掌握。熟知送礼学问的人往往能八面玲珑,四方有缘,处处春风得意。送礼物给同事,是八小时之外建立感情、推进关系的最有效的物质桥梁。同事帮了你的忙,事后不忘认真地选一份礼物亲自登门送上,既还了人情,又不致失礼仪。同事家有婚嫁喜事,根据关系的远近亲疏送上一份合适的贺礼,既添了喜庆,又买了人缘儿。同事生病,及时前去探望,时间不宜过长,送些鲜花、水果、营养品等足已,既安慰了病人,又表达了关注之情……诸如此类同事间的私人馈赠,作为联络感情,人情世故的必要应酬,当然是必要的,但要注意轻重之分,一般不宜买太重的礼物,免得让对方感到你别有用心。

    送礼给上司,可视为一种礼貌,表达感谢照顾的心意。上司在公事上给予不少指点,对工作该如何进行也帮了不少忙,谢谢化成礼物,更具体、更有现实意义。

    有时候送礼也是一种敷衍,许多人给上司送礼并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所求,只是笃信“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或是随大流。领导收下了自己的微薄小礼,尤其是逢年过节或家中有喜庆事时送上的“顺水推舟”便可接下的那份礼,工作中自然就会不好意思过分责怪、批评送礼者。

    送礼的时机宜自然得体,毫无理由的馈赠绝非多多亦善。老祖先创造了“礼节”一词,恐怕也正是暗示“逢节送礼”之意,而不是没道理的送。有时,刚到新岗位,刚出成绩,刚被提升,倒是送礼的好时机。

    当然,并非所有的礼都能送得出去,万一礼送到人家门上,却被拒之门外,的确是件尴尬的事情。花钱没讨好不说,弄不好还会误大事,弄个适得其反。有人自认为眼光深远,喜欢玩“放长线钓大鱼”的游戏,为未来感情投资而送上司一些大礼,而这种师出无门的大礼恐怕十有八九都会被拒收,弄不好还给上司留个“心机”太重的印象,真是送比不送糟得多。

    有句俗话叫做“礼多人不怪”。做人要讲究彬彬有礼,不卑不亢,有来有往,这即是做人的窍门,也是做人的风度。

    2.微笑是最好的礼仪

    不管一个人多么讲究社会礼仪,如果他整天板着一张面孔,也不会受人欢迎,微笑是表情的合体外表,增加做人的魅力就不要忘了微笑。

    对人微笑是一种文明的表现,它显示出一种力量、涵养和暗示。微笑,是打开社交大门的“心机”。一个刚刚学会利用微笑的中年领导干部说:“自从我开始坚持对同事微笑之后,开始大家非常迷惑、惊异,后来就是欣喜、赞许。两个月来,我得到的快乐比过去一年中得到的满足感与成就感还要多。现在,我已养成了微笑的习惯。而且我发现人人都对我微笑,过去冷若冰霜的,现在也热情友好起来。上周单位搞民主评议,我几乎获得了全票,这是我参加工作这么多年来从未有过的大快人心之事!”

    微笑是希望和力量,犹如春风袭卷着别人的内心。没有人愿意帮助那整天皱着眉头,愁容满面的人,更不会相信他们。而对于那些受到上司、同事、客户或家庭的压力的人,一个笑容却能帮助他们了解一切都是有希望的,也就是说世界是有欢乐的,是美好的。只要活着、忙着、工作着,就不能不微笑……

    一个不会微笑的人是非常可怕的。必须强迫你自己练习微笑。如果你是单独一个人,强迫你自己吹口哨,或哼一曲,放松一下,如此表现出你似乎已经很快乐,这就容易使你快乐了。

    你的笑容就是你善意的信使。你的笑容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对那些整天都看到皱眉头、愁容满面、视若无睹的人来说,你的笑容就像穿过乌云的太阳。尤其对那些受到上司、客户、老师、父母或子女的压力的人,一个笑容能帮助他们了解一切都是有希望的,也就是世界是有欢乐的。

    要使同事欢迎你,首先,要对他们表示诚挚的关切。卡耐基说:笑容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如同穿过乌云的太阳,带给人们温暖。行动比言语更具有力量,微笑则表示的是:“我喜欢你,你使我快乐。我很高兴见到你。”

    卡耐基曾经鼓励成千上万的商人,要求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每天24个小时,都对别人微笑,然后再回到班上来,所得的结果与从前则大不相同了。威廉·史坦哈正是好几百人中的典型例子。

    “我已经结婚18年多了,”史坦哈说,“在这段时间里,从我早上起来,到我要上班的时候,我很少对我太太微笑,或对他说上几句话。我是百老汇最闷闷不乐的人。”

    “既然你要我以微笑的经验发表一段谈话,我就决定试个一星期看看。”

    “现在,我要去上班的时候,就会对大楼的电梯管理员微笑着,说一声‘早安’,我以微笑跟大楼门口的警卫打招呼。我对地下火车的出纳小姐微笑,当我跟她换零钱的时候。当我站在交易所时,我对那些以前从没见过我微笑的人微笑。

    “我很快就发现,每一个人也对我报以微笑。我以一种愉悦的态度,来对待那些满肚子牢骚的人。我一面听着他们的牢骚,一面微笑着,于是问题就容易解决了。我发现微笑带给我更多的收入,每天都带来更多的钞票。

    “我跟另一位经纪人合用一间办公室,他的职员中有个很讨人喜欢的年轻人,我告诉他最近我所学到的做人处世哲学,我很为所得到的结果而高兴。他接着承认说,当我最初跟他共用办公室的时候,他认为我是个非常闷闷不乐的人,直到最近,他才改变看法。他说当我微笑的时候,充满慈祥。

    “我也改掉批评他人的习惯。我现在只赏识和赞美他人,而不蔑视他人。我已经停止谈论我所需要的。我现在试着从别人的观点来看事物,如此真的改变着我的人生。我变成一个完全不同的人,一个更快乐的人,一个更富有的人。在友谊和幸福方面很富有——这些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

    微笑是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力量,它时时刻刻都用得着,做人要有“心机”,微笑是“心机”和礼仪的表现,所以,要不断检查自己是否面带微笑。

    3.戒除不受欢迎的坏习惯

    做人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让人看起来喜欢,不惹别人厌恶,在与人相处时尤其要这样,一些小的习惯和毛病就可影响到别人对你的看法,所以你应该检查一下自身是否有这些小毛病。

    在现在外世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人,由于一些微不足道的缺点,使他们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他们这些微不足道的缺点却像那遮不住明月的乌云一样,却掩盖了他们原有的美丽与皎洁的光辉。要培养做人的“心机”,就必须除掉这些毛病。

    1.打呵欠

    当你和朋友在一起谈话的时候,尤其是当你的朋友在滔滔不绝地发表意见时。那时你也许感到疲倦了,你能按捺住性子让自己不打呵欠吗?

    在大庭广众中,你能按忍不打呵欠吗?

    假使是你和你的老朋友谈话,你知道在老友面前打呵欠会引起老友不快吗?

    打呵欠在社交场合中给人的印象是:表现出你不耐烦了,而不是你疲倦。

    2.掏耳和挖鼻

    有些手痒的人,只要他看见什么可以用,就会随手取一支来掏耳朵,尤其是在餐室,大家正在饮茶、吃东西的当儿,掏耳朵的小动作,往往令旁观者感到恶心,

    这个小动作实在不雅,而且失礼。即使你想洗耳恭听,此时此地也不是时候。同样,用手指挖鼻孔也是非常失礼的动作。

    3.剔牙

    宴会席上,谁也免不了会有剔牙的小动作,即然这小动作不能避免,就得注意剔牙时不要露出牙齿,而且把碎屑乱吐一番,这是失礼的事情。假如你需要剔牙,最好用左手掩住嘴,头略向侧偏,吐出碎屑时用手巾接住。

    4.搔头皮

    有些头皮屑多的人,在社交的场合也忍耐不住皮屑刺激的搔痒,而搔起头皮来。搔头皮必然使头皮屑随风纷飞,这不仅难看,而且令旁人大感不快。

    搔头皮这种现象在公共场合,尤其在社交场合和乱放臭屁一样实在失礼。特别是在宴会上,或者较为严肃、庄重的场和,这种小动作是很难叫人谅解的。

    5.双腿抖动

    这种小动作多发生在坐着的时候,站立时较为少见。这种小动作,虽然无伤大雅,但由于双腿颤动不停,令对方视线觉得不舒服,而且也给人有情绪不安定的感觉,这也是失礼的。同样,让翘起的腿儿钟摆似的打秋千也是相当难看的姿态。

    6.当心放屁

    放屁原属生理现象,这一种有益于人体的细菌在肠内制造出来的。人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也不能够不放屁。但是在公共场合,一个响屁足可以破坏整个会场的气氛。即使放个闷屁也罢,其臭味也叫人恶心。据一个有经验的人说,在预感到要放屁的瞬间可以来三次呼吸。要不,就悄悄的离开人群一会儿。

    7.拉链和鞋带松着

    这是一种疏忽,是种难以叫人宽恕的疏忽,鞋带忘记系上或男士的裤子拉链忘记拉上,在大庭广众的场合,无疑是件有伤大雅的事。

    8.长指甲和污垢

    留长指甲可能是一种癖好,但也有一些人却疏于修剪,而且也疏于清理指甲内的污垢,这就近于失礼了。当和对方握手、取烟、用筷,半月形的指甲污垢赫然在目,实在不雅之至!

    9.不要以“喂”来喊人

    打电话时,人们为了接通线路,故有“喂”一声,待互通声气以后,照例是“早安”或者是“你好”,然后再说下去。

    但是有些人,平时见到朋友也像接电话一样先来“喂”一声,这就有失礼貌了,应该以姓和称呼来招呼对方才对。

    我们也常见有些人问路,也是“喂”,一声,虽然对方是路人,但为了礼貌起见,也得来一声“你好”、“请问阁下”……

    10.频频看手表

    假如你不是忙人,而且又无其他重要约会,那当你和朋友攀谈时,最好少看自己的手表。这样的小动作会使你的朋友认为你还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不会使谈话继续下去;同时,你的小动作可能引起对方的误会,以为你没有耐心再谈下去。

    如果你确实有要事在身的话,你不妨婉转地告诉对方改日再谈,并表示歉意才行。

    11.不守时间

    有一位小姐,她是一个非常可爱的人。她的脸型,配上她苗条的身材,显得特别清新飘逸,她的一双美腿走起路来轻盈极了。她喜欢穿淡雅服装,特别喜欢穿轻纱罩着的裙子。她的谈吐也是非常斯文,亲切的话语交织着清甜的笑声,跟她在一起,令人神爽意新,心神舒畅。像这样的一位小姐,怎么会令人不愉快呢?

    然而,她有一个很令人头痛的坏习惯:不守时间。

    许多次,朋友们在车站等她一起去旅游,大家都到了。而她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有的人坚持要等她,有的人老早就不耐烦了。

    终于,她来了,仍然那么轻盈,那么潇洒。那么清新飘逸,同时又那么清甜,那么愉快,那么悠然自在若无其事,在别人的埋怨声中,她竟连一句道歉的话也不说。

    我们不知道她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不过,渐渐地她就被摒除在社交生活之外了。因为人们越来越对她反感,觉得她每次浪费别人这么多时间,是一种不可饶恕的行为。这种情形,要绝对尽量避免。

    12.打听别人的私事

    吴小姐性情活泼,态度亲切,凡是她到的地方,都充满了她的甜爽的欢乐笑声。她美丽大方、明眸皓齿,而且她的打扮总是叫人看起来很舒服。

    她的毛病,就是特别爱打听知道别人的私事。每到一个地方,她就很起劲地去查问别人的家庭情况,收入多少,在别人不注意的时候,就翻弄别人的用具,或是偷看别人的信件。

    而且,还不止此,她把她探来的私事,会在闲谈的时候随意地讲出来,也不顾这样做对别人会有无损害。

    她的这种毛病很是使人头痛,并且还会引起别人对她产生疑惧,以为她是别有用心。其实,她的内心是毫无恶意的,一方面是出于好奇,一方面又是由于喜欢说话。好奇,就对别人的私事发生无穷的兴趣;喜欢说话,就不免会把自己的见闻讲出来。可是她不知道,在她这种“天真烂漫”的行为中,不知给别人带来了多少的不安与不快。

    社会复杂,每个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有许多事情是不希望别人知道的。所以,除了对很亲近的人或很熟悉的朋友之外,一般人对于别人的私生活都不会去询问。有时为了表示自己的关切,也要请求别人同意,等别人自愿地告诉你,倘若他不大愿意告诉你,你就别再去追问。倘若他愿意把他的事情告诉你,你也不要把此事当做新闻一样,到处去讲。至于偷听别人的谈话,偷看别人的书信、日记,或其它文件等等,实在是一种犯罪的行为。

    4.客气待人:礼多人不怪

    不管别人给你送礼出于何种目的,都是他看重你的人或你的能力,意味着你被别人认可和尊重。所以做人就要不惧送礼,也不惧被人送礼。

    礼多人不怪,是人之常情。老王是不善客气的人,又患有高度近视,十步以外,看不清来人的面貌,对于熟人,只会由听声音来辨别他是谁,因此不熟悉的人,往往误会他是自大成性。他为补救他的缺憾起见,就是对于小妹倒茶,总是加上请你,或谢谢你,他们来到面前,有所陈述或要求,他总是起立,绝不坐在椅子上,有时还称他们先生。这些举动他们未必发生好感,但相信至少不会发生恶感。

    某丙是某公司的最高领袖,高级职员去见他时,他不但坐着不动,也不屑回你一声某先生,而且不肯注视你的陈述,来人只好站在旁边说话,真是架子十足,有时碰到他不高兴,或认为你说的话不对,他竟始终不开口,好象听而不闻,也始终不对你看,好像视而不见,你落得一场没趣,只好悻悻退出。他对高级职员如此,对其他下属,当然可想而知。就是对待朋友,同样也是爱理不理的神气,实在令人难受。当他得势时候,大家只敢在背后批评,当面还是恭维,还是奉承,但心里都是反对他。他种了这种恶因,后来形势逆转,一时攻击他的人非常多,当然可能还有其它重要原因,然而平常待人傲慢,至少是个辅助条件。

    《易经》说:“相鼠有皮,人而无礼,人而无礼,不死胡为!”无礼取怨于人,真会咒人早死。人在社会上,要多结人缘少结人怨,而多礼便是一件必要的工具。礼是人为的,是后天的,必须要用心去学习,学习使人养成习惯,如此,多礼便能行无所碍了。

    多礼似乎有点虚伪,而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很大,所以孔子也说:“不学礼,何以立。”孔子的所谓礼,自不单指礼貌而言,但是礼貌必在其中是可以肯定的。言语行动,音容笑貌,都要注意,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礼多人不怪,在对人方面来说,礼多可足以表示你是位君子呢!

    然而多礼还必须诚恳,多礼而不诚恳,可得知其人的虚伪,虚伪反而使人讨厌。能诚恳,才能恭敬,才是真的礼貌。俗语说:人熟礼不熟。这就表示,你对于熟人,要有礼貌,“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我以为晏子所以能够被“久而敬之”,他必先对人能够久敬。久而敬之是指双方面而言,并且,更须先由每一个人自身开始。

    可见,礼就是一种“心机”,在平时与人交往中,你做到了“礼”多吗?

    5.在称呼上下功夫,以吸引他人

    称呼是礼仪的开始,会做人、有“心机”的人都懂得这一点,称呼上打动别人,交往起来也就容易起来。

    称呼,就是对人的称谓。用什么称谓称呼人,既有个礼貌问题,也有个态度问题,同时也反映了说话人与被称呼者之间的关系。所以,在社会交往中,有“心机”的人都讲究称呼的艺术。

    1.日常惯用的称呼语

    (1)亲属之间的称谓。亲属之间,对长辈应以亲属称谓相称,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姑姑、舅舅等。称呼长辈的姓名、职务、身份、职业等都是不礼貌的。对平辈,可相互用亲属称谓或加排行序列称谓相称,如哥哥、妹妹、二哥、三妹等;夫妻之间可以姓名相称,俩人在一起时,可用昵称,但不宜在父母面前,孩子面前,公开场合使用;年长的平辈可直接称呼年少者的名字,若年少者已成年,则用亲属称谓较礼貌。对晚辈,可称呼其亲属称谓,也可直呼其名,这样显得亲切。但当晚辈有了他自己的成年晚辈时,直呼其名也就不妥当了。

    (2)熟人之间的称谓。对关系较密切的熟人,可大致仿照自己亲属的性别、年龄、身份等来确定相应的称呼,还可以“姓加亲属称谓”、“名加亲属称谓”、“姓名加亲属称谓”称呼,如“王奶奶”、“李叔叔”等。

    在一些正式、公开的场合,可以称呼熟人职务、职业,也可以“姓加职务、职业称谓”、“名加职务、职业称谓”、“姓名加职务、职业称谓”相称。如“赵厂长”、“向真校长”等等。

    年纪较大、职务较高、辈分较高的人常对年纪较轻、职务较低、辈分较小的人称呼姓名,这种称呼明快直爽。反之,年纪较轻、职务较低、辈分较小的人对年纪较大、职务较高、辈分较高的人直呼姓名,则是没有礼貌的表现。

    不称姓而直呼其名,是最亲切、最随便的一种称呼。但这只限于长者对年轻人、老师对学生或关系亲密的人之间,没有这种特殊关系而直呼人家的名字就不礼貌,甚至还会使人生厌。

    朋友、同学、同事之间,因为相处长了,称呼可以随便一些,可在姓氏前加“老”、“小”、“大”等,如“老彭”、“小陈”等。在人的亲属、职称、身份等称谓前,加上“老”、“大”等词,是更为尊敬的称谓,如老厂长、大姐等。对德高望重的老年人,可以在姓后加“老”字,如“李老”、“张老”等,这种称呼是很恭敬的。

    (3)对陌生人的称谓。对陌生人的称谓,一般来说可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用通称。可根据人的具体年龄、性别、职业等情况称“同志”、“朋友”、“师傅”、“先生”、“小姐”等。对男人一般可以称“先生”,未婚女子称“小姐”,已婚女子称“夫人”或“太太”,若已婚女子年龄不是太大,叫“小姐”,对方也决不会反感。而称未婚女子为“夫人”就是极不尊重了。所以,宁肯把“太太”、“夫人”称作“小姐”,也决不要冒失地称对方为“夫人”、“太太”。一般说成年的女子都可称“女士”。二是可以亲属称谓相呼。可根据对方的性别、年龄等情况,以父辈、祖辈、平辈的亲属称谓相称,如“大伯”、“阿姨”、“老爷爷”、“大娘”、“大嫂”、“大姐”等。称呼对方“大嫂”还是“大姐”时,必须谨慎从事,因为对方婚否不好确定,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称“大姐”比较稳妥。

    2.运用称呼语应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民族、时代、地域的差异。各个不同的国家、民族对人的称呼都有一些独特的习惯,如在日本,对妇女也可不称“女士”、“太太”、“小姐”,而称“先生”,如“米费子先生”。而汉民族语言中的称呼语相对于其他民族语言中的称呼语要复杂得多,不仅要看人的性别、辈分、年龄,还要分敬称和谦称。有的民族语言就没这么讲究,如英语中的“aunt”翻译成现代汉语可以是“姨母、姑母、伯母、叔母”等等。所以各个民族有不同的称呼习惯,在实际运用中,要遵从各民族的习惯。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生活习惯,造成了各种方言,所以还要注意方言间称呼的异同。如在大陆用得最广泛、最普通的“同志”称谓,而在港澳台同胞中,几乎就没有这个概念。所以与港澳台同胞打交道,不宜用“同志”这一称呼。

    (2)要注意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口语相对于书面语言而言,显得通俗、随便,更为亲切。现代汉语中,同一个对象,可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不同的称呼,如爸爸(口语)、父亲(书面语)。在口语中,如果面对称呼对象时,运用书面语中的称呼语就显得生硬、不自然、不亲切。但是,在口语中,书面语中的称呼语可以作为他称用语出现。如“我的祖父”、“你的母亲”等。

    (3)要注意语言环境和称呼对象的不同。在日常生活中,对我们比较熟悉的人,我们对其称呼就可随便点,甚至可叫别人小名、绰号,夫妻、恋人之间私下里还可用昵称,这样显得较亲切、自然,可以增加彼此之间的感情。但在公众场合,尤其是在会场上、课堂上,叫别人的小名、绰号,就会显得不严肃,太放肆,应当以“××同志”或“××同学”相称。对不太熟悉的人,对长辈、领导和老师,也都不宜用“小名”和“绰号”,否则,就会显得不尊敬。所以,运用称呼语时,应特别注意语言的环境和称呼对象,灵活使用。在不同的语境中,对不同的称呼对象,应运用适当的符合人的身份、地位及体现与自己恰当关系的称呼语。

    嘴甜的人不吃亏,他可以为自己赢得尊重和称赞。不过,在称呼别人外号时要切记:人的外号是人的一个特征,坏外号他是人最忌讳的称呼,不要把它挂在嘴上,说多了会影响人际交往中的感情。

    6.自我介绍,让别人记住自己

    万事开头难,做人、做事都是如此。前文说称呼很重要,另外自我介绍也很重要。自我介绍是让别人认识你的开始。所以一定要花点“心机”有个好的开始。

    在日常交往中,自我介绍是必不可少的。有“心机”的人都知道,人们初次见面,彼此都有一种了解对方,并渴望得到对方尊重的心理。这时,如果你能及时、简明地进行自我介绍,不仅满足了对方的渴望,而且对方也会以礼相待,自我介绍。这样,双方以诚相见,就为进一步交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而且,在参加社交集会时,主人不可能把每一个人的情况都介绍得很详细。为了增进了解,你不妨抓住时机,多作几句自我介绍。时机有两种:一是主人介绍话音刚落时,你可接过话头再补充几句;二是如果有人表示出想进一步了解你的意向时,你可作详细的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自信心。在日常交往中,有些人怕见陌生人,见到陌生人,似乎思维也凝固了,手脚也僵硬了。本来伶牙俐齿的,变得说话结巴;本来笨嘴笨舌的,嘴巴更像贴了封条。这种状况怎能介绍好自己呢?要克服这种胆怯心理,关键是要自信。有了自信心,才能介绍好自己,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

    2.要真诚自然。有人把自我介绍称为自我推销。既然推销产品时需要在“货真价实”的基础上作宣传,那么推销自我时也不能不顾事实而自我炫耀。因此,作自我介绍时,最好不要用“很”、“最”、“极”等极端的词汇,给人留下“狂”的印象;相反,真诚自然的自我介绍,往往能使自己的特色更闪闪发光,引起人们的注意。

    3.要考虑对象。自我介绍的根本目的是要给对方留下一个印象,因此要站在对方理解的角度来说话。比如第一次参加某方面的研讨会,你站起来说:“我叫××,我来发个言。”此时在场的人一定会这么想:这是什么人?怎么从来没见过?他代表哪方面?他的意见值得听吗?所以,面对有这么多想法的听众,你只介绍“我叫××”是不行的,别人不会安心听你的发言。如果你理解了听众的心理,就可这样介绍:“我叫××,是××大学的教师,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研讨会,望大家多多指教。现在我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这样的介绍,才不会使听众心中结下疑团,也才能使听众安心听你的发言。

    所以,在介绍自己时,一定要重视那个或那群与你打交道的人,要随机应变。如你面对的是年长、严肃的人,你最好认真规矩些;如与你打交道的人随和而具有幽默感,你不妨也比较放松地展示自己的特点,作出有特色的自我介绍来。

    总而一句,要在自我介绍中表现出你的口才,让它成为吸引人的广告,刻入人心。

    7.介绍别人也要讲礼节

    在交往中,经常需要介绍他人,如何介绍也是大费“心机”的问题。一般来说,介绍他人时应先向双方打个招呼:“请允许我介绍你们认识一下”或“我介绍你们相互认识一下好吗?”这样,可以使双方有思想准备,不会感到突然。

    介绍不但涉及到礼仪,也涉及到一些“心机”。按一般的习惯,作介绍时,如是不同性别的两个人,应该先把男士介绍给女士;如果男士年纪比女士大很多时,则应先把女士介绍给男士;如是不同辈分、职务的两个人,应先介绍晚辈给长辈,先介绍下级给上级;把一对夫妇介绍给他人,在一般情况下应先说丈夫,后说妻子;把两个群体相互介绍时,一般只介绍带队的、职务高的,随员笼统介绍即可。

    有时,需要把某个人介绍给很多人,应该先向全体介绍这个人的姓名、职业,然后再依照坐着或站着的次序一一向这个人作介绍。如:“各位,这是电视台的记者刘方。小刘,这是公司董事长××,这是,总经理××,这是……”

    有时,向大家介绍新来的领导、来讲课的老师或作报告的专家学者,只要把这个人介绍给全体人员就可以了,不必再一一向他作介绍。被介绍者要站立,向众人表示谢意,众人一般应鼓掌致意。介绍的内容,一般只包括姓名、身份。如有必要,也可介绍籍贯、个人性格、爱好、工作成就、所熟悉的老师、同学、朋友等等。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使双方能够很快沟通。

    在介绍他人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介绍时要热情诚恳,面带微笑,神情要镇定自然,落落大方,充满自信。即使遇到意外情况,也不要慌乱,从而造成一种融洽随和的气氛,给被介绍的双方留下难忘的印象。

    2.介绍时口齿要清楚,并作必要的解释和说明,以便使听的人能够很快记住双方的姓名。

    3.介绍方法要灵活,要随机应变。面对长者或领导,要使用尊称,如说“请允许我向您介绍……”。在朋友之间,可用轻松活泼的方式,有时不妨幽默一点。如:“这是我们单位有名的大胖子,外号‘肥仔’。”这样能使气氛活跃。

    介绍他人时,只能称赞,不能揭短,否则赢不来尊敬还会招来别人的厌恶。

    8.巧妙地运用赠礼

    一个小小的礼物能俘获一颗心,为何在处世中省掉这一程序呢?

    提到赠礼,可能会使人想到贿赂。其实普通人送他人礼品,是进行社会活动理所当然的手段之一。不过有些公司或人却严定“拒绝赠礼”的规矩。当然,致赠他人礼物,并非仅仅是表达内心谢意的一种目的。站在赠送者和接受者的立场来看,赠与收两方,还自然意味着弱者和强者的身份。赠礼如何才能恰到好处,这一点在现代社会更是难以把握。

    有人认为表示感谢对方的方式,最简单的就是招待宴饮。

    “怎么样?晚上我请你喝一杯。”像这样的邀约,对方爽快地应允的人很多,但是赠送礼物就不这么简单了。

    “我实在不能接受你的礼物!”一定很多人会如此拒绝吧!如此表示的人,是用心谨慎,不愿划分强者、弱者关系的人士。但是应用巧妙的方式,或视相互间交情的深浅而欣然接受的,也大有人在。

    “真是太谢谢你,何必这么客气呢?”尽管表白“不愿受礼”,但只要赠送方式高明的话,再清高的人也会欣然接受。

    吃饭、喝酒的方式,吃喝过后,当然就云消雾散了。但是致赠礼物却有“残留”的作用存在,可加强我们在对方心目中的印象。不过,送礼的态度要极其自然,换句话说,绝不可让对方误会我们送赠礼物是想达成某一目的手段。否则,原本是想表达内心的感谢,结果反被对方瞧不起,或者导致被对方敬而远之的不良后果,那就枉费一番心血了。

    9.逢场不一定要做戏

    逢场不一定要做戏,这是社交礼仪必具的一种方法,做人有“心计”的人,不仅逢场能做戏,而且也能把不该演的戏拒之门外。

    “逢场作戏”,是一句流行的话,也是交际场中的口头禅。遇到宴会,这是逢场了,可以作戏,遇到婚庆喜丧,这也是逢场了,可以作戏。打扑克牌也是,打麻将也是,凡是属于赌的游戏,无一不是。一场豪赌,力量较差的,往往足以倾家荡产,而商场中竟有以豪赌作结交工具,岂不吓人?

    曾经有某个商人在一场赌博中,把一间大别墅给输了,赌博结束就急于变卖财产,赌债还清之后显得懊悔不已。彼此聚赌,原是相熟的朋友增进感情,而争夺的惨烈却无异仇敌,这还算是作戏吗?俗语说:“赌近盗。”事实上,赌有时实在比盗还厉害。至于上夜总会、舞厅等,虽然在金钱的损失上,不会有赌的那样毫无节制,但却有损于你的德性,危害之烈,绝不在赌博之下。因为玩得多了,都会成癖,起初只不过是逢场作戏,时间久了就到处是场,随时是戏,办公室时,可以公然讲赌经,谈嫖事,下班后,呼朋唤友而去找他们的场,作他们的戏。一个薪水阶层的一月所入,可以在一个晚上完全输光,像这样的大败之余,哪还有精神上班?如果侥幸获胜,对这些赢来之物也绝不会重视,并且在赌博之后,往往还要再做其他的戏,花费掉一部分的金钱。都市生活的糜烂竞至于如此,年轻人如果意志未坚,在这血气方刚的时候,哪能出污泥而不染呢?

    你是不能不逢场,但是逢场千万不要作戏,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是你不会作戏,而且真的不会作戏,等大家都知道了,那么人家也绝不会邀你参加。也许你以为完全谢绝,会少了一种应酬工具,对于彼此情谊的联络会有影响。而且真的不会,也可能使得人家对你有不合群的感觉。其实联络感情的方法很多,不一定要作这种戏,而这种方式所联络的情谊是否真实可靠,还成问题呢!其他方面,或者可以学时髦,这种时髦可千万学不得。

    有的因为作戏成癖而至于堕落,却不曾看见过有谁靠了时常作戏,而飞黄腾达。年轻人认识尚未真切,便把作戏当成交际的重要手段,有谁曾有过在赌友嫖友跳舞朋友中,得到缓急可以相助的知己?想从这种朋友中求知己,无异于从妓女群中觅贞女。这话虽然比较苛刻,事实却是如此!社会上的坏事,往往都以好听的名义,用作戏来联络情谊,也是一种欺人之谈,也是一种文过饰非之语,我们总要认识得真切,不要误入歧途才好。

    10.敷衍未必能占便宜

    敷衍的手段,在不得已时,可以偶一试用,如以敷衍当作处世礼仪中的唯一办法,有时要吃大亏,甚至葬送前程呢!

    如果你是个比较熟悉环境的人,已经懂得些人情世故,觉得要做一个硬汉,不但是不能而且也不敢,愿做个一味敷衍苟合以立身的现代人,玲珑剔透、八方无碍,反而可以乐得如鱼得水,无所不入,贤人社会可以容他,常人社会也能容他,小人社会都能容他。这其中敷衍就是他做人处世礼仪中的唯一要诀。你要做这样的人,当然也必须具有若干必备条件:手腕够灵活吗?脸皮够厚吗?能够巧言令色吗?能够脱尽火气吗?能够抹去良心吗?如果是件件皆能,那么要做敷衍的现代人,是够资格了。

    敷衍是现在处世礼仪的一个基本方法,该敷衍时绝对含糊不得。

    但实际上好敷衍未必就能占便宜。比方我与你只是一面之交,我来请求你代为设法安插一个位置,你很自然地为我写封推荐函,向某方介绍。我拿到这份推荐函,心里十分高兴,以为你有求必应,真是一尊活菩萨,但是我去求见某方的结果,却被回得一干二净,连丝毫希望都没有,我当然只怪对方的不买交情,不会怪你的面子太少。可是近来有人告诉我,你的推荐函根本只是随意滥写,有机会也写,无机会也写,对方知道你的推荐函,向来只是一种春风人情,是一种敷衍手段,你的推荐,绝对不会产生效力的。经他一提,我才知道你是个老奸巨猾,专门敷衍人家的人,试问这是好印象吗?这是好名誉吗?你是吃亏呢,还是占便宜?

    当然我与你初次相见,你是不会写推荐信的,对于我的请求,会说好的一定代为留意,同时安慰我几句,叫我放心,叫我等几天听回音。我当然十分感谢,谁知你是有口无心,说过便忘。过几天,我来讨你的回音,你又是一番敷衍,说是前函还未答复,等再去函催问,我当然信心为真,心里更加感激,但是临到最后,你的敷衍,终使我大失所望。我若是性情粗鲁的人,耐不住内心的反应,也许要说,既没有办法为什么不早点说,让我再三的徒劳往返,试问这是好印象吗?这是好感想吗?这是好名誉吗?你是吃亏呢,还是占便宜?

    比方我与你是老朋友,我找你给儿子介绍一个职业,你说:“你的儿子,就是我的侄子,你的事就是我的事,当然没问题!”我也以为彼此是老朋友,必然不会对我使出敷衍的手段,谁知你再三说正在设法,结果却石沉大海,全无音信,使我反而不便向你询问。试问这么一来我对你的印象如何?感想如何?万一你有事找我商量,我还肯为你出力吗?

    敷衍是经不起考验的,一经考验,敷衍的伎俩立即被拆穿,一经拆穿,还有谁来信你?信用丧失,岂不是得不偿失?

    11.不必强争,万事“理”为先

    在现在处世中,假如你在愤怒之下,对别人发作一阵,你的气也许会随之消失,心中也高兴了。但是别人呢?当你高兴时他能分享到一点吗?你那挑战的口气、敌意的态度,会使他容易赞同你的意见吗?

    美国总统威尔逊说过:“假如你握紧两只拳头来找我,我想我可以告诉你,我会把拳头握得更紧;但假如你找我来,说道:‘让我们坐下商谈一番,假如我们之间的意见有不同之处,看看原因何在,主要的症结在什么地方?’我们会觉得彼此的意见相去不是十分远。我们的意见不同之点少。相同之点多,并且只须彼此有耐性、诚意和愿望去接近,我们相处并不是十分难的。”

    某工程师嫌房租太高了,要求减低一点,但是他晓得房东却是一个极固执的人他说:“我写给房东一封信说,等房子合同期满我就不继续住了,但实际上我并不想搬家。假如房租能减低一点我就继续租下去、但恐怕很难,别的住也曾经交涉过都没成功。许多人对我说房东是一位很难对付的人。可是我自己心中说:‘我正在学习如何待人这一课,所以我将要在他身上试一下,看看有无效果。’”

    “结果,房东接到我的信后,便带着他的租赁契约来找我,我在家亲切招待他。一开始并不说房租太贵,我先说如何喜欢他的房子,请相信我,我确是‘真诚的赞美’。我表示佩服他管理这些房产的本领,并且说我真想再续住一年,但是我负担不起房租。”

    “他像从来不曾听见过房客对他这样说话。他简直不知道该怎样处置。随后他对我讲了他的难处,以前有一位房客给他写过40封信,有些话简直等于侮辱,又有一位房客恐吓他说,假如他不能让楼上住的一个房客在夜间停止打鼾,就要把房租契约撕碎。他对我说:‘有一位像你这样的房客,心里是多么舒服。’继之不等我开口,他就替我减去一点房租。我想能多减点,我说出所能负担的房租数日来,他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临走的时候,他又转身问我房子有没有应该装修的地方。假如我也用别位房客的方法要求他减房租,我敢说肯定也会像别人一样遭到失败。我之所以胜利,全赖这种友好、同情、赞赏的方法。”

    有一段关于风和太阳的神话。风和太阳争执谁的力量大,风说道:我能证明我的力量大,看,地下正走着一个老者身披大衣,我能比你更快地使他把大衣脱掉。

    于是太阳躲进乌云里,风使出他的威力狂吹,但是风吹得越大,那老者越用手拉紧他的大衣。

    最后风筋疲力尽了,停止了,太阳从云彩里走出来,开始对着那老者和气地笑。不久那老者便用手拭他前额的汗并将大衣脱去。于是太阳对风说:“仁慈和友善永远比愤怒和暴力更为有力。”

    这个是有趣的寓言,但愿也能给你一些深刻的启示。

    有理走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