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非唐:盛世帝国的谎言与真相-接班人问题(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盛世,巩固了大唐王朝基业,在晚年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了难解的政治困局之中。这个困局是所有帝王离开这个世界前夕都要直面的问题——“接班人问题”。 这是自己的帝国,他没有别的选择,当务之急得为自己后世子孙铺好路,选好合适的接班人。

    帝王选择接班人,其标准只能是政才。没有政才,其他才能都派不上用场。中国历史上出过不少有名的才子皇帝,像南朝梁氏诸帝,宋徽宗,特别是那以写诗填词而著称的南唐二主,都是因为其文才、诗才而妨害了其政绩。本来是个不错的文人、艺术家,却偏偏强人所难让他去做皇帝,这岂不既害了国家社稷,又害了他本人。在这方面本人颇多欣赏曹操、曹丕父子,都是多面手。

    那么这时谁会是唐太宗贞观事业理想的接班人?李世民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他选择接班人的眼光和标准会否显示出他超出常人的智慧?

    稍懂弈道之人都明白,下棋时每落一子至少要看到下面的两步以上。同理,有远见的帝王为皇室的长治久安考虑,在立嗣问题上常常想得很多。俗话说,龙生九子各不同,不同的性格决定了不同的命运。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皇位的继承多数是采取嫡长子继承制的,虽然成功率并不是那么高,但这个光荣的传统一直阴魂不散。李承乾是李世民的嫡长子,所以,他是传统意义上的太子,理论上是日后李世民事业的接班人。可是,随着儿子们慢慢长大,李世民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在几个儿子中,他偏爱的是魏王李泰,原因是李泰是个文学小青年,不光文采出众,更有治国之才,有时候给他的建议都能一语中的。而太子李承乾则完全是个愣头青,脾气暴躁,对朝堂之事完全不得要领。摇摆不定的李世民对魏王李泰的偏爱使得魏王党形成,威胁到了李承乾的太子地位,于是,太子党和魏王党开始在贞观后期展开了激烈斗争。

    李世民还有个五儿子叫李佑,这家伙跟他倒霉的叔叔李元吉一样,也是封齐王。叔侄两人不光在封号上相同,在脾性上也非常接近。打小人就不学好,整天跟一帮小流氓鬼混,游猎无度,学了点武功就以为自己东方不败,其实是衰神二代;认识两个字就以为自己是一代鬼才,其实是烧火废柴。当时的种种迹象表明,这个不良少年肯定会在一场暴风骤雨来临后死得很难看,因为他不安份。在宫廷争斗中,不安份是最要命的一种素质。

    果不其然,贞观17年,李佑这可怜的家伙就死翘翘了,罪名谋反。起因是:李佑因为太无法无天,李世民太生气了,决定严加管教,把李恪的老师权万纪调过来治他。这个权万纪原先吴王李恪的老师,在教育吴王李恪上,权万纪是立了功的。著名教师权万纪拿李佑一点办法没有,始终摆不平这孩子,再不下狠招,老子以前辅佐吴王留下的那点美名就给毁了。于是权万纪一方面对李佑的日常行为严加管教,对他的那帮狐朋狗友们严厉打击,对他的行动自由严加控制。另一方面,手执圣谕,拿李世民来压他。就这样,身为皇子,自认自己是天才少年的李佑终于忍不住了,他爆发了,于是悲惨的事情就随之发生了。贞观17年,李世民叫李佑跟老师一起从封地回京。这下把李佑逼急了,再加上长期以来对老师的刻骨仇恨,于是,他就请几个常年吃牢饭,势力打家劫舍为家常便饭的狐朋狗友,在回京的半道上把可怜的老权给杀了。这下好了,权万纪被杀,主谋是李佑确凿无疑,因为他那几个朋友在杀人的时候暴露了身份。于是,早就想做皇帝的李佑一不做二不休,就起兵造反了。这场叛乱很快就被平息了,可是在随后的审查中,拔除萝卜带出泥,竟然查出了太子的谋反计划。自己的两个亲生儿子竟然谋反,这事对李世民的心理打击实在是太大了!最后,李世民处死了参与谋反的大臣,将太子李承乾贬为庶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