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成功靠什么-塑造自己特有的个性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个人能不能成功的决定因素,不在他拥有多少有利的条件,而在于他如何评估、期望自己,如何把个性的力量转化为有效的行动。成功女性一般都具有让人喜爱的、富有吸引力的个性,这种个性使她们具有超凡的人格魅力,有助于她们成就自己的人生。

    唯有个性 才能成功

    1883年8月17日,夏奈尔出生在法国一个贫穷的小贩家庭。在她12岁那年,母亲死于肺病,不负责任的父亲抛下她去美国寻找乐土。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夏奈尔来到孤儿院,在孤儿院度过了她的童年。心灵的创伤造就了她的叛逆性格,同时,也培养了她敢于面对现实及坚强的独立自主的性格。

    夏奈尔有着倔强的不安定的天性和爆炸性的创造力,这种创新力,是她事业的灵魂。

    1910年女帽店的开设,是夏奈尔不平凡一生的开端。谈到女帽店,就不能不提到她当时的两位好友,一个是富家公子艾迪安·巴尚,另一位是花花公子鲍伊·卡柏,因为这女帽店跟他们有着很大关系。有一次,鲍伊带夏奈尔去赛马场,夏奈尔注意到当时的女帽都比头小,戴上后还要别上帽针才能固定,且堆砌着繁杂的羽饰、蕾丝,既不实用又俗气。她想对它进行革新,于是,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鲍伊与艾迪安。夏奈尔在他俩的帮助下,终于在巴黎坎朋街21号开设了一家女帽店。她设计推出了稍宽大而没有太繁缛装饰品的帽子。这种女帽简洁、大方、尤其是硬草帽和圆顶窄边的钟形帽,受到广大女性的青睐。这让她生意兴隆。在1911~1912年间,她的帽子业务蒸蒸日上。《时装杂志》以完整篇帽刊载了夏奈尔的帽子,并由年轻的明星演示,使这位年轻而无名的小帽商,在巴黎初露锋芒。

    帽子店的开设,夏奈尔特别感谢鲍伊。鲍伊是夏奈尔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甚至可以说,是他塑造了夏奈尔--他资助夏奈尔开店,他把夏奈尔引进真正的上流社会和艺术沙龙,他关心夏奈尔的想法并培养了她的个性。

    夏奈尔精力旺盛,似乎有永远消耗不完的热情,可以将任何存在于她脑海中的事情变成现实。1913年,她在法国上流社会的度假胜地--杜维尔开设了第一家时装店。那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但战争的阴影并不妨碍杜维尔的贵妇们继续着波烈式的羽饰、长裙,她们以奢侈的服饰来炫耀丈夫的地位。夏奈尔凭借着自己的创新力以及天才的敏感,推出了新款针织女羊毛运动衫,式样源于板球运动男装,造型简单,款式合体、舒适又飘垂。接着她又以水手上装和水手裤来代替女裙,使极度的奢华归于平淡和简单。此款服装一经推出便立刻引起轰动,吸引了有品味的女性,但也遭到了非议。然而夏奈尔无视舆论,在杜维尔常常穿着羊毛运动衫和裤子或源于水手裤的褶裙,骑马散步,招摇过市。这极大地表现了夏奈尔的叛逆个性,女人不再是男人的“花瓶”,而是担负社会责任的国民。她说:“要妇女从头到脚摆脱矫饰,要创造一个年轻的形象”。以往的波烈式的宽大拖沓的装束,既不适合户外活动,也显得滑稽可笑。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夏奈尔的女时装代之,这也是历史前进的脚步相符的。

    夏奈尔的创造力是具有爆炸性的,她本人的衣着举止成为世人模仿的对象。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天气突然变冷,夏奈尔借了情人的马球套衫,束了腰,卷起袖,显得十分潇洒、迷人。这种偶然的装束竟成为时髦一时的“夏奈尔”装,被人竞相模仿。战争给杜维尔带来更多的阔佬,也使夏奈尔的时装店扩展成大公司。夏奈尔终于登上了时装界的制高点,她的时装和她本人一样销魂蚀骨地迷住了那个时代。

    夏奈尔是服装史上一位非凡的女性,她一生中曾在两个时期准确无误地预见和把握时装潮流的趋向,两度把全世界女性的服装进行了全面革新,创造了服装史上的奇迹,成为“世界上50位最伟大的服装设计师”之一。在服装史上,如果说波烈品牌改变了女人的装束,那么,夏奈尔品牌则真正引领了两个世纪时装的变革,推动了时装业向前发展的进程。

    执著成就精彩人生

    没有超人的付出,就不会有超人的成绩。这不仅是邓亚萍多年闯荡赛场的切身体验,更是她生活经历的真实写照。

    淡出乒坛,并不等于淡出人生。邓亚萍开始在另一个陌生的领域顽强地攀登--攀登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高峰。

    退役后,邓亚萍进清华大学攻读英语,2001年拿下学士学位,同年进英国诺丁汉大学,2002年获硕士学位,随后进入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专业,开始攻读博士学位。这期间,她从一位奥运冠军成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体育与环境委员会委员、世界劳伦斯体育学会成员--该学会被誉为世界体坛的奥斯卡、格莱美。

    一样执著,成就了两样精彩。

    邓亚萍在自己的乒坛生涯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夺得18个世界冠军,其中包括4个奥运冠军,8年雄踞世界女子乒坛第一名。

    1997年,还在她事业的巅峰时,由于严重的伤病,医生建议她退役,领导考虑再三,同意了。于是,她放下球拍,开始淡出乒坛。

    退役后的邓亚萍,怀着兴奋而又忐忑的心情迈进了清华大学这个世界知名的象牙塔。

    邓亚萍的小学文化水平与高深学识环境的反差是如此强烈。

    虽然她当时还不能完全写出26个英文字母,但她信心十足地告诉老师:“请老师放心,我一定会学好的。”

    上课了,老师的讲述,在邓亚萍听来无异于天书,她一字不漏地听着、记着,回到宿舍,再翻字典,一点点硬啃硬记。夜深了,别人休息了,她还在孤灯下苦读。

    当运动员和当学生并没有太大区别,都是一个“苦”字,但此时的邓亚萍却有着异样的感受。她说:活蹦乱跳、习惯于热闹场面的运动员,最怕的就是孤独与寂寥。训练累得实在动不了,同伴们一阵加油声,一咬牙,挺过来了;遇到了难题、关坎,教练一点拨,通了;比赛遇到困难,观众一阵吼声,劲头上来了,转危为安。但读书呢,常常要一个人孤零零面壁苦思,那清苦、那孤独,完全是另一种折磨,没意志、没恒心,是坚持不下来的。

    可是,亚萍坚持住了,她下定决心在孤独与寂寞的战场上,扎扎实实向知识的海洋进军,哪怕是喝上几口水,也要游向胜利的彼岸。

    在清华刚刚学习几个月,根据清华与英国剑桥大学的互换协议,邓亚萍得到了去英国剑桥突击英语的机会。虽然赢得了机会,但同时对她也是个挑战。虽然她已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英语对话,但完全脱离母语,来到一个完全用洋文交流的环境,难度还是相当地大。

    刚到英国,她想往家寄点东西,到邮局拿了单子,却不知如何填写,邮局的人在单子上指指点点,她却一脸茫然,两眼发呆。她能怎么办?问谁去?问了,自己还是听不懂,只好悻悻而归。

    开学前,房东开车送她去学校转了一圈儿,让她熟悉一下学校的环境。第二天,人家不送了,她骑着自行车,却找不到上学的路,七拐八歪,她赶到学校,人家已经上课了。一向遵守时间的邓亚萍,急得蹦出几个单词解释,然而解释不明不白,那滋味、那窘迫,对于争强好胜的邓亚萍,可能是一种永生难忘的感受!

    做学问与体育训练一样,没有任何捷径要走,一切都要靠自己去拼搏。为了赶功课,她起早贪黑,每天只睡几小时。奥申委网站刚刚开辟了一个《名人寄语》的专栏,编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邓亚萍。但她远在英国读书,为了赶时间开通专栏,只好在下午2点打长途电话给她,那时正好是英国的凌晨5点。通话时,网站编辑抱歉地说:“不好意思,这么早打扰你了。”

    亚萍的回答令编辑惊讶不已:“不早,我早已起床,正在温功课。”就这样,起早贪黑,她每天只睡几个小时,累得头发一掉一大把,但邓亚萍挺过来了。

    回清华,她带上了学士帽,在毕业典礼上,当她用纯正而又流利的英语向学校领导和老师致词时,引来一片惊讶,一片赞叹。

    后来,她马不停蹄,从清华走进英国诺丁汉大学,攻读硕士。她的导师对她不太了解,似乎有些不放心,担心她能否完成学业。亚萍恳切地对导师说:“我可能比您的其他学生基础要差,请你多费心,别人能听懂的课程,我可能要两次甚至多次,别人需要一年,我可能需要一年半甚至两年。但不管费多少力、多长时间,我都要把学业拿下来。”

    邓亚萍没有让她的导师失望。一年后,面对严格的考官,她的论文《从小脚女人到奥运冠军》,以翔实生动的材料和清晰有力的论点论述了中国妇女及中国妇女体育的巨大发展和变化。

    临场考官的一致结论是:无条件一次通过!

    在中国申办奥运进入关键时刻,邓亚萍责无旁贷地成为申奥“外交官”、“巡回大使”。国际奥委会规定,国际奥委会委员不能访问申办城市,我们当然不能违规,只能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下,向国际奥委会委员介绍中国的情况。而邓亚萍作为国际奥委会运动会委员会委员,拥有可以“走出去”的先天优势。她用10余天的时间,访问了瑞士、摩纳哥、卢森堡、意大利、瑞典等国;再用3天时间往返于北京--洛杉矶,拜访了运动员委员会2/3有投票权的委员。

    在向委员们介绍中国的情况时,她很懂得外交艺术,不单单讲述这些年中国、北京的巨大变化和飞速发展,也诚恳地谈了我们国家存在的问题,如环境、交通、场馆设施等方面的不足,更指出这些问题从申办到承办的8年时间里,我们有能力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委员们觉得她很诚恳,很实在,比起那些单纯的“正面宣传”的效果好得多。

    邓亚萍向很多外国朋友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她去商店买东西,一位售货员认出了她,热情地拉住她的手说:“你们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把奥运会争到手。”亚萍反问道:“你为什么希望咱们申办成功?”这位售货员没谈什么大道理,而是说了一句“大实话”:“我家住的是破房子,要是奥运申办下来,我就能拆迁住新楼房了。”

    亚萍非常看重这种平民的奥运情结。她觉得一位普通百姓,没钱、没势、没权,却有着最普通、也是最实际的梦想,而这梦想,正是寄托于申办的成功,寄托于为申办工作的人们。她通过这个朴实而真切的故事告诉外国朋友们:在中国普通的民众中,有着多么深厚的奥运情结。

    时光跨到2003年,正在剑桥攻读博士的邓亚萍又回来了,开始了在北京奥组委的工作。

    原来,她在剑桥的导师彼德·纽伦是一位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已经研究中国经济30余年,他深知2008年奥运会对拉动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会有极高的经济研究价值,他认为邓亚萍回国,不仅能为祖国服务,也能为她的论文《2008年奥运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收集第一手材料,因此,他特例批准邓亚萍回国边工作、边学习。

    邓亚萍所在的奥组委市场部,对办好奥运起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邓亚萍面对的又将是全新的课题和挑战。

    从冠军到官员,从勇者到智者,从运动健将到女人,邓亚萍正迈着自信的步伐,神采飞扬,走向未来。

    富有勇气    敢于冒险

    1917年,凯瑟琳·格雷厄姆出生在纽约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其母亲格妮·尼恩斯特是德裔移民之女,曾任《纽约太阳报》的特约记者。父亲尤金·梅尼是在美国出生的法裔犹太人,毕业于耶鲁大学,有着犹太人特有的精明的生意头脑和敏锐的经济眼光。梅尼早年凭投资股票致富,中年以后曾在胡佛及罗斯福政府内任联邦储备局局长,晚年出任世界银行第一总裁,是一位杰出的银行家。1933年,在一次破产拍卖会上,梅尼通过中间人以82.5万美元购下了《华盛顿邮报》,从此,这家当时影响并不很大的报纸便成为梅尼家族的资产。这样的家庭背景,为凯瑟琳称雄传媒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凯瑟琳办新闻企业,以冒险精神和勇敢果断著称,这集中地体现在奠定《华盛顿邮报》地位的两件大事上。

    第一件大事是果断决定刊登美国国防部的秘密文件。1971年,邮报记者弄到了五角大楼关于越战的“绝密文件”,其上详细地记录了美国参与越南战争的真实情况。当时编辑、记者要求立即登载,而律师们却坚决地反对。如果登载,就会冒两大风险,一是正值公司股票上市的关键时刻,如果上市受阻,可能使3500万美元的公募资金泡汤,同时,还涉及邮报公司在佛罗里达州开办两家电视台的执照问题,而两张执照的价值是1亿美元。更主要的是,要冒着被指控犯间谍罪的风险。因为这一文件一刊登,五角大楼就可能反咬一口,指控邮报间谍罪,与政府硬碰硬,简直是吃了豹子胆。然而,凯瑟琳将这些置之身外,拍板刊登。她回忆说:“当时又恐惧又紧张,在深呼吸了一口气后,我对编辑说:‘去,去,去,登吧。’”刊登之后为当年的反战浪潮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材料。

    果不其然,美国政府以间谍罪将《华盛顿邮报》告上法庭,不过在政府与《华盛顿邮报》的较量中,最终司法部门裁定《华盛顿邮报》胜诉。这成为凯瑟琳新闻事业中的一个亮点,她是凭自己的正气在司法诉讼大战中战胜美国政府的,凭借这件事情邮报在公众心中的声望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第二件大事是曝光“水门事件”丑闻。1972年6月,5名男子因私自闯入水门饭店民主党全国总部而被捕。当时绝大多数传媒都没有注意到此事的新闻价值,只将其当作小新闻。而《华盛顿邮报》的两名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在凯瑟琳的支持下经过锲而不舍地调查,发现了共和党的尼克松政府在1972年总统竞选中的非法活动:试图在民主党总部安装窃听器,破坏民主党的竞选活动。当时执政的尼克松政府为了掩盖这一丑行,不断向《华盛顿邮报》施压,警告凯瑟琳不要“出风头”。尼克松更亲口向助手说:“我不会让《华盛顿邮报》有好日子过。”而负责尼克松竞选宣传的约翰·米歇尔告诉负责“水门事件”报道的伯恩斯坦和伍德沃德,如果邮报揭“水门事件”的老底,凯瑟琳就等于把她的乳头往绞衣机里放。那时米歇尔已是美国的司法部长,他控制着一笔秘密资金,用来收集民主党的情报。就在这时,不仅《华盛顿邮报》拥有的佛州电视台受阻,就连凯瑟琳人身安全也受到威胁,一位与白宫关系密切的友人警告她不要单独行动,以避免危险。虽然面临着种种阻力和生命威胁,但凯瑟琳并没有退却,而是坚决支持邮报继续追踪这一丑闻的进展,不断予以报导。“水门事件”的曝光,直接导致了尼克松总统下台,并奠定了邮报在美国的龙头地位。《华盛顿邮报》凭借追查“水门事件”中的卓越表现与道德勇气,实至名归地荣获普利策新闻奖的公共服务奖,凯瑟琳本人也获两项报业大奖,并成为“杰出报纸负责人”。

    凯瑟琳富有勇气,敢于冒险。很多商界人士都会冒险,但他们是为了利益和公司成长冒险,而凯瑟琳两次最大的冒险固然是为了邮报企业的发展,但也是为了原则,这就是她与其他商人的区别所在。

    凯瑟琳的一生,是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她原是华尔街投资银行家的一位千金,是含着金钥匙来到世界的。1963年丈夫猝然去世,她不得在危难之际接管由父亲留下,丈夫经营的《华盛顿邮报》。她初当邮报总裁时,只想守住这份家产,等孩子们长大了再接过去。没想到自己一干就是30年,而且企业越办越好。1963年,邮报总收入只有840万美元,旗下子公司只有《新闻周刊》和两家电视台。到1993年,企业已发展为庞大新闻集团,总收入达到了14亿美元。她的辉煌,她对新闻事业的划时代的贡献,受到了新闻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人们称她为“改造了20世纪历史的伟大女性”。

    凯瑟琳在自传《个人历史》中形容自己走过的路像一个传奇,但这是另一个传奇,一个女性成为一个男人领地里的先锋。正如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博士所说:“她的传奇是一种智慧、勇气和高质量生活的象征,她是一个不可替代的人。”

    试着像男性那样思考

    在这个世界上,女人在事业上的成就,往往无法与男人并驾齐驱。究其原因,主要不是专业能力高低有别,而是思维方式多有差异。

    长期由男人主导的职场环境中,男人建立了专有的职场游戏规则。女人要分半壁江山,不妨从了解男人的职场游戏规则开始,试着像男性那样思考。

    【1】挫折是机会的代名词。女人通常害怕遭到拒绝,所以很难说出自己心里真正的要求。在职场中,当提案遭到主管退回时,对大多数女人而言即代表绝对否定,没有其他机会;对男人而言,拒绝却代表了仍有许多其他的可能性,现在遭到拒绝,并不代表以后仍然遭到拒绝,总有被接受的机会。

    因此,女人应该改变自己的敏感、脆弱,重新规划生活目标,不断地告诉自己一定要达到目标,相信自己有能力成功,将失败与挫折变为下一次机会。

    【2】敢于表达。男人从小就被鼓励做事要勇敢,要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他们参与各项比赛、运动竞赛等活动,早已习惯竞争和输赢,很多人也相信没有永远的赢家。女人则习惯准备所有的功课,虽然非常细心负责,却不擅长报告,往往是准备100分,到最后的分数却大打折扣;而男人准备60分,却常有达到100分的成绩。

    你或许有这样的经历:男同事在会议中总是非常踊跃地发表意见,滔滔不绝,似乎有备而来。事实却可能是,他对提案熟悉程度远不及你,而且你手上准备的资料也比他更周全。但你从没有机会表达你的意见,主管不知道你的存在,更不了解你的专业程度。最后的结果,公司采用男同事的提案。

    所以,女人要成功关键在于掌握表达的机会,让自己站上舞台,展示实力。天上不会掉馅饼,敢于表达才有成功的机会。

    【3】主动出击。男人惯于主导职场环境,一有机会便很自然地推荐自己,争取表现的机会,相比较之下,女人习惯默默耕耘,等待主管的赏识。不要孤芳自赏,整天呆在办公室内埋头工作,以为老板一定知道自己为公司鞠躬尽瘁。事实上,只有你主动出击,老板才会注意到你的想法或看法。

    你可以主动定期向老板报告团队的最新工作绩效,反映自己优秀的领导能力。同时主动与其他相关部门建立关系,介绍你的职务,让他们了解你能为他们做什么,你有什么资源可以与他们分享。

    【4】同事非朋友。当有同事直接向你表示:除了公事外,无意与你建立所谓的“朋友”关系时,女人通常会感到伤感,认为是其他原因所致,接下来也间接影响彼此工作上的合作与支援。同样是这种状况,男人的反应常是无所谓,今天在会议中处于竞争对立的立场,明天却一起去参加Party,公私分明。

    反观女人,常常认为同事应站在同一战线,习惯将战友等同于朋友。女人认为,若不是朋友,如何并肩作战?建议女人在职场中应该以工作职务为标准,不要因为朋友的关系而影响了对公事该有的专业判断。即使彼此不是朋友,只要工作上能配合,能共同完成任务,就可以合作。夹杂私人感情在工作里,反而会影响工作效率。

    【5】增强生存能力。每个决策的背后都有风险的存在,但风险通过一定的方法是可以最小化的,或者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若不踏出新的一步,就没有成功的机会。你可能正在思考:如果我接受了新方案,万一失败了怎么办?如果我负责新业务,成绩不理想,会不会很没面子?最后在多重考虑下,还是不冒险比较安全。但这样一来,你永远不会进步。

    女人常为了安全感,保守地呆在原地,总有一天别人会轻易地夺取你的领地。女人可训练自己逐步接受风险,增强生存能力,不必害怕改变。学习的过程,甚至是失败的经验,都能帮助你承受更大的风险。

    【6】接受新挑战。当公司赋予你新的职务,让你肩负更多的挑战与责任时,你的第一个反应是什么?

    多数女人会开始担心自己能否胜任,压力随之而来,因为从未有过相关业务的经验,成绩可能不理想。男人面对相同的问题时,则会很乐观地接受新任务,虽然他也可能不知道从何着手,但他不会让别人知道。因为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新挑战意味着新的表现机会,即使充满了不确定性,仍然要昂首前行。女人应该增加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勇敢地接受新一轮的挑战。

    想到不如做到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很多梦想,梦想与现实的距离说远也远,说不远其实也不远。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光有梦想是不够的,只有想到并做到的人才能与成功实现零距离接触。

    通常,来清华MBA总裁班进修的都是全国一流企业的老总,可就在这个充塞着全国房地产、IT界或机械制造业老总的高级学习班里,却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美容店老板,这个15岁就开始打工,当年曾缩在“铁笼子”里卖化妆品的小人物,几年后竟能和清华大学“挂上钩”!

    跟班里其他同学相比,她没有什么背景。但这叶毫不逊色于身边那些“巨轮”的“小舟”,身上却有着许多普通打工妹不具备的东西--自信。

    打算读清华MBA前,她是东北×市一家美容院的老板。5万元的MBA学杂费对于此时的她来说倒不是大问题,关键是要给自己的求学一个理由。为什么要学MBA?有人说她是有了点钱想往脸上再贴点金,或者是赶时髦。她从不顾忌别人的闲言碎语,她考虑的是上这个学到底能有多大实际意义的帮助?

    当生意做大以后,她遇到了几乎所有的老板都会遇到的一些困惑,比如管理问题,如何创新等,让她很头疼。

    学习的这一年里,虽然使她觉得很累,但让她兴奋的是,自己还真从课堂上得到了一些启发。过去一搞促销活动就头疼,除了买一赠一、抽奖、打折外,再也想不出什么高招了,现在却总能想出一些新点子。因为是研修班,很多知识到了老师嘴里,都被浓缩到了极致,往往就是几句话一带而过,而经常是老师无心插柳的一句话,到了她那里就很快绿柳成荫。

    一次,老师无意中说了一句,“老总是做战略的,具体的事应该让下面的人去干。”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她一下子茅塞顿开,从此她将有些具体事情授权给员工负责,不仅自己轻松了,而且员工也得到了锻炼的机会。

    如今手下已有100多名员工的她,在没学MBA之前,从来没有听说“企业文化”这一名词,现在也意识到了这一点,逐渐打造了自己美容院的歌曲、舞蹈和口号,还学会了如何留住人才的一些窍门。“我和手下的人处得就像姊妹一样,给她们【员工】的薪酬也很合理,她们都不愿意走……”

    家境穷寒的她或许是继承了母亲的个性,从小就很有理想。可惜天不遂人愿,因受家庭所累,她初中毕业后不得已选择了技校,为的是早点挣钱养家。拿到技校通知书的那天晚上,她的泪也流了一夜。因为在她的内心里是多么渴望上大学啊。渴望让这个小女孩变得疯狂,在技校上学期间,她硬是用一年的时间自学完了三年的高中课程,16岁时便考上了哈尔滨某大学财会系,成为当时自考班里年龄最小的一名学生。

    梦,终于圆了,可出人意料的是,她并没有给这个梦一个常规的结果。拿到自考文凭后,她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找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而是在帮姐姐卖化妆品的过程中,产生了给自己打工的念头。

    1992年,她在开发区租下了一处18平方米的门市房,挂起了“化妆品批发零售商店”的招牌。199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动起了增加美容项目的念头。先设了两个铺位,干了没多久,生意相当不错,便增加到了5个。第二年,她又出去进修了三个月,学习了一些治疗黄褐斑、痤疮等医疗技术。为了检验效果,她将自己的脸蛋奉献出来做了“试验田”,直到试完觉得还行,才放心向客户推荐。

    生意越做越大,5张床显然已不够用,曹燕一咬牙,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借款30万元,租了一套200平方米的店铺。

    这样大胆的举措,使家里像炸了锅似的,父亲非常恼怒,“见过胆大的,没见过像你这么胆大的。差不离儿就行了,非得穷折腾,赔了怎么办?!”她一句话不说,只是小店照租不误,父亲也拿她没辙。新店开了还没多久,她又在当地的美容界里率先施行了会员制,以薄利多销的方式吸引了大量客户。

    2000年,她又向前猛跨了一大步,投资500万元,将美容院扩大到了600平方米,看着装饰一新的美容院,再想想当年的“铁笼子”,她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一切落定后,惯于“一鸣惊人”的她又做了一件在家人看来简直就是“疯子”才干的事:为了彰显美容店代理的法国某知名品牌的文化内涵,她找工人硬是把当初花了几十万,刚装修还不到两年的大厅砸了个面目全非,重新设计了返朴归真的装修风格。她的这些行为令父亲气愤不已,以致不和她说话,她只好自己解释,“要想成功,就必须不顾一切,想到就要做到。”

    就这样她的名声流传在外了。但如果是第一次见面,说什么也看不出这个长得眉清目秀、柔柔弱弱的女孩哪点像一个统帅一家主店、8家分店的“大胆老板”。

    要做就做最好

    1997年就在平安夜悄悄降临之际,波士顿的空气湿润而寒冷,哈佛校园里洋溢着圣诞节的气氛,人们在人行道上相逢,互致问候。

    房间里一片静谧,仿佛是雪花落在积雪上一样的安静,桌前一杯咖啡的热气升起来,碰到冰冷的窗户,一下子就凝成了薄雾。

    就在两年之后,当谭海音完成了哈佛商学院MBA课程以后,带着哈佛MBA的头衔,踏上了回国的航程,回到了已阔别多年的故乡--上海。

    不久,在中国的IT界出现了一家新的网站www.each-net.com,易趣网,年底成为中国十大网站之一。谭海音就是易趣网的CEO。

    今天的谭海音常被人问及:“你怎么会这么成功呢?”

    谭海音认为自己运气不错,但是外公和外婆对自己的影响非常大。外婆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名牌大学法律系的女生,并经常告诉谭海音“我就不信天下有做不到的事”这句话。在外婆的影响下,谭海音说自己也从不轻言放弃,要做就做最好。

    对自己从小到大一帆风顺的过程,谭海音一点也不谦虚地说:“在同龄中很有代表性,应该是个典型案例。”从听话的小女孩到一个温柔的CEO,谭梅音的性格没有多大变化,但是人生含金量增加得很快。观察谭海音的轨迹,似乎证明了古训“书中自有黄金屋”。

    在哈佛的课堂上的人,既有去伊拉克打过战的军人,又有中东王室成员、南美的庄园主,也有来自IT界精英、华尔街的银行家。

    但是有一天,在哈佛课堂上突然出现了一个黑色的“野人”!

    那是在哈佛商学院第一学期第一周星期五的最后一节,发生的一件很有趣的颇具戏剧性的一幕。等教授讲课即将结束时,“轰”的一声,黑板突然向上滑动,黑板与墙壁之间的缝隙里钻出一个大活人!只见他上身赤裸,头上缠着极难看的一块布,手舞足蹈地冲到前面来,这时后面出来一个手持铁链的人,从后门进来,冲到黑板前,用铁链套住那个“野人”,座位上的学生有些不知所措,不明白这演的是哪一出戏。

    这时那个“野人”冲着大家挥挥手,喊道,“Come on!Let's have some fun!”话音刚落,前后门涌进五六十人。

    “Hi!We are the Old-C!”

    原来是高年级的C班同学别具一格的欢迎仪式。谭海音在哈佛商学院是在1997级C班,所谓的“冠军之班”,在这个班级里谭海音第一次接受了哈佛的一种充满活力的“集体主义”熏陶,第一节课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哈佛是世界的哈佛,这里充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奇思妙想,各种肤色的人,需要每个人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去面对这个被浓缩的世界。但是每个人如何在这样的舞台上不迷失自己的本性,也是一个在哈佛生活的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这样说,自律就是把自己从外界环境中切分出来,坚持自己的道路。学习上是克服各种干扰诱惑,在生活角色上扮演好自己的身份。

    谭海音说:“作为‘性情中人’,外公外婆总会对他们所谈的中华文化有一种极深厚的激情,这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由于受外公外婆的影响,我自己对中华文化产生了一种很深的感情。无论在工作还是在学习中,我都清楚地感受到这种根的感觉,也为我赢得了更多的尊重。”

    来源于外公外婆的根的教诲,谭海音曾经在哈佛商学院里演绎过一出精彩的故事。

    在哈佛第一个春节来临之际,谭海音为C班同学准备了中国传统的红包,因为没有太多的钱,就在里面装上十二生肖的排年表,悄悄地放在了同学的桌子上。

    春节那天,约好了中国同学一起穿上中式服装,色彩鲜艳,成为校园里一大景观。上课之前,谭海音向大家介绍了中国的传统节日,“在中国,今天是最热闹的一天,过春节一般要送红包,所以我按照中国的礼仪在你们每个人桌上放了一个红包。虽然红包里没有钱,可是我的祝福不会少。今年是虎年,我们中国人每人都有一个自己的属相,12年一个轮回。如果各位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红包里面的内容。祝大家虎年快乐!”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瞬不”。冷静是中国古代的为将之道。虽然谭海音冷静的性格在商界目前还没有被报道,但是,作为一个显著的性格特征是被大家公认的。

    谭海音冷静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是天生的,从小就表现出好静稳重的性格特点。后来,童年远离父母,在外公外婆照顾下,比较早地面对一些生活的磨炼,在这样的环境里养成了谭海音遇事不慌、沉着冷静、要做就做最好的性格。

    从哈佛毕业之后,涉足互联网对谭海音来说是个意外。一个电话,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1999年暑假,谭海音在北京姨妈家度假。

    电话响起,“喂,海音吗?我是邵亦波。”

    “嗨,你好!”

    “海音,一起做网络吧。”

    就这样谭海音终于放弃了国外某著名投资银行的职位,留在中国和邵亦波开始创办易趣网。

    “这是我一生中最疯狂的事情。”谭海音得意地说。

    不声不响的人,常常会做出一些惊天动地的惊人之举。谭海音选择了易趣网,就是一件典型个案。

    投身互联网行业,对其个人来说是有一定风险的。

    首先,谭海音放弃了自己的优势--咨询和投资分析,在攻读MBA之前,谭海音是麦肯锡公司优秀的咨询员之一,具有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在这方面继续发展,起点比别人高;转而从事新兴的互联网行业,这在哈佛MBA传统就业方向中可以说是个异类。

    其次,谭海音还欠麦肯锡一笔学费。在麦肯锡的工作让谭海音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让她背上了债务。当初,谭海音申请攻读哈佛商学院,是参加了麦肯锡全球资助计划。麦肯锡规定,可以给自己的员工提供5万美元贷款。但谭海音破例得到了9万美元贷款,同时和麦肯锡签订了学成后为麦肯锡工作两年的协议。

    第三,谭海音毕业后找到的工作是美林银行投资部,年薪优厚,可以很快还清贷款。

    然而,谭海音在决定之前,已经冷静分析了自己创业的利弊得失。“虽然国内互联网行业游戏规则还没有建立起来,风险很大,但是对我们这些不怕输、不怕挑战,愿意在模糊不清的环境里工作的人们来说,这是一种很大的吸引力。”

    也许互联网整个行业是在做一次伟大的冒险,但是创办易趣网是谭海音自己作出的一次成功的选择。

    懂幽默的人更受欢迎

    幽默虽然不会帮助你长个子或减肥,不会帮你付清账单,不会帮你工作,更不会让别人对你一见钟情,即使在你悲伤不已的时候,它也不能让你立即快乐起来,但你绝对不能忽视它,它的确非常有用!

    如果你有趣味的思想,你就能轻松地面对自己,坦然地接受自己的身高、体重或其他身体特征为你自己的一部分--尽管它们并不完美;你会在幽默力量的支撑下,用新的眼光去对待经济上的忧虑,进而认识到生活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难过。

    当然要想迅速得到别人的赞同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但是,当你引得众人与你一同欢笑时,你会在众人的帮助下,看清自己,对人更加坦诚开放,于是你就拥有了温暖与和谐的人际关系,甚至可以和仅仅有过一面之交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这都得益于幽默。如果你能获得一个邻居对你的好感,那么,也就可能获得每一个邻居对你的好感,甚至全世界的人对你的好感。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能够用幽默趣味、自我解嘲的方法去化解问题,就能避免将许多小小的烦忧变成巨大的焦虑,从而使你对问题的承受力也会越来越大。

    当遇到一些令人不快的小事时,不妨用微笑来面对,这样,不快的情绪就会很快消失。在和他人一起分享笑容之后,你就能把琐碎的问题摆在适当的位置,然后发现与你的整个生活相比,它的确不值得一提。同时,你也提醒了别人,使他们和你一样轻松地面对生活,精神振奋。

    譬如在太冷、太热或太潮湿的天气里,讲一些有关天气的笑话可以使听众的精神振奋。在你自己的生活里,也不妨试试这样的方法:

    “气象预报人员说,今早会降大雾。果然早上我跨出家门时,就看到邻居们都在大雾中打捞他们的身体。”

    “我办公室里奇冷无比,好像每一个地方都结上了冰,办公桌椅不得不装上防滑链。”

    当你在超市的结账出口或银行排队的,发挥你的幽默力量与他人一道欢笑比只是站在那焦躁不安地等待要好得多。

    “这是自然法则,我没去排的那一队总是动得快些。”

    “速度快不一定是最好。否则的话,这个世界应该由兔子来统治。”

    “本来我买的是3条比目鱼,但是排了这么久的队,我想现在我买的应该是一条比目鱼和两条鱼干。”

    当你以轻松的方式为他人创造温暖的气氛时,同时也向他们证明小小的事物也能令我们愉快,你因此也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社交生活中,幽默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方法之一。不论做客或待客,我们都可以运用幽默。面露微笑,看起来健康快乐的人肯定比一个面带怒容或是神情抑郁的人更受人欢迎。

    米罗是纽约一家著名时装公司的董事长,他曾经说:“笑声是客人所能发出的最美妙的声音。”

    幽默和优雅的言谈举止一样,能帮助我们在社交中成功。不论何时何地,幽默都能把你变得富有人情味,增加你与别人的沟通。

    生活中有些事会使你相当尴尬,如说错话和做错事,不过,在客观地面对自己的过失恢复平静之后,可以试着讲一个笑话或说一些诙谐的话,就能扭转尴尬的气氛。

    一个年轻女孩希望在她的订婚宴上给未婚夫的亲戚们留下好印象。于是,她微笑着走进屋,不料将一座灯绊倒了,灯又弄翻了小桌子,结果她就正好踉跄跌在小桌子上,摔了个四脚朝天。

    她立刻跳了起来,站直了说:“看来我的杂技功夫还不错!”

    她的自嘲消除了他人的紧张,更表现出充满信心的自我形象。不仅扭转了尴尬的局面,而且,也如愿以偿地给他人留下了好印象。以幽默来对待自己,的确比小题大做要好得多。

    如果你目前还没有十足的幽默感,也不用着急,其实幽默感像其他技巧一样是可以培养的。试着用下面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幽默能力:

    【1】建立一个“笑话文件”库,专门收集有趣的卡通书和笑话,以备参考。

    【2】把有趣的故事、轶事趣闻、图片贴在醒目的地方,这样当你每次看到它们时能笑出声来。

    【3】建立你最喜欢的滑稽电影库、滑稽书库。

    【4】想想自己的经历,试着把它们变成一些有趣的轶事或可笑的故事,那些过去让你羞辱痛心的事在今天看来可能会非常有趣可笑。

    【5】面带微笑。似乎是老生常谈,但研究表明,如果你在并不真正想笑的时候微笑,你的情绪会受到你面部表现的影响,开始变得放松。相反,如果你皱眉,你就会引起与皱眉有关的情绪:担忧、压抑、挫折。

    【6】每天在自己和别人的行为中搜寻一些有趣的事情。向别人描述你觉得好笑的事情时,要注意让别人在你的讲述中获得愉悦,和你一起笑,不要做得像个滑稽演员,却因为执意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而无法使人感到快乐。

    只要你觉得事情可笑,你的反应就应是微笑,或者大笑。要记住,重要的是完全自然地表现你的幽默,而不用感到负罪和不安。你的幽默感是你人格魅力的一部分,自信地把它表现出来吧!

    殷勤有礼成就好婚姻

    瓦特·邓路之是美国最伟大的演说家之一,他的妻子是曾经作为一次总统候选人的詹姆斯·布雷恩的女儿。自从他们在苏格兰的安祖·卡耐基家里相遇之后,就过着令人羡慕的快乐生活。

    “选择伴侣要注意的一点是,”邓路之夫人说,“要把殷勤有礼列在婚姻之前。但愿年轻的太太们,对于她们的丈夫就像对待陌生人一样有礼!如果泼辣,任何男人都会被你吓跑的。”

    不讲理是吞食爱情的癌细胞。但糟糕的是,我们对待自己的家人,居然不如对待陌生人那样有礼。

    对于陌生人,我们不会想到去打断他的话。没有得到允许,我们不会想去拆开朋友的信件,或者偷窥他们的隐私。

    桃乐丝·狄克斯曾说过:“非常令人惊奇地,但确实千真万确地,唯一对我们口吐难听的、伤害感情话语的人,就是我们自己家里的人。”

    “礼貌,”亨利·克雷·瑞生纳说,“是内在的品质,它看守院门,并吸引门里院中花儿的注意。”

    奥利佛·文德尔·何姆斯写的深受读者喜爱的《早餐的独裁者》这本书,可能大多数家庭都有,但是在他自己的家里却没有。事实上他太顾虑别人了,即使心情不好,也尽量想办法不让他的家人知道。自己要承受这些不快,还要不使自己影响到其他人。这是何姆斯的做法。

    但是一般人会怎样呢?办公室里出了差错,他失去一笔买卖,或挨了老板一顿骂,他累得头痛,或没有赶上公交车,他几乎还没有回到家,就有一肚子气想对家人发泄。

    在荷兰,要把鞋子留在屋外面,然后才能进到屋里。我们应该跟荷兰人学一学,在进到屋里之前,把一天工作上的麻烦,脱下留在外面。

    在公开场合中,格莱斯顿是一位可畏的敌人,但在家中,他从来不批评家人。一次,当他到楼下吃早饭的时候,全家人却还在睡觉,他就以委婉的方式来表达他的不满。他提高了声音,唱着不知名的圣歌,声音充满整个屋子,以告诉家里其他人,全英国最忙的人已经独自在楼下等着吃早饭了。他保持着外交家的风度,体谅人的心意,并强烈地控制自己,不对家人有所批评。

    关于婚姻不幸福的原因,权威人士桃乐丝·狄克斯认为,有一半以上的婚姻是不幸福的;许多罗曼蒂克梦想之所以破灭在雷诺【美国离婚城】的岩石上,原因之一是批评--毫无用处,却令人心碎的批评。

    因此,如果要维持家庭生活的幸福快乐,请记住:“请不要随意批评。”

    对婚姻最具破坏力的是拿丈夫和别人相比。“为什么你赚不到更多的钱?比尔·史密斯已经被升级两次了,你才一次而已。”“我哥哥买得起毛皮大衣给他的太太--那当然了,他知道怎么赚钱呀。”这些诉苦、抱怨、相比、轻视、嘲笑、喋喋不休、喜欢唠叨和挑剔的女人是不会受到丈夫的喜爱的。

    女孩子在20岁当新娘的时候,如果只晓得常常唠叨,如“不知在什么时候,才能住进像阿豪家那么好的新房子……”那么等她到了40岁的时候,一定会变成一个无可救药的、对任何事情都不能满足的、毫不可爱的抱怨专家。

    心理健全的人,可以承受一般的争执而不会产生情感的裂缝。但是从未停止的、毫不放松的长期唠叨所产生的压力,常常会拖垮最具进取心的人。不管一个男人曾经做出什么大事业,如果他每天晚上回家后碰到的都是一个唠叨、挑剔的太太,相信他又会从宝座上被拉下来。

    为什么女人要对她们的丈夫唠叨不停?理由真不少。有时候,唠叨是一种身体不舒服的症状。

    长期的疲乏,常常会转变成一种唠叨的倾向。治疗的方法是,把个人的生活安排得更有效率些,找出造成疲乏的原因,进而消除它。

    “受到压抑的打击,”心理学家说,“常会造成唠叨。”婚姻问题,性的挫折,爱的失落,内心对生命的不满--这些典型的打击,它们常常以唠叨、埋怨或诉苦的方式发泄出来。分析一个人的心理,找出这些打击,并且引导它们发泄出来,做一些有关这方面的事情,是消除它的最好方法。以唠叨的方式来发泄,只不过是火上浇油而已。

    许多女人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应该为丈夫做些事情。“他雇来的女秘书是干什么用的?”她们会这么说,或者说,“当公司愿意付我薪水的时候,我也可以做他的帮手,但是到了那个时候,他已经可以像我这样,把自己的工作愉快地做得很好了。”

    “好吧--这是他们的前途,不是我的。但是,有时候从太太那儿来的一点额外帮忙,可以给男人注入很大的激情,使他走得更快更高。”

    进一步说,一个妻子能够帮她的丈夫哪一种忙,这要看丈夫工作的类型而定。也许他需要做点文书工作,如打字、写报告、处理信件等;也许是接电话,为他开车,查图书或杂志资料,这些工作都可以减轻他的负担,使他有精力做更有价值的工作。

    即使帮不上什么忙,但如果能对丈夫的工作需求有个了解的话,也可以使当太太的更有同情心和耐心,而成为一位更加贤惠的伴侣。

    卡耐基认为,鼓励对于男人,就像燃料对于引擎那么重要。妻子的鼓励使得男人的引擎继续发动,它给人们心理和精神的电池充电,将失败转为成功。当丈夫遇到挫折时,妻子一句:“别放在心上,像这样的事情是打不倒你的,我知道你一定会赢!”那么事情就不一样了。

    一个妻子对丈夫的体恤和鼓励还体现在:要确定一个男人的能力限度,不可以硬要他去做超出能力的事。有些事情是要靠妇人来完成的。

    对于做妻子的女人们,不见得都十分了解丈夫。许多男人都因为被推动得超过自己的能力限度而感到精神崩溃和痛苦--通常都是因为他有一个野心太大的妻子。有许多人,在低层的职位上工作得很称职,很快乐。若强迫他们去争取不适合的高职位,就会使他们患上了胃溃疡或是提早进入坟墓,因为所增加的压力和责任,并不是他们的神经系统所担负得了的。

    成功的意义是人们把适合于自己的心理、体力和个性的工作做得很好。欧里森·史威特·马登写道:“一流的泥水匠,比其他任何行业的二流人物都要好。”

    有谁能够因为苦思和忧虑,而使自己的身高增长一些呢?没有人办得到。然而每天仍然有许多悲剧发生,因为有很多不聪明的太太还是认为她们可以办得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