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里的情趣爱好-邓小平击浪黄海,胜似闲庭信步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能游泳,特别喜欢在大海中游泳,证明我身体还行;我打桥牌,证明我的脑筋还清楚。”年近八十高龄的邓小平常常对友人这样说。

    游泳给小平同志的身体带来很大益处,人晒得黑黑的。精神愈发饱满,精力更充沛。他兴奋地告诉杨尚昆同志说,游泳后我的腿劲明显地增强了。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毛泽东喜好游泳为人所共知,其畅游长江的豪迈气魄堪称旷绝一时。与毛泽东一样,游泳也是邓小平同志的一大爱好。这莫不与他们的生活经历有某种联系?因为,水阔天舒,波涛起伏,方显出击水者的云水襟怀和刚毅本色。“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毛泽东同志《水调歌头》中的这一名句,可谓概括了一切先行者、开拓者、革命者的生涯和情怀。

    大海——弄潮儿的故乡。

    政治生活的风浪——立场坚定者的考场。

    毛泽东在其一生中几度濒临危殆、厄殆;邓小平尤其如此,几乎一生都与浪峰浪谷有不解之缘。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邓小平同志历经坎坷,其中有三次大落大起,几近灭顶之灾,然而他都否极泰来,由危转安,化险为夷,可以这么说,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第二代领导人都是在大风大浪中锻炼成长起来的杰出人物。

    邓小平同志在政治风浪面前往往如履平地,同样地,在大海涛涛白浪中,他也能够劈波斩浪,沉着稳健,安详自得。

    “我能游泳,特别喜欢在大海中游泳,证明我身体还行;我打桥牌,证明我的脑筋还清楚。”年近八十高龄的邓小平常常对友人这样说。

    的确如此。游泳和桥牌,是小平同志的两大业余爱好。这种体力和智力的交替松弛和反复磨炼,无疑对他倡导和支持中国大地上的拨乱反正和改革事业,产生了积极的潜在的影响。1983年夏,小平同志的棒槌岛之游,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摄影记录。从而使一切敬仰小平同志的人们形象地看到这位政治风浪中的中流砥柱似的伟人,如何度过他的余暇,并为小平同志健康的体魄深感惊讶,庆幸。

    时间:1983年7月

    地点:大连市延伸到黄海之滨的棒槌岛

    场景:岛上绿荫覆盖,景色宜人,岛外白浪滔天,气势壮阔。

    小平同志是在到了东北和华北一些地区之后来到黄海之滨的。尽管经过长途跋涉的颠簸,他仍保持着浓烈的游兴。在棒槌岛休假的7天当中,除了一天因海上漂浮油污而没有下海外,小平同志每天上午都投身大海,运动于蓝色的波峰浪谷之间,与风浪为伍,从容泅渡。

    当鲜红的太阳从蔚蓝的海面冉冉升起,百鸟迎着逶迤的晨光开始婉转啁鸣,新的一天来临了!早晨起床后小平同志照例要散步片刻。他穿着拖鞋,在林阴大道上漫步,不用人搀扶,相反却常常手牵着外孙女,信步而走。清晨的树林吐出的空气是那么清新,那么沁人心脾,使人不禁扩展鼻翼,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惠泽。

    9时许,小平同志和他的夫人卓琳,以及两个女儿和外孙、外孙女一起,登上面包车,向海滨驶去。大海,浩瀚无垠。海浪拍岸声声,海风轻轻吹拂,令人心旷神怡。随着海风吹拂,无数浪涛聚拢在一起,排成一行行整齐的长队,森然有序地向岸边推进,贪婪地吞噬大片黄沙,又徐徐地向后退步,而锦毯般的沙滩,被透明的海浪一舔,尤其富有韵致了。

    一下海,小平同志便舒展双臂,从容地向海中深处游去。他头部露出水面,侧游着——一个浪花,又一浪花,不断地向他扑来,然而他却泰然自若,抖抖头发上的水,继续挥臂击水,顽强地向前游去。有时,在他身旁看护的游泳好手们见到风急浪猛,便劝他上岸,但他却没顺从这好意的劝告,照旧在水里畅游不止……已经入海游泳90多分钟了,小平同志依然没有丝毫疲倦的神态,人们简直难以置信的是,当时小平同志已经年近八十岁了,竟然如此硬朗,实在难能可贵!大海拂弄着他的身躯,海浪吹打着他的肌肤。海水是咸的,海风也夹杂着淡淡的腥味。小平同志精神抖擞地划着水,不易察觉地笑了笑,感到欣慰而愉悦。

    此时此刻,他抑或会因沉浮而想到人生的起落?抑或会因击水而想到奋斗的快乐?抑或会因海浪而想到命运的艰辛?这一切,历史学家不得而知。或许,他此时此刻什么也没有想。

    遥想才气干略超人的一代枭雄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他看到“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林丛生,百草丰茂”的情景时,曾经睨睨俗辈,击节高歌,赋诗曰: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其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的慷朗之气流荡纸上,给人以振聋发聩的感觉。然而,这一切都“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小平同志终于上岸了,海滩上又留下一串他的坚实的脚印。他换好衣服,穿着他常穿的白色短袖衫,稳坐在藤椅上晒太阳,休息。阳光明媚,极目望去,海天一色,潮起潮落,引人神思无限。有时,他和天真可爱的外孙、外孙女嬉戏;有时,他招呼着坐着轮椅的儿子朴方;有时,他和女儿聊上几句……这是一种多么温暖的天伦之乐呀!

    其乐融融,其乐泄泄。

    小平同志话不多,从来不喜欢多说、啰唆。在棒槌岛休假期间,小平同志总是那样安详、平稳,言语不多。他总在思索。正如他的女儿描述她的父亲说:“我的父亲为人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五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使他养成了临危不惧,遇喜不亢的作风,特别是在对待个人命运上,相当达观。”据邓林介绍,她爸爸现在老了,才和子女说话多一点,也爱听他们讲话,孩子们也越来越感到他是一个内向、含蓄、感情不外露的人。

    是啊,不言则已,一言必中,这是邓小平同志的一大特征。平常,他言谈不多;但当他酝酿成熟,深思熟虑而作出决策或决断之时,他发出的声音则是掷地有声,字字铮铮的,往往震撼山岳。他说出的话语是言简意赅的;他一旦认准了方向,就会坚定不移循此而进,决不瞻前顾后,畏首畏尾。

    小平同志不喜好形式之类的东西,他是一个务实派。在棒槌岛,有关领导机关都来请他接见,讲话,但小平同志都婉言加以谢绝了。他说:“我来休假,就是休假嘛!”

    小平同志不喜好形式之类的东西,这一点人所共知、世所公认:

    ——有一年春天,杨绍明(杨尚昆之子)刚把照相机对准卓琳,恰好邓小平从屋里出来,自言自语说:“玉兰香不香?”说着,便凑上去嗅了嗅,杨绍明机灵转动,抢拍了一张“嗅玉兰”。在邓林看来,这是她爸爸最有人情味的照片。

    ——曾与邓小平同志打过桥牌的“桥牌皇后”杨小燕这样介绍邓小平说:“这是一位令人感到非常有兴趣的人物。在牌桌上,我们之间像普通的朋友。他和气得不得了,和他相处,不会感到他是大领导。他为人很谦虚、很热情,生活习惯也非常简单。如果与里根相比,邓小平最怕出风头、里根最喜欢出风头。”

    应该说,杨小燕的评判十分公允。世人都能明显体会,邓小平同志身上绝无丝毫哗众取宠的习气,共产党人所倡导的实事求是作风在邓小平同志身上灼然可见。

    时间过得真快呀!7天的棒槌岛休假生活转瞬即逝。在离开棒槌岛之前,小平同志欣然同意和这些天同他在一起的工作人员分别留念。其中有一位摄影记者在同他合影时,身上挂着多架照相机,不愿取下来,小平同志幽默地对他说:“噢,这是为了向大家标明你的身份吗?”

    游泳给小平同志的身体带来很大益处,人晒得黑黑的。精神愈发饱满,精力更充沛。他兴奋地告诉杨尚昆同志说,游泳后我的腿劲明显地增强了。

    大海,浩浩渺渺,略无涯际。

    邓小平同志喜爱到大海中游泳,其襟怀更像大海那样深沉、宽广。

    落日的海面是如此辉煌,波光闪闪,粼粼如金,海鸥的翅膀披着霞光,海空奏起了黄昏金色的乐章,整个宇宙沉醉在一片和谐的旋律里,真是个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啊……

    (张世明 郑晓国)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