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忙也要看的77条心理定律-半途效应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无论做什么事,都应持之以恒、有始有终,若半途而废,那就永远不会成功。

    半途效应是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达到半途时,由于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导致的对于目标行为的一种负面影响。大量的事实表明,人的目标行为的中止期多发生在“半途”附近,在人的目标行为过程的中点附近是一个极其敏感和极其脆弱的活跃区域。

    半途效应可以解释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下面的例子就是其中的一个:

    老张的女儿从小练书法,从六岁开始起,就经常在全国少儿书法比赛中获奖。现在,他的女儿马上就要考高中了,老张看到报纸上登了一则报道,说是像他女儿这样在全国获得过书法比赛奖的,有明文规定可加分。这让大家羡慕极了。

    “我女儿也学过书法,不过没坚持下来。”同事甲说。

    “我也是,我小时候学过很多东西,但都是半途而废,最后一事无成。”同事乙也很感慨地说。

    “练字是很枯燥的,坚持下来需要有毅力。”老张说。

    有些人做事常常是凭着几分钟的热情,半途而废,不能坚持,最终只能一事无成。

    导致半途效应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1.对目标产生怀疑

    当人们追求一个目标做到一半时,常常会对自己能否达到这目标产生怀疑,甚至对这个目标的意义产生怀疑。这时候的心理会变得极为敏感和脆弱,容易导致半途而废。

    2.急于求成

    我们做事情常常在开始的时候是一腔热血,然后是热情消退,最后完全放弃。归根到底是急于求成、不愿面对困难。我们总是在想着事情的最后结果,急于看到我们所做的工作的成果,而这些却不是一天两天能看得出来的。所以我们就觉得这些工作是没有意义的,于是就选择了放弃。

    3.意志力薄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很多人还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但很少有人把自己的学习计划坚持下去。通常是刚开始的时候,每天都能坚持学习。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然后就会由每天看书变成隔几天看一次,到后来甚至完全放弃自己的学习计划。这种事情每个人都会遇到,而放弃的原因总是多种多样,因为如果你不想做一件事,你一定会找到一个借口。其实之所以没有坚持到底,半途而废,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意志力过于薄弱。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半途效应呢?

    首先,我们要给自己树立起明确的目标。然后将这个目标和练习计划联系起来,把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小目标。这样,每当实现一个小目标,就能及时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增加了成功的体验,尝到了甜头,就很容易坚持下去,实现更大的目标。

    其次,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做到“今日事,今日毕”。例如,按时完成当天计划的任务,一天一天地坚持下去,自己的毅力也就磨炼出来了。

    再次,坚持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不仅使人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而且还能培养人的意志力。例如,每天早晨坚持跑步。强迫自己在每天固定的时间起床,然后到户外慢跑几公里的路程,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都要坚持跑下去。长期艰苦的体育锻炼,定能使你具备不怕苦、不怕难、知难而进、始终如一的意志品质。

    【小故事】乐羊子的故事

    东汉时,河南郡有一位贤惠的女子,人们都不知她叫什么名字,只知道她是乐羊子的妻子。

    一天,乐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块金子,回家后把它交给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向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因为它的名字令人厌恶;也不吃别人施舍而呼唤过来吃的食物,宁可饿死。更何况拾取别人失去的乐西,这样会玷污品行。”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话,非常惭愧,就把那块金子扔到野外,然后到远方去寻师求学。

    一年后,乐羊子归来。妻子跪起身问他为何回家,乐羊子说:“出门时间长了想家,没有其他缘故。”妻子听罢,操起一把刀走到织布机前说:“这机上织的绢帛产自蚕茧,成于织机。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有一寸长;一寸寸地积累下去,才有一丈乃至一匹。如果今天我将它割断,就会前功尽弃,从前的时间也就白白浪费掉。”

    妻子接着又说:“读书也是这样,你积累学问,应该每天获得新的知识,从而使自己的品行日益完美。如果半途而归,和割断织丝有什么两样呢?”

    乐羊子被妻子说的话深深感动,直到七年后,他完成了学业才回家。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