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的震撼:揭秘中国地震预报-后记 聆听忠告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静动皆风云,大道无形。人类在地球上生存,地震在地球上发生,不能不察其动因。尽管人们满世界地钻下深达数千米的窟窿眼,是想勘探其内部究竟,但地球这个庞然大物,却似乎没有感觉到丝毫痛痒,依然不理不睬,依然我行我素。众所周知,由于地球内部的“不可见性”、大地震的“非频发性”和地震成因机理的复杂性等因素,目前不仅中国,整个人类都还不能有效地、准确地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虽然现代科学已经让天文学家看到数百亿光年之外的遥远天体,可是人类对于赖以生存的地球的了解却显得如此“浅薄”。面对这种状况,人类该怎么办?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地震专家早就给了我们忠告:地震预报还处在探索阶段,要加强防范措施,选择安全可靠、远离地震活动断裂的场地,把房子盖牢固,像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珍爱地球,与地球和谐相处……可是人们听进去多少,听懂了多少呢?忘得很快,丢得更快。

    自20世纪初至今,中国因地震死亡人数约占全球地震死亡总数的60%。近百年间,全球共发生造成20万人以上死亡的大地震三次,不幸的是有两次发生在中国:一次是1920年宁夏海原8.5级特大地震,造成23.5万人死亡;另一次就是1976年的河北唐山7.8级大地震,造成24.4万人罹难;再一次就是2004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9.0级强震并引发海啸,造成印度洋周边各国近30万人死亡。2008年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又造成近9万人死亡和失踪。中国的领土面积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6.7%,中国领土上发生的地震约占全球陆地地震的33%,而为什么因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却占全球这一总数的近60%?造成这样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人们有理由追寻答案。

    就目前科学家对地震监测预报所掌握的技术和捕捉地震前兆的信息而言,也可能只是浮光掠影。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整体化倾向,人们不再把地震的孕育、发生只看成是孤立的、小范围的由渐变到突变的过程,而看成震源区域与地体环境和空间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的过程,并由此来研究地震前兆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努力有所突破,探讨出些许规律性的东西,在攻克世界难题中取得进展。即使能够对一次破坏性地震进行成功预报,如果房屋不抗震,地震还是要毁坏我们的家园,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社会后果。而眼下,最行之有效的防震减灾的途径是,在做好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及震害防御的同时,建立健全由地震部门、政府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综合防御体系。那才是真正筑起的“铁壁铜墙”。这是一项被日本、美国和南美国家等多地震国家证明是事半功倍的成功国策。只有实施这样的国策,1976年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灾难才不会再在中国重演,地震灾害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得以减轻。

    地震学科及地震预报这一命题已有不少学者、作家及媒体记者涉猎。各自切入的角度不同、视野不同、范围不同,所表达的观点、立场和产生的效果也不尽相同。我涉足这个领域并经过两年多的调研后,便试图以1966年邢台地震拉开我国防震减灾的序幕为契机,记述我国多次著名破坏性地震的监测预报、应急救援、社会反应的真实过程,探讨地震研究的难度,剖析方方面面的矛盾,结识该领域的各等人物,描写他们的人生、命运和情感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了解“吃地震饭”的这个行业。因为这支队伍还是一株幼苗,希望得到呵护,得到理解,得到支持和鼓励。

    对于地震预报的前景,但愿我的这本书能起到“吹鼓手”或者“打气筒”的作用。

    也就在四年多的奔波采访和写作中,接二连三的悲痛降临头顶:2006年被秋雨浇透的一个早晨,家里突然打电话给我,老父亲病逝,速回!此时我正在东北一线采访,从辽南海城、营口穿行白山黑水间。好在此行已接近尾声,于是千里奔丧,在父亲灵堂和墓前守孝三日便匆匆赶回。2007年11月初,家里又电话告知,妹夫突发心梗,送医院没能抢救过来。一个正出力拉套的壮汉猝然离去,如同支撑这个家的顶梁柱訇然倒塌,这对失去丈夫的妻子和没有了爸爸的孩子的打击可想而知。时值我在新疆喀什、乌恰采访,回京后直奔老家,安抚唯一的妹妹和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2008年春节大年初一,迎着南方的冰冻雪雨,我在急切赶往家乡的列车上,年逾八旬的老母亲病危卧床。母亲看到姗姗来迟的儿子,神情里却没有一丝埋怨的意思,声音微弱地说:儿啊,听说这些日子你一直在外边跑,这差事辛苦啊!要多注意身体……直到临终前,老母亲紧紧抓住儿子的手,一直没有丢开。正月初六,办完母亲的丧事,把悲痛默默埋在心底赶回了北京。按年前拟定好的采访计划和行程如期出发,奔赴上海、江西、湖北和重庆进行四省市联动采访。没曾想从重庆回来不久,“5.12”汶川大地震便爆发了!国难再一次临头,那更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人类的伟大不仅在于对这个世界的创造,更在于对这个世界的记忆。一个爱忘事、没有记忆的民族是可怕的。直面历史,信守本真,体现了一个科学家或作家的良知良能和道义担当。

    微笑,是不屈的力量。

    一颗泪珠,更能震撼人的心灵世界。

    毋庸讳言,历史往往呈现出它诡谲的扑朔迷离的一面,但历史又是人类创造的。我们既要牢记历史,又必须正视历史,反思历史;把真实还给历史,让历史告诉未来。只有这样或许才能让过去和今天衔接好,也让现在和未来衔接好。

    人是可以为一个信念甚至一句话付出一辈子,守望一辈子,追寻一辈子的。所以,我想说的是,无论时代怎样变迁,社会怎样发展,我都敬重那些有着坚定信念,并为之付出毕生努力的人,敬重那些始终如一为理想而奋斗的人,敬重那些重情重义重责任重生命质量和尊严的人,敬重那些以生命为旗、灵魂为足而终生探寻行走的人……

    于是,采访就有了历史与现实的交流,而真正的交流是心灵的沟通。

    于是,历史与现实便化作了情感在笔下流淌,你便聆听到生命与使命的交响。

    于是,才有了这本书的问世,恳请朋友们赐教指正。

    作者

    2011年3月16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