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人生-无章节名: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清明节,朱慧和朱玫给外婆和养父上坟。两人在坟前放了水果和青团,还有一束鲜花。墓碑上的刻字有些褪色了。朱慧拿出笔墨,仔细地填描。朱玫烧了纸钱,黑红的火焰飘飘扬扬。

    两人分别磕了头。

    朱玫对姐姐说了去嘉兴的事。朱慧只嗯了一声,“你自己拿主意就好了。”

    “是个老实男人。”朱玫说。

    “那就好。”

    临走时,朱玫把姐夫的中药给她,“我昨天正好去同学那里,顺便配了。半个月的量。”朱慧接过:“其实现在这个药吃不吃都无所谓了。”

    朱玫知道她的意思,“不光为了孩子,夫妻生活也要紧的。”

    朱慧脸红了一下。

    朱玫猜想姐姐这下该放心了。她去了嘉兴,叮叮便完全是他们的了。朱玫当然不会真的不要儿子。像老赵那样,丢个几十万块钱,未必有用,还伤和气。朱玫有自己的办法。姐夫的中药向来都是经她手传递的。与养父一样的药方。养父是个好人,也略通医术。为了不让朱慧姐妹俩受委屈,他瞒着妻子,偷偷减去了其中两味药。直到他去世,养母一直没有怀孕。这事只有朱玫知道。她依法炮制,姐夫吃的中药里,也少了两味药。他病不好,便生不出孩子,只能打叮叮的主意。现在情势不同了,朱玫又把那两味药加了上去。姐姐早晚会怀孕,有自己的孩子。那时再同她说要回叮叮的事,应该会容易许多,又不伤感情。就算真的怀不上,到时再另想法子也不急。自己姐姐,不比外头人,打断骨头连着筋。处理这事不能用大火,只能小火慢焙。朱玫有的是耐心。

    沈以海的老丈人病逝了。他发了短信给朱玫,说这阵子会很忙,不便见面。朱玫回了短信,说你安心处理事情吧,没关系。她本想跟他说分手的事,想想又觉得没必要。她这么辞职、离开上海,应该就很说明问题了。再说了,又不是什么非卿不娶非君不嫁的关系,断就断吧,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朱玫从许智慧那儿听说,老丈人一死,对沈以海多少是个打击,总归是少了个靠山。前几天有人给局里写匿名信,说他利用职权收受贿赂。靠着老丈人的余威,这事暂且压了下去。算是有惊无险。

    “罗颖出了不少力,为他到处托关系。人都瘦了一圈。所以说啊,沈以海这个老婆算是讨对了,前世里欠了他的,这辈子还债来了。”

    朱玫想着应该是老赵那事。可见没有不透风的墙,也不知是哪里疏漏了。沈以海吃了这个亏,下次或许会收敛些,未尝不是件好事。

    离开上海前一晚,朱玫请老同学一块儿吃了顿饭。人到得很齐,除了沈以海。这顿饭一是告别,二是隆重推出邵昕,“我男朋友——”算是又敲定了一层。大家对邵昕印象不错,都说以朱玫的个性,是该找个这样的男人。牢靠,稳重,对她又好。

    “几时吃你们的喜酒啊?”有人问朱玫。

    ”现在还吃不准呢,”朱玫笑着看了邵昕一眼,“等有消息了一定通知你们。”

    席间,邵昕手机响了。他打个招呼,走到外面长廊,按下通话键:“喂?”

    “什么时候回嘉兴?”电话那头一个女人的声音。

    “后天。”

    “恭喜你了,抱得美人归。”

    他笑了一下,“怎么办呢——我好像真的有点喜欢上她了,这女人挺有意思。”

    “那很好啊,反正你总归要结婚的。”

    “我是不是该给你十八只蹄髈?”他呵呵笑着。

    “随你的便。给我现金更好。”电话那头也在笑。

    一会儿,邵昕回到席间。朱玫问他,是谁的电话。他回答,一个朋友。

    “听说我谈恋爱了,敲我竹杠呢。”他笑道。

    罗颖挂掉电话,看了一眼旁边看报纸的沈以海。“今天没应酬?”

    “最近风头紧,夹牢尾巴做人。”他回答得有些泄气。

    罗颖对着穿衣镜转了个圈,“最近好像瘦了些——你送给我的那套日本内衣挺有用。”

    沈以海嗯了一声。

    “告诉你件事,”她说下去,“上次跟你说的那个表弟——他要结婚了。”

    “是吗?”

    “这家伙挺有本事,真的找了个又漂亮又有钱的女人。”

    “那挺好,恭喜他了,”沈以海漫不经心地说完,停了停,忽地,把报纸往桌上狠狠一摔,“你说——那封匿名信到底他妈的是谁写的?”他一下子激动起来。

    罗颖没说话,背对着他,在梳妆台前坐下。镜子里的女人,依然是人淡如菊,只是眉宇间又透着些坚毅。是柔中带刚的品质。

    “是呀,”她瞥见自己嘴角的微笑,“到底是谁写的呢?”

    原载《小说界》2012年第5期

    原刊责编 韩樱

    本刊责编 吴晓辉

    作者简介:滕肖澜,女,1976年10月生于上海。曾在浦东国际机场工作。2001年起写作,在《人民文学》《收获》《锺山》《江南》《长江文艺》《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小说界》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五十余万字,并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小说精选》《作品与争鸣》《作家文摘》等报章杂志转载。多次入选年度小说排行榜,并入选多种年本。著有小说集《十朵玫瑰》《这无法无天的爱》《大城小恋》。著有长篇小说《城里的月光》《海上明珠》。作品曾获“锦绣文学大奖”、《上海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奖。曾入选《人民文学》与“盛大文学网络”合办的“未来大家TOP20”。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上海市作协理事,专业作家。

    创作谈:家在何方

    我把这篇小说想象成是一篇童话。当然不是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的那种,而是因为它的离奇,仿佛不像发生在这个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在精心下着一盘棋,为了自己想要的,或明或暗,或绵里藏针,或穷凶极恶。如果这是童话,那里面肯定没有白雪公主,就算有,也是巫婆假扮的。

    写这篇小说时,其实是有些沮丧的。似乎没一个好人。奸商、腐吏、小三、浪子……偏偏还叫了《规则人生》这样的篇名,仿佛这就是“人生规则”。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各人有各人的算计,还那样的理直气壮、理所当然。我尽量用平和的文笔徐徐道来,即便是你死我活的关头,看着也是不那么激烈的。仿佛是平平常常的居家过日子。这自然更糟。当那些本来为人所不堪的行为渐渐变得合理化、日常化,甚至合法化,那事情就真的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了。——幸亏这只是小说。

    需要说明的是,这其实不算是海派小说。朱玫也不是上海女人的典型。上海女人的“作”,只是在汤里撒把味精,用来调鲜的,锦上添花,增加些过日子的情调。是可爱可亲的。决不是朱玫这样可怕。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