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女权主义的渊源及主要观点
在女权主义三大主要派别长达百年的论争之后,随着西方国家进人后工业化社会的进程出现了一个崭新的理论流派,这就是后现代女权主义流派,有的理论家甚至将这一新流派的出现称为妇女运动的第三次浪潮气我想,其原因在于后现代女权主义颐具颠覆性,它不仅要颠覆男权主义秩序,而且要颠覆女权主义三大流派据以存在的基础。因此,严格地说,后现代女权主义并不能算是与三大流派并列的第四大流派。
后现代女权主义者大多活跃于学术圈内,担她们也参与女权主义的政治运动。如果要追寻后现代女权主义的思想渊源,首当其冲的当然是后现代主义大思想家福柯每一位后现代女权主义昔都把他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无论她们对他的思想是全盘接受,还是批判的接受。福柯是一位怀疑主义哲学大师,是怀疑主义哲学传统在20世纪的重要继承人。他主张检验知识变化的实践,而不是用标准的认识论方法去证明独一无二的理性或科学。他对现存一切秩序体制的确定性和稳固性提出了质疑。他指出:我所分析的一切就是为了否定关于人类存在方式的普遍适用的必然性的观念。我的分析旨在揭示出现存制度的人为性质,揭示出我们还拥有多少自由的空间,还能对现存的一切作哪些改变。此外。受到后现代女权主义高度重视和大量引证的还有后现代主义大师和重要思想家拉康妨和德里达对后现代女权主义的思想渊源及其主要观点做一概括,它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否定所有的宏大理论体系。后现代女权主义的这一基本理论倾向来自后现代主义,高度概括地说,这一理论思潮的要点是反对一切有关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大型理论体系,主张只有分散的局部的小型理论才是有效的。后现代女权主义致力于枇判所有那些规模宏大和涵盖一切的现代理论,试图建立社区理论,即,将道德和政治观念建立在小范围的特殊社区的经验之上,否定因果关系与宏现社会概念,有一种说法认为,女人缺乏把握规模宏大的法则和原理的能力:对此,后现代女权主义者针锋相对地提出:应当对我们的社会合法性所由建立的所有法则和原理做重新的审视。
从启蒙思想开始,所有的大型理论就都标榜其普遍性和性别中立的性质;那些强调两性差异的理论也自称是性别中立的。可在后现代女权主义看来,这些理论都是以男性为其标准的,完全忽视了女性的存在。例如在公众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划分上,认为前者是男人的天地、后者是女人的天地,这就是典型的父权制政治思想。在政治领域完全没有女人的位置。后现代女权主义认为,女性从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思想解放中没有得到过什么益处,自由主义和启蒙主义的活语,从洛克到康德,从来都没有把女性包括在内。
在西方进人后工业化社会丹尼贝尔用语之后,有关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总体性话语遭到怀疑,甚至连理论本身也遭到怀疑。后现代女权主义反对对性别、种族、阶级作宏戏的分析,汄为这些分类都过于概括了。由于每一个类别的内部都是千差万别的,所以这些分类都不再适用了。在她们看来,就连女人、父权制这类概念也都带有大成问题的本质主义色彩。
后现代女权主义从根本上反对西方知识、结构中最为根深蒂固的两分主义,例如总要把事物分成不是这样就是那样,你与我,好与坏,高与低等等。它提出另一种思维模式,即整合的思维模式,其中包括为女性赋予价值的模式反对二元提倡多元的模式;差异政冶的模式其中包括种族,民族,阶级,性别和性倾向的差异以及重视他人的模式等。
第二,关于话语即权力的理论。在当代的社会理论中,事物和话语谁更重要的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议题。后现代主义大师德里达!如曾断言:在文本之外一切均不存在了,他试图用话语理论去否定物质现实。
后现代主义将理论概念的重心从结构改变为话语,这就使福柯、德里达等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的重要性超过了以往的所有思想家。他们创造了一个新的视角,那就是:话语就是一切,文本就是一切,主体已经死去;所谓历史就是一套基要主义的话语。
福柯的权力一知识形成学说旨在说明,权力的实施创造了知识,知识本身又产生了权力。权力是由话语组成的。福柯一开始曾关注过经济和物质的权力,但是随即转向否认权力是一种压制力量,是由一个统治阶级来掌握的口他认为,所有的权力都是生产性的一一它产出知识而不是压抑性的。因此知识和权力是一回事,没有什么区别。他认为,那些被压制的知识总是被排除在正式的权力历史之外。因为它打断了绝对真理的形成史。福柯不是主张用一套新的真理来取代老的一套,而是指出真理的特殊历史背景。因此真理都是相对的,没有什么绝对真理。福柯使人们看问题有了历史主义的角度,即思想不是从没有时空限制的自然和必然中形成的,而是从历史的人们的智慧中形成的。他的历史主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所谓外部真理、永恒基础和普遍理性提出了挑战。他说由于它们是被造出来的,它们就能被毁掉,假定我们知道它们是怎样被制造出来的。
福柯对西方的话语所做的分析,其主要攻击目标是西方关于社会、历史与政冶的宏观理论,其中最主要的是两大理论传统:自由人文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包括其弗洛伊德派变种、以及传统的革命理论,他认为这两大传统都是建立在本质主义之上的;都是建立在有关人性、人类历史、经济和力比多的总体理论之上的;都是建立在法律话语权力模式之上的。这个模式有三个基本假设:第一,权力是被占有的被个人、被阶级或被人民第二,权力从一个集中的源头自上而下流动如法律、经济和国家;第三,权力是以镇压的压抑的方式加以实施的《如以制裁梠威胁的禁制:。而福柯使我们注意到在国家、法律和阶级之外存在着的权力,他的权力模式与传统模式有三个基本区别:第一,权力是在运作的以打而不是被占有的内微日;第二,权力的运作方式主要是生产的而不是压抑的;第三,权力是自下而上的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是分散的而不是集中的。后现代女权主义从福疴那里获得的启示是:福柯的权力形成学说并不是权力理论或任何传统意义上的历史,而是反理论的。它不是告诉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也不是为我们提供一个更美好社会的蓝图,而是为我们提供如何看待既存理论的视角,以及从权力作用的角度来分析它们的方法。他点醒人们:人们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是如何为统治他们自己服务的,人们又是如何通过制造真理的过程来管制他们自己的。总之,它不是去解释现实,而是批评别人在解释现实时所犯的错误,其批判矛头主要指向那些本质主义者!
在有关权力的问题上,自由主义女权主义认为,权力就是权威,是统治和剥削所有个人的权力。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则认为,权力就是统治阶级统洽被疣治阶级的权力;而后现代女权主义却把权力定义为分散的、弥溲的,而不是集中于某个机构或某个群体。过去,女性一般被认为是更晉重事物,而不看重活语的,例如,她们更加关注的是低工资问题、强奸问题和溺杀女婴问题,而不太关注自己在历史文献中被置于边缘地位的问题。后现代女权主义主张在妇女运动内部实行一个模式转换,即从只关注事物到更关注话语。因为按照后现代主义的观点,话语就是权力。
后现代女权主义批判了激进女权主义和自由主义女权主义在性问题上的观点,认为这两派的观点都没有能够摆脱权力的压制镆式,都把权力视为由某种机制和群体所占有的一种东西了。传统的压制模式的基本假设是:男性的性一般总是同暴力、淫欲、将对象客体化以及以性高潮为主要目标联系在一起的;而女性的性则与抚育、相互的亲密关系以及对非生殖器快乐的强调联系在一起;女性的性受到强迫的、暴力的、男性的性的压抑。这是一种本能加控制的模式。后现代女权主义认为,传统的压制模式是本质主义的。
福柯指出,所有的权力都制逄反抗,以反面话语的形式产生出新的知识,制造出新的真理,并组成新的权力。后现代女权主义的抱负之一就是要发明女性的话语。她们提出:这个世界用的是男人的话语。男人就是这个世界的话语。我们所要求的一切可以一言以蔽之,那就是我们自已的声音。男人以男人的名义讲话丄女人以女人的名义讲话广迄今为止所有的女权主义文字—直在用男人的语言对女人耳语。我们必须去发明,否则我们将毁灭。
第三,关于惩戒凝视出的观点。福柯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关于标准化或正常化及惩戒凝视的思想。他指出,标准化或正常化是控制和自我规范的深化,社会通过纪律管束着人的身体,通过话语来定义何为正常,何为反常;通过标准化或正常化过程来要求人对规范的遵从。他采用环形监狱作为凝视意象的形象化说明,意指人人都处于社会的凝视之下,不可越轨。
后现代女权主义借用福柯关于标准化、正常化的思想,说明妇女就是生活在这样一种社会压力之下,不仅要服从纪律,而且要遵从规范,自己制造出自己驯服的身体。在后现代女权主义看来,所有的旧式女权主义模式都屑于一个男权压迫和禁制女性的模式;其主要的逻辑是:男权长斯压制着处于无权地位的妇女。举例言之,一个女人去做隆胸术,用旧式女权主义来解读这件事就是:男人命令他的奴隶为满足主人的欲望、为娱悦主人去做这个手术,这个女人完全是男人权力的受害者。可如果从福柯的理论模式来看,对同一个现象就会有不同的解释:那女人左做隆胸术不仅是男人压迫她的结果,也是她自己的自我管制,自我统治,自我遵从规范的结果。正如攝柯听说:用不着武器,用不着肉体的暴力和物质上的禁制,只需要一个凝视,一个监督的凝视,每个人就会在这一凝视的重茧之下变得皁微,就会使他成为自身的监视者,于是看似自上而下的针对每个人的监视,其实是由每个人自己加以实施的。
第四,关于身体、办的思想。后现代女权主义借用了福柯的这一思想,他一反西方思想界重精神轻肉体的传统,大谈身体的重要性及肉体的各沖体验。他指出,议会制的兴起同时限制了人的身体。它不仅要求身体的政治服从和从事生产劳动,而且侵犯身体本身,企图规范身体的力量与活动,身体的经济与效率。例如,军队、学佼、医院、监狱、工厂这些机构的纪律的目标就是为了提萵身体的效用;这些机构为了增加自身的力量,用纪律和惩罚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纪律与惩罚的实施就是为了制造驯服的身体⑴00!,正是福柯使身体成为当代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分析最喜爱的题目。
前文曾提到,后现代女权主义的抱负之一就是要创造出一套女性的话语,究竟什么是女性的话语?在莱克勒克八抓化看來,那就是令人难以想象的身体的快乐。她说:我身体的快乐,既不是灵魂和德行的快乐,也不是我作为一个女性这种感觉的快乐。它就是我女性的肚子、我女性的阴道、我女性的乳房的快乐。那丰富繁盛令人沉醉的快乐,是你完全不可想象的。她这样阐述了身体决乐与女性话语之间的关系广我一定要提到这件事,因为只有说到它,新的话语才能诞生,那就是女性的话语广她又神彩飞扬地说:我要揭露你想掩盖的每一件事,因为对它身体快乐的压抑是其他一切压抑的起始。你一直把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变成污物、痛苦、责任、下贱、委琐和奴役。
第五,关于本质主义和普遍主义。前者强调的是人的生理和遗传决定论;后者则以为用自然或人性可以解释一切,而且认为自然和人性是不会改变的。本质主义和普遍主义成为后现代主义抨击的主要目标。后现代主义认为,所谓自然、人性既非固定不变,也非普遍相同,而是根据不同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而有很大差异的。后现代主义强调的是变化、断裂、矛盾和对立。
后现代女权主义对上述思想有很大共鸣,反对人们总是强调女性的生育能力及其对女性特质形成的影响。后现代女权主义者认为,福柯关于自我体验的思想可以转化为近代女权主义关于女性和母性的伦理。旧式的女权主义理论一向把人的特质划分为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两大类,而后现代女权主义理论则向这一划分提出了挑战,提醒人们注意到男女两种性别内部各自所拥有的差别。
后现代女权主义不仅反对性别的两分,而且反对性别概念本身,反对生理决定论和本质主义,反对那种以为性别是天生的、不可改变的思想。她们不认为女性就必须具有抚养性,就应当受保护;她们十分重视性别之外的种族、阶级、国家、民族及性倾向的区别,并认为这些区别都不仅仅同生理原因有关,而是从社会和心理上对生理区别作出的解择,是为了把人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她们所关注的不是向性别主义和种族主义挑战,而是敦促人们彻底摈弃男性女性、黑人白人这些词语,不要把这些词语当作跨越时空和文化的、不可改变的、唯一的、本质上的类别。
后现代主义重要思想家拉康批判了弗洛伊德式的本质主义主张应以话语为中心而不应以生理学因素为中心来建构性别差异的意义。他待别提出严重质疑的包括俄底浦斯情结和阉割焦虑等理论。他的思想引起后现代女权主义的共鸣。维特根斯坦的反本质主义的思想也受到后现代女权主义的重视。后现代女权主义是反对本质主义的,它不赞成力比多性动力理论,也不赞成所有人最初都是双性恋轮的理论。因为这些理论都是假定性是生活的中心,而且假定性的动力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普遍存在。
法国著名女权主义者维蒂的观点比女性的心理为社会听强加这一说法走得更远,她认为,就连女人的身体也是社会造成的女人并没有任何天生的成分,女人并非生来即是女人。她反对某些激进女权主义者对所谓女性气质的沤歌,主张真正的妇女解故不仅要超越自由主义的男女机会均等的境界而且要超越激逬女权主义女性优越的思想。在维蒂看来真正的解放要消灭作为阶级的男人和女人,在她理想的新社会里将只有人。没有女人和男人。
对后现代女权主义的批判
对后现代女权主义及后现代主义最尖锐的批判首先指向它的非政治或后政治诚两倾向,批评来自女权主义运动内部,其主要看法是:在女性刚刚成为她自身权利的主体之时,后现代主义就剥夺了女性在普遍人性中的权利。有人这样批评后现代主义:为什么正当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开始为自己命名的时刻过去我们一直沉默、正当我们起来作历史的主体而非客体的时刻,主体这一概念本身偏偏受到了质疑?这一质问颇有深意——女性一直被当成历史的被动客体,正好在她们意识到这一点,想作历史的主体可还没有作成之时,主体竟被否认了一言外之意似乎在暗示这里有一点阴谋的味道。这一批评就像是在说:在一场轮流坐庄的赌局中,前任庄家在自己该卸任时却擅自宣布整个赌局已经结束了。
传统的女权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分歧还在于对身份认同和对主体的不同看法。后现代主义要求解构,视主体为流动的和变化的,就连使用女性这样的概念都是本质主义的;并认为,如果不加分析地使用这类词汇,会于无形之中加强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即认为男女两性的区别是与生俱来而且是固定不变的,而实际上,女性这一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意味着不同的东西。女权主义的目标则是要争取作话语与意识形态的主体。一些女权主义者认为,后现代主义毁弃了学术上的许多重要分类,解构了女权主义的政治活动。她们提出,如果不承认各类现象的本体论基础,那就等于取消了政治学。男女两性的分类是政治学已经确定的分类,对两性分类的批判会带来什么样的政治可能性?认知的无限的分散化和多元化已经被理解为政洽学和政治信仰的终结或消解,女权主义在这场消解中又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
批评者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对世界背过脸去的;它不是关于这个世界的学说,而是关于其自身过程的学说;它是自慰性质的,冷淡的,仅仅对那些有权的人讲话,或者就千脆什么也不讲。按照这一学说,所有的现象都只是在一个特定的信息体系之内才有意义,在它之外就丧失了任何本体论地位!所有的话语最终都丧失了它存在的基础。
批评者还指出,后现代女权主义理论把话语视为一切权力的所在,忽视了真实的身体和真实的性,而这些真实的身体是能够产生道德与政治上的压迫的,例如暴力和强奸。强奸是真实存在的,它不是话语。如果一味坚持话语才是权力,会成为道德相对主义,而且丧失在现实中与真实的暴力作斗争的武器。此外。如果普遍适用的宏观理论不复存在,实践和经验该怎么办?女权主义运动应当设定什么样的政治目标?
因此,有这样一种说法:一个人不可能既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又是一个后现代主义昔,即后现代女权主义的不可能性因为后现代主义是反政治的和相对主义的。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女权主义的一些理论可以吸收后现代主义的成分,伹不可全盘接受后现代主义,或者用后现代主义来改造女权主义。后现代女权主义自认为是十分政治化的,然而,后现代主义本身却是后政治的。由于后现代主义认为真理是不存在的,所以冲突只能通过赤裸裸的权力统治来解决。后现代主义解构了主体,否定或摧毁了在这个世界上建立任何积极的行动机构的可能性。而离开了具有实验意义的历史和性别的主体,就不会有什么女权主义意识,也不会有什么女权主义的政治。
对女权主义有极大诱惑力的是福柯在《性史》中提出的权力与性的互动关系。但有些女权主义者提醒同道万万不可受此诱惑,因为女权主义向福柯强有力的话语投降的代价将是女权主义的非政治化。后现代主义绝不是一个政饴行动的理论,受到它的诱惑就会陷入一个施虐与受虐恥的螺旋——权力和反抗的螺旋,就不会再认为女性在父权制下形成了一个受压迫的群体,也就更谈不上她们的解放了。
其次,对后现代女权主义的批评指向其认识论。不少女权主义者难以接受后现代主义完全抛弃性别、种族、阶级这些概念的作法。而主张丰富其内涵。后现代主义使一些女权主义者感到害伯,因为它对过去那些激烈论争的问题的全部假设和框架都作了重新解释。在公众的心目中,西方女权主义政治和妇女运动的思想渊源是启蒙主义话浯,其中包括权利、平等和个人主义等等,直到最近,在后现代主义出现之后,妇女运动的这一认识论沿革才受到质疑。后现代主义为女权主义带来的最大威胁首先在于它对单纯知识的威胁,就是那些人们已经接受了的简单理论,那些能够告诉人们如何为自身的利益去行动的理论,那些过去女权主义一直简单接受下来的话语,如自由政治理论,马克思主义,实证主义,启蒙主义等等。人们过去简单地接受了枓学发现的逻辑以为它是普遍适用的,是价值中立的。这种价值中立是对两个方面而言的,一方面是对研究的主体而言,即研究者是价值中立的;另一方面对研究的过程而言,即研究的过程和使用的方法应当是价值中立的。因此,运甩这种科学的方法可以被用來发现对象的真实情况。按照后现代主义的理论,这些简单明了的原则就都是不可靠的了。
批评者指出,由于后现代主义相信意义是多元的和非确定的,假如你清楚明白和令人可解地写作,那么你就不是后现代主义者。
事实上,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们总是故意把话说得含糊不清,在他们那个圈子之外。没有人能理解他们在说什么。所以,一个人必须二者择其一:或者完全接受后现代主义的立场,从而放弃女权主义;或者完全拒绝这一立场。接受后现代主义的立场就必须抛弃女权主义,服从子那个有害的、不友善的、男性中心主义的哲学,她们认为,由子后现代主义标榜对客观性和中立性的批判,而这一点恰好同女权主义的思想方法有共鸣,所以能够引起女权主义的好感,可是,从后现代主义的立场来看,波伏瓦的著作就是基要主义化皿如!对的,是建立在传统的人性理论之上的,因而是应当被否定的;而否定了波伏瓦也就等于否定了女权主义和妇女运动。
第三,不少女权主义者是从后现代主义的男权意识这一角度来批判它的。这种批判认为,后现代主义虽然在当代理论界占统冶地位,但并不是不可批判的。女权主义就应当拒绝后现代主义,主要原因在于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有明显的男性化倾向。她们批评后现代女权主义对男性的意识形态缺乏分析批判,简单地接受了福柯、德里达、拉康这狴人的思想,甚至接受了尼采和弗洛伊德的思想。
后现代女权主义的批评者认为,她们还是在使用男性的话语,好傢不使用男性话语的女性就要受到惩罚;好像女权主义的理论也必须从男性理论中推演出来,并不是一种基于女性经验的新知识。
批评者还栺出,后现代主义是父权制的新的文化资本,例如福柯最喜欢的作家是尼采和萨德、如。虽然福柯批判了异性恋霸权,对这一所谓性的自然秩序表芣质疑,但由于他是一位男同性恋者,所以他没有也不可能看到异性恋霸权对女人的伤害。她们还批评福柯在强奸者男人和被强奸者女人之间,是为前者辩护的。总的来说,她们认为福柯基本上还是男性中心主义的!
有批评者认为,虽然福柯的身体论可以帮助女权主义克服本质主义和生理主义,但是福柯对性别的决定性影响注意不够。此外。他把人仅仅视为身体,对个人其他方面的经验过于忽视。还有人批评福柯只强调自我,忽略了他人,好像个人是孤立的。福柯虽然讲到权力和知识的统治致使身体受到制约而成为驯服的身体,但他从未直接提到过男性统饴这种状况本身,他所讲到的权力总是针对着所有人的。此外。当福柯讲身体时,没有把身体分男女,而男女的身体是有区别的。女人的身体比男人受到了更多的限制。女人不仅同男人一样,受到对身体的种种禁制,还要去刻意追求正确的尺寸和体形;如果女人不眵驯顺,就会失去男人的宠爱和亲近,会失去获得后代的机会。这些问题从未进人过福柯的论域,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缺失。
福柯与女权主义的关系十分奇特,他仅仅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即:女人在同男人的关系中处于生理上的不利地位,除此之外他从未研究过妇女问题,只研究过自我的性别认同。他认为,性别认同不应当成为自我的基础;性实践也不应当成为权力统治的对象,这一权力包括去为性下定义、命令它和为它分类的权力。因此,有的女权主义者甚至认为,福柯之所以受到女权主义的注意,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是一种侥幸,因为他究竟做了什么值得这种法意的事并不很清楚。他不像同时受到后现代女权主义关注的思想家拉康和德里达那样直接讨论过妇女问题。有些人甚至认为,福柯式的女权主义这种提法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一个人不可能既赞同福柯又是个女权主义者。
但另一些人却反驳说,福柯式的女权主义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这二者确有相吻合之处,福柯关注的许多论题都与女权主义关注的问题不谋而合。例如,女权主义者和福柯都看重文化而不看重自然。二者都十分重视性的质量和行为规范;二者都把性的问题视为政治斗争的关键领域;二者都把政治的领域扩展到了与个人领域有关的社会经济形式上来;二者都批判生理决定论和传统的人性论;二者都怀疑人文科学中隐含着统治的现代形式;二者都不把知识的增长与逬步联系在起,而是指出,随着知识的一些特殊形式的增长如医药学,精神病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发展出现了一种微妙的社会控制机制,福柯向性别是自然的这一观念提出挑战,女权主义亦如是。
比较温和的批判者提出,对后现代主义应当持批判性吸牧旳态度。一部以《反对福柯:福柯与女权主义之间的紧张关系》为标题的论文集中说,女权主义反对福柯的武器之一就是他对知识和权力的性质提供的与传统不同的思维方法,待别是关于现实与真理、因果关系、自由与体制的关系这些自启蒙时代以来在西方思想史中已经固定来的想法。正是福柯使女权主义开始怀疑这些一向以为是真理的东西。福柯并未直接向女权主义挑战,其本人似乎还同情妇女想要改变目前权力关系的欲望。由于他的著作对于女权主义思想和女权主义政治有着待别的意义,所以女权主义应当特别注重对福柯思想的批判性吸收。
其他女权主义流派
生态女权主义
关于生态女权主义有这样两种提法:女权主义的生态学化和生态学的女权主义。
生态女权主义试图寻求一种不与自然分离的文化,并且认为,一个生态学家必定会成为女权主义者。
生态女权主义的主要信念包括:第一,女性更接近于自然,而男性伦理的基调是对自然的仇视,女性希望与自然和睦相处,而男性则把世界变成了狩猎场,与自然为敌。因此,女性比男性更适合于为保护自然而战,更有责任也更有希望结朿人统治自然的现状冶愈人与非人自然之间的疏离。这正是生态运动的最终目标。尽管生态运动不一定全是女权主义的,但是任何深刻的生态运动,其性别化程度是令人震惊的。它之所以令人震惊是因为深刻的生态学意识是一种女性意识,或者可以说,生态意识是一种传统的女性意识。生态女权主义者关注着地球上生态的严重破坏,森林消失,空气污染,水源污染,感到痛心疾首。她们说:我们在和自己作对。我们不再感到自己是这个地球的一部分。我们把其他造物视为仇敌,很久以前我们就已放弃了自我,我们的生活方式正在毁掉环境,毁掉我们的肉体,甚至毁掉我们的遗传基因广生态女权主义提出:对地球的一切形式的强奸,已成为一种隐喻,就像以种种借口强奸妇女一样。
第二,地球上的生命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网,并无上下高低的等级之分。我们的社会状态是种族分隔,性别分隔的。人们都接受了这样一种世界观,甚至没有感觉到它是一种意识形态。这种世界观认为,存在是分等级的。在这个等级体系中,上帝这类纯精神是最髙级的,而生长在地球上的生命是低级的;在所有的生命中,人又是最高级的,以下依次是动物、植物、山、海和沙;在人类当中,白种男性是最髙级的,以下才是其他种族和性别的人们。而生态女权主义的一个主要观点就是反对对生命做等级划分。第三,一个健康的乎衡的生态体系,其中包括人与非人在内,都应保持多样化状态。消费市场把人们的文化兴趣搞得千人一面,既浪费资源,又无趣。生态女权主义主张,应当发起一个反集中化的全球运动,既照顾到人们的共同利益,又要反对某些消费形式的统治和强制性,这种强制性实际上是一种暴力形式。而生态女权主义就是这个运动的潜在力量之所在。
第四,物种的幸存使我们看到重新理解人与自然自身肉体与非人自然关系的必要性。这是对自然一文化二元对立理论的挑战。概括地说,生态女权主义所主张的是按照女权主义原则和生态学原则重建人类社会。
生态女权主义者对发展的概念提出质疑,她们认为,发展这个概念是基于西方父权制和资本主义关于经济逬步的概念而形成的,以为变革必须走线性发展的道路。从文化角度上讲,这个概念具有局限性,但却被奉为神明,在全世界通用。它不仅带有霸权主义特征,而且与妇女运动所强调的基本价值观背道而弛。妇女运动的价值是去听取无权者的呼声,尊重差异性;而发展概念不重视个体,不重视社区层面,只是从经济角度评估人类与社会的进步,却不考虑诸如文化、社会、政治、精神等人类的贡献。她们提出的一个主要观点是:如果两性差别能被考虑在内,发展计划的实施一定会取得巨大进步。经济发展应当顺乎妇女日常生活情理,不应追求竞争、侵略精神;男性和疣治制度应攻变自己,应富有责任感、教养、开放思想以及放弃等级思想。
生态女权主义中最极端的观点是反发展的,它将发展作为西方男权主义的举措加以抨击。生态女权主义认为,发展一直是个后殖民主义的举措,是全世界对西方殖民主义进步模式的被动接受。发展理论有一个假设,即西方的模式是在全世界普遍适用的,其主要持征是工业化和资本的增殖。然而正如卢森堡所指出的那样,西欧的早期工业发展导致了殖民力量的永久统治和地方自然经济的毁灭。她认为,资本的增殖离不开殖民主义,资本的增殖所带来的是贫困和剥夺。商品化的经济发展还会在新独立的国家制造出国内的殖民地。发展于是成为殖民比的继续,它是建立在对妇女的剥削或排斥之上的,是建立在对他种文化的剥削之上的。发展会造成女性、自然和处于不利地位的文化的毁灭。正因为如此,第三世界、女性、农民和部落民不断力图从发展,下争解放,就像从殖民主义缚治之下争取解放一样。
生态女权主义指出,发展本身已成为问题。女性的欠发屣不在于对发展的参与不够,而在于她们付出了代价却没有得到利益。经济增长是新殖民主义,是从最贫困的人们的手中剥夺资源,是国家的楕英取代殖民者以国家利益和提高为名在强大技术力量的武装下所进行的剥削。在这一过程中,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全都贫雨化了,女人更甚。据联合国的调查,在分享经济资源、收入和就业等方面。女性的相对地位都有胼下降,工作负担却在增加。女性的相对和绝对健康状况、营养和受教育程度都下降了。她们提请人们关注一个普遍的事实:女性是环境问题的最大受害者。工业化、都市化和货币经济带来了森林,水源和空气的污染,它给女性带来的是直接的伤害。举例言之,女性的家务劳动负担可能会由于环境的鸯化而加重。在印度的一些地方,女性用90的劳动时间做饭,其中的劳动用于打水和拾柴。由于水源和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妇女打水和拾柴的地方离家越来越远,致使她们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大大增加。
生态女权主义汄为,女性不孝的根源在于,发展是在毁灭自然资源,生产和增长的概念基本上是男权主义酌。目前地球上每个人所消耗的能源相当于役使了50个奴隶,与每人维持生命所需要的3600卡路里相比,多消耗了倍的能源,而一个美国人与一个尼日利亚人相比,又多消耗了250倍的奴隶。热力学第二定律警告我们,对能源的一切消费都会在远期威胁人类的生存4这是一场人类长期生存与短期过度生产、过度消费之间的争夺战。它通过将土地、水和森林从妇女的掌握和控制中拿走,毁掉了女性的生产活动;同时也毁掉了这些资源。性别统冶和男权是最古老的压迫形式,在发展的规划中,它以新的和更加暴力酌形式表现出來。男权主义把破坏当作生产,导致了人类的生存危机,他们将被动性视为自然和女性的天性,否定了自然和生命的活动。与现代化相伴的是新形式的统治。
生态女权主义者指出,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生产和两沖不同的增长,即良性发展与恶性发展;后者常常被称作经济增长,它是由?来街量的。著名生态学家波利待曾这样谈到即使是传统的经济学家也承认,用来衡量进步是无用的。度量所有货币经济中的产品和服务,而其中许多产品和服务并未给人带来利益,而是对做错了多少事的度量;在防止犯罪、防止污染以及在官僚机构上增加的开支,也全都计入了的增长之中。因此,增加不一定意昧着財富和福利的增加。有时的提高标志着真正财富,自然财富和为生活必需品而进行的生产在急剧下降。
生态女权主义者汄为,在恶性发展的过程中,女性的价值降低了,原因在于:第一,她们的工作是与自然进程同步的;第二,一般来说,为满足维持生命需要所做的工作贬值了。女权主义的原则将会改变恶性发展的男权主义基础,它所主张的趋与生产联系在起的发展,而不是与破坏联系在一起的发屐。发展应当是以人为中心的过程,因为人既是发展的工具,义是发展的目标,对于生态女权主义的观点似乎可以作以下推演:工业与自然为敌,农业则与自然和睦相处。问题在于,人类是否应当回到工业化之前去?是否能够回到工业化之前的状态去?现在有一种说法:由于工业化的发展已经走上了绝路,需要东方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来救世界。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究竟是东方的理念,还是女权主义的理念,还是农业社会的传统理念呢?它是否能够拯救世界?主张适度发展和反对无节制发展的思想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这就证明从生态角度对片面经济增长发展观的枇评是具有合理性的。但它还面临着三个重要问题:第一,何谓适度。我想,适度的标准应当定在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例如,拿具有同样使用价值的一般产品和名牌产品梠比,为士前者的消费就是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消费后者就超出了人的基本需要,第二,确定了适度的标准之后,如何做到使人能满足于这个标准。第三,公平问题。在一些人得到汽车之后,让另一些人满足于自行车是否有欠公平?为了公平,是应当让已有汽车的人放弃汽车,还是应当让只有自行车的人拥有汽车?这些问题不解决,生态女权主义的主张只能是空谈。
心理分析女权主义
心理分析女权主义认为,解释目前社会中的男女关系,用两性的生理区别来解释是无效的,二者的区别主要属于心理的范畴,是儿童的社会教化过程造成的。男性对女性的压制不是政治的和经济的,而是心理的,即女性是下等人这一心理的内化。
心理学对女性的思维模式有一套刻板印象,其中包括,它是异性恋的,是被动的,是富亍哺育性的,是忌妒男牲的,是较少伦理观念的,是难以预见的据说是因为女性的荷尔蒙有高低周期、是缺乏理智的。性別主义就像种族主义一样,把女人视作孩童,好像她们都是乐天知命安于现状的;都是遇事凭直觉而非凭理性判断的;都是接近自然而非文化的;都是无能力而且无竞争力的。
在性的问题上,心理分析学派的大师弗洛伊德和性学家埃利斯幻都持有男主动女被动的看法,他们关于男人是活跃的、富于攻击性的,而女人是被动的这一观点一直没有受到过认真的挑战。直到非常晚近的时期,社会调查还在不断重复和肯定这一观点:在我们的社会中,成年人异性恋活动频率的主要决定因素是男性在这一活动中的活跃程度。对此,女权主义提出的疑问是:那么女人的欲望到哪里去了呢?
对于心理分析女权主义来说,关于女性是否天生有受虐倾向的问题一直是个敏感的问题。如果女性的受虐倾向是天生的,那么男性统治的社会结构就有了心理学的基础6女权主义认为,虐待狂是仇视女性的男权文化的必然表现,是利用女性内心最深处的性欲来強化男性的统治,使这一统治看上去是自然的。
―位心理学者为虐恋做了如下的定义:所有那些包含把统治与服从关系色情化的性实践广她引述了一位女性的故事:从6岁起,她的性幻想中就有盖世太保型的人物。他们强迫她很痛苦地裸露身体,使她受窘,羞辱她,伤害她的肢体,高髙在上地统治她。她一直觉得自己不正常,是变态,直到她听到统计资料说,有25%的女性有过被强奸想象,就像《飘》里面的白瑞德对郝斯嘉所橄过的婚内强奸那样,她才改变了对自己的严酷看法。一种被普遍接受的观念认为,粗暴地对待女性,似乎能够增加男性的魅力。
美国有虐恋倾向的女性成立了个叫作的组织,这一组织的成立令女权主义者感到震惊和愤怒,因为这个組织是专为有虐恋倾向的女性而成立的,并自诩为女同性恋和女权主义的组织。它的宗旨是,积极鼓励那些有虐恋倾向的女性,让她们不必为此害羞,应当对自己的想象持完全接受的态度,接受这类想象所带来的性满足,它认为,这种以双方协商齿前提的相互给予的快乐是自由和解放的表现;是对资产阶级家庭的性澧德的挑战;是一种典型的不以生殖为目的的性活动;是用人的整个身体的每一根神经去体会人的热情和砍望。
主要理论家是罗宾,她是一位人类学家。她批评美国全国妇女组织双站在了性自由和性越轨者的公民权的对立面,因为这个组织对虐恋、跨代性关系、色惰品和公开场所的性表现持否定态度。罗宾将虐恋定义为一般意义上的性自由理由如下:寻求性快乐和性自由属于基本人权范畴;女权主义对虐恋的批评则属于性压抑的范畴,是把性神秘化,是压制人的性实践;反对性自由会威胁到妇女运动的前途。
近年来,在妇女运动中产生了关于妇女所受压迫的普遍性与待殊性的争论。女性虽然在各种文化中都是受压迫的,但是她们所受压迫的形式是不同的。在妇女内部,大家的处境和地位既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人们所受到的压迫除了性别上的,还有阶级的压迫种族的压迫,民族的压迫以及不同性倾向之间的压迫,例如,异性恋对于同性恋的压迫。强调这些差别的人批评了否定这些差别的人,认为妇女运动不应当把自己建立在一个关于妇女受压迫的虚假的普遍性假设之上。
有色人种妇女与第三世界女权主义就是在这种理论背景下产生的。这一女权主义流派猛烈批评过去所有的女权主义流派的一个共同的缺失:它们的主要成员是西方中产阶级白人妇女;它们关注的问题都是西方中产阶级白人妇女所面临的问题:它们忽略了第三世界妇女、下层妇女和有色人种妇女所面临和关注的问题。而这两大群体所面临和关注的问题是有很大差距的。但是,由于妇女运动对于男女两性差异的高度重视和强调,人们忽略了妇女内部的差别,如阶级、种族、民族和性倾向的差别。
黑人女权主义者认为,白种人在社会结构中是优势群体;白种人总要从白种人的立场看他们自己,看他人,看社会;白色种族意味着一整套文化实践,用它来推测其他文化的情况是不正确的。她们主张,女权主义理论应当是有种族意识的。
胡德—出只00在其《黑人妇女、白人妇女:不同的解放道路》一文中―探讨了白人妇女与黑人妇女所受压迫的异同。她虽然认为二者都受到为白人男性所建立和操作的父权制的压迫,但仍然认为白人妇女由于其种族所处的有利地位而得到了某些特权。她坚持认为,黑人妇女和白人妇女会处于分裂状态,除非白人妇女既为根除男人统治又为根除种族主义而斗争。她的观点是作黑人难于作女人。同胡德持相同观点的人们指出:男人压迫女人的父权制概念误解了黑人男子的地位。在白人社会里,黑人男子的权力往往低于白人妇女;而只要种族主义较之男人的统治更牢固,影响更广泛,妇女就会同本种族的男人站在一起,而不是相互建立跨种族的妇女联盟。因此,若不将反对男性统治的斗争同反对种族主义的斗争结合起来,黑人妇女和白人妇女就将继续处于分裂状态。
自从一枇自称卡巴希河打的黑人妇女于1979年发表了一篇题为《黑人女权主义者的声明》以来,这篇文章一直被视为黑人女权主义的经典之作。这一声明指出:黑人妇女的生活结构是多层次的,其所受的压迫不仅建立在种族和性别的基础上,而且建立在阶级、年龄和性倾向的基础上。目前的政治理论不适合用来解释黑人妇女的处境。例如,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只讲不考虑种族和性别的工人,忽视了工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因而说明不了黑人妇女的真实境况;激进女权主义关于两性冲突的理论也只是以性别为基础分裂人类,忽视了黑人妇女和黑人男子的共同利益。黑人妇女所受压迫的复杂性使其不能认同于任何只强调压迫的一两个側而的群体。她们认为,衡量女权主义理论适用性的唯一最重要的标准应看其能否解释黑人妇女的境况,如果黑人妇女获得了自由,那便意昧着人人都获得了自由,因为我们的自由要求消灭所有的压迫制度。
第三世界女权主义提出了殖民化这一概念,并指出它的三个步骤:第一步,强使一个群体屈从于另一个群体,例如强使黑人屈从于白人;第二步,摧毁有抵抗力的文化因索;第三步,建立以种族歧视为基础的经济社会制度。当然,殖民化的概念已被引申,它不仅指宗主国对殖民地的奴役,而且指称一个社会群体对另一个社会群体的压迫,指称前者以强权使后者臣服的过程。
分离主义女权主义
近年来,女同性恋女权主义日趋公开、活跃,女同性恋分离主义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她们提出多元口号作为对变态这一指责的回应。她们说,我们已经超越了要求隐私权的阶段,甚至超越了开办女同性恋酒吧、实业和项目的阶段,达到了要求开展广泛的公开讨论的阶段。早在50年代,一小群:同性恋者在迪尔马丁似故如和菲丽丝里昂的领导下,建立了一个女同性恋组织,取名为比利蒂斯的女儿,这个名字来源于由萨福一首诗改写的色情诗。目前在美国约有600个同性恋者的组织,有大量的出版物。她们经常举行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活跃在各类传媒上,选举能代表同性恋利益的地方议员和行政长官,争取法律上对同性恋婚姻的认可。80年代,在美军中,女兵将近15万人,有大量的女同性恋者无意中在那里得以聚集,她们当中的许多人在平民生活中是难以相遇的。无怪乎有人说,曾经不敢道出自己姓名的爱已经变得滔滔不绝了。
有的女同性恋者认为她们的文化被女权主义重新解释了。她们说,女同性恋是实践而女权主义是理论的口号不失为一个好的动员令,但它却歪曲了我们的历史她扪批评保守派,认为她们反对和压制了一切有关性、性别、种族和阶级的严肃讨论。她们认为,性别主义是一切压迫的根源,而女同性恋女权主义是对男性耱权的威胁,女同性恋者必须组织起自己的运动以反对男性霸权。女同性恋女权主义猛烈抨击男性对女性的暴力行为和攻击性性行为。她们还认为,母性是女性的优点,而不是女性的弱点。她们反对异性恋覇权,即那种以为只有异性恋才属正常范畴的。
偏文化女权主义也可以被视作一种分离主义的女权主义。文化女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女性的特质是人类行为的最佳价值和正面价值,它强调有独立存在的女性文化,它是建立在女性特征的基础之上的。文化女权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吉里根亚当斯、庞克斯特等人。亚当斯认为,女性比男性高明,如渠社会能够建立在女性的价值之上,将会变得更加富于生产能力,更加和平,更加公正。庞克斯特则有一个简单明了但相当激烈的观点:女人的利益在于反对异性恋广文化女权主义所主张的解放妇女的战略包括建立妇女文化,从而使男女两性隔离。实际上,最彻底的瀲进女权主义立场最终会与性别分离主义的立场合二为一。
分离主义女权主义招致不少批评,它被批评为仇畀倾向和翻转过来的性别歧视。由于分离主义主张从男性定义的体制、关系和角色活动中完全分离出来,因此还被批评为带有很重的乌托邦色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