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确定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现代化建设目标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客观要求,适应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的形成

    中国共产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日趋完善的过程。

    (一)从强调“两手抓”到“三位一体”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基本是与四个现代化目标联系在一起的。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提出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是“当前最伟大的历史任务”。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提出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强调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命题。十二大要求全党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又强调“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靠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来保证和支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从中可以看出,十二大已经初步具有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布局勾画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民主“三位一体”的雏形。

    正式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并明确提出“三位一体”是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第一次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由此开始,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便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第二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富强、民主、文明”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三位一体”的战略目标。

    (二)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

    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作了新的系统性阐述。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讲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时,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同“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并列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无疑为“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党的十六大之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深入,尤其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提出之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也有了新的拓展。2005年2月,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明确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他还同时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是有机的统一体。自此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成为全党共识。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由“三位一体”拓展为“四位一体”,明确提出了“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命题。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时,都是以“四位一体”为依据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

    (三)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论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新要求时,在强调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同时,又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但是十七大报告并没有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为“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2010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用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表述。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强调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所有这些都为“五位一体”战略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012年7月23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全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战略任务之后,系统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战略思想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的辩证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五大建设,绝非独立分割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归根到底是推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这五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

    (一)经济建设在“五位一体”建设中处于根本和中心地位

    五大建设协调进行,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马克思有句名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这就是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的基础。只有在生产关系、经济关系的基础上,才能产生政治关系、法律关系、文化关系、社会关系,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归根到底都要受到经济建设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建设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就会有失去基础的危险。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又为经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智力支持、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保证。

    (二)政治建设为“五位一体”建设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

    政治建设的发展受一定的经济文化发展的制约和影响,同时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为它们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并决定或影响它们的方向和进程。政治建设在“五位一体”建设中起着主导方向和保证作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核心是建设政治文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包括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政治思想文化等内容。它不仅是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有力杠杆,而且决定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决定着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实现程度。可以这样说,没有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就没有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政治保证,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没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必须在加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政治文明建设,使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并使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有序发展。

    (三)文化建设是“五位一体”建设的灵魂

    文化建设主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文化建设是“五位一体”建设的灵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资源、人文资源、科教水平、民族文化素质、国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等等,都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建设对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作用越来越大。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发展状况,不仅关系到这个国家的凝聚力,而且关系到这个国家的创新能力、生产力的发展前景和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在推进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能否促进文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协调和谐与稳定,而且关系到能否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关系到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发展能否获得持续的后劲和扩张力。

    (四)社会建设为“五位一体”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

    社会建设就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规划、协调关系,逐步消除和解决我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困难,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建立一个良性的社会发展机制,进而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社会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有机统一的,社会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又为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保证、精神支撑和环境基础。

    (五)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建设的基础

    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它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超越。传统工业文明是以大量耗费自然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为代价的,而生态文明却是恰恰相反。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应有的战略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文明来推进,才能使社会真正地实现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得到可持续利用。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但资源有限的大国,如今的经济高速发展,相当程度上是以消耗资源为代价的,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执政党,必须为长远计。当今世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正成为新的趋向,中国共产党清醒把握这一发展新趋向,深刻反思传统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的不足,充分吸纳中华传统文化智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长期以来所提倡的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等概念相比,生态文明概念具有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生态文明将多层次、多角度地指引中国实现发展方式的历史性转变,将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基础,如何实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就要依靠生态文明建设来解决。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的重大意义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为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安排和全面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具体而言,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

    早在1984年邓小平就提出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论断,后来在“南方谈话”中又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众所周知,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党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因此,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必然会经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且在这一过程中,不得不面临着如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行总体布局的重大课题,因为这关系到整个工作布局和战略任务的调整。通过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总体布局。改革开放后,随着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逐渐意识到不仅“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而且“没有民主也不是社会主义”、“封建愚昧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和谐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生态平衡也不是社会主义”。与此相对应,在战略布局上一步一步地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化建设目标,并在此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应该说,“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不仅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又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

    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认为,人类社会是由多种要素和关系同时并存并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削弱了有机体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称其为一个完整的社会,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受到威胁。在社会有机体中,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是指对社会各要素实行的全面规划和安排,包括各要素之间的配置状态以及配置效果等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提出,从结构——功能的视角去考察和部署复杂的社会系统,通过对社会有机体作结构性的解剖和分析,实现了对有机体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再认识,从而有利于实现社会有机体的系统优化。社会是一个经常处于变化过程的有机体,要求对总体布局的认识不能固化和僵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两个文明”到“五位一体”的发展和调整,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有机体构成要素、构成方式以及各要素间相互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特点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我们所追求的发展,不是片面的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竭泽而渔式的发展,而是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只有正确理顺“五位”之间的关系,才能使它们真正合为“一体”。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这五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因此,在实践中,这五个方面的建设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不能顾此失彼。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经济保持了30多年令世人瞩目的增长速度,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其中的代价之一就是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进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出现,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逐渐成为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党的十八大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首次在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单列篇章全面部署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第一次提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的明确要求和“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奋斗目标。十八大报告的这一表述不仅是对我国过去30多年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模式的深刻反思,而且还表明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变化坚持科学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坚强决心。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很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我们不但要通过发展给予人民群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而且还应该赋予人民群众切实的生态权益,这是落实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越来越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当家作主的地位更有保障,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洁净的食品、优美宜居的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比如空气污染不仅导致了温室效应、酸雨和烟雾,而且损害了人的免疫系统和呼吸系统,引起心血管疾病、哮喘、肺癌等疾病的发生。我国一些地区特别是工业集中区,疾病发生率不断上升,群体性化学物质、重金属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危害。同时,环境破坏使得社会不安定因素在增加,因为环境问题导致的群体性事件在逐渐增多。因此,不得不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更为重要的位置。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治国理政的层面来加以论述,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更加丰富和完整。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的要求,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才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真正实现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使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的生活。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然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社会主义制度作为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合理最进步的社会制度,具有比以往任何社会制度都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此,它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基础和前提。但以前,我们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较片面,即使在改革开放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认识也仅仅局限于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然而人类历史的实践表明,无论是何种社会制度,除了经济、政治、文化领域以外,还存在着社会生活空间以及自然生存空间。因此,要实现“中国梦”,真正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不仅要转变经济关系、重组国家机器、变革社会意识形态,同时还必须重视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只有各方面和谐的社会以及可持续的自然生态条件才能真正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具有的优越性,如果离开了这些,“中国梦”将无从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确立,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并提出把“建设美丽中国”作为“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这标志着中华文明格局开启了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更高阶段演进的全新里程,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最终实现伟大“中国梦”提供了重要的路径选择。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推进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五个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既不可分割,又各有自己的特定领域和特殊规律。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巩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通过和谐社会建设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一)经济建设

    “又好又快”地推进经济建设,必须坚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深刻认识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坚定不移地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就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要按照党的十八大对经济建设任务的战略部署,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只有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才能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彰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强大生机活力和社会主义制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二)政治建设

    “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建设,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一定能够带领人民开创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

    (三)文化建设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着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着力推进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就要按照党的十八大对文化建设的任务的总体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使我们的民族文化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四)社会建设

    “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完善社会管理,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使社会更加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就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把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必须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局面。

    (五)生态文明建设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根据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作出的正确抉择。我国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人均耕地、淡水、森林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传统发展模式,一些地区的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致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比较严峻的生态危机和不可持续的态势。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就要充分认识实现工业化、信息化与推进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坚持以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注释:

    [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