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奇妙的地理未解之谜-神秘地域之谜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 长江的源头在哪里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古代称为“江”,又称“大江”,它流经青海、四川、重庆、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区,在上海市入东海,流域内共有742个市县,总人口近4亿,流域总面积180余万平方千米。

    我国有关长江源头的探索经历很长。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尚书·禹贡》,其中有“岷山导江”之语,意思是说长江发源于岷山脚下。这当然不够确切,但那时岷山和中原地区天隔地阻,能得出这种认识已经是很不简单了。

    明崇祯九年(1636年),大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经过4年的云贵之行,得出金沙江是正源的结论,虽然他并未探索到源头,但却为探索源头指明了方向。

    清朝初年,对于长江源头开始有了官方组织的实地考察活动,大体摸出了江源地区的水流脉络,绘制出了在当时来说很具水准的地图。稍后有专著如齐召南的《水道提纲》谈到金沙江的上源通天河是长江的上源。但对于长江最上游众多支流的细节却长期模糊不清,而这恰恰是决定长江源头的关键所在。

    新中国成立后,有关长江源头的说法才趋于一致。1976年,国家曾组织专家考察长江源头地区。考察得出的结论是长江源头五大河流中,沱沱河最长,约375千米,当曲河长357千米,并据此确定发源于格拉丹冬雪山的沱沱河为长江源头。

    目前国内外采用的长江长度就是20多年前测定的。那次测定的结果表明长江的长度超过了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三大河流,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

    一般确定大河源头的标准,除“河源唯远”外,还有“水量唯大”和对应于河流主方向等标准,因此有一些人,包括地理学、测绘学的研究人员,对于把沱沱河作为长江正源持保留看法。因为当曲河的水流量是沱沱河的5-6倍,流域面积是沱沱河的1.8倍。

    2000年,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刘少创对长江长度重新测量后发现,长江长度为6211.3千米,比公认的6300千米短了80多千米。

    同时,刘少创还测量出了长江各分段的长度:当曲河360.8千米、沱沱河357.6千米、通天河787.7千米、金沙江2322.2千米、宜宾以下2740.6千米。

    据此,刘少创提出长江源头新说,他认为发源于唐古拉山北麓的当曲河是长江的源头。

    以往人们通常使用航空影像地形图来进行河流长度的测算。当年参与考察的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专家石铭鼎说,长江源头水流散乱,哪里才是正源在学术界一直众说纷纭。而且,当年他们使用近百幅比例尺为1:100000的地形图在老式计算机上进行计算,测量时起点、终点定在哪里以及选用地图的比例尺大小都会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而那时北京经常停电,有时也会影响计算的结果。

    刘少创领导的课题小组是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来测量长江长度的。课题小组利用由美国地球资源卫星拍摄分辨率达到30米的近40幅覆盖长江干流的卫星影像,根据最近陆地资源卫星影像获得的遥感数据和过去的地形数据,沿河道的中心线,对长江正向量测了三遍,又反向量测了三遍,经计算机多次运算和几何纠正,测算长江源头地区5条河流的长度后得出结果当曲河长360.8千米,比沱沱河还要长3.2千米。当曲河源头位置在东经94°35’54”,北纬32°43’54”,海拔5042米。从这里算起长江最长。2000年9至10月,刘少创赴长江源区,对沱沱河和当曲河进行实地考察,验证了上述结论。

    那么,长江又“短”在哪里呢?

    计算表明,长江源头长度差异仅3千米。长度“缩水”的部分主要不在源头,而是在长江的中下游。刘少创认为,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长江河道的主泓线经常会发生变化,有的地方会有截弯取直,影响到测量的准确性,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测量技术的改进和起止点选择上的不同。

    国家重要地理数据的更新是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珠穆朗玛峰高度为例,我国在1966年、1975年、1992年、1998年和1999年先后5次对珠峰高度进行了测量,每次除了能够得到新的数据,也同时推动了大地测量理论与技术的发展。遗憾的是,对于和我们生活更为密切的长江的长度数据,却未能根据环境变化和技术的发展及时进行更新。刘少创希望这次对长江长度的测量能够弥补这一遗憾,但他提出的长江源头新说,经媒体公布后立刻引起了地学界新一轮的争论,并且至今还没有得到国家有关权威部门的认可。

    2、 中国的百慕大——黑竹沟之谜

    在四川盆地西南的小凉山北坡,有个叫黑竹沟的地方,被人们称之为“魔沟”、“中国的百慕大”。这里古木参天,箭竹丛生,一道清泉奔泻而出,一切都那么宁静祥和,但是这里发生的一桩桩奇事却令人大惑不解。

    传说,在黑竹沟前一个叫关门石的峡口,一声人语或犬吠,都会惊动山神摩朗吐出阵阵毒雾,把闯进峡谷的人畜卷走。1955年6月,解放军测绘兵某部的两名战士,取道黑竹沟运粮,结果神秘地失踪了。部队出动两个排搜索寻找,仍一无所获。

    1977年7月,四川省林业厅森林勘探设计一大队来到黑竹沟勘测,宿营于关门石附近。技术员老陈和助手小李主动承担了闯关门石的任务。第二天,他俩背起测绘包,一人捏着两个馒头便朝关门石内走去。可是到深夜,依然不见他俩回归。从次日开始,寻找失踪者的队伍四处出动,川南林业局与邻近的峨边县联合组成100余人的队伍也赶来帮助寻找。人们踏遍青山,找遍幽谷,除两张包馒头用过的纸外,再也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

    1986年7月,川南林业局和峨边县再次联合组成二类森林资源调查队进入黑竹沟。因有前车之鉴,调查队做了充分的物质和精神准备,除必需品之外还装备了武器和通信联络设备。由于森林面积大,调查队入沟后仍然只好分组定点作业。副队长任怀带领的小组一行7人,一直推进到关门石前约2千米处。这次,他们请来了两名彝族猎手做向导。

    当关门石出现在眼前时,两位猎手不想再往前走。大家好说歹说,队员郭盛富自告奋勇打头阵,他俩才勉强继续前行。及至峡口,他俩便死活不肯再跨前一步。副队长任怀不忍心再勉强他们。经过耐心细致的说服,好容易才达成一个折中的协议:先将他俩带来的两只猎犬放进沟去试探一下。第一只灵活得像猴一样的猎犬,一纵身就消失在峡谷深处。可半小时过去了,猎犬杳如黄鹤。第二只黑毛犬前往寻找伙伴,结果也神秘地消失在茫茫峡谷之中。两位彝族同胞急了,忘了沟中不能“打啊啊”(高声吆喝)的祖训,大声呼唤他们的爱犬。顿时,遮天盖地的茫茫大雾不知从何处神话般地涌出,9个人尽管近在咫尺,彼此却根本无法看见。副队长任怀只好一再传话:“切勿乱走!”大约五六分种过后,浓雾又奇迹般地消退了。玉宇澄清,依然是古木参天,箭竹婆娑。队员们如同做了一场噩梦。面对可怕的险象,为确保安全,队员们只好返回。

    黑竹沟至今仍笼罩在神秘之中,或许只有消失在其间的人才知道它的谜底,但却永远不能告诉我们了。

    3、 神农架之谜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中国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地区,亿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喜玛拉雅造山运动使其变成了高山,成为“华中屋脊”。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神农架成为动植物的避难所和栖息地,而且,这里许多奇妙的未解之谜,更是给神农架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谜之一:动物白化现象

    我国许多城市的动物园里都养有白熊。从外表看,它们实在没有什么区别,若注意到产地栏的记载,就会发现其中的大不同。原来多数白熊都属引进的北极熊,唯独武汉动物园里的白熊标记着“神农架”三个字,是地道的“国产货”。关于神农架白熊是否真是白熊的问题,科学界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争议,至今余波未了。

    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神农架山林里捕到第一只白熊,送到武汉动物园,引起了科学界的震惊。依照常理,白熊只能生活在北极圈内、北冰洋地区,神农架属中纬度地区,是亚热带向温带气候的过渡地带,怎么可能出现白熊呢?

    20世纪70年代,在两次大规模的“鄂西北奇异动物科学考察”过程中,科学工作者竟陆续见到、捕到了神奇的白蛇、白獐、白麂、白龟、白金丝猴、白苏门羚、白鹳、白皮鹭、白冠长尾雉--当地百姓还曾目睹过白“野人”、白蟾蜍等,几乎所有的动物物种都有白的。

    在古代传说中,白色动物一直被视为修行千载、始悟仙道的精灵或神物。《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述的曾帮助轩辕黄帝立下赫赫战功的“罴”即为白熊,《白蛇传》中的白娘子也是白蛇修成人身的。

    通体白色的动物在当今世界上已为数寥寥了,非洲白狮、白人猿,印度白鹿,中国台湾白猴等无不被人视为珍宝。在我国珍稀动物名录里,诸如白鹳、白冠长尾雉等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神农架被称为“白色动物之乡”的确当之无愧,而神农架所有白色动物均享受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待遇也是理所当然的。不过人们至今还是不清楚,为什么只有在神农架才会出现这么大规模的动物白化现象。

    谜之二:山溪之间的潮汐

    潮汐是由月球对地球的引力而产生的海水涨落现象。谁能相信,这海边特有的自然现象竟也能出现在神农架的山溪间呢?流经红花乡茅湖村境内林区的潮水河就可以看到这种现象。

    观察潮水河奇观最理想的地方当数横卧于上游的一座小桥。桥不知建于何时,虽历经修补,却依然保留着原有的模样,桥墩用石头垒砌,桥身由树干架成,高丈余。平时看来,这座桥似乎架得多余。因为只有汩汩流水从桥下淌过,行人完全可以凭“石步子”安全过往。唯有到涨潮的时候才能够认识到桥的必要,那时候水位陡升,波涛翻腾,一下子便漫上桥头,需半个多钟头才会慢慢消退。溪水从观音岩上的一个岩洞中涌出,滚坡直下,最初为一挂瀑布,降至谷底才形成一条小溪。细观瀑流,时粗时细,一昼夜三变,因而引起溪水三起三落。涨潮时波澜翻滚,汹涌澎湃,落潮时水位锐减,露出岸边卵石。这与海边潮汐又不尽相同。

    民间将潮水河潮汐的起因解释为犀牛翻身。传说潮水河的源头是一处深渊,有一头巨大的神犀终年睡在水里修炼,神犀有个习惯,每昼夜要翻三次身,每当它翻身时就会激起渊水外溢,因而造成了河水涨潮。此说是否可视为对间歇泉的神话解释呢?地质工作者曾探察过潮水河的源头,发现观音岩上的岩洞内通地下河,地下河的源头远在海拔2060米的“一碗水”,“一碗水”又是一处间歇泉,因此认为潮汐为间歇泉所致。但“一碗水”究竟有多大蓄水量?间歇泉是怎么形成的?间歇泉有能量使下游的溪水如潮水般定时暴起暴跌吗?潮水河还有许多令人费解的现象。譬如,它来潮时的水色因时节而不同。若逢干旱时节,水色混浊,像暴起的山洪;若逢淫雨时节,则碧波荡漾,如奔腾的清流。为什么如此泾渭分明呢?再譬如,它左右各有一条水溪,水色也因时节而异,不过恰与潮水河色相反,这是为什么呢?这些问题谁能解答呢?

    谜之三:真假虚实的动物故事

    神农架动物世界奇闻特别多。1986年12月4日的《江汉早报》上赫然登着一则报道,题曰“神农架巨型水怪之谜”,称新华乡农民发现3只巨型水怪,“栖息在深水潭中,皮肤呈灰白色,头部像大蟾蜍,两只圆眼比饭碗还大,嘴巴张开有4尺多长,两前肢生有五趾--浮出水面时嘴里喷出几丈高的水柱,接着冒青烟”。

    与水怪传闻大致相似的还有关于棺材兽、独角兽和驴头狼等动物的传闻。《神农架报》称棺材兽是自然保护区科考队员黎国华最早在神农顶东南坡发现的,是一种“长方形怪兽,头大,颈短,尾巴细长能自由摆动,时而还能搭到背脊骨上,全身麻灰色毛--向山下疾奔,碰得树枝噼呖啪啦地脆断,四蹄带起的石头轰隆隆地滚动”。《神农架之野》里说独角兽“头跟马脑壳一样,体像大型苏门羚,四肢比苏门羚还长,后腿略长,尾巴又长又细,末梢有须--前额正中生着一只黑色的弯角,像牛角,长有40厘米,从前额弯向脑后,呈半回形弧弓。后颈部长有鬃毛,类似于马鬃”。

    在谜一般的神农架,还生活着一种驴头狼身的怪兽,当地群众称其为“驴头狼”。据目击者说,驴头狼“四条腿比较细长,尾巴又粗又长,除了腹部有少量白毛外,全身是灰毛。头部跟毛驴一样,而身子又跟大灰狼一样,好比是一头大灰狼被截去狼头换上了驴头,身躯比狼大得多”。长着四只像狼那样的利爪,是一种凶猛的食肉动物。当地不少人都见过它的踪迹,在20世纪60年代,有的猎手还打到过这种怪兽,可惜尸体没有保留。

    这些传闻似乎荒诞可笑,但又是如此地言之凿凿,有鼻子有眼,我们能断定它们不存在吗?

    谜之四:盛夏结冰川的洞穴

    一般岩洞内都是冬暖夏凉,但这也仅是相对暖和而言,凉倒也罢了,可是隆冬热风扑面来,犹如置身于暖气房,盛夏冰川林立,好像钻进了广寒宫,这样的现象就很奇怪了。

    神农架就有这样一个奇洞,名叫“冰洞”。冰洞山高耸在宋洛河西侧,主峰海拔2400多米,顶部呈棱台状,正中内陷,形成一个倒扣的漏斗形天坑。天坑约10米深,7米宽,20米长,原来曾盛着半池清水,大概是周围林木被砍伐殆尽的原因,水位渐跌,以至于到今天完全枯竭了。冰洞口便显露在石体上,仅有一人多高,宽也不过4米左右。在洞口处站不上1分钟,就能强烈地感到这里气候与外界截然不同。

    冰洞的主洞道不长,支岔却很多,门洞稍微宽展些,越向前越狭窄,可容游人通行者不足1000米。洞内有一条暗河,基本沿主洞道而流,水量不大,却可闻潺潺之声。究竟洞深几许,尚属未解之谜。

    冰洞内的景象因时而异:春来珠光宝气,夏至冰塔林立,秋季碧水轻流,冬时暖气融融。结冰一般在七八月开始融化,有人做过测试,化冰时洞口温度为21℃,山麓温度为30℃。三伏盛夏,进入冰洞,犹如登上了嫦娥蟾宫。刚才还是汗流浃背,马上就有了彻骨寒意,得赶紧加穿衣服,适应了才能慢慢观赏。只见头上悬着各式各样的冰灯,脚下踩着滚瓜溜圆的冰球,四壁耸立着奇形怪状的冰柱,深处飘逸着时隐时现的冰流。那些冰灯,无不灵巧生动,辉煌耀目;那些冰球,无不通体透明,漫地滚动;那些冰柱,无不攀龙附凤,熠熠生辉标;那些冰流,无不从天而降,气势逼人。在冰洞里,似乎一切全是白银打造而成,所有景观都是翡翠装点,满目是玉树琼花,遍地皆锦鳞秀甲。那些银器,工艺精巧,无与伦比;那些翡翠,色泽纯正,沁人心脾;那些玉树,参差挺拔,交相辉映;那些锦鳞,生动活泼,奔腾逶迤。

    以科学的观点来分析,冰洞的奇特现象极有可能与洞体结构和所处的环境有关。冰洞山高达2000多米,冰洞深藏在天坑底部,洞道又呈正东西走向,洞体全是坚实的岩石,石体具有吸热快、散热也快的特点。冬季,地心温度高于地表,寒风有天坑遮挡,难以吹进洞内,来自地底的暖气流同外界的冷气流在洞口处相遇,于是形成了水珠。夏季情况则相反,外界的暖气流从天坑底部涌入洞内,遇上了来自地心的冷空气,温度骤降,就可能结水成冰。但这尚不是最终结论,人们仍须继续探索。

    谜之五:信疑难定的“野人”传说

    神秘的神农架,如梦如幻的神农架,久为世人向往,而神农架“野人”之谜更是像磁石一般吸引着世人的目光。神农架“野人”被称为当今世界四大自科学之谜中的一个(其他三个为尼斯湖水怪、百慕大三角和天外来客飞碟)。

    神农架地区自古以来就有“野人”的传说。在鄂西北地区的历代地方志中都有“野人”出没的记载。据报载,至今有数百人声称他们见过“野人”。而且这样新的报道现在仍时有耳闻。在传说中,“野人”有许多与人类相似的特征:体形似人,满身红毛,无尾巴,身材高大,能直立行走,能发出类似鸟类的鸣叫声。

    如此众多的报道,不能不引起科学界的关注。1976年5月,中国科学院组织了“鄂西北奇异动物考察队”深入神农架林区,收集了大量“野人”脚印、毛发、粪便样本。经初步鉴定,认为“野人”是一种接近于人类的高级灵长类动物,推测其正处于从猿到人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即“正在形成的人”。

    其后又有数支考察队进驻神农架林区,得出了相似的结论。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捕获到一个活的“野人”,因此神农架“野人”仍是一个谜。它们是尚处蒙昧阶段的原始人类?是人类的近亲灵长类动物?或者是人们虚构出来的不存在的东西?如果人类能捕捉到一个活的“野人”,也许这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我们拭目以待。

    4、 嘎仙洞中住的是什么人

    在东北大兴安岭林区的腹地,有一座安静的小城市,它是鄂伦春自治旗的首府阿里河镇。这里四面环山,海拔接近1000米,周遭被绵延的松林包围,气候凉爽,距小城不远的山上有一片被茂密的白桦林掩映的山崖,半山腰有一个略成三角形的岩洞,这就是当地鄂伦春人称之为嘎仙的神洞。

    为什么叫作“嘎仙洞”,这里有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嘎仙洞一带是最好的猎场。有一年,这里来了一个满盖(鄂伦春语“魔鬼”),把好几个猎人抓进洞里吃了。猎人们请来天上的嘎仙驱赶满盖。嘎仙和满盖斗智斗勇。比臂力,满盖举起挡洞门的大石头,运足了劲儿,才扔到甘河边上,嘎仙轻轻托起那块巨石,一挥手,就扔到河对岸山岭上,还直直立在山顶上。比射箭,满盖连射三箭没有射中,而嘎仙一箭就射穿了巨石中心。那个吃人的满盖被嘎仙的箭法和臂力吓坏了,转身跑回大海去了。嘎仙为防备满盖再回来吃人,日夜守护在大海边,化成石像。当地人民为纪念嘎仙,就把他降服魔鬼的洞穴称为嘎仙洞。

    嘎仙洞外观非常陡峭,在距地面20米的地方有一个三角形的洞口。与陡峭的地势相反,洞内的空间很大,有相当于现在五层楼的高度,洞底非常平坦,长度约有100米。石洞的中央有一块很大的多边形石头,表面比较平整,很像一个石桌,四周有用火烧烤过的痕迹。考古工作者在嘎仙洞里进行过发掘,发现了许多石器,这是嘎仙洞远在石器时代有了人类繁衍生息的物证。

    究竟是什么人居住在这里呢?他们为什么选择了这里,为什么后来又没有踪迹了呢?嘎仙洞之谜有待人们的进一步研究。

    后来,居住在嘎仙洞的人是鲜卑族的北支,以赋有进取精神的汉字“拓跋”为自己命名。很长一段时期鲜卑人不知道大山以外的天地发生的事情。在鲜卑人守在山洞里围着终年不熄的篝火群居的时候,“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

    大约到了公元1世纪中叶,拓跋鲜卑族诞生了一位开拓精神极强的酋长,不甘心困守在山洞之中,果敢地率领拓跋鲜卑族走出山洞。正是这一步,铸就了后来统治中原的北魏王朝。

    拓跋鲜卑建立北魏王朝之后,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出现了宁静的太平盛世景象。北魏的第四个皇帝拓跋焘,号称太武帝,萌生出祭奠祖先的意愿。太武帝决定派遣中书侍郎李敞奉天子之命,千里迢迢,返回故乡,“用骏足(马),一元大武(牛),柔毛之牲(羊)祭奠先祖,昭告与皇天之灵”。中书侍郎不辱使命,跋涉2000余千米,在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中找到了嘎仙洞,完成了祭奠天地、祖宗神灵之后,命工匠用汉字在石洞的岩壁上刻下了210个字的祝文。今天我们在嘎仙洞石壁上发现的文字,正是当时所留下来的。

    5、 “魔鬼之域”罗布泊之谜

    罗布泊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面积约3000平方千米,湖面海拔768米,是我国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由于河流改道和入湖水量变化,湖面逐渐缩小,沿岸盐滩与荒漠广布。人们虽然经多次考察,但还是没有找到罗布泊的确切位置,于是科学家们对罗布泊是否是游移湖产生了争论。

    酷热、干旱、风沙、陡崖、盐滩,使得人们不能接近罗布泊,多少年来这里一直被称为“死亡之路”。历史上曾有许多中外学者试图冲破层层阻碍穿越大沙漠,完成对罗布泊的考察,然而许多人都是壮志未酬甚或是魂断沙漠。就是仅有的几次成功考察之后,却又在罗布泊确切位置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最先引起罗布泊是游移湖争论的是俄国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他在1876年曾到过罗布泊,记载罗布泊位于塔里木河口的喀拉和顺境内,比我国地图所记的位置还要往南,纬度大约有1度之差,而且,他所见到的湖泊是一片淡水湖,芦苇丛生的大沼泽地,聚集着成千上万的鸟类。而北罗布泊的水都已干涸,变成盐滩,十分荒凉。普热瓦尔斯基认为,罗布泊从形成时期起,它的位置和形态就随着充水量的变化而南北变动着,有时偏北,有时偏南,有时水量很多,有时则很少,甚至干涸。

    瑞典的斯文·赫定到罗布泊地区考察,也认为罗布泊游移到喀拉和顺去了。斯文·赫定还推测了罗布泊游移的原因,他认为罗布泊游移是由于进入湖中的河水(塔里木河)夹带着大量泥沙,泥沙沉积在湖盆,使湖盆抬高,导致湖水往较低的方向移动。过一段时期后,被泥沙抬高露出的湖底又遭受风的吹蚀而降低,这时湖水又回到原来的湖盆中。罗布泊像钟摆广样,南北游移不定,而且游移周期可能为1500年。

    但也有人认为罗布泊从来就不是个游移湖。卢支亭先生认为罗布泊由于受湖盆内部新构造运动和入湖水量变化的影响,在历史上常出现积水轮廓的大小变动,此种变动本来是一种自然的历史演变过程,不能称之为游移湖或交替湖。

    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地貌组通过对罗布泊进行实地调查和卫星照片分析,证明罗布泊从第四纪以来始终没有离开过罗布泊洼地,虽然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古代水文条件的改变以及最新断块运动而导致其水量的涨缩,但它始终是在湖盆内变动,湖水从未超湖盆范围以外的湖面。

    影响罗布泊水面涨缩变化的,除了最重要的结构因素、古代水文因素,还有人为因素。进入阶级社会,一些河道的改道总是以人的因素为主的,特别是干旱少雨的塔里木河、孔雀河下游的改道,如果不与社会联系起来,从人与自然的相处上面寻找原因,是难以找到正确的答案的。

    从目前看,以上两种说法的可信度似乎各占其半,势均力敌,不管这个谜底究竟是什么,我们都应该好好思考,如何不要让短期的人为行动破坏自然的规律,怎样做才是对自己、对自然、对子孙负责的行为。

    6、 香格里拉究竟在哪里

    香格里拉在何处?美国作家希尔顿在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中,描绘了一个名叫“香格里拉”的地方。说香格里拉就在喜马拉雅群山之中,那里风光秀美,空气清新,居民品格高尚,而且健康快乐、长生不老,他们与世隔绝,以喇嘛教为中心,守护着自己的文明。

    希尔顿笔下的香格里拉是以西藏古典传说中的世外桃源“香巴拉”为依据的。西藏经典中记载的“香巴拉”是个雪山环绕、天地之间纯净如水、黄金佛塔林立、处处宁静祥和的国度。对于虔诚的喇嘛僧侣来说,这不仅是个神话般的传说,而且是他们终生追求、可望而不可即的一处圣地。以前这传说只是在藏民和喇嘛僧侣中流传,自希尔顿的书问世以后,“香格里拉”引起了世人的美好向往。于是寻找香格里拉(或“香巴拉”)就成了世界上的一大热点。

    那么,神奇美丽的香格里拉究竟在何处呢?经众多专家学者的多方考察,证实作为英语中一个外来词汇的“香格里拉”,只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的藏语中才有它的准确发音,它由藏传佛教经典中的“香巴拉”一词演化而来,意为“心中的日月”。其中的“香”和“格”的发音,更是仅为康藏地区南部土语群中的香格里拉方言所独有。而在别的藏区,英文“香格里拉”(Shangri-la)的发音,一般读作“森吉尼达”。而香格里拉县城的古藏语地名就叫“尼日宗”或是“独给宗”,意为日月城,与“香格里拉”的含意完全吻合。

    “香格里拉”与藏传佛教经典中的“香巴拉”关系密切,“香格里拉”很可能是由藏传佛教经典中的“香巴拉”演变而来。

    “香巴拉”的概念,来自藏传佛教的净土信仰。所谓净土信仰,其实就是大乘佛教中的“彼岸世界”信仰。

    在大乘佛教经典中,“净土”是与“秽土”相对的,净土指的是菩萨修成的清净处所,是得涅的诸佛教化众生的庄严世界,也是佛的居住之地。相对于此,芸芸众生的居住之所则是有烦恼,有污秽,故称秽土或秽国。按照藏传佛教的经典,香巴拉王国隐藏于雪山之中,整个王国被雪山环绕,八个莲花瓣状的区域与城市是人们的居处,中央又有一个香巴拉王国国王的王宫,这里的人们不执、不迷、无欲,历代的神圣国王,为未来之世界保存最高佛法。据传说,外界之人曾经图谋征服香巴拉王国,但香巴拉稳固与超自然神的兵将出现,在一场战争中将外界人消灭,从而保住了自己的王国。

    藏文、梵文经典所描述的古代各种进入香巴拉的入境指南都指出,“前往圣境要穿越荒漠与高山,行者除了必须克服崇山、峻岭、大河等自然障碍以外,还得以神通求得诸护法神的协助,以慑服沿途之恶魔”。去香巴拉的旅途从印度或西藏开始,要经过不毛之地与神秘地区。进入香巴拉的程序是,行者必须做各种精神修炼,变换其身心,使自己适应于进入香巴拉王国。

    因此,藏传佛教的信仰者坚持笃信香巴拉王国仍然存在,认为那是地球上的人间净土。有人利用古代西藏文献的香巴拉指南,试图去发现真实存在的香巴拉王国国境。直至今日,藏族人民仍然相信,能在喜马拉雅山的一个偏远的山谷中找到香巴拉。

    据西藏民间传说,前往香格里拉圣地的入口就在布达拉宫的神殿之下,这种传说有一定道理,因为布达拉宫本身就是喇嘛教的圣地,其选址和设计必然有其独特的匠心。而且布达拉宫结构复杂,如同迷宫一般。但直到现在,人们并未找到通往香格里拉的真正入口,也没有找到有关入口确实可靠的记载。

    另一种传说是,香格里拉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交界处的克什米尔地区。这里位于喜马拉雅山西南,四周是银装素裹、冰河悬柱的冰峰雪山,中间却气候宜人、青葱碧绿,处处是五彩缤纷的梦幻般的雪中绿洲,这里空气清新,民风淳朴而又与世隔绝。因此也有人相信,香格里拉就在克什米尔的某个地方。

    还有人提出,真正的香格里拉是在中国云南省的中旬。中旬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中,著名的梅里雪山脚下,属于迪庆藏族自治州。有趣的是,当地的藏民有好多信奉天主教,他们自古以来就把梅里雪山看作是不容凡人足迹踏进的圣山。截至目前,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仍然是一座无人登上的处女峰。南北100千米的雪山构成了怒江和澜沧江峡谷,从这里再往东30千米越过白马雪山就是金沙江峡谷,梅里雪山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海拔落差达4800米,形成了近乎垂直的剖面。这里处于终年积雪的雪山、江水奔腾的峡谷和大片的原始森林之中,藏民们始终认为,自己居住的地方就是香格里拉。一些到过中旬的国外探险家和学者认为,比起布达拉宫和克什米尔来,这里更具有“世外桃源”的意味,但此处并不在喜马拉雅山中,这与希尔顿的描写有较大出入。

    神秘而又无限美好的香格里拉究竟在哪里呢?以上几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迄今为止尚没有一个真正的结论。或许,香格里拉只是一种世外桃源般美好的象征,一种人们对超然物外的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梦想。

    7、 “魔鬼城”究竟是谁“建造”的

    新疆有两座“魔鬼城”:一座在东准噶尔克拉山区,另一座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乌尔禾。每当夜晚来临时,就会有鬼哭狼嚎的声音像潮水一样从四面八方涌入城中。这时就会有狂风带着黑云,挟沙携石在城中东奔西突--整座城堡笼罩在一片可怕的黑暗里。这么可怕恐怖的“魔鬼城”究竟是谁“建造”的呢?

    科学家在进行了一番科学考察后,提出了“风成说”。他们认为“魔鬼城”实际上就是“风都城”,这些奇异的恐怖景象并不是鬼怪们所为而是可怕的风造成的。“魔鬼城”就是科学家通常说的“风蚀地貌”。因为空气流动而形成的风将地上的沙砾和小石子吹起,不断地打击、冲撞、磨擦岩石,长年累月下来,这一地区各种不同软硬度的岩石就被风吹成了各种各样奇怪的形状。

    “魔鬼城”的地层是古生代的沉积岩日积月累相叠而成的,所以它的岩层松实度不同,厚薄也不同。再加上这里是空气干燥终年少雨的沙漠地带,白天,火盆一样的太阳把大地烤得十分灼热;到了夜里,气温又会一下子降到很低。冷热变化过于剧烈,岩石由于忽冷忽热而碎开,这样就形成了许多孔道和裂缝。

    沙漠地区一年四季都有大风,且十分频繁,“风都城”因为正处于准噶尔盆地的老风口,更是常年受到从中亚沙漠地区而来的西北风的摧残。这些风都是风力很强的大风,其中有的风力竟可达12级。狂风携沙带石,冲向已被热胀冷缩弄得千疮百孔的岩石,这些软硬不一的岩石长年受此内外交攻,就变成了十分精致离奇的怪石。

    “风都城”的地面上矗立着许多造型各异的山石。有的像飞檐斗拱的亭台楼榭,有的像纪念塔、金字塔,有的像“雉堞”起伏不平的古堡。岩壁中间还有蜿蜒崎岖、坎坷不平的小通道,如同城市里的马路,只是更加坎坷,更加曲折。这些已经风化的怪石,有的像鸟,有的像兽,有的像建筑,有的像人,形形色色,栩栩如生。

    科学家继续对“魔鬼城”进行探索研究,想弄明白它的成因除了风以外是否还有别的因素。最后得知,这些形态各异的岩石在很大程度上还被沙漠中来之不易的雨水切割、侵蚀过,这也是形成“魔鬼城”的一个外在因素。科学家经过进一步地探索得知,能形成“魔鬼城”的地方必须具有软硬不同、色泽不同、矿物成分不同的岩石。这样,风和雨才能发挥雕刻家的作用,造出这样的奇景。同时,岩石的叠累应是水平的,否则,岩石不但不会被风雨雕琢成形,还会土崩瓦解,这样就不会形成“魔鬼城”了。

    8、 神奇的可可西里之谜

    可可西里无人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交界处,但主要在青海省境内。东至青藏公路,西以喀喇昆仑山脉为界,北依昆仑山,南被唐古拉山截住。方圆约24万平方千米,是青藏高原最大的高寒地带。

    因为可可西里海拔5000余米,气候干燥寒冷,严重缺氧和淡水,环境险恶,人类无法在那里生存,那里的一切都是未知数。

    可可西里无人区,是中国最大、海拔最高、最神秘的“死亡地带”,也是世界屋脊的最后一块考察区。国家考察队于1990年5月,首次对它进行历时90天的探险考察,总行程2.5万千米,考察面积达7.5万平方千米。

    这次考察共建了11个考察站,其中最低的工作站驻扎在海拔4350米的山坳里。这也许是世界各国探险队迟迟未对可可西里进行考察的重要原因。

    一般认为,海拔3000米高度对人体有一定损伤,这种损伤性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增。在海拔5000米以上地区活动的人,普遍地心脏会变大,变大的心脏压迫肺,使肺变小。如果连续工作超过90天以上者,变大了的心脏将很难恢复,直至无法呼吸而死亡。

    一天,考察探险队碰上一个奇迹,竟在距青藏公路百余里的无人区境内发现两户牧民。他们一见考察队员们,便一家三代统统跪下,三步一磕头地老远迎过来,显然,他们把这些人当成天神了。

    值得考究的是,他们何以能在生存条件极为恶劣的“死亡地带”生存下来。此外,奇怪的是,这里还生长着成群的藏羚羊、野驴、野牦牛、狼。它们以旺盛的生命力使这块弥漫着死亡阴影的地区充满些许活力。

    可可西里,一个充满谜团和生机的世界,人类正试图一步步走进的无人区。

    9、 世界上最大的峡谷是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吗

    一提起世界上最大的峡谷,人们就会说是东非大裂谷。现在,经科学考证后,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科学家发现,实际上中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才是世界上最大的峡谷。

    大家都知道,雅鲁藏布江是世界上最高的河流。“雅鲁藏布”是藏语,它的汉语意思就是“天河”。雅鲁藏布江发源于青藏高原西部,它由西向东日夜不停地奔流。滔滔江水横贯青藏高原西南部,被西藏人民赞为“母亲河”。在喜马拉雅山和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之间有一块宽为5-10千米的谷地,它就是西藏的主要耕作区——雅鲁藏布江谷地。

    人们对这条河进行科学考察时发现,它的沿途有许多河流汇入,这些河流的汇入增大了雅鲁藏布江的水量。江水在东经95度附近有个大拐弯,巨大的水流将这个地方冲出了一段大峡谷。这段峡谷又长又深,举世罕见。这一发现引起了众多科学工作者的兴趣。后来,又有许多人来到这里,许多新的发现不断被公布于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景观壮丽旖旎。从海拔500米高的地方到5000米高的区域内,分布着从极地到赤道的不同气候带,使来到这里的人们有不同的环境体验。雅鲁藏布江之所以有如此独特的风光,主要是由于它是印度洋南部的暖湿气流进入青藏高原的主要通道。

    雅鲁藏布大峡谷有着丰富多样的气候资源。海拔1100米以下是常绿季风雨林地区,这里的平均气温在16℃-18℃。在这里,热带的花木果树和亚热带的植物以及喜阴的农作物都能健康生长。海拔1100-2400米的地区年平均气温是11℃-16℃,是常绿半常绿阔叶林地区,这里适宜亚热带经济作物和湿热带果树的生长。海拔2400-3800米处的气温下降为年平均2℃-11℃,是亚高山常绿叶林带,这里生长着青稞、油菜、冬小麦、马铃薯等耐寒农作物。另外,这一区域还是用材林的生产基地。3900米以上气候十分寒冷,湿气重,只能生长一些草,因此,这里成为适宜夏季放牧的优质高原牧场。

    这里的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品种多样。其中,维管束植物有3768种,是整个西藏高原植物总数的2/3;大型真菌有680余种,占西藏真菌总数的78%;鸟类有232种,占西藏鸟类总数的49%。此外,还有两栖爬虫类动物31种,昆虫200余种。

    这里的水能资源也十分丰富。因为这里地势高,多峡谷悬崖,重峦叠嶂,水流至此十分湍急,遇到悬崖时就形成了许多落差大的瀑布。这里水能资源总贮量约有1亿千瓦,占全国的1/7。大峡谷地区又被誉为“天然冰库”,因为这里冰雪资源极为丰富,拥有面积超过4800平方千米的现代冰川。

    从1994年4月13日开始,中国科学家开始对大峡谷地区进行了多次科学考察和论证,最终证实世界上最大的峡谷是中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它的核心峡谷河段最深达5383米,平均深5000米,长达496.3千米。这几项指标又刷新了两项世界纪录。1998年10月18日,国务院批准命名该峡谷为“雅鲁藏布大峡谷”。

    1998年10月至11月,“1998年中国雅鲁藏布大峡谷科学探险考察队”成立。这次考察和以往考察的不同点在于,这是第一次徒步考察这个新发现的大峡谷。从该地区的大渡卡开始行程,到峡谷腹地墨脱县的邦博结束,全程约240千米。这中间有大约100千米的地区是无人区,那里河底陡峭,常有野兽毒虫出没,树木乱石密布,基本上没有道路,为行程增加了许多困难和危险。这次探险考察也因此成为20世纪末人类探险史上的一次壮举。这次考察的成果,也为2l世纪人类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较为翔实的科学资料。

    10、 喜马拉雅山气候之谜

    “喜马拉雅”一词来自梵文,原意为“雪的故乡”。它全长2400千米,宽200-300千米,主脊山峰平均海拔达6000米,是地球上最高而又最年轻的山系。

    高耸挺拔的喜马拉雅山脉东西横亘,逶迤绵延,呈一向南凸出的大弧形矗立在青藏高原的南缘。喜马拉雅山系由许多平行的山脉组成,自南而北依次可分为山麓、小喜马拉雅山和大喜马拉雅山三个带。大喜马拉雅山宽50-90千米,地势最高,是整个山系的主脉。

    位于中尼边境中部的喜马拉雅山,雪峰林立,有数十座海拔7000米以上的山峰。在这一地区,海拔8000米以上的极高峰也比较集中,仅在我国境内的就有5座,即珠穆朗玛峰、洛子峰、马卡鲁峰、卓奥友峰和希夏邦马峰。它们和境外的干城章嘉峰、马纳斯仟峰、道拉吉里峰及安那鲁纳尔峰等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共同组成整个喜马拉雅山系的最高地段。

    喜马拉雅山脉的南北翼自然条件差异显著,动物和植物的种类组成截然不同。这种悬殊的自然景观十分奇特,让人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造化之功。以喜马拉雅山脉中段为例:中喜马拉雅山的南翼山高谷深,具有湿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特点。在短短几十千米的水平距离内,相对高差达6000-7000米,垂直自然带十分明显。

    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及山麓地带是以婆罗双树为主的季雨林带。海拔1000-2500米的地方为山地常绿阔叶林带,与我国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类似,主要有栲、石栎、青冈、桢楠、木荷、樟、木兰等常绿树种。林木苍郁,有多种附生植物及藤本植物杂生其间。森林中常可见到长尾叶猴、小熊猫、绿喉太阳鸟等,表现出热带、亚热带生物区系的特点。

    海拔2100-3100米的地方为针阔叶混交林带,主要由云南铁杉、高山栎和乔松等耐冷湿、耐干旱的树种组成。植物组成具有过渡特征,随季节变化而作垂直的迁移。海拔3100-3900米的地方为以喜马拉雅冷杉为主的山地暗针叶林带。森林郁闭阴湿,地面石块及树木上长满苔藓,长松萝悬挂摇曳,形成黄绿色的“树胡子”。林麝和黑熊等适于这种环境,喜食附生在冷杉上的长松萝。冷杉林以上为糙皮桦林组成的矮曲林,形成森林的上限。森林上限以上,海拔3900-4700米的地方为灌丛带。阴坡是各类杜鹃组成的稠密灌丛,阳坡则是匍匐生长的暗绿色圆盘状的圆柏灌丛。海拔4700-5200米的地方为小蒿草、蓼及细柄茅等组成的高山草甸带。再往上则为高寒冻风化带及其上的永久冰雪带。

    中喜马拉雅山北翼高原上气候比较干旱,没有山地森林分布。在海拔1000-5000米的范围内生长着以紫花针茅、西藏蒿和固沙草等为主的草原植被,组成高山草原带。这里的动物多为高原上广布的种类,如藏原羚、野驴、高山田鼠、藏仓鼠、高原山鹑、褶背地鸦等。海拔5000-6000米的地方为以小蒿草、黑穗苔草等为主的高寒草甸以及坐垫植被带。主要动物有喜马拉雅旱獭、岩羚羊和藏仓鼠等。海拔5600米至雪线(6000米)间寒冻风化作用强烈,地面一片石海,只有地衣等低等植物,形成黄、橙、绿、红、黑、白等各种色彩,组成独具一格的图案。喜马拉雅山脉的东、中、西各段也有明显差异。东段比较湿润,以山地森林带为主,南北翼山地的差异较小;西段较干旱,分布着山地灌丛草原和荒漠;中段地势高耸,南北翼山地形成鲜明对照。

    喜马拉雅山的顶峰终年白雪皑皑,在红日映照下,更显得晶莹剔透、绚丽多彩;一旦漫天风雪来临,它就被裹上一层乳白色的轻纱,犹如从茫茫太空中飘来的一座玉宇。

    千百年来,生活在喜马拉雅山区的人们,利用河流切穿山脉的山口地带,南北穿行。喜马拉雅山区的农业开发历史约有600多年。

    藏族和其他民族在河谷阶地和缓坡上开垦耕地,修筑梯田,他们把耕地分成“巴莎”(上等地)、“夏莎”(中等地)和“切莎”(下等地)等类别,开挖渠道,引雪水灌溉,种植青稞、燕麦、玉米等作物,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根据高山冰雪消融引起的河流水量的变化,来判断气候的变化。他们看山影,观候鸟,观察报春花发芽、生叶和开花等物候现象,来掌握播种时节,安排田间管理。这些丰富的经验,对于发展喜马拉雅山区的农牧业有很实用的价值。

    山体呈巨型金字型的珠穆朗玛峰巍然屹立,为群峰之首。最先发现和熟悉这一世界最高峰的是我国的藏族同胞和尼泊尔人民。在西藏的历史记载和传说中,也流传着不少关于珠穆朗玛峰的故事。据西藏佛经记载,藏王下命令把这个地区作为供养百鸟的地方,当地的喇嘛教则把所有的鸟视为神。尼泊尔人民称它为“萨加玛塔”,这是一个梵语复词:“萨加”意为“天”,“玛塔”意为“头”或“山峰”,两个词合在一起便是“高达天庭的山峰”或“摩天岭”之意。18世纪初,中国测量人员测定了珠穆朗玛峰的位置,并把它载入1719年铜版印制的《皇舆全览图》。

    为了攀登珠穆朗玛峰,从1921-1938年,英国人在北坡进行过多次尝试,但都没有成功。1953年5月29日,人们首次从南坡登顶征服了世界最高峰,其中一个是尼泊尔谢尔巴族人,另一个为新西兰人。1960年5月25日,我国登山队王富洲等三人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在世界登山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1、 四川龙大湾之谜

    在四川省威远县城东北约20千米处的山区,有一个叫龙大湾的地方。在这秀美的悬崖丛林中,却经常出现一些神秘而奇怪的现象。

    自1995年6月以来,当地的农民和附近煤矿的工人,曾多次听到从龙大湾悬崖中发出震耳的嘶叫声和炮声。据附近煤矿的一位矿工介绍,7月15日早6时左右,他正在龙大湾山脚下锻炼身体,阴森的山岩中发出的嘶叫声长达6-8秒。山脚下的农民闻声纷纷从屋里跑了出来,察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那种声音像是有千万人在嘶叫,并伴有阵阵类似放炮的声响,可怕极了。很多人还同时看到从半岩中冒出很大的一股灰色烟雾。当地一些农民也说,他们以前也多次听到山崖岩中发出的叫声,虽然听后很害怕,但时间一长便不足为奇了。他们说自1995年以来这种山岩的叫声更为常见,而且多在夏季里发生。

    在龙大湾山上,有几个神秘的洞穴。天长日久,洞口已被草木泥土遮住,隐藏在茂密的树林中,深不可测。这些洞穴都是竖直向下,不规则的洞口直径约1.5米,从上面抛下石头等硬物,碰撞洞壁的响声要持续数十秒,直至听不到声响。每到下雨前后,洞中会冒出一股股巨大的水蒸气柱。这些洞穴究竟有多深?没人去探测过。

    早先的人们不知道龙大湾山岩发出的声音是从何而来,神秘的洞穴是如何形成的,所以便把这种叫声说成是龙的叫声,把那些神秘的洞穴误认为是龙的通道,而雨后洞中冒出的巨大水蒸气柱便成了巨龙升天,龙大湾也因此而得名。

    据地质人员分析,这些声音的出现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很久以前发生过什么重大事件,其声音被“印”在山岩中形成声音的“记忆”,外界一旦与当时的气候条件相似,便可能再次出现这种“记忆”。另一种原因可能是地壳裂变或地质岩移动引起的声响。而洞穴中的水蒸气完全是因为地热引起的。这些现象的真正谜底,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揭示。

    12、 香气扑鼻的土地之谜

    这块奇妙的香地,位于湖南省洞口县山门清水村西北方约2千米远的山腰上的一块凹地处,面积仅有50多平方米左右。这是一个群山环抱,人迹罕至的地方,香地上边是悬崖峭壁,下面是潺潺的小溪,从表面看,这里平淡无奇,与附近地区没有区别,生长着与其它地方一样的树木花草等植物,土壤颜色也有周围的相同,但是却散发出阵阵奇香。

    一天,一位采药的山民路经此地,觉得有一种奇妙的香味扑鼻而来,是什么东西这么香?这引起了药农的注意,他反复查找香味的源头,查看了这里所有的花草树木均不得要领,最后,他突然明白,原来香味来自脚下的地方——香味是这块独特的土地发出的。

    香地的消息传开后,人们纷纷来到这里,享受这一大自然的恩赐。他们发现,这一奇妙的香味,仅局限在这50多平方米的范围内,只要越出这香地一步,香味顷刻就闻不到了。

    人们还发现这里的香味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早晨露水未干时,香味显得格外香;太阳似火的中午,则变得微微香;日近黄昏,天阴或雨后天晴时,香味会渐渐变浓。但是来到这里的人们谁也闻不出这香味属于哪一种香。人们还发现,这香味还有使人精神舒爽、神志清醒、消除疲劳的功效。

    香地的趣闻使许多专家也带着怀疑的态度来到这里进行实地考察。当他们闻到这一香味后,才打消了疑问。专家分析判定后认为,这种香味可能是由这里地下所存在的一种具有微量元素引起的,当这一微量元素放射出来后,同空气接触形成一种香味的特殊气体。香味时浓时淡,可能与这种放射性元素的强弱和气温变化有关。

    这奇妙的香地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如果说与放射性元素有关,那么这又是什么样的元素?为什么它仅仅存在于这小小的范围内?人们现在还无法说清。

    13、 蛇岛为何只有蝮蛇

    在我国辽宁省旅顺市西北的渤海中、距老铁山角约30千米处,有一个面积约1平方千米(长约1.5千米、宽约0.7千米),由石英岩、石英砂岩等组成的岛屿。这里地势陡峻,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215.5米,多海蚀洞穴及灌木草丛。在这个岛上盘踞着成千上万的蝮蛇,因而,人们把它称为蛇岛,亦称小龙山岛。

    蛇岛以蝮蛇的数目众多而闻名中外。据统计,蛇岛上的蝮蛇有14000多条,并且每年增殖1000条左右。那么,在这弹丸之地的孤岛上为什么栖息着这么多的蝮蛇?

    我国科学工作者经过考察研究后认为,蛇岛特殊的地理位置为蝮蛇的生存和繁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小小的蛇岛和台湾岛、海南岛等岛屿基本上都是第四纪时从大陆分离出去的“大陆岛”。蛇岛和旅顺、大连地区在地质构造、岩石性质、植物种数等方面的情况差不多。岛上的石英岩、石英砂岩和砂砾岩中,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裂缝。这些裂缝既能蓄留雨水,又为蝮蛇提供了良好的居住场所。

    其次,蛇岛位于暖温带海洋中,气候温和湿润,每年无霜期达180多天,是东北最暖和的地方,对植物生长和昆虫、鸟类繁殖极为有利。特别是该岛处于候鸟南北迁徙的路线上,同山东荣城、江苏盐城、上海崇明岛等候鸟栖息地连成一线。每到春秋两季,过往的候鸟有几百万只,树木茂密的蛇岛便是它们“歇脚”的好地方。由于蝮蛇有一套上树“守株逮鸟”的本领,它的鼻孔两侧的颊窝是灵敏度极高的热测位器,能测出0.001℃的温差,因而只要鸟停栖枝头,凡在距离1米左右,蝮蛇都能准确无误地把它逮住,成为一顿美餐。“植物—昆虫—鸟雀—蝮蛇”,构成了蛇岛的生物链。

    还有,岛上土壤相当深厚,土质结构疏松,水分丰富,宜于植物生长和蝮蛇“打洞”穴居。蝮蛇生性畏寒,洞穴为它们提供了越冬的条件。同时,岛上人迹罕至,也没有刺猬等蛇类的天敌,对蝮蛇的繁衍非常有利。蝮蛇是一种卵胎生的爬行动物,繁殖力较强,母蛇每次可产10多条小蛇。在生的多、死的少的情况下,蝮蛇日益繁盛。

    如果说上述分析基本可信的话,那么,为何这些蛇竟是清一色的蝮蛇,却还是个谜。

    有人认为,蛇岛面积很小,可供蛇类吞食的东西有限,捕食鸟类也并不容易,还往往会遭到老鹰的袭击,对于那些食性较窄、自卫能力弱的一般蛇类来说,很难在岛上生存,而蝮蛇的食性相当广,猎食和自卫能力都很强,在长期的自然演化中,蛇岛逐渐成为了单一的蝮蛇的天下。

    但也有人对此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蛇岛周围海域共有5个小岛,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差不多,为何其他4个岛上没有蝮蛇,唯独蛇岛上有这样多的蝮蛇呢?看来,这个谜还有待于科学工作者的进一步努力,才能探明其中的奥秘。

    14、 青藏高原为何有海洋生物化石

    众所周知,青藏高原不仅是世界上最高大的高原,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它的面积约25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青藏高原由自南向绵延不绝的一系列山脉构成。巍峨的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耸立在青藏高原的西南部,中间是喀喇昆仑山、唐古拉山,北面则是广阔的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

    青藏高原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全世界海拔超过8000米的山峰共有14座,都位于青藏高原。青藏高原雄踞地球之巅,确实无愧于“世界屋脊”的称号。青藏高原上有许多美丽的风景:无数蔚蓝色的湖泊镶嵌在广阔的草原上,雪峰倒映其中,美丽迷人;岩石缝里喷出许多热气腾腾的泉水;附近的雪峰、湖泊在喷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青藏高原的大多数山峰都覆盖着厚厚的冰雪,许多银练似的冰川点缀在群山之中,这些冰川正是大江、大河的“母亲”。发源于此的有世界著名的长江、黄河、印度河和恒河等,它们都从此汲取了丰富的水源。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地势较低的地方,但海拔也有2000-3000米。

    人们在为这瑰丽景色发出惊叹之余,不禁会问:青藏高原是怎么形成的?它原本就是这个样子吗?

    可能我们难以想象,如今世界上最高的青藏高原曾经被埋在深深的海底,而且,喜马拉雅山至今也没有停止过上升。对1862-1932年间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其许多地方以平均每年18.2毫米的速度在上升。如果喜马拉雅山始终按照这个速度上升,那么10000年以后,它将比现在还要再高182米。

    在青藏高原层层叠叠的页岩和石灰岩层中,地质学家们发掘出了大量的恐龙化石、陆相植物化石、三趾马化石以及许多古代海洋生物的化石,如鹦鹉螺、三叶虫、珊瑚、笔石、菊石、海百合、苔藓虫、百孔虫、海胆和海藻等的化石。面对这些古代海洋生物化石,地质学家们的思绪也回到了遥远的地质年代。早在二三亿年前,青藏高原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它呈长条状,与太平洋、大西洋相通。后来,由于强烈的地壳运动形成了古生代的褶皱山系,海洋随之消失,古祁连山、古昆仑山产生,而原来的柴达木古陆相对下陷,变成了大型的内陆湖盆地。经过1.5亿年漫长的中生代,长期的风化剥蚀使这些高山逐渐被夷平。高山上被侵蚀下来的大量泥沙则全部沉积到湖盆内。

    地壳运动在新生代以后再次活跃起来,那些古老山脉因此而剧烈升起,“返老还童”似的重新变成高峻的大山。现今世界最高山脉所在的喜马拉雅山区在距今4000多万年前是一片汪洋大海。这里原本是连续下降区,厚达1000米的海相沉积岩层深积于此,各个时代的生物也埋藏在岩层中。随着印度洋板块不断地北移,最终与亚欧大陆板块撞在了一起,这个地区的古海受到严重挤压,褶皱因此而产生。喜马拉雅山脉从海底逐渐升起,并带着高原大幅度地隆起,“世界屋脊”从此屹立于世。

    高原的强烈隆升,对亚洲东部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高原大地形的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改变了周围地区大气环流的形势。经气象学家研究得知,夏季,高原的存在诱发了西南季风,使我国东部的夏季风能长驱北上,给广大地区带来充沛的降水;冬季,高原的存在产生了西伯利亚高压,强大的冷空气又足以席卷南部广大地区。如果我们把高原与其周围低地相比较,便可以看出它们的显著差别。高原南部的印度阿萨姆平原为热带雨林地带,而高原北部却是极端干旱的温带荒漠;高原东缘与亚热带湿润的常绿阔叶林地带相接;其西侧毗连着亚热带半干旱的森林草原和灌丛草原地带。青藏高原恰恰处在这南北迥异、东西悬殊的“十字街头”上。高原强烈隆升的结果,使气候愈来愈寒冷干燥,并且愈往中心地区愈明显,由隆升前的茂密森林过渡到了今天的高寒荒漠。相比之下,高原东南边缘变化最小,至今仍然保存着温暖湿润的森林景观。

    15、 新疆会成为海洋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巍峨的昆仑山、天山和阿尔泰山高高耸立,黄沙似海的塔克拉玛干和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静静地躺在那里。可是,又有谁会想到,在很久很久以前,这个有着高山和沙漠的地方竟然是浩瀚的古地中海的一部分。

    自然界的这一沧桑巨变,早在中国古代时,就已被我国学者们发现了。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在太行山东侧山石中发现蚌壳化石时,便据此做出了先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的论断。在现代地质学中,这些化石是记录历史变迁的最佳载体,了解新疆的过去正是凭借这些动植物化石。

    远古时候的新疆与现在迥然不同。在5亿年前的寒武纪,新疆既没有昆仑山、天山和阿尔泰山,也没有塔里木和准噶尔两大盆地。新疆东北和东南有两片古陆,西部是一片汪洋大海,称塔里木海盆,也叫塔里木海,由于两片大陆夹着一片海洋,使得整个塔里木海盆看上去像一个朝西开口的大喇叭。当时有许多原始的小动物生活在海里,其中要数三叶虫最为常见。在地壳变动中这些三叶虫被沉积物掩埋,经过自然界的长期作用,最后变成了化石。现在,这种化石在新疆的许多地方都能找到。

    距今大约3亿年左右的石炭纪,新疆海域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当时,除了北面的阿尔泰山和南面的阿尔金山一带岛状山地已屹立在海面上,整个新疆几乎全都淹没在海水之中。新疆北面是准噶尔海盆,也叫准噶尔海,这里的海水主要来自东部;新疆南面是塔里木海盆,这里的海水主要来自西面。而深深的天山海槽则位于这两个海盆中间。由于中间没有多少阻隔,南北两个海盆当时可能是沟通的。根据推算,那时的新疆海域面积十分广阔,大小相当于现在的黄海和东海面积之和。

    在那个时期,一些原始的鱼类其实和现代鱼类的样子已十分相似,只是各种器官的功能还很不完备。此外,珊瑚、带贝壳的腕足动物、海百合等也已十分普遍。在海滨地带和海岛上,许多今天已经灭绝的植物,如亚鳞木、星芦木、羊齿、轮木等蓬勃生长。地质历史时期有几个气候最温暖、湿润的时期,石炭纪便是其中之一。良好的气候条件导致当时的动植物空前繁盛,可以想像那时的新疆海域欣欣向荣的情景:蔚蓝的海水拍打着岸边礁石;浅水处,珊瑚争艳,鱼儿戏水;海滨地带,高大的树林在微风吹拂下欢乐地哗哗响着。真是生机盎然,令人向往。

    到了石炭纪晚期,新疆的海水开始消退,塔里木海盆的东部已抬升成为陆地。新疆海域面积从那时起就开始不断缩小。

    2亿年前是二叠纪,新疆海陆变迁在这一时期最为剧烈。大约2.3亿年前,又一次强烈的地球构造运动拉开了帷幕,地质史上称之为“华力西运动”。新疆在这次构造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海退,海域面积急剧缩小。到二叠纪末期,新疆大部分已上升为陆地,只有最南边的喀喇昆仑山和东昆仑一带仍在海中。当时新疆已初具今天的规模,北面出现古阿尔泰山,中间是古天山,南面有古阿尔金山和古西昆仑山,古塔里木盆地和古准噶尔盆地也初步成形。这又一次的沧桑巨变使得新疆由海变陆。

    二叠纪后,大约有6000万年的时间,新疆的海陆形势没有改变。那时,仅仅是古地中海的北部边缘有海水,而且很浅,且时进时退,其声势和规模已完全不能与昔日相比。新疆的再次改变发生在1.4亿年前的白垩纪到3600万年前的早第三纪。在这一时期内,塔里木盆地西部又经历了一次较大的海进。海水由西边的阿里莱海峡侵入,和田河以西塔里木地区首先被淹没。海水一直往东推进,最后进入东塔里木区,库车一带也浸入了海中。这可能是我国西部的最后一次海进。当时的海水约深100米,不算太深,并且东西不平衡,西部略深些,愈往东愈浅。在这个时期的海水中,体积微小的介型虫和有孔虫,比如形如小卵石、表面光滑的玻璃介,两侧长有突瘤的土星介及图片状币虫、圆片虫等是海水中的主要生物。大量海生物死后,其遗体掩埋在沉积物中,经过反复的物理化学变化,最后变成了石油。

    早在第三纪以后,一次强烈的地质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开始重新设计地球的样子了,地球的大部分地区因此又发生了一次沧桑巨变。正是因为新构造运动,地球上才出现了新的高山、盆地、大海和湖泊,并且与现在的布局大致相同。

    新疆也受到了新构造运动的影响,自早第三纪以后,海水退尽,出现了帕米尔高原,阿里莱海峡封闭了起来。自此,新疆始终保持着大陆的形式,海水再未进过新疆。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影响,青藏高原海拔升到了5000多米的高度。帕米尔高原、天山、阿尔泰山也都相继隆起,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变为封闭的内陆盆地,新疆真正成为欧亚大陆的腹地。由于大陆性增强及气候干燥,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中出现了成片的沙漠,现代自然景观开始形成。

    既然新疆历史上有过漫长的海洋时期,那么从现在的情况看,新疆还有可能再成为海洋吗?地质学家指出,随着地球历史的演进,并不排除这种可能性。当然,对人类来说,这个时期太过漫长了。只有得到更多、更深刻的科学数据,人类才能充分地了解地球历史的变迁,也才能预见到它的陆海变迁规律。

    如今新疆的沙滩戈壁,不仅是一座天然的古地中海博物馆,而且是一个巨大的昔日海洋的迷宫。我们的探索只是揭开了冰山一角,它将永远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对其进行探索。

    16、 黄河下游为何出现“假潮”

    黄河下游利津至河口段近日出现了一种奇异现象:在黄河河道主河槽内,在前无阻挡、后无壅水的情况下,黄河水出现涨起涨落,类似于海水涨潮现象,有时还会平空隆起一溜水排,远远望去,似海中翻浪,蔚为壮观。

    据黄河水文部门介绍,这是一种“假潮”现象。“假潮”是黄河下游河道发生的一种特殊水情。在平水期,无上游和区间来水的情况下,出现水位、流量、含沙量陡然涨落的现象,在几十分钟,甚至几分钟内水位猛然上涨数10厘米,最大可达一米左右,然后下落趋于正常。山东河段“假潮”多发生在黄河下游断面流量400-1000立方米每秒左右的平水期,每年的一至三月份及十一至十二月份发生的机会最多。

    当地百姓也有管这种现象叫“蹦溜”的,意为“突然间蹦跳起来的大溜”。当地一位油田老职工说,10多年前一次“蹦溜”曾将停靠在西河口十三号坝的一艘500吨位抽水船冲跑3千米远,甚至将停靠在坝头的一只15吨位单机木船掷抛到了埽面上。

    黄河下游河门附近为什么会出现“假潮”?当地老船工和附近群众有的说是入海口受海潮影响所致,有的猜想是地壳变动所为,也有的说是地震的前奏或来年更大洪水的预兆,还有更离奇的说法,传说蛟龙每隔几年都要来此疏浚河道--真是众说纷纭。

    “假潮”之谜何以解释?目前尚没有权威性的科学定论。但不管怎么说,河道内在无风无浪、自然平稳的水流状态下,突然间出现涨水现象,且涛声震天,响声雷动,实属罕见,成为黄河口一大奇观。为掌握“假潮”的变化过程,黄河及当地水文部门已组织技术人员加强对“假潮”期间的水位、流量等水文要素的观测,密切注视水情变化,随时掌握、探寻“假潮”的变化规律,提高水文测验的精度,以提供翔实准确的水文情报。

    17、 渤海古陆大平原会再次浮出水面吗

    渤海是我国的一个内海,位于辽宁、河北、山东、天津之间,是个半封闭的大陆架浅海。面积7.7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约18米,最深处也不到100米。

    说渤海曾是一个地势坦荡、一马平川的大平原,依据是什么呢?地处渤海东部的庙岛群岛就是最有力的证据。

    当渤海尚未形成时,庙岛群岛曾是平原上拔地而起的丘陵地带,山丘高度约200米。当时气候寒冷,由于强劲的西北风和冷风寒流互相作用,致使渤海古陆平原上飘来了大量的黄土物质。风沙不仅填平了古陆上的沟壑,而且还堆起了山丘,如今庙岛上独具特色的黄土地貌仍依稀可辨。

    黄土中有许多适宜寒冷气候的猛犸象、披毛犀和鹿等动植物化石。这些动植物化石表明,当时渤海古陆平原生机勃勃。10000年前的大平原上草地茫茫,人们可以想象,当时猛犸象漫步河畔,披毛犀出没其间,鹿群相互追逐,古人类尾随其后伺机捕杀的景象。这是多么富有生机的一幅古人类生活写照图啊!

    在20世纪70年代初,一块从渤海海底捞起的骨头引起了考古学家的注意。经过仔细研究,这块毫不起眼的骨头被确认为披毛犀的牙齿。披毛犀身披褐色粗毛、鼻子上长着两根短角,生活在寒冷的苔地平原或是在草原上。渤海海底发现的披毛犀牙齿,使学术界对渤海的过去有了新的认识,并且开始了对渤海地形地貌的历史的研究。

    人们认为,渤海在遥远的过去曾是一块裸露的大陆,因为陆生的披毛犀是无法在海水中生存的。古生物学家认为,可能在晚更新世纪末期,距今10000年前,生活在北国的披毛犀到达渤海古陆并向南迁移。也就是说,在距今10000年前,由于冰川范围的扩大,原先最深处也不过80米的古渤平面一下子下降了100-150米。渤海地区因此一度完全裸露成陆,形成了一片平坦的大平原,许多动物的家园。

    在距今大约12000年的时候,渤海古陆平原再次沉入了海底。这是因为当时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大幅度上升,渤海平原逐渐被水淹没,曾在渤海平原上奔腾不已的黄河、滦河和辽河,也随着海水重新浸入渤海古陆,成为渤海的一个组成部分。

    近年来,海平面变化的问题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有人认为海平面将会上升,有人则不这么认为。同样,人们对于渤海海平面的升降也持不同看法。有人说,海平面会上升,部分陆地会被淹没。然而也有人说海平面会下降,渤海平原会再次出现。彼此都有支持各自观点的理由。

    据《滦州志》记载,1820年渤海西部的一个较有名的小岛——曹妃甸的面积约8平方千米。到1925年之后,潮水和海浪不断地冲击小岛,大片土地坍入海中。如今,曹妃甸已基本沉入海内,找不到踪影了。然而,黄河口的情形却截然相反。从1855年以来,岸滩不断拓宽和淤高,潮间带的宽度,每年拓宽数十米,久而久之就形成了1300多亩新土地。在渤海湾及莱州湾,由于许多泥沙来自黄河并不断沉积,岸线也不断向海中淤涨。

    如今的渤海,由于各方面的条件错综复杂,变化也因此十分复杂。海岸线有进有退,变化完全相反,并且这种完全相反的变化还将继续下去。

    那么,曾一度繁荣的渤海古陆大平原,会重新露出海面吗?这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一个谜,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有一天会被解开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