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能做生鲜:12种组合打法,让你玩赚生鲜江湖-打法九 顺丰优选扩张:物流巨头的欲望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借助平台优势+完善商品供应链=冷链与电商反哺

    对于顺丰优选来说,毫无疑问其有一个“好爸爸”。借助顺丰速递的优势,顺丰优选在一年多时间里优选实现了从1个城市到57个城市快速扩张。但作为第一个把生鲜品类由北上广深带至二线城市的垂直电商,这背后显然不只是简单的电商扩张。

    从守住一个黄金市场到扩张到北上广深,再到二级城市,电商们的生鲜触角正在延伸。

    随着华东仓和华南仓的启用,顺丰优选常温配送和生鲜配送的城市范围分别扩大到了37个和11个;日后,顺丰优选再次新进入20个城市,常温配送城市扩大到了57个。

    作为第一个把生鲜品类由北上广深带至二线城市的垂直电商,动作频频的顺丰优选在外界看来不免有大肆扩张之意。然而,顺丰优选市场总监杨军否认了这种说法:“顺丰优选的扩张其实很保守,因为有了既已摸索出来的、可供复制的模式基础,以及得天独厚的顺丰资源,顺丰优选的扩张实则是顺应了市场上的消费需求。”

    从北京开始的电商模板

    2012年5月31日,急欲在其他领域有所尝试的顺丰速运上线了食品电商业务——顺丰优选。其时,顺丰速运看中的是当时线上食品需求旺盛而渗透率低的机会,因为在这片市场上,还没有出现绝对的领先者。

    顺丰优选将首站选在了电商人才济济的北京,为了与竞争对手区隔,顺丰优选将目标人群定位于中高端消费者,以进口食品的采购和产地直采为主。其中,进口产品的比例占据了70%,另外的30%中有很大比例是国内商品的产地直采。

    生鲜原本就是一桩复杂而成本巨大的生意,而直采是否意味着会带来更高的成本?

    杨军算了一笔账,进口食品的直采主要涉及食品的经营资质、深入原产地的调研监控、报关报检、从原产地到中国大陆的运输等环节,其中资质的获取成本虽高,但是做一次就够了,成本可以平摊到后期,而其他环节的摸索,获得的是实实在在的经验,会越做越顺,算下来“直采的成本肯定比我们直接从供应商那儿拿货要划算”。

    在完善商品供应链方面,顺丰优选上线时虽然已经有了9大品类的覆盖,但是产品的丰富程度远远不够。杨军强调说,顺丰优选并非只是一家生鲜电商,它的目标是能够成为一个一站式的食品购买平台。在顺丰优选,目前常温商品和生鲜商品的占比是6∶4,“生鲜是我们的一个品类,现阶段消费者接受程度比较高,所以成了我们的第一大品类”。

    目前,顺丰优选的SKU达到了13000多个,并且这个数字还在继续扩大,预计到明年会达到25000。“到了这个水平,基本上你想买什么吃的,我们都能够覆盖”。

    借势顺丰速递

    在初期,顺丰优选虽然没有在宅配方面直接用到顺丰速运的传统优势,但是在产品的产地直采上,顺丰速运的网点广布却帮了很大的忙,用杨军的话说:“我们做的是能够突出顺丰速运优势的产品。”

    通常来说,某地特色商品的采购计划一启动,顺丰速运当地网点的同事便会协助顺丰优选的采购人员工作。产地直采不仅涉及前端的采购,还涉及两个非常关键的环节,一是现场质量的把控。仍以荔枝为例,不仅要在现场看着它采摘下树,还要在装箱之前做质检,这都需要人力资源支持的,顺丰网点众多,在人力上能提供的支持自不必多说;二是把产品送出之后的物流环节,此时,顺丰的快递优势就大大显现了。

    “直采没有经过任何批发、流通的环节,成本下降、价格更低,更重要的是我们有品质保障。另外,通过一般的物流过程可能会很久,但顺丰的物流优势可以缩短这个过程,我们能保证产品的新鲜度,这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战略。”

    生鲜的死结在于冷链。在上线初期,顺丰优选自建了一支冷链宅配队伍。初涉冷链宅配,顺丰优选和其他竞争对手一样,既要打造专业的全程冷链链条,也要经受服务和时效的考验。但是,顺丰优选发生了一个重要的转变:在能力建设起来、经验摸索到之后,自建的宅配队伍回归到顺丰速运集团,由集团来提供宅配服务。

    同样的转变也体现在仓库建设方面,顺丰优选自建了北京仓之后,新建的两个冷链用途的嘉兴仓和广州仓,都是由顺丰优选提供需求,由集团来实际建设、运营,最终由顺丰优选做考核,而57个开通城市,则直接用顺丰速运的快递仓库。这样,顺丰优选的冷链仓库就无需分布到每个城市,仅使用位于北京、嘉兴、广州的三个仓库,就可以满足目前的所有冷链需求。

    地域扩张

    在统计网页的流量来源时,顺丰优选发现,来自北京以外城市的来访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很多人经常来光顾,但却买不了,而来自客服、微博、微信的拓展需求也在不断传达给管理层。

    而顺丰优选上线这一年多时间,食品电商尤其是生鲜电商的大量涌入,给原本对生鲜网购接受态度模糊的消费者进行了市场教育,而顺丰优选也在电商系统所涉及的采购、IT、运营、客服、物流仓储等方面,都积累了一些经验。在集团支持下,顺丰优选开始扩张。

    9月9日,新开9个生鲜配送城市、28个常温配送城市,10月1日,开启20个常温配送城市。

    根据经验,顺丰优选开设一个新的冷链配送城市,基本上会经过以下的几个步骤:首先是做调研,看某个城市是否具备需求能力,其次是进行仓库的选址,同步启动冷链物流,买设备、招聘培训人员,接着是IT、客服系统搭建,然后开始根据当地的需求进行商品采购,这个过程至少需要3个月到半年的时间。

    在选址上,顺丰优选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经济发达的程度,是否具备消费的能力;二是流量排在靠前位置的城市,能够提供客源;三是要保证配送时效,所有的城市都是48小时配送到。

    尽管步伐迅速,但由于仓库和物流都归属于集团,每扩展到一个新城市,顺丰优选只需在北京总部配备相应的运营人员,而在当地,只需要一些针对当地需求的采购人员即可,队伍的搭建也不必从零开始。

    当然,扩张也并不是如此简单,其中的关键在于对业务的把握、选址以及因地制宜的运作。例如,刚刚开设的这些城市中,商品的供应链还亟待完善,商品还在继续丰富,偶尔会有缺货,这一点在生鲜品类上尤其明显。

    “我们摸索了一年多,收获了很多的经验,包括东西如何从冷库发送到用户手里,路由是什么样的,要使用什么设备,时间节点是什么,这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再就是如何来处理滞留、退货、拒收、付款等问题,做代收货款还是在线支付,这些都是物流环节不可避免会遇到的问题。”杨军表示。

    冷链与电商反哺顺丰

    顺丰优选之于顺丰速运,并不是一个子公司、子业务那么简单,可以说,是一个新的方向和版图。

    杨军坦诚,顺丰优选既是顺丰速运在食品电商领域的一个尝试。同时,顺丰早已看好冷链宅配市场的潜力,通过顺丰优选来积累在冷库建设、冷链物流等多方面的运营经验,未来为更多的人提供冷链服务。

    在此之前,顺丰速运并没有开展过冷链物流服务,顺丰优选的确成了探路者,在自建的冷链物流队伍和冷库运营逐渐成熟之后,这两块业务也都陆续归属集团。顺丰速运也由此正式进军冷链物流,提供食品供应链的解决方案,而顺丰优选也转变为顺丰速运的服务购买方。

    作为服务购买方,顺丰优选可以向集团提出需求,并作出考核。以新建的嘉兴仓和广州仓为例,实际的建设和运营就是由顺丰速运来完成,顺丰优选来提需求和考核。杨军说:“我们会把我们自己在运营冷链环节过程中看到的问题、积累的经验、形成的模式思路,跟集团做分享,集团据此来优化它在冷链这块业务的能力。等它经过一段时间的优化和学习之后,它就能给我们提供服务,我们再做互相探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