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故事中学会勤俭节约-勤奋成才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董遇巧用“三余”

    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司马光《训俭示康》

    时令还未到冬至,塞外的黄土高原早已是冰天雪地的世界了。屋外,鹅毛般的大雪漫天飞扬,沁骨的北风在野地里打着回旋,呼呼作响。偌大的旷野里,看不到一个人影。屋内,董遇坐在靠窗的案桌前,一边认真地看着书,一边两手不停地来回搓动。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突然听得“啪”的一声,门被吹开了,强劲的北风夹着雪花,直往屋里灌。顿时,屋里也成了风世界。董遇回过头,刚要起身去关门,却发现脚已经不听使唤了。没办法,他只好用手使劲地揉搓拍打着麻木的脚面。慢慢地,脚才恢复了知觉。他好不容易地站起身,一步一步地移到门口,费劲地把门关上。然后,使劲地用脚跺着地。接着又在屋内来回地一阵小跑。跑了一会,董遇感觉腿已经完全正常了,就又回到桌前,继续看书……夜幕刚刚降临,董遇的那间小屋就燃起了灯。枯黄色的烛光洒在透明的窗纸上,非常清晰地映出了董遇捧书静坐的身影。窗外,风轻树隐,万籁俱寂,天边的一轮明月,也慢慢地躲进了厚厚的云层里。已经是夜半时分了,偏僻的小山村里,家家户户都已熄灯睡觉了,只有董遇的那间小屋里仍然亮着灯,纸窗上的身影也还是和以前一样,一动未动,仿佛是贴上去的纸画一般。时间长了,阵阵的睡意朝董遇袭来,他有些坚持不住了。没办法,董遇只好站起身,走到水缸前,舀起了一勺水,倒在木盆里,用毛巾沾湿了水,洗了把脸,感到清醒后,又回到窗前,捧起书,认真读起来,一页,两页,三页……又到了阴雨绵绵的季节了。户外的小雨,淅淅沥沥,一连下了好几天还没有停。董遇一早起来,收拾完床铺,就坐在桌前,开始读书。读着读着,就觉得好像有什么东西掉下来砸在自己头上,前额一阵冰凉。他用手一摸,咦,水?怎么回事?他抬头向上一看,噢,原来屋顶由于年久失修,又加上连下了几天雨,已经开始漏水了。他赶忙把桌子向旁边移了移,又找了个木盆放在漏水的地方接水,自己则拿起刚才没有读完的书,沉浸到书中去了……董遇,字季直,东汉末年陕西弘农(今河南内乡、宜阳以南,陕西柞水以东)人。他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就喜爱读书。他读书很认真,很实在,不像其他富家子弟一样,只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般地大致看一下,所以,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掌握了许多知识。汉献帝兴平年间,董卓虽然已经被处死,但是他部下的将官李催、郭汜、樊稠、张济等却到处烧杀抢掠,非常凶残;又加之碰到一连几年的大旱,地里一粒粮食都没有收成,老百姓只好挖草根、嚼树皮来充饥,有的地方甚至还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荒地旷野,尸骨遍布。董遇的家乡弘农一带,又恰巧是张济的屯兵之处。没有办法,董遇只得随着哥哥一起,告别家乡,到别处投靠朋友去了。

    在朋友那里找到了一个歇脚的地方以后,董遇就和哥哥一起,每天上山打柴,再挑到街上去卖,换取一点微薄的收入来勉强度日。打柴是力气活,来回又得跑许多路程,每次回到家时,人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可即使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董遇仍不顾劳累,抓紧一切空余时间来读书。他的哥哥看着他读书时专心的样子,就讥讽他说:累得要死,不知道躺在床上好好休息一下,一天到晚就知道叽里呱啦地念书,有什么用?书能当饭吃吗?董遇听后,并不理会,仍是埋头读他自己的书。

    董遇对《老子》这本书非常感兴趣,读过不知多少遍,还亲自为这本书做了详细的注释。另外,他对《春秋左氏传》也花费了很多时间来研究。他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每看所得,必写在纸上。后来,他把这些心得结集成为《朱墨别异》一书,很受世人喜爱。

    董遇的名声大了,附近的人都纷纷前来向他求教,请他讲书。可董遇却对他们说:“你们不要着急让我讲,还是自己多读一读吧。先读上100遍再说。”

    那些人见董遇不肯讲,以为他摆架子,很是失望。董遇又解释说:“你们不要误解我。我刚才的意思是,无论什么书,只要你能多读几遍,那么总会理解它的意思的,退一步说,即使还没有理解,那时候再让我讲也不迟啊。”“您的话很有道理,可是我上哪里去找那么多的时间来读书呢?”那些人问道。

    董遇听后,摇了摇头,说:“你们为什么不能利用‘三余’的时间呢?”

    “什么是‘三余’呢?”那些人又问道。董遇回答说:

    “‘三余’就是三种空余时间。冬天,严寒沁骨,地里没有什么农活可做,这是一年里的空余时间;晚上,漆黑一片,也不便干活,这是一天里的空余时间;阴雨天,水洼四处,泥泞遍地,无法外出,这是平时的空余时间。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三种空余时间,还愁没有时间读书吗?”

    听了董遇的一席话,那些人才恍然大悟。他们向董遇深深地道了谢,高兴地离去了。

    就这样,董遇虽然生长于战乱时代,靠打柴为生,但由于他巧用时间,勤于读书,后来终于成为三国时期有名的学者。

    这个故事说的是董遇善于寻找空余时间来读书的事。它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发。不过,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董遇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是为了启发自学的积极性而说的。不应该以它为根据,贬低老师讲解的重要性。这话也是对有一定理解能力的人说的,它的用意不在于强调死记硬背,而是要求他们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细心思考,以达到“其义自见”的目的。

    张仲景勤学著大作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

    张仲景(约150年—219年),是中国东汉时代一位大医学家,人们把他尊称为“医圣”。

    张仲景自幼勤奋好学,因此看了很多书。有一天,他从史书上看到扁鹊给人治病的故事,心里备受感动。他想:“许多人只知道为自己打算,不问民间的疾病和痛苦。我为什么不能像扁鹊那样,把救死扶伤,解除人民病痛当做自己的责任呢?”从此,他就努力钻研医学,拜同乡名医张伯祖作老师,孜孜不倦地向他刻苦学习,在年轻时候就掌握了丰富的医学知识。

    当时,每天清晨,张仲景便坐在张伯祖身旁,张伯祖替病人诊脉,他在竹简上写方,另外一些弟子帮着配药。病人川流不息,他们也忙个不停。张仲景见此情景,便问张伯祖:

    “师傅,为什么不把药方告诉老百姓?他们生病可以自己医治,病人不就可以减少一些吗?”

    “谈何容易!老百姓不懂医理,服错了会出事的。”张伯祖直摇头。

    “那就写本书,把原理告诉大家,让人们知道生病吃什么药。”张仲景又说。

    张伯祖说:“这话是对的,可是这事谁来做呢?”

    张仲景听后呆呆地想:“是啊,这件事情由谁来做啊?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多么需要人扶弱济危啊!”张仲景暗暗下定决心:编写医书这桩事没人做,就由我来做吧。

    从此以后,张仲景在随张伯祖医疗的过程中,更注意勤奋学习。晚上,别人都休息了,他一个人还静静地坐在松明灯下,攻读医学典籍。

    张仲景读遍了自古以来的医书,吸取了丰富的医学知识,继承历代医学家的宝贵经验,总结了5个世纪以来的医学成果,加上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写出了《伤寒杂病论》。

    那么,张仲景为什么能有这么高的医学成就呢?一是勤求古训,二是博采众方。

    后来,张伯祖死后,张仲景独自在南阳一带行医,但他始终放不下写书传播医理的心愿。为了写好这本书,他除了继续寻找、研究祖国各种医药典籍外,还尽力采用民间的验方。有一次,他听说邻近老乡把一个上吊的人救活了,急忙去打听用的是什么方法。结果,他学会了人工呼吸的方法。后来他把这个方法写进了他的《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关人工呼吸的记载。又有一次,张仲景听说一个道士为病人捉“鬼”后,给病人吃了“真武大仙”的“仙药”,病就好了。张仲景很奇怪:巫医也能治病吗?他设法把这个道士的药找来研究一番,发现其中有生姜、茯苓、芍药等好几味药,是一个秘方。原来巫医尽管装神弄鬼,手里也掌握一两种货真价实的东西,否则难以长久骗人。从此,对巫医使用的药方,张仲景也注意收集,但都进行了细心研究,去伪存真,把那些经过临床实验证明有效的,吸收过来。

    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张仲景积累了大量资料,经过去粗取精,反复对比,最后写出了《伤寒杂病论》,成为千百年来的中医经典著作,这是张仲景一生立志勤学的结晶。

    “吴下阿蒙”赛儒生

    俭为德之恭,侈为恶之大。

    ——《周书·韦孝宽传》

    吕蒙是三国时期东吴的一员骁将,身经百战,受到孙权的赏识,23岁便被提拔为中郎将。可是,只有一点是孙权不放心的:吕蒙小时候没有机会读书,而今身处群雄争霸的时代,缺乏政治、军事学问是不行的。

    一天,孙权把蒋钦和吕蒙召来,对他们说:“你们都已经掌权管事了,应该多学点知识,不断求得进步。”

    吕蒙听了,红着脸说:“我在军中,杂事极多,把这些事办完就够劳累的了,哪还有什么时间读书啊!”孙权对吕蒙说:“我并不是要求你广读经学,将来当博士,而只是想让你多涉猎一些历史方面的书。到了我管事的时候,又读了一些历史和兵书,获得很多的益处。汉光武帝在戎马生涯之中,常常手不释卷;曹孟德也说过他是‘老而好学’。你们为什么不能自我勉励,好好学习呢?”这番话使吕蒙很受启发。

    自此之后,吕蒙就抓紧时间读书了,而且意志坚决,不知疲倦,读书的范围和读书的心得,远远超过一般儒生。

    不过,吕蒙的这些进步,人们初时并不知道,在东吴诸将官的心目中,他还是一个有勇无谋的“吴下阿蒙”。有一次,鲁肃跟他讨论问题,吕蒙侃侃而谈,言之成理,往往有超出鲁肃的高见。鲁肃高兴地拍拍吕蒙的背说:“我总以为老弟只有武略,通过今日的交谈,才知道你学识渊博,已经不是昔日的‘吴下阿蒙’了。

    孙权的一番话,使有勇无谋的“吴下阿蒙”成了一位学识渊博的将军。吕蒙的变化说明:一个人不管有多忙,只要立志学习,并且善于抓紧时间,就能获得成功。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去挤,总是会有的。

    葛洪砍柴换纸笔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

    葛洪(284—364)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著有《神仙传》、《抱朴子》、《肘后备急方》、《西京杂记》等。其中丹书《抱朴子·内篇》具体地描写了炼制金银丹药等多方面有关化学的知识,也介绍了许多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例如“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即指加热红色硫化汞(丹砂),分解出汞,而汞加硫黄又能生成黑色硫化汞,再变为红色硫化汞,描述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又如“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就描述了铁置换出铜的反应等等。

    东晋时期,丹阳句容县市街上经常能看到一个十几岁的卖烧柴的孩子。他面黄肌瘦,衣服上打着补丁,挑着烧柴沿街叫卖,担子很重,把他的脊背都压成了弓形。这一天太阳都偏西了,还没有人买柴,他就一直把担子挑到文具店的门前,放下担子坐在柴捆上擦汗。他经常来县城卖烧柴,也经常到这家店铺里来,他名字叫葛洪,是个勤劳节俭、刻苦学习的孩子,看起书来废寝忘食。邻居的孩子们成天下棋玩耍,玩掷骰等游戏,可他从不参加这些游戏,一心把时间放在学习上,长这么大了,连棋盘几道格都说不清楚。读书学习、买纸买笔要不少钱,然而家里很穷,吃穿都供不上,哪儿来的钱给他来买学习用品呢?别看他还是个孩子,可是性格刚强,很有主见,家里没钱给他买笔、墨、纸、砚,他就每天早上上山打柴,等打了满满两大捆,就挑到城里去卖,卖了钱之后买些纸、笔等回去学习。有时笔使秃了就再买一只价钱便宜的毛笔,用毛笔在写过小字、大字的纸背面再写字,一张纸要用三四次。

    这天,葛洪挑着两大捆柴来到了文具店,正歇在大门外擦汗,文具店老板出店送客,回头见葛洪坐在那儿,就打招呼说:“小伙子,又来买纸了?”葛洪说:“大伯,今天我的柴还没卖出去,想买点纸又没有钱,大伯你家不缺柴用吗?买下这些烧柴吧!都是一色儿的干树枝子,可好烧啦!我不要钱,你给我些纸笔就行,我这就给您挑进去。”店老板打心眼儿里喜欢这个说起话来响呱呱的孩子。于是笑着说:“行啊!孩子,你帮我把柴搬到后屋去,我这就去给你拿纸笔,保证是上等纸和最好使的笔。”

    葛洪就是这样,以打柴换钱来勉强维持学习的,由于他刻苦努力,博学多才,经史百家他都有研究,而且还深通医道。

    “囊萤”与“映雪”

    勤攻吾之缺。

    ——诸葛亮

    “穷巷悄然车马绝,案头干死读书萤。”这是杜甫《题郑十八丈著作故居》一诗中的两句话。其中的“读书萤”用的就是车胤“囊萤”的典故。

    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属福建)人。他出生于官家,他的祖父在三国时曾任过吴国的会稽太守,后因事被斩首,家中财产也尽数被抄。自此,家境一落千丈,变得一贫如洗。

    当时车胤还很小,虽然眼见着家道中落,可并不为此而介意什么。他还是很刻苦地读书,常常是读着读着就忘记了吃饭和睡觉。有一次,他父亲车育的一个朋友来上门拜访,闲谈之中,发现坐在窗前的车胤一直在专心地读书。他想考验一下车胤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就试着喊了一声车胤的名字。可车胤仍然纹丝不动地坐在那里读书,就好像根本没有听见他的喊声一样。这位朋友高兴地对车育说:

    “您的这个孩子读书很专心,将来一定会振兴您的家族的,您应该让他多读书。”

    从此,车胤就在父亲的亲自指导下,更加发愤地读书,并广泛地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可是有个问题却常常困扰着他:因为家里穷,有时候连吃饭都不能保证,哪里来的钱去买油点灯呢?所以每到晚上天一黑,他就什么也干不成了。夏天白日活多,晚上又热,很晚也不能入睡,这样下来,一天根本读不了多少书。他为此很苦恼,怎么办呢?

    有一年夏天,天已经黑了。车胤吃过晚饭,就搬了个小板凳坐在门外,一边乘凉,一边默诵白天所读书的内容。背着背着,突然有一只闪着亮光的萤火虫从他眼前一飞而过。他并没有为意,仍继续背他的书。可是,没有一会,这只萤火虫又飞回来了,并且总在他的眼前转来转去,尾巴上的微弱的亮光还一闪一闪,好像在故意气他:“你看,我多漂亮呀,我的裙子还闪着光哩!”这下可气坏了小车胤。他拿着蒲扇瞅准了朝萤火虫猛地一拍!这只可怜的小虫子立刻就跌到了地上。车胤拾起了萤火虫,把它放在蒲扇上,细细地观察起来。他发现萤火虫并没有死,只是受了点伤,正在粗粗地喘着气呢。它的屁股一闪一闪地还在发出微弱的亮光。对着这盏时亮时灭的“小灯”,车胤陷入了沉思:

    “要是我也有一盏这样的小灯该多好呀!可是,灯太小了,什么也看不见呀。咦!我为什么就不能自己做个灯呢?如果我有好多好多的萤火虫,把它们都放在一个透明的袋子里,那不就成了一盏灯了吗?有了这盏灯,我晚上不就也可以读书了吗?”

    他一下子变得高兴起来。他兴冲冲地跑进屋子,找了一只透明的袋子,小心翼翼地把手里的萤火虫放进袋子里,然后就跑到屋外去了。他来到屋后的半山腰一看,哇,好漂亮啊!在杂乱的草丛里,星星点点的萤火虫漫天飞舞,真是多极了!这下可把他乐坏了。他尽情地捉呀,捕呀,一只,两只,三只……就这样,车胤借着萤烛的光,每天夜以继日地埋头学习,由于他勤奋好学,后来终于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他一生做过征西长史、吴兴太守、辅国将军、吏部尚书等官。他平易近人,大家都非常喜欢他。当时每有盛会,必有车胤在场。如果他不在,大家都会惋惜地说:“无车公不乐。”

    和“囊萤”并传的还有一个故事,也就是《三字经》“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中的“映雪”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孙康,是西晋时代京兆(今河南洛阳)人,他出生于一个穷人家里。和车胤一样,孙康也酷爱读书。他是个很懂事的孩子,从小就主动帮助家里干农活。白天忙了一天,虽然很累,可他心里还是想着读书,总是想办法利用一切剩余时间来学习。白天还好办,可一到了晚上,他就没有办法了。家里穷,买不起灯油,所以天一黑,他就不能再看书了,尤其是在冬天,白日时间短,天又黑得早,亮得迟,许多时间都在黑暗中白白地浪费了。他觉得这样很可惜,可又想不出什么办法来解决,就只好白天读书,晚上默诵。

    有一年冬季,天已经比较晚了。孙康和往常一样,默诵完白天所读书的内容之后,就洗脸上床了。睡到半夜,外面下起了鹅毛大雪,刺骨的严寒把他从睡梦中冻醒。他揉了揉眼,忽然发现屋子亮了许多。他还以为天已经亮了呢,连忙穿上衣服,起身下床。可等他走到门口拉开门一看,哪里是天亮了,原来是一片白茫茫的大雪。他懊恼极了,刚想把门关上,脑袋里却突然闪出了一个念头:“雪色为什么会这么亮呢?”他转身看看屋内的物品,都清清楚楚地映入他的眼帘。“我何不借这亮光来看书呢?”他赶忙从床头拿过一本书,对着亮光一照:嗬,还真清楚哩!他急忙又加了衣服,跑到门外,捧起白天没读完的书,继续看起来……从此以后,孙康便常常不顾严寒映雪读书,有时候竟通宵达旦,直至鸡鸣。因为他刻苦用功,坚持不懈,后来终于成为一个很有名的学者,并当上了御史大夫。

    不管是车胤“囊萤”,还是孙康“映雪”,都离不了刻苦二字。虽然我们现在有了电灯,可以不必为天黑而发愁,可是如果没有“刻苦”的精神,也将是一事无成的。

    崔鸿月下勤读

    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

    ——富兰克林

    我国南北朝时期北魏有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名字叫崔鸿。他编著的《十六国春秋》一书,通过生动的小故事,表现人物形象和历史事件,使本来枯燥的史书显得生动活泼。《十六国春秋》既是珍贵的历史史料,也是一部优秀文学作品。

    崔鸿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是与他从小就勤奋学习、刻苦读书分不开的。

    崔鸿的父亲原来是做官的,后因受贿被追查,只好弃官而逃,家境一下子陷入了困窘之中。

    崔鸿从小就爱读书,拿起书本来就废寝忘食。可是家中发生变故,没钱再去买书,藏书也被他读完,于是读书心切的崔鸿只好向别人借书抄下来读。

    抄书首先要有纸,崔鸿就节衣缩食,把省下来的钱用来买纸。晚上抄书要耗费很多灯油,他家境贫寒,拿不出钱来。可是白天崔鸿还要干活,只有晚上才能抄书、读书,怎么办呢?他想了好几天也没有想出更好的办法。

    一天晚上,灯油已经耗尽了,家里人都睡下了,崔鸿也不得不放下手中没有读完的书。躺在床上,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心里还在想着没有看完的书。

    崔鸿翻身下床,信步走到门口,觉得眼前一亮。他抬头一看,原来天空晴朗,一轮明月当空,将大地照得如同白昼。他把刚才没有看完的书拿来,借着月光展卷阅读,字句竟清晰可辨。崔鸿高兴地跳了起来,嚷道:

    “有灯啦,有灯啦!”

    妈妈被他吵醒了,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忙披衣起床问他:“鸿儿,出什么事啦?”

    “妈妈,您看这月光多明亮,以后我读书、抄书不就有灯了吗?”

    “是呀,好孩子。不过可千万别累坏了。”

    崔鸿跑进屋里,搬出一个小凳,坐在月光下,认真地读起书来。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崔鸿发觉书上的字迹逐渐模糊了,原来月光已经移动了。于是他又移动小凳,追随月光。就这样,月光不断移动,崔鸿的小凳也不断移动,直到月亮渐渐西斜,光线暗淡了下来,书上的字实在看不清了,他才恋恋不舍地放下书本,回屋睡觉。

    以后每当皓月当空,月光明亮的时候,崔鸿就来到院中借着月光读书、抄书。有时为了追随月光,他竟然坐到院门外面还不知觉。

    崔鸿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有时通宵达旦,读了大量史书,做了大量笔记,积累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凭着他的勤奋刻苦,崔鸿终于成了著名的史学家。

    “映月”夜读

    少不勤苦,老必艰辛。

    ——林逋

    南北朝时期,在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县)出了一个有名的孝子。他母亲去世的时候,他悲恸欲绝,竟趴在坟上连哭了三天三夜。差点昏死过去。当他的家人扶他起来时,才发现他的眼睛都哭出血了。为了表示自己对死去的母亲的尊重,他不吃荤腥,吃菜不吃菜心,只吃老叶。他不仅只对自己的母亲表现出“孝”,而且几乎是对所有的长者都如此。在他给皇太子当老师的时候,偶尔乘车外出,只要路上一碰到长者,他都要亲自下车,让长者上车,自己则跟在车后步行。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孝泌”。这个“孝泌”就是江泌。

    江泌,字士清。他小的时候家里很穷,父母又多病,几乎无力维持这个家。小江泌很懂事,很小就开始帮助父母干家务活。等长大了一些,到了上学的年龄,邻居的孩子都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上学去了,而他却只能站在自家的窗前看着人家欢笑,偷偷地抹着眼泪。他的父母看见他这样,心里非常难受。想让他也去读书,可是又没有钱。他们为此而经常叹息。小江泌看出了父母的心思,就故意装出高兴的样子,对父母说:“爹、娘,你们不要为我担心什么,我自己会想办法读书的。”可是话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不那么简单。“我该怎么办呢?”他想。

    有一天,他和往常一样,依旧背着那个破旧的箱子出门,到街上一边吆喝着“补鞋喽!补鞋喽!”,一边往前走。当他来到学堂门口时,恰好里面有个老师在讲课。那抑扬顿挫的悦耳的读书声立刻吸引住了他:他屏住呼吸,立在门外,一直听到老师把这堂讲完才走开。从此以后,每到上课时间,他必在门外偷听。到后来,他干脆就把修鞋箱摆在学堂门外,一边补鞋,一边听课,这样既不妨碍赚钱,又可以保证学习,真是两全其美。可是光听不行呀,自己不亲自读读书怎么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呢?白天补鞋听课,没有时间:只能利用晚上。但是家里又没有钱买灯。怎么办呢?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又到了中秋佳节。这天夜里,月亮大如圆盘,月光清澈如水。江泌陪着父母在院中赏月。闲谈之中,他忽然发现院中一棵大树的影子非常清晰地印在地上,甚至连枝丫树叶都看得很清楚,他看着树影渐渐地就出了神,连坐在一旁的父母叫他也没有听见。看着看着,他突然灵机一动,就连忙跑进屋子里,拿了本书出来,往眼前一放。嘿,真清楚!他高兴极了,也顾不得理会旁边的父母,自个儿就坐在板凳上读起来。一页,又是一页……以后,江泌就天天盼着出月亮。因为有了月亮他就可以读书了。每当明月当空的时候,总可以在江家小院中看到他捧书夜读的情景。有时候,读着读着,月亮就悄悄地爬到屋子那边去了。屋子挡住了月光,又看不清字迹了。没办法。他只好搬来梯子,爬上房,坐在屋顶上,继续读书。偶尔白天干活实在太累了,晚上在屋顶上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一不注意就从屋顶上摔下来。他一点也不在意,因为摔跤虽然摔痛了屁股,可也把他的瞌睡给摔跑了。他站起来,拍拍身上的土,又爬上屋顶,继续看起来,直到月儿完全躲进了云层里,不再出来,他才回屋睡觉。

    靠着这样的苦学,江泌后来终于成了一个博才多识的学者。

    在宋朝,也有一个“映月”读书的人,他就是著名诗人陆游的祖父陆佃。

    陆佃,字农师,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和江泌一样,他小时候家里也很穷,没有钱读书,就只好借人家的书来读。他白天出外干活赚钱,抽不出什么时间来读书,只剩下晚上有些空。可他又没有钱去买油来点灯,只好学着江泌的办法来“映月”夜读。通过夜读,他学到了许多东西,扩大了知识范围。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他决定去拜访名师。有一次,他为了拜访远在金陵的王安石。他从自己的家乡绍兴出发,脚穿草鞋,长途跋涉,走了上千里的路程,才到了目的地。

    由于陆佃勤学苦练,博览群书,所以他的知识非常丰富。他上京师考试时,考官将考试题目一道紧接着二道地发给考生,别的考生都吓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可他却从容不迫,稳如泰山,对答如流,结果被取为进士。他精通三礼、名数之说,曾受到宋神宗的称赞,被提拔为中书舍人、给事中。到徽宗即位,陆佃先被召为礼部侍郎,后又升为吏部尚书丞相。

    陆佃一生虽然大多数时间在官场中度过,但仍坚持写作,著书242卷,如《埤雅》、《礼泉》、《春秋后传》等,皆传于世。

    “映月”夜读与“囊萤”、“映雪”一样,都是形容古人惜时、刻苦的读书精神。惜时、刻苦说来简单,做来却不易,关键是许多人不能够坚持下去。所以,青少年朋友从小就应该养成勤奋刻苦的好习惯,不然,等长大了,想改也不容易了。

    韦述少年苦读

    仁以厚下,俭以足用。

    ——《资治通鉴》

    韦述,(?—57)字不详,京兆人。唐朝著名的学者、史学家,曾撰定唐朝《国史》112卷,当时学者萧颖士把他与《三国志》的作者、史学家陈寿相提并论。

    韦述的父亲韦景骏也是个学者,曾任房州刺史,家中藏书十分丰富。韦述在小时候就养成了勤奋好学的良好习惯,还不到10岁的年纪,父亲珍藏的2000多卷书籍他已经读得烂熟。

    景龙年间,韦景骏调任为肥乡县令,全家也搬到肥乡县。当时名望很高的学者元行仲,是韦述的表兄,正任沼州刺史,肥乡县在其辖区之内,因此两家来往比较密切。韦述经常到元行仲家里去,去了之后便钻进元行仲的书房里废寝忘食地阅读,有时一直阅读到晚上也不出门。元行仲虽然是他的表兄,但两家是远房亲戚,他的年纪可比韦述大得多了。他看到这个小表弟这样好学非常高兴。

    有一次,韦述又来到元行仲家看书,元行仲就和他攀谈起来。一经谈话,他才发现尽管韦述年纪小,学问可不小,经籍史书他都通晓,随便提起历史上的某段史实,韦述都了如指掌,而对《五经》也造诣很深,议论起来,见解精到,简直不亚于当时第一流的学者。元行仲又试着让他写文章,韦述提起笔来一篇千字文竟一气呵成。元行仲十分惊喜,晚上就留下这个小表弟与自己睡在一起。

    经过元行仲的指导,韦述有了长足的进步。过了几年,不过十几岁的年纪,韦述就进京参加科考。那年,恰好著名的学者宋之问做主考官。宋之问见韦述又矮又小完全是个孩子,感到很惊奇,就对他说:“韦学士,我看你也不过是十几岁的年纪,学业上有什么成就啊?”韦述毫不迟疑地回答说:“我正撰写唐史,现在已经完成了30卷。至于策论与文章水平,那你等着考试完毕看结果吧!”宋之问笑着说:“本来朝廷要选拔优异的人才,想不到却招来了司马迁、班固这样的天才。”经过科考,韦述果然中了进士。

    开元五年,由栎阳尉秘书监马怀索负责组织元行仲、王于殉、吴兢等26位学者整理编写国家图书馆藏书目录,韦述也成为其中的一员。在整理图书的工作中,韦述仍保持着他勤奋好学的习惯。当时学者柳冲先整理完了200卷《姓族系录》的目录,韦述对谱系学非常感兴趣,于是白天在秘书阁完成自己所分担的任务,晚上就把《姓族系录》抄写完毕。这时他已经成了研究姓氏源流的专家,不但详尽掌握了中国的姓氏源流,而且还在研究古代姓氏演变的《姓族系录》一书的基础上又编写出研究姓氏谱系的《开元谱》20卷,丰富并发展了谱系学。他的严谨治学精神受到同僚的一致赞扬,并因而被晋升为学士。

    《旧唐书》记载:韦述一生“在书府四十年,居史职二十年”,60年中“嗜学著书,手不释卷”。唐朝时很多学者都想撰写出一部国史。著述《唐史》的工作早在令狐德棻开始,直到与韦述同时代的学者吴兢为止,历经多少学者修撰都未完成。而韦述穷尽毕生精力,搜集素材,汇编撰写,终于完成《唐史》120卷。韦述撰写的《唐史》材料翔实,文笔流畅,言简意赅,的确不愧为宋之问所说的“迁、固”之才。后来安禄山叛乱,京城被攻陷,长安一片火海。在火海中,韦述抢救出《唐史》,它成为以后张昭远等撰写《旧唐书》以及欧阳修撰写《新唐书》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韦述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勤练书画的赵孟兆页

    山花开处不知名,野水浇田细有声。经岁谁怜农父老,辛勤一半代牛耕。

    ——清·满保

    在元朝100多年历史里,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画家、书法家。然而相比之下,其中最有成就的要数赵孟。

    他在绘画上开创了一代新风。在书法上,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样样精通。此外,他也是中国古代最有成就的书画家之一。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和他几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谦虚谨慎分不开的。

    赵孟5岁就开始练书法,几十年间总是每天清晨起床,盥洗完毕后,开始练字。一天少则几千,多时要上万个字。早年他临摹隋朝和尚智永的《千字文》和王羲之的《兰亭序》,光《千字文》他临摹了不知有多少遍,以至于后来真正达到了娴熟的境界。

    有一位叫田良卿的书法家,从街市上买到一卷《千字文》,凭他渊博的书法知识,开始以为是唐人的书法,看到最后,才知道是赵孟写的。他拿了这卷《千字文》去请赵孟题字,赵孟如实写道:“这是我几年前写的,没想到我随便练习的字,被人拿去卖钱了。”原来赵孟广泛收集各种古帖,对各个书法家的字迹个个认真临摹。因此,他能吸收各家长处,融会为一体,形成自已独特的风格,被称为“赵体”。

    赵孟写字十分讲究笔力。他认为执笔要用千钧之力,方能写出有气魄的字来。他教自己儿子写字的时候,常常不动声色地站在儿子背后,突然抽他儿子手中的笔管。假如笔管抽不出来,他就高兴地笑了;要是笔管抽出来了,他自然很不高兴,还要对儿子加以责罚。

    赵孟非常善于模仿各个时代书法家的字,有一次,他得到一卷北宋书法家米芾写的《壮怀赋》,可惜中间缺了几行字。于是他找来和原稿一样的刻本,临摹缺了的几行字。他反复写了六七张纸,总觉得不满意,不禁感叹道:“今人的字不及古人多了!”只好用刻本中的字补了缺。其实赵孟在当时已经是赫赫有名的书法家了,可他还是这样谦虚谨慎,这是很值得学习的。

    赵孟从小爱画马,就是拾到一张废纸,也要画一张马才把它扔掉。他画的马,就像活马一样,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他也爱画梅竹、山川,他画的梅竹看上去有清高的感觉。他作起画来,起先好像漫不经心,在纸上点点染染,渐渐地在纸上出现了山水、树木,最后一幅精美绝伦的画绘成了。

    赵孟在世的时候,他的书画就已经是十分珍贵的艺术品了。当时有不少人模仿他的作品。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享有盛名,也为外国人所喜爱。印度有个和尚,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请求赵孟为他写字。后来,他把赵孟的字带回印度,在他们国家被当做是珍贵的艺术品。

    颜真卿学书法

    黑发不识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在我国书法艺术中,“颜体”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字体。它刚劲、端庄、流畅,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经过长期摸索创造逐步形成的。

    少年时代,颜真卿就勤奋好学,喜好书法。由于家境贫寒,买不起纸和笔,他就用黄土、树枝在墙上、地上练习写字。

    成年以后,颜真卿做了县官,仍一直惦记着读书、写字,从未停止过练习书法。当他的字已经写得很不错的时候,仍不满足,还要到精通楷法、草书最为知名的张旭门下学习。

    拜师后,颜真卿希望张旭能把他的全部技能都传授给自己,但是,过了好几个月,老师很少给颜真卿讲授什么,只是将历代名家的字和自己的字交给他,要他细心揣摩,认真临摹,并要他多多领悟自然万象,从大自然中寻求启示。

    急于求成的颜真卿,终于有一天憋不住了,他来到张旭面前,恳求老师把行笔落墨的诀窍传授给他。张旭看着眼前这位求学心切的学生,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天下哪有一种不花功夫就能学成功的技艺呢?颜真卿想走捷径,找“秘诀”的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于是,张旭耐心开导颜真卿,给他讲述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教王献之学书法的故事。最后老师严肃地对颜真卿说:“学习书法要说有什么‘诀窍’的话,就在于苦学。记住,不下苦功夫的人,是永远不会有任何成就的。”

    老师的话,使颜真卿受到很大启发。从此,他再也不想找什么捷径了,而是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按着老师的要求埋头苦练。不久,他的书法又有了长足的进步。

    由于勤学苦练,颜真卿逐渐对老师的书法技艺能做到心领神会了,并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的正楷端庄雄伟,行书遒劲郁勃,使古人的书法为之一变,开创出新的风格,并对后人产生很大的影响。

    颜真卿成名后,不忘张旭的教导,他还专门写了一篇记述跟张旭学习书法经过的文章,用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深切感激之情。

    柳永刻苦学习

    凭寄还乡梦,殷勤入故园。

    ——唐·柳宗元

    柳永(987—1053),崇安(今福建崇安)人,原名三变,字耆卿。他是宋代开一代词风的大词人,官至屯田员外郎,世号柳屯田。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门写词的作家。他的词多取材都市生活,又大量创制慢词,受到下层劳动群众的喜爱,宋元时期流传最广。相传当时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之说。

    柳永出身于官宦之家,父亲柳宜在北宋朝廷任工部侍郎。柳永小时候与两个哥哥都很有才华,都考中了进士。在乡里有“柳氏三绝”的美称。但在三兄弟中,却是年幼的柳永最为聪明伶俐。据说柳永是吃乳娘奶长大的。乳娘是个略通诗歌的女子。她在给柳永喂奶时,常用手指蘸着奶汁在柳永掌心上写字。小柳永虽然不会读,但识字不少,到了7岁,就成了名噪崇安的神童了。

    小时候的柳永,不仅才思敏捷,而且学习十分刻苦。他家门前有一条柳叶河,河边有块大青石。每天早晚,柳永总提着一杆大笔,蹲在大青石上提腕运劲在水面上练字,日子长了,他在纸上便能写出十分潇洒、飘逸而又沉稳的字了。乡邻们每逢婚丧嫁娶,多有求他写对联的,人称“柳联”。柳叶河边那块大青石,则被后人称为“磨砺石”。

    柳氏三兄弟在学习上都是十分刻苦的,据说他们在赶考之前,连家乡素有“风景奇秀甲天下”的武夷山都没有游玩过。只是在临进京之前,三兄弟才提出游一次家乡山水,放松一下情绪,开阔一下眼界。三兄弟流连于山水之间,乐不思归。柳永更是灵感勃发,思如泉涌。他一气吟出五阙《巫山一段云》。词的第一首写道:“六六真游洞,三三物外天。九班麟隐破非烟,何处按云轩?昨天麻姑陪宴,又话蓬莱清浅。几回山脚弄云涛,仿佛见金鳌。”大自然的美景与美丽的神话故事,相映成趣,勾勒出武夷山水的奇幻与旖旎。至今,他家乡的群众仍为有柳永这样一支神笔而自豪。

    李贺勤于作诗

    慎而思之,勤而行之。

    ——唐·白居易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朝著名青年诗人,著有《昌谷集》。

    史料记载,李贺的父亲李晋肃是一个小官,他很重视家庭教育。在李贺4岁时,就教他读书识字;5岁时,又给他讲解诗文。李贺聪明早慧,又肯认真学习,所以进步很快,所以在他7岁时便能写诗。于是在他青少年时期就写下许多优秀诗篇,后人曾称他是“天纵奇才”,似乎他的才能是天生的。事实上,李贺的诗是他呕心沥血的艺术结晶。

    相传,李贺从少年时代起就把全部心力倾注于诗歌创作。为了搜集创作素材,他经常吃过早饭就出门,骑上一匹瘦马,背着一只旧锦囊,外出游历,观察生活。每当他触景生情,偶有所得时,便立即把涌入脑中的诗句记在纸条上,然后投入锦囊中。晚上回到家里,他再把那些记有零星诗句的纸条一一掏出来,对着昏暗的油灯,进行加工整理。他总是精心构思,反复琢磨,然后磨墨铺纸,写成一首首新奇瑰丽的诗篇。其母见他锦囊里竟有那么多纸条,总是埋怨说:“这孩子要把心都呕出来才肯罢休啊!”

    李贺自幼身体瘦弱,母亲怕他累出病来,禁止他再这样呕心写诗。李贺总是笑着劝慰说:“母亲放心,孩儿不会累病的。”吃过晚饭,他回到房里,又继续去写诗了。

    李贺在《长歌续短歌》中写道:“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为了写诗,衣襟磨破了,少年头发白了,这是他辛勤从事创作的写照。由于他平时注意深入实际观察生活,认真积累素材,所以他的诗构思新颖,想象丰富,意境奇丽,色彩浓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的诗句如“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雁子门太守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等,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毛主席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曾指出“李贺诗很值得一读”。

    后来,李贺的父亲便过早地去世了,家庭情况困窘。因为他父亲名叫晋肃,“晋”与进士的“进”同音,为避父讳,李贺不能参加进士考试,只做过奉礼郎那样的小官。他一生抑郁不得志,才活了短短27岁,却为后世留下233首诗歌,其中大多是名篇佳作。他的诗在艺术上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华罗庚勤奋成才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小时候,华罗庚家境贫寒,初中未毕业便辍学在家。辍学之后,他对数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而且也懂得用功读书。他从一本《大代数》,一本《解析几何》及一本50页从老师那儿摘抄来的《微积分》开始,勤奋自学,踏上了通往数学大师的路。

    华罗庚辍学期间,帮父亲打理小店铺。为了抽出时间学习,他经常早起。隔壁邻居早起磨豆腐的时候,华罗庚已经点着油灯在看书了。伏天的晚上,他很少到外面去乘凉,而是在蚊子嗡嗡叫的小店里学习。严冬,他常常把砚台放在脚炉上,一边磨墨一边用毛笔蘸着墨汁做习题。每逢年节,华罗庚也不去亲戚家里串门,埋头在家里读书。

    白天,华罗庚就帮助他的父亲在小杂货店里干活与站柜台。顾客来了,帮助他父亲做生意,打算盘,记账。顾客走了,就又埋头看书或演算习题。有时入了迷,竟然忘记了接待顾客。时间久了,父亲很生气,干脆把华罗庚演算的一大堆草稿纸拿来就撕,撕完扔到大街上。有时甚至把他的算草纸往火炉里扔。每逢遇到这种时候,华罗庚总是拼命地抱住他视之如命的算草纸,不让他的父亲烧掉。

    华罗庚的志气与行径,几乎没有人能够理解。华罗庚和全世界无数的杰出人才一样,困难愈多,克服困难的决心也愈坚定。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与阻力,不断前进。平日里要帮家里干活,没有时间学习,让他养成了早起、善于利用零碎时间、善于心算的习惯。没有书、没人指导,却让他养成了勤于动手、勤于独立思考的习惯。这种习惯一直保持到他的晚年。

    张海迪身残志坚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达·芬奇

    1994年9月的北京,正当入秋的好时节。第六届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残疾人运动会在这里拉开帷幕。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残疾人运动员汇聚到一起,要通过比赛证实:自己虽然没有像健全人一样的体魄,但是具备敢于向命运挑战、顽强拼搏的精神。

    他们是生活的强者,不屈的勇士。他们将谱写一曲“平等——进取”的生命之歌。

    这届运动会最引人注目的人,就是全国青少年敬仰和钦佩的女中豪杰——张海迪。她将参加远南运动会的射击比赛。她身患高位截瘫,胸部以下的躯体全无知觉,整个人是靠夹板支撑着坐起身。像她这样的残疾人,参加这样重大的体育比赛,需要鼓起多大的勇气啊!

    其实,她早已取得了超出她能力以外的辉煌成绩,何必还要冒这个风险?况且比赛本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集中时间紧张训练,她的身体能承受得了吗?可是,张海迪却不这样认为:“我所取得的成绩都已经是过去的事了,只要还有我能做的事,我就会不惜一切地做到,并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

    1994年7月,天气闷热,太阳火辣辣地直射大地。张海迪戴上遮阳帽,投入到训练中去。

    起初,她的双手不听使唤,刚端起气枪就抖动个不停。休息了片刻,她催促教练重新开始。手还是颤抖,她可急坏了。“这样下去,我怎么射击?怎么参加比赛?”

    她咬紧牙关反复练习着一个动作,时间长了,肩膀酸痛得钻心,每次练完下来都已是汗流浃背。

    后来,枪是端稳了,可是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她明明瞄准了靶心,可子弹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到别处去了。教练走到她身边,安慰她说:“别着急,这也得一次一次地练。”“是的,这并不比学习外语容易啊!”接着她又问:“教练,为什么我看准了却打不准呢?”教练回答说:“因为你的视线与子弹射出的直线有距离、偏差。这距离、偏差越小,命中率越高。否则就打不中。”

    张海迪认真地琢磨着,重新瞄准靶心。

    她就是这样进行着赛前训练,没有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站在一旁的丈夫心疼得掉下眼泪;就连教练也被她的倔强劲所折服。两个多月的训练结束了,她高兴地告诉教练说:“我要拿回最好的成绩给您。”

    看,张海迪面带微笑,坐在轮椅上,向运动场上“走”来,出现在女子气枪40发比赛场上。

    人们屏住呼吸,注视着这位既熟悉又陌生的运动员。她看上去很冷静、镇定,做着赛前的准备工作。不一会儿,她从容地向裁判点了点头,以示准备完毕。其他队员也相继摆好了姿势。这时,赛场上鸦雀无声,只听见“开始”的命令一下,各路选手争先恐后的枪声不约而同地打响。

    张海迪稳定了一下情绪,瞄准靶心射击……

    她的身体被气枪振动得向后倾斜,手臂也略微下沉,她感到体力有些跟不上了。在场的人们都为她捏着一把汗。

    还剩下最后几发。她在心里暗暗地念着:“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就是胜利……”

    她终于打完了40发子弹,以338环的好成绩取得了成功。她以自己顽强拼搏的精神为全中国的残疾人争了光。

    袁隆平勤奋的故事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爱迪生

    袁隆平,一个世人瞩目的名字。他为之奋斗的杂交水稻事业,被人们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给整个人类带来了福音。而今,以他为首的一批农业科学家群体,即将掀起新一轮的绿色革命,攻克超级杂交稻这一世界难题。

    1987年,袁隆平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论文《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提出三系法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和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这样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同年,国家“863”计划将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立为专题,袁隆平牵头组成了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协作组,开展了全国性的协作攻关。研究过程中几经波折,甚至出现重大挫折,袁隆平以中国科学家过人的胆识和丰富的经验,几度调整研究方案,使得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得以顺利进行。1995年袁隆平郑重宣布: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基本成功。在两系杂交水稻育种理论的启发下,两系法杂交高粱、两系法杂交油菜、两系法杂交棉花、两系法杂交小麦相继研究成功。我国农作物育种出现了史无前例的辉煌。

    “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这是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博士提出的尖锐命题。袁隆平相信中国人一定能依靠自己解决吃饭问题,他决定向更高峰发起冲击,选育超级杂交稻,计划用3~5年时间育成每公顷日产中晚稻100千克或早稻90千克、米质达部颁二级、抗两种以上主要病虫害的超级杂交稻。这一项目得到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高度重视,1998年,总理特批1000万元予以资助。

    在跨入新世纪,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之际,袁隆平称自己为农业科技战线上的一名老兵,他有两个最大的心愿:一是把超级杂交稻研究成功;二是让杂交水稻进一步走向世界。在袁隆平制定的选育超级杂交水稻技术路线与超高产稻株形态模式的指导下,科技人员克服“重库轻源”的倾向,将形态改良与杂种优势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已培育出一批超级稻苗头组合。如两系亚种间杂交组合培矮64S/E32,1997年在江苏三个地方试种36亩,平均产量为884千克/亩,生育期130天,日产量达到102千克/公顷。在小面积上达到了超级杂交稻的选育目标。1998年又在江苏、湖南几个点试种375亩,部分点的平均产量仍然超过了800千克/亩。今年仅在湖南已布百亩片点26个,显示出很好的发展前景。为了将杂交水稻推向世界,袁隆平担当了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多次赴印度、越南、缅甸、孟加拉等国指导杂交水稻育种和繁殖制种技术。同时,还为这些国家培训杂交水稻技术骨干。袁隆平亲自倡导并积极创办了“湖南农平杂交水稻种子公司”和“杂交水稻培训中心”,面向全国、全世界推介杂交水稻,培训技术人员,至今已先后成功举办了3次国际学术讨论会和12期国际杂交水稻培训班,培训了来自20个国家的200余名科技人员。在中国的帮助下,越南和印度的杂交水稻发展很快,已应用于生产。

    有关评估机构评估:“袁隆平”名字品牌价值10089亿元。袁隆平虽然淡泊名利,不想用自己的名字去赚钱,但以“袁隆平”名字作品牌创办股份公司就可以融集社会资金,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股份公司的创立在全国农业科研单位走向市场上实现了零的突破。股份公司拥有袁隆平、周坤炉、张继仁等一大批世界及国内知名的科技家和丰富的技术成果储备,具有知识、技术、产业三大优势,将把具有世界性先进水平的高科技成果推向市场,使更多的农民受益,使科研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发挥重大作用,为解决人类仍然面临的粮食问题做出贡献。

    袁隆平在书房内挂有自己写的一首七绝:“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当尽头。”诗词表明了他探秘杂交水稻永无休止的决心。现已年届八旬的袁隆平每天仍然要骑着自己的白色小摩托到杂交稻试验田观察研究,他已经将杂交水稻研究视为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依然执着地为杂交水稻事业的发展奋斗不息,耕耘不止。

    勤奋苦学的苏阿芒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卡莱尔

    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国际语博物馆里,有一尊中国青年的塑像:他腰杆挺直,目光深邃,望着远方。他就是为世界各国许多有名望的作家所瞩目,被誉为“我们文坛地平线上在东方闪烁着的一颗新星”的世界语专家、文学家苏阿芒。

    苏阿芒,原名苏承宗,他幼年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但他从小就很喜欢读书,母亲给他的零花钱,他从来都不舍得花,全部拿去买书。

    1954年,苏阿芒高中毕业了,可是连续三年参加高考,他都名落孙山。怎么办呢?难道就此罢休?不,苏阿芒毫不气馁,而是更加发愤地自学。

    还在上中学的时候,苏阿芒就对文学和外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英语、俄语学得都很好。没有考上大学,苏阿芒也没有马上参加工作,他想:外语是一种很好的工具,自己没有考上大学,就应自学外语,用它来为祖国的文化事业服务;我们的祖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要把祖国的文化介绍给各国人民,让世界了解中国。

    决心下定,苏阿芒更加勤奋地自学外语。他每天很早就起床,晚上要学到深夜一二点钟。北方的冬天,寒气逼人,虽不是滴水成冰,也冷得够呛。苏阿芒刻苦学习,经常忘了吃饭,忘了寒冷。火炉子灭了,他不去生火,这样又省煤又不浪费时间。

    一次偶然的机会,苏阿芒结识了一对意大利侨民夫妇,他想:这不是学习意大利语的好机会吗?于是,他主动找上门去,请他们教授意大利语。这对夫妇被苏阿芒虚心好学的精神感动了,收下了他这个学生。苏阿芒聪明强记,勤学苦练,很快就掌握了意大利语。

    由于用眼过度,苏阿芒的眼底血管破裂,眼睛瞎了。经过治疗,病情刚见好转,他又起早贪黑地学习、写作。眼底血管又破裂了,这样反反复复了好几年。最后,医生不得不严厉地警告他:

    “阿芒,再这样下去,你就将永远变成瞎子了。”

    “是吗?那我就更要抓紧时间学习,不能虚度年华。我要使自己宝贵的青春放出光华,为祖国多做贡献。”

    从此,他学习和写作的积极性更高,更自觉了。

    在“文化大革命”中,苏阿芒被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入狱,强迫劳动改造。就在身陷囹圄、蒙受不白之冤的逆境中,他仍然让母亲给他订了世界语版和意大利文版的报刊,在每次探监时带来。他还征得同意,在每天繁重的劳动之余,坚持学习。

    苏阿芒所走的是一条勤奋苦学、艰难坎坷的道路。至今他已不同程度地掌握了21种外文,其中英、法、德、俄、意大利和世界语6种,他能看、能听、能说、能写。

    苏阿芒的故事告诉我们:“天才出于勤奋!”

    布朗勤学苦练

    天才是勤奋造就的。

    ——西塞罗

    克里斯蒂·布朗,1933年出生在爱尔兰的一个普通的人家。他的降生本来是家里一件高兴的事情,可是,他母亲万万没想到,小布朗还没能睁开眼睛喊她一声“妈妈”,大脑就患了病,致使全身瘫痪。看着一动也不能动的儿子,母亲不知哭了多少次,流了多少眼泪……布朗在母亲的精心照料下,一天天地长大了。

    一天,母亲端着小饭锅走进屋,坐到布朗身旁,一边用嘴吹着香喷喷的饭菜,一边用勺子舀起一勺饭送向儿子嘴边。突然,她的目光惊异了:小布朗的左脚趾间夹着一根粉笔,不停地在床上画着。母亲手中的饭勺落下来,饭菜洒了一地,她顾不上去擦,便扑到儿子身上,激动地喊着:“我的孩子,你的脚能动啦?”她就像看到儿子站立起来一样兴奋不已。

    从这之后,母亲对布朗的照料不仅仅停留在生活上,还用节省下来的钱买了几本书,每天都念给他听。当他听到精彩的地方时,就请求母亲再重复念一遍,甚至念两遍、三遍……并用心地背记着。他对文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

    布朗由此产生了要自己创作的愿望。“我虽然无法用手来写作,但是我要让我的左脚做得比别人的手还好。”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母亲,并对她说:“妈妈,我知道这对于我来说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我不去试试又怎么能知道自己行不行呢?我想请您给我买一台打字机。”母亲迟疑地注视着儿子大胆而坚定的神情。是啊!她没有一天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和正常孩子一样做他想做的事情,可是,可是……布朗看出母亲为难的样子,又继续说:“我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用脚趾打字、写作的人。”在布朗的一再请求之下,母亲答应了他的要求,给他买了一台打字机。

    经过几年的练习,他的脚趾磨起厚厚的一层老茧。他从没有喊过一声苦,叫过一声累,每天坚持不懈地为着他的信念刻苦地练习。

    1954年,在他21岁的时候,他用这台打字机写出了他的第一部小说《我的左脚》。16年后,又出版了第二部小说《生不逢辰》。他的作品轰动了世界文坛,成为国际畅销书之一。

    布朗用自己的勤学苦练证明了,身体有残疾不要紧,只要刻苦勤奋就能够和正常人一样做有意义的事情。

    马克思——不知疲倦的工作者

    天才不是别的,而是辛劳和勤奋。

    ——威·霍格思

    马克思(1818—1883)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革命导师,他和自己最亲密的战友恩格斯一起,以毕生的精力共同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从而在人类认识史上引起了空前的大革命。

    马克思曾经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他自己就是这方面的光辉榜样。他的一生除了斗争就是学习,而学习也是为了斗争。他的一生是顽强战斗的一生,也是勤奋学习的一生。

    马克思每天都要工作到很晚才睡觉,但他总是在早晨八九点钟就起床,喝完一杯不加糖的清咖啡,读完当天的报纸之后,就到书房里去,一直工作到深夜两三点钟,中午就躺在书房的沙发上睡一会儿。只是在吃饭或者当天气好的时候去郊外散步时才休息一会儿。

    马克思十分珍惜时间,即使在散步的时候,他也要带一本笔记簿,时时把思考着的问题写在上面。他是一个不知疲倦的工作者,工作已经成了他的一种癖好。马克思工作起来总是专心致志,以致常常忘记了吃饭、睡觉。吃饭时总要别人招呼他好几次才到餐室,而且几乎不等咽下最后一口饭就又回到他的书房里去了。

    马克思在工作的间隙,常常在书房里一边踱来踱去,一边在脑子里思考问题。当恩格斯来的时候,两个人就各自沿着一条对角线走过来走过去,滔滔不绝地谈论着各种问题,一谈就是几个钟头。这样,长此以往,在马克思的书房里,从门口到窗户的地毯上慢慢地被踩出了一条痕迹,就像穿过草地的一条小路一样。

    紧张的革命活动和贫困的生活条件使马克思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多年以来,他患着好几种疾病,医生嘱咐他吃饭要按时,睡眠要充足,要多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可是只要病稍好一点,马克思就把医生的嘱咐忘记了。马克思为工人阶级争取8小时工作制而不倦地战斗,而他自己的工作时间几乎每天都是16小时以上。

    虽然各种疾病不断折磨马克思,可是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精神,为了完成伟大著作《资本论》,他从不白白放过一个钟头。当疾病使他不得不中断研究工作时,他总是非常难过。有一次马克思在给朋友的信中说:丧失工作能力对于任何一个不愿当牲畜的人来说,等于宣判死刑。

    刻苦勤学的恩格斯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高尔基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出生于德国莱茵省巴门市的一个资产阶级家庭。

    他的父亲是一个开有大纺织厂的资本家,与其他许许多多资本家一样,以剥削工人为生,而且他的父亲性格暴躁、强横,稍不如意即大发雷霆。因为恩格斯是长子,所以被父亲严厉管教着,一切均要按父亲的旨意行事。甚至父亲笃信宗教,就要让恩格斯“按上帝意志”办事。

    生长在这样一个家庭,恩格斯并不是唯命是从,相反,他常常为软弱的母亲受到父亲欺负而大鸣不平。他自己也经常希望能冲出父亲严厉甚至蛮不讲理的约束,去寻找自己的生活,走自己应该走的道路。

    恩格斯中学未毕业,父亲就强迫他停学,让他去学习经商做生意,他希望恩格斯将来能继承他的事业,成为大资本家。恩格斯虽然不满父亲的安排,但无奈之下,只好听从父亲安排,到一个小营业所去工作。

    18岁时,恩格斯又被父亲送到德国北部的一个重要港口城市布莱梅,到那里的一家大贸易公司工作。这一次,恩格斯非常高兴地接受了。

    布莱梅虽属德国,但不是普鲁士的领土,这里的思想比较自由,普鲁士专制政治对这里影响不大,人们可以自由地看书、议论。喜欢自由的人和对专制制度不满者,都希望能够来到这里,恩格斯也是这样。

    到了布莱梅,恩格斯除了应付一下父亲派给的工作之外,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了学习上。恩格斯酷爱学习,但威严霸道的父亲不让他读书,他心里总是窝着一股怨气,暗暗地对父亲表示不满。现在终于有机会了,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对各方面的书都感兴趣,哲学、历史、物理、化学等他一本本、一卷卷地深入学习。读书使他掌握了丰富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在这里,恩格斯接受了不少新的思想,阅读了许多国家的进步书刊,这使他更为同情工人无产者的遭遇。

    早在家乡读中学时,恩格斯就对为自己家里干活的工人充满了同情之心。他常常一个人偷偷跑到工厂里去观察工人劳动,又来到工人所住的地方,观察工人生活。他看到了这么一种现实,工人们在潮湿,窄小的低矮工棚里生活,一家老小挤在一起,里面几乎没有任何亮光,乱糟糟简直无法立足。工人们缺吃少穿,过着极端贫困的生活,而正是他们在为自己家里创造着一笔又一笔的财富。他们拖着疲惫、纤弱的身子在没日没夜地劳动,有时有了病也没有时间去看病。有不少工人因积劳成疾还不得不带病干活。更使恩格斯吃惊的是,工厂里有不少童工!他们本该和自己一样读书、学习,无忧无虑地度过他们的童年,但他们却在这里,在这里辛辛苦苦地为资本家创造财富!

    于是,他开始寻找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道路和方法。由于恩格斯刻苦学习,到了20岁,他已经掌握了英、法、意、西班牙、希腊、拉丁等十几种外语,取得了可喜的进步。1841年,恩格斯入伍了,在部队里,他认真学习理论,钻研技术,很快就成了一名好炮手。在服兵役期间,恩格斯还经常到柏林大学旁听,广泛涉猎各种专业知识。这时候,他还发表了几篇著名的理论文章如《谢林——基督的哲学家》等,以唯物主义思想批判唯心主义的神学观。

    勤劳的米利肯

    假如你有天赋,勤奋会使它变得更有价值;假如你没有天赋,勤奋可以弥补它的不足。

    ——乔·雷诺兹

    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罗伯特·安德罗·米利肯,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米利肯出生于1868年,那时因为他家的孩子多,尽管父母都参加劳动,生活仍然比较困难。懂事的米利肯从小热爱劳动,他常常跟在父亲的屁股后边学着种土豆、玉米和各种蔬菜。慢慢长大了以后,父亲把他送进了学校。

    米利肯深知自己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他在校认真听讲,努力学习,放学后放下书包跑到地里帮父亲干活。父亲看着孩子满是汗水的脸,很心痛地说:“孩子,你上学已经够累的了,先歇会儿吧!”米利肯没有休息,跟在父亲的旁边和父亲一起一直干到天黑才回家。

    米利肯进了大学。在大学期间,他爱上了物理,为了探索物理学的奥秘,他经常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做各种实验。他不怕脏,不怕累,一干就是一夜。这件事被学校的保卫人员发现了,几次告诫他回去睡觉,米利肯总是恳切地说:“我做完就回去。”同宿舍的同学也因他回去得太晚,要求他到别的宿舍住。面对同学们的不理解,米利肯左右为难,但他想:“叫我住在哪里都可以,但不能阻止我做实验。”于是,他一到晚上就钻进实验室里去做实验,有时甚至睡在里面。

    一天,他正在实验室里紧张地工作,校长在外边看到实验室还亮着灯,于是推门进来,看到米利肯正专心致志地做实验,根本没有觉察到自己站在他的身后。校长看见他那样认真工作,没有打扰他,就悄悄地走出了实验室。

    第二天,校长把米利肯叫到办公室,问:“米利肯,你昨天晚上在干什么?”米利肯不知自己犯了什么错,说:“我在实验室搞实验。”校长会意地点点头,说:“好孩子,我看到了。”米利肯非常惊讶,心想昨天晚上并没有人到实验室来,校长怎么看到的?米利肯慢慢地抬起头,目光落在校长的脸上,看到校长慈祥的面孔,半天说不出话来。

    校长说:“米利肯,你辛苦了,你可要注意身体呀!”听了这番话,米利肯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米利肯大学毕业后留校当了物理老师。这时他的工作更辛苦了,他为了攻克物理学中的一个又一个难关,每天工作都在12个小时以上,就在他结婚的那天,仍然工作到天黑才赶到新娘的住地。

    米利肯50多岁了,仍然参加野外的宇宙射线测量工作。一次,他和助手带着电子显微镜乘飞机去做实验,飞机上下起伏不定,令人头晕目眩,就连他的助手都几乎坚持不住了,他却像小伙子一样来往奔走,助手几次劝他休息,他始终不肯,仍是干劲十足。就这样,他们在飞机上连续工作了三天三夜。

    米利肯靠着惊人的毅力和勤劳刻苦的精神,取得了很大成就,他常说:“人的能力虽然有限,但只要选定了方向,坚持到底,把个人的精力全部投入工作,就一定会在科学事业上做出一番成就。”

    列宾放不下画笔

    天才绝不应鄙视勤奋。

    ——史达尔夫人

    俄国第二大城市彼得堡郊外的一幢别墅里,一个人躺在病床上。过了一会儿,他侧耳细听,门外没有脚步声了,就小心翼翼地爬了起来,拿起画笔,打开颜料盒,聚精会神地在画布上画起来。

    他,就是巡回展览画派代表人物、著名的俄国画家列宾。

    列宾毕业于彼得堡美术学院,在学校学习时他就十分刻苦勤奋,毕业后创作了不少作品。他对艺术要求严格,作画更是细心认真。

    现在,列宾得了重病,医生嘱咐他一定要卧床休息,决不许再动笔,列宾无可奈何地躺在床上。

    但是,他怎么能躺得住呢?这不,他的手又痒痒起来了,强烈的绘画愿望促使他又抓起了画笔。

    列宾认真地画着,他的心神太集中了,以至连开门声和脚步声都没有听见。

    画着画着,颜料不太够了,列宾放下笔准备去书柜里拿一管。他猛然抬起头,不禁吓了一跳。原来,医生正怒气冲冲地站在他的面前。

    “列宾先生,您在做什么?”

    “哦,没……没做什么。只不过想活动一下。”列宾赶紧笑着解释。

    “难道我的嘱咐您忘记了吗?您应该卧床休息。”

    “没忘。您看,我已经躺了半天了,现在活动活动,不会太累的。您就让我画一会儿吧。”

    “不,不行。您这么不听话,我不得不采取强制的措施了。”医生说完,拿着列宾的画笔和颜料走了。

    列宾只好又躺在床上。这么多年来,他每天都要作画,否则就吃不好饭,睡不着觉。可是现在,既没有画笔,也没有颜料。怎么办呢?列宾陷入苦恼之中。

    忽然,他的眼睛一亮,像发现了金矿,他笑了,站起身来走到桌子旁边。

    原来,列宾发现桌上的烟灰缸里有不少香烟灰,还有一瓶墨水。他把烟灰倒在墨水瓶里,从抽屉里找出一支画笔搅了搅,做成一种特制的“油彩”。他又迅速找出一块画布,忘乎所以地画了起来。

    托尔斯泰的“复活”

    如果没有勤奋,没有机遇,没有热情的提携者,人就是再有天才,也只能默默无闻。

    ——小普林尼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出身贵族,1851年参军,参加过塞瓦斯托波尔之战。战后,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了《塞瓦斯托波尔故事》。从此,便一发不可收,先后写成长、中、短篇小说十余部。诸如: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琉森》、《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等。尤其是他所创作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更是成为世界文坛上不朽的传世之作。

    托尔斯泰十分珍惜时间,从不浪费一分一秒,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创作上。

    1877年,托尔斯泰完成了鸿篇巨制《安娜·卡列尼娜》的创作,就着手下部作品《复活》的案头准备工作。但是,《安娜·卡列尼娜》问世后,轰动了世界文坛。从此,托尔斯泰便被热情的人们包围了。

    每天清晨,佣人们都能从信箱里拿出一大堆信件,有请他签名的,有索取书的,有邀请他赴宴的,还有一些报刊记者找上门来要求采访他。人们纷至沓来,使他应接不暇。

    托尔斯泰对此十分反感,这样下去岂不是浪费时间,影响下一部作品的创作吗?可是,人们又是十分热情的,不能生硬地拒绝他们。怎么办呢?终于,托尔斯泰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好办法。

    他把自己反锁在书房里,并对佣人说:“从今天开始,我‘死’了。不过,可别忘记给我送饭吃啊。”佣人们心领神会,就照他说的去做了。

    从那天开始,见了来访的客人,佣人便会故作悲痛地告诉他们:

    “先生‘死’了。”

    “是么?怎么没得到报丧的消息?”

    “先生希望安静,他嘱咐不要报丧。”

    这样一来,一传十,十传百,渐渐地大家都知道托尔斯泰已经“死”了,来访者少了。

    托尔斯泰充分利用这一段时间,加紧创作。1899年另一部传世之作《复活》完成了,这时,托尔斯泰也得到了“复活”。

    巴尔扎克的创作劳动

    持续不断的劳动是人生的铁律,也是艺术的铁律。

    ——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是著名的法国作家。1829年以来他写出了《朱安党人》、《戈布塞克》、《夏培上校》、《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驴皮记》等长篇小说。1834年,巴尔扎克计划创作一整套社会长篇小说,反映革命后法国社会的生活,这套小说总名为《人间喜剧》。原计划要写137部,实际上他只完成了96部作品,近2000个人物组成了这《人间喜剧》的宏伟大厦。巴尔扎克几乎不停地写了15年,每年得写上6~7部作品。恩格斯尊敬地称他为“巴尔扎克老人”。

    巴尔扎克一工作起来就没有头,他每天写作12小时以上,直到写得手指痉挛起来才稍事休息,然后又写下去。就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我已经把生命投入到这个坩埚里,就像炼金术士投他的金子。”

    有一次,一个朋友来看他。只见巴尔扎克趴伏在一张朴素的长方形小桌上正在写作,桌上只有大叠的白纸和一束削好的鹅毛笔。右手边摆着一本摊开的记事册,用来记下后面的章节可能用到的构想和情节。见到这种情景,朋友没有打搅他,悄悄退了出来到客厅里等待。过了一个多钟头,巴尔扎克端着一杯咖啡走进客厅,连连对朋友说:“对不起!对不起!我从来没有一口气只工作两三个小时的。让你久等了。”朋友走了以后,巴尔扎克又一头扑到书桌上写起来。

    每天在写作五六个小时之后,巴尔扎克就像干了重体力劳动之后一样筋疲力尽了。这时,他还不休息,而是煮上一杯又浓又黑的咖啡,喝下去之后,把生命机器重新发动起来,又争分夺秒地写作下去。他年复一年地把咖啡煮得越来越浓,好使他的神经赶得上那种有增无减的紧张劳动。

    你能想象出巴尔扎克每天的工作量吗?让我们借助他写给友人的信中所说到的自己的写作情况吧:“要知道我的勇气有多大,听我告诉您:《路吉艾利家族的秘密》是我一夜工夫写成的,《老姑娘》是三个夜晚写成的,《该死的孩子》是在我身心痛苦的9个钟头内写成的。我在萨舍,花了三天三夜,写成了《幻灭》开头的100页。”

    富兰克林——“时间不空过”

    没有人会因学问而成为智者。学问或许能由勤奋得来,而机智与智慧却有赖于天赋。

    ——约翰·塞尔登

    富兰克林是美国科学家,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主义者。他建立了美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帮助创办宾夕法尼亚大学,组织美国哲学会,参加起草美国《独立宣言》,曾任美国驻法国大使,缔结法美同盟。同时,富兰克林还孜孜不倦地进行科学研究,发明了避雷针,在研究大气电方面做出了贡献。

    有人问富兰克林:“你怎么能做那么多的事呢?”

    “您看看我的时间表就明白了。”富兰克林回答。

    他的作息时间表是什么样子的呢?

    上午:5∶00起床,规划一天事务。

    8∶00~12∶00工作。

    中午:12∶00~1∶00吃午饭,阅读。

    下午:1∶00~6∶00工作。

    6∶00~9∶00晚饭,谈话,考查一天的工作,娱乐。

    深夜还要继续读书,搞科学研究。

    每天睡觉前,富兰克林都要扪心自问:“我今天虚度时光了吗?”

    有一次,富兰克林出门旅行。他所乘坐的海轮在大西洋上航行,由于风浪较大,轮船不断摇晃,颠簸前进,旅客们都进舱休息去了。只见富兰克林不知疲倦地在甲板上忙来忙去。

    他一会儿远眺,一会儿俯瞰,一会儿凝神沉思,一会儿又在笔记本上记着什么。

    一位水手走过来,好奇地看了一会儿说:

    “富兰克林先生,您在干什么?在欣赏海景吗?”

    “欣赏海景?不,不!”富兰克林紧跟着又解释似地说:“噢,也算是欣赏海景吧。”

    “怎么是‘也算’呢?”

    “啊,我是在思索海湾暖流对陆地气候的影响。”富兰克林说着把手搭在水手的肩上,说道:“怎么样?小伙子,你能协助我测量一下海流的速度和温度吗?”

    “太高兴了,我愿意效劳。”水手大声地答应着。

    水手协助富兰克林完成了工作,可他不解地问道:“先生,您怎么在旅行的空隙里也不休息呢?”

    富兰克林说:“时间不可空过。”他转过头望着水手,问道:

    “你热爱生命吗?”

    水手点了点头。富兰克林又继续说:

    “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啊。”

    十五分钟的阅读时间

    最好是说:“我在干活”。不要说:“我在聊天”。

    ——非洲

    威廉·奥斯罗爵士是英国内科专家,也是当代世界最伟大的内科医生之一。他曾先后在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任内科教授。当今很多显赫有名的医生都曾是他的门生,而用他编写的医学教科书培养出来的医生更是难以数计。

    奥斯罗的杰出成就不单是由于他有渊博的医学知识和深刻的洞察力,而且因为他具有丰富的各个学科的知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很有文化素养的人,他对人类历代的科学成就和思想成果都很感兴趣。

    奥斯罗清楚地知道,要了解前人留下的东西,了解人类最杰出的成就,唯一的办法,就是大量阅读前人写下的东西,也就是要多读书。

    读书是需要时间的。可是奥斯罗不仅在医院是工作繁忙的内科医生,要给慕名前来的病人看病诊治;而且还在医学院任教,带领学生上课、实习、做实验;同时还在进行医学研究工作。每天除了吃饭、睡觉等必需的时间,其它时间都理所当然地被上述三项工作占去了,哪里还能抽出整块的时间读书呢?

    奥斯罗没有被这个困难吓倒,他想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他决定,把每天睡觉前的15分钟用来读书。如果是晚上12点钟准备就寝,那么他就从12点读到12点15分;如果研究工作是夜里2点钟结束,那么他就从2点读到2点15分。总之,不论是几点钟睡觉,奥斯罗一定要拿出15分钟来读书。

    一旦规定这么做,奥斯罗在整个一生中就不再破例。就这样,在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如果不读上15分钟的书就无法入睡。

    也许有人认为,15分钟一晃就过去,能读多少书?我们不妨用枯燥的数字来算一下。假如你是一个中等水平的读者,读一本一般性的书,每分钟能读300字,不仅理解而且能够欣赏,对你来说应该是不成问题的。每分钟300字,15分钟能读4500字,一周7天读31500字,一个月4周是126000字,一年12个月的阅读量可达到1512000字。如果平均每本书大约75000字,每天读15分钟,一年就可以读20本书。

    在奥斯罗的一生中,他读了数量相当可观的书籍。想想看,半个世纪,每天读15分钟,这总共是多少本书。读了这么多的书,在一个人的一生中,能培养起多么广泛的兴趣,涉及到多么丰富的知识呀!

    除了医学专业以外,奥斯罗涉猎范围十分广泛,在其他学科中也具有广博的知识。由于养成了每天阅读15分钟的习惯,他得以在专业之外,发展了他的业余专长。

    奥斯罗的做法极好地解答了每个工作、学习繁忙的人必须回答的问题:如何才能找到时间读书。

    巧用时间的爱因斯坦

    勤的蜜蜂永远没有时间的悲哀。

    ——布莱克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生于德国,后移居美国。他在物理学的许多部门都有重大贡献,特别是他关于相对论的理论,对20世纪理论物理学的发展,有极为深刻的影响。

    爱因斯坦十分珍惜时间,也十分注意利用时间。

    有一天,一位朋友来看望爱因斯坦,到了他家,却见大门紧锁着。朋友在门外等了一会儿,见他还没有回来,就转身回旅馆去,准备晚上再来。

    这天,天阴沉沉的,下着毛毛细雨,路上几乎没有什么行人。在朦胧中,那位朋友远远看见有一个人在桥上慢慢地来回踱步。

    只见那个人在轻风细雨中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凝望,手里拿着一支铅笔,不时急速地在纸上写着什么。小雨打湿了他的头发,他却毫不理会。

    朋友急步走上前去,用伞遮在那个人的头上,再仔细一看,不禁高兴地叫起来:

    “原来是您呀,阿尔伯特。您在这儿干什么呢?”

    “噢,是您。”爱因斯坦回答:“我和一个学生约好了在这儿等他,但他迟迟没来,我想一定是考试把他难住了。”

    “哎呀,那岂不是白白浪费了您的时间吗?”

    “不,不,并没有浪费我的时间。我正在这里思考一个问题,并且已经得到了出色的想法。喏,我把它记在这张纸条上了。”说完,爱因斯坦小心翼翼地把被雨淋湿了的纸条叠好,放进口袋里。

    1939年的一天,在美国纽约百老汇的一家小戏院里上演了一出有趣的讽刺剧。几个朋友商量好,一起去找年已60岁的爱因斯坦,想说服他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去看戏。

    走进他的书房,只见满头银发的爱因斯坦博士正在聚精会神地伏案写作。

    “亲爱的阿尔伯特,请您歇一会儿,跟我们去看一出精彩好戏吧!”朋友们恳求道。

    “对不起,我没有工夫去看戏。”

    “工作是要紧,但休息也是要注意的。”

    “不要再劝我去了,我实在没有工夫去看戏。等你们到了60岁的时候,就会珍惜能由你们支配的每一个小时了!”爱因斯坦说。

    野口英世尤惜分阴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毛泽东

    野口英世小的时候,因被火炉烧伤,左手落下残疾。这给他日后的生活带来许多的不便。

    有一天,母亲把英世叫到身边,疼爱地对他说:“孩子,你这么小就体验到人生的痛苦,妈妈真是对不住你啊!”说完,眼泪扑簌簌地掉了下来。英世一边用右手给妈妈擦眼泪,一边说:“妈,我知道自己虽然比别人少了一只手,但是,我不会在学习上比别人差的。我会抓紧一切时间加倍地用功,好好念书。以后我会让您过上好日子的。”母亲听了儿子的话,内心得到了莫大的安慰。

    英世说到做到,哪怕是一分钟、一秒钟他都十分珍惜。他走到哪里,便把书带到哪里。

    一天,他跟随母亲在田地里干活,累得满头大汗。母亲让他休息,他不肯,还要干;在母亲的一再劝说下,他才停下来。可是,刚坐到田埂上,他又顺手从身上拿出书,看了起来。母亲望着儿子专心致志的样子,心里既高兴又难过:“苦命的孩子,什么时候才算是个头啊!”英世并没有注意母亲的表情,他完全被书中的情景吸引住了。直到母亲喊他,他才合上书,站起身,拉着母亲的手一起回家去了。

    到了晚上,英世又带着书到隔壁的旅店去干活。因为家里生活窘迫,根本没有钱买灯油,他就想出了这个主意。一来,可以挣些钱贴补家里的生活;二来,干完活之后能在洗澡堂的灯光下看书。他一看就看到夜里12点。

    由于英世珍惜时间,刻苦读书,他的学习成绩远远地超过了其他正常的孩子,并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小学的学业。

    后来,因为家里再也供不起他上中学了,他只好去给渡部医生当徒弟。他为自己写下了:“人惜寸阴,我尤惜分阴”的座右铭。在4年的学徒生涯中,他无时无刻不按照这一准则去认真学习,刻苦钻研。英世又经渡部的朋友血胁的介绍,到了东京。他感到这次学习机会来之不易,边打工,边学习。最后,终于获取执业医师的证明书。

    英世还去过美国、丹麦。无论他到哪里,他都坚守着自己的座右铭。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