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中学生的课程普遍较多,负担较重,作业安排较紧,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往往造成不利的影响,可能导致学生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下降及注意力不易集中等情况。如考试成绩不佳,对好胜、好强的学生是个打击,可能使他们抑郁、自责,甚至产生自杀念头;而对学习困难或留级的学生,则可能导致焦虑,信心不足,自卑,甚至颓废感。其他方面,如朋友的选择、男女的接近、师生关系以及同学关系的处理等,也是引起心理不安的因素。对此,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地予以正确处理。中学生的升学问题和性教育,同样不可忽视,这在上面已说过,就不再重复了。
其次,一些治学严格的教师,有时忽视学生的智力素质,采取一律对待的灌输方式,启发、诱导不够,较少重视个体差异和区别对待的办法。有些学校按学习成绩优劣把学生分成几等,学校也因此而划分为重点、非重点。但有专家认为,这会导致学生产生高傲或自卑的两极情绪,不利于青年心理的发展。
还有,对于内向的学生,如果教师不能使他们克服在课堂内的羞怯、恐惧感,这些学生往往事事后退,甚至躲避许多正常活动,从而更加深了他们的内向性。
此外,学生中还可能有少数神经症、变态人格、癫痫以及早发的精神病患者。对此,家长和老师,则应及早与专科医师联系,采取防治措施。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