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三百首译注评-阿里西瑛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阿里西瑛,生平不详。西域回族人,是学士阿里耀卿之子。元世祖至正间居吴城(今江苏苏州)东北隅,自称所居为“懒云窝”。善吹筚篥。所作小令[双调](殿前欢·懒云窝)三首自述其生活态度,在当世影响很大,贯云石、乔吉等有和作。《全元散曲》存小令四首。

    [双调]殿前欢·懒云窝

    阿里西瑛

    懒云窝,醒时诗酒醉时歌。瑶琴①不理抛书卧,无梦南柯②。得清闲尽③快活。日月似蹿梭④过,富贵比花开落。青春去也,不乐如何。

    【注释】

    ①瑶琴:用美玉装饰的琴。瑶,美玉。②南柯:唐代李公佐创作《南柯太守传》,主人公淳于棼,在槐安国享尽荣华富贵,后因罪要被杀,惊醒后才知道是做梦。③尽:尽情、尽管。④蹿梭:如同织布梭一样快速穿行。

    【译文】

    我就待在我的懒云窝,醒的时候就开怀饮酒尽兴作诗,醉的时候就随意跳舞尽兴唱歌。也不再弹琴也不再看书而是随意躺着随便卧,也不到槐树下边去做荣华富贵的好梦,能够得到清闲就尽情快活。日月如梭噌噌过,富贵就好比是花开花落。锦绣青春很快就要过去了,不快乐还等着干什么?

    【评析】

    阿里西瑛出身贵胄,应该说仕途基础不错,但是他却看不惯官场中的尔虞我诈,而是选择一条与官场决裂的人生道路,过起诗酒自乐的生活来。他创作三首《殿前欢》小令来表达自己的人生道路和人生态度,是对世俗的宣言。

    懒云窝是作者的家和书房,这个名字本身就很闲适懒散,很有意思。人们给自己的书房命名,一般都追求高雅,用“斋”、“堂”、“庵”什么的比较多,而他偏用“窝”,我们立刻联想到猫窝、狗窝什么的。这就与众不同,别具一格。再看他的名字“懒云”,云彩本来就舒卷自如而随意,再用“懒”来修饰形容更加微妙。“醒时诗酒醉时歌”,醒的时候就饮酒作诗,而醉的时候则吟诗歌诗,实际就是在诗酒中流连,醒与醉,诗与酒,几乎成为诗人生活的全部内容。“瑶琴不理抛书卧”琴也无须弹奏,书更是抛在一边,因为这些活动都需要一定的心思。其实可以换个角度想,诗人一定是爱书爱琴之人,也是能诗能琴之人,否则便没有必要设置和提及。这样写是突出其懒的程度,表现其闲适的精神状态。而这正是他所追求的。“无梦南柯”是曲眼,用《南柯太守传》之事,一是说自己不像淳于棼那样追求什么功名利禄,去做什么富贵梦。不要说在现实中追求,就是梦都不屑去做,态度果断而不拖泥带水。“得清闲尽快活”表面看好像很容易懂,但内在的意蕴却未必能够真正理解。“清闲”二字实际是对于权利的鄙视,不追求权位,不追求当官自然“清”,自然不必胁肩谄笑,低眉顺目的,自然清高而不污浊。不追求金钱利益自然“闲”,因此真正能够做到清闲,能够得到清闲是很难的。只有得到清闲才能尽情尽兴开心快活。“日月似蹿梭过”是俗语,用“蹿梭”则强调速度之迅疾,大有人生苦短的情韵。“富贵比花开落。青春去也,不乐如何”三句很明白,是说只有快活的人生才是最幸福最快乐的。珍惜时光,珍惜青春,追求生活的快乐是普遍的人性需求。元朝前期,社会政治动荡黑暗,知识分子以及正直人士都很苦闷,故这种情绪具有时代共性,因此这三首小令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贯云石、乔吉、卫中立等均有唱和,可见其影响之大,也可以折射出当时士人的普遍心态。

    [双调]殿前欢·懒云窝

    阿里西瑛

    懒云窝①,客至待如何?懒云窝里和衣卧②,尽自婆娑③。想人生待则么④?贵比我高些个⑤?富比我松些个⑥?呵呵笑我,我笑呵呵。

    【注释】

    ①懒云窝:作者的住宅名。参见小传。②和衣:不脱衣服。③婆娑:潇洒自在貌。④则么:怎么。⑤高:地位高。⑥松:宽松。指有钱。

    【译文】

    我的家就叫懒云窝,来了客人应该如何?我就在家里穿着衣服躺着,随随便便无拘无束招待着。想想人生能怎么?官大,难道就比我高贵一些吗?钱多,就比我阔绰宽松吗?他呵呵嘲笑我,我嘲笑他呵呵嘲笑我的样子真好玩,我更是笑呵呵。

    【评析】

    本题小令共有三首,此处选的是第三首。三首都用“懒云窝”三字开头,各首之间皆有重复的语句。前二首前三句全同,本首的“想人生待则么”、“呵呵笑我,我笑呵呵”与第二首全同。这样的间隔反复增强了作品的音乐感和韵律感。本曲从“客至”写起,表现其不拘俗礼,潇洒散漫,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客人来了,他不但不起床迎接,让座,上茶,而且还在床上流连,盘桓,随性自适,毫无挂碍。“婆娑”一词极其传神,既突出了主人的“懒”,更表现出对一切都不在乎的精神状态。“想人生待则么”用设问方式暗转话题,从前半部分的自我形象的描写转到对于人生态度的抒发。想一想人生究竟指望怎么过,究竟追求的是什么,这是每一个有思想,有理智的人都无法避免的问题。那么,怎样来回答这个问题就可反映出不同的人生观了。接着,作者以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对于人生意义的认识与俗世社会中最典型的两种人做了对比,从而表白了自己的态度。俗人们所追求的无非是“富”、“贵”二字,一是有钱,一是有权,有地位。然而,这两种人生活就真的就比自己强多少吗?那些权贵们真的就比我高贵多少吗?那些有钱人真的就比我宽松多少吗?反诘的语气中当然是否定的意思,这就是说,这些人的生活还不如我呢。这可以引发我们许多思考,真的是这样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封建社会是专制制度,没有法度,一切荣辱皆出自于上一层主子的意愿。今天还是达官显宦,八面威风,明天就可能身陷囹圄,任人宰割,弃尸长街;今天还是百万富翁,炙手可热,明天也许就被抄家而成为一个穷光蛋,到处遭人白眼。世事变幻莫测,为了富贵而终日营营,频于奔命,哪里会有一刻清闲?如此生活,自然不如作者的悠哉游哉,其乐无穷了。最后两句简洁含蓄,以冷语做结,意味隽永,回味无穷。那些富贵之人“呵呵”地嘲笑我,我满不在乎,反而觉得他们太可怜了,于是,便“呵呵”地耻笑他们,为了些许的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就那么奔命劳碌,值得吗?平心而论,作者的这种认识还是有价值的。就人生而言,最大的娱悦还是生命主体的绝对自由,还是人与自然宇宙精神的和谐一致,也就是庄子在《逍遥游》中所追求的那种“无所待”的精神生活。所以苏东坡曾感叹道:“常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当然,人的精神生活也不是空中楼阁,也需要物质基础做保障,连饭都吃不上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忘却营营”的。

    中国儒家发明了以德抗位,以德抗富的思想方法,这一点曾子和孟子比较突出,孟子就曾经公开给学生讲授自己“说大人而藐之”的心理体会,大意说,那些诸侯士大夫拥有高位,但他们追求的是声色狗马而不是仁义道德,造成社会的黑暗和他们自身地位的岌岌可危,他们那些东西都不是我所追求和需要的,如果给我那个位置我一定不那么干,我有什么可羡慕他们的。在道德面前,他们跟我不能相比,因此我藐视他们。这种思想意识是中国古代士人保持自己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的武器,属于宝贵传统中的宝贵性格,直至今天依然有其价值和意义在。这首小令便用艺术形象和自己的行为演绎了这种思想。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