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未来的你,喜欢现在勇敢的自己-勇敢地活:让精彩生活无限延伸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个活得漂亮的人心灵是轻松的。苦在心里,笑容是甜蜜的;难在眉头,脚步是踏实的。

    平心而论,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得多,但快乐的人并不一定比以前多。生意场上人人想赢怕输,公司小职员害怕被修理,天真的孩子害怕升学压力。一大堆的欲望和渴求充斥在每个人的心中,因为得不到,因为想更多而失落、痛苦。

    什么叫“欲”?“欲”字,一个“谷”,一个“欠”,欠谷子,也就是没有饭吃。而现在有饭吃,又何必烦扰太多臆测中的困扰?人生要全力以赴,也要顺其自然,欲望降低一些,人也会快乐。简单的几句话概括便是,岸上有书,仓中有粮,窗前有花,袋中有米,心中有梦,手边有他。健康高于一切,父母一切顺遂。

    快乐人生,很容易。

    良好的生活习惯从点滴做起

    一个人应该养成什么样的习惯?这真的是一个很广泛的命题。

    对于每个人来说,懒惰都可能曾经是自然而然的习性——谁都得经历或长或短那么一段“茶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时期才可能长大。在那段时间里,谁都可以是随心所欲的,而生活的真义就是达到最大的舒适感。人难免都曾经暴饮暴食、抽烟喝酒、睡觉睡到自然醒、上网上到手抽筋。但一度的“随心所欲”只是昙花一现。梦总有一天要醒,要在社会上生存,就要学着培养自我实现的良好习惯。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位没有任何继承人的富翁,死后将自己的一大笔遗产赠送给一名远房亲戚,这名亲戚是一个常年靠乞讨为生的乞丐。这名接受遗产的乞丐立即身价翻涨,成了百万富翁。记者前来采访这名幸运儿:“请问你继承了遗产之后,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乞丐回答说:“我要买一只好一点的碗,和一根结实的木棍,这样我以后出去讨饭时就可以方便一些了。”

    可见,习惯对我们有着很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连续的。在不知不觉中,习惯经年累月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影响着我们的效率,左右着我们的成败。

    有一家外资企业招募新人,一些学历、身高、相貌等客观条件都很不错的年轻人进入了最后的面试阶段。可是没想到在短短的十分钟之内,他们都面试失败了。原来总经理借故离开了五分钟,这些得意非凡的年轻人竟围绕着总经理的大办公桌,看看东、翻翻西。十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却宣布:“面试已经结束了,很遗憾,你们没有一个被录取,因为你们连尊重他人隐私的基本礼貌都不懂。”然而这些年轻人长这么大,却从不认为乱翻别人的东西是错误的,而这就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坏习惯。

    历来,成功者都拥有自己的良好习惯。或者可以说,成功本身就是一种好习惯。行为变为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一个想成功的人,必须知道习惯的力量是相当强大的。也必须了解,要养成好习惯,就必须从生活中做起,并且持之以恒。

    马克思曾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一辆舒适的四驾马车,坐上它,你就会跑得更快。”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就必须有好的习惯,它能使人更快地达到目标,更顺利地实现理想。

    华盛顿大学在1998年5月,邀请巴菲特和比尔·盖茨前来演讲。当学生问到“你们如何变得比上帝还富有”这个有趣的问题时,巴菲特说:“答案非常简单,原因并不是因为智商,而是在于习惯。聪明人不会做一些阻碍自己成功的事情。”比尔·盖茨也深表赞同。亦曾有一位诺贝尔、奖得主认为,他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在幼儿园里学到了良好的习惯:认真观察、乐于助人、勤奋学习等等。由以上例子看来,成功的诀窍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一个好习惯可以助人一生,而一个坏习惯却可以彻底地毁坏一个人。一个准时的人必能深深体会,无论是在约会、会议,或是其他的承诺上,准时的习惯带给他的好处。例如别人请我们吃饭,我们总能准时出席,那就会给主人和其他客人树立一种诚信的形象。我们可能会因此变得很受欢迎,而在商场上出奇制胜。对一个商人而书,准时无疑是一项特别宝贵的资产。俗话说得好:“时间就是金钱。”在这个忙碌的时代,当代企业的步调一日千里,分秒必争。每个人的行程安排都是满满的,没有多余的时间可以浪费,就像生产线不能耽搁一样。

    美国福特公司创始人福特,大学毕业后去一家公司应征。当前面的人面试完之后,他原本觉得自己毫无希望。但他思考一下后认为,既来之则安之,想太多也没有用。于是,轮到他时,他敲门走进了董事长的办公室。一进门他发现地上有一团废纸,便弯腰捡起来、顺手扔进了废纸篓,然后来到董事长面前说:“我是前来应征的福特。”董事长没有向他提出任何问题,当下就宣布他被录取。不久之后,福特公司名扬天下,使美国的汽车产业一度在世界上独占鳌头。

    1994年第十二届日本广岛亚运会上,当运动会结束时,能容纳十多万人的广岛体育场内,竟看不到一张废纸,世界各国的媒体都不由得为之赞叹:“多么可敬可怕的日本民族!”

    2011年日本发生“311”海啸,同样展现出日本民族的井然有序,令人惊讶。窥斑能见豹,小处见真章,一个人的素质乃至一个民族的素质,也往往能在一件小事上得以彰显。

    海尔企业总裁张瑞敏说:“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这句话是很平实的语言,却包含很深刻的哲学道理。

    有许多毫不起眼的小事情,谁都知道该怎样做,问题在于谁去做了,而且能坚持做下去。正是这些平日被我们忽略和轻视的小细节,不知不觉影响着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当一个动作、一种行为多次重复后,便能进人人的潜意识里,而变成习惯性动作。一个人要建功立业,也需要从一件件平常、实在的小细节做起。一个人的成功,有时纯属巧合。

    可是谁又敢说,那不是一种必然?

    老子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人的知识累积之所以能增长,能突破极限,都是藉由一些微乎其微的小事,不断重复的结果。如果持续坚持这种潜意识的技巧,就可以建立一种自动运作的“长效机制”,从而达到人生的奋斗目标。当一个人有心想要改变的时候,他已经向机会迈出了第一步。养成好的习惯,不但可以让一个人更自信、更勇敢,还能收获成功。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连小事也做不好的人,必然做不出大事业。拿破仑说得好:“不以小事为轻,而后可以成大事。”成功不是一蹴可几的,人生下来不可能永远是一劳永逸,而是要做长期艰苦的努力:成功需要滴水穿石的精神。

    让心灵去旅行

    说起旅行,很多人会想到“旅游”,一些大名鼎鼎的风景区记录了隽永的诗篇与景象:“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观,“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惊艳:“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然而一到周末放假的时候,汗流浃背的游客们只能如走马看花一般,在人声鼎沸的各著名旅游景点,匆匆地欣赏河山大川的浮光掠影。

    现在的媒体和人群都是喜新厌旧的,只要有了噱头和新花样,总是吸引兴致勃勃的观众。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很难寻觅到“深林人不知”的化外之地。现在的旅行更多的是一种盲从,一种附庸;只因为某处的美景如雷贯耳,所以不能枉费和错失。

    还有很多人是没有时间,也没有金钱土旅行的。所以每每看到旅游节目,看到他们介绍的特色美食、风土人情、文物古迹,总是忍不住感到艳羡和钦佩。另外还有一种寂寞的行者,他们是自由如风的浪者,总是可以轻易地放下所有的一切,随时以一种预备出发的姿态,穿越过熟,悉城市的红尘纠葛,用自己的双脚讲遖属于自己的故事和人生。

    一位名叫罗伯斯的著名古巴田径运动员,被誉为古巴运动史上最伟大的英雄。他曾在巴黎黄金联赛上,创造了12秒88的成绩,一举打破了世界记录。

    罗伯斯喜欢聚会、音乐和跳舞,尤其是对旅游情有独钟。他从小瞧梦想就是环游世界。但是因为田径训练和比赛的缘故,他并没有那么多时间实现梦想。然而他的梦想从未消失。

    2008年5月,他背上行囊,坐上了往埃及的飞机,他的第一站是字塔,而最后一站是中国北京。下了飞机的他舍弃交通工具,选择确最擅长的田径开始路跑。凭借着良好的体能,不出半日就前进了30里。沿途中,他只简单地吃了一些干粮,和家人报平安,然后继续前行。

    按照计划,他将在晚上六点前到达金字塔。然而出人意料之外一股巨大的龙卷风竟然在他身后五百公尺外形成,并像箭一般地向他来。半个小时后他才从昏迷中醒过来,发现自己被带到了另一片沙里。地上一片狼藉,除了一瓶水和一些散落的饼干,他发现风暴什么都没替他留下。更糟糕的是,他迷路了!他不知道眼前这一片浩瀚的汉,何时能够走出去。

    在缺水和食物的情况下,罗伯斯还得与炙热的天气、随时席卷而来的龙卷风斗智斗勇。在这样恶劣得让人难以置信的环境里,他整整持了十天。最后一天,他突然看见沙坡对面有个巨大的湖泊。伴随着一声尖叫,他像狼一样奔跑过去;前面是一段水草地,他大步走过去,直到身体猛然往下沉,他才赶到惊慌,原来自己陷入了泥沼。还好五分钟后,他听到不远处有人说话的声音。

    在医院整整休养了两天之后,面对闻讯而来的媒体,他深有感触地说:“这十天比我二十多年的人生收获都还要多,因为我学会了一步步的生活。我永远都不知道出路会落在脚下的哪一步,所以我只得向前再向前。我现在才深深明白一个做人做事的道理:其实,每个生命都是一种行走,坚持走下去,才有自己的出路。”

    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一趟旅行呢?每个生命都是一种行走。从幼年走过天真的童年、叛逆的少年,奋斗的青年与中年,然后走到暮年,我们永远都在路上。走过一重又一重的磨难,踏平一丛又一丛的荆棘,由这一路走来的风雨磨砺,我们在学习中获得成长。踏实走过,我们将在旅途的终点回味、珍藏,庆幸没有白走这趟旅程。

    每个人一辈子都该到几个地方旅行。不一定是要名胜古迹,也不一定要留存纪念,就只是行走罢了。当我们搭上某一班车时,也从来不知道旅途中会遇到什么景色,也不知道要走过多少地方,才会知道世界是那么大。一个人可以和自由那么靠近。

    旅行不仅仅可以欣赏美景,更令人钟爱的是在路上的过程。带着对目的地的向往和一点点焦急,带着对未知旅途的好奇和一点点紧张,品味旅行就像品读人生一样。从来都不是风景不够醉心、山河不够壮丽,也不是世界不够美丽,更不是人生不够灿烂,只是我们的心灵被自己束缚太久。而旅行,是形式上的解脱。

    有这样的一句话:“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该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旅行也是毫无牵绊的,一个真正懂得旅行的人,是用心灵在旅行。他能放任自己的心灵到达千里之外,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生活无需华丽的辞藻去修饰,也不需要用什么完美的形象去追求。因为一座山、一丛花也可以成为一幅亮丽的风景:只要用心体会欣赏,美丽风景唾手可得。

    给心灵多一点点空间和时间,让自己品读一本好书,或吟颂几首小诗,让自己走进书中的沧海桑田,徜徉在诗中的名胜古城。我们可以和作者一起游览美好河山,大发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抑或是乘一叶小舟欣赏绚丽多姿的风景,骑上踽踽而行的牛背,借支牧童的短笛,吹一曲悠扬动听的旋律。或是乘一匹千里良驹,让自己的心灵在坦荡荡的大草原中纵横驰骋。我们可以想象自己是个诗人,在山林或田野中诗兴大发,淋漓抒情:也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雄鹰,在白云和蓝天上迎击长空。

    心灵的旅行,是自我意识的飞行。它不是南柯一梦、画饼充饥:不是让自己躲进虚拟的梦幻世界,不敢面对困难和正视人生;也不是自暴自弃,一味逃避责任与义务。相反地,它是灵魂的超度与自我解脱。它为我们沉闷压抑的心房撬开了一个小孔,灌进明媚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让我们阴雨霏霏的心灵多了一分恬淡、明静和从容。

    我们的心灵总是在忙碌生活中四处奔波而疲惫不堪,我们的人生也总是在循环往复中折腾得遍体鳞伤,身心交瘁。生活或许纷繁,但我们应该坦然地面对生活。真心收集美好和甜蜜,哪怕是一片枫叶和一滴露水。生命也许脆弱,但目光不会停滞,心灵会永远飞翔。别沉浸在无畏的忧伤中,不要因苦恼而费绅,也不要为失败掉眼泪。加倍珍惜并呵护人生,在辛苦之后懂得休闲,在伤痛过后懂得疗救,在跌倒之后知道爬起。当烦恼和忧愁悄悄地向我们袭来,不妨给心灵一个假期。让心灵去旅行,好好地让心情放松,这样幸福和快乐才会与我们结伴而行。

    做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世界上什么东西最长又最短、最快又最慢,能分割最小又能扩展到无限大,最不受人重视而又最受人珍惜。没有它,什么事都做不成?很多人肯定能第一时间猜到这个问题的答案,那就是时间。

    形容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我们称之为“光阴荏苒”。潘越的《悼亡诗》云:“荏苒冬春谢,寒暑怱流易。”日子就像念珠一样,一天接着一天滑过,串成周,串成月,串成年,串成一生。

    从人类的初始,我们就知道时间是不可逆的。人从出生、成长、衰老,直至死亡,没有办法反过来。一个玻璃瓶摔破到地上,没有办法再重新合整。正因为时间的不可追溯,所以从古至今,所有人都在劝诫要珍惜时间,“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时间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达尔文说:“完成工作的方法就是爱惜每一分钟。”

    美国总统华盛顿在任职期间,常于白宫宴请国会议员,研议国事。只要时间一到,他不管人是否到齐,准时开宴,哪怕现场只有他一个人也是如此,往往使迟到者感到十分尴尬。但华盛顿却总是不客气地说:“我的厨师只问预约的时间到了没有。”到了,就要准时开动。

    拿破仑也是一位重视时间观念的人。有一次他请几位将军用餐,时间到了几位将军还没到,拿破仑便自己一个人大吃了起来。等到那些人姗姗来迟后,他已经吃完了。他对他们说:“各位,聚餐的时间已经过了,现在我们开始开会吧!”让那些人窘得下不了台,再也不敢迟到。

    李嘉诚曾在一间茶楼工作,舅父送他一个闹钟。李嘉诚把这个闹钟调快了十分钟,所以他每天总是第一个抵达茶楼。这个习惯他一直保持了半个世纪,直到今天,他的手表依然快了十分钟。

    在职场中,准时的习惯对于一个人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甚至可说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有一些成功人士也学习李嘉诚的习惯,把手表、手机、计算机、闹钟等身边一切的计时器调快数分钟。如此一来,就不会在早上上班顶着一头乱发,气急败坏地冲向打卡机:也不会在拉开会议室的门时发现,主管已经端坐在里面等我们的尴尬。拜访客户时,也不必一边赶路、一边整理领带或是补妆。只要养成准时的好习惯,纵使一天依旧是二十四小时,工作量也不变,但我们会发现因为这五分钟或者十分钟,让自己的工作和心境从容,多了一份自信,表现也更加出色。

    作家冰心在80岁生日那天,计算一个人如果可以活到80岁,那么人的一生就只有2522880000秒。人类看似绵长的一生,不过就是由这十位数组合而成,而在当下的我们早以度过了许多时日:在你的生命库存中,也许只剩下九位数、八位数,甚至进入倒数阶段!我们的生命恰恰好就是由这一秒钟一秒钟组成的,每个人剩下的时间其实并不多,而一个人活着要做的事情却多得数也数不清。古今中外,凡是我们的成功,无一不是由于长期用功、惜时如金、专注执着、孜孜不倦的结果。

    巴尔扎克在谈到他写作时说:“我下午六点睡觉,半夜起床,然后一连工作16个小时:我埋头工作,只有休息一小时,那就是五点到六点的吃饭时间。我发誓要取得自由,不欠一页文债,不欠一文小钱,哪怕把我累死,我也要一鼓作气写到底。”

    赫胥黎说:“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是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24小时。”优秀的人最可贵之处,就在于待人处事简捷迅速。他们能用最少的时间完成自己要做的事,不浪费时间在无聊的消遗和挥霍上,他们深刻了解自己的目的和价值。若是无法专注当下,甚至把时间都用在对自己毫无意义的事情上,到头来当然是一事无成,毫无所获。

    经常可以看到有些人整天宅在网咖打网络游戏,却说自己郁郁不得志,存不了钱。人若到而立之年,却没有半点才能和事业,一辈子可能就如此颓败下去了。每个人都该扪心自问:“自己平时是怎样对待时间、对待任何学习的机会?”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人生如梦,转瞬百年,浪费时间、蹉跎岁月无异于慢性自杀。孩提时代天真无邪,年幼无知,时间不经煮便悄悄流逝。年少时期贪玩好动,嬉笑怒骂,时间不知不觉中慢慢流淌。青年时代贪图享乐,浑浑噩噩,时间每每稍纵即逝。到了中年,忙碌于工作和家庭,时间就如白驹过隙。耄耋之年体衰年迈,精神萎靡,度日如年。若如此这般,到头来“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悔之晚矣。

    英国的教育家斯宾塞在他的《教育论》中说:“必须记住,我们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时间有限,不只由于人生短促,更由于人事纷繁。我们应该力求把我们所有的时间用在做最有益的事情。”

    做一个走在时间前面的人,爱惜时间、有效率地利用每一分钟,不荒废每一分每一秒。一天过后,想想自己当天做了些什么,是不是每天都在进步?有意义地度过每一时刻。就算似水流年,就算每个人都会苍老,但珍惜时间,可以让我们苍老得很美丽、很实在。

    拥有一个好的伙伴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如果你想知道自己将来的年收入如何,找出你最经常来往的六个朋友,把他们的年收入加起来,除以六,就差不多是你的了。”这个例子可以充分地说明一点:物以类聚。要了解一个人平时的为人、品行、素养等,只要看看他平时结交什么样的朋友,观察他的社交圈,就能了解个大概。

    每个人都知道,朋友对一个人有着无庸置疑的影响力。不管是刻意还是无意,周围人的言行举止都会或多或少影响到我们,形成相互作用。情绪就像一种高传染性的病毒,如果我们交了一位“沉郁”悲伤的朋友,那么我们将威受到对生活更多的失望。同样的,总是和不好的、失败的或者闲杂人等相卢在一起,也会让人以为我们不太正经,做事不牢靠。

    电影《投名状》中,赵二虎和姜午阳的兄弟情深让人动容,而庞青云却为了成就自己的野心,不惜加害兄弟。尽管这样的结局有几分身不由己的无奈,但却警惕我们,对这样的朋友要敬而逮之。

    专家曾指出“有毒朋友”的概念,要找到一个好的伙伴,就要对这一类“有毒朋友”敬而远之。常见的“有毒朋”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种,背叛型,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出卖友情。第二种,让我们感到自卑和焦虑的朋友。第三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朋友。第四种,破坏型的朋友。第五种,不做好事的坏朋友。

    要做一个从内到外都感觉良好的人,首先要拥有一个好的伙伴。比起“朋友”这个词,伙伴更接近“知己”的感觉。就像两个不离不弃,走过一辈子的人,各有空间和保留,但在某一个心有灵犀的时刻却会自然相视,会心一笑。

    钟子期和俞伯牙互为知己的故事,历来被我们传诵。俞伯牙是楚国有名的音乐家,从小天赋极高,爱好音乐。但他虽琴艺高超,却难觅知音,为此郁郁不乐。一年中秋,俞伯牙出使晋国后乘船回到楚国,面对美丽的江水明月,弹起了《高山流水》曲。弹着弹着,他听到岸边有位樵夫正在连连称赞琴曲优美。

    当听到琴声雄壮高亢时,樵夫脱口而出:“真好啊,如同见到了巍峨挺拔的泰山绝顶!”当琴声铮铮琮琮时,樵夫说:“真妙啊,就像看到了浩渺无边的江河流水!”

    伯牙欣喜若狂,推琴而起,激动地向樵夫致礼说:“你非常了解我,就与我心中想的一模一样,真是我的知音啊!”伯牙问及樵夫姓名,原来樵夫也是一名音乐爱好者,叫钟子期。于是两个人结拜为生死之交。伯牙与子期约定,待周游完毕后要前往他家拜访。但当伯牙如约前来子期家拜访,他已因病不幸去世了。伯牙闻听后悲痛欲绝期墓前为他再次弹奏了一次《高山流水》,然后将自己珍贵的琴砸碎于子期的墓前。从此,伯牙与琴绝缘,再也没有弹过琴。

    这样的友谊与懂得,世间之人怕是很难企及的。在现在这功利的时代,衡量一个朋友的标准,似乎也跟着浅薄起来。我们追求位高权重,能帮助自己的,风风光光的朋友。友谊应是一种甜柔的责任,而不应该是一种机会。友谊是一种温静与沉着的爱,为理智所引导、习惯所结成,从长久的认识与共同的契合而产生,没有嫉妒,也没有恐惧。

    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位友直、友谅、友多闻的朋友。真正的友情象是一颗缓慢生长的植物,即便有枯枝烂叶,只要给予宽容和理解,一样可以开出绚烂的友谊之花。

    在学校有一个热爱音乐的男孩,他对天文学也充满兴趣。只要一有空,他不是沉浸在音乐里,就是对着天空发呆。因此在同学中,他被视为一个不善交际的怪咖。

    不过,他也不是没有朋友的,有一名比他低两个年级的金发男孩,就经常到班上来找他。因为他有一位担任图书馆副馆长的父亲,所以金发男孩常透过他借阅一些计算机书籍。

    在借书遗书的过程中,他经常跟他出入于学校的计算机教室,与金发男孩一起玩,一起研究程序语言。

    毕业之际,他成为一个仅次于金发男孩的计算机高手。1971年春天,他考入华盛顿州立大学,学习航天:隔一年,那名金发男孩进入哈佛,学习法律。两人虽然唸不同学校,却经常联系。金发男孩继续跟他借书,他也继续跟他探讨计算机问题。1974年寒假,两个男孩在哈佛所在的城市波士顿一起住了八个星期。在这八个星期里,他和金发男孩没日没夜地工作,合力编了一套程序,这套程序可以像汽车制造厂的大型计算机一样工作。当他们带着这套程序走进计算机公司时,竟然得到一笔意想不到的酬劳。计算机公司愿意支付他们三千美元的基价,而且以后每卖出一份,便支他们三十美元的版税。他们喜出望外,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学校。

    三个月后,一家名为微软的计算机软件发展公司在波士顿登记上市,总经理叫做比尔·盖茨,副总经理叫保罗·艾伦。那个喜欢借书的金发男孩,就是微软总裁比尔·盖茨。

    犹太经典《塔木德》中有一句话:“和狼生活在一起,我们只能学会嗥叫。”和那些优秀的人接触,我们就会受到良好的影响。在这个世界,朋友不仅仅是一种友谊,有时还能决定我们一生的命运。

    在各种孤独中,人最怕的是精神上的孤独。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人生在世,朋友是不可或缺的。人一辈子可能会认识上百的人,但很多都只能说是泛泛之交、萍水相逢,所以一旦交到知心好友,一定要倍加珍惜。

    朋友在一个人的成功道路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成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能靠单打独斗获得。所以从别人身上学习经验教训,从强者身上学习如何变得更强,才能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至圣先师孔子非常强调朋友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论语》中提到:“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在人生道路上,这三种人是我们值得交往的好朋友。“直”指的是正直的人;“谅”是原谅、包容的意思,指的是心胸宽广,能宽容别人的人;“多闻”指的是见识广博的人。跟这几类的人交朋友,对我们是很有帮助的。

    如果我们身边有这样的朋友,那么恭喜你,我们已经找到了生命中最好的一本书。也许他们不会告诉我们任何生存的技巧,但是他们会让我们懂得人生在世一个最简单的哲理:“心诚则灵”——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勿贪小利,勿忘本,堂堂正正地立于天地之间,昂首挺胸,目视前方,毫无畏惧、无怨无悔地面对生活。

    尊重别人的“禁飞区”

    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每间公司,乃至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禁区。一旦触碰到地雷,不管有心无心,往往要承受自己冒失之下闯下的大祸。在很多好莱坞电影中,这一类的故事不胜枚举: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由于好奇心泛滥,误闯禁区,最后导致灾难事故的发生。

    这是真实发生在华盛顿的误闯禁区事件。一架私人小飞机因导航系统失灵,误闯华盛顿上空禁飞区,吓得美国总统和国会大臣紧急疏散。最后,闯祸的小飞机在两架空军F-16战斗机和两架黑鹰武装直升机的“贴身护送”下安全返航。

    飞到他人的“禁区”会有什么样的下场?这对很多脑袋少根筋、喜欢挖掘他人八卦隐私的“包打听”们,是一件从未深究过的事情。对于别人的秘密,很多人似乎都有着莫大的兴趣,就像挖掘宝藏一样,不打听个究竟不甘休。而秘密之所以为秘密,一则是因为不想过度宣扬,一则是因为有难言之隐。把他人极力想埋藏、想掩饰的一面挖掘出来,真的有什么意义呢?

    人与人相处要保持舒适距离,太远了不能维系戚情,太近了则会感觉别扭。心理学上有一个“刺娟法则”,就是刺猬间相互取暖的距离。冬季里,刺猬们觉得很冷,大家都在想办法取暖。最好的办法就是大家相互靠近,利用彼此的温度,形成一个温暖的环境。于是刺猬们相互靠近,但是大家很快地就会分开,因为彼此之间的刺会刺伤对方。于是,每个刺猬都远远孤独地待在一个角落。但当寒冷再度来袭,刺猬们又被冻得无法忍受,大家仍又聚在一起。就这样,在一次次的伤害和靠近中,刺猬们终于找到了合适的距离:既保证能有足够的温度,同时又不会让彼此受到伤害。

    其实想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也是如此吗?我们说距离产生美感,就是因为在适当的交往距离间,我们既可以保持暖暖的友情,又可以让彼此之间有一定的欣赏和自由空间。隐私和空间就像一个气泡,包裹着我们,使我们免受伤害,而两个人靠的太近则会因为挤压彼此的气泡而感到压抑。掌握好自己与人交往的尺度,控制好自己的安全距离,不去窥探他人的隐私,才是人际交往的明智之举。

    当我们去银行的时候,通常可以看到围成一条线的“红龙”,这对于保护客户的隐私有很大的作用。当客户办理业务时,其他人都不能跨越此线。但在生活中,我们却似乎都或多或少会犯下这样的错误,不知不觉就踩了他人的“红龙”。而在知道秘密之后,一般都不会如想象的开心;就像童话故事里知道国王长了驴耳朵的农夫一样,恨不得能在树上挖个洞宣扬一番,以免闷着发慌。

    有一个女孩向族长倾诉自己的苦恼。族长明白了女孩的缺点,其实她的心地并不坏,只是她常常说三道四,这些闲话传出去后,常给其他人带来很大的伤害。

    族长说:“现在我告诉妳一个方法,可以减轻妳的痛苦。妳到市场上买一只鸡,然后离开市场往家走,走的路上从鸡上拔下鸡毛,四处散布。”

    女孩按照族长的话做,并向族长汇报。

    族长说:“现在教妳减轻痛苦的第二个步骤。妳沿着妳家到市场的路走,并拾起所有妳散布的鸡毛。”

    女孩说:“这怎么可能?鸡毛早都被风吹散了,即使拾起也只能找回一些,不可能拾起全部的鸡毛。”

    族长说道:“那些妳随口说出的愚蠢话语,不也像这些鸡毛一样吗?泼出去的水,说出去的话,都是收不回来的。当妳想说别人闲话的时候,请妳三缄其口,以免恶毒的羽毛散落四方。”

    或许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人可以藏得住话,而聪明人的做法就是尽量不去管、不去听他人的隐私。聪明人最大的优点就是会装傻——我什么都没看见,什么都没听到,什么都不散播。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日本宗教中也有三猿猴的典故,它是日本日吉神社的一壁画图,画中三只猴子呈半蹲姿势,一只以手遮目,一只一手捂耳,一只以手掩嘴,也称“三不猴子”。日本人往往在家中摆置一尊三猿猴的雕像,提醒和告诫自己,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与人打交道时都要小心翼翼,谨守这三只猴子所代表的“三不”之道——不该听的不听,不该说的不说,不该看的不看。从而免招是非、免惹争端,而能四平八稳,平步青云。

    《菜根谭》中说道:“不揭他人之短,不探他人之秘,不思他人之旧过,则可以此养德疏害。”隐私本身是一个相对而书的概念,个人的一切资料,包括年龄、学历、经历、爱情婚姻状况等,对自己和他人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尽管说的人只是嘴巴说说,而听的人却不会觉得我们是出于善意。

    他人的隐私不是商业机密,换不来真金白银,所以若非必要,最好免开尊口,免得平添一些飞天横祸。而且当一个人花太多无谓的精力在他人的八卦绯闻上,很难想象他还有什么心思可以做自己的事情!

    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有这样一句话:“急事,慢慢地说;大事,清楚地说;小事,幽默地说;没把握的事,谨慎地说: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做不到的事,别乱说:伤害人的事,不能说:讨厌的事,对事不对人地说;开心的事,看场合说;伤心的事,不要见人就说;别人的事。小心地说:自己的事,听听自己的心怎么说;现在的事,做了再说。”

    尊重他人的隐私是一种最基本的美德:正如我们不想别人知道我们的年龄一样,别人也在极力隐藏着自己的体重。给彼此留有余地,避开有关对方缺点的话题,这样才能在人际交往时赢得好感和信任。

    影星成龙曾说:“驾车要有两秒距离,如果我们自知是多嘴的人,那么在开口说话前,也请先暂停两秒,想清楚是否真要有必要说这番话。少了这两秒,驾车可能撞死人,话语也可能杀死人,或是将自己置于险境。”

    谨言慎行、尊重隐私,是我们为人处世的一项重要美德。

    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说:“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一个能够控制自我的人,可以坐拥阳光,笑看山水,无所谓徒劳的奔波和执着:还可以收获心灵的平静和快乐,达到“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的境界。

    《新约圣经》有一卷书里是这么说的:“凡事我都可行,但并不都有益处。凡事我都可行,但无论哪一件,我总不受它辖制。”在这个世界上,或许并没有真正的强者,只要是人难免都会软弱。但惟有强者,透过驾驭自己,达到驾驭人生的目的。

    对于这个世界,我们总是苛责太多,有些约定俗成和习以为常的事并不是我们可以改变的。不管情况怎么样,我们要知道,地球并不只围绕着自己转,很多事情并非顺遂人心。

    责怪别人很容易,责怪自己却很难:找到借口很容易,找出失败的原因却很难。失败者最大的毛病,往往是从来不会检讨自己,就算自己有错,也会认为都是别人害自己犯错,他们一味地把矛头指向别人,却忘记了当一个人的一根手指指着别人时,其他的四根手指正在指着自己。也许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自我控制。合理的自我安排,让自己的生活与工作有条不紊,其实才是真正的快乐。

    也许我们无法改变他人,但却可以改变自己;不能控制他人的脾气,但能控制自我的脾气;不能左右别人的想法,所以只能调整自己的心态。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小宇宙,《圣斗士》这个日本很经典的卡通恰如其分地描述了人潜在的能力和魅力。而成功者的爆破能力常比普通人来得多,来的猛烈与绚烂。他们更有韧性,更坚强,更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并且不屈不饶地为了这个目的勇往直前。不但如此,成功者更像一片连锁地雷般,轻易爆破出周围人群的热情和能量,感染所有的人,点燃他们深埋在内心的执着和梦想。

    艾森豪威尔是美国第三十四任总统。在军人不参政的美国,由将军登上总统宝座的人并不多见,而他却是获此殊荣的人物。艾森豪威尔晋升快速,但却出身贫穷。他选择军人职业,并非完全出于个人爱好,也不是父母的意志,而与家境有关。幼年时的艾森豪威尔倔强易怒,但母亲的教诲奠定了他一生做人的风格,并塑造了他平和冷静的性格。

    在艾森豪威尔十岁的时候,他的父母让他的两个哥哥在圣诞节前去远行,但坚决不同意让他一起去。艾森豪威尔对此非常愤怒,他冲到屋外,捏紧拳头在苹果树上猛击:他一面哭一面打,直到双手血肉模糊。

    最后艾森豪威尔被父亲拖回了家中,倔强的艾森豪威尔倒在床上大哭了一个小时。后来,母亲进来替他涂上止痛药并扎上绷带。等到艾森豪威尔平静后,母亲对他说:“能控制自己感情的人,要比能拿下一座城市的人更伟大。”母亲告诫艾森豪威尔,发怒是自我毁伤,是毫无用处的。艾森豪威尔对此深有感触,在他七十六岁的时候说道:“我经常会回想起那次的谈话内容,并把它看做是我一生中最珍贵的时刻之一。”

    每一次发脾气或者跟人吵架,都是一次情绪失控的表现。这样的行为就好像是插一把刀子在一个人的身体里,再拔出来,以致伤口难以愈合。无论我们怎么道歉,伤口总是在那儿。要知道,身体上的伤口和心灵上的伤口一样都难以恢复。而一个宽容的人会学着控制自己的锋芒,避免带给他人伤害。

    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恰如芸芸众生中微小的一颗尘埃,很多人都不尽完美。而生命,是一个渐趋完美和圆满的过程。大仲马曾经说过:“你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否则你的情绪便控制了你。”所以无论何时何地,学习用理智来对自己进行有效的自我控制,这是我们每个人成长中的必修课。

    一个人应该怎样进行自我控制?以下的方法可以带给我们驭示和帮助。

    首先,培养乐观自信的性格,与思想积极、乐观爽朗的人交往,形成相互的积极影响。对于困难,我们要正确面对,不能逃避。遇到困难不怨天尤人,积极地寻找原因,找到问题症结所在,集中精力解决问题。多多亲近大自然的花草林木,鸟语花香、青山碧水有助于心情的愉快开朗。经常参加健身运动:健身运动对我们有百利而无一害。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打打球、跑跑步,哪怕每天只是散步十分钟,对克服坏心情都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再来,学会控制怒气。当怒气攻心时,要加强心理的控制,提高修养。当情绪处于失控边缘的时候,可以用一个小技巧,拖延转移:缓慢地数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提醒自己慢慢地缓和情绪,一直数到火气降下来为止。理性地控制与锻炼自己的自控能力,修养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同理心,提升自己的EQ。

    第三,克服容易紧张的情绪。当人过到压力与危机时,难免容易紧张:要克服紧张的情绪,就要有正确的目标,积极与人沟通协调、拓展人际娱乐活动,让自己放轻松。

    第四,避免急躁情绪,培养自己的忍耐性。合理地宣泄不满,使用适当的语言和行为来发泄心中的不良情绪,但不要殃及他人,对他人做人身攻击。

    第五,摆脱消极情绪,培养自己的积极性,自己在生活中自找乐子。时时营造正面的情绪环境,积极的想象取代消极的不安,从环境中吸收更多正面的力量。

    法国作家莫泊桑有一句名言:“人是生活在希望中的。只要我们积极地改变自己,就可以充分利用我们生命中的正面力量,有效地实现自我控制,使自己成为有修养的人,让自己成为强者。”

    让帮助他人成为一种习惯

    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说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样的大同社会,是人人都向往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更美好的未来。在人来人往,聚散分离的人生旅途中,在各自不同的生命轨迹上,彼此不相识的人能够彼此相遇相聚和相逢,可以说是一种幸运。有时即便两个人素昧平生,也会因为各种机缘巧合而有所交集和互动。缘分难得,而爱和奉献也因此弥足感人。

    2010年青海玉树发生大地震,使青海玉树——这个有着玉树临风般名字的地方,成为我们守望的焦点与牵挂的中心。各地纷纷伸出援手,许多义工也自发性地赶赴那里救助灾民。一名来自香港的义工黄福荣,在地震救援现场不幸遇难,成为玉树地震现场救援中牺牲的首位志工。

    汶川大地震时,15名空降兵在写完遗书后便登上了飞机准备救援。到达目的地后,在距离地面五千公尺处跳下了无法预料真实情况的下方。这对他们是一场硬战,因为他们平时训练的最高纪录都只有八百到一千公尺。纵使是在雾气弥漫的情况下,他们还是选择了往下跳。因为在那底下有一个个心灵的呼唤,有一双双眼神的期待,他们在用生命吟唱着真情。

    无论在青海地震还是汶川地震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许多这样无怨无悔帮助他人的可敬之人:而在世界各地的各种天灾人祸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这样震撼人心的瞬间。这个世界难免会有使人家破人亡、摧毁一切力量的天灾人祸,但都还远远不能与我们心中的力量相抗衡。真情是干旱时的一滴水,虽然只有那么小小的一滴,却可以滋润一颗颗嫩芽,保持一份生命的翠绿。

    在英国的苏格兰,有一位贫苦农夫叫弗莱明,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有一次正在田里耕作时,忽然听到附近的泥沼地带有人发出呼救的哭泣声。他当即放下手中的农具,迅速地跑到泥沼地边,发现有一个男孩掉进了粪池里。他急忙将这个男孩救起来,使他脱离险境。

    两天以后,一位高雅的绅士驾着一辆华丽的马车来到了弗莱明所住的农舍,彬彬有礼地自我介绍说,他就是被救男孩的父亲,特此前来道谢。

    这位绅士表示要以优厚的财物予以报答,农夫却坚持不受,他一再申明:“我不能因为救了你的小孩而接受报酬。”正在互相推让之际,一个英俊少年突然从外面走进屋来,绅士瞥了一眼便问道:“这是你的儿子吗?”农夫很高兴地点点头说:“正是。”

    绅士接着说道:“那好,你既然救了我的孩子,那就也让我为你的儿子尽点力。让我们订个协议吧!请允许我把你的儿子带走,我要让他受到良好的教育。假如这个孩子也像他父亲一样善良,那么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令你感到骄傲的人。”鉴于绅士的诚心诚意,农夫只好答应了他的提议。

    绅士非常讲信誉、重承诺,不但把农夫的孩子送到学校读书,而且还供他到圣玛利医学院上学,直至毕业。

    这个农夫的孩子不是别人,他就是后来英国著名的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教授。他于1928年首次发现了举世闻名的青霉素,后来又经过英国病理学家弗洛里和德国生物学家钱恩的进一步研究更为完善,于1941年开始正式用于临床,并于1943年逐渐加以推广。青霉素被公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原子弹和雷达相并列的第三个重大发明。而上面提到的那个绅士,便是英国上议院议员邱吉尔。而那个被农夫救起的孩子,后来也成了英国著名的政治家——二次大战时期的首相邱吉尔爵士。

    谁也没有料到,一个农夫因为救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会让自己的儿子因此获得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并对后世发生如此重大的影响,成为英国著名的细菌学家和青霉素的发明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那位行善积德的农夫弗莱明帮助他人,也等于帮助了自己。他所得的报酬是最高和最优厚的,也可以说是举世无双的。

    人类是群居性动物,每个人都会有遭遇苦难的时候。而有时候哪怕是一个陌生者的鼓励笑容,几句温情的话语,也会成为一个人向上的能量,成为他终身受益的动力和泉源。

    有时候,一个发自内心的小小善行,也会铸就大爱的人生舞台。真正的强者不一定有钱有力,而是他对别人多有帮助。“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只有把帮助他人当成一种责无旁贷的责任时,我们才不会变得自私而冷漠,只为了保全自己那一点点仅有的安全感和稳定。

    也许很多人说,现在这个时代“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也许我们常常计较自己的付出和奉献,觉得帮助他人未免有些吃亏。但人向来都不会是孤立存在的,帮助他人也是帮助自己。

    我们可以给予他人勇气和力量,也能从他人身上获得支持和鼓励。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只要我们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时刻存有乐善好施、成人之美的心思,就能活得潇洒坦然。

    有一头驮着沉重货物的驴,气喘吁吁地请求只驮了一点货物的马说:“帮我驮一点东西好吗?对你来说,这可能不算什么;可是对我来说,却可以减轻不少负担。”

    马不高兴地回答:“你凭什么请我帮你驮东西?我可乐得轻松呢!”不久驴累死了,主人只好将驴背上的所有货物全部放在马背上,让马懊悔不已。

    我们同样生活在一艘人生大船上,别人的好坏与我们休戚相关。别人的不幸并不能为我们带来快乐,惟有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才是帮助我们自己。

    互助是人类的本性,也是人性中最美好的本质,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展现。在大干世界中,有人幸福,有人不幸;有人痛苦,有人快乐。

    我们虽然不能使所有不幸者幸福,使所有痛苦者快乐,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在心里、行动里分担一些他人的不幸和痛苦。慰藉他人的心灵,安抚他人殷切的渴望和真正的需要。

    像磁铁一样吸引美好的事物

    《心灵鸡汤》的作者坎菲尔德提出了一个“吸引力法则”:吸引力法则是宇宙中最强大的法则。就像地心引力,无时无刻不在发挥作用。而此时此刻,它就正在我们的生命中运行着。简单地说,吸引力法则就是:我们关注什么,就会将什么吸引进我们的生活。

    换句话说,任何我们给予能量和关注的事物都将来到我们的身边。因此,如果我们坚持关注生活中美好的、正面的事物,我们就会自动吸引这些事物进入我们的生活。反之,如果我们持续关注不好的和负面的事物,我们就会吸引更多同属性的事物。如果我们关注美好,那在我们的人生境遇中,将更能感受正面积极的力量。

    其实,在我们生活同围,这个道理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我们心情愉快,那么做事的时候也是干劲十足,顺水推舟。正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

    我们都知道,要把铁屑从沙子中挑出来,用眼睛和手指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有一种工具却能帮助我们迅速地从沙子中间找到铁屑,那就是磁铁。只要把磁铁放在沙子里面搅动,在磁铁的周围很快就会聚集细碎的铁屑。这就是磁铁的魔力,我们用眼睛和手指无法办到的事,它能够轻而易举地做好。

    我们无法用眼睛和手指从一堆沙子中间找到铁屑,正如我们很难从茫茫人海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把心变成一颗有着正面能量的磁铁——不论今后遭遇怎样的困难逆境与迷茫,都能像磁铁一样吸引到有用的资源、美好的事物以及幸福的生活。当我们身心愉悦、喜欢自己,对这个世界充满善意,美好的东西就会自然地被我们吸引。

    在我们的周围,总是可以看到这一类“发光体”的存在:他们积极乐观,总是斗志昂扬;他们在自己的工作领域里孜孜不倦,他们有远大的梦想,他们高度崇拜自己并认真实践。

    偶像剧小天后林依晨出生在一个很普通的单亲家庭,从小体弱多病的母亲靠着微薄的工资抚养着她和弟弟两个人。这样的家庭环境不但让林依晨习惯了省钱节俭的生活,而且培养了她乐观、执着的性格。在美女如云的娱乐圈中,林依晨并不算是特别美丽,但是她所演出的电视剧几乎都创造了偶像剧的奇迹。林依晨的平民奋斗史让很多人喜欢上这个朴实无华的女孩,她相信自己的人生有无限的可能,她把握每个机会全力以赴,她活在当下,相信“我”就是成功的源头。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感到兴奋热情、激昂愉悦、快乐感激与丰足,那么他所发射出的就是正面的力量。一个人的智慧知识、能力与热情是吸引他人靠近的强大磁力,而林依晨吸引他人的就是这样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有位日本武士在一次战役中,面对着实力比他的军队强十倍的敌人。他决定打赢这场硬仗,但是他的部下却表示怀疑。当他率领部队经过神庙时,他停了下来,说:“我们在神庙前面用硬币问卜,如果硬币正面朝上,那就表示我们能赢;否则就会输,那我们马上撤退。”武士拿出硬币当众掷出。大家睁眼一看是正面朝上,便欢呼了起来,顿时充满勇气和信心,恨不得马上上战场投入战斗。最后他们大获全胜。一位部下说:“感谢神的帮助。”

    武士说:“这是你们自己打赢了战斗。”他拿出硬币让大家瞧,原来硬币两面都是正面!

    一个人生活在世上,要敢于睁大眼,而不是动不动就皱着眉头。当我们选择睁大眼注视这个世界,就能乐观自信,勇敢应对一切,用自己良好的状态赢得梦寐以求的东西。一个人要学会舒展紧皱的眉头,不要陷入生活中不如意的单一面,而意志消沉、情绪低落,这样永远也尝不到胜利的果实。

    我们处在一个瞬息万变、难以看清的世界。世界的脚步太快,我们往往拼了命去追赶,而累得气喘吁吁,却发现怎样努力还是离它很遥远。似乎不论我们付出多少,都难以得到我们想要的。所以平添很多的抱怨不平和怒气。

    生活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糟,生活其实很美好。只要我们有一颗感恩、充满爱的心去生活,没有什么是解决不了的。从古到今,不论对富人还是穷人来说,生活都是不容易的,它充满了各种矛盾和艰辛。对于富人而言,随时充斥着登高必跌重的风险;对于穷人来说,则受尽了不停为生计奔波的劳苦。

    这个社会确实会有阴影与不平,但太多的抱怨只会让我们忿忿不平。即使在做应该做的事情时,也会觉得似乎是委屈了自己,而忘了自己对这个社会的责任。生活中的问题其实不是抱怨所能够解决得了的,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办事,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唯有脚踏实地才是对生活的一种虔诚和珍视。这样一种充实而笃定的生活,才可以吸引与制造更多生活中的美好和快乐。

    给自己一个远大的目标

    大文豪托尔斯泰说过:“人要有生活的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还得为大目标牺牲小目标。”那些能够把握机过的人,正是人生目标明确的人。

    没有目标的人生是恐怖的,就像杵在十字路口的人虽然已经急得团团转,却迈不开脚步,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要到达什么地方。人往往就这样在迷茫、焦躁、苦闷中煎熬而磋跎岁月,虚度了人生,最终一事无成。他们就像一个个离群的孤雁,漫无目的地乱飞;又像迷途的羔羊,四处乱撞。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在泳渡英吉利海峡时获得第一名的女性,决定挑战加州海岸。以她的实力,成功本是十拿九稳的。然而,在距离加州海岸仅有半英里的时候,她竟然放弃了冲刺,半途而废。当我们带着深深的遗憾,询问这位女性为什么要放弃时,她回答:“雾大大了,我看不清楚海岸在哪里;如果知道自己距离海岸只有半英里,我一定可以做到的,好可惜……”。

    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坚持到底,无法抵达成功,不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力和毅力,而是因为我们缺少了一个清晰明确的目标。而无聊空虚、焦虑抑郁与失落等不良情绪,也经常会因为目标不明确而产生。

    目的永远在技巧和方法之前。一个人如果一开始就不知道他要去的目的地在那里,他就永远都到不了他想去的地方。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梦想,但大多数人也就仅止于空想而已。有人将他人的成功归因于家世、运气、机遇、智商,然而事实却是,很多成功者也都是诞生于普通家庭之中,后来却成就一番事业。

    例如亨利,福特,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白手起家的他几乎没有接受过教育,但最终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商人。乔治·派克,曾经是教师的他,后来厌倦总是帮学生修理钢笔,于是发明出一种新型钢笔,并创立了派克钢笔公司,把一种简单的想法转变成了财富。做过杂货店店员的伍尔沃斯开创了固定价格销售以及自助式服务,创设便利商店而彻底改变了零售行业。约翰,洛克菲勒,凭借自己以及父亲总共两千美元当作资金,开创了石油公司,后来发展成为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成为世界巨富。

    以上这些成功案例或许各有各的机缘和故事,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因为他们想要成功,才能接近与实现成功。贫穷并不需要计划,但致富需要有一个周密的计划,并且确实实践。有目标的人懂得享受生命,没有目标的人总是在浪费生命,道理就是这样简单。

    有这样的一个心理实验说明了目标的重要性。有三组测试人员从十公里以外的地方,朝向同一个目的地出发。

    第一组人员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起程的地方到底离目的地有多远。他们只被告知,只要一直向前走就是了。这些人开始的时候选走的很有精神,但是没走多远,便有人叫苦连天。路还没走到一半的时候,就有人停了下来,拒绝再继续走下去,有人甚至大发雷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就算勉强坚持的人,也都情绪低落,结果竟然没有任何一个人坚持到终点。

    而第二组人员,被告知了目的地的名字和路途距离后出发。大家都凭着经验在心里估算着行程的时间和距离。当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家坚持着向前走,但是没过一会儿,大家的情绪都开始低落了,觉得很疲惫,而路途似乎还有一段距离。不时有人说:“再坚持坚持,快到了!”鼓舞大家继续向前走。

    第三组的人员,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走的公路旁每一公里就有一块里程碑。人们每隔一段时间就可以知道自己到底走了多远,还有多长的距离可以到达。这些人不断地为自己征服一个接着一个的目标,因而产生成就威。结果,他们最终轻松地到达了目的地,而且情绪高涨。

    这个心理实验说明,当我们的行动有了明确目标,并能把自己的行动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的时候,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进度,和尚须努力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并且加强,而有动力克服困难,达到成功。

    写出帝王系列小说,响誉国际的作家二月河,能有卓越非凡的成就,就是因为他年少时就已经为自己定下了写作目标,并且数十年来一直朝着目标不停地走下去。二月河只有高中学历,而且常常考试不及格和逃课,总是留级,经常被老师教训,还有被母亲打。每个人都说他没出息,但是他很有志气,那就是立志要写书,而且信心满满。

    23岁的二月河终于混到高中毕业,父母原本可以帮他安排一份好工作,但又认为他调皮顽劣、难以教化,就想送他去当兵,之后再接受教育。父母“走后门”给他选了个“最适宜”他的兵种——工程兵。

    二月河就这样当了十年兵,什么苦活都做过。在当兵的空档,当别人都在休息的时候,特别钟爱清朝历史的他,却挤出时间读书做笔记。晚上部队息灯,他就躺在被窝里用手电筒照着继续阅读。他心中始终怀抱着写作目标,一直到退伍时,他密密麻麻地写在稿纸上的笔记,装了满满一麻袋。就这样凭借着一种卧薪尝胆的毅力,他写完了《康熙大帝》,并获得一系列至高无上的荣耀。

    一个人,无论他是什么出身地位,若目光只停留在所定着的范围内,他就永远无法脱离窠臼。人生其实很简单,设立好一个大目标并瞄准它,每天向目标迈进一点点,不因过去而后悔,不为未来而恐惧。人生短暂,珍惜我们宝贵的时间。如果我们能把自己想象为宇宙,我们就能够俯视大地;如果我们能把自己想象为太阳,那我们就可以燃烧整个地球:如果我们能把自己想象为大地,那在地底的深处就有无尽的宝藏。给自己一个目标,让自己从冗杂事物中辨识出最清晰的方向,然后坚定前行。

    拥有大智慧而不是小聪明

    孔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意思是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长惧。在儒家传统道德中,智、仁、勇是重要的三个范畴。一个拥有大智慧的人,虽然看起来平平凡凡,没有不可一世的张狂,规矩自然、不虚张声势。但他们就像安静的潭水,虽然看起来柔弱,却是深不可测。

    而社会上,我们见到更多的却是一些仗着自己有些小聪明便自鸣得意的人,他们为了一己之私、一时之利,把聪明才智用在一些害人害己的事情上。他们发明了一些一般民众闻所未闻的高超技巧,那些诓言可以去申请发明专利,甚至诺贝尔奖的“技巧”往往叫人瞠目结舌,有些甚至还是黑心商品。例如在猪肉、牛肉、西瓜、西红柿里注入水分,增重卖出好价钱。用硫磺把白木耳薰得更白,博得好卖相。

    现今国家考试电子舞弊事件层出不穷,手法日新月异,买卖答案的人以及枪手,形成环环相扣的生存链。他们动用一切高科技手段实现高科技作弊。一个黄豆粒大小的隐形耳机,一个可以接受无线电的黑框眼镜,平凡之中蕴藏着无限精妙之处。如果可以把这种精神用在钻研科学研究项目上,肯定可以真正造服人民。

    生活中某些小聪明也有可能违法,例如逃票、使用代币、明明已经不是学生身分,却使用学生悠游卡、网购衣服穿一、两天再退掉等等。这样利用制度上的小漏洞,做些不讲究信用的行为,实质上并没有任何助益。我们已经回不去“孔孟礼仪、魏晋遗风”的时代环境。

    人生就像大海,如何行使风帆,需要有大智慧。有人不懂得人生的根本目的地,只会把小算盘打得响亮。有人喜欢耍嘴皮子,却从不付诸行动。也有人总喜欢卖弄一些小把戏,到处彰显。以上这些都只是小聪明的表现。一副对联如此入木三分地写着:“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徒具小聪明却无真材实料的人,根基不会稳固。

    有这样一个故事:两只大雁与一只青蛙结成了朋友。秋天来了,大雁要飞回南方,它们希望青蛙一起飞上天。青蛙灵机一动,让两只大雁衔住一根树枝,然后自己用嘴晈在树枝中间,三个好朋友一起飞上了蓝天。地上的青蛙们都羡慕地拍手叫绝,问道:“是谁这么聪明,想出这样棒的方法?”那只青蛙生怕错过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于是大声说:“就是我……”话还没说完,青蛙便从空中狠狠地摔下去了。

    很多时候,我们就跟这只青蛙一样,生怕错过了一丝一毫表现自己的机会,才大便气粗,居功便自傲,过分地张扬自己。小聪明是流于表面的,一目了然,一眼便容易被看穿。而大智慧虽不书不语,却总是动人心魄。

    大自然中许多蔚为壮观的景色往往以沉默示人,就像有智慧的人,越是有底蕴越是不事张扬。大智若愚,实乃养晦之术。“大智若愚”重点在一个“若”字,“若”设计了巨大的假象与骗局,掩饰了真实的野心、权欲、才华、声望与戚情。这种甘为愚钝、甘当弱者的低调做人术,实际上是精于算计的隐蔽,它鼓励我们不求争先、不露真相,让自己片叶不沾身地过一生。

    战国末期秦国大将王翦奉命出征。出发前他向秦王请求赐给良田房屋。

    秦王说:“将军放心出征,何必担心呢?”

    王翦说:“做大王的将军,有功最终也得不到封侯,所以趁大王赏赐我临时酒饭之际,我也斗胆请求赐给我田园,作为子孙后代的家业。”秦王大笑,答应了王翦的要求。

    王翦到了潼关,又派使者回朝请求良田,秦王爽快地应允。手下心腹劝告王翦。王翦支开左右,坦诚相告:“我并非贪婪之人,因秦王多疑,现在他把全国的部队交给我一人指挥,心中必有不安。所以我多求赏赐田产,名为替子孙算计,实为安秦王之心。这样他就不会怀疑我造反了。”

    王翦的智慧是显而易见的。看起来愚笨而贪婪,汲汲于功利,其实是让多疑的秦王安心。而另一个名士杨修,在多疑的曹操面前就没那么聪明了。

    杨修之死是因为曹操“忌才”。书上说:“原来杨修为人侍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有六个小故事可以印证以上观点。

    第一,曹操在花园的门上写一个“活”字,是曹操为了卖弄一下自己的才干,而杨修并不给他面子,偏要戳破曹操的西洋镜,而使曹操“忌之”。

    第二,远方的客人送酥一盒给曹操,被杨修一人一口与众分吃了,而使曹操,“恶之”。

    第三,曹操本想以梦中杀人来警戒大家,杨修偏要在大家的面前揭穿不可,而使曹操“愈恶之”。

    第四,杨修告诉曹丕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反被吴质用计陷害,曹操认为杨修是在陷害曹丕,而使曹操“愈恶之”。

    第五,曹操本想试一试曹丕、曹植的才干,可是杨修偏要教曹植应对之道,结果被曹操知道了,坏了曹操的好事,而使曹操“大怒”。

    第六,杨修为曹植作答教,被曹操得知,而使曹操“大怒”。

    这六件事,一步一步地逼迫曹操最后以“鸡肋”事件的“惑乱军心”为借口,杀死了杨修,也成了杨修之所以被曹操杀害的主要原因。

    在利益社会生存,一个最基本的法则就是不要对他人造成威胁。就像要认识一棵树,不需急着去看春天里开的花朵,可以等到秋天时再去看树上的果实。一个人的成功不是一时的盛气凌人、居功自傲,而是一种蚕食,逐渐把属于自己的成功和伟大吞入腹中。

    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拥有大智慧的人,都有一些不伤人的“话术”,都有一些不害人的内敛。这种波澜不惊、收敛光芒的人绝不是懦弱的标志,而是聪明持久的象征。正确地认识自己,展现优雅的人生态度;以退为进,以守为攻。如此的冷静沉着,才是一种大智慧、大气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