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面对人生的138个心理问题-狂热追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现在的明星越来越多了,追星也随之愈演愈烈,“粉丝”这个词更是经常挂在人们的嘴边。年轻人因追星而产生了不少令人震惊的事件,有的“粉丝”因心目中的偶像结婚,而痛不欲生,甚至离家出走;有的因心目中的偶像遭遇不幸,而失落万分,甚至削发为尼……

    小杨迷恋香港某歌星达到了狂热,甚至常人无法理解的程度。她理智尽失,不上学、不工作、也不交朋友。20岁时,小杨在父母的支持下,花了9900元参加了一个香港旅游团,希望能见到心中的偶像,结果未能如愿。父母为满足女儿追星的心愿,连家里的房子都卖掉,一家人搬到每月花400元租来的房子中。

    小杨经常梦到自己跟偶像在一起。当她得知偶像的住所后,与父亲再次赴港,依然未能如愿。父亲为了筹措资金帮女儿赴港追星,甚至想把自己的肾卖了。小杨为了亲见偶像一面,以跳楼自杀威胁父母。第三次赴港小杨终于与偶像近距离接触,还被安排上台跟偶像谈话拍照。

    可是小杨并不满足,她想要单独跟偶像见面。老父无能为力,最后跳海自杀……

    追星是十几岁青少年的普遍心理。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崇拜是人类的一种天性,任何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崇拜心理,这种崇拜心理会左右着人的言行举止。青少年崇拜明星大都是因为他们长得帅、漂亮或喜欢听他们的歌,看他们演的戏。有的人说自己很了解自己的偶像,并搜集了许多关于偶像的资料。他们所谓的了解,就是知道明星的爱好、生日、血型等等。这种狂热的崇拜心理,其实就是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人生观尚未定型的表现。

    痴迷明星,一方面是由于青少年的狂热心理在作怪,另一方面是由于家长和老师缺乏正确引导。

    明星是人不是神,他们并非十全十美,如何降低少男少女的“追星”热度,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成了摆在父母和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那么,怎么才能更好地引导青少年,使他们走上积极向上的人生之路呢?

    众所周知,没有星星,宇宙将漆黑一片。偶像之所以被称为偶像,是因为他们出类拔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年轻人需要榜样,而偶像肯定是在某个领域获得巨大成功后才成为偶像的。因此家长和老师无须一味地反对阻止孩子追星,而不防指导孩子理智追星,慎重选择值得追的星,并以他们为榜样和偶像,让追星不仅仅是一种时髦,更多的是成为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动力。

    做家长的应该告诉孩子,明星之所以能成为明星,一方面是因为机遇,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付出艰辛努力。前者并非人人都能遇到,而后者却是经过拼搏有可能达到的。许多明星的品质都值得我们学习。比如郑智化,他虽然是残疾人,但他身残志不残,毅然选择了自己所喜爱的事业——演艺。他靠坚强的意志,唱出了许多好听的歌,大家都熟悉的歌曲《水手》就足以证明。成龙,年轻时本是一个演配角的小人物,可他有种不服输的精神,在好莱坞多年摸爬滚打的生涯,才造就今天的一代巨星。

    好多明星都是这样一步步磨练出来的。孩子追星,做家长的就应该从这方面加以引导,让孩子多学习一下明星勇于拼搏、不甘服输的精神,而不是只看到明星现在风光一世的场面。

    做家长的还应让孩子明白,明星也是人,在生活中,他们同普通人一样,虽有令人称道的优点,但也有显而易见的缺点。不能神化偶像,只看到他们的优点,而不顾其缺点,更不应该去模仿某些明星身上的恶习。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