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要懂的口才心理学-有效说服,世界都听你的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交流沟通中,说服他人的有效方式就是女人要用“心”把握对方心理,通过特有的方式促成与对方产生共鸣心理,引导对方心理走势,那么说服对方便能轻而易举。聪明的女人需要找到对方的软肋,运用激将法的尺度说服他人,通过嘘寒问暖,关心帮助等“动之以情”的方式不断反复暗示他人,以此快速消除防范心理,并通过细节把控达到“晓之以理”,实现说服对方的目的。

    1.说服从“心”开始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你是谁,是什么身份,从事什么职业,都会直接或间接地碰到需要你说服别人的时候。说服别人并不是一件很容易办到的差事。有时候,一句不当的话,一个不经意的举动,都有可能使双方交谈陷入不快和尴尬,甚至会引发双方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

    如何有效地说服别人?如何让对方对自己心悦诚服?这就需要我们从“心”开始,用“心”与他人沟通交流,并在交流中通过巧妙的方法去达成。只要我们秉承这种方法,在交流沟通中,用“心”把握对方心理,通过特有的方式促成与对方产生共鸣心理,引导对方心理走势,那么说服对方便能轻而易举。

    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在年轻的时候,为了选择和追逐自己的梦想,让自己在科学研究领域有所建树,他非常渴望能得到父亲的理解和支持。

    一天下午,伽利略趁父亲空闲的时候,便对他说:“父亲,你是怎样追到我母亲的?”父亲说:“确切地说,当时你的母亲很迷人,她一直吸引着我。”

    伽利略接着便问:“除了我母亲,您还娶过其他的女人?”父亲说:“没有。虽然你祖父曾经想让我娶一位富有的姑娘,但是在我眼里,只有你母亲。她是一位美丽漂亮、端庄大方的女孩。”

    伽利略说:“父亲,您说得很对,你之所以不愿娶那位富家小姐,只愿意与我母亲携手终老,那时因为您爱的是她,并且非常地爱她。可是,父亲,您可知晓,我目前所面临的处境和您当年的情景几乎一样。我已经选择了科学研究,我不会再选择其他的职业。其他职业,我一点兴趣都没有!因为我爱上科学研究,科学让我很着迷!科学研究对我而言,就是我倾慕的女郎,我对它的爱,就如同父亲对母亲的爱慕一样,一发不可收拾。父亲,难道您非得看着我丢掉心爱的女郎,违心地去追求所谓的财富或是荣誉吗?”

    父亲说:“你这孩子,你怎么会这样想呢?”伽利略说:“我没骗你,父亲,我说的都是真的!我现在已经成年了,别的人到了这个年龄,可能都会寻求一位心仪的女孩当终身伴侣。可是说实话,父亲,我却从未想过。因为我只愿与科学研究为伴。”父亲对此情景,不知说什么好了,只是默默地听着伽利略说。

    伽利略继续说:“实力和才干,我都有。我相信自己,一定会成为杰出的科学家,成为受人仰慕的教授,过上比别人还好的生活。亲爱的父亲,这是我的梦想,一个可以看得见的愿望,难道父亲不希望我如此努力,争取美好吗?而我现在需要的仅仅是您的帮助和理解,为何您就不能帮助我实现自己的愿望呢?”父亲很为难地说:“愿望很美好,可现实很残酷,我是没钱供你上学,继续你的追求的。”

    伽利略闻言精神大振,颇为激动地对父亲说:“您听我说,父亲,现在的公爵宫廷都设立了奖学金,用于奖励那些优秀的学生。很多穷学生都能领取奖学金。我为什么不能去领呢?您在当地有许多交情很好的朋友,您去说说,他们一定会尽力来帮助您的。其实只需要请他们去问问公爵的老师奥斯蒂罗利希就行了,他比较了解我,并且知道我的能力和才学!”

    经此一说,父亲终于被儿子伽利略打动了:“好,这个方法确实很好,我马上去办。”伽利略不失时机地抓住父亲的手,满怀欣喜地说:“亲爱的父亲,谢谢你的支持。我现在向您郑重保证:我一定会成功的!”

    最终,伽利略靠走“心”的方式说服了自己的父亲,继而实现了愿望:成为了闻名世界的科学家。这则用“心”说服他人的故事非常典型,仔细品味其中细节,不乏可圈可点之处。

    伽利略之所以能够说服父亲,其中最关键的是他通过走“心”用“意”,将父亲与母亲的爱慕关系巧妙地转化到自己与科学研究的关系上来,让父亲感同身受地体验到伽利略与科学研究之间的密不可分和伽利略对科学研究的喜爱程度,继而达到父子“心理共鸣”的效果。

    同时,在此基础上,伽利略不失时机地展现自我,迎合父亲,打消父亲疑虑,使父亲不仅很大程度上理解了自己的想法,还支持了他的想法,继而说服了父亲。实际交往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这种以从“心”开始,用“心”而为,达成“心理共鸣”,继而说服他人的事例还少吗?

    一天,有位化妆品推销员上门推销,女房主说:“这些化妆品,我不需要。”这位推销员巧妙随声道:“没事,你人很有气质,不化妆也很美丽。”女房主听后大悦。这位推销员接着说:“为防止日晒,应该……”话未说完,女房主已经把钱递给了她。其实,说服他人也很简单,只要用“心”,讲求方式方法,便能轻而易举。

    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由于不熟悉、不了解的缘故,大多数人很难在一开始就打成一片,产生共鸣。这就需要我们走“心”——首先用“心”引导他人与自己快乐交流;其次,在沟通中,尽量摸准脉搏,找准关键,最好谈他人感兴趣的话题,并在谈话间,用“心”拿捏自己的意图。如此,便能使他人在愉快的谈话中赞同你的想法,认同你的观点,继而达到说服他人的目的。

    2.把你的想法植入对方的头脑

    生活在当代的社会,说服别人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生存技巧。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需要你说服的对象有很多,他可能是你的亲朋好友,可能是你的上司,也可能是你的客户或顾客……可以说,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这种说服与被说服之中。

    面对这些,我们该如何巧妙地应对?该如何愉悦地说服他人?这就需要我们想方设法地把你的想法植入对方的头脑。只有让对方了解、感知、认同了你的这些想法,并让他认为你做事情完全是为他而做,那么,他才会信服于你。可是如何将你的想法植入对方的头脑,并成功说服对方?这需要我们站在对方的立场,为他人着想,只有将自己的这种想法植入他人的头脑,才能使他人消除疑虑和放下芥蒂,臣服于你。而这种规律和技巧,需要我们在具体的生活工作中,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去细致地把握和总结,否则你的说服就很难达到完美的效果。

    一个牧民养了很多羊。他的邻居是个猎户,家里养了一群猎狗。这些猎狗生性凶猛,经常翻越围墙,突袭并咬伤牧场里的羊群。对此,牧民多次请求猎户把狗看好,避免再次发生此事。猎户虽然口头上答应,但是平时管束还是依旧如常,没隔几天,他家猎狗再次越过栅栏,跳进牧场横冲直撞,导致多只小羊咬伤撞伤。

    见此,牧民实在忍无可忍,只好将此事告诉当地的法官,希望法官出面来处理这件事。聪明的法官听了他的控诉,也清楚了事情原委,于是沉思了一下,然后对他说:“我可以处罚那个猎户,也可以发布命令让他把狗锁起来。如果这样做的话,你就会失去一个朋友,多一个敌人。我想知道,你是愿意和敌人作邻居,还是和朋友作邻居?”

    “当然选择和朋友作为邻居了。”牧民斩钉截铁地说。

    “既然这样,那我帮你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但一定要按照我所说的去办。这样的话,不仅可以使你的羊群不再受猎狗的侵扰,还可以为你争取到一个友好的邻居。”法官笑了笑,然后便把自己的想法如实地告诉了牧民。对此,牧民表示很认同,也很乐意去做这件事。

    一回到牧场,牧民便按照法官出的主意,细致地挑选了3只可爱的小羊,满怀诚意地送给了猎户家的3个儿子。孩子们看到可爱温顺的小羊,如获至宝,爱不释手。他们每天放学后,都呆在家里与小羊玩耍嬉戏,并把小羊照顾得很好。自从有了小羊,猎户担心猎狗会伤害它们,于是便做了个大铁笼,把猎狗老老实实地给关了起来。从此,牧民的羊群再也没有受到猎狗的骚扰。

    为了感谢牧民送羊的好意,猎户也开始将自己制作的各种野味送给牧民品尝,牧民也不吝啬,时常用羊肉和奶酪回赠猎户。就这样,两家成了睦邻友好的典范,猎户和牧民也成为了好朋友。

    法官之所以能说服牧民送羊给猎户,正是基于他对牧民的心理诉求的精准把控和对牧民利益的长远考虑。在此基础上,法官将自己的切实想法告诉牧民,是站在牧民利益的角度,为牧民长远着想,使牧民能够在第一时间感知这样做,利大于弊,不但能解决当前问题,还能结交到一个好邻居、好朋友。这便是这则故事的价值所在。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对方是谁,要想成功说服对方,其最好的方法就是要站在对方的立场,将自己的想法植入对方头脑,让对方感觉你在为对方着想,并让他也能从中受益。

    小娟是一个推销员,她现在做的是推销一款价格为495元的烹调器具。

    一天,她来到一个人群集中的地方做推销。她一边示范这款器具,强调它的性能强和节省燃料的各种优点;另一边将烹调好的食物分发给围观的人员品尝。正在这时,有位在当地出了名的“铁公鸡”一边吃着烹调的食物,一边还大放厥词:“你的产品再怎么好,我也不会买的。”

    次日,小娟敲开了“铁公鸡”的家门。“铁公鸡”一见到小娟,便清楚了她的来意,于是就直言不讳地说:“你我都知道,400元一套的锅,我是决不会买的。”

    小娟看了下“铁公鸡”,然后掏出1元的钞票,很快地把它撕了个粉碎,然后问他:“你看着心疼吗?”

    “铁公鸡”对小娟的举动感到很惊讶,他顿了顿神,说:“那又不是我的钱,我一点也不心疼。如果你喜欢这样,你就继续撕吧。”

    小娟紧接道:“我撕的可是你的钱,不是我的钱哦。”

    这下把“铁公鸡”给懵住了:“明明撕的是你自己的钱,怎么会是我的钱呢?”

    小娟故弄玄虚地说:“你结婚怎么也有20年吧?”

    “结婚和这有啥关系?”“铁公鸡”甚是惊异。

    “咱就按20年算,如果用我的这款烹调器做饭,你每天可节省1元,一年360元。而过去的20年,你没用我的烹调器,那你就白白损失了7200元,不就等于白白撕掉7200元吗?而今天你还没用它,那和撕了1元有何区别。”

    经她这么一说,“铁公鸡”略有感悟似的,便选购了一套。其他人闻讯赶来,也都争着购买这款烹调器。

    剖析这则事例,我们不难发现,小娟之所以成功说服“铁公鸡”,主要是由于她通过自己预先设置的思维和举动,利用和把控对方“铁公鸡”的心理特点,巧妙地将自己“买我的烹调器,可以帮你省钱”想法植入到对方的头脑中,并通过独特的语言转化和具体的数值引诱对方走入特定语境,让对方第一时间感知“这东西确实很棒,又可以为我省钱”。这也正是小娟成功推销“铁公鸡”的秘诀所在。

    像“铁公鸡”这类人物可谓有很多,他们在实际的交往中往往固执己见、一意孤行。在现实生活中,这类人我们都会遇到。要想让他们认同你的观点,说服他们,有时甚至比登天还难。

    面对这些,我们就应当好好学学以上事例中的经典做法,那就是:善于观察,在观察中找突破口;巧设语境,让他人感知“一切都是为他好”;站在他人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只有这样,对方才能感知你的存在,才能了解认同你“为他”的想法,并将你的想法植入他的头脑当中,直到最终说服他,并按照你的想法去行动。

    3.找到对方的软肋就能说服

    现实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固有的思维,都有自己识别事物真伪的能力以及对事物作出判断的侧重和标准。要想成功说服他人,就需要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利用特性来影响他人观点和思维,继而改变自己的所作所为。通常情况下,说服他人,我们采用的做法,大多以正面说理的方式去影响改变对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但有时,我们也需要以挖苦、讽刺等方式刺激他人的逆反情绪,利用他人的软肋,让他人去做他本不愿做的事,以此来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

    据《史记》记载,汉武帝有位奶妈,经常出入他身边,也深得他的欢心。由于汉武帝非常重视“孝道”,于是对她也照顾有加,时常赐帛奉食,甚至还将她看中的土地恩赐于她。可是没想到的是,奶妈的子孙极为不肖,仗着她受汉武帝恩宠,经常在光天化日之下蛮横狂妄、祸行乡里,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有些官员对此颇为愤慨,实在是看不下去,便将实情告诉了汉武帝。汉武帝得知后,极为震惊,便下旨严查,要将奶妈一家迁徙到边疆。

    奶妈得知消息后,内心极为不安,担心自己年迈,身体恐难吃消舟车劳顿之苦。于是,她请求东方朔想办法来帮她躲过此劫。东方朔深知奶妈与汉武帝的关系非同一般,对于她的哀求,他也不好推脱,只好应许。他理清其中关节,便告诉奶妈说:“当皇帝下令法办您时,您最好什么话都不要说,要保持沉默,任凭他处置。否则,皇上就会越发气愤。而您需要做的是拜别临走时,要多回头看看皇上即可。到时,我自有办法来救你。”

    到了那天,奶妈便按照东方朔所说的,临走时,一步三回头看着汉武帝。就在此时,东方朔便大声对她喊道:“你还看什么?快走吧,现在皇上长大了,难道还要吃你的奶吗?”武帝虽雄才大略,铁石心肠,但也难免想起昔日哺乳之恩,于是便怜悯起了奶妈,立刻下令赦免了她。

    东方朔能言善辩、机智敏捷,此次他能说服汉武帝,劝谏成功,最主要在于他对汉武帝有很清楚的认识,能够看清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了解他重情重义、重孝道的性格特点。况且“羊有跪奶之思,鸦有反哺之义”,东方朔正是利用了汉武帝的这个软肋,并巧用侧面激将、正话反说的方法,在表达自己想法的同时,激起了汉武帝的恻隐之心,促使他想起了当时乳母对自己的哺育之恩,继而赦免了对奶妈的惩罚。

    以人之矛,攻陷其盾。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要想说服他人,需要我们知己知彼,找准他人身上的软肋,并充分利用这些软肋,激发他人改变自我,达到成功说服他人的效果。

    湖南画家郑小娟是电影《周恩来》中邓颖超的扮演者。起初,导演无意间看中了郑小娟,便邀请她扮演邓颖超角色,她以专业不行,身体不好的缘故,谢绝了剧组。

    后来,影片筹备工作就绪,正要开拍,可“邓颖超”的角色还未选定。于是,导演丁荫楠只好再次前来邀请。正巧,那天郑小娟的丈夫姜坤刚从美国回家。他听了丁导演的来意,便立即答应了下来。怎料,郑小娟得知后,非常不悦,并责怪丈夫没和她商议,便自作主张。

    于是,姜坤便耐心地解释了她能出演邓颖超角色的理由:“不用担心你不懂表演艺术,艺术是相通的,只要你用心去学就能成功;你想在美术方面有所发展,就需要从表演艺术中汲取营养;你担心身体不好,那正好借拍电影机会出去走走,有益于身体健康;最重要的是拍的是敬爱的周总理,‘咱们’应当全力相助。”郑小娟最终在丈夫姜坤诚挚的解说下动了心,于是鼓足勇气,接受了出演,并且很成功。

    事例中,有两点对郑小娟来说,既成为了其最大的软肋,也是其愿意出演的最主要原因:一个是本来事业心就很强的郑小娟,通过丈夫的刺激,知道通过拍电影,可以从表演艺术中汲取营养,来提升绘画艺术,对此,她绝不会错过;另一个是参加拍摄的影片是《周恩来》,其出演的角色是邓颖超,非同一般。而对一向尊敬周总理夫妇的郑小娟而言,她还有什么理由推辞拍片呢?

    姜坤的短短一席话点醒了妻子,并成功地说服了她出演邓颖超的角色,正是姜坤摸透了妻子的内心活动,知道妻子的所思所想、所忧所虑,并在此基础上,找到了应对妻子、说服妻子的方法,那就是找准了妻子的软肋,并巧妙地运用这些软肋,让妻子不得不改变原有的想法,做出改变。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知,当你想要对方按照你的想法去做时,可以试着去寻找对方的软肋,并通过这些软肋来想方设法迫使对方做出改变。在当今复杂的社交生活中,这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说服技巧。

    4.站到对方的位置说话,更能打动人心

    换位思考是心理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沟通技巧。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都少不了要换位思考,这需要我们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这个道理看似简单,但在实际情况中,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这需要彼此间相互尊重、理解与包容。站在对方的角度说话,不仅能加深对别人的理解,更可以创建良好的共同氛围,避免矛盾冲突。

    张华是一所名牌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毕业时应聘到了一家非常有实力的大企业工作,刚开始,他总认为自己是名校毕业,学历又高,所以把一切都不放在眼里,每天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一心想做个成功人士。可进公司没多久,他就觉得自己已经无法在公司继续呆下去了,因此便产生辞职的想法。

    于是他亲自找到公司负责人事的总经理,说自己适应不了公司的环境,提出辞职。总经理问他:“你无法在公司工作下去的原因是什么?”张华说:“部门的同事都非常小心眼,一个个胸无大志,我觉得他们都看我不顺眼,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跟我过不去。”总经理说:“为什么别人能适应,你却适应不了,我想这不是主要原因,你应该还有其他的想法吧。”张华说:“是的,主要是因为我们部门经理,他学历没有我高,整天什么事也不做,跟着他干,我根本没办法学到真本事,再这样下去我将永无出头之日,早晚会荒废了自己。所以我实在是忍无可忍了,如果不辞职,迟早会让他把我的才华给消磨没了。”

    总经理又问:“你知道你们部门经理的工作职责吗?”张华说:“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反正经理做什么跟我也没关系。”总经理笑着问他:“那你们经理每天都在干些什么呢,是喝茶、上网玩游戏还是四处找人聊天?”张华说:“这倒没有。”总经理一脸严肃地说:“那就请你站在他的位置上好好想想,平时部门的工作任务是不是需要他安排给你们,跟其他部门的协调工作是不是需要他去沟通对接?你不了解他的工作职责,就认为他没本事,等你将来有本事当了经理,再看看自己现在的想法和做法是不是很幼稚!”张华听完这些话,顿时语塞,最后灰溜溜地离开了总经理的办公室。

    张华自诩学历高,又有本事,便目空一切,与同事之间关系处理得不好,还认为部门经理整天什么事都不做,自己却要受他管理,心里非常不服气。这不仅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而且过于孤高自傲。身在职场,首先要懂得各司其职,没有看到别人的工作成果,并不代表别人什么都没做。与其盯着别人不放,不如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自己身处其位,会怎么办。只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这样经过深思熟虑后,说出来的话才不会有失偏颇。有些人说话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张口就说,无所顾忌,更有甚者,因为些许矛盾便恶语伤人,生怕自己言语吃亏,毫无容忍之心。

    赵雪和李林是一对在北京上大学的情侣,两人关系非常好,因为家庭条件都不是很富裕,所以在大学期间,两人要靠打工来维持生活。毕业后两人选择留在了北京,赵雪在一家企业做行政助理,李林在房地产公司做销售,因为工作努力,业绩越来越多,慢慢的两人便有了积蓄,在北京买了房子,总算安定了下来。可是没想到,随着孩子的出生,两个人的矛盾也越来越多,赵雪为了方便在家里照看孩子,便辞去了工作,承担了一切家务。

    李林整天早出晚归忙工作,自从有了孩子,家里花销越来越多,为了多挣钱,李林有时需要周末加班带人看楼,回到家吃几口饭就睡觉,跟赵雪说不上几句话,对孩子的关心也少。时间久了,赵雪觉得李林在外面有事瞒着自己,就找各种借口跟李林大吵大闹,嫌他整天早出晚归,也没时间关心自己和孩子。而李林认为赵雪整天在家里带孩子做家务,非常轻松,却整天抱怨自己对她不好。

    后来有一次,两个人越吵越凶,李林一气之下甩门而出,去了自己的朋友家,把自己的委屈跟朋友倾诉了一通。朋友听完后,对他说:“你们俩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两个人从来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都没为对方着想。如果换成是你带孩子、做家务,你就会体验到赵雪平日在家有多辛苦。”听了朋友的话,李林马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回到家里跟赵雪道了歉,并说以后只要自己在家就会帮赵雪看孩子,分担家务。而赵雪看到李林整日为了自己和孩子在外面辛苦拼搏,年纪轻轻却满脸憔悴也非常心疼,答应以后不会再跟李林无理取闹了。

    赵雪和李林从情侣到成为夫妻,两人同甘共苦,辛勤拼搏,因为孩子出生后,交流越来越少,误会越来越多,最终导致矛盾爆发。幸好在朋友的劝说下,他们学会了换位思考,加深了彼此间的理解,最终感受到了对方的辛苦付出,虽然历经波折,结局还是美满的。

    由此可见,即使是关系最亲密的人,说话也不能口无遮拦,不考虑对方的感受,很容易伤到人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只有经过感同身受后,三思而后言方是明智之举。

    5.说服对方,请将不如激将

    所谓激将,就是用刺激性的话或反话来鼓动别人去做某件事的一种手段。它是利用别人的自尊心和逆反心理积极的一面,以刺激的方式来激起对方不服输的情绪,从而得到不同寻常的说服效果。

    小丽在一家商场做导购员。其实,导购员每天的工作无非就是给顾客介绍产品并促使顾客购买。但是小丽却不一样,因为她总是能够拿到最多的销售额。究其原因,原来是她自费参加了外面的销售技巧的培训,而她运用最顺手的就是激将法。

    比如,当一对夫妻前来购物的时候,小丽总会在距离对方丈夫比较远的地方给妻子介绍产品,如果对方感兴趣,就提出交易,这样也就进入了成交的阶段。但是在这个阶段,如果顾客的自尊心受到自我的压抑,对购买产生犹豫的时候,她总是会询问一下丈夫的意见。而这个时候,由于自尊心的膨胀,对方往往就不再犹豫,转而自己做主来确定交易。这个手段在销售的时候,小丽屡试不爽。

    当然,在心理学上,激将法又分为直激法、暗激法和导激法,无论哪种,只要运用得当,就能达到自己的最终目的。在生活和工作中,激将法总是扮演着说服对方的最佳角色。如果一个女人善于运用激将法,并通过这种方法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话,是能够做到任何事情的。

    “老公,你看我的手机已经用了快一年了。周围的朋友都换了最新版的手机,我都不好意思拿出来给别人看了。”女人撒娇地说道。

    “这不是还好好的吗?”男人看出了女人的小心思。

    “可是拿出去也太没面子了。”

    “我们又不是过给别人看的。”男人说,“更何况,已经答应你下次发了奖金就给你买台新电脑了。”

    “电脑又不能拿出去,你看隔壁的那个女人,总是当着我的面显摆她的手机和化妆品,说她的老公对她如何如何好。”女人开始刺激男人了,“我当然知道你对我最好了,可是说给她们,她们都不信,还说你的收入太少,聚会都不好意思叫上你,怕你破费呢。”

    “咱们先去附近的珠宝店看看,你看上什么就买什么,然后去专卖店给你选一部最新款的手机。”男人终于上钩了。

    “老公最好啦。”女人满心欢喜地拉着男人向珠宝店走去。

    先不去追究故事的真实性,至少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还是很常见的。女人想要在朋友面前展现自己的幸福,就需要有一个体贴的老公做后盾。而想要达到自己最终的目的,就要用话语来刺激丈夫了,从而激起男人的自尊心,让男人心甘情愿地为了自己的面子去做本不想做的事。

    聪明的女人懂得运用激将法的尺度。比如上面的例子里,如果女人只是表示想要挽回面子,那么就不可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在遭到男人隐晦的拒绝后,女人如果顺势发飙、喋喋不休地埋怨男人,那么争吵也就在所难免了。所以,激将法的运用是非常巧妙的,既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又要让对方跟自己站在同一条战线上。这才是上上之策。反之,如果激将失败就立刻反目的话,且不说达不到自己的目的,后面的深入交谈也就无从说起了。

    众所周知,激将法在古代是一种谋略之术,诸葛亮智激周瑜、墨子刺激公输盘等等,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研讨的典故。运用到现代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可为我们打开方便之门。比如,在工作中,当你想要某人去完成某项工作的时候,如果这时候拿他以往的工作成绩与其他人对比,然后表示非常想让他去完成,但是又担心得不到更好的结果。这个时候对方必定会拍着胸脯保证完成这项工作,并且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他的最大潜力也会被激发出来。

    运用这样的手法,不仅不会影响对方的情绪向不好的方向发展,更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何乐而不为呢?

    6.影响他人,从说服自己开始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总会时常遇到说服领导、说服同事、说服客户的情况。但在很多时候,有些人会比另一些人更具有说服力,一些人的说服策略能够成功而另一些人却屡屡失败。这是为什么呢?去除对方的固执偏见以及自己的谈判水平等相关因素,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其中主要还是在于我们的自信心不足。试想,一个连自己都无法说服的人,更别提去说服别人了。通常而言,说服自己其实就是自己内心较量的结果,也是自己心智成熟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克服自己原有的思维,让自己真正从内心接受此事:就是这样,而不是那样。

    先给大家讲个故事。有一个人,独自穿越一片荒山野岭。由于长时间的翻山越岭,他身上除了一把装满子弹的手枪,没有什么其他东西了,并且走得又累又饿。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坚持下,他终于找到了一户人家。可是,令他担忧的是那家主人会在这种荒山野岭,让他一个陌生人进屋吗,并且还带着枪?说不准,这家主人还会认为他不怀好意,干脆直接拿枪指着他。如果真发生这种情况,他又会不会奋起反抗呢?但是对于极度疲惫不堪,急需获取食物的他而言,必须要说服自己,即使前面再危险,也要敢于去尝试。这个人在意念决定后,便轻轻地敲响了屋门。

    门瞬间开了,从里面走出来一位老汉,这个人便走上前去,恭敬地将自己仅有的一把枪交给了这位老汉,然后对他说:“我可以用这把枪换一些可以吃的食物吗?”这位老汉仔细看了看他,便让他进屋了,同时给了他一些食物。让这个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当他离开的时候,这位老汉把枪还给了他,并且还耐心地告诉他,如何走出这片蛮荒之地……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在这个社会上,有时候,你需要去说服人家,不管你的理由有多么充分,不管你说什么,但是结果对方就是不信任你,不理会你。一方面是,他可能会感觉到自己受到了你的威胁,如果答应了你,就相当于屈从了你。而正是这个时候,你却将有选择权的“枪”交给了对方,这不仅会大大降低对方对你的敌意和原有的顾虑,而且也大大提升了你求取和平的信息,同时,彼此间也建立起了应有的信任。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服自己选择信任对方的同时将“枪”交过去,同时也影响了对方的思维和行为。

    实际工作中,作为销售人员,在说服客户时,首先要做到能说服自己,告诉自己你是最好的,你是最棒的,要有自信,要有勇气,更要有霸气。

    张英曾是一家财险公司的营销业务员。

    记得她第一次做客户销售,面对客户时,内心既兴奋,又害怕,在与客户沟通时,有时语无伦次,心里老是犯嘀咕,总是前怕虎后怕狼,担心自己谈不好。更没想到的是,由于她丢三落四,缩手缩脚,有时候,甚至名片都忘给对方。谈产品时,更别提了,由于心理紧张,有次居然把产品知识忘得一干二净,吞吞吐吐,想到一些说一些。不要说客户,就是她自己,还分不清其主次呢。

    还有一次,有个客户是个行家,在与她交流时,被她的张冠李戴给逗笑了。这位客户见她这样,就开始底气十足地把张英的产品统统介绍了一遍。没把客户说服,最后反被客户说服了。当时的她别提多羞愧了,无奈之下只好仓促离开。

    从这则案例中可以看出,张英的客户销售工作之所以没成功,其原因主要在于她没有自信,没有策略,没有勇气,没有对产品以及相关信息的了解,只是一味地莽撞冒失。可见,一个连自信都缺乏的营销员不要说去说服客户了,甚至连自己都说服不了。

    从以上事例不难得出,说服别人之前,首先要有自信和勇气,要从说服自己开始。只有说服了自己,才能去影响别人。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说服自己呢?

    要想让对方相信你的观点、想法或安排是正确的,首先,你就必须学会自信,尊重对方。自信不一定能说服人,但不自信肯定说服不了人。不过,只有自信还不行,还必须充分尊重对方。这就需要我们多从正面、积极的方面看对方,约见时握手要有力度,交谈时要洗耳恭听。倘若要说服对方认识过失,那么最好别用讽刺苛刻的语言,要学会换位思考,用你希望对方对待你的方式对待对方即可。

    其次,还要多熟知自己说服的信息。越是了解问题的所在,就越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这样,你内心才越有把握,你心中才越有底。试想,你对说服的内容都不清楚,对专业术语都没了解,那你得到的答案一定不靠谱,如此说服不了别人,也说服不了自己。

    总之,一个连自己都无法说服的人,就更不可能去说服别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