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朋友县里的电视台最近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智力测验,请来参加这次活动的,是某局一些机关干部。
节目主持人在黑板上用粉笔画了一个圆圈,问大家:“这是什么?请回答。”
这时,场上的高压水银灯全都亮闪闪地照着这些机关干部的脸,摄像机也轻轻转动起来,可这些机关干部看着黑板上的圆圈却不敢出声:这看似简简单单一个圆圈,一定蕴含着某种深意。它到底是代表什么意思呢?他们心中没底,不敢乱开口。
摄像机不停地来回转动,可是场上却鸦雀无声。
这可太不像话了!于是这些机关干部们,科员以请示的眼光看科长,科长以求教的眼光看处长,处长以他那擅长领会意图的聪明的眼光盯着局长;而局长呢,则习惯地向他漂亮的女秘书求援。然而,漂亮的女秘书今天可是彻底懵了!
过了一会,漂亮的女秘书走过来,跟局长咬耳朵——她忘记了此时正在录像。随后,局长点点头,气呼呼地把手一挥,说:“哼,不提前打招呼,不经过研究,我怎么能随便解答你们的问题呢?”
“哗——”全场忍不住一阵哄笑,活动不得不散场。
电视台的这次智力测验活动,其实对象不止是机关干部。紧接着,他们就去了第二站,一个大学中文系的教室。
灯光亮了,摄像机转动起来了,主持人也在黑板上用粉笔画了一个圆圈,问大家:“这是什么?请回答。”
冷场!半分钟之后,骄傲的大学生们突然哄堂大笑,纷纷叫起来:“这算啥问题呀?还要考我们大学生!”“太瞧不起人啦!简直是开玩笑!”“只有傻瓜才回答这种问题!”
可是,这个用粉笔画在黑板上的圆圈,到底代表了什么意思呢?最后谁也没有回答。
初中学生是第三组。
灯光又亮了,摄像机又转动起来了,主持人在黑板上用粉笔画了一个圆圈,问大家:“这是什么?请回答!”
一个学生规规矩矩地举手,站起来回答说:“这是一个零。”
主持人问大家:“他回答得对吗?”
同学们齐声回答:“对!”
还有同学说:“他回回考第一,还能回答得不对?就是个零嘛!”
主持人问:“还有别的答案吗?有没有?请同学们好好想一想。”
有个学生没敢站起来,调皮地在座位上叫了一声:“O,英文字母O……”他还想说下去,可是发现班主任在狠狠地瞪他的眼睛,就立刻缩了回去。
主持人却鼓励他说:“你回答得很好呀!同学们还有其他回答吗?”
场上鸦雀无声,再没人举手。
第四组是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
主持人刚把圆圈画完,就有孩子在下面抢着回答:“是月亮!”
主持人微笑着问:“为什么是月亮呢?”
“黑板是天,天黑了,月亮又白又圆!”
“回答得太好了!”主持人不禁脱口赞叹。
这一来,场上的气氛更加活跃起来,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抢着回答。
“是乒乓球!”
“是鸡蛋!”
“是我们院子里那个小姐姐的嘴巴——她在唱歌呢!她天天都唱,唱得可好听了!”
“不,这是老师的眼睛,老师发脾气啦!”
孩子们叽叽喳喳,小嘴说个不停……
后来,电视台在正式播放这个节目时,给它加了个大大的标题:人的想象力是怎么丧失的?
(张军 供稿)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