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忌讳-人情一把锯,你来我去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人与人之间更讲究礼尚往来。婚、丧、寿、喜及其他原由,别人送了你的礼,你就应该在对方相应的情况下还礼,古语说:“有来无往,非礼也。”在湖南的民谚中,则谓之“人情一把锯,你来我去。”

    人家送了你的礼,不思回报,这是一种失礼行为。而回礼的价值,少于或轻于人家送的礼,也视为大忌。

    在今天,年轻人却为送礼(又叫“送人情”)而苦恼。亲戚朋友及同事、同学之间,结婚、做生日、生孩子、搬家、入学、升迁……不经意间就送来了“请柬”,虽先前并无受礼之嫌,但碍着情面,还得去送礼。于是,当自己有原由了,也要去发送请柬,对方亦不得不来,这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故请柬又被戏称为“罚款单”。

    送礼,在结婚和办丧事中,不能不有所忌讳。

    “婚姻贺礼,如今仍相当普遍。今俗有‘凑份子’一说。即是指为亲友婚嫁送的贺礼。”(任骋《中国民间禁忌》)送礼多少,由送礼人自行权衡。但送礼必赶在新人入洞房之前,则是久远的规矩,最忌在此后去补送礼,民间习俗认为不吉,即是意味别人将“第二次结婚”。湖南民间若是没赶上送礼,则在新郎或新娘做生日时,或生下孩子做“满月酒”时,一并补上。

    人家办丧事去送的礼,谓之“丧仪”。送“丧仪”必须在出殡前,棺材(或骨灰盒)一出家门,就不可再去,否则预兆这家还将有丧事发生。虽具有“迷信”色彩,但在人生礼仪上却自有其道理。出殡了,丧家当然不愿意再看到送“丧仪”的人。

    送“丧仪”,也有规矩,即:“送礼忌双。”而“丧家收礼时要有回礼,一般习惯是:送礼忌双,回礼忌单。亦是‘双吉’、‘单凶’的观念使之然。”(出处同上)

    在湖南习俗中:喜事送礼,若是钱,则以红包封装之;送物品,在上面覆以纸剪的红双“喜”或饰以红纸。丧事送礼,钱必须白纸包封装之;送祭幛,决不用红色的布、绸、缎、绢,选用白、青、蓝等色。这即是“红喜事”、“白喜事”的生动印证。

    许多年前,我的一位老友,因他的一位乡下同学过世,闻讯后带了花圈等物,开车前去祭吊。离丧家数百米时,发现出殡队伍出了村口,忙悄悄地掉转车头回来,在一个僻静处将花圈焚毁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