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一生飘泊,开始在齐国游学,后到楚国为兰陵令。他曾经到秦国,又到过赵国,同临武君在赵孝成王面前讨论军事,最后老死在楚国。他还传道授业,教育了两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韩非和李斯。他的著作是《荀子》。荀子的思想偏向经验和人事方面,他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注重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尊重人为的努力。荀子提倡"礼",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他认为孔子是圣人,但反对孟子与子思为首的"思孟学派"哲学思想,认为子贡和自己才是继承孔子思想的学者。在荀子看来,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如果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发生争执,因而主张人性本恶,就要实行圣王与礼法的教化,让人格提高。
荀况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现存的《荀子》32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包括哲学、逻辑、政治以及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在自然观方面,他反对信仰天命鬼神,主张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还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在人性问题上,他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与教育对人的影响。在政治思想上,他主张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以及礼治法治相结合。在认识论上,他承认人的思维能反映现实,但有轻视感官作用的倾向。此外,荀子还是阴阳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