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学习曲艺-恩施扬琴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基本简介

    湖北曲种。又叫“恩施丝弦”。主要流行于湖北西部地区的恩施、宣恩、咸丰、来凤、利川等县。形成时代缺乏记载,据艺人传说,清同治年间从四川传入或从扬州传入。长时期没有专业艺人,早期的习唱者多是文人和坐贾行商,流传范围不广。1930年左右,逐渐兴盛起来。各地的琴友成立琴社组织,如恩施的清江琴社,咸丰的伯牙会,宣恩的琴音聚会等,经常互相邀集演唱,并形成清江、伯牙两派,各具不同的行腔风格。恩施扬琴的音乐唱腔,属于板式变化体与曲牌联套体相结合的音乐体制。按唱腔、曲牌的性能、结构与特点,可分为“宫调”、“月调”、“皮簧”、“小调”和没有唱词的器乐曲5大类。演唱者居中间,面前置扬琴,左边有三弦、琵琶、月琴,右边有京胡、二胡、鼓板伴奏。常演曲目有60多段,如《大宴》、《修诏》、《伯牙抚琴》、《黛玉葬花》、《琵琶记》、《怒沉百宝箱》等。

    主要概述

    恩施扬琴,又名恩施丝弦,清朝后期以湘剧、南剧、楚调和民间小调、器乐曲牌经文人、乐师揉合而成。最早由时任贵州遵义县令的詹凯先生从贵州引入,其子詹子范先生精通书画,酷爱曲乐,由其组成了恩施最早的扬琴班子,金如斋先生、刘楚南先生都为恩施扬琴的发展作出过贡献,孙邦固先生第一个把恩施扬琴搬上舞台。主要流行于恩施、咸丰、宣恩、来凤、利川等地,属湖北地方民间小曲中重要曲种之一。

    恩施扬琴历史上主要是文人雅士自娱自乐的雅乐说唱,无固定专业艺人和职业专班,故称恩施扬琴为“三不一友”的说唱,即不闹堂、不坐馆,不向公众公开演唱,只以琴会友,相互酬唱,有所谓作友不玩琴之说。

    恩施扬琴又往往在古庙或深宅中琴友聚会演唱。常分生、旦、净、末、丑、副等角色演唱,演唱时不得少于三人,乐师执扬琴、碗琴、月琴、胡琴、三弦、檀板等乐器伴奏,围桌而坐进行说唱。

    恩施扬琴音乐分板腔体曲牌、歌谣曲牌、民间小调、器乐曲牌等四种。整个表现形式是以唱为主,以说为辅,唱腔主要是“正宫”和“二六”,以后吸收了“楚调”和南戏中“西皮”、“二黄”部分唱腔,唱词也常由琴友中善文者自编,曲调婉转,抒情性强,表现力十分丰富,现多搬上舞台,直接面向观众演出。

    恩施扬琴曲目众多,传统曲目多取自东周列国、三国、水浒、红楼梦等传奇故事,代表曲目有《大宴》、《水漫金山》、《黛玉葬花》等不下200余出,现代新编曲目主要有《白求恩赠刀》、《脚印》等。

    历史渊源

    恩施扬琴,亦称恩施丝弦。流播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恩施、咸丰、利川、来凤、宣恩等县,但发于何地,源于何时,无文字可考,艺人众说纷纭。一说是清光绪年间,有一位来自四川、人称张先生的艺人,曾在恩施县城组班传艺,遂将扬琴传入恩施。一说是著名艺人詹子范之父,光绪年间曾任贵州遵义知府,因喜爱琴棋书画,故从黔带回扬琴。他将其技艺传给詹子范,后又由詹子范在恩施组班传授,并与张姓艺人合班演唱,方使扬琴在恩施传播开来。一说是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高宗弘历南巡,在扬州举行琴音集会,看中扬琴高节、优雅,遂将扬琴带回宫廷。同治五年(1866年),四川候补通判秦云龙(咸丰丁寨人)进京,纳歌女康氏为妾,由康氏将扬琴带入四川。同治十年(1871年),秦云龙夫人刘氏回乡,又将扬琴带回咸丰。于是扬琴便由丁寨流传开来。

    发展历程

    扬琴传入恩施地区之后,一些爱好者曾先后在恩施、咸丰、利川、来凤、宣恩等县建立过琴社。他们组织“堂会”(又叫“转转会”),定期在会友家中演唱,郑箫斋、陆建秋、金如斋、邓鼎卿、简培生等人,先后到利川、宣恩与当地的扬琴爱好者交流琴艺,利川、来凤的扬琴爱好者朱云程、傅云清等人也先后到恩施的扬琴爱好者刘楚南、朱和安、王思古等人家中以琴会知音,参加他们的演唱活动。恩施县遂逐渐成为扬琴的演唱活动中心。

    扬琴传入咸丰之后,先后在秦氏家族内演唱,后扩大到至亲好友,继而又由至亲好友扩展到丁寨堰塘湾秦家、青岗树邓家、土地坪游家、尖山混水荡覃家、城关“中和堂”药铺刘家。1930年,咸丰的琴友曾于八月十五日在高山古庙举行“琴会”,命名为“伯牙会”,以后定期在中秋节相邀演唱。

    1920年,有一位名叫杨志清的艺人,身背月琴,从恩施来到利川,他善唱扬琴中的“越调”,能自弹自唱许多扬琴传统唱段,一人可唱全本《水漫金山》。他在县城偶遇知音叶松普,并受到了利川扬琴爱好者祝华封、郭爱里、徐世成等人的高度赞赏,强留其在利川传授扬琴技艺,由此促进了利川的扬琴演唱活动。尔后,扬琴又由利川城传到了汪营乡。1936年,利川扬琴爱好者曾先后成立过“国乐研究社”、“寿生会”等业余组织。

    1935年左右,来凤的扬琴演唱活动,也颇兴盛。1945年,扬琴爱好者成立过“丝弦社”,曾演唱《伯牙辞琴》、《水漫金山》、《三难新郎》等曲目。为纪念钟子期、俞伯牙,来凤扬琴爱好者亦定期在八月十五中秋节,聚会演唱扬琴。与来凤毗邻的宣恩沙道沟,扬琴的演唱活动也十分活跃,琴友们经常相邀演唱。

    扬琴的演唱者多为文人学士,行商坐贾,一向以高雅自喻,因此,扬琴在历史上从没有形成过职业班社,也没有以此作为谋生手段的职业艺人。不“闹堂子”,不坐茶馆,不公开演唱。扬琴的演唱活动,多限于至亲好友以及同街共井的知音、琴友之间,故扬琴爱好者有“曲唱五更鸡,非友不玩琴”之说。

    扬琴是恩施扬琴演唱的主要乐器,居各伴奏乐器之首,艺人称操扬琴者谓“坐统子”,有指挥诸乐器之意。碗琴(由桐树疙瘩挖空而成,音色介于板胡与高胡之间)则是显示其风格色彩的特性乐器。三弦、月琴、二胡、京胡、鼓(由竹节制成)、尺(即简板)同为伴奏乐器,与扬琴合称为“八音”。

    演唱时,乐器伴奏不严格随腔,均采取你繁我简、你简我繁的方法。唱时点奏,过门重奏;鼓、尺除严格按板、眼演奏外,还根据不同情节、情绪的需要,按轻、重、缓、疾随腔敲击。

    曲目形式

    恩施扬琴的曲目,文字精练严整,题材丰富多彩。曲目开头和结尾的诗句用第三人称。在人物对话和故事情节的描绘中,也夹有诗白。其基本结构是:词四句,点明主题;诗四句,介绍内容梗概;白,进入角色以叙事;唱词、对话,分角色行当展开故事情节;四句尾诗,结束交待,点出接唱曲目。

    恩施扬琴唱词以七字句(二、二、三)与十字句(三、三、四或三、四、三)为其基本句式,如《水漫金山》为“七字句式”:

    鸳鸯织就比翼飞,

    云海天涯不分离。

    刁人裁剪各东西,

    何月聚头再相随。

    又如《修诏》中的“十字句式”:

    耳听得谯楼上初更鼓震,

    叫一声伏梓童细听朕云:

    快与王取白绫锦袍一领,

    待寡人修血诏赐与董丞。

    除“七字句式”与“十字句式”两种基本结构形式外,也有“五言”与“杂言”句式。“七言”与“十言”多存在于板腔体曲牌之中,五言与杂言体,则多见于歌谣体曲牌及民谣小调之中。

    恩施扬琴的曲目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属于历史题材的有:三国戏《修诏》、《盛日佳宴》、《貂蝉拜月》等;列国戏《伯牙抚琴》、《伯牙碎琴》等;唐朝戏《醉写吓蛮书》等;宋代戏《东窗修本》、《何立回话》等。属于民间传说的有《水漫金山》、《盗灵芝》等。取材于其他小说、戏曲的有:《黛玉葬花》、《松林解带》、《苍头说媒》、《琵琶记》等。

    表演形式

    恩施扬琴的演唱,不搭台、不化妆,无表演,多在夜阑人静之时,于深宅、古庙中演唱。演员自操乐器,围桌而坐。曲目按生、旦、净、末、丑、副、杂递唱,剧情进入高潮或煞尾时,众人合腔渲染气氛。“恩施扬琴”演唱形式为坐唱,演唱者各持乐器(也有不持乐器的),扬琴居首,称为“坐统子”,余者有碗琴、二胡、三弦、月琴、京胡、鼓(竹节做成)、尺,称其“八音”;演唱时,大家围长桌而坐,不化妆,不表演;传统曲目分生、旦、净、末、丑等角色行当,剧情进入高潮或煞尾时,常伴以众合“彩腔”。

    “恩施扬琴”音乐唱腔曲牌丰富,有包括“宫调”、“皮黄”为主体的板腔体类,“月调”、“小调”为主体的曲牌体类,还有器乐曲牌。

    有文字可考的传统曲(剧)目,约有150多个,经常演唱的有60多个,其中有历史题材的(如“三国”、“三厢”、“红楼”戏),有唱民间故事的等。“扬琴”在恩施的流传中受方言语音影响,带来了四声上的变化和声腔上的变革,特别是在传唱中与恩施民歌、戏曲相融合,使它具备了浓厚的地方气息,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因此,它虽传自异乡,艺人们却说“恩施扬琴是恩施土腔”。

    由于“恩施扬琴”历史上没有专业团体,演唱范围逐渐变窄,艺人相继去世,至20世纪40年代,能“唱扬琴的人已寥寥无几了”。

    代表曲目

    《大宴》、《修诏》《伯牙抚琴》、《黛玉葬花》、《琵琶记》、《怒沉百宝箱》、《白求恩赠刀》、《脚印》

    生活现状

    恩施市文工团的曲艺节目“耍耍”《担水》和“恩施扬琴”《爱的火花》应邀参加了由国家民委、中国文联和中国曲艺家协会在宁夏银川举办的第三届少数民族曲艺展演。此次展演,全国各少数民族共选送105个节目参加。通过初赛、复赛,最终12个省区的25个节目进入决赛。《担水》和宁夏坐唱《新农村真美气》、彝族说唱《糠罗罗、米罗罗》等五个节目并列一等奖。《爱的火花》独获最佳作品奖并获得二等奖。

    “耍耍”和“恩施扬琴”同为恩施州的传统民间艺术。“耍耍”原名“耍神”,又叫“跳神”。最初是巫师——端公的祭祀形式,其意是祈求神灵驱疫消灾,播福于民,给民众以寄托和信念。由于其表演形式说唱并茂、风趣诙谐,故深受百姓喜爱,从而使其从祭祀活动中剥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民间艺术。《担水》表现的是土家族男子为阿妹担水的场面,反映土家男女青年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恩施扬琴”又名“恩施丝弦”,唱词雅致、唱腔优美。同样为百姓喜闻乐见。2007年,这两种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同时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此次获奖节目“耍耍”《担水》由原省民委副主任牟廉玖作词、“恩施扬琴”由唐清顺作词,这两个节目都由恩施市文化馆退休音乐干部黄应柏编曲。

    国家文化部办公厅公示了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9项传统文化艺术榜上有名。

    入围的9个项目分别是:巴东县的“长江峡江号子”,利川市的肉连响,咸丰县、来凤县的南剧,恩施市的“恩施扬琴”,恩施市的灯戏,恩施市、鹤峰县的傩戏,宣恩县的“薅草锣鼓”,鹤峰县的“土家族打溜子”,来凤县的“土家摆手舞”。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