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安的世界里,不慌不忙地坚强-成长的速度决定一切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分娩过程中有一个阶段,那是最痛苦的阶段,叫作过渡阶段。你一直在使劲,忍受着常人无法忍受的疼痛,你感到疲惫不堪,精疲力竭,但你的努力却看不到回报。在过渡阶段中,你会感觉坚持不下来了,其实只是因为快成功了。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过渡期,或长或短,或轻或重,或孤单或有人陪伴,无论怎样,过渡期就是从旧生活到新生活的过程,就像一段长长的、昏暗的隧道,但我们不得不一直走下去,走到隧道的另一头,因为在那头等待的,可能是光明。如果停下,我们将永远停留在这痛苦中,无法摆脱。

    我们能做的就是继续朝前走。

    曾经的一段友情美好到连上帝都会妒忌。然而,她的一句无心之言,我不受控制的激烈反击,一切便再也无法恢复如初,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我当然明白,不是所有的伤害都是蓄意,很多时候都是无心之失,但是它带来的痛苦一点儿也不会少。每当夜深梦回时,我似乎仍能感受到当时那种“我把后背留给最信任的人,她却因为别人狠狠捅了我一刀”的心痛和难过。毫无征兆,不留余地。

    生活就是这样,我们冷不防就会遇到伤害。午夜响起的电话,特快专递寄送的信件,注明了“加急”字样的邮件……这么多传递坏消息的途径,简直让人防不胜防。甚至当我们如往常一般打开房门,迎接自己的却可能是一个噩耗。生活从来不会等人们准备好才发起挑战,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接到这些坏消息时,如何以优雅的姿态去处理,如何以自尊的方式去应对。

    在面对这些猝不及防的伤害时,我们只能以比它更快的速度获取抵御的力量。

    我们对很多事的心理准备往往仅停留在嘴上,比如失败、打击和伤害,自认为自己受得了、抗得住,可是没有真正面对考验时,一切都是纸上谈兵。小时候,总觉得生活可以“一帆风顺”“万事如意”,似乎凭着这两个词便可以抵挡这世界一切的不顺心,对这两个词的魔力有着深信不疑的笃定,坚持认为只要说得多了总会成真的吧。

    后来,现实一次次地来敲门,告诉我,失败根本就是不可避免的,万事如意更是不可能。考试的失利、爱情的伤害、亲人的离别、工作的压力……我甚至一度想:如果哪天能没有任何波澜地度过,便是美好的一天了。种种无奈和否定在我的生命里连番上演,不就是想逼我就范吗,我终于承认:好的生活不是充满惊喜,而是没有坏事发生。

    可是,生活并没有就此收手。各种意外还是层出不穷。日子久了,最初的不甘、伤心和委屈过后,我发现自己开始接受这样的现实了,开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在同各种各样横立在面前的墙的对抗中,我变得越来越有力,也越来越从容。“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当我接受生命的常态就是磨难与抗争并存时,很多看起来很大的问题也不过如此,那些以为无法承担的重负也被轻易扛起了,甚至开始被不断的闯关通关激发出满满的斗志和期待。就像数学题,难题固然会让人望而却步,可是太过简单也就失了乐趣。失败并不是不可接受的。

    生活有很多方法让人心生绝望,我的女性特质可能会被他人侮辱,我可能交了一个让自己觉得颜面全无的男友,我可能不得不接受一份心有不甘的工作,我可能会在众人面前出丑,但这些绝不应该是最终结论。我不得不为自己期待的结果而努力。我不能将“不”作为答案,并且承受之后的一切。我要站出来,为自己站出来并且得到它。因为我明白,能赢回尊严的唯一方式,是得到一直渴望的东西,并拿到世人面前。

    人在极度痛苦的时候,会下意识地通过逃避来自我保护,它让感情的安放有所缓冲。当我们觉得自己的能力不足以胜任,或者面对不可避免的失败时,唯一的反应就是:逃跑!担心被无力吞噬,大概也只能静静舔舐伤口吧。以前我每次遇到不想面对的问题,便会睡觉,身处半梦半醒的状态,有个声音拼命告诉我不能醒过来,一定不能醒过来。醒过来了,就变成现实了,一切都会无可挽回。我就像把头埋进沙子的鸵鸟,莫名相信不抬头看便什么都没发生。

    然而问题就像一个被人疏于打理的伤口,它只会渐渐化脓、腐烂、感染、恶化,甚至转变成不可救药的绝症,拖得越久,越麻烦。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一开始就做好包扎治疗。虽然会有不适,会有疼痛,可是它却促使我去承认它的的确确是身体的一部分,何况这本身就代表着愈合的过程呢?当我接纳它了,便不会抗拒它了。结痂之后,丑陋褪去,赠予我的是更加柔软和敏感的新生。所以,感谢那段时光,它让我学会在之后的生活中倾听内心的声音并且接纳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让我真正能够欣赏并尊重自己,做一个完整的我。

    如果说事实是刀,你的态度则要成鞘:保护自己,解决它,或者接受它。如果问题无法解决,比如亲人的离世、机会的失去……这些不能改变和回头的结果,我们要做的是改变认知,因为人不可能永远沉溺在痛苦之中。就像一段彼此伤害的恋情,在很久之后再回望时,我才发现问题之所以那么大,是因为我们和问题离得太近了,近得让我看不到我有多么爱他。

    我不止一次地想,如果,如果我们当时能够像成年人一样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无休止地争吵,结局会不会更好一些?哪怕仍然逃不过分手,也可以以一种更富有尊严的方式说再见。当时为什么选择那么幼稚的方式呢?无非是不信任罢了,不信任自己,不信任对方,也不信任这份感情,生怕和谈的结果是再也不见吧。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选择放任自己在痛苦的旋涡中不可自拔,还以为自己无能为力。其实,心里未尝不明白。两人默契地选择去无视那些横亘在彼此间的问题和差异。却忘了,事情总会以自己的方式重新找上你,得一个了结。

    生活告诉我,人们的直觉往往更早地察觉到了可能的危险,我们必须诚实地面对自己,才能避免造成更大的伤害。你的心不会骗你。也许,现在的生活状态并不令人满意,可是当我们回避真实的自己,未来只能陷入更多的痛苦和更大的麻烦中。不如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认识自己是每个人一生的功课,就像逃避自己是每个人的天赋本能一样。看看受潮的墙面上那壁纸的褶皱,我们视而不见,它只会越来越严重;我们试着抚平,却让它翘起的面积越来越大,直到格格不入。终于某天我们将它扯落,露出赤裸裸的墙面,才发现里面洁白如新。

    你看,面对之后,总有惊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