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取做优秀的自己-管制还是管教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家长制作风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是宗法制度的产物。在那个年代,子女是家长的财产,而家长是这些财产的所有人。因此,子女得无条件地听从家长的,这就是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套道德伦理制度束缚了人们很多年,长期的钳制和约束使得我们的家长对这套制度习以为常,以至于在意识深处凝固成了思维定势。这不,到了现在,很多家长还将子女看做自己的私有财产而不是活生生的具有情感和丰富内涵的人,因而对他们实行的还是管制而不是管教。

    有个小孩很喜欢看电视,只要一有时间,他就准坐在电视机前而不是其他地方,可以说他对电视如痴如醉,简直到了嗜之如命的地步。可是,因为面临考试,他也不敢拿自己的前途当儿戏,只好忍痛割爱。

    放寒假了,这下他“解放”了,虽然答应他母亲独自在家不看电视,但一俟母亲转身出门,他旋即打开电视机,沉醉在电视多彩的世界里。

    可是,他很纳闷:为什么母亲每天下班后回到家里都会知道他看了电视了呢?是母亲长了顺风耳、听到了他看电视的声音?还是邻居告发的?总不会是母亲在家里装了探头吧?

    他困惑异常,百思不得其解。

    最后,还是他父亲解开了这个谜——

    原来,他母亲每天出门上班之前,就把遥控器定在一家人几乎不看的某个频道上,而且其音量也总是设置在最低。小孩子不知道这些细节——更准确地说是这些诡计,当然不会还原到他母亲的设置。因此,母亲晚上回家,打开电视,只要不是那个频道和那个音量,就说明儿子看过电视了。

    原来如此!小孩恍然大悟,不得不佩服母亲用心良苦,并打心底里感受到了母亲对自己的爱怜之情,发誓认真读书,再也不像现在这样看电视,以免误了自己,伤了母亲的心!

    与此相类似,另一个母亲对自己的儿子也是管制得很严格,那种严格,简直是严厉和苛刻。她也是禁止儿子独自在家看电视,她怕儿子看多了电视耽误了学业,毕竟只有四年级的小孩子,自控力太差。于是,她每天出门前都背着儿子把电视机的插头给拔了,而且总是按照一个方向放好。她的用意很明显:只要你动了插头,我就知道你看了电视!

    暑假临近结束了,母亲很满意,因为每次下班回家,总是看见儿子在做功课,而且插头也总是她出门时摆放的方向,丝毫没有改变。可是,令她纳闷的是,家里的电费账单却显示比暑假前用电多出很多。是什么原因呢?母亲决定探个究竟。

    这天,她一如既往地去上班,而实际上她今天是休息的日子。因此,她到菜市场去转了一圈就回家了。她悄悄打开家门,蹑手蹑脚地走进来,蓦然发现儿子正全神贯注地沉浸在自己钟情的卡通世界里,如痴如醉,物我两忘。

    这回,母亲生气了,她怎么也没料到,儿子会伪装得那么好,要不是今天去而复返、实地调查,还真被他蒙骗过去了,难怪电费居高不下,原来是这么回事!

    这时候,儿子也觉得蒙蔽不下去了,他老老实实地“坦白交代”说,不看电视是不可能的,少看是做得到的。他早就知道母亲的“诡计”,他所要做的无非就是记住母亲摆放插头的方向,从而让它恢复原样摆放而已。

    当母亲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很是为这位母亲高兴,倒是母亲为我的高兴有点丈二金刚摸不着脑袋。我于是对她说,你儿子这么细心,这么有心计,作文肯定会写得好(此前,她一直为儿子的不善作文头疼不已),你只需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即可。

    果然,母亲回去按照我给她儿子开具的书单,读了一些人物传记和相关读物后,作文的兴趣逐渐浓厚起来,一个多学期之后,他的作文就在班级名列前茅了。这不,班主任最近还把他的作文作为范文在班上宣讲呢!

    对小孩子是管制还是管教呢?管制是管束和压制,而管教是管理和引导,事实证明,引导应该成为对小孩子进行教育的主要方法。只要翻开名人成长录就会发现,没有哪一个成功人士是在高压、管制的状态下成长为人才、走向成功和辉煌的。

    因此,有必要在这里跟家长们分享两个事例,它们对我们的管教应该大有裨益。

    精于垂钓者都知道,假如有大鱼上钩,生硬地把鱼往岸上拖是很糟糕的事。其结果,不是钓线被扯断、鱼钩被拉直,就是鱼嘴被撕裂,本已上钩的鱼随之翩然而去。

    正确的做法是,当大鱼上钩,钓者对于鱼的挣扎,应该有一个合理的迁就。这时的钓线,应该放得较长,任由鱼拖着跑,等鱼累了,再慢慢收线;如果鱼再一次挣扎,钓者也再一次放线,鱼累了,再收。几个回合下来,鱼往往会精疲力尽,任由钓者拖上岸。

    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被一条无形的线所拉紧,于是你挣扎、奔突,拼尽全力,但结果却无异于慢性自杀。有时候,你休息一会,打个盹,醒来后体力和精力得以恢复,突然奋力一搏,反而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时,你也许便会像那条绷断钓线的大鱼一样,自由了。

    与钓鱼的道理类似的是拧水龙头,一个有过这样经历的人告诉我们——

    我的水龙头漏水,请水电工人来修。检查后,工人告诉我,漏水是因为里面的橡皮圈磨损,使它无法拧紧。

    工人把新的橡皮装入、重新扭上龙头后,对我说:

    “以后关水不要拧得太紧,太紧会拧坏橡皮圈,稍微松一点,水反而恰恰止住了!”

    原来如此——!

    从拧水龙头那儿我得到了启发,从那以后,每次我管教孩子,都会想到水电工的那句话。过严的管教,只可能造成孩子的习以为常、阳奉阴违,甚至逆反心理,当孩子把打骂都看成家常便饭时,问题反而更多了。

    怎么样,看了这两个例子,你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