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里的乡情悠悠-同家乡人民一起过春节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他对记者说,今天的好日子,靠党的政策好,靠小平同志的“几刷子”,他“刷”得农村大变样,“刷”得农民喜洋洋,“刷”得人心亮堂堂。

    他来和我们一起过年,真是人民心中有小平,小平心中有人民。

    四川是邓小平的家乡。“文化大革命”以后,这里农村承包责任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开始早,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邓小平对家乡的建设十分关心,对四川经济体制改革从一开始就给予了坚定的支持。1986年初春2月,邓小平回到四川,同故乡人民一起欢度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

    旧历除夕那天,一大早,成都西郊金牛宾馆彩灯高挂,春意满园,六百多名四川省的干部和群众代表喜气洋洋,来这里参加省委、省政府举办的春节团拜会,和邓小平一起过年。王震也参加了这个团拜会。

    在团拜会的群众代表中,有一位是成都市的掏粪工、省劳动模范罗有彬,他握着邓小平的手,一股股热浪涌上心头。十年浩劫中,掏粪工人的优秀代表、著名的全国劳动模范时传祥被迫害致死,是邓小平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时传祥恢复了名誉,也使掏粪工人恢复了四化建设的主人公地位。想到这些,罗有彬不禁激动万分,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他只是反反复复地说着一句话:小平长寿,小平长寿!

    四川工业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多好的经验,给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使广大工人受益不少。建筑工人、省劳动模范钟俊芳,对此有直接的感受。他所在的省建十二公司一处,由于坚持改革,去年人均产值由1978年的六千多元上升到万元,他所在的班组去年人均产值达到两万元,工人的收入也增加了。在和邓小平握手中,他暗暗下定了继续搞好改革的决心。

    38岁的农民张文康,代表着作为农业大省的四川的千千万万农民兄弟,满怀激情地参加团拜会。是邓小平倡导的改革,给农村带来一派安居乐业、百业兴旺的景象。在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指引下,他走上了科学种田致富的道路,获得了“番茄大王”和省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他对记者说,今天的好日子,靠党的政策好,靠小平同志的“几刷子”,他“刷”得农村大变样,“刷”得农民喜洋洋,“刷”得人心亮堂堂。

    文教界代表,小学教师、省劳动模范匡静惠兴奋地对记者说,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学教师,深深感谢小平同志对教育事业的关怀和支持,早就梦想见到他,这个愿望今天终于实现了。他来和我们一起过年,真是人民心中有小平,小平心中有人民。

    从老山前线胜利归来的战斗英雄齐迎新、庞启明,是人民军队的代表。他对邓小平主持军委工作以来,军队加强了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政治素质和战斗力,很有体会。他说能参加今天的团拜会,是自己的幸福,也是在老山前线参战的全体指战员的幸福。

    两个小时的春节团拜会在欢乐、热烈的气氛中结束。正月初五,中共四川广安县委书记罗国兴、副县长王洪峻带着家乡人民的深情厚谊,来看望邓小平和夫人卓琳。邓小平十分高兴,他风趣地说:“好啊!今天终于见到我的‘父母官’了!”在和大家一一握手时,他看了看罗国兴和王洪峻,连声说:好啊,你们年轻,有文化,有希望。他还亲切地嘱咐他们:“你们要把广安建设好。”

    当从老家来的亲人谈到邓小平的旧居时,卓琳向大家讲了邓小平的意见。她说,小平同志讲过,共产党人活着就是要为人民服务,钱要用在人民的事业上。她对县委准备在邓小平旧居周围多植树表示满意,并鼓励把全县的绿化搞好。罗国兴代表全县人民请邓小平和卓琳回广安看看,卓琳面带笑容回答:回到四川,就算回到了家乡,请你们代向家乡人民问好。

    (汪秀川)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