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华尔街前后干了十五六年,在多家投行待过,有美国、瑞士的,还有加拿大的。尽管每个公司都分属不同的国家,可有意思的是,只要在华尔街,企业文化大同小异。进到办公楼一看,谁是什么级别一目了然。最中间的都是交易员,其他做系统支持、模式分析、风险控制的人,把交易员们团团围住,被隔在一个个小笼子(cubicle)里,而单人办公室全部临窗,级别越高办公室越大,拐角的一间肯定最大,级别当然也是最高的。
一次因为公司兼并我下岗了,感觉有如从山顶摔到山底,闷得不知道出路在哪,毫无方向。一天去参加由公司出钱安排的一个讲座,专门帮助下岗的人重新找工作。坐定下来,40多个“难兄难弟”一一自报家门,我一听吓一跳,这些人当中,有曾经的副总裁(VP)、董事总经理(Managing Director)、高级副总裁(SVP)、甚至还有CTO、CIO及一个中型公司的CEO,他们也会下岗?!
华尔街公司每年给员工进行两次Appraisal(表现评估),7月份“预热”一次,年底定总分,达到Expectation(期望值)的算2分,超过期望值的为3分,没有达到期望值的只有1分。一旦拿到1分,不用说了,走人吧。当然有罚就有赏,那些被评为3分的,拿大红包、加工资,一般还会晋级。有人可能会问,要是大家都很努力表现都很好,不就没有1分了?No!就像当年右派那样,那是有名额比例的,总有5%~10%的人拿1分,20%~30%的人拿3分。也就是说,无论如何每年年底每个公司都至少有5%的员工卷铺盖。
走人自然不爽,那么升职加薪就一定是好事吗?也未必。
我的一个上司曾经这样形容说,华尔街的职场就像跳高,你的级别就是横杆的高度,跳过去之后横杆就会向上挪(升级),大家的眼睛都会紧紧地盯住标杆,先从小笼子搬进小单间,然后是中单间,再是大单间,最后搬进“the corner office”…… 一旦跳不过去把横杆碰落,结局就像跳高运动员被淘汰一样,走人的时刻也就到了。
华尔街弱肉强食的生存环境,迫使人人挑战极限。所以,华尔街人干了10年之后便会开始考虑退出,过了50岁还待在华尔街的人,一般是不多的。
华尔街的中国人都是技术大拿,具体工作完成得相当漂亮。头5年每年都能上升,也正因为有评分制度,人人使出浑身解数,一个个如同劳模。但往往升到中级时,我们的弱点便显现出来了,要经常开会做报告,天天和上下级打交道,扯“洋”皮时往往力不从心。因此,升到中级的中国人长项用不上(无须做具体工作),短处却暴露无遗,横杆的高度跳不过去,结果可想而知。
有人或许会说,那只要每次评分拿2分,不就没事了,可以固定在一个级别一直做下去。但是这个尺寸很难拿捏,因为谁都不愿意给人当垫底,肯定会拼命干,迟早会陷入华尔街的升职陷阱。
话又说回来,华尔街毕竟是白人的地盘,中国人一般升到VP(副总裁,相当于中层管理级)就很难再升上去了。不过,“因祸得福”,那样反倒能比较稳定地做下去了。因此中国人VP在华尔街还不少,几乎每家金融公司都有,据悉,人数在800~1000。当然,也有极个别的中国人在特定领域表现特别出色,还真能冲破玻璃天花板。我曾经的上司威武就是这样一位特殊的人。
2001年年初,我是通过威武的面谈而进入纳斯达克所属的一家ECN电子证券交易公司的。ECN是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Networks的简称,属另类交易系统的一种,是当时发展最快、也是华尔街公认的前途最远大的交易方式。
威武是普林斯顿大学的电子工程学士,纽约大学的金融硕士,一毕业就进入了华尔街。他早年是路透社下属Instinet公司的技术骨干(Instinet是华尔街第一家ECN公司),完成过ECN中最关键部分的设计与开发。当今的ECN就是以他们当时所确定的Protocol(规范)为标准的。可以说,威武是ECN开发的鼻祖了,由于威武在ECN领域的特殊地位,他一路升到了我们公司的CTO,这在中国人中绝对凤毛麟角。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威武做了几年CTO之后,离开具体的技术而渐行渐远,变成了老美那样“会说不能做”的人物。后来ECN式微,特别是“9·11”后,ECN的交易量大减,公司开始裁员,威武首当其冲地第一批被裁。可怜的他当时还在新加坡的丈母娘家度假呢,度假回来后打开电脑无法login,才知道自己已经被裁了。
一般的中国人凭技术吃饭,再找一份工作相对比较容易,但对于威武来说却有些高不成低不就了。华尔街大公司不可能请中国人“坐”在高位上,中小公司又一个萝卜一个坑全都占满了,而要他退回去再做技术,更是勉为其难。
几年后的一天,我们几个老同事聚在一起,威武也来了,他显得有些落寞。问起近况,他说上个月他老爸退休,把家中开在长岛的大型中餐馆转到了他的手上。他原先不想接,可他老爸说:“我就你这么一个儿子,而且我们中国人在这儿还是做餐馆最实在,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不用求人过日子,只要菜做得好,客人总要上门来吃饭的。”我不禁替他惋惜起来。
最后提一下,在华尔街还有5%的特殊一族,他们待过多家投行的多个部门,参与开发过无数的产品,对各种系统了如指掌,从前台到后台路路通,早已身经百战练成精了,便可转轨道做资深顾问,就好似由跳高运动员变成教练,整天“指手画脚”即可。一旦你成为这样的人,当然就能一直干下去。我曾经遇过一个老大爷同事,出于好奇一询问,他已“芳龄”82了!
青春正能量
升职既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也意味着更大的挑战,在华尔街这样的职场文化之中,想不被淘汰就必须全力以赴,随之而来的便是更大的挑战和压力,唯一的办法是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在每一个新的岗位上迅速学习和提升。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