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爷没儿没女,和老伴相依为命。
年轻的时候,老伴跟着父母逃难,父母在路上饿死了,她只身一人流浪到了村里。一天早晨,枣爷去放羊,在羊圈里发现了她。她已经瘦成了皮包骨,躺在那儿一动不动,像一个活死人。枣爷是刘财主家的长工,年纪不小仍是光棍一条,刘财主发了善心,便叫他背回去,说是给他娶的老婆。
有人瞅着刘财主远去的背影,说,他没安好心,明明养不活了,还假充好人。接着又有人劝枣爷别干傻事,不要上了刘财主的当。枣爷犹豫了一会儿,还是背上人一溜烟跑回家去了。
出乎意料的是,没出半年工夫,枣爷硬是把一个活死人救了回来。圆房那天,老伴说,我爱吃枣子,我们种一棵枣树吧。
就这样,枣树就种上了。
一晃,枣树结果了。红红的枣子挂在枝丫间,把枣爷和老伴的希望也映得红彤彤的。枣爷用竹竿敲下枣子,洗净,装在一个竹篮里,说,多吃点,生个胖小子。枣爷想要一个儿子,老伴也想。于是,老伴就猛吃,吃得脸上泛起一片红潮。
过了几年,老伴的肚子始终是风平浪静,枣爷也就死心了。见老伴不开心,枣爷反而安慰她,说,可能是你的身子饿坏了,不怪你。老了没人养你,我养。你看我这身子骨,再撑个几十年不成问题。枣爷一边说,一边拍着胸膛,拍得梆梆响。
这人,说老了就老了。枣树,也跟着老了。
老了的枣树,愈发青春,结的果子更红,更逗人。枣子成熟的季节,老伴就坐在枣树下,仰着头看那一树的红,呆呆地想心事。枣爷呢,朝身后墙角处望一眼,笑着说,我们出去走走吧。不由分说,枣爷挽上老伴的胳膊,向屋后的山坡走去。
院子里没人了,藏在墙角处的孩子们,拖着竹竿,叫嚷着一拥而出。
枣爷和老伴居高临下,看着孩子们忙碌的身影,听着从院子里飘出来的笑声,笑眯眯的皱纹里,盛满了陶醉。
有一天,一个男孩跑到枣爷面前,从背后拿出一袋枣子,说,枣爷,这是留给你们的。然后,他像变戏法似的,从背后又拿出一袋,说,这是留给你孙子的,我听爸爸说,你也有孙子哩。说完,男孩转身又跑回院里去了。
枣爷把两袋枣递给老伴,苦笑着说,留着吧,丰娃也该有五岁了。老伴机械地接过枣,眼里一片迷茫。
没有生育,老枣想抱养一个,老伴也答应了。刚好,邻村的有奎家四儿一女,家里穷养不了,就把四儿子李子抱给了他。李子三岁,能认人了,天天哭,吵着要回去,枣爷费了不少功夫才让李子心甘情愿留下来,叫他爸。李子20岁那年,有奎生活条件好了,就反悔了。他缠着枣爷说好话,要把李子领回去。村里人打抱不平,说,有奎要领李子回去,可以,但枣爷你不能便宜了他,得要他一笔抚养费。枣爷不以为然,说,这又不是买卖,我怎么能这样!最终,枣爷一分钱没要,亲自把儿子送到了有奎家。
李子结婚那天,枣爷没去,有奎也没请他。李子当爹那天,有奎也没请他,他却去了。枣爷和老伴看着孙子像接力棒一样,在众人手中传递下去,他们也想抱一抱,但一看有奎黑得像锅底的脸,就不敢了。
听了男孩的话,看着老伴的神情,枣爷知道老伴也想孙子了。于是,枣爷说,别想了,走吧。老伴没作声,枣爷又说,要不,我们去看看?老伴说,算了,回家吧。回到院子,孩子们早走了,树上的那一片红淡了,地上一片狼藉。
第二天,枣爷又带着老伴不失时机地出去了。如此这般,直到一树的红,完全消失。
一年又一年,孩子们渐渐大了,更小的孩子来到了枣树下。孩子们很懂事,总会挑出两袋又大又红的枣,送给枣爷。
这年夏天,75岁的枣爷,突然病了。
枣爷拉着老伴的手,说,我如果有个三长两短,你要照顾好自己。老伴说,你不会有事的,你说过,没人养我,你养,你说话要算数。但是,枣爷还是走了。临走时,他哽咽着说,我死了,把我埋在枣树下。那些枣子,有机会给丰娃捎去。
于是,枣树下,多了一座坟,埋着枣爷。
枣爷出殡那天,给李子带话去了,但他没能来,他打工去了。有奎来了,还送了一个很大的花圈。有奎走的时候,枣爷的老伴把他叫进屋,打开一个木箱,说,枣爷临终吩咐,要把这些枣给丰娃,你带回去吧。有奎一袋一袋拎出来,一数,竟有15袋之多。那些枣子,呈黑红色,都已经干了皮,瘪了。
有奎怔怔地看了好一阵,才说,等李子回来,我叫他过来接你,他毕竟,也是你们的儿子。
不用了,我要陪枣爷。老伴抹着泪说。
又到枣子成熟的季节了,却没一个孩子走进枣爷的院子。他们远远地站着,只是看。慢慢地,一树的枣子,全掉了下来。枣爷的坟上,便铺了一层厚厚的红。
第二年春天,枣爷的坟上,竟然长出一棵树,一棵枣树。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